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8510A - 触控笔控制电路及电容式触控笔 - Google Patents

触控笔控制电路及电容式触控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8510A
CN111158510A CN201911424240.3A CN201911424240A CN111158510A CN 111158510 A CN111158510 A CN 111158510A CN 201911424240 A CN201911424240 A CN 201911424240A CN 111158510 A CN111158510 A CN 111158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ircuit
capacitor
output
resistor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42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58510B (zh
Inventor
詹梓煜
李卓珺
邓建
钟洪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fen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fen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fen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fen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42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8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8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8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58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8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笔控制电路及电容式触控笔,其中,该触控笔控制电路包括电池、MCU、电源管理芯片、打码控制电路及输出电路;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MCU的电源端和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端连接,MCU的输出端与打码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MCU的控制端与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与打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打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出电路连接;MCU,用于输出PWM信号至打码控制电路;电源管理芯片,用于对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处理;打码控制电路,用于根据MCU输出的PWM信号对电源管理芯片转换的电源电压进行打码处理,以输出打码信号至输出电路,打码信号为方波信号。本发明技术方案降低了电容式触控笔的成本。

Description

触控笔控制电路及电容式触控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笔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笔控制电路及电容式触控笔。
背景技术
目前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具有触控面板的电子产品越来越普遍,现有的触控面板中,一般为电容式触控屏,由此就衍生出了电容式触控笔,可以在电子产品触控面板上的操作。然而现有的电容式触控笔为了计算出笔尖按压的值压力,需使用较为精密的控制单元,将此控制单元设于主动式电容笔内,也需要针对其他器件选型的耐压值要求较高,导致主动式电容笔在结构配置上的复杂度且体积庞大,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触控笔控制电路及电容式触控笔,旨在降低电容式触控笔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触控笔控制电路,所述触控笔控制电路包括电池、MCU、电源管理芯片、打码控制电路及输出电路;
所述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MCU的电源端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端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MCU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路连接;
所述MCU,用于输出PWM信号至所述打码控制电路;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用于对所述电池输出的电源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处理;
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MCU输出的PWM信号对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转换的电源电压进行打码处理,以输出打码信号至输出电路,所述打码信号为方波信号。
可选地,所述打码控制电路包括多路打码控制支路,所述MCU输出多个PWM信号一一对应控制多路所述打码控制支路,每一所述打码控制支路的输入端的公共端为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每一所述打码控制支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打码控制电路包括2路打码控制支路。
可选地,所述打码控制支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
所述电池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互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为所述打码控制支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互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且为所述打码控制支路的控制端。
可选地,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第三电容、第一稳压二极管和触控笔尖端电极;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为所述触控笔尖端电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可选地,所述触控笔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且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互相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互相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互相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接地。
可选地,所述触控笔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感;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位可充电电池。
可选地,所述可充电电池位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或者镍铬电池。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容式触控笔,所述电容式触控笔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笔控制电路;
所述触控笔控制电路包括电池、MCU、电源管理芯片、打码控制电路及输出电路;
所述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MCU的电源端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端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MCU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路连接;
所述MCU,用于输出PWM信号至所述打码控制电路;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用于对所述电池输出的电源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处理;
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MCU输出的PWM信号对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转换的电源电压进行打码处理,以输出打码信号至输出电路,所述打码信号为方波信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触控笔控制电路包括电池、MCU、电源管理芯片、打码控制电路及输出电路,电池给MCU和电源管理芯片供电,MCU可以输出PWM信号至打码控制电路,电源管理芯片对电池输出的电源电压进行转换处理,并将转换的电源电压输出至打码控制电路,打码控制电路根据MCU输出的PWM信号对电源管理芯片转换的电源电压进行打码处理,以输出打码信号至输出电路,所述打码信号为方波信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在触控笔中设置较为精密的控制单元,及针对其他器件选型较高耐压值的要求,导致触控笔在结构配置上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本方案仅采用了MCU和电源管理单元的配合,控制打码控制电路输出方波信号至触控笔尖端处电极,降低了电容式触控笔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触控笔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触控笔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电池 C5 第五电容
20 MCU C6 第六电容
30 电源管理芯片 C7 第七电容
40 打码控制电路 C8 第八电容
50 输出电路 R1 第一电阻
L1 第一电感 R2 第二电阻
Z1 第一稳压二极管 R3 第三电阻
Q1 第一三极管 R4 第四电阻
Q2 第二三极管 R5 第五电阻
C1 第一电容 R6 第六电阻
C2 第二电容 D1 第一二极管
C3 第三电容 D2 第二二极管
C4 第四电容 D3 第三二极管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笔控制电路及电容式触控笔。电容式触控笔是应用于电容式触控屏上,电容式触控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工作的,其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即镀膜导电玻璃),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控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控屏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触控笔控制电路包括电池10、MCU20、电源管理芯片30、打码控制电路40及输出电路50;
所述电池1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MCU20的电源端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30的电源端连接,所述MCU20的输出端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MCU20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30的输出端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路50连接;
所述MCU20,用于输出PWM信号至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30,用于对所述电池10输出的电源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处理;
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用于根据所述MCU20输出的PWM信号对所述电源管理芯片30转换的电源电压进行打码处理,以输出打码信号至输出电路50,所述打码信号为方波信号。
本实施例中,MCU20可以是型号为HC32L110的低功耗芯片,本方案中当触控笔开机后,MCU20在电池10的供电下,通过输出PWM信号至打码控制电路40,控制打码控制电路40中信号的处理,以使得打码控制电路40输出方波信号至触控笔尖端处的电极,实现触控笔在电容式触控屏上的书写。
本实施例中,电源管理芯片30可以是型号为SGM6601的高频升压转换器,本方案中当触控笔开机后,电源管理芯片30在电池10的供电下,通过对电池10输入的电源电压进行升压转换处理,并输出升压转换后的电源电压至打码控制电路40,在MCU20输出PWM信号的控制下,打码控制电路40对升压转换后的电源电压进行打码处理,以输出打码信号至输出电路50,控制触控笔尖端处的电极,实现触控笔在电容式触控屏上的书写。可以理解的是,打码控制电路40输出的打码信号为高压方波信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触控笔控制电路包括电池10、MCU20、电源管理芯片30、打码控制电路40及输出电路50,电池10给MCU20和电源管理芯片30供电,MCU20可以输出PWM信号至打码控制电路40,电源管理芯片30对电池10输出的电源电压进行转换处理,并将转换的电源电压输出至打码控制电路40,打码控制电路40根据MCU20输出的PWM信号对电源管理芯片30转换的电源电压进行打码处理,以输出打码信号至输出电路50,所述打码信号为方波信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在触控笔中设置较为精密的控制单元,及针对其他器件选型较高耐压值的要求,导致触控笔在结构配置上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本方案仅采用了MCU20和电源管理单元的配合,控制打码控制电路40输出方波信号至触控笔尖端处电极,降低了电容式触控笔的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包括多路打码控制支路,所述MCU20输出多个PWM信号一一对应控制多路所述打码控制支路,每一所述打码控制支路的输入端的公共端为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的输入端,每一所述打码控制支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5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打码控制电路40中具有多路打码控制支路,每一打码控制支路分别独立与MCU20和输出电路50连接,MCU20可以输出多个PWM信号分别控制打码控制支路进行打码处理,并输出多路方波信号至输出电路50。可以理解的是,MCU20输出的多个PWM信号的频率不同,这样就可以使得打码控制电路40输出的方波信号不同,实现触控笔不同的书写模式。
具体地,当MCU20输出一个PWM信号时,触控笔只可以实现常规书写模式,达到无阴影的书写效果;当MCU20输出多个PWM信号时,通过打码控制电路40的控制,以输出多个不同的方波信号至触控笔尖端处电极,可以实现在实现常规书写模式的情况下,实现触控笔书写时的阴影效果,如同铅笔倾斜时书写的阴影效果。
针对触控笔的MCU20输出一路PWM信号或多路PWM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当MCU20控制打码控制电路输出一路方波信号时,方波信号从触控笔尖端处输出,与触摸屏接触时,触摸屏只会检测到一个信号很强的接触点,并计算出该点的坐标,在这种情况下的使用触控笔书写,无论握笔角度如何,触摸屏都只会识别到笔尖信号,书写效果就是简单的线条,实现常规的无阴影书写模式。当MCU20控制打码控制电路输出两路方波信号时,一路方波信号还是从触控笔尖端处输出,另外一路方波信号输出位置比触控笔尖端处靠后,在这种情况下的使用触控笔书写,当触控笔有倾斜角度时,触摸屏会捕捉到两个点,然后计算出距离,就可以实现类似铅笔倾斜书写时的阴影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包括2路打码控制支路。可以理解的是,打码控制电路40也可以包括3路打码控制支路、4路打码控制支路等,此处不做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打码控制支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
所述电池10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池10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互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且为所述打码控制支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互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池10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且为所述打码控制支路的控制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输出电路50包括第三电容C3、第一稳压二极管Z1和触控笔尖端电极(图中未标出);
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阴极连接,且为所述触控笔尖端电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接地。
本实施例中,输出电路50对打码控制电路40输出的方波信号进行处理,以控制触控笔尖端在电容式触摸屏进行书写。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笔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且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互相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互相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互相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笔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感L1;
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30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30的输出端连接。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本方案中通过电荷泵原理产生负电压,以输出至打码控制电路40,可以理解的是,电荷泵原理也称为开关电容式电压变换器,是一种利用“泵送”电容(而非电感或变压器)来储能的DC-DC变换器。可以使电池10输入的电压升高或降低,也可以用于产生负电压。其内部的FET开关阵列以一定方式控制快速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从而使输入电压以一定因数(0.5、2或3)倍增或降低,从而得到所需要的输出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10位可充电电池10。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充电电池10位锂离子电池10、镍氢电池10或者镍铬电池10。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容式触控笔,该电容式触控笔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笔控制电路;
所述触控笔控制电路包括电池10、MCU20、电源管理芯片30、打码控制电路40及输出电路50;
所述电池1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MCU20的电源端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30的电源端连接,所述MCU20的输出端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MCU20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30的输出端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路50连接;
所述MCU20,用于输出PWM信号至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30,用于对所述电池10输出的电源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处理;
所述打码控制电路40,用于根据所述MCU20输出的PWM信号对所述电源管理芯片30转换的电源电压进行打码处理,以输出打码信号至输出电路50,所述打码信号为方波信号。
该电容式触控笔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容式触控笔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控制电路包括电池、MCU、电源管理芯片、打码控制电路及输出电路;
所述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MCU的电源端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端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MCU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路连接;
所述MCU,用于输出PWM信号至所述打码控制电路;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用于对所述电池输出的电源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处理;
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MCU输出的PWM信号对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转换的电源电压进行打码处理,以输出打码信号至输出电路,所述打码信号为方波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包括多路打码控制支路,所述MCU输出多个PWM信号一一对应控制多路所述打码控制支路,每一所述打码控制支路的输入端的公共端为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每一所述打码控制支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包括2路打码控制支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触控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码控制支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
所述电池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互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为所述打码控制支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互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且为所述打码控制支路的控制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第三电容、第一稳压二极管和触控笔尖端电极;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打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为所述触控笔尖端电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且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互相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互相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互相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接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感;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触控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位可充电电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笔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电池位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或者镍铬电池。
10.一种电容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触控笔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触控笔控制电路。
CN201911424240.3A 2019-12-30 2019-12-30 触控笔控制电路及电容式触控笔 Active CN111158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4240.3A CN111158510B (zh) 2019-12-30 2019-12-30 触控笔控制电路及电容式触控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4240.3A CN111158510B (zh) 2019-12-30 2019-12-30 触控笔控制电路及电容式触控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8510A true CN111158510A (zh) 2020-05-15
CN111158510B CN111158510B (zh) 2023-04-28

Family

ID=70560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4240.3A Active CN111158510B (zh) 2019-12-30 2019-12-30 触控笔控制电路及电容式触控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85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6897A1 (zh) * 2020-12-02 2022-06-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笔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9035A (zh) * 2009-12-08 2010-06-02 清华大学 带有可按键和/或滚轮输入的触笔的pc触摸屏系统
US20140333288A1 (en) * 2013-05-10 2014-11-1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ower level identification circuit, power level flag circuit and power level supply system
CN203982319U (zh) * 2014-04-22 2014-12-0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供电的手写笔
CN104423647A (zh) * 2013-09-10 2015-03-18 矽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输入装置及系统
CN205318614U (zh) * 2016-01-17 2016-06-15 济南大学 一种矿用信息编码红外线发射装置
CN106330137A (zh) * 2015-06-30 2017-01-11 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有效的高压方波发生器
CN108124499A (zh) * 2017-12-13 2018-06-0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笔的信号发生电路、主动笔和打码方法
CN110321017A (zh) * 2019-07-29 2019-10-11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电容笔的打码电路及打码方法
CN110431517A (zh) * 2018-01-05 2019-11-0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笔的压力检测方法、装置和主动笔
CN110568971A (zh) * 2019-09-23 2019-12-13 深圳市优笔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磁手写板的触控感应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9035A (zh) * 2009-12-08 2010-06-02 清华大学 带有可按键和/或滚轮输入的触笔的pc触摸屏系统
US20140333288A1 (en) * 2013-05-10 2014-11-1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ower level identification circuit, power level flag circuit and power level supply system
CN104423647A (zh) * 2013-09-10 2015-03-18 矽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输入装置及系统
CN203982319U (zh) * 2014-04-22 2014-12-0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供电的手写笔
CN106330137A (zh) * 2015-06-30 2017-01-11 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有效的高压方波发生器
CN205318614U (zh) * 2016-01-17 2016-06-15 济南大学 一种矿用信息编码红外线发射装置
CN108124499A (zh) * 2017-12-13 2018-06-0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笔的信号发生电路、主动笔和打码方法
CN110431517A (zh) * 2018-01-05 2019-11-0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笔的压力检测方法、装置和主动笔
CN110321017A (zh) * 2019-07-29 2019-10-11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电容笔的打码电路及打码方法
CN110568971A (zh) * 2019-09-23 2019-12-13 深圳市优笔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磁手写板的触控感应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6897A1 (zh) * 2020-12-02 2022-06-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8510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0641B2 (en) Position pointer
CN102087565B (zh) 应用在触控板模块的触控笔及其主动发射信号的方法
CN105224107B (zh) 电容式指针设备
WO2017185734A1 (zh) 一种真笔迹触控笔和触控装置
CN202758322U (zh) 触控笔及具备该触控笔的电子设备
CN103645813A (zh) 触控笔及其主动发射信号的方法
CN111158510A (zh) 触控笔控制电路及电容式触控笔
CN107515685A (zh) 具有触摸功能的触控笔及电子设备套件
CN209471427U (zh) 一种多模式触控笔及触控系统
CN105573529A (zh) 主动式触控笔及其操作方法
CN210199713U (zh) 一种主动式电容钢笔
CN210639593U (zh) 主动式触控电容笔
CN110609627A (zh) 一种触控笔、触控面板、触控系统和触控方法
CN101719028B (zh) 一种红外射频压感电子白板笔
CN211669623U (zh) 一种可调节粗细的触控电容笔
CN209625168U (zh) 一种简化的专用型主动式电容笔模组
CN203950280U (zh) 具有电容感应装置的主动式触控笔
CN210666710U (zh) 防误触电子笔
CN210015426U (zh) 一种被动式电容笔
CN111124161B (zh) 触控笔功耗控制电路及电容式触控笔
CN209168077U (zh) 一种触摸屏静电浪涌吸收电路、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213182662U (zh) 一种计算器电路以及可外接电源的打印计算器
CN202711185U (zh) 一种可感应人手触摸的电子笔
CN207302241U (zh) 多功能底座
CN104375677A (zh) 使用电压积分电子笔的触控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