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4778A - 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4778A
CN111144778A CN201911399971.7A CN201911399971A CN111144778A CN 111144778 A CN111144778 A CN 111144778A CN 201911399971 A CN201911399971 A CN 201911399971A CN 111144778 A CN111144778 A CN 111144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nterprise
evaluation
prese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99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光
贠瑞峰
康柳
王虎
陈佩
苏炽勇
邓鹏飞
何远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rt Shenzhou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rt Shenzhou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 Shenzhou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rt Shenzhou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999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47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4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4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及系统。该发明包括: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基于评价主题,确定多个指标;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权重;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依据多个权重和多个映射值,确定评价主题的评价分数。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一部门或者企业数据仅能局部反映事物的某个侧面,不能依据多角度、全景式的视角的对事物的状况面貌进行评价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研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个人和企业数据分散在众多职能部门和企业系统中,单一部门和企业数据仅能反映事物的某个侧面,不能通过多角度、全景式展现事物的整体面貌。
因此,相关部门不能通过事物的整体面貌对相关事物进行一个客观的评判。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单一部门或者企业数据仅能局部反映事物的某个侧面,不能依据多角度、全景式的视角的对事物的状况面貌进行评价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该发明包括: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基于评价主题,确定多个指标;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权重;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依据多个权重和多个映射值,确定评价主题的评价分数。
进一步地,在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之前,该方法包括:构建预设数据模型,其中,预设数据模型中包括目标主体的预设数据,预设数据模型中关联有目标主体对应的索引,索引为以下任意之一:身份证号、企业信用代码。
进一步地,在构建预设数据模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依据与预设数据模型关联的预设数据库,采集预设数据,其中,预设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个人数据、资产数据、医疗数据、证照数据、信用数据、消费数据、保障数据、资质数据、负面数据,第二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企业的基本信息数据、企业的关联关系数据、企业的抵押质押担保数据、企业的财务税务数据、企业的知识产权数据、企业的社会事件数据、企业的抽查检查数据、企业的行业评价数据、企业的资质资格数据、企业的遵从规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创建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在检测到预设数据发生更新时,通过OCR识别平台接口更新预设数据。
进一步地,在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数据,获取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指标数据;将多个指标数据存储至多个分布式存储单元内;对多个分布式存储单元进行编号以得到多个地址;将多个地址与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进行关联。
进一步地,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包括:确定多个指标数据对应的多个映射域;依据多个映射域与多个指标数据之间的多个映射关系,确定多个映射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评价主题,确定多个指标;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权重;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第五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多个权重和多个映射值,确定评价主题的评价分数。
进一步地,该系统包括:构建单元,用于在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之前,构建预设数据模型,其中,预设数据模型中包括目标主体的预设数据,预设数据模型中关联有目标主体对应的索引,索引为以下任意之一:身份证号、企业信用代码。
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采集单元,用于在构建预设数据模型之后,依据与预设数据模型关联的预设数据库,采集预设数据,其中,预设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个人数据、资产数据、医疗数据、证照数据、信用数据、消费数据、保障数据、资质数据、负面数据,第二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企业的基本信息数据、企业的关联关系数据、企业的抵押质押担保数据、企业的财务税务数据、企业的知识产权数据、企业的社会事件数据、企业的抽查检查数据、企业的行业评价数据、企业的资质资格数据、企业的遵从规范数据;创建单元,用于在预设数据库中创建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更新单元,用于在检测到预设数据发生更新时,通过OCR识别平台接口更新预设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该程序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该程序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
通过本发明,采用以下步骤: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基于评价主题,确定多个指标;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权重;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依据多个权重和多个映射值,确定评价主题的评价分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一部门或者企业数据仅能局部反映事物的某个侧面,不能依据多角度、全景式的视角的对事物的状况面貌进行评价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客观的对企业或个人的信用进行评价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生命周期模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限自由编码的实例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
步骤S102,基于评价主题,确定多个指标。
步骤S104,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权重。
步骤S104,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
步骤S105,依据多个权重和多个映射值,确定评价主题的评价分数。
上述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个人或企业进行评价的方法,其中,在确定了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时,将决定目标主体的评分的指标对应的映射值和指标对应的权重来计算目标主体的评价分数,也即,依据评价主题按层次结构得出每项指标的运算得分,分值值域采用值域映射算法,可以映射到任意有理数区域,通常为【1,100】。评分体系适用于个人或企业,评分等级可定义,如:总分100分,数据账户信用分得分≥80分设为“信用良好”;60分≤“信用一般”<80分,得分<60分“信用可靠度低”。
需要说明的是,评价主题是个人或者企业的不同评价方面,例如,有关于个人的评价主题包括个人的征信、个人的教育、个人的资产,有关于企业的评价主题包括:企业的收入、企业的纳税、企业的满意度或者企业的贡献度等方面。
进一步地,与评价主题相关的指标又包括很多不同的指标,例如,对个人的教育进行评价包括: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个人所读过的学校等不同的指标。
可选地,在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之前,该方法包括:构建预设数据模型,其中,预设数据模型中包括目标主体的预设数据,预设数据模型中关联有目标主体对应的索引,索引为以下任意之一:身份证号、企业信用代码。
具体地,在通过不同的指标对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进行打分之前,通过构建个人或者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模型以获得对企业或者个人评分所需的不同指标对应的数据。
上述地,通过与构建的预设数据模型(全生命周期模型)关联匹配身份证号、企业信用代码、属性数据、订阅和推送等信息,形成以身份证号为索引的个人账户和以企业信用代码为索引的企业账户,实行统一管理,为各相关部门的应用提供完善的服务支撑。
可选地,在构建预设数据模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依据与预设数据模型关联的预设数据库,采集预设数据,其中,预设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个人数据、资产数据、医疗数据、证照数据、信用数据、消费数据、保障数据、资质数据、负面数据,第二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企业的基本信息数据、企业的关联关系数据、企业的抵押质押担保数据、企业的财务税务数据、企业的知识产权数据、企业的社会事件数据、企业的抽查检查数据、企业的行业评价数据、企业的资质资格数据、企业的遵从规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创建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在检测到预设数据发生更新时,通过OCR识别平台接口更新预设数据。
具体地,构建了企业或者个人的全生命周期模型后,通过全生命周期模型与共享交换平台进行数据归集,实现了动态实时更新全生命周期模型中的数据,其中,归集数据包括个人和企业的办事数据信息、政府法规信息、办事公开信息和其他便民惠企信息。
归集个人数据,通过对市民的基本信息、资产信息、医疗信息、证照信息、信用信息、消费信息、保障信息、资质信息以及负面信息等十个层面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全覆盖市民基础属性类(主要来源于数据库)、行政办事类(业务数据)、便民服务类(教育、医疗服务)、信息公开类(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政策、办事指南、服务事项)等。
归集企业数据,通过对企业的基本信息、关联关系、抵押质押担保、财务税务、知识产权、法律仲裁、经营管理、社会事件、抽查检查、行业评价、资质资格、遵从规范等十二个层面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全覆盖企业基础属性类(主要来源于基础库)、行政办事类(业务数据)、便民服务类(招商引资、企业诉求、政策计算器等)、信息公开类(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政策、办事指南、服务事项、经济分析数据等)等。
因此,通过对企业或者个人的数据归集,构建了饱满的企业或者个人的“画像”,也即,通过构建的企业或者个人的全生命周期模型归集了企业或者个人的全部信息数据,如图2所示,图2为全生命周期模型的示意图。
进一步地,通过对企业或者个人的信息数据的归集,以自然人库和法人库相关信息为静态基础信息,收集市民和企业业务应用过程数据形成动态过程信息,构建完整的个人和企业账户,既满足市民和企业的信息查询需求,亦满足政务端的管理与特征分析需求。
如图2所示,个人账户的创建依托自然人库中的基本信息源自动完成首次后台个人账户创建,通过匹配市民政务、医疗、教育等领域业务办理的信息对个人账户数据进行更新完善,最终建立个人从出生到终老的全部信息档案台账。个人数据账户以个人身份证号为索引,以个人从出生到离世全生命周期数据为主线,存储涉及个人教育、医疗、社保、公积金的数据。
企业账户的创建依托法人库数据,关联企业涉及的税务、信用、安全生产等办理信息,对企业数据账户进行更新补充,最终建立企业从注册到注销的全部信息档案台账。企业数据账户以组织机构代码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业务应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各类事项的智慧办理,使企业充分享受数据红利。
进一步地,通过数据账户的场景化思维从个人和企业的实际使用角度出发,综合主体、时间、地点、事件等各种场景指标元素,串联成一幅“数字画面”,场景化具有精准集聚、便捷使用的显著优势,同时能够提升平台数据寻址高效性,保障平台高并发性能。
具体地,数据账户的数据旨在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及时、精准的数据服务,必须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因此对数据账户的及时更新至关重要。
个人账户数据更新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新增人口数据。新迁入、新生儿等人口数据,通过共享交换平台更新至个人账户库;二是个人业务数据。市民在社保、医疗、教育等业务办理结束后,需要将个人业务办理信息更新至个人账户库;三是事项信息。由业务部门提供各类办事指南、政策法规、便民服务信息等,用于个人账户更新匹配。
企业账户数据更新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新增企业数据。新注册企业信息或信息变更数据,通过标准院更新至企业账户库;二是企业业务数据。企业在工商、税务、信用、安全生产等业务办理过程中,将最新企业业务办理信息更新至企业账户库;三是事项信息。由业务部门提供各类办事指南、政策法规、便民服务信息等,用于企业账户更新匹配。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数据账户集成OCR识别平台接口功能,代替传统的人工鉴别、手工录入方式,精准认证、快速登录、准确审核,识别数据包括身份证、行驶证、营业执照、文档、开户许可证、事业法人等,方便市民、企业办理业务,缩减办事流程和时间,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同时,平台还在继续集成语音、视觉识别等AI工具模块,保障数据账户平台的智能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数据账户采取省统一身份认证最高安全等级登录。建立了体系完备的脱敏、脱密机制和策略,采用安全等保数据存储及数据库防拖库技术等措施,实现系统的数据安全维护、数据安全操作及数据安全使用之间的完美平衡。
可选地,在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数据,获取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指标数据;将多个指标数据存储至多个分布式存储单元内;对多个分布式存储单元进行编号以得到多个地址;将多个地址与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进行关联。
上述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以大数据资源中心为基础,通过梳理整合数据资源中个人和企业相关各类证照数据和各类业务办理数据,构建起涵盖居民从出生到离世的全生命周期的个人数据账户和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生命周期数据的企业数据账户。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全生命周期模型中,采用限自由编码(UFC,UnlimitedFree Coding specification)的数据编址技术,解决超大规模数据量的快速定位、查询等核心问题。
具体地,无限自由编码技术也即数据账户采用编址寻址技术。在数据存放在分布式存储器中,存储器是由一个个分布式存储单元构成,为有效管理指标存储器,需要对各个存储单元编号,即给每个数据指标赋予地址码。查询时按地址码,再由分布式查询器找到数据所在地址提取数据。实现了数据的原子化管理,解决数据的溯源、追踪、防篡改、版本管控等疑难问题,保障数据账户技术定位的长远性,如图3所示,图3为无限自由编码的实例示意图。
也即,通过对多个分布式存储单元进行编号,并将编号与个人账户或者企业账户进行关联,形成了通过关联账户快速获取不同的数据的地址索引。
可选地,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包括:确定多个指标数据对应的多个映射域;依据多个映射域与多个指标数据之间的多个映射关系,确定多个映射值。
上述地,由于用于计算评分的不同指标对应于不同的数据,通过不同指标对应的数据来对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进行评分,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不同指标采用阈值映射算法,以得到不同指标对应的映射值,其中,指标对应的映射区间一般指任意有理数区域,通常为【1,100】。
通过构建针对企业或者个人的全生命周期模型,并通过个人或企业数据账户进行统一信息安全管理,对账户内的信息进行查询、授权、认证、使用,构建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形成可追溯的应用体系。
数据账户主要为各委办局提供应用服务支撑,包括信息编目发布、信息共享服务、属性匹配服务、认证服务、订阅推送服务、业务诉求及数据服务API等内容;在授权许可安全的环境下为业务应用提供个人和企业数据信息,便于业务开展,提供业务应用的实效性和便利性,提升个人和企业服务水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通过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基于评价主题,确定多个指标;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权重;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依据多个权重和多个映射值,确定评价主题的评价分数,相关技术中单一部门或者企业数据仅能局部反映事物的某个侧面,不能依据多角度、全景式的视角的对事物的状况面貌进行评价的问题,达到了为相关部门对企业或个人的评价提供客观数据依据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评价系统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价系统进行介绍。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系统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第二确定单元402,用于基于评价主题,确定多个指标;第三确定单元404,用于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权重;第四确定单元404,用于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第五确定单元405,用于依据多个权重和多个映射值,确定评价主题的评价分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价系统,通过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第二确定单元402,用于基于评价主题,确定多个指标;第三确定单元404,用于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权重;第四确定单元404,用于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第五确定单元405,用于依据多个权重和多个映射值,确定评价主题的评价分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一部门或者企业数据仅能局部反映事物的某个侧面,不能依据多角度、全景式的视角的对事物的状况面貌进行评价的问题,达到了为相关部门对企业或个人的评价提供客观数据依据的效果。
可选地,该系统包括:构建单元,用于在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之前,构建预设数据模型,其中,预设数据模型中包括目标主体的预设数据,预设数据模型中关联有目标主体对应的索引,索引为以下任意之一:身份证号、企业信用代码。
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采集单元,用于在构建预设数据模型之后,依据与预设数据模型关联的预设数据库,采集预设数据,其中,预设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个人数据、资产数据、医疗数据、证照数据、信用数据、消费数据、保障数据、资质数据、负面数据,第二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企业的基本信息数据、企业的关联关系数据、企业的抵押质押担保数据、企业的财务税务数据、企业的知识产权数据、企业的社会事件数据、企业的抽查检查数据、企业的行业评价数据、企业的资质资格数据、企业的遵从规范数据;创建单元,用于在预设数据库中创建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更新单元,用于在检测到预设数据发生更新时,通过OCR识别平台接口更新预设数据。
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在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之前,依据预设数据,获取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指标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将多个指标数据存储至多个分布式存储单元内;编号单元,用于对多个分布式存储单元进行编号以得到多个地址;关联单元,用于将多个地址与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进行关联。
可选地,第四确定单元404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多个指标数据对应的多个映射域;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多个映射域与多个指标数据之间的多个映射关系,确定多个映射值。
一种评价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第一确定单元401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解决相关技术中单一部门或者企业数据仅能局部反映事物的某个侧面,不能依据多角度、全景式的视角的对事物的状况面貌进行评价的问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基于评价主题,确定多个指标;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权重;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依据多个权重和多个映射值,确定评价主题的评价分数。
可选地,在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之前,该方法包括:构建预设数据模型,其中,预设数据模型中包括目标主体的预设数据,预设数据模型中关联有目标主体对应的索引,索引为以下任意之一:身份证号、企业信用代码。
可选地,在构建预设数据模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依据与预设数据模型关联的预设数据库,采集预设数据,其中,预设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个人数据、资产数据、医疗数据、证照数据、信用数据、消费数据、保障数据、资质数据、负面数据,第二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企业的基本信息数据、企业的关联关系数据、企业的抵押质押担保数据、企业的财务税务数据、企业的知识产权数据、企业的社会事件数据、企业的抽查检查数据、企业的行业评价数据、企业的资质资格数据、企业的遵从规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创建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在检测到预设数据发生更新时,通过OCR识别平台接口更新预设数据。
可选地,在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数据,获取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指标数据;将多个指标数据存储至多个分布式存储单元内;对多个分布式存储单元进行编号以得到多个地址;将多个地址与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进行关联。
可选地,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包括:确定多个指标数据对应的多个映射域;依据多个映射域与多个指标数据之间的多个映射关系,确定多个映射值。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基于评价主题,确定多个指标;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权重;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依据多个权重和多个映射值,确定评价主题的评价分数。
可选地,在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之前,该方法包括:构建预设数据模型,其中,预设数据模型中包括目标主体的预设数据,预设数据模型中关联有目标主体对应的索引,索引为以下任意之一:身份证号、企业信用代码。
可选地,在构建预设数据模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依据与预设数据模型关联的预设数据库,采集预设数据,其中,预设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个人数据、资产数据、医疗数据、证照数据、信用数据、消费数据、保障数据、资质数据、负面数据,第二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企业的基本信息数据、企业的关联关系数据、企业的抵押质押担保数据、企业的财务税务数据、企业的知识产权数据、企业的社会事件数据、企业的抽查检查数据、企业的行业评价数据、企业的资质资格数据、企业的遵从规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创建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在检测到预设数据发生更新时,通过OCR识别平台接口更新预设数据。
可选地,在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依据预设数据,获取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指标数据;将多个指标数据存储至多个分布式存储单元内;对多个分布式存储单元进行编号以得到多个地址;将多个地址与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进行关联。
可选地,基于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包括:确定多个指标数据对应的多个映射域;依据多个映射域与多个指标数据之间的多个映射关系,确定多个映射值。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
基于所述评价主题,确定多个指标;
基于所述多个指标,确定所述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权重;
基于所述多个指标,确定所述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
依据所述多个权重和所述多个映射值,确定所述评价主题的评价分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预设数据模型,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模型中包括所述目标主体的预设数据,所述预设数据模型中关联有所述目标主体对应的索引,所述索引为以下任意之一:身份证号、企业信用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预设数据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与所述预设数据模型关联的预设数据库,采集所述预设数据,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个人数据、资产数据、医疗数据、证照数据、信用数据、消费数据、保障数据、资质数据、负面数据,所述第二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企业的基本信息数据、企业的关联关系数据、企业的抵押质押担保数据、企业的财务税务数据、企业的知识产权数据、企业的社会事件数据、企业的抽查检查数据、企业的行业评价数据、企业的资质资格数据、企业的遵从规范数据;
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创建所述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
在检测到所述预设数据发生更新时,通过OCR识别平台接口更新所述预设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多个指标,确定所述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预设数据,获取所述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指标数据;
将所述多个指标数据存储至多个分布式存储单元内;
对所述多个分布式存储单元进行编号以得到多个地址;
将所述多个地址与所述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进行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多个指标,确定所述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指标数据对应的多个映射域;
依据所述多个映射域与所述多个指标数据之间的多个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多个映射值。
6.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评价主题,确定多个指标;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个指标,确定所述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权重;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个指标,确定所述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映射值;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多个权重和所述多个映射值,确定所述评价主题的评价分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构建单元,用于在确定目标主体的评价主题之前,构建预设数据模型,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模型中包括所述目标主体的预设数据,所述预设数据模型中关联有所述目标主体对应的索引,所述索引为以下任意之一:身份证号、企业信用代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在构建预设数据模型之后,依据与所述预设数据模型关联的预设数据库,采集所述预设数据,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个人数据、资产数据、医疗数据、证照数据、信用数据、消费数据、保障数据、资质数据、负面数据,所述第二数据至少包括以下数据:企业的基本信息数据、企业的关联关系数据、企业的抵押质押担保数据、企业的财务税务数据、企业的知识产权数据、企业的社会事件数据、企业的抽查检查数据、企业的行业评价数据、企业的资质资格数据、企业的遵从规范数据;
创建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创建所述目标主体对应的账户;
更新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预设数据发生更新时,通过OCR识别平台接口更新所述预设数据。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
10.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
CN201911399971.7A 2019-12-30 2019-12-30 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1144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9971.7A CN111144778A (zh) 2019-12-30 2019-12-30 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9971.7A CN111144778A (zh) 2019-12-30 2019-12-30 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4778A true CN111144778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22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9971.7A Pending CN111144778A (zh) 2019-12-30 2019-12-30 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477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4120A (zh) * 2020-12-09 2021-06-2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抵押评价方法
WO2022213816A1 (zh) * 2021-04-06 2022-10-13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析的方法、数据分析系统、计算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53292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ramework to populate and maintain a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industry model repository
CN103514566A (zh) * 2013-10-15 2014-01-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风险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866969A (zh) * 2015-05-25 2015-08-2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个人信用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464037A (zh) * 2017-07-05 2017-12-12 九次方大数据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多指标维度模型的企业画像方法及系统
CN109726905A (zh) * 2018-12-20 2019-05-07 北交金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价值画像评价的方法和系统
CN109766359A (zh) * 2018-12-26 2019-05-17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用主体综合分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046984A (zh) * 2019-03-01 2019-07-23 安徽省优质采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信用评级系统及评价方法
CN110400088A (zh) * 2019-07-31 2019-11-01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纳税信用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53292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ramework to populate and maintain a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industry model repository
CN103514566A (zh) * 2013-10-15 2014-01-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风险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866969A (zh) * 2015-05-25 2015-08-2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个人信用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464037A (zh) * 2017-07-05 2017-12-12 九次方大数据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多指标维度模型的企业画像方法及系统
CN109726905A (zh) * 2018-12-20 2019-05-07 北交金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价值画像评价的方法和系统
CN109766359A (zh) * 2018-12-26 2019-05-17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用主体综合分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046984A (zh) * 2019-03-01 2019-07-23 安徽省优质采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信用评级系统及评价方法
CN110400088A (zh) * 2019-07-31 2019-11-01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纳税信用评价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4120A (zh) * 2020-12-09 2021-06-2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抵押评价方法
WO2022213816A1 (zh) * 2021-04-06 2022-10-13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析的方法、数据分析系统、计算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nnett The European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An instrument for the globalization of privacy standards?
Keay Ascertaining the corporate objective: An entity maximis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model
CN110796470A (zh) 一种面向市场主体监管和服务的数据分析系统
CN106408249A (zh) 简历与职位匹配方法及装置
Ostrom Decentr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new panacea
CN107679856B (zh) 基于交易的业务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734591A (zh) 欺诈案件的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711981A (zh) 基于人工智能确定授信额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44778A (zh) 基于数据账户的管理与评价方法及系统
Derevyanko et al. Assessment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 security of the region (based on the relevant statistics of the Donetsk region)
Terlouw Local identities and politics: Negotiating the old and the new
CN112598249A (zh) 一种对象评价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670953A (zh) 一种股权登记方法、装置及设备
Albin et al. Fragmenting work, fragmented regulation: the contract of employment as a driver of social exclusion
CN111292058A (zh)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构建及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及设备、介质
Todorović et al.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
Hamid et al. COBIT benchmarking of system development governance for a government agency in Malaysia
Talha et al. The relationship of ethical climate with intention and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 behaviour: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Ayinla et al. Youth unemployment and its impact on Nigeria’s economic development
Bentley Taxpayer rights and protections in a digital global environment
CN114170025A (zh) 一种风险等级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Oloke et al. Empirical Determination of Co-operative Hou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in Lagos Metropolis
Isopeskul et al. Influence of stakeholders 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development
Purwanda The Influence of the Human and Economic Index Development Components on the Unemployment Rate in Indonesia
Hossain et al. Migration of Bangladeshi workers to Malaysia: emerging lesson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costs and benefits at the migrant, migrant household and community lev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