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7148A -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7148A
CN111147148A CN201911315417.6A CN201911315417A CN111147148A CN 111147148 A CN111147148 A CN 111147148A CN 201911315417 A CN201911315417 A CN 201911315417A CN 111147148 A CN111147148 A CN 111147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tor
amplitude
vector signal
target vector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54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7148B (zh
Inventor
余建国
马洁
俞正
黄雍涛
李凯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9113154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71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7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7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161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165Carrier suppressed; Single sideband; Double sideband or vestigi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4Intensity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48Phase or frequency modulation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调制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对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相位因子,并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幅度因子,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向接收终端发送第二目标矢量信号。采用本申请可以提高接收终端接收的信息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信系统中,发送终端可以通过调制器得到目标矢量信号,进而向接收终端发送该目标矢量信号。
现有技术中,发送终端可以先通过离线的方式利用软件产生射频矢量信号,然后通过单个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ach-Zehnder Modulator,MZM)将射频矢量信号调制到目标矢量信号上。
其中,MZM工作在载波抑制模式时,调制后的射频矢量信号为奇数载波抑制或者偶数载波抑制,未被抑制的边带载波携带目标矢量信号。随后,MZM可以通过一个波长选择开关选择堆成的第N阶边带保留,保留这一对光边带在光电探测器中进行拍频,可以产生2N倍射频频率的信号。因为只使用了单个MZM,所以发送终端需要根据MZM的载波抑制调制规则和光电探测器的转换规则,以及信号的幅度与相位变化规则,对目标矢量信号进行离线的预编码处理。
但是,由于数字-模拟转换器的带宽受限,信号会受到滤波效应损伤,即使发送终端对目标矢量信号进行了预编码,也会存在接收终端接收的信息不准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以提高接收终端接收的信息的准确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预设的调制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
对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
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所述相位因子,并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所述幅度因子,所述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所述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基于多组样本数据拟合得到,所述样本数据包括:基于预设的调制器调制得到的样本矢量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及所述接收终端基于光电检测检测到的样本矢量信号对应的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度;
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包括:
基于如下公式对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21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22
所述A预编码为所述幅度因子,所述A标准为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幅度,所述β为所述幅度因子调整参数,所述J为第一类整数阶贝塞尔函数,所述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23
为所述相位因子,所述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24
为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所述m为预设常数。
可选的,所述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所述相位因子,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所述幅度因子,包括:
基于如下公式调整所述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25
所述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31
为调整后的相位因子,所述α为相位因子调整参数;
基于如下公式调整所述幅度因子:
A优化=A预编码
所述A优化为调整后的幅度因子。
可选的,在所述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目标矢量信号进行仿真验证,确定所述第二目标矢量信号的误码率;
基于所述误码率,调整所述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所述幅度因子调整参数。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调制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调制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
预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所述相位因子,并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所述幅度因子,所述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所述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基于多组样本数据拟合得到,所述样本数据包括:基于预设的调制器调制得到的样本矢量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及所述接收终端基于光电检测检测到的样本矢量信号对应的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度;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可选的,所述预编码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如下公式对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41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42
所述A预编码为所述幅度因子,所述A标准为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幅度,所述β为所述幅度因子调整参数,所述J为第一类整数阶贝塞尔函数,所述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43
为所述相位因子,所述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44
为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所述m为预设常数。
可选的,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如下公式调整所述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45
所述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46
为调整后的相位因子,所述α为相位因子调整参数;
基于如下公式调整所述幅度因子:
A优化=A预编码
所述A优化为调整后的幅度因子。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仿真验证模块;
所述仿真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目标矢量信号进行仿真验证,确定所述第二目标矢量信号的误码率;
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误码率,调整所述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所述幅度因子调整参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发送终端可以基于预设的调制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然后对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然后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相位因子,并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幅度因子,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基于多组样本数据拟合得到,样本数据包括:基于预设的调制器调制得到的样本矢量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及接收终端基于光电检测检测到的样本矢量信号对应的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度,然后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并向接收终端发送第二目标矢量信号。由于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是基于准确的数据(即调制器生成的样本矢量信号的相位和幅度)拟合得到的,因此,发送终端可以基于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将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调整至一个适合的数值,使得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二目标矢量信号中携带的信息不会因为客观因素发生损伤,进而使得接收终端接收的信息更准确。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终端,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包括:发送终端101和接收终端102。
其中,发送终端可以基于预设的调制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并对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优化,得到第二目标矢量信号,然后向接收终端发送该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接收终端接收到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二目标矢量信号后,接收终端可以基于光电检测技术,将第二目标矢量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而获取第二目标矢量信号携带的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方便描述,将通信过程中用于发送信号的终端称为发送终端,将用于接收信号的终端称为接收终端。实际上,发送终端也可作为接收终端接收信号,接收终端也可作为发送终端发送信号。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基于预设的调制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
步骤202、对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
步骤203、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相位因子,并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幅度因子。
其中,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基于多组样本数据拟合得到,样本数据包括:基于预设的调制器调制得到的样本矢量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及接收终端基于光电检测检测到的样本矢量信号对应的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度。
步骤204、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步骤205、向接收终端发送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发送终端可以基于预设的调制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然后对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然后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相位因子,并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幅度因子,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基于多组样本数据拟合得到,样本数据包括:基于预设的调制器调制得到的样本矢量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及接收终端基于光电检测检测到的样本矢量信号对应的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度,然后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并向接收终端发送第二目标矢量信号。由于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是基于准确的数据(即调制器生成的样本矢量信号的相位和幅度)拟合得到的,因此,发送终端可以基于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将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调整至一个适合的数值,使得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二目标矢量信号中携带的信息不会因为客观因素发生损伤,进而使得接收终端接收的信息更准确。
进一步的,针对上述步骤201、基于预设的调制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原始信号可以是发送终端利用软件产生的射频矢量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预设的调制器可以是单个MZM调制器,相较于级联结构的调制器,通过单个MZM调制器可以简化系统结构,节约设备成本。
针对上述步骤202、对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可以用于确定一个信号(即相位因子为该信号的相位,幅度因子为该信号的幅度),但是,为了保证接收终端可以接收到准确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还需要对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进行优化。
其中,预编码技术是在发送终端发送信号前,基于预设的预编码公式,对信号进行处理,以使得信号可以更稳定的传输的技术。
针对上述步骤203、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相位因子,并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幅度因子。拟合的目的是使得接收终端可以根据拟合得到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将相位因子调整至一个合适的数值,并根据拟合得到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将幅度因子调整至一个合适的数值。
针对上述步骤204、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第二目标矢量信号为发送终端最终发送的矢量信号,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目标矢量信号可以是光信号,其相位为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其幅度为调整后的幅度因子。
针对上述步骤205、向接收终端发送第二目标矢量信号。接收终端接收到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二目标矢量信号后,接收终端可以基于光电检测技术,将第二目标矢量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而读取电信号中的信息。
具体的,接收终端可以基于如下公式对第二目标矢量信号进行光电检测: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81
其中,IPD(t)为电信号,R为光电探测器的光电转换因子,E1为第二目标矢量信号的幅度大小,A为电信号的幅度,J为第一类整数阶贝塞尔函数,β为调制器的调制深度,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82
为调制器的直流偏置电压引起的初始相位,fs为各个相邻边带之间频率间隔,m为预设常数。
可选的,针对上述步骤202、对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发送终端具体可以执行为:
基于如下公式对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91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92
其中,A预编码为幅度因子,A标准为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幅度,β为幅度因子调整参数,J为第一类整数阶贝塞尔函数,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93
为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94
为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m为预设常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编码技术,发送终端可以更稳定的向接收终端发送矢量信号,保证信号传输的成功。
可选的,针对上述步骤203、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相位因子,并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幅度因子,发送终端具体可以执行为:
基于如下公式调整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95
其中,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096
为调整后的相位因子,α为相位因子调整参数;
基于如下公式调整幅度因子:
A优化=A预编码
其中,A优化为调整后的幅度因子。
本申请实施例中,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均是基于多组样本数据拟合得到的。
例如,发送终端通过软件获取了射频矢量信号A,并基于预设的MZM调制器将射频矢量信号A调制为第一目标矢量A,该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幅度为A0,相位为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01
然后发送终端可以基于预设的预编码公式,对第一目标矢量A进行预编码,得到第一目标矢量A的幅度因子A1和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02
此时,发送终端根据幅度因子A1和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03
已经可以确定一个可发送的矢量信号,但是,由于数字-模拟转换器的带宽受限,信号会受到滤波效应损伤,所以,若接收终端通过光电检测检测到的信号的幅度为A2,相位为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04
则A2与A0之间会存在偏差,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05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06
之间也会存在偏差。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发送终端可以通过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对幅度因子A1和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07
进行优化调整,以使得接收终端通过光电检测得到的A2与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幅度A0之间的偏差达到最小值,接收终端通过光电检测得到的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08
和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09
之间的偏差也达到最小值,进而使得接收终端可以获取准确地信息。
可选的,如图3所示,在上述步骤204、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之后,发送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301、对第二目标矢量信号进行仿真验证,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的误码率。
误码率是用于衡量通信传输质量的指标,在实际应用中,误码率=(传输过程中的误码/传输过程中的总码数)*100%。
其中,传输过程中的误码表示信号由于受到干扰(例如,由于数字-模拟转换器的带宽受限,信号会受到滤波效应损伤),导致接收终端接收到错误的代码。
例如,发送终端A发送的矢量信号包括的信息为“111111”,接收终端B接收到的矢量信号包括的信息为“111011”。
则此时,传输过程中的总码数为6,“0”为传输过程中的误码(即误码的数量为1),因此,此时的误码率为(1/6)*100%。
步骤302、基于误码率,调整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调整后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可以更准确的调整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得到一个更准确的优化规则,进而,可以使得接收终端接收到的信号更准确,且通信系统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调制模块401、预编码模块402、调整模块403、确定模块404和发送模块405;
调制模块401,用于基于预设的调制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
预编码模块402,用于对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
调整模块403,用于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相位因子,并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幅度因子,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基于多组样本数据拟合得到,样本数据包括:基于预设的调制器调制得到的样本矢量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及接收终端基于光电检测检测到的样本矢量信号对应的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度;
确定模块404,用于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发送模块405,用于向接收终端发送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可选的,预编码模块402,具体用于:
基于如下公式对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11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12
A预编码为幅度因子,A标准为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幅度,β为幅度因子调整参数,J为第一类整数阶贝塞尔函数,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13
为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14
为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m为预设常数。
可选的,调整模块403,具体用于:
基于如下公式调整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21
Figure BDA0002325705970000122
为调整后的相位因子,α为相位因子调整参数;
基于如下公式调整幅度因子:
A优化=A预编码
A优化为调整后的幅度因子。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仿真验证模块;
仿真验证模块,用于对第二目标矢量信号进行仿真验证,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的误码率;
调整模块403,还用于基于误码率,调整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发送终端可以基于预设的调制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然后对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然后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相位因子,并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幅度因子,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基于多组样本数据拟合得到,样本数据包括:基于预设的调制器调制得到的样本矢量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及接收终端基于光电检测检测到的样本矢量信号对应的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度,然后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并向接收终端发送第二目标矢量信号。由于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是基于准确的数据(即调制器生成的样本矢量信号的相位和幅度)拟合得到的,因此,发送终端可以基于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将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调整至一个适合的数值,使得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二目标矢量信号中携带的信息不会因为客观因素发生损伤,进而使得接收终端接收的信息更准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5所示,包括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和通信总线504,其中,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通过通信总线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5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基于预设的调制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
对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
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相位因子,并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幅度因子,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基于多组样本数据拟合得到,样本数据包括:基于预设的调制器调制得到的样本矢量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及接收终端基于光电检测检测到的样本矢量信号对应的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度;
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向接收终端发送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还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其他步骤,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网络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英文: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英文: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网络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简称: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发送方法步骤。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信号发送方法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终端,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接收终端和发送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预设的调制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
对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
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所述相位因子,并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所述幅度因子,所述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所述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基于多组样本数据拟合得到,所述样本数据包括:基于预设的调制器调制得到的样本矢量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及所述接收终端基于光电检测检测到的样本矢量信号对应的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度;
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包括:
基于如下公式对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
Figure FDA0002325705960000011
Figure FDA0002325705960000012
所述A预编码为所述幅度因子,所述A标准为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幅度,所述β为所述幅度因子调整参数,所述J为第一类整数阶贝塞尔函数,所述
Figure FDA0002325705960000013
为所述相位因子,所述
Figure FDA0002325705960000014
为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所述m为预设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所述相位因子,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所述幅度因子,包括:
基于如下公式调整所述相位因子:
Figure FDA0002325705960000021
所述
Figure FDA0002325705960000022
为调整后的相位因子,所述α为相位因子调整参数;
基于如下公式调整所述幅度因子:
A优化=A预编码
所述A优化为调整后的幅度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目标矢量信号进行仿真验证,确定所述第二目标矢量信号的误码率;
基于所述误码率,调整所述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所述幅度因子调整参数。
5.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终端,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接收终端和发送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调制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调制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
预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相位因子调整参数,调整所述相位因子,并基于预设的幅度因子调整参数,调整所述幅度因子,所述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所述幅度因子调整参数基于多组样本数据拟合得到,所述样本数据包括:基于预设的调制器调制得到的样本矢量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及所述接收终端基于光电检测检测到的样本矢量信号对应的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度;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调整后的相位因子和调整后的幅度因子,确定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目标矢量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如下公式对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相位因子和幅度因子:
Figure FDA0002325705960000031
Figure FDA0002325705960000032
所述A预编码为所述幅度因子,所述A标准为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幅度,所述β为所述幅度因子调整参数,所述J为第一类整数阶贝塞尔函数,所述
Figure FDA0002325705960000033
为所述相位因子,所述
Figure FDA0002325705960000034
为所述第一目标矢量信号的相位,所述m为预设常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如下公式调整所述相位因子:
Figure FDA0002325705960000035
所述
Figure FDA0002325705960000036
为调整后的相位因子,所述α为相位因子调整参数;
基于如下公式调整所述幅度因子:
A优化=A预编码
所述A优化为调整后的幅度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仿真验证模块;
所述仿真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目标矢量信号进行仿真验证,确定所述第二目标矢量信号的误码率;
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误码率,调整所述相位因子调整参数和所述幅度因子调整参数。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911315417.6A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 Active CN111147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5417.6A CN111147148B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5417.6A CN111147148B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148A true CN111147148A (zh) 2020-05-12
CN111147148B CN111147148B (zh) 2021-02-23

Family

ID=70518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5417.6A Active CN111147148B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71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4588A (zh) * 2020-05-21 2020-09-01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调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26324A1 (en) * 2015-10-29 2017-05-04 Zte Corporation Photonic vector signal generation using heterodyne beating
CN106712855A (zh) * 2016-12-20 2017-05-24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矢量射频信号的光载波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77934A (zh) * 2017-01-07 2017-06-20 复旦大学 基于相位因子优化的载波抑制模式光载无线矢量波系统
CN106877935A (zh) * 2017-01-09 2017-06-20 复旦大学 星座点分布最优化的相位预编码方法及矢量毫米波信号生成系统
CN108521302A (zh) * 2018-04-03 2018-09-11 重庆邮电大学 无相位预编码的奇数倍频矢量毫米波产生装置及方法
CN109474559A (zh) * 2019-01-07 2019-03-15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相位预编码因子优化的相位预编码方法及矢量毫米波信号生成系统
CN109660480A (zh) * 2019-01-07 2019-04-19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幅度预编码的3倍频8qam矢量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26324A1 (en) * 2015-10-29 2017-05-04 Zte Corporation Photonic vector signal generation using heterodyne beating
CN106712855A (zh) * 2016-12-20 2017-05-24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矢量射频信号的光载波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77934A (zh) * 2017-01-07 2017-06-20 复旦大学 基于相位因子优化的载波抑制模式光载无线矢量波系统
CN106877935A (zh) * 2017-01-09 2017-06-20 复旦大学 星座点分布最优化的相位预编码方法及矢量毫米波信号生成系统
CN108521302A (zh) * 2018-04-03 2018-09-11 重庆邮电大学 无相位预编码的奇数倍频矢量毫米波产生装置及方法
CN109474559A (zh) * 2019-01-07 2019-03-15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相位预编码因子优化的相位预编码方法及矢量毫米波信号生成系统
CN109660480A (zh) * 2019-01-07 2019-04-19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幅度预编码的3倍频8qam矢量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 ZHAO ET AL: "16QAM Vector Millimeter-Wave Signal Generation Based on Phase Modulator With Photonic Frequency Doubling and Precoding", 《IEEE PHOTONICS JOURNAL》 *
王文轩等: "基于DP-QPSK调制器的光域微波矢量信号发生器", 《光通信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4588A (zh) * 2020-05-21 2020-09-01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调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14588B (zh) * 2020-05-21 2023-05-30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调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148B (zh)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841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cal vector analysis based on double-sideband modulation
CN111614398B (zh) 基于异或神经网络的调制格式及信噪比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180139015A1 (en) Transmitter Noise in System Budget
KR20220050962A (ko) 송신기 테스트 파라미터를 획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저장 매체
CN111147148B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
US20180183526A1 (en) Calibration of pluggable optical module
US20170227585A1 (en) Harmonic distortion separation method, nonlinear character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729230B2 (en) Centralized automatic bia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optical modulators
CN112436897B (zh) 一种实现qam信号转换pam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EP4109833A1 (en) Signal pre-compens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303289B1 (ko) 위상 측정 정확도 향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17089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 filtering characteristic, pre-equalizer 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US11770183B2 (en) Compensation for attenuation of carrier power by a transmission path
US2020026690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polarization skew
Rico‐Martínez et al. Procedure to measure real time latency using software defined radio in a W‐band fiber‐wireless link
Chen et al. Technique to eliminate RF signal amplitude dependence in AOA measurement
CN104854834A (zh) 一种相位噪声校正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574527B (zh) 同相路和正交路不平衡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8737083B (zh) 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1836297A (zh) 通信链路参数的预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Kim et al. Delay Spread Model for Intra-Device Environments at 285 GHz
US20180076889A1 (e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sidual direct-current component and system
CN104052699A (zh) 射频混频器的dc偏移估计
CN113839709B (zh) 一种误码平层的标定方法以及装置
CN116614180B (zh) 一种面向卫星激光通信的iq时延标校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