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1308A - 一种步距校正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步距校正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1308A
CN111141308A CN201911360495.8A CN201911360495A CN111141308A CN 111141308 A CN111141308 A CN 111141308A CN 201911360495 A CN201911360495 A CN 201911360495A CN 111141308 A CN111141308 A CN 111141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current
distance
user
p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04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1308B (zh
Inventor
刘永刚
单体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04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13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1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1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1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1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2/00Measuring distance traversed on the ground by vehicles, persons, animals or other moving solid bodies, e.g. using odometers, using pedometers
    • G01C22/006Pedome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Distances Traversed On The Ground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步距校正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获取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根据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计算出用户的当前步距。当前步距并不能较为全面的反映用户真实的步距,为了提升步距的精准性,可以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每执行一次步距值的校正,便可以将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通过不断的累计校正,可以使得参考步距的取值越来越精确。参考步距可以作为后续丈量距离的计算依据。通过对步距值进行校正,可以提升步距值的精准性,从而可以依赖于该步距值更加准确的计算出运动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步距校正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距离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步距校正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消费类电子产品逐渐流行的当下,智能手环、手表类电子产品已具有相当规模,其可以实现简单的计步功能。
用户移动一步所产生的距离可以称作步距。以智能手环为例,智能手环可以检测出用户的运动步数,将运动步数与步距相乘便可以计算出用户的运动距离。
现有技术中,一般以固定的取值作为用户的步距,从而实现运动距离的计算。但是不同的用户其对应的步距存在差异,同一个用户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步距也会有所差异。按照现有技术记载的方式,计算出的运动距离的误差往往较大。
可见,如何更加准确的计算出运动距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步距校正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可以更加准确的计算出运动距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步距校正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
根据所述当前移动步数和所述当前移动距离值,计算出当前步距;
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所述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
将所述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
可选地,所述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所述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校正后的步距值R',
R'=α*R+β*r1;
其中,R表示存储的参考步距;α表示参考步距的权重值;r1表示当前步距;β表示当前步距的权重值。
可选地,所述参考步距的权重值和所述当前步距的权重值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337054460000021
其中,L表示校正模式下除去所述当前移动距离值时用户移动距离的累加值;l1表示当前移动距离值。
可选地,所述参考步距的权重值和所述当前步距的权重值按照如下公式α=β=1/2设置。
可选地,所述获取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包括: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测距指令时,进入校正模式对已统计的移动步数清零,并重新记录用户的移动步数;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退出指令时,将当前统计的移动步数作为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将用户输入的距离值作为所述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距离值。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移动步数和所述当前移动距离值,计算出当前步距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步距与存储的参考步距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则进行告警提示。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之后还包括:
获取测距模式下的当前步数;
依据所述当前步数以及所述最新的参考步距,计算得到所述测距模式下的距离值。可选地,所述校正模式的类型有多种;其中,每种类型的校正模式有其各自对应的参考步距;
相应的,所述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所述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包括:
从存储的参考步距中选取出与所述校正模式所属的类型相匹配的参考步距;
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所述相匹配的参考步距以及所述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步距校正装置,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包括获取单元、计算单元、校正单元和替换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移动步数和所述当前移动距离值,计算出当前步距;
所述校正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所述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
所述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
可选地,所述校正单元具体用于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校正后的步距值R',
R'=α*R+β*r1;
其中,R表示存储的参考步距;α表示参考步距的权重值;r1表示当前步距;β表示当前步距的权重值。
可选地,所述参考步距的权重值和所述当前步距的权重值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337054460000041
其中,L表示校正模式下除去所述当前移动距离值时用户移动距离的累加值;l1表示当前移动距离值。
可选地,所述参考步距的权重值和所述当前步距的权重值按照如下公式α=β=1/2设置。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包括记步子单元和作为子单元;
所述记步子单元,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测距指令时,进入校正模式对已统计的移动步数清零,并重新记录用户的移动步数;
所述作为子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退出指令时,将当前统计的移动步数作为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将用户输入的距离值作为所述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距离值。
可选地,还包括提示单元;
所述提示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步距与存储的参考步距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则进行告警提示。
可选地,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测距模式下的当前步数;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依据所述当前步数以及所述最新的参考步距,计算得到所述测距模式下的距离值。
可选地,所述校正模式的类型有多种;其中,每种类型的校正模式有其各自对应的参考步距;
相应的,所述校正单元包括选取子单元和校正子单元;
所述选取子单元,用于从存储的参考步距中选取出与所述校正模式所属的类型相匹配的参考步距;
所述校正子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所述相匹配的参考步距以及所述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步距校正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步距校正方法的步骤。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获取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当前移动步数表示在校正模式下用户行走的步数;当前移动距离值表示在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实际移动距离值。根据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可以计算出用户的当前步距。计算出的当前步距可以较好的反映用户在当前移动距离值下所对应的步距,但是受限于用户自身状态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计算出的当前步距并不能较为全面的反映用户真实的步距,为了提升步距的精准性,可以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参考步距可以是上一次校正后得到的步距值。每执行一次步距值的校正,便可以将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通过不断的累计校正,可以使得参考步距的取值越来越精确。参考步距可以作为后续丈量距离的计算依据。通过对步距值进行校正,可以提升步距值的精准性,从而可以依赖于该步距值更加准确的计算出运动距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步距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步距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接下来,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步距校正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步距校正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距校正方法适用于实现步数测量的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为了便于描述,后续内容均以智能手环为例展开介绍。
智能手环有其对应的多种模式,例如,心率测量模式、睡眠检测模式、运动记录模式等。为了避免其它模式对距离丈量造成影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定单独的校正模式。
当用户需要依赖于智能手环实现对距离的测量时,可以调整智能手环进入校正模式。在具体实现中,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环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选择校正模式,并点击确认,此时相当于向智能手环输入测距指令;相应的,当智能手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测距指令时,进入校正模式对已统计的移动步数清零,并重新记录用户的移动步数;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退出指令时,将当前统计的移动步数作为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将用户输入的距离值作为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距离值。
S102:根据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计算出当前步距。
当前移动步数表示在校正模式下用户行走的步数;当前移动距离值表示在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实际移动距离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当前移动距离值除以当前移动步数得到当前步距。
S103: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
计算出的当前步距可以较好的反映用户在当前移动距离值下所对应的步距,但是受限于用户自身状态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计算出的当前步距并不能较为全面的反映用户真实的步距,为了提升步距的精准性,可以对计算出的当前步距进行校正。
参考步距可以是上一次校正后得到的步距值。上一次校正得到的步距值是基于历史校正模式下累计校正得到的步距值。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校正后的步距值R',
R'=α*R+β*r1;
其中,R表示存储的参考步距;α表示参考步距的权重值;r1表示当前步距;β表示当前步距的权重值。
权重分配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设置参考步距的权重值和当前步距的权重值,
Figure BDA0002337054460000071
其中,L表示校正模式下除去当前移动距离值时用户移动距离的累加值;l1表示当前移动距离值。
通过对参考步距和当前步距进行加权运算,既考虑了历史校正模式下用户的步距值,又充分考虑了当前校正模式下用户的步距值,从而使得校正后的步距值更加贴合在校正模式下用户实际的步距值。
以智能手环为例,每执行一次步距值的校正,便可以将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进行保存,并且记录校正模式下用户移动距离的累加值。当智能手环进入新一轮的校正模式时,智能手环可以根据获取的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计算出当前步距。
为了对当前步距进行校正,智能手环可以读取保存的参考步距以及校正模式下用户移动距离的累加值,此时该累加值并不包含当前移动距离值。当完成对当前步距的校正之后,智能手环可以将原本记录的累加值与当前移动距离值的和值作为最新的累加值进行保存。
举例说明,第一次校正模式下,假设用户行走的步数为50步,用户行走的当前移动距离值l1=100米,则第一次校正模式下的当前步距r1=100/50=2米,初始状态下R=0,L=0;按照如下公式,可以计算出校正后的步距值,
Figure BDA0002337054460000081
相应的,电子设备可以将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参考步距进行保存,此时用户移动距离的累加值L=100米,参考步距R=2米。
第二次校正模式下,假设用户行走的步数为50步,用户行走的当前移动距离值l1=105米,则第一次校正模式下的当前步距r1=105/50=2.1米,电子设备存储的R=2米,L=100米;按照如下公式,可以计算出校正后的步距值,
Figure BDA000233705446000008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校正后的步距值可以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字。
相应的,电子设备可以将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参考矩阵进行保存,此时保存的参考矩阵R=2.051米,用户移动距离的累加值L=205米。
第三次校正模式下,假设用户行走的步数为200步,用户行走的当前移动距离值l1=360米,则第一次校正模式下的当前步距r1=360/200=1.8米,电子设备存储的R=2.051米,L=205米;按照如下公式,可以计算出校正后的步距值,
Figure BDA0002337054460000083
相应的,电子设备可以将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参考矩阵进行保存,此时保存的参考矩阵R=1.891米,用户移动距离的累加值L=565米。
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可以按照α=β=1/2设置参考步距的权重值和当前步距的权重值,即将存储的参考步距与当前步距的平均值作为校正后的步距值。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取平均值的计算方式,在初始状态下,参考步距的取值为零,对于该种情况,可以直接将当前步距作为校正后的步距值。只有当参考步距的取值不为零时,才将存储的参考步距与当前步距的平均值作为校正后的步距值。
S104:将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
参考步距可以是上一次校正后得到的步距值。每执行一次步距值的校正,便可以将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通过不断的累计校正,可以使得参考步距的取值越来越精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步距值进行校正,从而提升距离丈量的准确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获取测距模式下的当前步数;依据当前步数以及最新的参考步距,计算得到测距模式下的距离值,从而实现距离的丈量。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将最新的参考步距与测距模式下的当前步数的乘积作为测量出的距离值。因此,参考步距的精确度越高,计算出的行走距离越准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获取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当前移动步数表示在校正模式下用户行走的步数;当前移动距离值表示在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实际移动距离值。根据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可以计算出用户的当前步距。计算出的当前步距可以较好的反映用户在当前移动距离值下所对应的步距,但是受限于用户自身状态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计算出的当前步距并不能较为全面的反映用户真实的步距,为了提升步距的精准性,可以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参考步距可以是上一次校正后得到的步距值。每执行一次步距值的校正,便可以将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通过不断的累计校正,可以使得参考步距的取值越来越精确。参考步距可以作为后续丈量距离的计算依据。通过对步距值进行校正,可以提升步距值的精准性,从而可以依赖于该步距值更加准确的计算出运动距离。
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距离值是由用户输入得到,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存在用户输入错误的当前移动距离值,例如,当前移动距离值为2000米,用户在智能手环的人机交互界面上输入了200米,此时依赖于当前移动距离值计算出的当前步距会存在较大的偏差。
针对于该种情况,在本发明实施中,在根据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计算出当前步距之后,可以对当前步距与参考步距进行比较,如果当前步距与存储的参考步距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则进行告警提示。
告警提示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进行语音播报或者震动提醒或者灯光闪烁等提示方式。
预设值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例如,可以将预设值设定为0.3米。
当前步距与存储的参考步距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则说明当前步距与用户实际的步距值偏差较大,此时可以进行告警提示,以便于用户及时对当前步距进行调整。
在具体实现中,用户可以检查输入的当前移动距离值是否正确。当用户输入的当前移动距离值正确时,也可能是由于电子设备的计步功能出现问题,导致记录的当前移动步数出现错误,此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留当前步距或者丢弃当前步距。
通过将当前步距与参考步距进行比较,可以及时发现当前步距异常的情况,从而降低错误数据对步距校正带来的影响。
考虑到电子设备上保存的参考步距可能会出现丢失的情况,参考步距对于步距的校正以及距离的丈量至关重要,因此,为了提升参考步距的存储安全性,在将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之后,可以将最新的参考步距传输至后台系统。
通过将参考步距传输至后台系统,提升了参考步距存储的安全性,即使电子设备上保存的参考步距丢失,电子设备也可以从后台系统获取相应的参考步距。
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行走的状态不同,其产生的步距也会有所差异。例如,用户正常走步和用户跑步状态下所差生的步距会存在差别。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参考步距的准确性,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行走状态,对校正模式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校正模式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每种类型的校正模式有其各自对应的参考步距。
相应的,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包括:从存储的参考步距中选取出与校正模式所属的类型相匹配的参考步距;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相匹配的参考步距以及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
结合实际应用,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将校正模式划分为慢走校正模式、快走校正模式、慢跑校正模式和快跑校正模式。
以智能手环为例,可以在智能手环中存储校正模式所包含的所有类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行走状态,通过智能手环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选择相适应的校正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介绍的几种校正模式仅是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不同形式的划分或者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从而进一步提升参考步距的准确性。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步距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包括获取单元21、计算单元22、校正单元23和替换单元24;
获取单元21,用于获取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
计算单元22,用于根据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计算出当前步距;
校正单元23,用于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
替换单元24,用于将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
可选地,所述校正单元具体用于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校正后的步距值R',
R'=α*R+β*r1;
其中,R表示存储的参考步距;α表示参考步距的权重值;r1表示当前步距;β表示当前步距的权重值。
可选地,所述参考步距的权重值和所述当前步距的权重值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337054460000121
其中,L表示校正模式下除去所述当前移动距离值时用户移动距离的累加值;l1表示当前移动距离值。
可选地,所述参考步距的权重值和所述当前步距的权重值按照如下公式α=β=1/2设置。
可选地,获取单元包括记步子单元和作为子单元;
记步子单元,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测距指令时,进入校正模式对已统计的移动步数清零,并重新记录用户的移动步数;
作为子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退出指令时,将当前统计的移动步数作为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将用户输入的距离值作为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距离值。
可选地,还包括提示单元;
提示单元,用于当前步距与存储的参考步距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则进行告警提示。
可选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测距模式下的当前步数;
计算单元还用于依据当前步数以及最新的参考步距,计算得到测距模式下的距离值。可选地,校正模式的类型有多种;其中,每种类型的校正模式有其各自对应的参考步距;
相应的,校正单元包括选取子单元和校正子单元;
选取子单元,用于从存储的参考步距中选取出与校正模式所属的类型相匹配的参考步距;
校正子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相匹配的参考步距以及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
图2所对应实施例中特征的说明可以参见图1所对应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获取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当前移动步数表示在校正模式下用户行走的步数;当前移动距离值表示在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实际移动距离值。根据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可以计算出用户的当前步距。计算出的当前步距可以较好的反映用户在当前移动距离值下所对应的步距,但是受限于用户自身状态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计算出的当前步距并不能较为全面的反映用户真实的步距,为了提升步距的精准性,可以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参考步距可以是上一次校正后得到的步距值。每执行一次步距值的校正,便可以将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通过不断的累计校正,可以使得参考步距的取值越来越精确。参考步距可以作为后续丈量距离的计算依据。通过对步距值进行校正,可以提升步距值的精准性,从而可以依赖于该步距值更加准确的计算出运动距离。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3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存储器3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32,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步距校正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步距校正方法的步骤。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步距校正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Claims (10)

1.一种步距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
根据所述当前移动步数和所述当前移动距离值,计算出当前步距;
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所述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
将所述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所述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校正后的步距值R',
R'=α*R+β*r1;
其中,R表示存储的参考步距;α表示参考步距的权重值;r1表示当前步距;β表示当前步距的权重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步距的权重值和所述当前步距的权重值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2337054450000011
其中,L表示校正模式下除去所述当前移动距离值时用户移动距离的累加值;l1表示当前移动距离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步距的权重值和所述当前步距的权重值按照如下公式α=β=1/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包括: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测距指令时,进入校正模式对已统计的移动步数清零,并重新记录用户的移动步数;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退出指令时,将当前统计的移动步数作为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将用户输入的距离值作为所述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距离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移动步数和所述当前移动距离值,计算出当前步距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步距与存储的参考步距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则进行告警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之后还包括:
获取测距模式下的当前步数;
依据所述当前步数以及所述最新的参考步距,计算得到所述测距模式下的距离值。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模式的类型有多种;其中,每种类型的校正模式有其各自对应的参考步距;
相应的,所述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所述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包括:
从存储的参考步距中选取出与所述校正模式所属的类型相匹配的参考步距;
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所述相匹配的参考步距以及所述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
9.一种步距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包括获取单元、计算单元、校正单元和替换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校正模式下用户的当前移动步数和当前移动距离值;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移动步数和所述当前移动距离值,计算出当前步距;
所述校正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权重分配规则,对存储的参考步距以及所述当前步距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到校正后的步距值;
所述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校正后的步距值作为最新的参考步距。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步距校正方法的步骤。
CN201911360495.8A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步距校正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111141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0495.8A CN111141308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步距校正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0495.8A CN111141308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步距校正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1308A true CN111141308A (zh) 2020-05-12
CN111141308B CN111141308B (zh) 2022-03-01

Family

ID=70520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0495.8A Active CN111141308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步距校正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13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6651A1 (zh) * 2021-01-25 2022-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步长获取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4337A (zh) * 2012-12-19 2014-06-2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多姿态步距校正定位系统与方法
CN104937376A (zh) * 2012-11-07 2015-09-23 谷歌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计步器装置中基于频率的跨步长度修正的系统和方法
CN106525066A (zh) * 2016-10-17 2017-03-22 深圳众思科技有限公司 计步数据处理方法和计步器
CN106767790A (zh) * 2017-01-12 2017-05-31 厦门大学 人体下肢运动模型与卡尔曼滤波融合估计行人移动跟踪的方法
CN108072371A (zh) * 2016-11-18 2018-05-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692738A (zh) * 2018-03-30 2018-10-23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步长的校正方法及装置、跑步距离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US10260884B2 (en) * 2016-05-04 2019-04-16 Under Armour,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map data in a calibration process
CN109844460A (zh) * 2016-10-26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步幅校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595502A (zh) * 2019-10-23 2019-12-20 成都乐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跑步距离的估算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7376A (zh) * 2012-11-07 2015-09-23 谷歌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计步器装置中基于频率的跨步长度修正的系统和方法
CN103884337A (zh) * 2012-12-19 2014-06-2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多姿态步距校正定位系统与方法
US10260884B2 (en) * 2016-05-04 2019-04-16 Under Armour,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map data in a calibration process
CN106525066A (zh) * 2016-10-17 2017-03-22 深圳众思科技有限公司 计步数据处理方法和计步器
CN109844460A (zh) * 2016-10-26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步幅校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8072371A (zh) * 2016-11-18 2018-05-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767790A (zh) * 2017-01-12 2017-05-31 厦门大学 人体下肢运动模型与卡尔曼滤波融合估计行人移动跟踪的方法
CN108692738A (zh) * 2018-03-30 2018-10-23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步长的校正方法及装置、跑步距离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0595502A (zh) * 2019-10-23 2019-12-20 成都乐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跑步距离的估算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6651A1 (zh) * 2021-01-25 2022-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步长获取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1308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12757B1 (en) Exercise man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507358B2 (en) Analyzing physiological state for fitness exercise
US2014012917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equency-Based Stride Length Correction in a Pedometer Device
US201102639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physiological training parameters
EP3656304B1 (en)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maximum heart rate of a user in a freely performed physical exercise
CN111141308B (zh) 一种步距校正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CN112731952A (zh) 一种机器人质心规划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机器人
KR20170054650A (ko) 이동 정보에 기초하여 심박수를 추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62855B (zh) 定位装置、定位方法
CN112767434B (zh) 步长获取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673110A (zh) 一种晶振时钟修正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20150226763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rogram
US1122939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efficiency versus fatigue
EP33306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step counting
CN110896369A (zh) 一种确定设备工作时限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804580A (zh) 电子设备、算法选择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15349841A (zh) 心率修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68890A (zh) 傅里叶系数计算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US1096722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exercise performance
JP4939962B2 (ja) 歩数計
CN112790752B (zh) 心率值修正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095821B (zh) 一种近视风险等级的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6618500A (zh) 抽筋预警方法及可穿戴终端
CN113918464A (zh) 一种测试频次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6980065A (zh) 时钟校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