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7618A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7618A
CN111147618A CN201911331066.8A CN201911331066A CN111147618A CN 111147618 A CN111147618 A CN 111147618A CN 201911331066 A CN201911331066 A CN 201911331066A CN 111147618 A CN111147618 A CN 111147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target terminal
response packet
termin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310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7618B (zh
Inventor
李飞
龙宇锋
刘思宇
王艳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310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7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7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7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视联网内目标终端所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其中,不同终端对应不同的第二IP地址;将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所确定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并向互联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请求包;接收互联网设备反馈的第一数据响应包;基于第一数据响应包生成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响应包。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的第二数据请求包来访问互联网设备,网关可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数据响应包该转发至目标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视联网内终端中数据均是基于视联网协议,而互联网协议内的数据则是基于TCP/IP协议。视联网内终端访问互联网设备时,需要互联网与视联网之间的中间层即网关对数据包进行转发。
相关技术中,网关负责转发视联网内多个局域网中终端的数据包时,如果不同局域网内的两个终端存在相同的局域网IP地址,则导致网关转发数据包存在混乱。具体的,网关接收到互联网设备反馈的响应数据包后,无法确定将响应数据包转发至哪个视联网内终端。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记载的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视联网内目标终端所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其中,不同终端对应不同的第二IP地址;
将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所确定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并向互联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包;
接收所述互联网设备反馈的第一数据响应包,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生成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包括:
在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终端标识是否包括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
如果包括,从所述对应关系中获得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二IP地址,作为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如果不包括,生成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可选的,在所述生成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以及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对应存储于所述对应关系中,得到更新后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生成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包,包括:
在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目标终端标识,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一IP地址;
将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替换成所查找到的第一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响应包;
将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发送至具有所述目标终端标识的目标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IP地址为目标二进制字符串;
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所确定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并向互联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先确定的二进制字符串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对所述目标二进制字符串进行映射,得到映射后的IP地址,并将所述映射后的IP地址作为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请求包发送模块,用于接收视联网内目标终端所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IP地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其中,不同终端对应不同的第二IP地址;
第二请求包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所确定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并向互联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包;
响应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互联网设备反馈的第一数据响应包,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响应包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生成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可选的,所述IP地址确定模块,包括:
终端标识查询单元,用于在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终端标识是否包括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
IP地址确定单元,如果所述终端标识包括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从所述对应关系中获得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二IP地址,作为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IP地址生成单元,如果所述终端标识不包括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生成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应关系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IP地址生成单元生成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之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以及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对应存储于所述对应关系中,得到更新后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响应包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目标终端标识,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一IP地址;
将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替换成所查找到的第一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响应包;
将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发送至具有所述目标终端标识的目标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IP地址为目标二进制字符串;
所述装置还包括:
映射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请求包发送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所确定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并向互联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包之前,根据预先确定的二进制字符串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对所述目标二进制字符串进行映射,得到映射后的IP地址,并将所述映射后的IP地址作为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接收到视联网内目标终端所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后,并不会将第一数据请求包直接转发至互联网设备,而是确定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且不同终端对应不同的第二IP地址;并将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转换为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向互联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请求包。互联网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后,反馈第一数据响应包,并基于第一响应数据包生成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的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响应包。
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与目标终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通过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的第二数据请求包来访问互联网设备,网关可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数据响应包该转发至目标终端,而不像背景技术那样,无法确定将数据响应包发送至具有相同IP地址的哪个视联网内终端,从而避免网关转发数据响应包的过程中出现混乱。并且,位于不同局域网内的视联网内终端配置相同的IP地址,网关也能准确地转发数据响应包,而不像现有技术那样,位于不同局域网内的视联网内终端需要配置不同的IP地址,才能实现网关准确地转发数据响应包,从而降低了管理员配置IP地址的配置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联网内终端,vNAT,以及互联网组成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2中S22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图2中S25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联网内终端,vNAT,以及互联网的交互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于视联网内终端中数据均是基于视联网协议,而互联网协议内的数据则是基于TCP/IP协议。视联网内终端访问互联网设备时,需要互联网与视联网之间的中间层即网关对数据包进行转发。
具体的,视联网内终端通过视联网将数据请求包发送至网关,网关接收到数据请求包后,通过互联网将数据请求包转发至互联网设备,如互联网内的服务器。并且,互联网设备接收到网关转发的数据请求包后,会通过互联网向网关反馈数据响应包,网关接收到数据响应包后,通过视联网将响应数据包转发至视联网内终端。
视联网内终端通常有多个,多个视联网内终端可以位于不同的局域网内,不同局域网内的视联网内终端可能具有相同的局域网IP地址。具有相同局域网IP地址的视联网内终端访问互联网时,可能导致网关转发数据包存在混乱。具体的,网关接收到互联网设备反馈的响应数据包后,无法确定将响应数据包转发至哪个视联网内终端。
举例而言,以图1为例,视联网内终端有4个,这四个终端的终端标识分别为agent1,agent2,agent3和agent4。其中,终端标识为agent1和agent2的终端位于同一局域网;终端标识为agent3和agent4的终端位于同一局域网,且终端标识为agent1和agent2的终端所位于的局域网,与终端标识为agent3和agent4的终端所位于的局域网不同。终端标识为agent1的终端和终端标识为agent3的终端具有相同的局域网IP地址。
图1所示的vNAT为网关。终端标识为agent1的终端,终端标识为agent2的终端,终端标识为agent3的终端,以及终端标识为agent4的终端均可以通过vNAT来访问互联网设备,该互联网设备可以为百度服务器等,本发明实施例对互联网设备不做具体限定。
假如终端标识为agent1的终端通过vNAT来访问互联网设备。终端标识为agent1的终端通过视联网向vNAT发送数据请求包;vNAT接收到该数据请求包之后,通过互联网将该数据请求包发送至互联网设备,互联网设备接收到该数据请求包之后,通过互联网向vNAT反馈数据响应包。由于终端标识为agent1的终端和终端标识为agent3的终端具有相同的局域网IP地址,因此,vNAT无法确定将该数据响应包发送至终端标识为agent1的终端,还是终端标识为agent3的终端,即vNAT转发数据包存在混乱。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视联网内终端是指安装有预设应用软件的普通终端,如安装有预设应用软件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端,该预设应用软件可以是视联网承载互联网VVoE软件。视联网内终端可以通过VVoE软件向网关发送数据请求包。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在视联网内终端的局域网IP地址相同时,网关转发数据包存在混乱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运行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网关。为了方案描述清楚及方便,下面实施例中将以电子设备为网关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10,接收视联网内目标终端所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
其中,第一数据请求包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具体的,目标终端可以为视联网内的任一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对目标终端不做具体限定。并且,目标终端为安装有预设应用软件的普通终端,如安装有预设应用软件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端,该预设应用软件可以是视联网承载互联网VVoE软件。
目标终端想要访问互联网设备,可以通过目标终端中安装的预设应用软件向网关发送数据请求包,为了方案描述清楚,可以将该数据请求包称为第一数据请求包。该第一数据请求包中可以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以便后续步骤中,网关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响应包反馈至目标终端。
S220,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其中,不同终端对应不同的第二IP地址。
网关接收到目标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后,不是直接通过互联网将第一数据请求包通过互联网发送至互联网设备,而是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而且,不同终端对应不同的第二IP地址,也就是说,视联网内终端与第二IP地址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与其他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均不同。
为了方案描述清楚,将在下面实施例对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S230,将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所确定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并向互联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请求包。
具体的,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为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视联网内的不同终端可以存在相同的第一IP地址,为了避免后续步骤中网关转发数据响应包的过程中出现混乱,网关可以将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由于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与目标终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通过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的第二数据请求包来访问互联网设备,可以避免后续步骤中网关转发数据响应包的过程中出现混乱。
S240,接收互联网设备反馈的第一数据响应包。
其中,第一数据响应包携带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互联网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请求包之后,可以响应该第二数据请求包,从而生成第一数据响应包,并通过互联网将第一数据响应包反馈至网关,从而网关接收到互联网设备反馈的第一数据响应包,该第一数据响应包携带有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S250,基于第一数据响应包生成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响应包。
其中,第二数据响应包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由于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是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是网关为目标终端确定的新IP地址,并不是目标终端真实的第一IP地址,为了将互联网设备反馈的响应数据成功地发送至目标终端,需要基于第一数据响应包生成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的第二数据响应包。
并且,由于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有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且第二IP地址与目标终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即网关可以确定第二IP地址对应目标终端,因此,网关可以将该第二数据响应包发送至目标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接收到视联网内目标终端所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后,并不会将第一数据请求包直接转发至互联网设备,而是确定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且不同终端对应不同的第二IP地址;并将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转换为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向互联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请求包。互联网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后,反馈第一数据响应包,并基于第一响应数据包生成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的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响应包。
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与目标终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通过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的第二数据请求包来访问互联网设备,网关可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数据响应包该转发至目标终端,而不像背景技术那样,无法确定将数据响应包发送至具有相同IP地址的哪个视联网内终端,从而避免网关转发数据响应包的过程中出现混乱。并且,位于不同局域网内的视联网内终端配置相同的IP地址,网关也能准确地转发数据响应包,而不像现有技术那样,位于不同局域网内的视联网内终端需要配置不同的IP地址,才能实现网关准确地转发数据响应包,从而降低了管理员配置IP地址的配置难度。
为了方案描述清楚,下面将对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的步骤,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21,在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询终端标识是否包括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如果包括,执行S222;否则,执行S223。
具体的,各个终端的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可以以列表的形式存储于网关中,还可以以列表的形式存储于与网关通信的其他电子设备中,这都是合理的。
具体的,网关在接收到目标终端通过视联网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后,可以得知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可以为目标终端的视联网号码等,本发明实施例对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不做具体限定。因此,网关可以在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询对应关系中的终端标识是否包括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
S222,从对应关系中获得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二IP地址,作为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如果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终端标识包括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那么,直接可以从对应关系中查找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二IP地址,并将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二IP地址作为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S223,生成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如果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终端标识不包括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也就是说,之前没有为目标终端分配过第二IP地址。此时,网关可以临时生成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从而网关可以得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举例而言,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可以以列表的形式。
在该列表中,第一行中,终端标识为agent1,原IP地址(第一IP地址)为192.168.0.5,新IP地址(第二IP地址)为:10.0.0.2。
第二行中,终端标识为agent2,原IP地址(第一IP地址)为192.168.0.5,新IP地址(第二IP地址)为:10.0.0.3。
第三行中,终端标识为agent3,原IP地址(第一IP地址)为192.15.1.21,新IP地址(第二IP地址)为:10.0.0.50。
第四行中,终端标识为agent4,原IP地址(第一IP地址)为192.15.1.22,新IP地址(第二IP地址)为:10.0.0.51。
当列表中存在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时,网关vNAT可以在该列表中查找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二IP地址,作为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并且,当列表中不存在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时,即列表中不存在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时,可以临时生成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网关中可以预先设置有IP地址分配池,该IP地址分配池中设置有目标数量个第二IP地址,该目标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目标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中,网关可以实时监测目标数量个第二IP地址中,已被分配给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的数量是否超过预定数量,该预定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并且,每个目标终端与网关进行通信时,网关可以监测本次通信对应的通信时刻,也就是说,每次通信对应一个时间戳,即每个已经分配给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对应一个时间戳。
如果目标数量个第二IP地址中,已被分配给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的数量超过预定数量,说明IP地址分配池中被分配出去的第二IP地址较多,此时,可以根据各个已经分配给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时间戳,来确定哪些已经分配给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是最近通信使用过的第二IP地址,哪些已经分配给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是长时间没有使用过的IP地址。并可以将长时间没有使用过的第二IP地址回收到IP地址分配池中,以便为与网关进行通信的其他目标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
并且,在将长时间没有使用过的第二IP地址回收到IP地址分配池后,可以将该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一IP地址,以及终端标识从对应关系中删除。
可见,通过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vNAT得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后,可以通过与目标终端唯一对应的第二IP地址与互联网设备通信,以便于后续步骤中,在接收到互联网设备反馈的第一数据响应包后,可以将第二数据响应包准确地发送至目标终端中,进而避免网关出现转发数据响应包混乱的情况出现。并且,通过将长时间没有使用过的第二IP地址回收到IP地址分配池,能够为与网关进行通信的其他目标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
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生成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之后,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将目标终端的目标终端标识,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以及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对应存储于对应关系中,得到更新后的对应关系。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生成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之后,可以将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以及所生成的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对应存储在对应关系中。这样,目标终端以后再访问互联网设备时,直接在对应关系中查找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而不用重复创建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降低了网关的工作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数据响应包生成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响应数据包,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51,在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目标终端标识,以及,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一IP地址。
为了后续步骤中,能够成功将互联网设备反馈的响应数据成功的发送至目标终端,网关在接收到互联网设备反馈的第一数据响应包之后,可以在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目标终端标识,以及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一IP地址。
S252,将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替换成所查找到的第一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响应包。
具体的,由于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是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是网关为目标终端确定的新IP地址,并不是目标终端真实的第一IP地址,为了将互联网设备反馈的响应数据成功地发送至目标终端,需要将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替换成所对应的第一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响应包,这样,第二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为目标终端真实的IP地址。
S253,将第二数据响应包发送至具有目标终端标识的目标终端。
通过步骤S251和S252,网关得到了携带有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的第二数据响应包,并且,查找到了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因此,可以将第二数据响应包发送至具有目标终端标识的目标终端,从而目标终端可以成功获得互联网设备反馈的响应数据。
可见,通过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网关可以成功地将来自互联网设备的响应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而不像背景技术那样,无法确定将数据响应包发送至具有相同IP地址的哪个视联网内终端,从而避免网关转发数据响应包的过程中出现混乱。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IP地址为目标二进制字符串;
在将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所确定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并向互联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请求包之前,该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预先确定的二进制字符串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对目标二进制字符串进行映射,得到映射后的IP地址,并将映射后的IP地址作为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具体的,由于目标终端为安装有VVoE软件的普通终端,因此,目标终端具有明文的第一IP地址,为了保证数据传输安全,目标终端向网关发送第一数据请求包之前,可以利用预定算法将明文的第一IP地址转换为二进制字符串,该预定算法可以是能够将明文的第一IP地址转换为二进制字符串的任意算法,本发明实施例对预定算法不做具体限定。
并且,为了方案描述清楚,可以将转换得到的二进制字符串称为目标二进制字符串,该目标二进制字符串可以为20字节的二进制字符串。目标终端通过视联网向网关发送第一数据请求包时,可以将目标二进制字符串携带于第一数据请求包,而不是将明文的第一IP地址携带于第一数据请求包中。
这样,即使第三方攻击设备窃取到第一数据请求包,由于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是目标二进制字符串,而不是明文的第一IP地址。因此,第三方攻击设备无法获取明文的第一IP地址,从而无法对目标终端产生攻击。
网关接收到携带有目标二进制字符串的第一数据请求包后,可以根据预先确定的二进制字符串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对目标二进制字符串进行映射,得到映射后的IP地址,并将映射后的IP地址作为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可见,通过对目标二进制字符串进行映射,可以得到明文的第一IP地址,以便后续步骤中,将明文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进而成功访问互联网设备。
为了方案描述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如图5所示,视联网内终端标识为agentA的终端通过网关vNAT访问互联网设备,并且,new_IP table为用于存储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下描述中简称original_IP),以及第二IP地址(以下简称new_IP)的列表,new_IP table可以存储于vNAT中,还可以存储于与vNAT通信的其他电子设备中。具体交互过程如下:
1、终端标识为agentA的终端向vNAT发送数据请求包。
2、vNAT接收到数据请求包之后,在new_IP table中,查找是否存在终端标识agentA。
3、如果new_IP table中存在终端标识agent A,说明之前为终端标识为agent A的终端分配过new_IP,因此,可以直接在new_IP table中查找到agent A对应的new_IP。
4、如果new_IP table中不存在终端标识agent A,说明之前没有为终端标识为agent A的终端分配过new_IP,因此,可以临时生成agent A对应的new_IP。并可以将agentA,original_IP与new_IP的对应关系增加到new_IP table中。
5、将agent A发送的数据请求包中的original_IP替换成new_IP,并将携带new_IP的数据请求包通过互联网发送至互联网设备;
6、当vNAT接收到互联网设备反馈的数据响应包时,根据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new_IP,在new_IP table中,查找new_IP对应的终端标识agent A,以及original_IP。
7、将数据响应包中的new_IP替换成所查找到的original_IP,并将携带original_IP的数据响应包发送给终端标识为agent A的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请求包发送模块610,用于接收视联网内目标终端所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IP地址确定模块620,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其中,不同终端对应不同的第二IP地址;
第二请求包发送模块630,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所确定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并向互联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包;
响应包接收模块640,用于接收所述互联网设备反馈的第一数据响应包,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响应包发送模块65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生成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接收到视联网内目标终端所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后,并不会将第一数据请求包直接转发至互联网设备,而是确定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且不同终端对应不同的第二IP地址;并将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转换为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向互联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请求包。互联网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后,反馈第一数据响应包,并基于第一响应数据包生成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的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响应包。
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与目标终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通过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的第二数据请求包来访问互联网设备,网关可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数据响应包该转发至目标终端,而不像背景技术那样,无法确定将数据响应包发送至具有相同IP地址的哪个视联网内终端,从而避免网关转发数据响应包的过程中出现混乱。并且,位于不同局域网内的视联网内终端配置相同的IP地址,网关也能准确地转发数据响应包,而不像现有技术那样,位于不同局域网内的视联网内终端需要配置不同的IP地址,才能实现网关准确地转发数据响应包,从而降低了管理员配置IP地址的配置难度。
可选的,所述IP地址确定模块,,包括:
终端标识查询单元,用于在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终端标识是否包括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
IP地址确定单元,如果所述终端标识包括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从所述对应关系中获得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二IP地址,作为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IP地址生成单元,如果所述终端标识不包括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生成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应关系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IP地址生成单元生成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之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以及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对应存储于所述对应关系中,得到更新后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响应包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目标终端标识,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一IP地址;
将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替换成所查找到的第一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响应包;
将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发送至具有所述目标终端标识的目标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IP地址为目标二进制字符串;
所述装置还包括:
映射模块,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所确定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并向互联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包之前,根据预先确定的二进制字符串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对所述目标二进制字符串进行映射,得到映射后的IP地址,并将所述映射后的IP地址作为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存储器710、处理器720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接收到视联网内目标终端所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后,并不会将第一数据请求包直接转发至互联网设备,而是确定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且不同终端对应不同的第二IP地址;并将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转换为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向互联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请求包。互联网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后,反馈第一数据响应包,并基于第一响应数据包生成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的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响应包。
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与目标终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通过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的第二数据请求包来访问互联网设备,网关可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数据响应包该转发至目标终端,而不像背景技术那样,无法确定将数据响应包发送至具有相同IP地址的哪个视联网内终端,从而避免网关转发数据响应包的过程中出现混乱。并且,位于不同局域网内的视联网内终端配置相同的IP地址,网关也能准确地转发数据响应包,而不像现有技术那样,位于不同局域网内的视联网内终端需要配置不同的IP地址,才能实现网关准确地转发数据响应包,从而降低了管理员配置IP地址的配置难度。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接收到视联网内目标终端所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后,并不会将第一数据请求包直接转发至互联网设备,而是确定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且不同终端对应不同的第二IP地址;并将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转换为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向互联网设备发送第二数据请求包。互联网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后,反馈第一数据响应包,并基于第一响应数据包生成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的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数据响应包。
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与目标终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通过携带目标终端的第二IP地址的第二数据请求包来访问互联网设备,网关可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数据响应包该转发至目标终端,而不像背景技术那样,无法确定将数据响应包发送至具有相同IP地址的哪个视联网内终端,从而避免网关转发数据响应包的过程中出现混乱。并且,位于不同局域网内的视联网内终端配置相同的IP地址,网关也能准确地转发数据响应包,而不像现有技术那样,位于不同局域网内的视联网内终端需要配置不同的IP地址,才能实现网关准确地转发数据响应包,从而降低了管理员配置IP地址的配置难度。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和一种通信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视联网内目标终端所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其中,不同终端对应不同的第二IP地址;
将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所确定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并向互联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包;
接收所述互联网设备反馈的第一数据响应包,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生成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包括:
在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终端标识是否包括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
如果包括,从所述对应关系中获得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二IP地址,作为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如果不包括,生成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以及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对应存储于所述对应关系中,得到更新后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生成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第二响应数据包,包括:
在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目标终端标识,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一IP地址;
将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替换成所查找到的第一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响应包;
将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发送至具有所述目标终端标识的目标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P地址为目标二进制字符串;
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所确定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并向互联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先确定的二进制字符串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对所述目标二进制字符串进行映射,得到映射后的IP地址,并将所述映射后的IP地址作为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请求包发送模块,用于接收视联网内目标终端所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包,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IP地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其中,不同终端对应不同的第二IP地址;
第二请求包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所确定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并向互联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包;
响应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互联网设备反馈的第一数据响应包,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响应包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生成第二数据响应包,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携带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P地址确定模块,,包括:
终端标识查询单元,用于在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终端标识是否包括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
IP地址确定单元,如果所述终端标识包括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从所述对应关系中获得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二IP地址,作为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IP地址生成单元,如果所述终端标识不包括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生成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应关系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IP地址生成单元生成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之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以及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对应存储于所述对应关系中,得到更新后的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包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终端标识,第一IP地址,以及第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目标终端标识,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一IP地址;
将所述第一数据响应包中携带的第二IP地址替换成所查找到的第一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响应包;
将所述第二数据响应包发送至具有所述目标终端标识的目标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P地址为目标二进制字符串;
所述装置还包括:
映射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请求包发送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包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替换为所确定的第二IP地址,得到第二数据请求包,并向互联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包之前,根据预先确定的二进制字符串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对所述目标二进制字符串进行映射,得到映射后的IP地址,并将所述映射后的IP地址作为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IP地址。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CN201911331066.8A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47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1066.8A CN111147618B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1066.8A CN111147618B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618A true CN111147618A (zh) 2020-05-12
CN111147618B CN111147618B (zh) 2022-12-23

Family

ID=7051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1066.8A Active CN111147618B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761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2076A1 (en) * 2000-01-31 2002-08-15 Rueda Jose Alejandro Internet protocol-based computer network service
US7154891B1 (en) * 2002-04-23 2006-12-26 Juniper Networks, Inc. Translating between globally unique network addresses
WO2007032431A1 (ja) * 2005-09-15 2007-03-22 Pioneer Corporation 通信端末、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1610285A (zh) * 2009-06-15 2009-12-23 北京邮电大学 IPv4与IPv6共存网络中的P2P通信方法
CN104168338A (zh) * 2013-05-16 2014-11-26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装置和方法
CN109286493A (zh) * 2018-11-27 2019-01-29 浙江万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局域网内ip生成6位随机字符加解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2076A1 (en) * 2000-01-31 2002-08-15 Rueda Jose Alejandro Internet protocol-based computer network service
US7154891B1 (en) * 2002-04-23 2006-12-26 Juniper Networks, Inc. Translating between globally unique network addresses
WO2007032431A1 (ja) * 2005-09-15 2007-03-22 Pioneer Corporation 通信端末、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1610285A (zh) * 2009-06-15 2009-12-23 北京邮电大学 IPv4与IPv6共存网络中的P2P通信方法
CN104168338A (zh) * 2013-05-16 2014-11-26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装置和方法
CN109286493A (zh) * 2018-11-27 2019-01-29 浙江万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局域网内ip生成6位随机字符加解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618B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2793B2 (en) Dynamic firewall configuration
US20180041468A1 (en) Managing dynamic ip address assignments
CN109729183B (zh)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67930B (zh) 域名接入方法、域名解析方法、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025584B2 (en) Client subnet efficiency by equivalence class aggregation
CN103856569A (zh) 一种同步域名系统资源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3685590B (zh) 获取ip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CN108494755B (zh) 一种传输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85216B (zh) Dns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418806B (zh) 一种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144223B (zh)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KR101846778B1 (ko) Id 확인 서비스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m2m 시스템
CN111866203B (zh)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JP6484166B2 (ja) 名前解決装置、名前解決方法及び名前解決プログラム
CN111147618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41109A (zh) 基于代理的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68853B (zh) 基于域名路由器的分布式混合域名系统及方法
CN111131264B (zh) 视联网通信方法、第一视联网客户端
CN107682271A (zh) 一种路由线路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612831A (zh) 一种访问源站的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14524210A (ja) 可変長ノンスの生成
CN113535730A (zh) 搜索引擎的索引更新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6790168B (zh) 一种通信预处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端
WO2024114539A1 (zh) 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和用户平面功能实体
CN116248632B (zh) 一种文件获取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介质和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3rd Floor, No.1 Huasheng Road, Yuzhong District, Chongqing 400013

Patentee after: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0000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Qinglong Hutong 1 Song Hua Building A1103-1113

Patentee before: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