CN111174318A -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4318A
CN111174318A CN201811246523.9A CN201811246523A CN111174318A CN 111174318 A CN111174318 A CN 111174318A CN 201811246523 A CN201811246523 A CN 201811246523A CN 111174318 A CN111174318 A CN 111174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carbon dioxide
range
dioxide concentration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65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4318B (zh
Inventor
于洋
吴丽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465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43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4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4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4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43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4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rmo-electric units or the Peltier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0Carbon d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2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ransportable
    • F24F2221/125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ransportable mounted on whee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属于空调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当所述可移动空调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在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本发明实施例提高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速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一般的使用环境中,现有的空调或者其他室内环境调节装置位置固定,对整个密闭空间内的空气进行调节,难以精确调节密闭空间内每个局部的空气。为实现对密闭空间内每个局部的空气进行调节,现有技术公开了可移动的空调。可移动的空调底部设置移动轮,可移动的空调内部设置蒸发器、蒸发风机、压缩机、冷凝器、冷凝风机和节流元件等,现有的可移动空调调节能力有限,对于室内空气的调节速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对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以提高对于室内空气的调节速率。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二氧化碳浓度;
当所述可移动空调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在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和其他新风装置运行至第二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在所述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则维持所述可移动空调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否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单独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二氧化碳浓度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二氧化碳浓度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温度调节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用户数量;
根据所述用户数量确定开启其他新风装置的数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所述半导体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器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
根据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确定开启其他新风装置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当所述可移动空调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控制单元,用于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在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和其他新风装置运行至第二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在所述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则维持所述可移动空调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否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单独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二氧化碳浓度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用户数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数量确定开启其他新风装置的数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确定开启其他新风装置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新风装置包括:空调、新风机或智能窗户。
可选的,根据所述二氧化碳浓度的浓度,控制所述智能窗户的开度。
可选的,根据所属地域的天气控制所述智能窗户的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当在第一设定时长内,可移动空调无法满足二氧化碳浓度需求时,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例如:空调、新风机或智能窗户,以提高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速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移动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半导体温度调节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移动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移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和热量存储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和热量存储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移动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1、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1、冷端;112、热端;113、金属导体;114、半导体;115、散热翅片;12、热量存储装置;121、第一热量存储装置;122、第二热量存储装置;124、保温层;13、导热装置;131、循环管路;1311、管路的第一部分;1312、管路的第二部分;1313、管路的第三部分;1314、流体缓存囊;14、供电装置;141、第一供电装置;142、第二供电装置;15、移动底座;151、驱动轮;152、驱动电机;153、导向轮;21、检测装置;22、壳体;221、进风口;222、出风口;223、第一上部壳体;224、第一下部壳体;23、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结构与另一个实体或结构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结构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一般的使用环境中,空调对整个密闭空间内的温度进行调节,难以精确调节密闭空间内每个局部的温度。当调节一个房间内的温度时,用户只处在房间的某个局部,只需保证该局部的温度合适,用户即可获得较佳的使用体验。采用可移动的空调即可实现对密闭空间内每个局部的温度进行调节。在本发明中,采用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作为调温部件,在调温过程中不会制造过多的噪音,为用户带来较佳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空调。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移动的空调包括:
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第一端用于与环境介质交换热量,其中,第一端为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冷端111和热端112中的任意一端;和,
热量存储装置12,与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第二端接触,用于与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冷端111和热端112中的第二端交换热量,其中,第二端为与第一端相对应的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冷端111和热端112中的另一端。
可安静的调节温度,便于实际应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制冷过程中,本实施例中第一端指的是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冷端111,第二端指的是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热端112,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冷端111与环境介质交换热量,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热端112与热量存储装置12交换热量,将环境介质中热量导入热量存储装置12中,实现对环境介质的制冷效果;在制热过程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端指的是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热端112,第二端指的是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冷端111,半导体温度调器的热端112与环境介质交换热量,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冷端111与热量存储装置12交换热量,将热量存储装置12的热量导入环境介质中,同时,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也会散入环境介质中,实现对环境介质的制热效果。并且,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在工作时没有噪音,故可移动空调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小,适合在室内环境中工作,便于实际应用。
环境介质指大气、水体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各个独立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
如图2所示,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包括:冷端111、热端112、金属导体113和半导体114;半导体114包括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通过金属导体113与P型半导体连接,P型半导体通过金属导体113与N型半导体连接,多个金属导体113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冷端111固定连接,一部分与热端112固定连接。其中,冷端111和热端112为绝缘陶瓷片。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冷端111和热端112的位置与流过该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电流的方向相关,图2中为一种可选的电流通过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方式,改变流过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电流的方向,则半导体温度调节器的冷端111和热端112调换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主要指出本可移动的空调的区别之处,显然,如图1所示,可移动的空调还包括:
壳体22,壳体22上开设出风口和进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通过风道连接,风道经过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冷端111或热端112;和,
移动底座15,设置在壳体22的下部;和,
供电装置14,与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电连接,为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提供电能;和,
风机23,用于为空气在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表面的流动提供动力,风机23包括贯流风机和轴流风机。
如图3所示,可移动的空调包括散热翅片115,散热翅片115设置在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第一端,增加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与环境介质交换热量的效率。如图3所示,散热翅片115与风机23相对。
如图4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移动底座15包括:
驱动轮151,设置在移动底座15的下部;和,
驱动电机152,设置在移动底座15内,与驱动轮151传动连接;和,
导向轮153,设置在移动底座15的下部,导向轮153与驱动轮151交错设置。
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底座的移动。其中,一种可选的驱动电机152与驱动轮151传动连接的实施方式为:驱动电机152与驱动轮151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一种可选的驱动电机152与驱动轮151传动连接的实施方式为:驱动电机152与驱动轮151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一种可选的驱动电机152与驱动轮151传动连接的实施方式为:驱动电机152与驱动轮151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可选地,移动底座15包括两个驱动轮151,相对应地,移动底座15包括两个驱动电机152。即可单独控制每个驱动轮151的转速。可采用万向轮作为驱动轮151,通过控制两个驱动轮151的转速,即可实现空调直行或转弯动作。
可选地,移动底座15包括两个驱动轮151和一个驱动电机152,移动底座15还包括导向电机,导向轮153通过支撑轴与移动底座15转动连接,导向电机与支撑轴传动连接,可选为通过链条传动,可选为通过皮带传动,可选为通过齿轮传动,进一步地,还可通过减速器传动。随着导向电机的转动,支撑轴即可完成旋转动作,从而带动导向轮153完成旋转动作,使得导向轮153实现导向作用。
可选地,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被动轮154,设置在移动底座15的下部,随着移动底座15的移动而动作。可增加的移动底座15的承重能力。可选地,被动轮154为万向轮,减小移动底座15转弯时的阻力。
可选地,导向轮153的直径大于驱动轮151的直径,使得导向轮153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产生较小扭矩,降低移动底座15的移动阻力。
以空调移动方向为前方,可选地,导向轮153在驱动轮151前方;可选地,驱动轮151在导向轮153前方。
可选地,移动底座包括避障装置155,避障装置155设置移动底座移动方向的前方。其中,避障装置155可为但不限于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热量存储装置12可拆卸地设置在空调上。便于更换热量存储装置12。
可选地,当热量存储装置12采用流体作为存储热量的介质时,热量存储装置12上设置流体替换阀,配合流体存储处理装置(用于降低或提高流体的温度的装置,可与本可移动的空调配套使用的装置),对热量存储装置12内部的流体进行更换,即,流体替换阀用于控制热量存储装置12与流体存储处理装置之间交换的流体量。在更换后,可移动的空调即可持续工作。
例如,当可移动的空调用于制冷时,则热量存储装置12中的温度较高,可采用设置在空调上的保温装置作为流体存储处理装置,此时流体存储处理装置具有加热功能;当可移动空调用于制热时,则热量存储装置中的温度较低,采用设置在空调上的保温装置作为流体存储处理装置,此时流体存储处理装置具有制冷功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移动的空调还包括导热装置13,导热装置13的第一部分与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第二端接触,用于与第二端进行热量交换,导热装置13的第二部分延伸至热量存储装置12的内部,用于与热量存储装置12进行热量交换。
其中,导热装置13用于在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第二端与热量存储装置12之间传输热量,当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用于制冷时,第二端为热端112,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热端112的热量可通过导热装置13传输至热量存储装置12;当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用于制热时,第二端为冷端111,热量存储装置12的热量可通过导热装置13传输至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冷端111。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热装置13的导热介质为金属。
可选地,导热装置13为圆柱状、棱柱状、台状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导热装置13为中空或实心。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热装置13为内设流体的管路,其中,流体即为导热介质。
可选地,导热装置13还包括水泵或气泵,用于使流体在管路中充分流动,以充分地在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第二端和热量存储装置12之间传输热量。
可选地,当导热装置13中的导热介质为流体时,流体在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第二端的热量或在热量存储装置12中的热量的驱动下,在第二端与热量存储装置12之间往复循环。
当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用于制冷时,流体在第二端吸收热量,之后产生向热量存储装置12流动的驱动力,吸收热量之后的流体向热量存储装置12流动,流体在热量存储装置12释放热量,之后产生向第二端流动的驱动力,释放热量之后的流体向第二端流动;当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用于制热时,流体在第二端释放热量之后,向热量存储装置12流动,流体在热量存储装置12吸收热量之后,向第二端流动。
流体包括单相流和多相流。单相流包括液体和气体,多相流为气液双向流。
可选地,当流体为单相流时,如图5所示,导热装置13中的管路为首尾相接的封闭式循环管路131,包括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管路的第二部分1312和管路的第三部分1313,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与第二端接触,管路的第二部分1312延伸至热量存储装置12的内部,管路的第三部分1313延伸至热量存储装置12的内部,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和管路的第二部分1312连通,管路的第二部分1312和管路的第三部分1313连通,管路的第三部分1313和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连通;管路的第二部分1312高于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高于管路的第三部分1313。
本技术方案既适用于制冷的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又适用于制热的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保证可移动的空调既能制冷又能制热,真正起到温度调节的作用。当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用于制冷时,流体的循环顺序为:在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流向管路的第二部分1312,再流向管路的第三部分1313,最终回到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当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用于制热时,流体的循环顺序为:在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流向管路的第三部分1313,再流向管路的第二部分1312,最终回到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
当流体为气液双相流时,特别地,指的是进行相变的流体。如图6所示,在循环管路131中同时包括气态流体和液态流体,气态流体和液态流体为同一种物质,例如为同一种冷媒。
管路的第二部分1312和管路的第三部分1313之间设置流体缓存囊1314,该流体缓存囊1314可上下移动。例如,可通过液压杆、步进电机、伺服电机驱动流体缓存囊1314进行上下移动。流体缓存囊1314的最高位置高于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的高度;流体缓存囊1314的最低位置低于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的高度。流体缓存囊1314的容积大于等于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的容积。
循环管路131中双相流之间的比例,需保证:当流体缓存囊1314的位置高于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时,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内为液态流体;当流体缓存囊1314的位置低于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时,管路的第一部分1311内为气态流体。
根据可移动的空调的制冷制热状态控制流体缓存囊的高度,当可移动的空调用于制冷时,控制流体缓存囊的位置高于管路的第一部分的位置;当可移动的空调用于制热时,控制流体缓存囊的位置低于管路的第一部分的位置。
无论可移动的空调处于制冷或制热状态,半导体温度调节器与热量存储装置之间均可具有较佳的换热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热量存储装置12的表面设置保温层124。使得热量存储装置12可更好地保存热量,空调具有较佳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可选地,保温层124为树脂材料;可选地,保温层124为聚氨酯发泡泡沫。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第二端和导热装置13之间设置一层或多层第一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其中,任意一个第一半导体温度调节器的冷端与另一个第一半导体温度调节器的热端抵靠连接。
提高半导体温度调节器的第一端与热量存储装置之间的温度差,提高热量存储装置存储热量的能力,可移动的空调持续工作的时间更长。
可选地,第一半导体温度调节器的形状与导热装置的第一部分的形状相匹配,可更具针对性的提高温度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移动的空调还包括控制器。可选地,控制器与驱动电机152的驱动器电连接;可选地,控制器与导向电机的驱动器电连接;可选地,控制器与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的驱动器电连接。
可选地,当可移动的空调进行清扫作业时,控制器向其他家电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其他家电设备不向空调清扫作业的区域送风。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移动的空调还包括检测装置21,设置在空调的壳体22表面,与控制器电连接,向控制发送检测信号。当空调的壳体22包括第一上部壳体223和第一下部壳体224时,检测装置21可设置在第一上部壳体223表面,也可设置在第一下部壳体224表面。
其中,检测装置21包括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人感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还包括报警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报警装置包括指示灯、蜂鸣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传感器设置热量存储装置12内部,向控制器发送热量存储装置12的实时温度。当热量存储装置12中的温度超过上限温度时,即表示热量存储装置12中的热量达到热量存储上限,控制器向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号;当热量存储装置12中的温度超过下限温度时,即表示热量存储装置12中的热量达到热量存储下限,控制器向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号,报警装置响应于报警信号,进行发光和/或蜂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集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空调集群两个或多个包括前文中的可移动的空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前文中的可移动的空调。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前文中的空调集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
如图8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801,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温度。
步骤S802,当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
步骤S803,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与目标设定温度的差值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温度调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801中的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指定的范围,例如:卧室、空调或卧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附近的范围,例如:用户周围1米范围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802中所述的第一设定时长为系统预设时长。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用户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30min。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15min、20min、25min或30min。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可移动空调根据记录的用户应用习惯设定。具体的,根据用户改变目标设定温度的时间间隔确定用户对温度调节效率的需求,当用户改变目标设定温度的时间越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的数值越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803中,在第一设定时长内以可移动空调的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和热量存储装置12调节温度为主,当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与目标设定温度的差值,当在制热模式下,目标设定温度减去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大于设定值,即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相差较大时,或者,在制冷模式下,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减去目标设定温度大于设定值,即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相差较大时,控制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和热量存储装置12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温度调节。其中,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可以包括:空调、冷风机或电暖器等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第一设定时长内,可移动空调无法满足制冷或制热需求时,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温度,例如:空调,电暖器等设备,以提高对室内温度的调节速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前述步骤S803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所述热量存储装置和其他温度调节装置运行至第二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
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与目标设定温度的差值在所述设定温度范围内,则维持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温度调节;否则,控制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单独进行温度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5min。优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0min或15min。其中,多个设备同时工作调节速率快,因此,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
多个设备同时工作必然会增加能耗,在移动空调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第二设定时长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以判断是否满足需求,当满足需求时,关闭其他温度调节装置以节省能耗。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801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温度之后,还包括: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且所述临时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或者,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且所述临时温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温度调节。
其中,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大于或等于30℃;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小于或等于10℃。可移动空调的调节能力有限,因此,制冷模式下临时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时,短时间内室内温度无法调节至满足需求,同理,制热模式下临时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时,短时间内室内温度无法调节至满足需求,此时,直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温度,以提高对室内温度的调节速率。
在前述实施例中,当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多个其他温度调节装置时,为进一步的提高对室内温度的调节速率,可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在控制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温度调节之前,确定其他温度调节装置的开启数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用户数量;根据所述用户数量确定开启其他温度调节装置的数量。其中,用户数量越多,开启其他温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根据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确定开启其他温度调节装置的数量。其中,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越大,开启其他温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如图9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901,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湿度。
步骤S902,当所述可移动空调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
步骤S903,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与目标设定湿度的差值在设定湿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湿度调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901中的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指定的范围,例如:卧室、空调或卧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附近的范围,例如:用户周围1米范围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902中所述的第一设定时长为系统预设时长。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用户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30min。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15min、20min、25min或30min。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可移动空调根据记录的用户应用习惯设定。具体的,根据用户改变目标设定湿度的时间间隔确定用户对湿度调节效率的需求,当用户改变目标设定湿度的时间越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的数值越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903中,在第一设定时长内以可移动空调调节湿度为主,当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与目标设定湿度的差值,当差值在设定湿度范围内时,表示该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与目标设定湿度的差值较大,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与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湿度调节。其中,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可以包括: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除湿机或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第一设定时长内,可移动空调无法满足湿度需求时,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湿度,例如: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除湿机或空气净化器等设备,以提高对室内湿度的调节速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前述步骤S903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和其他湿度调节装置运行至第二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
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与目标设定湿度的差值在所述设定湿度范围内,则维持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湿度调节;否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单独进行湿度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5min。优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0min或15min。其中,多个设备同时工作调节速率快,因此,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
多个设备同时工作必然会增加能耗,在移动空调与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第二设定时长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以判断是否满足需求,当满足需求时,关闭其他湿度调节装置以节省能耗。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901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湿度之后,还包括:当所述临时湿度大于设定湿度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湿度调节。
其中,可选的,所述设定湿度大于或等于65%。可移动空调的调节能力有限,因此,临时湿度大于设定湿度时,短时间内室内湿度无法调节至满足需求,此时,直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湿度,以提高对室内湿度的调节速率。
在前述实施例中,当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多个其他湿度调节装置时,为进一步的提高对室内湿度的调节速率,可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在控制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湿度调节之前,确定其他湿度调节装置的开启数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所述临时湿度大于设定湿度时,根据所述临时湿度与所述设定湿度的差值确定开启其他湿度调节装置的数量。其中,临时湿度与设定湿度的差值越大,开启其他湿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根据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确定开启其他湿度调节装置的数量。其中,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越大,开启其他湿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如图10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1,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空气质量。
步骤S1002,当所述可移动空调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空气质量。
步骤S1003,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空气质量与目标设定空气质量的差值在设定空气质量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空气净化装置协同进行空气质量调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1001中的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指定的范围,例如:卧室、空调或卧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附近的范围,例如:用户周围1米范围内。空气质量为空气中PM2.5的含量或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当空气质量的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1002中所述的第一设定时长为系统预设时长。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用户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30min。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15min、20min、25min或30min。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可移动空调根据记录的用户应用习惯设定。具体的,根据用户改变目标设定空气质量的时间间隔确定用户对空气质量调节效率的需求,当用户改变目标设定空气质量的时间越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的数值越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1003中,在第一设定时长内以可移动空调调节空气质量为主,当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空气质量与目标设定空气质量的差值,当差值在设定空气质量范围内时,表示该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空气质量与目标设定空气质量的差值较大,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与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协同进行空气质量调节。其中,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可以包括: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或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第一设定时长内,可移动空调无法满足空气质量需求时,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例如: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或空气净化器,以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调节速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前述步骤S1003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和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运行至第二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空气质量;
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空气质量与目标设定空气质量的差值在所述设定空气质量范围内,则维持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协同进行空气质量调节;否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单独进行空气质量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5min。优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0min或15min。其中,多个设备同时工作调节速率快,因此,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
多个设备同时工作必然会增加能耗,在移动空调与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协同工作第二设定时长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空气质量,以判断是否满足需求,当满足需求时,关闭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以节省能耗。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1001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空气质量之后,还包括:当所述临时空气质量大于设定空气质量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协同进行空气质量调节。
其中,可移动空调的调节能力有限,因此,临时空气质量大于设定空气质量时,短时间内室内空气质量无法调节至满足需求,此时,直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以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调节速率。
在前述实施例中,当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多个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时,为进一步的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调节速率,可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协同工作。在控制可移动空调与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协同进行空气质量调节之前,确定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的开启数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所述临时空气质量大于设定空气质量时,根据所述临时空气质量与所述设定空气质量的差值确定开启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数量。其中,临时空气质量与设定空气质量的差值越大,开启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根据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确定开启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数量。其中,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越大,开启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如图11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101,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二氧化碳浓度。
步骤S1102,当所述可移动空调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步骤S1103,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在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空气净化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1101中的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指定的范围,例如:卧室、空调或卧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附近的范围,例如:用户周围1米范围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1102中所述的第一设定时长为系统预设时长。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用户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30min。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15min、20min、25min或30min。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可移动空调根据记录的用户应用习惯设定。具体的,根据用户改变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时间间隔确定用户对二氧化碳浓度调节效率的需求,当用户改变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时间越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的数值越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1103中,在第一设定时长内以可移动空调调节二氧化碳浓度为主,当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当差值在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时,表示该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较大,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与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其中,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可以包括:空调、新风机或智能窗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第一设定时长内,可移动空调无法满足二氧化碳浓度需求时,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例如:空调、新风机或智能窗户,以提高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速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前述步骤S1103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和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运行至第二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在所述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则维持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否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单独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5min。优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0min或15min。其中,多个设备同时工作调节速率快,因此,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
多个设备同时工作必然会增加能耗,在移动空调与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第二设定时长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判断是否满足需求,当满足需求时,关闭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以节省能耗。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1101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二氧化碳浓度之后,还包括:当所述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二氧化碳浓度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其中,可移动空调的调节能力有限,因此,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二氧化碳浓度时,短时间内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无法调节至满足需求,此时,直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以提高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速率。
在前述实施例中,当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多个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时,为进一步的提高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速率,可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在控制可移动空调与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之前,确定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的开启数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所述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二氧化碳浓度时,根据所述临时二氧化碳浓度与所述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确定开启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的数量。其中,临时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越大,开启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用户数量;根据所述用户数量确定开启其他新风装置的数量。其中,用户数量越多,开启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根据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确定开启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的数量。其中,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越大,开启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在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包括:空调、新风机或智能窗户。可选的,根据所述二氧化碳浓度的浓度,控制所述智能窗户的开度。所述二氧化碳浓度越大,所述智能窗户的开度越大。可选的,根据所属地域的天气控制所述智能窗户的开启。当处于雨雪天气时,则控制智能窗户关闭。
在前述实施例中,在控制可移动空调与其他调节装置协同工作时,协调可移动空调与其他调节装置的相对位置,以进一步的提高对室内空气的调节速率。
如图12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201,获取固定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速度。
步骤S1202,根据所述出风方向和所述出风风速确定所述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
步骤S1203,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以改变所述固定空调器出风对室内空气的调节范围。
家居生活中,温度控制装置常见的为空调器,传统的空调器位置固定,空调器的出风口面积固定,空调器的出风范围有限,随着出风方向和出风速度的不同,空调器的出风范围会有所不同。
在步骤S1202中,根据所述出风方向和所述出风风速确定空调器的出风范围,以空调器的出风范围作为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可移动空调在活动范围内吹风,扩大固定空调器的温度调节范围,以提高对室内空气的调节速率。
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可移动空调控制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和热量存储装置12与室内空气换热。
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空调器的出风范围有限,根据固定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速度确定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吹风,扩大固定空调器出风对室内的温度调节范围,以提高对室内空气的调节速率。
其中,在步骤S1203中,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的方式有多种。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固定处于所述活动范围的中心,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具体的,为提高对室内的温度调节范围,控制风机以最高风速转动。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转动,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具体的,为提高对室内的温度调节范围,控制风机以最高风速转动。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移动;根据所述可移动空调与所述活动范围中心的距离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其中,所述距离越大,所述风机的转速越大。其中,距离活动范围中心的距离越远,固定空调器对室内温度调节能力越差,为提高换热效率,提高可移动空调的风速。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的位置;当所述用户在所述活动范围外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移动至所述活动范围的边缘,且距离所述用户最近的位置,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当所述用户在所述活动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移动在活动范围内跟随所述用户移动,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
其中,当用户在所述活动范围外,为保证用户附近的环境状态满足用户需求,移动空调在活动范围内移动且与用户最接近的位置。当所述用户在所述活动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移动在活动范围内跟随所述用户移动,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
如图13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301,获取新风装置的位置。
步骤S1302,根据所述新风装置的位置确定所述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
步骤S1303,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以与所述新风装置协同换新风。
家居生活中,传统的新风装置位置固定,调节范围有限,随着距离新风装置位置越远,调节效率越低。
在步骤S1302中,根据所述新风装置的位置确定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其中,活动范围为以新风装置为中心,距离所述新风装置第一设定距离与第二设定距离之间的范围。为保证新风装置与可移动空调之间形成对流,新风装置与可移动空调之间的距离应该大于第一设定距离,为保证新风装置与可移动空调可以协同工作,新风装置与可移动空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设定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新风装置的换风范围有限,根据新风装置的位置确定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吹风,与所述新风装置形成对流,增加空气流动性,提高了对室内空气的调节速率。
其中,在步骤S1303中,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的方式有多种。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获取距离所述新风装置的位置设定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当所述设定范围内不包含遮挡物时,所述活动范围为所述设定范围;当所述设定范围内包含遮挡物时,所述活动范围小于所述设定范围,且当所述新风装置、所述可移动空调和所述遮挡物的位置在同一直线时,所述可移动空调位于所述新风装置与所述遮挡物之间。避免遮挡物阻碍可移动空调与新风装置之间形成对流,降低调节速率。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的出风口朝向所述新风装置的进风口方向,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具体的,为提高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调节速率,控制风机以最高风速转动。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获取室内不同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移动至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位置,并根据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可选的,为提高对二氧化碳浓度调节速率,控制风机以最高风速转动。可选的,所述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所述风机的转速越大。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移动;根据所述可移动空调与所述活动范围中心的距离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其中,所述距离越大,所述风机的转速越大。其中,距离活动范围中心的距离越远,新风装置换新风能力越差,为提高换热效率,提高可移动空调的风速。
如图14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401,获取空气净化装置的位置。
步骤S1402,根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位置确定所述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
步骤S1403,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以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协同调节空气质量。
家居生活中,传统的空气净化装置位置固定,调节范围有限,随着距离空气净化装置位置越远,调节效率越低。
在步骤S1402中,根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位置确定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其中,活动范围为以空气净化装置为中心,距离所述新风装置第一设定距离与第二设定距离之间的范围。为保证空气净化装置与可移动空调之间形成对流,空气净化装置与可移动空调之间的距离应该大于第一设定距离,为保证空气净化装置与可移动空调可以协同工作,空气净化装置与可移动空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设定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的换风范围有限,根据空气净化装置的位置确定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吹风,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形成对流,增加空气流动性,提高了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调节速率。
其中,在步骤S1403中,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的方式有多种。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获取距离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位置设定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当所述设定范围内不包含遮挡物时,所述活动范围为所述设定范围;当所述设定范围内包含遮挡物时,所述活动范围小于所述设定范围,且当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所述可移动空调和所述遮挡物的位置在同一直线时,所述可移动空调位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与所述遮挡物之间。避免遮挡物阻碍可移动空调与空气净化装置之间形成对流,降低调节速率。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进风口方向,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具体的,为提高调节速率,控制风机以最高风速转动。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获取室内不同范围内的空气质量;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移动至所述空气质量最差的位置,并根据所述空气质量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可选的,为提高调节速率,控制风机以最高风速转动。可选的,所述空气质量越差,所述风机的转速越大。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移动;根据所述可移动空调与所述活动范围中心的距离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其中,所述距离越大,所述风机的转速越大。其中,距离活动范围中心的距离越远,空气净化装置对室内空气质量调节能力越差,为提高换热效率,提高可移动空调的风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
如图15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501和控制单元1502。
第一获取单元1501,用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温度;当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
控制单元1502,用于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与目标设定温度的差值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温度调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指定的范围,例如:卧室、空调或卧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附近的范围,例如:用户周围1米范围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设定时长为系统预设时长。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用户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30min。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15min、20min、25min或30min。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可移动空调根据记录的用户应用习惯设定。具体的,根据用户改变目标设定温度的时间间隔确定用户对温度调节效率的需求,当用户改变目标设定温度的时间越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的数值越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定时长内以可移动空调的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和热量存储装置12调节温度为主,当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与目标设定温度的差值,当在制热模式下,目标设定温度减去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大于设定值,即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相差较大时,或者,在制冷模式下,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减去目标设定温度大于设定值,即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相差较大时,控制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和热量存储装置12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温度调节。其中,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可以包括:空调、冷风机或电暖器等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第一设定时长内,可移动空调无法满足制冷或制热需求时,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温度,例如:空调,电暖器等设备,以提高对室内温度的调节速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1501,还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1502控制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温度调节之后,当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所述热量存储装置和其他温度调节装置运行至第二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1502,还用于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与目标设定温度的差值在所述设定温度范围内,则维持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温度调节;否则,控制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单独进行温度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5min。优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0min或15min。其中,多个设备同时工作调节速率快,因此,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
多个设备同时工作必然会增加能耗,在移动空调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第二设定时长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温度,以判断是否满足需求,当满足需求时,关闭其他温度调节装置以节省能耗。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502,还用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温度之后,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且所述临时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或者,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且所述临时温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温度调节。
其中,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大于或等于30℃;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小于或等于10℃。可移动空调的调节能力有限,因此,制冷模式下临时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时,短时间内室内温度无法调节至满足需求,同理,制热模式下临时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时,短时间内室内温度无法调节至满足需求,此时,直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温度,以提高对室内温度的调节速率。
在前述实施例中,当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多个其他温度调节装置时,为进一步的提高对室内温度的调节速率,可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在控制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温度调节之前,确定其他温度调节装置的开启数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和第一确定单元。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用户数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数量确定开启其他温度调节装置的数量。其中,用户数量越多,开启其他温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确定开启其他温度调节装置的数量。其中,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越大,开启其他温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如图16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601和控制单元1602。
第一获取单元1601,用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湿度;当所述可移动空调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
控制单元1602,用于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与目标设定湿度的差值在设定湿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湿度调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指定的范围,例如:卧室、空调或卧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附近的范围,例如:用户周围1米范围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设定时长为系统预设时长。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用户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30min。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15min、20min、25min或30min。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可移动空调根据记录的用户应用习惯设定。具体的,根据用户改变目标设定湿度的时间间隔确定用户对湿度调节效率的需求,当用户改变目标设定湿度的时间越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的数值越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定时长内以可移动空调调节湿度为主,当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与目标设定湿度的差值,当差值在设定湿度范围内时,表示该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与目标设定湿度的差值较大,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与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湿度调节。其中,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可以包括: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除湿机或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第一设定时长内,可移动空调无法满足湿度需求时,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湿度,例如: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除湿机或空气净化器等设备,以提高对室内湿度的调节速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1601,还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1602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湿度调节之后,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和其他湿度调节装置运行至第二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
所述控制单元1602,还用于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与目标设定湿度的差值在所述设定湿度范围内,则维持所述可移动空调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湿度调节;否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单独进行湿度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5min。优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0min或15min。其中,多个设备同时工作调节速率快,因此,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
多个设备同时工作必然会增加能耗,在移动空调与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第二设定时长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湿度,以判断是否满足需求,当满足需求时,关闭其他湿度调节装置以节省能耗。
所述控制单元1602,还用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湿度之后,当所述临时湿度大于设定湿度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湿度调节。
其中,可选的,所述设定湿度大于或等于65%。可移动空调的调节能力有限,因此,临时湿度大于设定湿度时,短时间内室内湿度无法调节至满足需求,此时,直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湿度,以提高对室内湿度的调节速率。
在前述实施例中,当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多个其他湿度调节装置时,为进一步的提高对室内湿度的调节速率,可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在控制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湿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湿度调节之前,确定其他湿度调节装置的开启数量。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临时湿度大于设定湿度时,根据所述临时湿度与所述设定湿度的差值确定开启其他湿度调节装置的数量。其中,临时湿度与设定湿度的差值越大,开启其他湿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确定开启其他温度调节装置的数量。其中,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越大,开启其他湿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如图17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701,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空气质量;当所述可移动空调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空气质量。
控制单元1702,用于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空气质量与目标设定空气质量的差值在设定空气质量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空气净化装置协同进行空气质量调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指定的范围,例如:卧室、空调或卧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附近的范围,例如:用户周围1米范围内。空气质量为空气中PM2.5的含量或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当空气质量的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时长为系统预设时长。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用户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30min。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15min、20min、25min或30min。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可移动空调根据记录的用户应用习惯设定。具体的,根据用户改变目标设定空气质量的时间间隔确定用户对空气质量调节效率的需求,当用户改变目标设定空气质量的时间越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的数值越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定时长内以可移动空调调节空气质量为主,当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空气质量与目标设定空气质量的差值,当差值在设定空气质量范围内时,表示该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空气质量与目标设定空气质量的差值较大,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与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协同进行空气质量调节。其中,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可以包括: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或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第一设定时长内,可移动空调无法满足空气质量需求时,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例如: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或空气净化器,以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调节速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1701,还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空气净化装置协同进行空气质量调节之后,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和其他空气净化装置运行至第二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空气质量。
所述控制单元1702,还用于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空气质量与目标设定空气质量的差值在所述设定空气质量范围内,则维持所述可移动空调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空气净化装置协同进行空气质量调节;否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单独进行空气质量调节。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702,还用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空气质量之后,当所述临时空气质量大于设定空气质量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空气净化装置协同进行空气质量调节。
其中,可移动空调的调节能力有限,因此,临时空气质量大于设定空气质量时,短时间内室内空气质量无法调节至满足需求,此时,直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以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调节速率。
在前述实施例中,当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多个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时,为进一步的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调节速率,可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协同工作。在控制可移动空调与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协同进行空气质量调节之前,确定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的开启数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临时空气质量大于设定空气质量时,根据所述临时空气质量与所述设定空气质量的差值确定开启其他空气净化装置的数量。其中,临时空气质量与设定空气质量的差值越大,开启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确定开启其他空气净化装置的数量。其中,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越大,开启其他空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如图18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801和控制单元1802。
第一获取单元1801,用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当所述可移动空调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控制单元1802,用于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在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指定的范围,例如:卧室、空调或卧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控制范围为用户附近的范围,例如:用户周围1米范围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时长为系统预设时长。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用户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30min。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为10min、15min、20min、25min或30min。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可移动空调根据记录的用户应用习惯设定。具体的,根据用户改变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时间间隔确定用户对二氧化碳浓度调节效率的需求,当用户改变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时间越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的数值越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定时长内以可移动空调调节二氧化碳浓度为主,当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当差值在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时,表示该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较大,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与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其中,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可以包括:空调、新风机或智能窗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第一设定时长内,可移动空调无法满足二氧化碳浓度需求时,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例如:空调、新风机或智能窗户,以提高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速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1801,还用于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和其他新风装置运行至第二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所述控制单元1802,还用于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在所述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则维持所述可移动空调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否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单独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5min。优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为5min、10min或15min。其中,多个设备同时工作调节速率快,因此,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
多个设备同时工作必然会增加能耗,在移动空调与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第二设定时长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判断是否满足需求,当满足需求时,关闭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以节省能耗。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802,还用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二氧化碳浓度之后,当所述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二氧化碳浓度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其中,可移动空调的调节能力有限,因此,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二氧化碳浓度时,短时间内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无法调节至满足需求,此时,直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调节室内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以提高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速率。
在前述实施例中,当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多个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时,为进一步的提高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速率,可以控制可移动空调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工作。在控制可移动空调与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之前,确定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的开启数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所述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二氧化碳浓度时,根据所述临时二氧化碳浓度与所述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确定开启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的数量。其中,临时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越大,开启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和第一确定单元。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用户数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数量确定开启其他新风装置的数量。其中,用户数量越多,开启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确定开启其他新风装置的数量。其中,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越大,开启其他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的数量越多。
在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包括:空调、新风机或智能窗户。可选的,根据所述二氧化碳浓度的浓度,控制所述智能窗户的开度。所述二氧化碳浓度越大,所述智能窗户的开度越大。可选的,根据所属地域的天气控制所述智能窗户的开启。当处于雨雪天气时,则控制智能窗户关闭。
在前述实施例中,在控制可移动空调与其他调节装置协同工作时,协调可移动空调与其他调节装置的相对位置,以进一步的提高对室内空气的调节速率。
如图19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901、活动范围确定单元1902和第一调节单元1903。
第一获取单元1901,用于获取固定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速度。
活动范围确定单元1902,用于根据所述出风方向和所述出风风速确定所述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
第一调节单元1903,用于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以改变所述固定空调器出风对室内空气的调节范围。
家居生活中,温度控制装置常见的为空调器,传统的空调器位置固定,空调器的出风口面积固定,空调器的出风范围有限,随着出风方向和出风速度的不同,空调器的出风范围会有所不同。
根据所述出风方向和所述出风风速确定空调器的出风范围,以空调器的出风范围作为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可移动空调在活动范围内吹风,扩大固定空调器的温度调节范围,以提高对室内空气的调节速率。
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可移动空调控制半导体温度调节器11和热量存储装置12与室内空气换热。
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空调器的出风范围有限,根据固定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速度确定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吹风,扩大固定空调器出风对室内的温度调节范围,以提高对室内空气的调节速率。
其中,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的方式有多种。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903,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处于所述活动范围的中心,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具体的,为提高对室内的温度调节范围,控制风机以最高风速转动。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903,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转动,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具体的,为提高对室内的温度调节范围,控制风机以最高风速转动。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单元1903包括:位置调节子单元和风速调节子单元。
位置调节子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移动。
风速调节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可移动空调与所述活动范围中心的距离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其中,所述距离越大,所述风机的转速越大。其中,距离活动范围中心的距离越远,固定空调器对室内温度调节能力越差,为提高换热效率,提高可移动空调的风速。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用户位置获取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
用户位置获取单元,用于在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之前,获取用户的位置。
第二调节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在所述活动范围外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移动至所述活动范围的边缘,且距离所述用户最近的位置,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当所述用户在所述活动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移动在活动范围内跟随所述用户移动,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
其中,当用户在所述活动范围外,为保证用户附近的环境状态满足用户需求,移动空调在活动范围内移动且与用户最接近的位置。当所述用户在所述活动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移动在活动范围内跟随所述用户移动,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
如图13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2001、活动范围确定单元2002和调节单元2003。
第一获取单元2001,用于获取新风装置的位置。
活动范围确定单元2002,用于根据所述新风装置的位置确定所述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
调节单元2003,用于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以与所述新风装置协同换新风。
家居生活中,传统的新风装置位置固定,调节范围有限,随着距离新风装置位置越远,调节效率越低。
根据所述新风装置的位置确定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其中,活动范围为以新风装置为中心,距离所述新风装置第一设定距离与第二设定距离之间的范围。为保证新风装置与可移动空调之间形成对流,新风装置与可移动空调之间的距离应该大于第一设定距离,为保证新风装置与可移动空调可以协同工作,新风装置与可移动空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设定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新风装置的换风范围有限,根据新风装置的位置确定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吹风,与所述新风装置形成对流,增加空气流动性,提高了对室内空气的调节速率。
其中,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的方式有多种。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活动范围确定单元2002包括:图像获取子单元和位置确定子单元。
图像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距离所述新风装置的位置设定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位置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设定范围内不包含遮挡物时,所述活动范围为所述设定范围;当所述设定范围内包含遮挡物时,所述活动范围小于所述设定范围,且当所述新风装置、所述可移动空调和所述遮挡物的位置在同一直线时,所述可移动空调位于所述新风装置与所述遮挡物之间。避免遮挡物阻碍可移动空调与新风装置之间形成对流,降低调节速率。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调节单元2003,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的出风口朝向所述新风装置的进风口方向,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具体的,为提高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调节速率,控制风机以最高风速转动。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调节单元2003包括:浓度获取子单元、位置调节子单元和风速调节子单元。
浓度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室内不同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位置调节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移动至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位置
风速调节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
可选的,为提高对二氧化碳浓度调节速率,控制风机以最高风速转动。可选的,所述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所述风机的转速越大。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调节单元2003包括:位置调节子单元和风速调节子单元。
位置调节子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移动;
风速调节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可移动空调与所述活动范围中心的距离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其中,所述距离越大,所述风机的转速越大。
其中,距离活动范围中心的距离越远,新风装置换新风能力越差,为提高换热效率,提高可移动空调的风速。
如图21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2101、活动范围确定单元2102和调节单元2103。
第一获取单元2101,用于获取空气净化装置的位置;
活动范围确定单元2102,用于根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位置确定所述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
调节单元2103,用于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以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协同调节空气质量。
家居生活中,传统的空气净化装置位置固定,调节范围有限,随着距离空气净化装置位置越远,调节效率越低。
根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位置确定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其中,活动范围为以空气净化装置为中心,距离所述新风装置第一设定距离与第二设定距离之间的范围。为保证空气净化装置与可移动空调之间形成对流,空气净化装置与可移动空调之间的距离应该大于第一设定距离,为保证空气净化装置与可移动空调可以协同工作,空气净化装置与可移动空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设定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的换风范围有限,根据空气净化装置的位置确定可移动空调的活动范围,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吹风,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形成对流,增加空气流动性,提高了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调节速率。
其中,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的位置及所述风机的方式有多种。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活动范围确定单元2102包括:图像获取子单元和位置确定子单元。
图像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距离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位置设定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位置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设定范围内不包含遮挡物时,所述活动范围为所述设定范围;当所述设定范围内包含遮挡物时,所述活动范围小于所述设定范围,且当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所述可移动空调和所述遮挡物的位置在同一直线时,所述可移动空调位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与所述遮挡物之间。避免遮挡物阻碍可移动空调与空气净化装置之间形成对流,降低调节速率。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调节单元2103,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进风口方向,并控制所述风机以设定风速转动。具体的,为提高调节速率,控制风机以最高风速转动。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单元2103包括:空气质量获取子单元、位置调节子单元和风速调节子单元。
空气质量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室内不同范围内的空气质量。
位置调节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移动至所述空气质量最差的位置。
风速调节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空气质量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可选的,为提高调节速率,控制风机以最高风速转动。可选的,所述空气质量越差,所述风机的转速越大。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调节单元2103包括:位置调节子单元和风速调节子单元。
位置调节子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可移动空调在所述活动范围内移动。
风速调节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可移动空调与所述活动范围中心的距离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其中,所述距离越大,所述风机的转速越大。其中,距离活动范围中心的距离越远,空气净化装置对室内空气质量调节能力越差,为提高换热效率,提高可移动空调的风速。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二氧化碳浓度;
当所述可移动空调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在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和其他新风装置运行至第二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在所述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则维持所述可移动空调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否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单独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二氧化碳浓度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二氧化碳浓度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温度调节装置协同进行温度调节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用户数量;
根据所述用户数量确定开启其他新风装置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半导体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器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
根据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确定开启其他新风装置的数量。
6.一种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当所述可移动空调运行至第一设定时长,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控制单元,用于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在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可移动空调和其他新风装置运行至第二设定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再次获取的目标控制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值在所述设定二氧化碳浓度范围内,则维持所述可移动空调和所述热量存储装置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否则,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单独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临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二氧化碳浓度时,控制所述可移动空调与其他新风装置协同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内的用户数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数量确定开启其他新风装置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控制范围的面积确定开启其他新风装置的数量。
CN201811246523.9A 2018-10-24 2018-10-24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1743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6523.9A CN111174318B (zh) 2018-10-24 2018-10-24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6523.9A CN111174318B (zh) 2018-10-24 2018-10-24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4318A true CN111174318A (zh) 2020-05-19
CN111174318B CN111174318B (zh) 2021-09-21

Family

ID=70622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6523.9A Active CN111174318B (zh) 2018-10-24 2018-10-24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431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14857A1 (en) * 2006-05-23 2008-01-17 Spadafora Paul F System for improving both energy efficiency and indoor air quality in buildings
CN105352115A (zh) * 2015-10-28 2016-02-24 北京艾浦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85840A (zh) * 2015-12-16 2016-04-13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016583A (zh) * 2016-05-17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空调系统
CN106545956A (zh) * 2016-10-08 2017-03-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60087A (zh) * 2017-09-18 2018-01-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家居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518811A (zh) * 2018-03-07 2018-09-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气设备的方法和装置、空气处理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14857A1 (en) * 2006-05-23 2008-01-17 Spadafora Paul F System for improving both energy efficiency and indoor air quality in buildings
CN105352115A (zh) * 2015-10-28 2016-02-24 北京艾浦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85840A (zh) * 2015-12-16 2016-04-13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016583A (zh) * 2016-05-17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空调系统
CN106545956A (zh) * 2016-10-08 2017-03-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60087A (zh) * 2017-09-18 2018-01-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家居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518811A (zh) * 2018-03-07 2018-09-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气设备的方法和装置、空气处理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4318B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4297B (zh)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其温度调节控制方法
CN111174292B (zh)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其湿度调节控制方法
CN111174302B (zh)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控制方法、智能家居系统
CN111174296A (zh)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74300B (zh)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74310B (zh)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其节能控制方法
CN111174319B (zh)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其净化控制方法
CN111174291B (zh)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其新风控制方法
CN111174316B (zh)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74311B (zh)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控制方法、智能家居系统
CN111174306B (zh)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控制方法、智能家居系统
CN111174323B (zh)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74318B (zh)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74333B (zh)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74332B (zh)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74334B (zh)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74321B (zh)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74295B (zh)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控制方法、智能家居系统
CN111174381B (zh) 空调集群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集群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11174299B (zh) 一种可移动空调、空调集群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11174379B (zh) 空调集群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集群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11174307B (zh) 一种可移动空调、空调集群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11174322B (zh)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控制方法、智能家居系统
CN111174320B (zh) 用于可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74308A (zh) 一种可移动空调、空调集群及智能家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1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