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1059A - 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1059A
CN111161059A CN201911201671.3A CN201911201671A CN111161059A CN 111161059 A CN111161059 A CN 111161059A CN 201911201671 A CN201911201671 A CN 201911201671A CN 111161059 A CN111161059 A CN 111161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action
data
elements
propagatio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16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1059B (zh
Inventor
王晓峰
张家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2016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1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1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1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1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1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66Transaction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根据事务处理所对应的数据关系分类及其逻辑模型,适配相应的交易泛化模型,将该事务处理转化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该交易泛化模型中包括事务处理的属性、交易数据验证、共识机制。其中,事务处理属性涵盖了事务处理的特征,数据生产、数据维护、数据传播之不同事务处理形态对应的逻辑,以及“节点定义”、“交易数据验证”、“共识机制”等的模型设计,构建了“交易泛化模型”,形成了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为“交易”的方法,使得普通的事务处理活动也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一些传统方法较为“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极大扩展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逻辑严谨性和突破性。

Description

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习惯上,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把Bitcoin和Ethereum区块链系统分别称之为第一代、第二代区块链系统,而把Fabric联盟链系统称之为第三代区块链系统。在第一代、第二代区块链系统中,交易就是指电子货币的买卖。当A向B购买了X个电子货币(如:比特币),则区块链系统将从B对应的电子钱包中转出X电子货币(如:比特币)至A对应的电子钱包。在第三代区块链系统Fabric中,虽然交易已经不再仅仅是买卖电子货币了,但还是没有脱离买卖属性,实际上,Fabric中的交易更倾向与实体环境中的商品买卖。因此,可以概括地说,现有区块链技术更多指向买卖类交易。
总体上说,区块链是基于交易的分布式账本管理系统,交易的涵义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区块链的应用。受限于对交易的约定,现有区块链技术在处理买卖类交易时表现得更有特长,而众多非买卖性质的事务处理则无法直接使用区块链技术,这严重限制了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使得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类事务处理过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根据事务处理的属性特征、交易数据验证机制、共识机制,适配相应的交易泛化模型,将该事务处理转化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
所述交易泛化模型采用如下元组表示:
Mtg=<事务处理的属性,交易数据验证,共识机制> (1)
其中,Mtg表示交易泛化模型;事务处理的属性是指该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交易数据验证是相关交易节点对指定交易数据的承认/否认(真/假)的认定,其结果作为共识机制的输入;共识机制在该事务处理的数据“入链”时,提供是否“一致性”的判定规则和确保事务处理的参与者节点分布式存储的状态一致性。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事务处理的属性如下式:
事务处理的属性={事务编码,事务名称,数据关系类型,事务处理逻辑,隐私保护政策,传播保护政策,数据访问规则,智能合约码,资产价值计算} (2)
其中,事务编码:描述事务的唯一ID;
事务名称:事务编码对应的文字描述;
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类型: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数据生产、数据维护、数据传播、数据消费四种类型;
事务处理逻辑:一个有限元素的数据项集合,表示事务处理的逻辑抽象;
隐私保护政策: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关键字段脱敏处理、整个数据加密处理、屏蔽/加密用户信息;
传播保护政策: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公开、允许传播、授权传播、不允许传播;
数据访问规则: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允许任意访问、仅允许事件相关者访问、授权访问、不允许访问;
智能合约码:是“隐私保护政策”、“传播保护政策”、“数据访问规则”三项的值经数字签名后的消息,是向智能合约程序传递的参数;
资产价值计算:给出一种数据消费的计费单价和方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类型中,
数据生产是一个新的事务处理的过程和结果;
数据维护是从数据生产结束后开始,持续维护数据的过程;
数据传播是数据被共享的过程;
数据消费是消费者使用该数据。
进一步的,在事务处理逻辑中,数据生产、数据维护类事务处理的逻辑抽象为以下模型:
<事务实例编号,{节点标识},事务发生的时间戳,事务结束的时间戳,事务发生的地点,{事务处理的信息系统},事务处理结果的性质,事务处理的结果文档,结果文档的文件类型>(4)
其中,事务实例编号:事务类型码对应的一个事务实例的唯一标识码;
节点标识:参与交易的节点标识;
事务发生的时间戳:表示事务发生时刻的一个整数;
事务结束的时间戳:表示事务结束时刻的一个整数;
事务发生的地点:表示事务发生地点的集合;
事务处理的信息系统:表示处理该事务的信息系统的集合。
事务处理的结果性质: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该集合的元素包括:答案/结论,证明,证照、批文、许可意见;
事务处理的结果文档:即上述结果性质所指的具体文档名称。
结果文档的文件类型: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该集合的元素包括:普通数据、视频、音频、图像、图片、PDF、OFD。
进一步的,在事务处理逻辑中,数据传播类事务处理的逻辑抽象为以下模型:
<事务实例编号,<数据提供单位,数据接收单位>,<提供人,接收人>,{节点标识},{传播工具},<传播起始时间戳,传播结束时间戳>,传播数据的版权,{传播的数据}>(5)
其中,事务实例编号:事务类型码对应的一个事务实例的唯一标识码;
<数据提供单位,数据接收单位>:一个元组,描述数据提供机构和接收机构;
<提供人,接收人>:一个元组,描述具体的数据提供者和数据接收者;
节点标识:参与交易的节点标识;
{传播工具}:数据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共享交换平台名称以及数据交换任务号或接口号;
<传播起始时间戳,传播结束时间戳>:数据传播开始和结束时间;
传播的数据版权:一个元组,说明被传播数据的生产背景,是对元组<{服务对象},{服务提供者},{数据维护者},{服务工具},服务时间戳>的计算(如SHA256)结果;
{传播的数据}:被传播的数据项及其值的集合,不定长,必须包含被传播事件数据的“事件实例编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事务处理属性”、“事务处理数据类型划分”、“数据生产、数据维护、数据传播类事务处理的逻辑”、“节点定义”、“交易数据验证”、“共识机制”等的模型设计,构建了“交易泛化模型”,形成了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为“交易”的方法,使得普通的事务处理活动也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一些传统方法较为“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极大地扩展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具体的:
(1)能有效地将“事务处理”“转化”成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具有一定的突破性;
(2)通过“事务处理的属性”确定分布式账本的结构,通过“交易数据验证、共识机制”确定分布式账本的生产、存储、一致性处理要求,具有逻辑严谨性;
(3)能涵盖常见的各类事务处理活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交易相关节点数据验证流程图;
图2是共识判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将事务处理泛化为交易的方法,具体来说,用如下元组表示交易泛化模型:
Mtg=<事务处理的属性,交易数据验证,共识机制> (1)
在(1)式中,Mtg表示交易泛化模型,“事务处理的属性”决定了分布式账本的结构,“交易数据验证(DataValidation)”、“共识机制(Consensus Mechanism)”决定了分布式账本的生成、存储、一致性的处理要求。
1.事务处理的属性:
事务处理的属性是指该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如下式:
事务处理的属性={事务编码,事务名称,数据关系类型,事务处理逻辑,隐私保护政策,传播保护政策,数据访问规则,智能合约码,资产价值计算} (2)
在(2)式中,事务编码(Event ID):描述事务的唯一ID。
事务名称(Event Name):事务编码对应的文字描述。
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Data Relationship)类型: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见“2.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类型”。
事务处理逻辑(Processing Logic of the Event):一个有限元素的数据项集合,表示事务处理的逻辑抽象。依据“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Data Relationship)类型”的值有不同的结构。分别参见“3.数据生产、数据维护类事务处理的逻辑”和“4.数据传播类事务处理的逻辑”。
隐私保护政策: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关键字段脱敏处理、整个数据加密处理、屏蔽/加密用户信息等。
传播保护政策: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公开、允许传播、授权传播、不允许传播等。
数据访问规则: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允许任意访问、仅允许事件相关者访问、授权访问、不允许访问等。
智能合约码:是“隐私保护政策”、“传播保护政策”、“数据访问规则”三项的值经数字签名后的消息,是向智能合约程序传递的参数。
资产价值计算:给出一种数据消费的计费单价和方式。
2.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类型:
人类的社会活动的信息化都可以看成事务处理,这些事务处理与数据的关系可以划分为:数据生产、数据维护、数据传播、数据消费四种类型。其中,
数据生产(Data Production)是一个新的事务处理的过程和结果。一般以Insert指令写入对应的关系数据库。一旦事务处理结束,该事务对应的数据生产过程同时就结束了。
数据维护(Data Maintenance Management)是持续的过程。它从数据生产结束后开始,只要数据不被删除,维护将始终是必须的。合法合规的对关系数据库进行Update、Delete操作都属于数据维护。
数据传播(Data Dissemination)是数据被共享的过程。有跨系统数据消费需求时,数据传播就会被执行。另外,每一个系统生产的数据都有可能被其它系统消费,因此,数据传播是一个双向的、多点对多点的数据副本搬运问题。
数据消费(Data Consumption)是消费者使用该数据。当数据需求者从数据源获取到所需数据,在识别、使用该数据时即产生数据消费。
约定,
Figure BDA0002296035790000051
3.数据生产、数据维护类事务处理的逻辑:
我们把数据生产、数据维护类事务处理的逻辑抽象为以下模型:
<事务实例编号,{节点标识},事务发生的时间戳,事务结束的时间戳,事务发生的地点,{事务处理的信息系统},事务处理结果的性质,事务处理的结果文档,结果文档的文件类型> (4)
在(4)式中,事务实例编号:事务类型码对应的一个事务实例的唯一标识码。
节点标识:参与交易的节点标识。参见“5.节点”。
事务发生的时间戳:表示事务发生时刻的一个整数。
事务结束的时间戳:表示事务结束时刻的一个整数。
事务发生的地点:表示事务发生地点的集合。
事务处理的信息系统:表示处理该事务的信息系统的集合。
事务处理的结果性质: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该集合的元素包括:(是或否的)答案/结论,(真或假的)证明,(核发的)证照、(批准文书的)批文、(申请事项的)许可意见、其它。
事务处理的结果文档:即上述结果性质所指的具体文档名称。
结果文档的文件类型: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该集合的元素包括:普通数据、视频、音频、图像、图片、PDF、OFD、其它。
4.数据传播类事务处理的逻辑:
数据传播类事务处理的逻辑抽象为以下模型:
<事务实例编号,<数据提供单位,数据接收单位>,<提供人,接收人>,{节点标识},{传播工具},<传播起始时间戳,传播结束时间戳>,传播数据的版权,{传播的数据}>(5)
在(5)式中,事务实例编号:事务类型码对应的一个事务实例的唯一标识码。
<数据提供单位,数据接收单位>:一个元组,描述数据提供机构和接收机构。
<提供人,接收人>:一个元组,描述具体的数据提供者和数据接收者。
节点标识:参与交易的节点标识。参见“5.节点”。
{传播工具}:数据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共享交换平台名称以及数据交换任务号或接口号。
<传播起始时间戳,传播结束时间戳>:数据传播开始和结束时间。
传播的数据版权:一个元组,说明被传播数据的生产背景,是对元组<{服务对象},{服务提供者},{数据维护者},{服务工具},服务时间戳>的计算(如SHA256)结果。
{传播的数据}:被传播的数据项及其值的集合,不定长,必须包含被传播事件数据的“事件实例编号”。
5.节点:
节点是区块链网络中可以参与交易的一个网络单元。在联盟链系统中,一般由“监管节点”通过“用户授权”产生的“用户文件”来管理这些合法的或授权的“节点”。
可用以下元组表示:
<节点标识(NodeID),节点名称(Node Name),参与者类型(Participant Types),设备类型(Device Types),存储类型(Storage Types)> (6)
在(6)式中,节点标识(NodeID):表示“节点”在区块链网络中的唯一标识;
节点名称(Node Name):是节点的描述,相当于“昵称”;
参与者类型(Participant Types):是使用该节点的用户在交易中承担的角色。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该集合的元素包括:服务/监管对象、服务/监管提供者、服务/监管结果维护者、其它。
设备类型(Device Types):该节点的设备分类。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该集合的元素包括:PC、安卓移动端、IOS移动端、ATM卡、ETC卡、传感器、其它。
存储类型(Storage Types):该节点参与交易的数据存储分类。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该集合的元素包括:节点本地存储、节点对应云端虚拟节点存储、其它。
系统通过“节点标识”可从“用户文件”中获取其“节点名称”、“参与者类型”、“设备类型”、“存储类型”。
6.交易数据验证:
“交易数据验证”是相关交易节点对指定交易数据的承认/否认(真/假),是共识机制的输入,也是分布式存储的基础。
交易数据验证约定如下取值:
Figure BDA0002296035790000071
7.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在该事务处理的数据“入链”时提供是否“一致性”的判定规则和确保事务处理的参与者节点分布式存储的状态一致性。不得不说的是,在现有的区块链技术中,“共识机制”的含义更多的是指向如何保证某个“状态”或“结论”在分布式环境下的一致性,由此产生了“拜占庭问题”、PoW、POS等一系列算法。在此,将“共识机制”的概念做如下约定:
1)事件参与者形成一致意见的规则或方法(即什么情况才是一致意见?什么情况不是一致意见?);
2)保证事件参与者各交易节点分布式存储“结论”的一致性。
因此,本发明的共识机制提供“共识判定”、“结果一致性”两个服务。其中,“共识判定”函数返回的是Boolean值,“True”表示达成共识,“False”表示未达成共识。“结果一致性”函数是保证相关节点“状态”一致性的处理。
共识机制约定如下取值:
Figure BDA0002296035790000081
下面以一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述方法:政务服务过程---“离婚登记”、“婚前财产公证信息共享”、“财产分割”的交易泛化。
事务场景:2019年5月11日,张强(男)与李丽(女)在X市民政局进行了离婚登记,并进行财产分割。赵小兰利用婚姻登记系统提供服务,洪大龙作为DBA提供数据维护服务,服务结果为:HB2019-0137号离婚证书。为了准确进行财产分割,2019年5月11日,X市民政局的赵小兰通过交换通道第52号交换任务,获取了X市公证处的王勇发送的婚前财产公证书HQ2018-0036号,在此基础上,形成财产分割协议书:CF2019-0052号,PDF格式。
事务分析:“离婚登记”属于数据维护类(将结婚状态更新为离婚状态)的事务处理;“婚前财产公证信息共享”属于数据传播类的事务处理;“财产分割”属于数据生产类的事务处理。
假定,区块链系统中“用户文件”管理的交易节点信息如下:
<4658971,张强节点,服务对象,安卓手机端,云端虚拟节点存储>
<4658972,李丽节点,服务对象,安卓手机端,云端虚拟节点存储>
<4658973,赵小兰节点,服务提供者,PC,节点本地存储>
<4658974,洪大龙节点,服务结果维护者,PC,节点本地存储>
<4658975,王勇节点,服务提供者,PC,节点本地存储>
<4658976,刘伟节点,服务结果维护者,PC,节点本地存储>
其中,“刘伟节点”系“婚前财产公证系统”的DBA(数据库管理员)节点。
同时,假定“离婚登记”事务编码为004,“婚前财产公证信息共享”事务编码为005,“财产分割”事务编码为006。
事务泛化:以下利用本发明对上述三个政务服务事务处理分别进行交易泛化:
1.离婚登记事务处理
1.1)属性指标
事务编码(Event ID):004。
事务名称(Event Name):离婚登记。
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Data Relationship)类型:1。即:数据维护。
事务处理逻辑(Processing Logic of the Event):见“1.2)事务处理逻辑”。
……
(“隐私保护政策”至“资产价值计算”共5项属性指标被省略。以下同)
1.2)事务处理逻辑
事务实例编号:004-20190511-0006。
节点:{4658971,4658972,4658973,4658974}
事务发生的时间戳:省略。
事务结束的时间戳:省略。
事务发生的地点:X市民政局。
事务处理的系统:婚姻登记系统。
事务处理的结果性质:证明。
事务处理的结果文档:HB2019-0137。
结果文档的文件类型:PDF。
1.3)数据验证:
取值1,根据(7)式为:自定义数据验证方式。其相关节点数据验证流程如图1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并解析交易数据包,进行数字签名验证;
S102:判断是否验证成功,若签名验证未通过,则进入S106;
S103:若签名验证通过,则在本节点对应设备上展现事件背景;
S104:该节点的参与者依据展现的事件背景,对事务的真/假进行判断,给出“真”或“假”的结论;
S105:结论为“真”,则返回“成功”,此次数据验证结束。
S106:返回“失败”,此次数据验证结束。
1.4)共识机制:
取值8,根据(8)式为:自定义共识机制。结合政务服务业务特点,此处采用“一致通过方为共识(It is true only if all concerned say it is true.)”的判定规则。则指定交易的共识判定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相关节点的交易数据验证结果(签名消息);
S202:解析签名消息,进行数字签名验证;
S203:判断是否验证成功,若签名验证未通过,则进入S208;
S204:若签名验证通过,则解析节点反馈结果;
S205:若结果不为“真”,则进入S208;
S206:若结果为“真”,则判断是否全部接收了交易相关者节点发送的消息,不是,则进入S201;
S207:返回“共识”,结束。
S208:返回“无共识”,结束。
2.婚前财产公证信息共享事务处理
2.1)属性指标:
事务编码(Event ID):005。
事务名称(Event Name):信息共享。
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Data Relationship)类型:2。即:数据传播。
事务处理逻辑(Processing Logic of the Event):见“2.2)事件处理逻辑”。
……
2.2)事件处理逻辑:
事务实例编号:005-20190511-0113。
<数据提供单位,数据接受单位>:<X市公证处,X市民政局>;
<提供人,接收人>:<王勇,赵小兰>
节点:{4658975,4658973}
{传播工具}:{交换通道第52号交换任务}
<传播起始时间戳,传播结束时间戳>:省略。
传播的数据版权:<{张强,李丽},{王勇},{刘伟},{婚前财产公证系统},4267883>。
{传播的数据}:{item1,item2,…,itemn}(省略)。
2.3)数据验证:
取值1,自定义数据验证方式,流程如图1所示。
2.4)共识机制:
取值8,自定义共识机制,流程如图2所示。
3.财产分割事务处理
3.1)属性指标:
事务编码(Event ID):006。
事务名称(Event Name):离婚财产分割。
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Data Relationship)类型:0。即:数据生产。
事务处理逻辑(Processing Logic of the Event):见“3.2)事件处理逻辑”。
……
3.2)事务处理逻辑:
事务实例编号:006-20190511-0072。
节点:{4658971,4658972,4658973,4658974}
事务发生的时间戳:省略。
事务结束的时间戳:省略。
事务发生的地点:X市民政局。
事务处理的系统:婚姻登记系统。
事务处理的结果性质:证明。
事务处理的结果文档:CF2019-0052。
结果文档的文件类型:PDF。
3.3)数据验证
取值1,自定义数据验证方式,流程如图1所示。
3.4)共识机制
取值8,自定义共识机制,流程如图2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事务处理的属性特征、交易数据验证机制、共识机制,适配相应的交易泛化模型,将该事务处理转化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
所述交易泛化模型采用如下元组表示:
Mtg=<事务处理的属性,交易数据验证,共识机制> (1)
其中,Mtg表示交易泛化模型;事务处理的属性是指该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交易数据验证是相关交易节点对指定交易数据的承认/否认(真/假)的认定,其结果作为共识机制的输入;共识机制在该事务处理的数据“入链”时,提供是否“一致性”的判定规则和确保事务处理的参与者节点分布式存储的状态一致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事务处理的属性如下式:
事务处理的属性={事务编码,事务名称,数据关系类型,事务处理逻辑,隐私保护政策,传播保护政策,数据访问规则,智能合约码,资产价值计算} (2)
其中,事务编码:描述事务的唯一ID;
事务名称:事务编码对应的文字描述;
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类型: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数据生产、数据维护、数据传播、数据消费四种类型;
事务处理逻辑:一个有限元素的数据项集合,表示事务处理的逻辑抽象;
隐私保护政策: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关键字段脱敏处理、整个数据加密处理、屏蔽/加密用户信息;
传播保护政策: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公开、允许传播、授权传播、不允许传播;
数据访问规则: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其集合的元素包括:允许任意访问、仅允许事件相关者访问、授权访问、不允许访问;
智能合约码:是“隐私保护政策”、“传播保护政策”、“数据访问规则”三项的值经数字签名后的消息,是向智能合约程序传递的参数;
资产价值计算:给出一种数据消费的计费单价和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事务处理的数据关系类型中,
数据生产是一个新的事务处理的过程和结果;
数据维护是从数据生产结束后开始,持续维护数据的过程;
数据传播是数据被共享的过程;
数据消费是消费者使用该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事务处理逻辑中,数据生产、数据维护类事务处理的逻辑抽象为以下模型:
<事务实例编号,{节点标识},事务发生的时间戳,事务结束的时间戳,事务发生的地点,{事务处理的信息系统},事务处理结果的性质,事务处理的结果文档,结果文档的文件类型> (4)
其中,事务实例编号:事务类型码对应的一个事务实例的唯一标识码;
节点标识:参与交易的节点标识;
事务发生的时间戳:表示事务发生时刻的一个整数;
事务结束的时间戳:表示事务结束时刻的一个整数;
事务发生的地点:表示事务发生地点的集合;
事务处理的信息系统:表示处理该事务的信息系统的集合。
事务处理的结果性质: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该集合的元素包括:答案/结论,证明,证照、批文、许可意见;
事务处理的结果文档:即上述结果性质所指的具体文档名称。
结果文档的文件类型:从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取值,该集合的元素包括:普通数据、视频、音频、图像、图片、PDF、OFD。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事务处理逻辑中,数据传播类事务处理的逻辑抽象为以下模型:
<事务实例编号,<数据提供单位,数据接收单位>,<提供人,接收人>,{节点标识},{传播工具},<传播起始时间戳,传播结束时间戳>,传播数据的版权,{传播的数据}> (5)
其中,事务实例编号:事务类型码对应的一个事务实例的唯一标识码;
<数据提供单位,数据接收单位>:一个元组,描述数据提供机构和接收机构;
<提供人,接收人>:一个元组,描述具体的数据提供者和数据接收者;
节点标识:参与交易的节点标识;
{传播工具}:数据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共享交换平台名称以及数据交换任务号或接口号;
<传播起始时间戳,传播结束时间戳>:数据传播开始和结束时间;
传播的数据版权:一个元组,说明被传播数据的生产背景,是对元组<{服务对象},{服务提供者},{数据维护者},{服务工具},服务时间戳>的计算结果;
{传播的数据}:被传播的数据项及其值的集合,不定长,必须包含被传播事件数据的“事件实例编号”。
CN201911201671.3A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 Active CN111161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1671.3A CN111161059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1671.3A CN111161059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1059A true CN111161059A (zh) 2020-05-15
CN111161059B CN111161059B (zh) 2023-10-31

Family

ID=70556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1671.3A Active CN111161059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10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5496A1 (en) * 2021-04-22 2022-10-27 Turkiye Garanti Bankasi Anonim Sirketi A prenuptial agreement system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58192A1 (en) * 2015-06-05 2016-12-08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public relations event impact
CN108390891A (zh) * 2018-03-28 2018-08-10 电子科技大学天府协同创新中心 基于私有区块链的信息保护方法
CN108389130A (zh) * 2018-03-02 2018-08-10 合肥学院 一种多交易模式联盟链
CN108459919A (zh) * 2018-03-29 2018-08-28 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086553A1 (en) * 2017-10-31 2019-05-09 Twinpeek Privacy management
CN110264361A (zh) * 2019-06-24 2019-09-20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的数据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10288348A (zh) * 2019-06-20 2019-09-27 中国传媒大学 基于传播活跃度和资产证明的区块链共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58192A1 (en) * 2015-06-05 2016-12-08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public relations event impact
WO2019086553A1 (en) * 2017-10-31 2019-05-09 Twinpeek Privacy management
CN108389130A (zh) * 2018-03-02 2018-08-10 合肥学院 一种多交易模式联盟链
CN108390891A (zh) * 2018-03-28 2018-08-10 电子科技大学天府协同创新中心 基于私有区块链的信息保护方法
CN108459919A (zh) * 2018-03-29 2018-08-28 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288348A (zh) * 2019-06-20 2019-09-27 中国传媒大学 基于传播活跃度和资产证明的区块链共识方法及系统
CN110264361A (zh) * 2019-06-24 2019-09-20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的数据解析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ANG HUDAYA等: "Integrating Distributed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ique for Event Monitoring within the IoT-Blockchain Network",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AND ADVANCED SYSTEM (ICIAS) *
刘敖迪;杜学绘;王娜;李少卓;: "区块链技术及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 no. 07 *
刘雄文;: "多区块链交易分发和事件处理的系统方案", 计算机科学, no. 2 *
王进;黄志球;: "面向超媒体链接的RESTful服务隐私建模方法",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no. 0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5496A1 (en) * 2021-04-22 2022-10-27 Turkiye Garanti Bankasi Anonim Sirketi A prenuptial agreemen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1059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80222B2 (ja) スマートコントラクトに基づく自動給与支払方法及びシステムをもたらす、ブロックチェーン上の給与支払に関連付けられた暗号通貨の効率的な転送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Li et al. Industrial Blockchain: A state-of-the-art Survey
US10410213B2 (en) Encapsulated security tokens for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CN109074566A (zh) 使用分布式散列表和点对点分布式分类账控制合约的履行的方法和系统
US10423952B2 (en) Encapsulated security tokens for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KR20180115768A (ko) 블록체인으로부터 데이터의 안전한 추출을 위한 암호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547500A (zh) 一种保护用户数据所有权的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Wang et al. Auditable protocols for fair payment and physical asset delivery based on smart contracts
CN113781073B (zh) 一种基于矩阵联盟链的可隐藏实名的资助方法
Delgado-Mohatar et al. Blockchain-based semi-autonomous ransomware
CN110754072A (zh) 在区块链网络中使用智能合约管理住房分数
Kolachala et al. SoK: Money laundering in cryptocurrencies
Li et al. A decentralized and secure blockchain platform for open fair data trading
US11334884B2 (en) Encapsulated security tokens for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CN112600830B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Gupta et al. TrailChain: Traceability of data ownership across blockchain-enabled multiple marketplaces
Fatz et al. Confidentiality-preserving Validation of Tax Documents on the Blockchain.
Li Combination of blockchain and AI for mus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CN111161059A (zh) 一种将事务处理泛化成交易的方法
Rial Privacy-preserving e-commerce protocols
CN110278245A (zh) 基于区块链的app消息共享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Xiong et al. Delegate contract signing mechanism based on smart contract
CN116745794A (zh) 区块链相关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14418769A (zh) 一种区块链交易计费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69251A (zh) 一种基于用户二级身份结构的区块链交易监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