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7586A - 设备端控制方法、装置和会议系统 - Google Patents

设备端控制方法、装置和会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7586A
CN111147586A CN201911380445.6A CN201911380445A CN111147586A CN 111147586 A CN111147586 A CN 111147586A CN 201911380445 A CN201911380445 A CN 201911380445A CN 111147586 A CN111147586 A CN 111147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equipment
state
file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04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7586B (zh
Inventor
赵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804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75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7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7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设备端控制方法、装置、会议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设备端通过边缘端网关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在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指令内容,以及,读取根据所述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目标设备标识;在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指令内容匹配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目标指令内容;确定所述设备端处于所述目标指令内容对应的第一设备状态;所述第一设备状态用于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无须用户针对不同的设备端分别编写相应的模块代码,节省了用户编写模块代码的时间,降低了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设备端控制方法、装置和会议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备端控制方法、装置、会议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边缘计算技术在物联网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将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于会议室系统中,通过在会议室的多种会议设备附近设置边缘端网关,由边缘端网关向会议设备提供计算服务。由此可见,通过边缘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大量不同类型的设备在物联网系统中实现快速便捷的互联。
通常,系统开发人员需要针对物联网系统中的设备开发相应的模块代码,以保证设备之间、设备与边缘端之间、设备与云端之间实现数据交互。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物联网系统中由有大量不同类型的设备所组成,因此,需要系统开发人员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编写相应的模块代码,导致系统开发人员编写模块代码的工作量较大,增加了系统的开发成本。
因此,相关技术中存在着系统开发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系统开发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设备端控制方法、装置、会议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一种设备端控制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设备端通过边缘端网关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在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指令内容,以及,读取根据所述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多个第二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具有对应的设备状态;
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目标设备标识;
在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指令内容匹配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目标指令内容;
确定所述设备端处于所述目标指令内容对应的第一设备状态;所述第一设备状态用于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一种设备端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物模型文件;
从所述物模型文件中提取出设备标识、设备指令和所述设备指令对应的设备状态;
生成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设备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还记录有所述设备指令与所述设备状态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用于在接收到设备端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根据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解析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得到所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并根据所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一种会议系统,包括:
会议设备端、边缘端网关、会议服务器和用户端;所述会议服务器存储有根据所述会议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多个第二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具有对应的设备状态;
所述会议设备端,用于生成待解析设备指令,并发送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至所述边缘端网关;
所述边缘端网关,用于将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发送至所述会议服务器;
所述会议服务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时,在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指令内容,以及,读取所述指令解析文件;
所述会议服务器,还用于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目标设备标识;在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指令内容匹配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目标指令内容;
所述会议服务器,还用于确定所述设备端处于所述目标指令内容对应的第一设备状态;
所述用户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一设备状态。
一种设备端控制装置,包括:
文件读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设备端通过边缘端网关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在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指令内容,以及,读取根据所述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多个第二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具有对应的设备状态;
标识解析模块,用于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目标设备标识;
内容解析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指令内容匹配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目标指令内容;
状态解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设备端处于所述目标指令内容对应的第一设备状态;所述第一设备状态用于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一种设备端控制装置,包括:
文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物模型文件;
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物模型文件中提取出设备标识、设备指令和所述设备指令对应的设备状态;
文件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设备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还记录有所述设备指令与所述设备状态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用于在接收到设备端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根据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解析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得到所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并根据所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当接收到设备端通过边缘端网关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在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指令内容,以及,读取根据所述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多个第二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具有对应的设备状态;
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目标设备标识;
在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指令内容匹配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目标指令内容;
确定所述设备端处于所述目标指令内容对应的第一设备状态;所述第一设备状态用于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当接收到设备端通过边缘端网关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在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指令内容,以及,读取根据所述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多个第二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具有对应的设备状态;
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目标设备标识;
在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指令内容匹配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目标指令内容;
确定所述设备端处于所述目标指令内容对应的第一设备状态;所述第一设备状态用于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上述设备端控制方法、装置、会议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通过根据对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进行配置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在接收到设备端通过边缘端网关上传的设备指令时,可以根据设备指令中的第一设备标识,与指令解析文件中所记录的第二设备标识进行匹配,得到目标设备标识,然后根据指令解析文件中所记录的目标设备标识与第二指令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设备指令中的第一指令内容匹配、且与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作为目标指令内容,根据目标指令内容在指令解析文件中所对应的设备状态,即可以确定设备端当前的第一设备状态。由此,即使不同的设备端采用不同的指令内容指示相同的设备状态,利用指令解析文件中所记录的设备标识、指令内容和设备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对设备指令进行解析,仍然可以得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因此,用户无须针对不同的设备端分别编写相应的模块代码,节省了用户编写模块代码的时间,降低了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成本。
而且,当物联网系统中由于新增设备端而需要新增相应的设备指令时,或者由于更新设备端的程序代码、而导致某个设备指令的指令内容发生变更时,只需要根据新增相应的物模型文件和更新物模型文件中的指令内容,即可以对指令解析文件进行重新配置,而无须用户修改设备端对应的模块代码,降低了设备控制系统的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无须针对不同的设备端分别编写相应的模块代码,降低了由于模块代码编写错误而导致运行异常的风险,提升了设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设备端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设备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会议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下发设备指令至设备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下发设备指令至关联设备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设备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会议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设备端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设备端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会议设备端控制流程的时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设备端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参照图1,该设备端控制方法应用于设备控制系统。该设备控制系统包括设备端110、边缘端网关120、服务器130和用户端140。其中,设备端110、边缘端网关120、服务器130、用户端140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设备端110可以为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提供相应功能的终端。边缘端网关120可以为根据设备端110所处的位置而部署的网关。服务器130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用户端140具体可以是台式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具体可以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端控制方法。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中的服务器130来举例说明。
本实施例的设备端控制方法可以具体应用于对会议室设备进行控制的应用场景中。在该应用场景中,上述的设备控制系统可以具体为会议系统,会议系统中的设备端110,可以具体为会议室中的灯控开关、显示屏、探测器等的提供会议所需功能的设备端。
参考图3,提供了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会议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在该会议系统中,可以部署有多个边缘端网关120,各个设备端110可以发送设备指令至各个边缘端网关120,各个边缘端网关120可以将设备指令转发至服务器130,服务器130根据设备指令,确定设备端110的设备状态,并发送设备状态至用户端140,用户端140向用户显示设备端110的设备状态,由此,用户可以查看到设备端110的设备状态,以相应地对设备端110进行控制。
例如,在对会议室中的多个设备端进行控制的应用场景中,当会议室内的灯具已关闭,灯控开关可以发送相应的设备指令至边缘端网关120,边缘端网关120可以将设备指令转发至服务器130,服务器130根据该设备指令,确定设备端110的设备状态为“关灯”,服务器130可以发送该设备状态至用户端140,由此,用户通过用户端140得知会议室的灯具已关闭,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端140控制灯控开关开灯。
将上述的设备端控制方法应用于对会议室中的多个设备端进行控制的应用场景时,无须系统开发人员针对不同的设备端分别编写相应的模块代码,降低了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成本。
参照图2,该设备端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2,当接收到设备端通过边缘端网关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在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指令内容,以及,读取根据所述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多个第二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具有对应的设备状态。
其中,设备状态可以为设备端110的运行状态。例如,灯控开关的设备状态可以为关灯状态和开灯状态。
其中,设备指令可以为设备端110发出的包含有用于指示设备端110的设备状态的信息的指令。
其中,设备标识可以为设备端110的唯一性标识。例如,设备标识可以具体为设备端110的设备厂商,也可以为设备序列号。
其中,指令内容可以为设备指令中用于指示设备端110当前的设备状态的信息。例如,指令内容可以具体为一个数值或字符串。
其中,物模型文件可以为设备端的用于记录设备端对应的设备标识、指令内容、设备状态的文件。
其中,指令解析文件可以为用于将待解析设备指令进行解析的文件。
其中,第一设备标识可以为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所记录的设备标识。
其中,第二设备标识可以为指令解析文件中所记录的设备标识。
其中,第一指令内容可以为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所记录的指令内容。
其中,第二指令内容可以为指令解析文件中所记录的指令内容。
具体实现中,设备端110的制造商可以提供设备端110的物模型文件,该物模型文件中记录有制造商标识、设备端110的序列号等的设备标识。物模型文件中还可以记录有不同的指令内容所对应的设备状态。
例如,对于灯控开关的物模型文件中,可以记录有“制造商A,Open(开灯):0000;Close(关灯):1111”。
系统开发人员可以将物模型文件输入至服务器130,服务器130可以根据物模型文件配置指令解析文件。
实际应用中,设备端110的制造商也可以通过用户端140将物模型文件上传至服务器130,供服务器130根据物模型文件配置指令解析文件。例如,制造商可以通过用户端130登录会议系统,会议系统提供物模型文件的上传接口,通过该上传接口,可以将物模型文件上传至服务器130。
服务器130接收到物模型文件之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根据物模型文件配置指令解析文件。例如,服务器130可以从物模型文件中提取出设备标识、指令内容和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生成一个初始解析文件,将提取出的设备标识、指令内容和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添加至该初始解析文件,从而配置得到指令解析文件,使得该指令解析文件可以记录有不同设备标识与多个指令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记录有不同第二指令内容与多个设备状态的对应关系。
为了区分说明,将指令解析文件中所记录的设备标识和指令内容,命名为第二设备标识和第二指令内容。
实际应用中,服务器130可以运行Demon进程,Demon进程会持续运行,在接收到新的物模型文件时,则会根据新的物模型文件重新配置指令解析文件。
针对于多个不同制造商的设备端110的物模型文件,重复上述的步骤,由此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中,可以记录有不同的设备端110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和第二指令内容。
例如,对于制造商A的灯控开关的物模型文件中,可以记录有“制造商A,Open(开灯):0000;Close(关灯):1111”,对于制造商B的灯控开关的物模型文件中,可以记录有“制造商B,Open(开灯):000000;Close(关灯):111111”,针对该两个物模型文件配置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中,则记录有两个不同的第二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
设备端110可以生成与当前的设备状态对应的第一指令内容,然后生成包含有该第一指令内容的设备指令,设备端110可以将设备端110的设备标识添加至该设备指令。设备端110可以将添加有设备标识的设备指令发送至边缘端网关120,边缘端网关120可以将该设备指令上传至服务器130。
当服务器130接收到该设备指令时,可以将该设备指令作为上述的待解析设备指令。当服务器130接收到该设备指令时,服务器130可以从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上述的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指令内容。
当服务器130接收到该设备指令时,服务器130还可以读取指令解析文件,得到指令解析文件中所记录的多个第二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
S204,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目标设备标识。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130可以将指令解析文件中所记录的多个第二设备标识,与从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的第一设备标识进行匹配,将与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作为上述的目标设备标识。
例如,服务器130接收到灯控开关的设备指令,从该设备指令中,提取出制造商A。指令解析文件中记录有“制造商A”和“制造商B”,由此可确定“制造商A”为目标设备标识。
S206,在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指令内容匹配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目标指令内容。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130确定目标设备标识之后,可以确定目标设备标识在指令解析文件中所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服务器130可以将该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与从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的第一指令内容进行匹配,将与第一指令内容匹配的第二指令内容,作为上述的目标指令内容。
例如,指令解析文件中记录有“制造商A”对应有“0000”和“1111”两个指令内容,设备端110发送的待解析设备指令中的指令内容为“1111”,由此可以确定“1111”为目标指令内容。
S208,确定所述设备端处于所述目标指令内容对应的第一设备状态;所述第一设备状态用于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130确定目标指令内容之后,可以在指令解析文件中,确定与目标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作为上述的第一设备状态。
例如,指令解析文件中记录有“Close(关灯):1111”,由此可以确定灯控开关的设备状态为“关灯”。
服务器130确定设备端110当前处于第一设备状态之后,可以将第一设备状态的相关信息发送至用户端140,用户端140可以根据用户的请求显示第一设备状态,由此,用户可以得知设备端110当前所处的设备状态。当设备端110当前所处的设备状态不符合用户需求,用户可以更改设备端110当前所处的设备状态,以实现对设备端110的控制。
例如,用户可以得知灯控开关的设备状态为“关灯”,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端140提交设备状态变更请求至服务器130,服务器130根据该设备状态变更请求,将灯控开关的设备状态更改为“开灯”。
上述的设备端控制方法中,通过根据对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进行配置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在接收到设备端通过边缘端网关上传的设备指令时,可以根据设备指令中的第一设备标识,与指令解析文件中所记录的第二设备标识进行匹配,得到目标设备标识,然后根据指令解析文件中所记录的目标设备标识与第二指令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设备指令中的第一指令内容匹配、且与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作为目标指令内容,根据目标指令内容在指令解析文件中所对应的设备状态,即可以确定设备端当前的第一设备状态。由此,即使不同的设备端采用不同的指令内容指示相同的设备状态,利用指令解析文件中所记录的设备标识、指令内容和设备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对设备指令进行解析,仍然可以得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因此,用户无须针对不同的设备端分别编写相应的模块代码,节省了用户编写模块代码的时间,降低了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成本。
而且,当物联网系统中由于新增设备端而需要新增相应的设备指令时,或者由于更新设备端的程序代码、而导致某个设备指令的指令内容发生变更时,只需要根据新增相应的物模型文件和更新物模型文件中的指令内容,即可以对指令解析文件进行重新配置,而无须用户修改设备端对应的模块代码,降低了设备控制系统的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无须针对不同的设备端分别编写相应的模块代码,降低了由于模块代码编写错误而导致运行异常的风险,提升了设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上传的所述物模型文件;从所述物模型文件中提取出所述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和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生成所述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指令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还记录有所述第二指令内容与所述设备状态的对应关系。
具体实现中,用户可以根据设备端110制作物模型文件,然后通过用户端140将物模型文件上传至服务器130,供服务器130根据物模型文件配置指令解析文件。服务器130可以从物模型文件中提取出设备标识、指令内容和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根据提取出的设备标识、指令内容和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进行配置,得到指令解析文件,使得该指令解析文件可以记录有不同设备标识与多个指令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记录有不同第二指令内容与多个设备状态的对应关系。
上述的设备端控制方法中,通过接收用户端上传物模型文件,服务器即可以根据物模型文件生成指令解析文件,由此,用户可以通过便捷的方式生成指令解析文件,而无须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配置指令解析文件,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成本。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402,发送所述第一设备状态至所述用户端,供所述用户端显示所述第一设备状态。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130可以将第一设备状态下发至用户端140,用户端140根据用户的查询请求,可以显示该第一设备状态。
S404,接收所述用户端针对所述第一设备状态提交的设备状态变更请求;所述设备状态变更请求包括第三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状态。
具体实现中,用户可以根据设备端110的第一设备状态,通过用户端140提交设备状态变更请求。用户端140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生成设备状态变更请求,该设备状态变更请求记录有请求变更设备状态的设备端110的设备标识。为了区分说明,设备状态变更请求中的设备标识,命名为第三设备标识。
设备状态变更请求中还可以记录有所请求的设备状态。为了区分说明,设备状态变更请求中的设备状态,命名为第二设备状态。
S406,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三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第一待变更设备标识。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130在接收到设备状态变更请求时,可以读取指令解析文件,在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第三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作为上述的第一待变更设备标识。
S408,确定与所述第一待变更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多个第一候选指令内容。
S410,在多个所述第一候选指令内容中,确定第一待下发指令内容;所述第一待下发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与所述第二设备状态匹配;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130确定第一待变更设备标识之后,可以在指令解析文件中,查找到第一待变更设备标识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作为上述的第一候选指令内容。然后,服务器130可以在指令解析文件中,查找到第二设备状态与第三设备状态匹配的第一候选指令内容,作为上述的第一待下发指令内容。
S412,生成第一待下发指令;所述第一待下发指令包括所述第一待下发指令内容。
S414,通过所述边缘端网关将所述第一待下发指令下发至所述设备端,以控制所述设备端从所述第一设备状态变更至所述第二设备状态。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130可以生成第一待下发指令,并将第一待下发指令内容添加至该第一待下发指令中,将添加指令内容的第一待下发指令,下发至边缘端网关120,由边缘端网关120下发至设备端110。设备端110则可以识别出该第一待下发指令中的指令内容,并根据识别出的指令内容,从第一设备状态变更至第二设备状态。
上述的设备端控制方法中,通过利用指令解析文件生成设备端可识别的指令内容,由此,用户无须针对不同的设备端分别编写相应的模块代码,节省了用户编写模块代码的时间,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成本。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502,确定所述设备端的关联设备端;所述关联设备端具有第四设备标识。
其中,关联设备端可以为与设备端110具有关联关系的设备端。例如,设备端可以为探测器,关联设备端可以为灯控开关。当探测器探测到室内无人时,可以控制灯控开关进行关灯。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130可以预设多个设备端110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关联关系,可以确定与设备端110关联的其他设备端,作为上述的关联设备端。
S504,确定所述关联设备端的第三设备状态;所述第三设备状态与所述设备端的第一设备状态匹配。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130可以根据设备端的第一设备状态,确定关联设备端的第三设备状态。例如,设备端110为会议室内的探测器,探测器检测到会议室内无人,探测器可以发送相应的设备指令至服务器130,服务器130可以确定探测器的第一设备状态为“无人状态”,服务器130可以相应确定关联的设备端灯控开关的第三设备状态应该为“关灯状态”。
S506,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四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第二待变更设备标识;
S508,确定与所述第二待变更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多个第二候选指令内容;
S510,在多个所述第二候选指令内容中,确定第二待下发指令内容;所述第二待下发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与所述关联设备端的第三设备状态匹配;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130可以利用指令解析文件确定第二待下发指令内容,由于利用指令解析文件确定第二待下发指令内容的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利用指令解析文件确定第一待下发指令内容的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S512,生成第二待下发指令;所述第二待下发指令包括所述第二待下发指令内容;
S514,通过所述边缘端网关将所述第二待下发指令下发至所述关联设备端,以控制所述关联设备端变更至所述第三设备状态。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130可以生成第二待下发指令,并将第二待下发指令内容添加至该第二待下发指令中,将添加指令内容的第二待下发指令,下发至边缘端网关120,由边缘端网关120下发至关联设备端。关联设备端则可以识别出该第二待下发指令中的指令内容,并根据识别出的指令内容,从当前的设备状态变更至第三设备状态。
上述的设备端控制方法中,通过利用指令解析文件生成关联设备端可识别的指令内容,由此,在实现了多个设备端联动的同时,用户无须针对不同的设备端分别编写相应的模块代码,节省了用户编写模块代码的时间,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缘端网关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边缘端网关均用于接收所述设备端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多个所述边缘端网关的信号强度;确定目标边缘端网关;所述目标边缘端网关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的强度条件;从所述目标边缘端网关接收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
在实际应用中,设备端110、边缘端网关120、服务器130之间可以通过LoRa(LongRange,长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实现无线网络连接。边缘端网关120可以具体为内置有LoRa传输模块的网关,边缘端网关120与设备端110、服务器130之间可以通过LoRaWAN协议进行数据传输。LoRa技术具有网络覆盖广的特点,通过LoRa实现设备端110、边缘端网关120、服务器130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可以减少设备控制系统中所需要部署的边缘端网关120的数量,从而节省了硬件成本。
具体实现中,各个设备端110均会分别向多个边缘端网关120发送设备指令,多个边缘端网关120将接收到的设备指令转发至服务器130。由于不同边缘端网关120与服务器130的距离不同,所以与服务器130进行连接的信号强度也会不同。服务器130可以首先检测多个边缘端网关的信号强度,将信号强度最大的边缘端网关作为上述的目标边缘端网关,并从目标边缘端网关接收待解析设备指令。
上述的设备端控制方法中,将信号强度符合强度条件的边缘端网关作为目标边缘端网关,并从目标边缘端网关接收设备端的设备指令,保证服务器与边缘端网关在信号强度较为理想的情况下接收设备指令,避免由于信号强度不足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端控制方法,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中的服务器130来举例说明,该设备端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602,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物模型文件;
S604,从所述物模型文件中提取出设备标识、设备指令和所述设备指令对应的设备状态;
S606,生成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设备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还记录有所述设备指令与所述设备状态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用于在接收到设备端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根据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解析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得到所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并根据所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由于服务器130根据物模型文件配置指令解析文件的过程在上述实施例中已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的设备端控制方法中,通过根据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配置指令解析文件,在接收到设备端通过边缘端网关上传的设备指令时,可以根据指令解析文件对设备指令进行解析,得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并根据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对设备端进行控制。由此,即使不同的设备端采用不同的指令内容指示相同的设备状态,利用指令解析文件中所记录的设备标识、指令内容和设备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对设备指令进行解析,仍然可以得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因此,用户无须针对不同的设备端分别编写相应的模块代码,节省了用户编写模块代码的时间,降低了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成本。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会议系统700,包括:
会议设备端710、边缘端网关720、会议服务器730和用户端740;所述会议服务器730存储有根据所述会议设备端710的物模型文件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多个第二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具有对应的设备状态;
所述会议设备端710,用于生成待解析设备指令,并发送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至所述边缘端网关720;
所述边缘端网关720,用于将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发送至所述会议服务器730;
所述会议服务器730,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时,在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指令内容,以及,读取所述指令解析文件;
所述会议服务器730,还用于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目标设备标识;在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指令内容匹配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目标指令内容;
所述会议服务器730,还用于确定所述设备端处于所述目标指令内容对应的第一设备状态;
所述用户端740,用于显示所述第一设备状态。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端控制装置800,包括:
文件读取模块802,用于当接收到设备端通过边缘端网关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在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指令内容,以及,读取根据所述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多个第二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具有对应的设备状态;
标识解析模块804,用于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目标设备标识;
内容解析模块806,用于在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指令内容匹配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目标指令内容;
状态解析模块808,用于确定所述设备端处于所述目标指令内容对应的第一设备状态;所述第一设备状态用于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文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端上传的所述物模型文件;
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物模型文件中提取出所述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和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
文件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指令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还记录有所述第二指令内容与所述设备状态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设备状态至所述用户端,供所述用户端显示所述第一设备状态;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端针对所述第一设备状态提交的设备状态变更请求;所述设备状态变更请求包括第三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状态;
第一待变更标识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三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第一待变更设备标识;
第一候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待变更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多个第一候选指令内容;
第一内容确定模块,用于在在多个所述第一候选指令内容中,确定第一待下发指令内容;所述第一待下发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与所述第二设备状态匹配;
第一指令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待下发指令;所述第一待下发指令包括所述第一待下发指令内容;
下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边缘端网关将所述第一待下发指令下发至所述设备端,以控制所述设备端从所述第一设备状态变更至所述第二设备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关联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设备端的关联设备端;所述关联设备端具有第四设备标识;
第三状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关联设备端的第三设备状态;所述第三设备状态与所述设备端的第一设备状态匹配;
第二待变更标识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四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第二待变更设备标识;
第二候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二待变更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多个第二候选指令内容;
第二内容确定模块,用于在多个所述第二候选指令内容中,确定第二待下发指令内容;所述第二待下发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与所述关联设备端的第三设备状态匹配;
第二指令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二待下发指令;所述第二待下发指令包括所述第二待下发指令内容;
所述下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边缘端网关将所述第二待下发指令下发至所述关联设备端,以控制所述关联设备端变更至所述第三设备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缘端网关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边缘端网关均用于接收所述设备端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所述装置还包括:
强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多个所述边缘端网关的信号强度;
网关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边缘端网关;所述目标边缘端网关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的强度条件;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边缘端网关接收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
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端控制装置900,包括:
文件接收模块902,用于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物模型文件;
提取模块904,用于从所述物模型文件中提取出设备标识、设备指令和所述设备指令对应的设备状态;
文件生成模块906,用于生成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设备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还记录有所述设备指令与所述设备状态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用于在接收到设备端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根据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解析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得到所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并根据所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关于设备端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设备端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设备端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上述提供的设备端控制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端控制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图10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会议设备端控制流程的时序图,结合图7所示的会议系统700,该会议设备控制流程可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02,用户端740上传物模型文件至会议服务器730;
S1004,会议服务器730根据物模型文件中,配置指令解析文件;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设备标识与指令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指令解析文件还记录有指令内容与设备状态的对应关系;
S1006,会议设备端710检测到设备状态发生变更,生成相应的设备指令;
S1008,会议设备端710发送设备指令至边缘端网关720;
S1010,边缘端网关720发送设备指令至会议服务器730;
S1012,会议服务器730读取指令解析文件,根据指令解析文件对设备指令进行解析,得到会议设备端710的第一设备状态;
S1014,会议服务器730发送第一设备状态至用户端740;
S1016,用户端740向用户显示第一设备状态;
S1018,用户通过用户端740提交设备状态变更请求;
S1020,用户端740发送设备状态变更请求至会议服务器730;
S1022,会议服务器730读取指令解析文件,根据指令解析文件生成设备状态变更请求对应的设备指令;
S1024,会议服务器730下发设备状态变更请求对应的设备指令至边缘端网关720;
S1026,边缘端网关720发送设备指令至会议设备端710;
S1028,会议设备端710根据设备指令,更改当前的设备状态。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4至图6、图10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4至图6、图10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11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图1中的服务器130。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输入装置和显示屏。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设备端控制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设备端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设备端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1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设备端控制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8所示的标识解析模块。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设备端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例如,图1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图8所示的设备端控制装置中的标识解析模块执行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目标设备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设备端控制方法的步骤。此处设备端控制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设备端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设备端控制方法的步骤。此处设备端控制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设备端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设备端控制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设备端通过边缘端网关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在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指令内容,以及,读取根据所述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多个第二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具有对应的设备状态;
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目标设备标识;
在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指令内容匹配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目标指令内容;
确定所述设备端处于所述目标指令内容对应的第一设备状态;所述第一设备状态用于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读取根据所述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上传的所述物模型文件;
从所述物模型文件中提取出所述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和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
生成所述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指令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还记录有所述第二指令内容与所述设备状态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第一设备状态至所述用户端,供所述用户端显示所述第一设备状态;
接收所述用户端针对所述第一设备状态提交的设备状态变更请求;所述设备状态变更请求包括第三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状态;
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三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第一待变更设备标识;
确定与所述第一待变更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多个第一候选指令内容;
在多个所述第一候选指令内容中,确定第一待下发指令内容;所述第一待下发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与所述第二设备状态匹配;
生成第一待下发指令;所述第一待下发指令包括所述第一待下发指令内容;
通过所述边缘端网关将所述第一待下发指令下发至所述设备端,以控制所述设备端从所述第一设备状态变更至所述第二设备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设备端的关联设备端;所述关联设备端具有第四设备标识;
确定所述关联设备端的第三设备状态;所述第三设备状态与所述设备端的第一设备状态匹配;
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四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第二待变更设备标识;
确定与所述第二待变更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多个第二候选指令内容;
在多个所述第二候选指令内容中,确定第二待下发指令内容;所述第二待下发指令内容对应的设备状态与所述关联设备端的第三设备状态匹配;
生成第二待下发指令;所述第二待下发指令包括所述第二待下发指令内容;
通过所述边缘端网关将所述第二待下发指令下发至所述关联设备端,以控制所述关联设备端变更至所述第三设备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端网关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边缘端网关均用于接收所述设备端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多个所述边缘端网关的信号强度;
确定目标边缘端网关;所述目标边缘端网关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的强度条件;
从所述目标边缘端网关接收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
6.一种设备端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物模型文件;
从所述物模型文件中提取出设备标识、设备指令和所述设备指令对应的设备状态;
生成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设备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还记录有所述设备指令与所述设备状态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用于在接收到设备端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根据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解析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得到所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并根据所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7.一种会议系统,包括:
会议设备端、边缘端网关、会议服务器和用户端;所述会议服务器存储有根据所述会议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多个第二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具有对应的设备状态;
所述会议设备端,用于生成待解析设备指令,并发送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至所述边缘端网关;
所述边缘端网关,用于将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发送至所述会议服务器;
所述会议服务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时,在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指令内容,以及,读取所述指令解析文件;
所述会议服务器,还用于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目标设备标识;在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指令内容匹配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目标指令内容;
所述会议服务器,还用于确定所述设备端处于所述目标指令内容对应的第一设备状态;
所述用户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一设备状态。
8.一种设备端控制装置,包括:
文件读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设备端通过边缘端网关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在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中提取出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指令内容,以及,读取根据所述设备端的物模型文件得到的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多个第二设备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指令内容;所述第二指令内容具有对应的设备状态;
标识解析模块,用于在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的各个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匹配的第二设备标识,得到目标设备标识;
内容解析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多个第二指令内容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指令内容匹配的第二指令内容,得到目标指令内容;
状态解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设备端处于所述目标指令内容对应的第一设备状态;所述第一设备状态用于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9.一种设备端控制装置,包括:
文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物模型文件;
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物模型文件中提取出设备标识、设备指令和所述设备指令对应的设备状态;
文件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指令解析文件;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记录有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设备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还记录有所述设备指令与所述设备状态的对应关系;所述指令解析文件用于在接收到设备端上传的待解析设备指令时,根据所述指令解析文件解析所述待解析设备指令,得到所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并根据所述设备端的设备状态对所述设备端进行控制。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380445.6A 2019-12-27 2019-12-27 设备端控制方法、装置和会议系统 Active CN111147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0445.6A CN111147586B (zh) 2019-12-27 2019-12-27 设备端控制方法、装置和会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0445.6A CN111147586B (zh) 2019-12-27 2019-12-27 设备端控制方法、装置和会议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586A true CN111147586A (zh) 2020-05-12
CN111147586B CN111147586B (zh) 2022-03-04

Family

ID=70521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0445.6A Active CN111147586B (zh) 2019-12-27 2019-12-27 设备端控制方法、装置和会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758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7334A (zh) * 2020-12-25 2021-04-16 瀚云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88469A1 (zh) * 2021-11-19 2023-05-25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1695A (zh) * 2015-01-14 2015-05-0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管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637088A (zh) * 2015-03-09 2015-05-20 王征 一种对智能家电实现3d图形虚拟管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6547516A (zh) * 2016-11-01 2017-03-29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航天器遥控指令上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86170A (zh) * 2015-12-16 2017-06-2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系统及音箱
WO2019000871A1 (zh) * 2017-06-30 2019-01-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语音服务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0138738A (zh) * 2019-04-15 2019-08-16 深圳价值在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会议智能化的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CN110427502A (zh) * 2019-06-28 2019-11-08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内容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1695A (zh) * 2015-01-14 2015-05-0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管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637088A (zh) * 2015-03-09 2015-05-20 王征 一种对智能家电实现3d图形虚拟管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6886170A (zh) * 2015-12-16 2017-06-2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系统及音箱
CN106547516A (zh) * 2016-11-01 2017-03-29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航天器遥控指令上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9000871A1 (zh) * 2017-06-30 2019-01-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语音服务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0138738A (zh) * 2019-04-15 2019-08-16 深圳价值在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会议智能化的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CN110427502A (zh) * 2019-06-28 2019-11-08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内容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7334A (zh) * 2020-12-25 2021-04-16 瀚云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88469A1 (zh) * 2021-11-19 2023-05-25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586B (zh) 2022-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7691B (zh) 基于接口模拟服务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CN110209652B (zh) 数据表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29477B (zh) 界面跳转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665233B (zh) 数据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14854B (zh) 项目框架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U2019461393B2 (en) Screen sharing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767775A (zh) 网页应用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11147586B (zh) 设备端控制方法、装置和会议系统
CN107807841B (zh) 服务器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23281B (zh) 无线模组升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13594A (zh) 一种Redis多实例压力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3220660A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08950B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EP41252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pag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770174A (zh) 一种云平台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3067A (zh) 一种NVMe-oF场景下的数据保护方法及设备
CN111443992B (zh) docker镜像的差量导出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22153B (zh) 应用程序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198349B (zh) 文件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143650A (zh) 获取页面数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468260B (zh) 一种数据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13800B (zh) 一种提供小说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14371982A (zh) 一种模拟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06723A (zh) 一种应用于小程序的运行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2445790B (zh) 一种报表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