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5131A - 一种精量取种器和穴播器及其播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量取种器和穴播器及其播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5131A
CN111165131A CN202010162847.5A CN202010162847A CN111165131A CN 111165131 A CN111165131 A CN 111165131A CN 202010162847 A CN202010162847 A CN 202010162847A CN 111165131 A CN111165131 A CN 111165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rotating wheel
seed taking
rotating
prec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28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5131B (zh
Inventor
周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Hey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周李强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周李强 filed Critical 周李强
Priority to CN2020101628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5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5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5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5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5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20Parts of seeders for conducting and depositing s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4Single-grain seeders with or without suc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播种机械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精量取种器和穴播器及其播种方法。精量取种器包括所述水平设置的转动块、水平设置且长条状的固定基座、水平设置且长条状的取种窝块和限位通道。本发明的穴播器包括若干个所述精量取种器、若干个片状的下种动穴嘴、若干个入土定穴嘴、竖直设置的转动轮、竖直设置的不动盘、竖直设置的转动盘和水平设置的主固定轴。由于精量取种器采用多个取种凹孔,每个取种凹孔取一粒籽种的简单方法实现了精量取舍的目的,在穴播器中除了使得转动轮转动的力外,转动轮内完全摈弃使用外力干预,利用自然的重力完成工作,简化其整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条播等播种设备播种稠密不均、深浅不一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精量取种器和穴播器及其播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播种机械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精量取种器和穴播器及其播种方法。
背景技术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秋收播在先。农业生产实践中,播种环节做的好与否对农作物栽培的全过程影响甚大,还影响包括籽种用量、水肥投入、人工开支乃至后期产量等等,最终影响一年的生产效益。
现在市面上的小麦、谷子、苜蓿和旱播水稻等高密度农作物播种主要采用的是机械式、气吸式条播机或撒播的密集种植方式。这种播种方式确保了此类作物的种植密度,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但是,现有的机械式条播等播种设备播种稠密不均、深浅不一导致不容易实现高密度作物的合理种植密度,使得禾苗生长空间不均光照不匀,从而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机械式条播等播种设备播种稠密不均导致不容易实现高密度作物的合理种植密度,使得禾苗生长空间不均光照不匀,从而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精量取种器和穴播器及其播种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精量取种器,精量取种器包括所述水平设置的转动块、水平设置且长条状的固定基座、水平设置且长条状的取种窝块和限位通道,其中:
所述转动块的顶面设有沿所述转动块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通槽,所述取种窝块的一侧与所述转动块的一侧铰接且朝向所述通槽,所述通槽从靠近所述取种窝块的一端到远离所述取种窝块的一端的槽底高度依次降低,所述转动块的底面设有用于限制种子沿着一个方向运动的所述限位通道;
所述转动块沿着所述取种窝块转动的角度小于40度,所述取种窝块背向所述通槽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取种凹孔;
所述固定基座的顶面与所述取种窝块的底面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精量取种器需要至少两个精量取种器配合,即两个精量取种器相邻且抵触。相邻的两个所述精量取种器的其中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的所述通槽与另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的所述取种凹孔一一对应连通且抵接。种子在进入其中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的通槽内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并储存到另一个相邻的精量取种器的取种凹孔内。通槽能够摒弃其他多余的种子,而每一个取种凹孔只能存储一个种子,实现了精量取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机械式等播种设备播种稠密不均、深浅不一导致不容易实现高密度作物的合理种植密度,使得禾苗生长空间不均光照不匀,从而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的技术问题。需要播种作业时,将其中一个精量取种器的转动块沿着取种窝块转动使得其限位通道与另一个相邻的精量取种器的取种凹孔连通,从而让另一个相邻的精量取种器的取种凹孔内的种子进入其中一个精量取种器的限位通道内后通过其他部件进行精量播种,由于一个取种凹孔每次释放一个种子,所以在下种前能够阻挡并舍弃其他没有进入取种凹孔的种子,实现精量播种。所述固定基座的顶面与所述取种窝块的底面可拆卸连接使得能够更加方便的更换取种窝块,从而适应不同形状种子的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固定基座与所述取种窝块卡接,所述通槽等间距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卡接的方式实现过盈配合,能让固定基座与取种窝块能够更好的进行拆卸,从而更换拥有合适形状的取种凹孔的取种窝块。等间距设置的通槽使得种子在进入取种凹孔之前的梳理过程中,能够避免通槽之间的相互影响,顺利的梳理合适大小的种子进入到取种凹孔中。
进一步,所述取种窝块的一侧与所述转动块的一侧通过插销铰接,且所述插销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取种窝块和所述转动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转动块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取种窝块转动能够时,扭簧能够保证转动块沿着取种窝块转动,并控制其角度小于40度。
进一步,所述限位通道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配重块和两块竖直设置的挡板,其中:
两个所述配重块的顶面均与所述转动块的底面固定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转动块的两侧,两个所述配重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配重块之间的间距大于任意两个所述取种凹孔之间的间距;
两个所述挡板的顶面均固定在所述转动块的底面上,两个所述挡板间隔设置且两个挡板远离所述配重块的一侧均与所述固定基座的一侧抵接,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间距从靠近所述配重块的一侧到远离所述配重块的一侧依次减小。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挡板和两个配重块组成的限位通道能够有效的保证了相邻的精量取种器的取种凹孔的种子进入后,能够沿着配重块和挡板组成的通道运动,两个挡板之间的最小间距可以根据适应种子通过的间距设计,从而更好的进入到播种工具中。配重块可以产生向下的重力,当精量取种器倒置的时候,转动块在自身重量和配重块的作用下自然向下沿着取种窝块转动,从而使得限位通道与相邻的精量取种器的取种凹孔连通。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穴播器,包括若干个上述所述精量取种器、若干个片状的下种动穴嘴、若干个入土定穴嘴、竖直设置的转动轮、两个竖直设置的不动盘、竖直设置的转动盘和水平设置的主固定轴,其中:
所述转动轮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转动轮同轴设置的不动盘,所述转动轮的内壁上设有沿着所述转动轮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所述转动轮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与若干个所述开口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的所述入土定穴嘴,若干个所述开口的对角连线的最小长度与所述取种凹孔的孔径相同,所述转动轮内设有所述主固定轴且与所述主固定轴同轴设置;
两个所述不动盘的外壁上分别滑动套设有所述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壁上分别与所述转动轮的两个侧壁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不动盘均与所述主固定轴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不动盘上设有进料口;
若干个所述下种动穴嘴一一固定在若干个入土定穴嘴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入土定穴嘴;
若干个所述精量取种器沿着所述转动轮的内壁的周向设置且依次抵触,若干个所述精量取种器的所述固定基座均固定在所述转动轮的内壁上;若干个所述精量取种器的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最小间距处分别与若干个所述开口一一对应且连通,任意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的所述通槽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的所述取种凹孔一一对应;
当任意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在所述转动轮上位于最低处时,所述精量取种器的所述通槽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的取种凹孔一一连通;
当任意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在所述转动轮上位于最高处和二分之一最高处之间时,所述精量取种器的所述通槽随着所述转动块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所述精量取种器的所述限位通道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的取种凹孔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固定基座能够将整个精量取种器固定在转动轮上。转动块能够有限度沿着取种窝块转动,转动块上的通槽能够将种子入窝前对其进行顺形整理,舍去入窝后多余的籽种。由于若干个所述开口的对角连线的最小长度与所述取种凹孔的孔径相同,取种凹孔和开口担当种子下种前的唯一通道。转动盘随着转动轮的转动一起转动,而不动盘由于主固定轴的作用保持不动,方便了从进料口加入种子。精量取种器随着转动轮转动,使得其转动块的转动将种子输送到开口内。在通过穴播器播种的时候,将种子通过进料口进入到转动轮内。然后进入到位于转动轮底部的精量取种器中的取种凹孔内,随着转动轮的旋转底部的精量取种器转到了顶部,位于转动轮顶部的精量取种器的取种凹孔内的种子进入到了相邻的精量取种器的限位通道内,然后种子通过转动轮上的开口进入到了入土定穴嘴内,最后精量取种器转动到转动轮最低处时,由于下种动穴嘴被土地挤压打开入土定穴嘴,使得入土定穴嘴内的种子进入到土地的窝内。下种动穴嘴和入土定穴嘴均采用现有技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若干个所述精量取种器的中心的连线组成的圆形与所述转动轮同轴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同轴设置的精量取种器的限位通道能够更好的与转动轮的内壁配合,在位于底部时,限位通道与所述转动轮的内壁抵触。
进一步,所述主固定轴的两端分别从两个不动盘穿过位于所述转动轮外,所述主固定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两个不动盘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螺栓均位于所述转动轮外。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两个不动盘的拆卸。
进一步,至少一个不动盘上还设有检查口和卸料口,所述检查口靠近所述不动盘的最高处,所述卸料口靠近所述不动盘的最低处,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检查口和卸料口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检查口可以很好对内部状况进行检查,底部的卸料口方便取出不适合的种子或杂质。
进一步,所述转动盘和所述不动盘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固定套设在所述不动盘的外壁上,所述轴承的外壁固定套设有所述转动盘。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转动盘和不动盘之间的磨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所述的穴播器进行播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若干个种子从所述进料口投入到所述转动轮内,种子在重力作用下集中在所述转动轮的底部位置,接着种子进入所述精量取种器的所述通槽内,紧接着种子自然的通过所述通槽进入并储存到与其相邻的一个精量取种器的取种凹孔内;
S2、当所述转动轮转动的时候,位于转动轮最低处的一个精量取种器随着转动轮转动到最高处的过程中,所述精量取种器的转动块在配重块的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到达所述转动轮的最高处的所述精量取种器的所述限位通道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精量取种器的取种凹孔连通,种子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精量取种器进入到所述限位通道内;
S3、步骤S2中位于最高处的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继续随着转动轮转动到最低处时,种子从所述开口进入到所述入土定穴嘴内,此时下种动穴嘴受到底面的力发生挤压从而将入土定穴嘴打开,种子从打开的入土定穴嘴进入到相应的土壤窝中进行播种,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多个取种凹孔,每个取种凹孔取一粒籽种的简单方法实现了精量取舍的目的,除了使得转动轮转动的力外,转动轮内完全摈弃使用外力干预,利用自然的重力完成工作,简化其整体结构。采用一个转动轮内含有多个一种精量取种器方法缩小穴播器的体积,通过调整转动轮中安装的精量取种器数量(通过安装不同尺寸的精量取种器及交错摆放的方式),减小了播种穴距,实现了对高密度农作物栽培的播种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机械式条播等播种设备播种稠密不均、深浅不一导致不容易实现高密度作物的合理种植密度,使得禾苗生长空间不均光照不匀,从而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精量取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1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精量取种器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穴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5的第一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图5的第二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图5中的精量取种器部件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5中的精量取种器部件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5中的下种动穴嘴和入土定穴嘴部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精量取种器,101、转动块,102、通槽,103、配重块,104、插销,105、固定基座,106、取种窝块,107、取种凹孔,108、挡板,2、转动轮,201、开口,3、不动盘,301、检查口,302、进料口,303、卸料口,4、转动盘,5、主固定轴、6、固定螺栓,7、下种动穴嘴,8、入土定穴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述,一种精量取种器,精量取种器1包括水平设置的转动块101、水平设置且长条状的固定基座105、水平设置且长条状的取种窝块106和限位通道,其中:所述转动块101的顶面设有沿所述转动块101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通槽102,所述取种窝块106的一侧与所述转动块101的一侧铰接且朝向所述通槽102,所述通槽102从靠近所述取种窝块106的一端到远离所述取种窝块106的一端的槽底高度依次降低,所述转动块101的底面设有用于限制种子沿着一个方向运动的所述限位通道;所述转动块101沿着所述取种窝块106转动的角度小于40度,所述取种窝块106背向所述通槽102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取种凹孔107;所述固定基座105的顶面与所述取种窝块106的底面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基座105与所述取种窝块106卡接,所述通槽102等间距设置。
可选的,所述取种窝块106的一侧与所述转动块101的一侧通过插销104铰接,且所述插销104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取种窝块106和所述转动块10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值得注意的是,也可才采用在精量取种器1的取种窝块106的侧壁上设置L型的阻挡条,当任意一个精量取种器1的转动块101转动到35度时候和与其相邻的精量取种器1的取种窝块106上的L型阻挡条抵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通道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配重块103和两块竖直设置的挡板108,其中:两个所述配重块103的顶面均与所述转动块101的底面固定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转动块101的两侧,两个所述配重块103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108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配重块103之间的间距大于任意两个所述取种凹孔107之间的间距;两个所述挡板108的顶面均固定在所述转动块101的底面上,两个所述挡板108间隔设置且两个挡板108远离所述配重块103的一侧均与所述固定基座105的一侧抵接,两个所述挡板108之间的间距从靠近所述配重块103的一侧到远离所述配重块103的一侧依次减小。
在高密度农作物播种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如图4所示,需要将至少两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进行配合使用。相邻的两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其中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通槽102与另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取种凹孔107一一对应连通且抵接。种子在进入其中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通槽102内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并储存到另一个相邻的精量取种器1的取种凹孔107内。通槽102能够摒弃其他不适合大小的种子,而每一个取种凹孔107只能存储一个种子,实现了精量取种。
在非高密度农作物播种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则不一定要将两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进行配合使用,可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密度要求进行单租使用。
实施例2、
如图5至图11所示,一种的穴播器,包括若干个如实施例1所述的精量取种器1、若干个片状的下种动穴嘴7、若干个入土定穴嘴8、竖直设置的转动轮2、两个竖直设置的不动盘3、竖直设置的转动盘4和水平设置的主固定轴5,其中:所述转动轮2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转动轮2同轴设置的不动盘3,所述转动轮2的内壁上设有沿着所述转动轮2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开口201,所述转动轮2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与若干个所述开口201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的所述入土定穴嘴8,若干个所述开口201的对角连线的最小长度与所述取种凹孔107的孔径相同,所述转动轮2内设有所述主固定轴5且与所述主固定轴5同轴设置;两个所述不动盘3的外壁上分别滑动套设有所述转动盘4,所述转动盘4的外壁上分别与所述转动轮2的两个侧壁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不动盘3均与所述主固定轴5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不动盘3上设有进料口302;若干个所述下种动穴嘴7一一固定在若干个入土定穴嘴8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入土定穴嘴8;若干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沿着所述转动轮2的内壁的周向设置且依次抵触,若干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固定基座105均固定在所述转动轮2的内壁上;若干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两个所述挡板108之间的最小间距处分别与若干个所述开口201一一对应且连通,任意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通槽102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取种凹孔107一一对应;当任意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在所述转动轮2上位于最低处时,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通槽102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取种凹孔107一一连通。当任意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在所述转动轮2上位于最高处和二分之一最高处之间时,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通槽102随着所述转动块101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限位通道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取种凹孔107连通。
可选的,若干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中心的连线组成的圆形与所述转动轮2同轴设置。
可选的,所述主固定轴5的两端分别从两个不动盘3穿过位于所述转动轮2外,所述主固定轴5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6与两个不动盘3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螺栓6均位于所述转动轮2外。
可选的,至少一个不动盘3上还设有检查口301和卸料口303,所述检查口301靠近所述不动盘3的最高处,所述卸料口303靠近所述不动盘3的最低处,所述进料口302位于所述检查口301和卸料口303之间。
可选的,所述转动盘4和所述不动盘3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固定套设在所述不动盘3的外壁上,所述轴承的外壁固定套设有所述转动盘4。
在穴播器具体的播种实施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S1、如图5所示,选取若干个种子从所述进料口302投入到所述转动轮2内,种子在重力作用下集中在所述转动轮2的底部位置,如图10所示,接着种子进入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通槽102内,紧接着种子自然的通过所述通槽102进入并储存到与其相邻的一个精量取种器1的取种凹孔107内;
S2、当所述转动轮2转动的时候,如图9所示,位于转动轮2最低处的一个精量取种器1随着转动轮2转动到最高处的过程中,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转动块101在配重块103的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到达所述转动轮2的最高处的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限位通道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取种凹孔107连通,种子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精量取种器1进入到所述限位通道内;
S3、步骤S2中位于最高处的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继续随着转动轮2转动到最低处时,种子从所述开口201进入到所述入土定穴嘴8内,此时下种动穴嘴7受到地面的力发生挤压从而将入土定穴嘴8打开,种子从入土定穴嘴8进入到相应的土壤窝中进行播种。
采用多个取种凹孔,每个取种凹孔取一粒籽种的简单方法实现了精量取舍的目的,除了使得转动轮2转动的力外,转动轮2内完全摈弃使用外力干预,利用自然的重力完成工作,简化其整体结构。采用一个转动轮2内含有多个一种精量取种器1方法缩小穴播器的体积,通过调整转动轮2中安装的精量取种器1数量,通过安装不同尺寸的精量取种器的方式,减小了播种穴距,实现了对高密度农作物栽培的播种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机械式等播种设备播种稠密不均、深浅不一导致不容易实现高密度作物的合理种植密度,使得禾苗生长空间不均光照不匀,从而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的技术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精量播种器1的通槽102可以根据农作物种子的实际情况设定倾斜角度且也可以水平不倾斜。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精量取种器,其特征在于,精量取种器(1)包括水平设置的转动块(101)、水平设置且长条状的固定基座(105)、水平设置且长条状的取种窝块(106)和限位通道,其中:
所述转动块(101)的顶面设有沿所述转动块(101)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通槽(102),所述取种窝块(106)的一侧与所述转动块(101)的一侧铰接且朝向所述通槽(102),所述通槽(102)从靠近所述取种窝块(106)的一端到远离所述取种窝块(106)的一端的槽底高度依次降低,所述转动块(101)的底面设有用于限制种子沿着一个方向运动的所述限位通道;
所述转动块(101)沿着所述取种窝块(106)转动的角度小于40度,所述取种窝块(106)背向所述通槽(102)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取种凹孔(107);
所述固定基座(105)的顶面与所述取种窝块(106)的底面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量取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05)与所述取种窝块(106)卡接,所述通槽(102)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量取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种窝块(106)的一侧与所述转动块(101)的一侧通过插销(104)铰接,且所述插销(104)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取种窝块(106)和所述转动块(10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精量取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通道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配重块(103)和两块竖直设置的挡板(108),其中:
两个所述配重块(103)的顶面均与所述转动块(101)的底面固定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转动块(101)的两侧,两个所述配重块(103)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108)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配重块(103)之间的间距大于任意两个所述取种凹孔(107)之间的间距;
两个所述挡板(108)的顶面均固定在所述转动块(101)的底面上,两个所述挡板(108)间隔设置且两个挡板(108)远离所述配重块(103)的一侧均与所述固定基座(105)的一侧抵接,两个所述挡板(108)之间的间距从靠近所述配重块(103)的一侧到远离所述配重块(103)的一侧依次减小。
5.一种穴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精量取种器(1)、若干个片状的下种动穴嘴(7)、若干个入土定穴嘴(8)、竖直设置的转动轮(2)、两个竖直设置的不动盘(3)、竖直设置的转动盘(4)和水平设置的主固定轴(5),其中:
所述转动轮(2)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转动轮(2)同轴设置的不动盘(3),所述转动轮(2)的内壁上设有沿着所述转动轮(2)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开口(201),所述转动轮(2)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与若干个所述开口(201)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的所述入土定穴嘴(8),若干个所述开口(201)的对角连线的最小长度与所述取种凹孔(107)的孔径相同,所述转动轮(2)内设有所述主固定轴(5)且与所述主固定轴(5)同轴设置;
两个所述不动盘(3)的外壁上分别滑动套设有所述转动盘(4),所述转动盘(4)的外壁上分别与所述转动轮(2)的两个侧壁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不动盘(3)均与所述主固定轴(5)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不动盘(3)上设有进料口(302);
若干个所述下种动穴嘴(7)一一固定在若干个入土定穴嘴(8)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入土定穴嘴(8);
若干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沿着所述转动轮(2)的内壁的周向设置且依次抵触,若干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固定基座(105)均固定在所述转动轮(2)的内壁上;若干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两个所述挡板(108)之间的最小间距处分别与若干个所述开口(201)一一对应且连通,任意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通槽(102)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取种凹孔(107)一一对应;
当任意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在所述转动轮(2)上位于最低处时,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通槽(102)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取种凹孔(107)一一连通;
当任意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在所述转动轮(2)上位于最高处和二分之一最高处之间时,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通槽(102)随着所述转动块(101)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限位通道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取种凹孔(107)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穴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中心的连线组成的圆形与所述转动轮(2)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穴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轴(5)的两端分别从两个不动盘(3)穿过位于所述转动轮(2)外,所述主固定轴(5)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6)与两个不动盘(3)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螺栓(6)均位于所述转动轮(2)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穴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不动盘(3)上还设有检查口(301)和卸料口(303),所述检查口(301)靠近所述不动盘(3)的最高处,所述卸料口(303)靠近所述不动盘(3)的最低处,所述进料口(302)位于所述检查口(301)和卸料口(30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穴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4)和所述不动盘(3)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固定套设在所述不动盘(3)的外壁上,所述轴承的外壁固定套设有所述转动盘(4)。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所述的穴播器进行播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若干个种子从所述进料口(302)投入到所述转动轮(2)内,种子在重力作用下集中在所述转动轮(2)的底部位置,接着种子进入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通槽(102)内,紧接着种子自然的通过所述通槽(102)进入并储存到与其相邻的一个精量取种器(1)的取种凹孔(107)内;
S2、当所述转动轮(2)转动的时候,位于转动轮(2)最低处的一个精量取种器(1)随着转动轮(2)转动到最高处的过程中,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转动块(101)在配重块(103)的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到达所述转动轮(2)的最高处的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所述限位通道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精量取种器(1)的取种凹孔(107)连通,种子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精量取种器(1)进入到所述限位通道内;
S3、步骤S2中位于最高处的一个所述精量取种器(1)继续随着转动轮(2)转动到最低处时,种子从所述开口(201)进入到所述入土定穴嘴(8)内,此时下种动穴嘴(7)受到底面的力发生挤压从而将入土定穴嘴(8)打开,种子从入土定穴嘴(8)进入到相应的土壤窝中进行播种。
CN202010162847.5A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精量取种装置和穴播器及其播种方法 Active CN111165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2847.5A CN111165131B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精量取种装置和穴播器及其播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2847.5A CN111165131B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精量取种装置和穴播器及其播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5131A true CN111165131A (zh) 2020-05-19
CN111165131B CN111165131B (zh) 2021-06-04

Family

ID=70625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2847.5A Active CN111165131B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精量取种装置和穴播器及其播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513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7930A (zh) * 2020-12-21 2021-03-30 周李强 一种播种辊结构及含有其的播种器
CN112690070A (zh) * 2020-12-21 2021-04-23 周李强 一种辊播播种器及含有其的播种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9948A (en) * 1992-04-28 1994-11-01 Makkink A E Seed planting device
CN200962731Y (zh) * 2006-11-01 2007-10-24 石河子大学 重力夹持式精量排种器
CN201830646U (zh) * 2010-09-29 2011-05-18 韩凤臣 唇衔式和型孔式互换机械精量穴播器
CN103098594A (zh) * 2013-03-12 2013-05-15 张和平 一种机械式精量点播器
CN205670966U (zh) * 2016-05-08 2016-11-09 新疆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轴滚筒式排种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9948A (en) * 1992-04-28 1994-11-01 Makkink A E Seed planting device
CN200962731Y (zh) * 2006-11-01 2007-10-24 石河子大学 重力夹持式精量排种器
CN201830646U (zh) * 2010-09-29 2011-05-18 韩凤臣 唇衔式和型孔式互换机械精量穴播器
CN103098594A (zh) * 2013-03-12 2013-05-15 张和平 一种机械式精量点播器
CN205670966U (zh) * 2016-05-08 2016-11-09 新疆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轴滚筒式排种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7930A (zh) * 2020-12-21 2021-03-30 周李强 一种播种辊结构及含有其的播种器
CN112690070A (zh) * 2020-12-21 2021-04-23 周李强 一种辊播播种器及含有其的播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5131B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5131B (zh) 一种精量取种装置和穴播器及其播种方法
CN111990024B (zh) 一种可调节式黄豆种子精量播种器
CN102668784A (zh) 一种基于气流悬浮供种的滚筒式穴盘育苗播种机
CN111165127A (zh) 一种精量播种的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CN110692294A (zh) 一种温室内马铃薯播种机
CN109644621B (zh) 一种农业播种施肥浇灌一体化设备
CN110972628B (zh) 一种手推式单粒玉米穴播机
CN211982569U (zh) 一种精量取种器和穴播器
CN108124550A (zh) 一种高速精密对置倾斜式勺轮排种器
CN218163551U (zh) 一种种植用可调节的播种机
CN217308236U (zh) 一种新型农业播种机
CN211210463U (zh) 一种麦后复播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
CN206490991U (zh) 玉米精量播种器
CN103988617A (zh) 用于小区条播机的蜂窝式分种机构
CN210247486U (zh) 一种小麦播种施肥一体机
CN203353105U (zh) 一种穴盘蔬菜播种机
CN207626066U (zh) 一种播种机的高效播种箱
CN211353055U (zh) 一种用于精量播种机的小颗粒种子播种器
CN203851463U (zh) 用于小区条播机的蜂窝式分种机构
CN207543572U (zh) 一种小型水稻、油菜精量点播机
CN111771477A (zh) 一种草籽精量穴播机
CN105144923B (zh) 小麦选种圃专用单粒播种机
CN220044157U (zh) 一种播种机种子储存箱
CN219660366U (zh) 一种水稻种植用的播种设备
CN204860001U (zh) 一种用于水稻秧盘播种的窝眼轮排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2

Address after: 832000 No. 141, building 66, No. 12 community, Shihez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Zhou Liqiang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Hey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32000 No. 141, building 66, No. 12 community, Shihezi City, county leve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Zhou L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