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0562B - 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0562B
CN111170562B CN202010026012.7A CN202010026012A CN111170562B CN 111170562 B CN111170562 B CN 111170562B CN 202010026012 A CN202010026012 A CN 202010026012A CN 111170562 B CN111170562 B CN 111170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ification
water
tank
filter material
biological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60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0562A (zh
Inventor
杨育红
李秀丽
曹永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20100260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0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0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0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0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0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3/001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using granular carriers or supports for the microorganis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8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0Solids, e.g. total solids [TS],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or volatile solids [V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6Regeneration of sorbents, fil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0Packings; Fillings; Grids
    • C02F3/105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2F3/107Inorganic materials, e.g. sand, silic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净化池体;净化池体包括中心池、外环池;外环池由隔板等分为粗滤净化半池、精滤净化半池;粗滤净化半池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净化池体外壁的进水口,其另一端通过中心池设有的注水网孔与其连通;中心池内底部设有曝气网管,中心池上方设置有生物滤料浮板,生物滤料浮板上设有多组卡孔;水质净化组件上端通过伸缩软管与导流管连通,导流管与精滤净化半池的一端设有的注水口连接,精滤净化半池的另一端通过净化池体设有的出水口与外界连通。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提高粗滤、精滤的行程路径,并提高生物滤料曝气处理效果,以提高对污水水质净化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对水污染而言,点源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放,非点源污染正是相对点源污染而言,是指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工厂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尤其是以水污染为主,因此应对于点源水污染处理净化,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者投入到了水质净化装置的研发中。
然而大多数现有的水质净化装置往往占地面积大,多采用多个池体进行水质净化,而少数装置虽有将不同工艺整合在一个装置内,但是其过滤路径短,若需要增加过滤路径就需要增大装置体积,因而很难达到预想效果,因此现需要一种新型的水质净化装置来解决上述的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主要包括净化池体;所述净化池体包括中心池、外环池;所述外环池由隔板等分为左右两个半池,分别为粗滤净化半池、精滤净化半池;
所述粗滤净化半池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净化池体外壁的进水口,粗滤净化半池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中心池设有的注水网孔与其连通;
所述中心池内底部设有用于增氧曝气的曝气网管,所述曝气网管通过管道与外设的曝气泵进行连接,中心池上方设置有与其大小匹配的生物滤料浮板,所述生物滤料浮板上设有多组用于放置水质净化组件的卡孔;
所述水质净化组件上端通过伸缩软管与导流管连通,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精滤净化半池的一端设有的注水口连接,精滤净化半池的另一端通过净化池体设有的出水口与外界连通,水质净化组件包括壳体、潜水泵,所述潜水泵内嵌于所述壳体的中部,所述壳体与生物滤料浮板的卡孔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配合潜水泵吸水的进液孔。
本发明采用中心池、外环池的设计,并通过隔板将外环池分隔为粗滤净化半池、精滤净化半池,通过粗滤净化半池、中心池、精滤净化半池的共同作用,使有限的池体空间合理的划分各自处理区域并且有效的提高粗滤、精滤的行程路径,提高对污水的净化处理,通过利用曝气网管、生物滤料浮板的设计,可以使中心池进行曝气生物处理净化,以有效净化污水。
进一步地,所述水质净化组件与生物滤料浮板的卡孔上下两处均通过密封环进行密封处理,水质净化组件与生物滤料浮板位置对应处包覆有滤网,所述生物滤料浮板上与密封环处配设有密封对接槽,所述壳体底部密封。通过在水质净化组件与生物滤料浮板的卡孔连接处加设密封环,可以有效提高连接的密封性,使污水仅能通过壳体的进液孔进入壳体内部,并通过潜水泵将污水通过导流管导入精滤净化半池,避免密封不到位使未经过生物滤料浮板就通过进液孔进入壳体内,降低中心池处理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滤料浮板圆周处周向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各个卡槽交错卡设用于增加浮力的浮力气囊、用于控制生物滤料浮板吃水深度的配重块。通过对生物滤料浮板配设可装卸的浮力气囊和配重块,可以通过加取浮力气囊或配重块来调节生物滤料浮板的吃水深度,从而起到控制生物滤料浮板高度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滤料浮板上设有多个用于装载铺填生物滤料的装载口,所述各个装载口分别配设有一个与生物滤料浮板活动连接的封盖。通过配设装载口可以使生物滤料浮板内生物滤料装载更加便捷,使装置使用更具人性化。
进一步地,所述水质净化组件下方设有传动组件与生物滤料浮板内配设的填料拨板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主要包括设置在壳体内上部的传动叶轮,所述传动叶轮通过连接杆与壳体内壁连接,且其下端设有转动锥齿轮,所述转动锥齿轮两侧的壳体内壁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端配设有副锥齿轮与所述转动锥齿轮啮合传动,传动杆下端延伸贯穿壳体底部并与壳体底部活动连接的传动齿环通过直齿轮连接,所述传动齿环外侧设有L型杆件,所述L型杆件上端穿过生物滤料浮板下底面设有的通环轨道与填料拨板连接,所述卡孔处的生物滤料浮板通过多组紧固杆固定连接其上顶面、下底面。通过配设传动组件,可以有效利用潜水泵泵水所产生的水流作用力,使其带动填料拨板,通过填料拨板调动生物滤料浮板内的生物滤料,使生物滤料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以增强与污水的接触效果,提高中心池处理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粗滤净化半池、精滤净化半池内设有多组导流板,所述各个导流板与粗滤净化半池、精滤净化半池可拆卸连接,且各个导流板呈5°~10°相对倾斜设置,其中,所述进水口、注水口均位于最上层导流板的上方,所述注水网孔、出水口均位于最下层导流板的下方。通过加设导流板可以进一步提高在粗滤净化半池、精滤净化半池内过滤行程,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制备净水粗滤填料、净水精滤填料、生物滤料,并备用;
S2:搭建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在粗滤净化半池内填铺装载净水粗滤填料,在精滤净化半池内填铺装载净水精滤填料,在生物滤料浮板内填铺装载生物滤料;
S3:将污水通过进水口通入净化池体,利用粗滤净化半池的净水粗滤填料进行污水的初级粗过滤处理;
S4:随后初级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注水网孔通入中心池,通过曝气网管配合生物滤料浮板中的生物滤料进行微生物二级过滤处理;
S5:随后启动水质净化组件将污水泵吸至精滤净化半池,通过净水精滤填料进行污水的三级精过滤处理,最后通过出水口排出,得到水质净化处理后的污水。
更进一步地,所述净水粗滤填料按质量份数计由20-35份粗石英砂、10-20份粗石组成;所述净水精滤填料按质量份数计由15-25份活性炭、10-15份瓷砂、5-10份细石英砂组成;所述生物滤料具体为空心球填料;其中,所述粗石英砂粒径为4-8mm,所述细石英砂粒径为0.4-1mm,所述粗石粒径为5-10mm,所述瓷砂粒径为0.5-1mm,所述活性炭为1-2mm。通过以上配置制备的净水粗滤填料、净水精滤填料,可以有效的配合本发明装置结构进行污水的水质净化处理,提高净化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网管的曝气气量为2-5L/(m2·min)。在曝气量为2-5L/(m2·min)下进行曝气,可以有效的配合填料拨板搅动生物滤料作用,提高生物处理的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方法为:
将净水粗滤填料、净水精滤填料、生物滤料分别装填至粗滤净化半池、精滤净化半池、生物滤料浮板内,随后将污水通过进水口通入净化池体的粗滤净化半池,通过各个导流板的作用以及净水粗滤填料的过滤处理得到初级处理后污水,随后通过注水网孔流入中心池,随着水位上升后生物滤料浮板上浮,进而开启曝气泵、潜水泵,通过曝气网管进行曝气处理,并通过潜水泵泵吸作用,使生物滤料处理污水沿着生物滤料浮板、滤网、进液孔进入壳体内,进而通过各个伸缩软管将二级处理后污水泵入导流管内,继而通过导流管流至注水口进入精滤净化半池,通过各个导流板的作用以及净水精滤填料的过滤处理得到净化后污水,并通过出水口排出,其中,出水口处也设有滤网;
生物滤料浮板的工作原理:生物滤料浮板可通过浮力气囊、配重块进行生物滤料浮板吃水深度的调节,需要注意的是,浮力气囊、配重块与卡槽装载时,需要对称装载,避免出现生物滤料浮板一侧较重一侧较轻的情况;
水质净化组件的工作原理:潜水泵启动后,二级处理后污水通过泵吸作用上涌,带动转动叶轮进行转动,从而驱动转动锥齿轮进行转动,通过副锥齿轮与转动锥齿轮的啮合作用,使副锥齿轮转动,进而驱动传动杆转动,从而使直齿轮驱动传动齿环转动,进而通过L型杆件带动填料拨板进行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净化池体结构设计,可以使有限的池体空间合理的进行划分,通过各自处理区域的处理配合,并有效的提高粗滤、精滤的行程路径,以提高对污水水质净化处理效果。
(2)本发明利用曝气网管、生物滤料浮板的设计,增强接触面积可以提高中心池进行曝气生物处理净化处理效果,并且通过生物滤料浮板的结构设计可以进行吃水深度的调节。
(3)本发明水质净化组件通过传动组件有效利用潜水泵泵水所产生的水流作用力,使其带动并通过填料拨板调动生物滤料浮板内的生物滤料,使生物滤料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以增强与污水的接触效果,提高中心池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水质净化装置的整体外观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净化池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水质净化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生物滤料浮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生物滤料浮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水质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6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图6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填料拨板的侧视结构图。
其中,1-净化池体、11-中心池、12-外环池、13-隔板、14-粗滤净化半池、15-精滤净化半池、16-进水口、17-注水网孔、18-注水口、19-出水口、2-曝气网管、3-生物滤料浮板、31-卡孔、32-密封环、33-密封对接槽、34-卡槽、35-浮力气囊、36-配重块、37-装载口、38-封盖、39-通环轨道、4-水质净化组件、41-壳体、42-潜水泵、43-进液孔、5-传动组件、51-传动叶轮、52-转动锥齿轮、53-传动杆、54-副锥齿轮、55-L型杆件、56-填料拨板、57-传动齿环、58-直齿轮、6-导流管、61-伸缩软管、7-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主要包括净化池体1;净化池体1包括中心池11、外环池12;外环池12由隔板13等分为左右两个半池,分别为粗滤净化半池14、精滤净化半池15;粗滤净化半池14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净化池体1外壁的进水口16,粗滤净化半池14的另一端通过中心池11设有的注水网孔17与其连通;
如图2所示,中心池11内底部设有用于增氧曝气的曝气网管2,曝气网管2通过管道与外设的曝气泵进行连接,中心池11上方设置有与其大小匹配的生物滤料浮板3,生物滤料浮板3上设有多组用于放置水质净化组件4的卡孔31;如图4或5所示,生物滤料浮板3圆周处周向设有多个卡槽34,各个卡槽34交错卡设用于增加浮力的浮力气囊35、用于控制生物滤料浮板3吃水深度的配重块36。通过对生物滤料浮板3配设可装卸的浮力气囊35和配重块36,可以通过加取浮力气囊35或配重块36来调节生物滤料浮板3的吃水深度,从而起到控制生物滤料浮板3高度的效果。如图4所示,生物滤料浮板3上设有多个用于装载铺填生物滤料的装载口37,各个装载口37分别配设有一个与生物滤料浮板3活动连接的封盖38。通过配设装载口37可以使生物滤料浮板3内生物滤料装载更加便捷,使装置使用更具人性化。
如图1所示,水质净化组件4上端通过伸缩软管61与导流管6连通,导流管与精滤净化半池15的一端设有的注水口18连接,精滤净化半池15的另一端通过净化池体1设有的出水口19与外界连通,水质净化组件4包括壳体41、潜水泵42,潜水泵42内嵌于壳体41的中部,壳体41与生物滤料浮板3的卡孔31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配合潜水泵42吸水的进液孔43。
如图3所示,粗滤净化半池14、精滤净化半池15内设有多组导流板7,各个导流板7与粗滤净化半池14、精滤净化半池15可拆卸连接,且各个导流板7呈5°~10°相对倾斜设置,其中,进水口16、注水口18均位于最上层导流板7的上方,注水网孔17、出水口19均位于最下层导流板7的下方。通过加设导流板7可以进一步提高在粗滤净化半池14、精滤净化半池15内过滤行程,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本发明采用中心池11、外环池12的设计,并通过隔板13将外环池12分隔为粗滤净化半池14、精滤净化半池15,通过粗滤净化半池14、中心池11、精滤净化半池15的共同作用,使有限的池体空间合理的划分各自处理区域并且有效的提高粗滤、精滤的行程路径,提高对污水的净化处理,通过利用曝气网管2、生物滤料浮板3的设计,可以使中心池11进行曝气生物处理净化,以有效净化污水。
如图6、7所示,水质净化组件4与生物滤料浮板3的卡孔31上下两处均通过密封环32进行密封处理,水质净化组件4与生物滤料浮板3位置对应处包覆有滤网,生物滤料浮板3上与密封环32处配设有密封对接槽33,壳体41底部密封。通过在水质净化组件4与生物滤料浮板3的卡孔31连接处加设密封环32,可以有效提高连接的密封性,使污水仅能通过壳体41的进液孔43进入壳体41内部,并通过潜水泵42将污水通过导流管6导入精滤净化半池15,避免密封不到位使未经过生物滤料浮板3就通过进液孔43进入壳体1内,降低中心池11处理效率。
如图6、8、9所示,水质净化组件4下方设有传动组件5与生物滤料浮板3内配设的填料拨板56连接,传动组件5主要包括设置在壳体41内上部的传动叶轮51,传动叶轮51通过连接杆与壳体41内壁连接,且其下端设有转动锥齿轮52,转动锥齿轮52两侧的壳体41内壁设有传动杆53,传动杆53上端配设有副锥齿轮54与转动锥齿轮52啮合传动,传动杆53下端延伸贯穿壳体41底部并与壳体41底部活动连接的传动齿环57通过直齿轮58连接,传动齿环57外侧设有L型杆件55,L型杆件55上端穿过生物滤料浮板3下底面设有的通环轨道39与填料拨板56连接,卡孔31处的生物滤料浮板3通过多组紧固杆固定连接其上顶面、下底面。通过配设传动组件5,可以有效利用潜水泵42泵水所产生的水流作用力,使其带动填料拨板56,通过填料拨板56调动生物滤料浮板3内的生物滤料,使生物滤料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以增强与污水的接触效果,提高中心池11处理效果。
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制备净水粗滤填料、净水精滤填料、生物滤料,并备用;
S2:搭建上述的装置,在粗滤净化半池14内填铺装载净水粗滤填料,在精滤净化半池15内填铺装载净水精滤填料,在生物滤料浮板3内填铺装载生物滤料;
S3:将污水通过进水口16通入净化池体1,利用粗滤净化半池14的净水粗滤填料进行污水的初级粗过滤处理;
S4:随后初级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注水网孔17通入中心池11,通过曝气网管2配合生物滤料浮板3中的生物滤料进行微生物二级过滤处理;其中,所述曝气网管的曝气量为4L/(m2·min)。在曝气气量为4L/(m2·min)下进行曝气,可以有效的配合填料拨板56搅动生物滤料作用,提高生物处理的效果;
S5:随后启动水质净化组件4将污水泵吸至精滤净化半池15,通过净水精滤填料进行污水的三级精过滤处理,最后通过出水口19排出,得到水质净化处理后的污水。
其中,所述净水粗滤填料按质量份数计由30份粗石英砂、16份粗石组成;所述净水精滤填料按质量份数计由21份活性炭、13份瓷砂、7份细石英砂组成;所述生物滤料具体为空心球填料;其中,所述粗石英砂粒径为4-8mm,所述细石英砂粒径为0.4-1mm,所述粗石粒径为5-10mm,所述瓷砂粒径为0.5-1mm,所述活性炭为1-2mm。通过以上配置制备的净水粗滤填料、净水精滤填料,可以有效的配合本发明装置结构进行污水的水质净化处理,提高净化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方法为:
将净水粗滤填料、净水精滤填料、生物滤料分别装填至粗滤净化半池14、精滤净化半池15、生物滤料浮板3内,随后将污水通过进水口16通入净化池体1的粗滤净化半池14,通过各个导流板7的作用以及净水粗滤填料的过滤处理得到初级处理后污水,随后通过注水网孔17流入中心池11,随着水位上升后生物滤料浮板3上浮,进而开启曝气泵、潜水泵42,通过曝气网管2进行曝气处理,并通过潜水泵42泵吸作用,使生物滤料处理污水沿着生物滤料浮板3、滤网、进液孔43进入壳体41内,进而通过各个伸缩软管61将二级处理后污水泵入导流管6内,继而通过导流管6流至注水口18进入精滤净化半池15,通过各个导流板7的作用以及净水精滤填料的过滤处理得到净化后污水,并通过出水口19排出,其中,出水口19处也设有滤网;
生物滤料浮板3的工作原理:生物滤料浮板3可通过浮力气囊35、配重块36进行生物滤料浮板3吃水深度的调节,需要注意的是,浮力气囊35、配重块36与卡槽34装载时,需要对称装载,避免出现生物滤料浮板3一侧较重一侧较轻的情况;
水质净化组件4的工作原理:潜水泵42启动后,二级处理后污水通过泵吸作用上涌,带动转动叶轮51进行转动,从而驱动转动锥齿轮52进行转动,通过副锥齿轮54与转动锥齿轮52的啮合作用,使副锥齿轮54转动,进而驱动传动杆53转动,从而使直齿轮58驱动传动齿环57转动,进而通过L型杆件55带动填料拨板56进行转动。
实验例
选用本市某造纸厂排放点源污水作为实验样本,以造纸厂废水中SS、COD为主要测定参数;取用3t并将其搅拌均匀后等分为三组试验样本,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组一:选用具体实施例中水质净化装置及填料进行点源污水净化处理;
实验组二:选用专利CN201820832575.3装置及具体实施例中填料进行点源污水净化处理;
实验组三:选用具体实施例中水质净化装置及现有滤料(粗滤料选用石英砂,精滤料选用活性炭)进行点源污水净化处理;
实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各实验组SS、COD去除率
SS去除率 COD去除率
实验组一 99.97% 99.3%
实验组二 96.40% 95.7%
实验组三 99.64% 99.1%
实验结论:
(1)根据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的对比,选用不同净化装置所得到的处理效果差距较大,实验组二的SS和COD去除率均低于实验组一,因此,采用本申请装置(即实验组一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SS和COD的去除效率。
(2)根据实验组三和实验组一的对比,选用不同滤料所得到的处理效果差距较小,但实验组三的SS和COD去除率均低于实验组一,因此,采用本申请装置(即实验组一装置)可以小幅提高SS和COD的去除效率。

Claims (9)

1.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净化池体(1);所述净化池体(1)包括中心池(11)、外环池(12);所述外环池(12)由隔板(13)等分为左右两个半池,分别为粗滤净化半池(14)、精滤净化半池(15);
所述粗滤净化半池(14)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净化池体(1)外壁的进水口(16),粗滤净化半池(1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中心池(11)设有的注水网孔(17)与其连通;
所述中心池(11)内底部设有用于增氧曝气的曝气网管(2),所述曝气网管(2)通过管道与外设的曝气泵进行连接,中心池(11)上方设置有与其大小匹配的生物滤料浮板(3),所述生物滤料浮板(3)上设有多组用于放置水质净化组件(4)的卡孔(31);
所述水质净化组件(4)上端通过伸缩软管(61)与导流管(6)连通,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精滤净化半池(15)的一端设有的注水口(18)连接,精滤净化半池(15)的另一端通过净化池体(1)设有的出水口(19)与外界连通,水质净化组件(4)包括壳体(41)、潜水泵(42),所述潜水泵(42)内嵌于所述壳体(41)的中部,所述壳体(41)与生物滤料浮板(3)的卡孔(31)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配合潜水泵(42)吸水的进液孔(4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净化组件(4)与生物滤料浮板(3)的卡孔(31)上下两处均通过密封环(32)进行密封处理,水质净化组件(4)与生物滤料浮板(3)位置对应处包覆有滤网,所述生物滤料浮板(3)上与密封环(32)处配设有密封对接槽(33),所述壳体(41)底部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料浮板(3)的卡孔(31)圆周外围处设有用于卡接密封环(32)的密封对接槽(3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料浮板(3)上设有多个用于装载铺填生物滤料的装载口(37),所述各个装载口(37)分别配设有一个与生物滤料浮板(3)活动连接的封盖(3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净化组件(4)下方设有传动组件(5)与生物滤料浮板(3)内配设的填料拨板(56)连接,所述传动组件(5)主要包括设置在壳体(41)内上部的传动叶轮(51),所述传动叶轮(51)通过连接杆与壳体(41)内壁连接,且其下端设有转动锥齿轮(52),所述转动锥齿轮(52)两侧的壳体(41)内壁设有传动杆(53),所述传动杆(53)上端配设有副锥齿轮(54)与所述转动锥齿轮(52)啮合传动,传动杆(53)下端延伸贯穿壳体(41)底部并与壳体(41)底部活动连接的传动齿环(57)通过直齿轮(58)连接,所述传动齿环(57)外侧设有L型杆件(55),所述L型杆件(55)上端穿过生物滤料浮板(3)下底面设有的通环轨道(39)与填料拨板(56)连接,所述卡孔(31)处的生物滤料浮板(3)通过多组紧固杆固定连接其上顶面、下底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净化半池(14)、精滤净化半池(15)内设有多组导流板(7),所述各个导流板(7)与粗滤净化半池(14)、精滤净化半池(15)可拆卸连接,且各个导流板(7)呈5°~10°相对倾斜设置,其中,所述进水口(16)、注水口(18)均位于最上层导流板(7)的上方,所述注水网孔(17)、出水口(19)均位于最下层导流板(7)的下方。
7.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制备净水粗滤填料、净水精滤填料、生物滤料,并备用;
S2:搭建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在粗滤净化半池(14)内填铺装载净水粗滤填料,在精滤净化半池(15)内填铺装载净水精滤填料,在生物滤料浮板(3)内填铺装载生物滤料;
S3:将污水通过进水口(16)通入净化池体(1),利用粗滤净化半池(14)的净水粗滤填料进行污水的初级粗过滤处理;
S4:随后初级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注水网孔(17)通入中心池(11),通过曝气网管(2)配合生物滤料浮板(3)中的生物滤料进行微生物二级过滤处理;
S5:随后启动水质净化组件(4)将污水泵吸至精滤净化半池(15),通过净水精滤填料进行污水的三级精过滤处理,最后通过出水口(19)排出,得到水质净化处理后的污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粗滤填料按质量份数计由20-35份粗石英砂、10-20份粗石组成;所述净水精滤填料按质量份数计由15-25份活性炭、10-15份瓷砂、5-10份细石英砂组成;所述生物滤料具体为空心球填料;其中,所述粗石英砂粒径为4-8mm,所述细石英砂粒径为0.4-1mm,所述粗石粒径为5-10mm,所述瓷砂粒径为0.5-1mm,所述活性炭粒径为1-2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网管的曝气量为2-5L/(m2·min)。
CN202010026012.7A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Active CN111170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6012.7A CN111170562B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6012.7A CN111170562B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0562A CN111170562A (zh) 2020-05-19
CN111170562B true CN111170562B (zh) 2021-04-16

Family

ID=70624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6012.7A Active CN111170562B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05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3925A (zh) * 2021-04-15 2021-06-25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光伏驱动河道去污浮板装置及去污方法
CN114455760A (zh) * 2021-11-15 2022-05-10 靖州玉华泉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造水用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8896B (zh) * 2008-11-24 2010-11-1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折流高效生物滤池及其制作方法
KR101245865B1 (ko) * 2012-02-10 2013-03-20 주식회사 유비이엔씨 교차로 비점오염처리를 위한 로터리형 생태복합형 바이오리텐션 시설
CN105271520A (zh) * 2015-09-16 2016-01-27 徐雪祥 环形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应用
CN105923808A (zh) * 2016-06-16 2016-09-07 安庆市银瑞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高效家用净水装置
CN207276313U (zh) * 2017-08-19 2018-04-27 皇宝(福建)环保工程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氧化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0562A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0562B (zh) 一种应对点源水污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CN104817239B (zh) 一种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105753166B (zh) 水平潜流-两级充氧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0790388A (zh) 基于功能填料结构的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CN105923906A (zh) 一种多点进水生物膜耦合磷吸附装置处理污水的结构及方法
CN105036469A (zh) 一种染料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07142907U (zh) 曝气生物滤池
CN105016583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塔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1357814B (zh) 一种环流多重生化与过滤联动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5933379U (zh)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一体化mabr装置
CN108083480A (zh) 一种陶瓷膜分离脱碳除氮一体化应急治理装置
CN218116356U (zh) 一种水平潜流式溢流堰
CN217148733U (zh) 一种利于缓减堵塞的潜流人工湿地
CN206570169U (zh) 湖泊水体原位净化系统
CN207062112U (zh) 微生物净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3112932U (zh) 一种高效复合生态净水系统
CN202465364U (zh) 复合型生物炭滤装置
CN205838807U (zh) 一种河道水污染预防治理装置
CN105330021B (zh) 一种可漂浮的污水净化装置
CN205699622U (zh) 竖流式沉淀池
CN204848589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塔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1928079B (zh) 高效硅藻土澄清池
CN107459205B (zh) 河道排污口废水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CN207418436U (zh) 一种多级净化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1943352B (zh) 一种废水处理用生物滤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