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8251A - 一种办公智能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办公智能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8251A
CN111158251A CN201911360971.6A CN201911360971A CN111158251A CN 111158251 A CN111158251 A CN 111158251A CN 201911360971 A CN201911360971 A CN 201911360971A CN 111158251 A CN111158251 A CN 111158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dule
office
module
control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09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振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Xiaoweif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Xiaoweif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Xiaoweif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Xiaoweif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09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82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8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82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办公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环境控制模块、用户控制模块、数据控制模块和会议室控制模块,所述控制中心分别连接至所述环境控制模块、用户控制模块、数据控制模块和会议室控制模块,用于直接控制办公室的内的所有硬件。通过上述方式,采用在办公室内设备灯光调节装置、电器控制装置、窗帘控制装置和门禁装置等控制终端,并由控制中心统一管理控制,实现办公室内各种电器、灯具、文件和办公设备的统一、智能管理,使办公室更加智能化,不仅可以节省室内空间,优化办公环境,而且管理方便,有效提高办公室的室内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办公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办公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办公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办公室是处理一种特定事务的地方或提供服务的地方,是提供工作办公的场所,不同类型的企业,办公场所有所不同,由办公设备,办公人员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在办公室适合放些对人和工作氛围有帮助的东西,如花,画等,但是对于报工时来说照明装置是必不可缺少的,现有的照明一般都是依靠人工进行控制,人工控制难以掌握开灯关灯时间,时常出现光线较暗不能及时开灯。
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IOAS)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改善办公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实现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以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为理论,结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不断使人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即在办公室工作中,借助先进的办公设备取代人工进行办公业务处理、管理各类的信息,辅助领导决策。办公自动化的目的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办公质量,从而产生更高价值信息,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现办公业务无纸化,科学化、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办公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环境控制模块、用户控制模块、数据控制模块和会议室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分别连接至所述环境控制模块、用户控制模块、数据控制模块和会议室控制模块,用于直接控制办公室的内的所有硬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环境控制模块包括化境检测模块和控制输出模块,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以及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输出模块包括空调控制器、灯光控制器、门窗控制器以及窗帘控制器,所述环境检测模块通过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控制输出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用户控制模块包括员工身份控制模块以及考勤管理模块,所述员工身份控制模块用于员工身份的信息的录入以及设定员工权限,通过考勤管理模块监管员工的出勤信息以及工作动态的监控,所述考勤模块采用生物识别进行员工考勤的监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会议室控制模块包括智能设备控制模块以及人员出入管理模块,通过接受会议预约进行人员出入管理监控,根据预约情况向受邀与会人员发出参会邀请,并根据人员出入模块管理现场参会记录,根据会议时间以及会议内容,制定会议室投影仪、空调、灯光以及幕布的相关会议设备的授权使用及时长管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数据控制模块包括智能电表数据管理模块和电控时长管理模块,所述智能电表数据管理模块收集电器的日常使用数据,包括用电量以及电器的用电频率监控,对使用频率更高以及使用时长长的电器进行用电效率管控和节能管理,提高电器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能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控制中心为集中控制器,所述集中控制器为基于物联网的集中控制器,其控制指令通过若干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传输至所述环境控制模块、用户控制模块、会议室控制模块以及数据控制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集中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按类别可分为门窗控制器、窗帘控制器、红外控制器、灯光智能开关以及环境监控器,其中,
所述门窗控制器用于控制智能门窗开关;
所述窗帘控制器控制电动窗帘开关;
所述红外控制器控制空调、音响、电视机、新风系统、以及其它使用红外遥控器控制的电器;
所述智能开关设置在各房间门口,所述智能开关自动控制灯开或灯灭;
所述环境监测器控制环境监测传感器,获取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管理系统还包括智能门禁系统,具体包括指纹门禁以及人脸识别系统,所述指纹门禁设置于各主要办公室以及会议室的门口,包括指纹打卡机和与之连接的电控锁,并通过局域网连接至用户控制模块,通过录入信息授权录入人员具有大门门锁的开关权利;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若干设置于办公区域内的人脸识别装置,其数据用于对员工的指纹识别进行匹配对应,管理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的出勤状况,并通过所述用户控制模块授权管理会议室或者办公室的使用权限。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采用在办公室内设备灯光调节装置、电器控制装置、窗帘控制装置和门禁装置等控制终端,并由控制中心统一管理控制,实现办公室内各种电器、灯具、文件和办公设备的统一、智能管理,使办公室更加智能化,不仅可以节省室内空间,优化办公环境,而且管理方便,有效提高办公室的室内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办公智能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办公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环境控制模块、用户控制模块、数据控制模块和会议室控制模块,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中心分别连接至所述环境控制模块、用户控制模块、数据控制模块和会议室控制模块,用于直接控制办公室的内的所有硬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环境控制模块包括化境检测模块和控制输出模块,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以及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输出模块包括空调控制器、灯光控制器、门窗控制器以及窗帘控制器,所述环境检测模块通过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控制输出模块,具体而言,人体红外传感器采用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采用传感模块配合调光模块形成全自动控制方式,一个人体移动传感器控制一回路灯光,实现白天照度充足时,人体移动传感器检测到有人也不开灯,阴天或晚上照度低比较低且检测到有人时才开灯;人体移动传感器检测到无人后,延时30秒--3600秒关灯;延时关灯时间、照度动作值均可通过人体移动传感器上的拨码开关方便设置;延时关灯时间可以采用自适应方式,通过控制中心及用户管理模块智能检测人流量走动、停留的时间频率,自适应调整延时关灯时间,达到更优化的节能效果。例如,采用人体热释电红外感应配合照度感应全自动控制方式,多个感应器同时控制一回路。多个感应器之间通过485总线相互通信,可以对感应状态进行与、或、非等逻辑控制。实现白天照度充足时,检测到有人也不开灯。阴天或晚上照度低比较低,检测到任何一个感应器有人时,就开灯。同一个卫生间内的所有感应器都检测到无人后才开始延时计时,延时30秒--3600秒关灯。延时计时过程中,任何一个感应器检测到有人,延时时间清零又重新计时。这样就可以避免人体移动动作比较小时,感应器误关灯的问题。延时关灯时间、照度动作值均可通过电脑方便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用户控制模块包括员工身份控制模块以及考勤管理模块,所述员工身份控制模块用于员工身份的信息的录入以及设定员工权限,通过考勤管理模块监管员工的出勤信息以及工作动态的监控,所述考勤模块采用生物识别进行员工考勤的监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会议室控制模块包括智能设备控制模块以及人员出入管理模块,通过接受会议预约进行人员出入管理监控,根据预约情况向受邀与会人员发出参会邀请,并根据人员出入模块管理现场参会记录,根据会议时间以及会议内容,制定会议室投影仪、空调、灯光以及幕布的相关会议设备的授权使用及时长管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数据控制模块包括智能电表数据管理模块和电控时长管理模块,所述智能电表数据管理模块收集电器的日常使用数据,包括用电量以及电器的用电频率监控,对使用频率更高以及使用时长长的电器进行用电效率管控和节能管理,提高电器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能耗,具体的,办工期间,数据集中器将智能电表、远传水表、涡衔流量计的信息通过以太网至数据控制模块,将智能电表、变压器测温仪、热敏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水浸传感器、视频系统、门禁系统采集到的用电、温度、湿度、烟雾、水浸、监控、门禁等信息并通过以太网中转至数据控制模块;将发电机、空调主机、电源监控、消防系统、照明装置的工作状态、运行情况、用电量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以太网中转至数据控制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控制中心为集中控制器,所述集中控制器为基于物联网的集中控制器,其控制指令通过若干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传输至所述环境控制模块、用户控制模块、会议室控制模块以及数据控制模块,具体而言,上述集中控制器使用交流110V或220V电力线进行数据传输,上述集中控制器的控制指令通过电力线载波进行数据传输,上述集中控制器下行控制若干逻辑控制器,上述控制器间隔五米设置,其内部通过有线网连接无线接收模块、可控硅模块、强电继电器模块、调音模块,上述集中控制器通过红外线发射系统控制空调、投影机、功放设备,上述集中控制器的通讯方式为:通过六类非屏蔽双绞线,采用RS485/232方式与AV矩阵、VGA切换器及投影及通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集中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按类别可分为门窗控制器、窗帘控制器、红外控制器、灯光智能开关以及环境监控器,其中,
所述门窗控制器用于控制智能门窗开关;
所述窗帘控制器控制电动窗帘开关;
所述红外控制器控制空调、音响、电视机、新风系统、以及其它使用红外遥控器控制的电器;
所述智能开关设置在各房间门口,所述智能开关自动控制灯开或灯灭;
所述环境监测器控制环境监测传感器,获取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里,所述管理系统还包括智能门禁系统,具体包括指纹门禁以及人脸识别系统,所述指纹门禁设置于各主要办公室以及会议室的门口,包括指纹打卡机和与之连接的电控锁,并通过局域网连接至用户控制模块,通过录入信息授权录入人员具有大门门锁的开关权利;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若干设置于办公区域内的人脸识别装置,其数据用于对员工的指纹识别进行匹配对应,管理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的出勤状况,并通过所述用户控制模块授权管理会议室或者办公室的使用权限。
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系统可以一键开启多个功能模式,无论在会议室内还是会议室外,使用者将体验到一键式会议模式解决方案带来的灵活与便利。简化音、视频会议设备,只需一个开关,便可控制所有会议设备,一键式投影开关、投影幕升降、灯光自动调暗、窗帘拉上,空调调到适合温度,所有办公会议设备(功放、投影机、投影幕布、投影机、空调,会议指示灯等)依次开启,创造完美的会议氛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办公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环境控制模块、用户控制模块、数据控制模块和会议室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分别连接至所述环境控制模块、用户控制模块、数据控制模块和会议室控制模块,用于直接控制办公室的内的所有硬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办公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控制模块包括化境检测模块和控制输出模块,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以及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输出模块包括空调控制器、灯光控制器、门窗控制器以及窗帘控制器,所述环境检测模块通过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控制输出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办公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控制模块包括员工身份控制模块以及考勤管理模块,所述员工身份控制模块用于员工身份的信息的录入以及设定员工权限,通过考勤管理模块监管员工的出勤信息以及工作动态的监控,所述考勤模块采用生物识别进行员工考勤的监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办公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室控制模块包括智能设备控制模块以及人员出入管理模块,通过接受会议预约进行人员出入管理监控,根据预约情况向受邀与会人员发出参会邀请,并根据人员出入模块管理现场参会记录,根据会议时间以及会议内容,制定会议室投影仪、空调、灯光以及幕布的相关会议设备的授权使用及时长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办公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控制模块包括智能电表数据管理模块和电控时长管理模块,所述智能电表数据管理模块收集电器的日常使用数据,包括用电量以及电器的用电频率监控,对使用频率更高以及使用时长长的电器进行用电效率管控和节能管理,提高电器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能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办公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为集中控制器,所述集中控制器为基于物联网的集中控制器,其控制指令通过若干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传输至所述环境控制模块、用户控制模块、会议室控制模块以及数据控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办公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按类别可分为门窗控制器、窗帘控制器、红外控制器、灯光智能开关以及环境监控器,其中,
所述门窗控制器用于控制智能门窗开关;
所述窗帘控制器控制电动窗帘开关;
所述红外控制器控制空调、音响、电视机、新风系统、以及其它使用红外遥控器控制的电器;
所述智能开关设置在各房间门口,所述智能开关自动控制灯开或灯灭;
所述环境监测器控制环境监测传感器,获取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办公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系统还包括智能门禁系统,具体包括指纹门禁以及人脸识别系统,所述指纹门禁设置于各主要办公室以及会议室的门口,包括指纹打卡机和与之连接的电控锁,并通过局域网连接至用户控制模块,通过录入信息授权录入人员具有大门门锁的开关权利;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若干设置于办公区域内的人脸识别装置,其数据用于对员工的指纹识别进行匹配对应,管理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的出勤状况,并通过所述用户控制模块授权管理会议室或者办公室的使用权限。
CN201911360971.6A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办公智能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11582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0971.6A CN111158251A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办公智能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0971.6A CN111158251A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办公智能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8251A true CN111158251A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58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0971.6A Pending CN111158251A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办公智能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825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2288A (zh) * 2020-06-30 2020-11-03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智慧办公系统
CN112087848A (zh) * 2020-10-12 2020-12-15 北京标志卓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485211A (zh) * 2021-08-24 2021-10-08 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会议室智能能源管控系统
CN113777946A (zh) * 2021-09-30 2021-12-10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智慧楼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4305A (zh) * 2012-05-17 2012-09-19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 一种家庭侧智能用电策略实现方法和终端
CN106054774A (zh) * 2016-07-08 2016-10-26 中瑞新源能源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智能监控系统
CN106249609A (zh) * 2016-09-07 2016-12-21 苏州国锦智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办公系统
CN107450447A (zh) * 2017-09-09 2017-12-08 安徽省未来博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办公管理系统
CN110379058A (zh) * 2019-07-17 2019-10-25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4305A (zh) * 2012-05-17 2012-09-19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 一种家庭侧智能用电策略实现方法和终端
CN106054774A (zh) * 2016-07-08 2016-10-26 中瑞新源能源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智能监控系统
CN106249609A (zh) * 2016-09-07 2016-12-21 苏州国锦智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办公系统
CN107450447A (zh) * 2017-09-09 2017-12-08 安徽省未来博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办公管理系统
CN110379058A (zh) * 2019-07-17 2019-10-25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2288A (zh) * 2020-06-30 2020-11-03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智慧办公系统
CN112087848A (zh) * 2020-10-12 2020-12-15 北京标志卓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485211A (zh) * 2021-08-24 2021-10-08 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会议室智能能源管控系统
CN113777946A (zh) * 2021-09-30 2021-12-10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智慧楼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58251A (zh) 一种办公智能管理系统
CN204287783U (zh) 智能家居系统
CN109489226B (zh) 一种空调室内节能策略管理系统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11179486A (zh) 一种智能通行系统
CN108667696A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CN201707582U (zh) 家居智能控制系统
CN203164687U (zh) 住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CN101776907A (zh) 家居智能控制系统
CN103048983A (zh) 一种酒店客房智能控制系统
CN104102199A (zh) 一种百牧酒店客房管理控制系统
CN203084528U (zh) 酒店客房智能控制系统
CN105223829A (zh) 一种智慧酒店客房智能控制系统
CN105137942A (zh) 一种智慧酒店客房智能控制系统
CN102799150B (zh) 智能识别控制系统
CN101834591A (zh) 一种智能开关控制方法
CN204832808U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206710817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204116841U (zh) 一种家居智能燃气控制机构
CN105530743A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照明控制方法
CN105657938A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灯控系统
CN206311964U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CN204423116U (zh) 智能家居系统
CN111459110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传感器的智慧民宿电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4423007U (zh) 支持客户端的无源智能客控系统
CN202904335U (zh) 一种音视频互动的酒店客房智能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