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1119A - 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1119A
CN111161119A CN201911314718.7A CN201911314718A CN111161119A CN 111161119 A CN111161119 A CN 111161119A CN 201911314718 A CN201911314718 A CN 201911314718A CN 111161119 A CN111161119 A CN 111161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lution
node
pipeline
upstream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47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华锋
操文章
李隆
郑利燊
李海曦
黄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Gaochu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Gaochu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Gaochu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Gaochu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147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11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1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11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C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HEMOINFORMATIC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 G16C20/00Chemoinformatics, i.e.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f physicochemical or structural data of chemical particles, elements, compounds or mixtures
    • G16C20/20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entities, parts thereof or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C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HEMOINFORMATIC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 G16C20/00Chemoinformatics, i.e.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f physicochemical or structural data of chemical particles, elements, compounds or mixtures
    • G16C20/90Programming languages; Computing architectures; Database systems; Data ware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方法,涉及城市环卫领域,包括:首先,采集各个管道节点所在区域的污水成分信息;响应于至少一个管道节点存在第一污染成分,确定当前污染发现节点;然后,获取当前污染发现节点内的污水流速以及距离各个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节点距离,确定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各个溯源时间,确定各个上游污染检测节点是否检测到第一污染成分,并确定污染的第一源头;最后,绘制污染源流经线路。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本发明通过对污水管道的污染成分进行溯源,有效获知污水排放单位,以便责令整改,有效保护下游水源环境;设置污染成分的流经线路图,便于直观获知污染源头。

Description

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按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其中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集中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系统,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其水量水质明显具有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变化的特点。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重,因城市工业生产规模和水平而不同,可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其中往往含有腐蚀性、有毒、有害、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工业废水必须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水量以及两者的比例决定着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技术和处理程度。城市径流污水是雨雪淋洗城市大气污染物和冲洗建筑物、地面、废渣、垃圾而形成的。这种污水具有季节变化和成分复杂的特点,在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甚至会高出生活污水多倍。
在现有技术中,监管部门一般在下游检测到污染物时,不能获知该污染的来源,使得在环保与执法过程中不能有效对破坏环境相关单位进行追踪和处理,使得环境保护成效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方法,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旨在对污染成分进行溯源,获得污染源头,以便追究相关单位的污染事故责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控制各个管道节点采集各个所述管道节点所在的第一区域的污水成分信息,存储所述污水成分信息;
步骤S2、响应于所述管道节点中的一个第一污染发现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污水存在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第一污染发现节点为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执行步骤S3;
步骤S3、获取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时,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管道内的污水流速以及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距离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节点距离;根据所述污水流速以及所述节点距离,确定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各个溯源时间;执行步骤S4;
步骤S4、根据各个所述溯源时间,确定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在所述溯源时间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
响应于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未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第一源头在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与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之间,执行步骤S5;
响应于至少一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在所述溯源时间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为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此时,若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无上游节点,则确定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的上游为所述第一源头,执行步骤S5,反之返回步骤S3;
步骤S5、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污染发现节点、各个包含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的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以及所述第一源头,绘制污染源流经线路。
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对污染成分进行溯源,获得污染源头,绘制污染源流经线路,以便追究相关单位的污染事故责任。在该技术方案中,步骤S1对相关成分数据进行存储以便步骤S4溯源备查;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已经检测或者溯源到的污染节点的污染时间点的各个上游节点的污水流速以及距离各个上游节点的距离,分别求得各个相应上游节点发生污染的溯源时间,以便在溯源时间附近查找是否有污染成分数据,加快溯源效率。该技术方案还绘制了污染源流经线路,便于直观地了解污染流经路线。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
步骤SA、对各个所述管道节点的所述污水成分信息进行定时巡检,监控各个所述管道节点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污染成分。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还包括:
步骤S11、控制各个所述管道节点采集所述第一区域的管道内的污水;
步骤S12、检测并解析所述污水内的污水成分信息。
在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所述设备安装于排水管道的各个节点上;所述设备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控制各个管道节点采集各个所述管道节点所在的第一区域的污水成分信息,存储所述污水成分信息;
污染巡检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管道节点中的一个第一污染发现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污水存在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第一污染发现节点为当前污染发现节点;
污染溯源参数求解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时,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管道内的污水流速以及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距离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节点距离;根据所述污水流速以及所述节点距离,确定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各个溯源时间;
污染溯源结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溯源时间,确定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在所述溯源时间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所述污染溯源结果确定模块,响应于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未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第一源头在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与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之间;所述污染溯源结果确定模块,响应于至少一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在所述溯源时间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为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此时,若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无上游节点,则确定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的上游为所述第一源头;
污染溯源路线绘制模块,用于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污染发现节点、各个包含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的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以及所述第一源头,绘制污染源流经线路。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染巡检模块,还包括:污染成分监控单元,用于对各个所述管道节点的所述污水成分信息进行定时巡检,监控各个所述管道节点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污染成分。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
污水采集单元,用于控制各个所述管道节点采集所述第一区域的管道内的污水;
成分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并解析所述污水内的污水成分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有效对污染成分进行溯源,获得污染源头,绘制污染源流经线路,以便追究相关单位的污染事故责任。在本发明中,步骤S1对相关成分数据进行存储以便步骤S4溯源备查;在本发明中,根据已经检测或者溯源到的污染节点的污染时间点的各个上游节点的污水流速以及距离各个上游节点的距离,分别求得各个相应上游节点发生污染的溯源时间,以便在溯源时间附近查找是否有污染成分数据,加快溯源效率。本发明还绘制了污染源流经线路,便于直观地了解污染流经路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控制各个管道节点采集各个所述管道节点所在的第一区域的污水成分信息,存储所述污水成分信息;
步骤S2、响应于所述管道节点中的一个第一污染发现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污水存在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第一污染发现节点为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执行步骤S3;
步骤S3、获取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时,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管道内的污水流速以及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距离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节点距离;根据所述污水流速以及所述节点距离,确定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各个溯源时间;执行步骤S4;
步骤S4、根据各个所述溯源时间,确定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在所述溯源时间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
响应于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未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第一源头在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与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之间,执行步骤S5;
响应于至少一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在所述溯源时间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为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此时,若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无上游节点,则确定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的上游为所述第一源头,执行步骤S5,反之返回步骤S3;
步骤S5、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污染发现节点、各个包含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的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以及所述第一源头,绘制污染源流经线路。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
步骤SA、对各个所述管道节点的所述污水成分信息进行定时巡检,监控各个所述管道节点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污染成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还包括:
步骤S11、控制各个所述管道节点采集所述第一区域的管道内的污水;
步骤S12、检测并解析所述污水内的污水成分信息。
所述污水成分信息包括:pH值、污染源离子、有毒有害物质、有机物等。可选的,所述污水成分信息包括:pH值、CODCr、SS、TP、NH3-N等。
指的一提的是,对于当前污染发现节点而言,是由一个或者多个上游污染检测节点汇流而下的,而对于多个上游污染检测节点而言,其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的距离也不同,应根据各自的流速和距离求解溯源时间。
本发明能够有效对污染成分进行溯源,获得污染源头,绘制污染源流经线路,以便追究相关单位的污染事故责任。在本发明中,步骤S1对相关成分数据进行存储以便步骤S4溯源备查;在本发明中,根据已经检测或者溯源到的污染节点的污染时间点的各个上游节点的污水流速以及距离各个上游节点的距离,分别求得各个相应上游节点发生污染的溯源时间,以便在溯源时间附近查找是否有污染成分数据,加快溯源效率。本发明还绘制了污染源流经线路,便于直观地了解污染流经路线。
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所述设备安装于排水管道的各个节点上;所述设备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100,用于控制各个管道节点采集各个所述管道节点所在的第一区域的污水成分信息,存储所述污水成分信息;
污染巡检模块200,用于响应于所述管道节点中的一个第一污染发现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污水存在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第一污染发现节点为当前污染发现节点;
污染溯源参数求解模块300,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时,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管道内的污水流速以及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距离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节点距离;根据所述污水流速以及所述节点距离,确定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各个溯源时间;
污染溯源结果确定模块400,用于根据各个所述溯源时间,确定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在所述溯源时间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所述污染溯源结果确定模块400,响应于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未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第一源头在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与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之间;所述污染溯源结果确定模块400,响应于至少一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在所述溯源时间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为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此时,若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无上游节点,则确定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的上游为所述第一源头;
污染溯源路线绘制模块500,用于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污染发现节点、各个包含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的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以及所述第一源头,绘制污染源流经线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染巡检模块200,还包括:污染成分监控单元201,用于对各个所述管道节点的所述污水成分信息进行定时巡检,监控各个所述管道节点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污染成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00,还包括:
污水采集单元101,用于控制各个所述管道节点采集所述第一区域的管道内的污水;
成分检测单元102,用于检测并解析所述污水内的污水成分信息。
所述污水成分信息包括:pH值、污染源离子、有毒有害物质、有机物等。可选的,所述污水成分信息包括:pH值、CODCr、SS、TP、NH3-N等。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控制各个管道节点采集各个所述管道节点所在的第一区域的污水成分信息,存储所述污水成分信息;
步骤S2、响应于所述管道节点中的一个第一污染发现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污水存在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第一污染发现节点为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执行步骤S3;
步骤S3、获取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时,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管道内的污水流速以及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距离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节点距离;根据所述污水流速以及所述节点距离,确定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各个溯源时间;执行步骤S4;
步骤S4、根据各个所述溯源时间,确定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在所述溯源时间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
响应于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未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第一源头在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与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之间,执行步骤S5;
响应于至少一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在所述溯源时间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为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此时,若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无上游节点,则确定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的上游为所述第一源头,执行步骤S5,反之返回步骤S3;
步骤S5、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污染发现节点、各个包含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的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以及所述第一源头,绘制污染源流经线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
步骤SA、对各个所述管道节点的所述污水成分信息进行定时巡检,监控各个所述管道节点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污染成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
步骤S11、控制各个所述管道节点采集所述第一区域的管道内的污水;
步骤S12、检测并解析所述污水内的污水成分信息。
4.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安装于排水管道的各个节点上;所述设备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控制各个管道节点采集各个所述管道节点所在的第一区域的污水成分信息,存储所述污水成分信息;
污染巡检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管道节点中的一个第一污染发现节点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污水存在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第一污染发现节点为当前污染发现节点;
污染溯源参数求解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时,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管道内的污水流速以及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距离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节点距离;根据所述污水流速以及所述节点距离,确定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的各个溯源时间;
污染溯源结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溯源时间,确定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在所述溯源时间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所述污染溯源结果确定模块,响应于各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未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第一源头在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与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之间;所述污染溯源结果确定模块,响应于至少一个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在所述溯源时间检测到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确定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为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此时,若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无上游节点,则确定所述当前污染发现节点的上游为所述第一源头;
污染溯源路线绘制模块,用于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污染发现节点、各个包含所述第一污染成分的所述上游污染检测节点以及所述第一源头,绘制污染源流经线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巡检模块,还包括:污染成分监控单元,用于对各个所述管道节点的所述污水成分信息进行定时巡检,监控各个所述管道节点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污染成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
污水采集单元,用于控制各个所述管道节点采集所述第一区域的管道内的污水;
成分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并解析所述污水内的污水成分信息。
CN201911314718.7A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及其方法 Pending CN1111611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4718.7A CN111161119A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4718.7A CN111161119A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1119A true CN111161119A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57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4718.7A Pending CN111161119A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111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5255A (zh) * 2020-11-11 2021-03-19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暗涵排水口排查流程及排口溯源方法
CN112559657A (zh) * 2020-12-10 2021-03-26 河北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水污染溯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4019120A (zh) * 2020-10-24 2022-02-08 深圳市自由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监测城市污水超标溯源的监测系统、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492A (zh) * 2014-06-26 2016-01-27 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排污的智能监控系统和方法
CN108956484A (zh) * 2018-04-28 2018-12-07 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追踪污染源的方法和装置
KR101979543B1 (ko) * 2018-04-02 2019-05-16 윤인구 하수관로 오염 감시 시스템
CN110297018A (zh) * 2019-06-11 2019-10-01 同济大学 一种排水管网污染物排放溯源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492A (zh) * 2014-06-26 2016-01-27 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排污的智能监控系统和方法
KR101979543B1 (ko) * 2018-04-02 2019-05-16 윤인구 하수관로 오염 감시 시스템
CN108956484A (zh) * 2018-04-28 2018-12-07 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追踪污染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97018A (zh) * 2019-06-11 2019-10-01 同济大学 一种排水管网污染物排放溯源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9120A (zh) * 2020-10-24 2022-02-08 深圳市自由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监测城市污水超标溯源的监测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14019120B (zh) * 2020-10-24 2024-04-23 深圳市自由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监测城市污水超标溯源的监测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12525255A (zh) * 2020-11-11 2021-03-19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暗涵排水口排查流程及排口溯源方法
CN112559657A (zh) * 2020-12-10 2021-03-26 河北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水污染溯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559657B (zh) * 2020-12-10 2022-12-27 河北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水污染溯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6083B (zh) 排水管网污染路径的监测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Benedetti et al. Modelling and monitoring of integrated urban wastewater systems: review on status and perspectives
CN111161119A (zh) 一种水陆两用管道溯源设备及其方法
CN113111478B (zh) 排水系统管网混接与入流、入渗程度的评估方法及设备
CN108376318B (zh) 一种排水管网入流入渗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0376343B (zh) 污染源精准诊断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10297018A (zh) 一种排水管网污染物排放溯源的方法及装置
Beheshti et al. Infiltration/inflow assessment and detection in urban sewer system
CN206863020U (zh) 一种城市污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Llopart-Mascaró et al. Storm tank against combined sewer overflow: Operation strategies to minimise discharges impact to receiving waters
Todeschini et al. Impact assessment of urban wet-weather sewer discharges on the Vernavola river (Northern Italy)
CN110825011A (zh) 污染源在线水平衡监测系统
CN113313399A (zh) 一种基于特征污染物源解析的地下水污染溯源方法
CN101786675A (zh) 一种多参数废水源头分离装置及方法
CN116298159A (zh) 一种工业污水厂污染物溯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20545063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雨水排放监控系统
Hey et al. The impact of infiltration and inflow o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A case study in Sweden
Fall et al. Design of a monitoring network and assessment of the pollution on the Lerma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by wastewaters disposal
CN116416108A (zh) 基于多项因素进行同步分析的城市小微水体风险评估方法
CN116770930A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集成式污水排放系统
Freni et al. Urban water quality modelling: a parsimonious holistic approach for a complex real case study
CN115657559A (zh) 一种复合型雨水综合利用控制系统
Yao et al. Research on urban rainfall runoff pollution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feature fusion
KR101406315B1 (ko) 수계내 오염물질 탐지를 위한 센서의 최적 위치 선정 방법
CN107727818B (zh) 环保水质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