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9799A - 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9799A
CN111139799A CN202010037880.5A CN202010037880A CN111139799A CN 111139799 A CN111139799 A CN 111139799A CN 202010037880 A CN202010037880 A CN 202010037880A CN 111139799 A CN111139799 A CN 111139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g
structure according
stilling pool
energ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378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帅群
吴银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378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97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9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97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8/06Spillways; Devices for dissipation of energy, e.g. for reducing eddies also for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包括消力池和多块防雾网,所述消力池周围设置有多根支承柱,所述防雾网搭接于任意两根支承柱之间。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防雾网对部署于水利设施周边空气中的水雾进行收集,被收集的水雾在防雾网上凝结成水滴,并且铸件积累成为水流,最后通过支承柱以内的通气管滴落至消力池以内,从而达到了减少水利设施周边环境水雾的目的,本发明优选在消力池周边设置空压机,通过空压机向通气管内送入空气,使环境空气与压缩空气进行相应的热交换,从而使环境中的水雾进一步凝结成水,提升了降雾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水电水利工程引水发电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
背景技术
水电工程泄水建筑物泄流过程中,水舌在空中掺气扩散和入水溅水均能形成雾流。同时,水雾随气流飘向空中,沿两岸山坡及山坳爬行而上,把低层水汽向上输送形成对流。水汽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碰撞并增大,在水舌落点处附近,气流卷着雨滴扑向两岸,形成倾盆大雨。这种水雾随爬升高度、和向下游的扩散广度其浓度逐渐减小。一般将雾化现象按形态分为水舌溅水区、强暴雨区、雾流降雨区和薄雾区。
随着水电水利行业筑坝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世界级巨型水电水利工程正在不断刷新坝高、泄量等工程规模参数。随着坝高和泄量的增加,泄洪雾化的雨强及范围也在急剧增大,对工程枢纽下游的整体环境、边坡稳定、机电设备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目前关于减少消能雾化的研究较多,主要以调整泄洪建筑结构体型的研究为主,通过模型试验,在满足消能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消能工的结构进而调整水舌形态;改变消力池(1)的结构进而增加单位水体消能率;增加护坦长度和水垫深度;改变跌坎的高度等,达到减少或者改变雾化范围的目的。但是,随着坝高的增加,泄洪过程中,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随之增大,有时为了充分消散水能,通过空中增加水舌的碰撞消能,在消能和雾化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反而产生了更大的雾化效应。对于这种情况,多以采取工程措施,加强边坡支护、尽量避开雾化区布置厂房等方案来避免雾化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包括消力池和多块防雾网,所述消力池周围设置有多根支承柱,所述防雾网搭接于任意两根支承柱之间。
所有防雾网拼接组成防雾幕布,防雾幕布将所述消力池池口盖合。
所述支承柱周边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与所述消力池连通。
所述支承柱折弯为弯曲形状,支承柱折弯处将支承柱上、下两部分分隔为迎雾段、竖直段,迎雾段相对于竖直段之间的倾角小于15度。
所述迎雾段长度小于所述竖直段长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防雾化消能结构还包括独立安装于消力池周围的空压机,所述支承柱以内设置有通气管A,通气管A一端与空压机连通,通气管A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承柱外表面。
任意两根支承柱之间还通过结构横柱连接在一起,所述防雾网还搭接于结构横柱之上,所述结构横柱以内还设置有通气管B,通气管B与所述通气管A连通。
相邻两根支承柱之间的间距为1米至5米。
所述结构横柱数量为1根至3根,并且沿着水平方向部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防雾网对部署于水利设施周边空气中的水雾进行收集,被收集的水雾在防雾网上凝结成水滴,并且铸件积累成为水流,最后通过支承柱以内的通气管滴落至消力池以内,从而达到了减少水利设施周边环境水雾的目的,本发明优选在消力池周边设置空压机,通过空压机向通气管内送入空气,使环境空气与压缩空气进行相应的热交换,从而使环境中的水雾进一步凝结成水,提升了降雾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中:1-消力池,2-防雾网,3-支承柱,4-排水沟,31-迎雾段,32-竖直段,5-通气管A,6-喷嘴,7-结构横柱,8-通气管B,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包括消力池1和多块防雾网2,消力池1周围设置有多根支承柱3,防雾网2搭接于任意两根支承柱3之间。进一步地,所有防雾网2拼接组成防雾幕布,防雾幕布将消力池1池口盖合。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多块防雾网组成笼罩在消力池上部的防雾幕布,最大限度防止雨雾消散,提升防雾效果。
另外,支承柱3周边设置有排水沟4,排水沟4与消力池1连通。排水沟用于将收集到的凝结水及时导入消力池以内进行消能处理,避免水对岸坡、支承柱或水利设施基础造成淘刷,保障了水利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进一步地,支承柱3折弯为弯曲形状,支承柱3折弯处将支承柱3上、下两部分分隔为迎雾段31、竖直段32,迎雾段31相对于竖直段32之间的倾角小于15度。优选迎雾段31长度小于竖直段32长度的二分之一。迎雾段31一般设置为迎向环境空气中多雾区域,以便更好地收集雾水。
此外,防雾化消能结构还包括独立安装于消力池1周围的空压机,支承柱3以内设置有通气管A5,通气管A5一端与空压机连通,通气管A5另一端延伸至支承柱3外表面。优选通气管A5与支承柱3外表面连接处还设置有喷嘴6。通气管A5数量为2根至10根,并且并列部署于支承柱3以内。
进一步地,任意两根支承柱3之间还通过结构横柱7连接在一起,防雾网2还搭接于结构横柱7之上,结构横柱7以内还设置有通气管B8,通气管B8与通气管A5连通。优选通气管B8数量为1根至2根,并且并列部署于结构横柱7以内。通气管B8之间间距为10cm至50cm。相邻两根支承柱3之间的间距为1米至5米。所有支承柱3形状、大小一致。结构横柱7数量为1根至3根,并且沿着水平方向部署。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防雾网对部署于水利设施周边空气中的水雾进行收集,被收集的水雾在防雾网上凝结成水滴,并且铸件积累成为水流,最后通过支承柱以内的通气管滴落至消力池以内,从而达到了减少水利设施周边环境水雾的目的,本发明优选在消力池周边设置空压机,通过空压机向通气管内送入空气,使环境空气与压缩空气进行相应的热交换,从而使环境中的水雾进一步凝结成水,提升了降雾效果。

Claims (9)

1.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消力池(1)和多块防雾网(2),所述消力池(1)周围设置有多根支承柱(3),所述防雾网(2)搭接于任意两根支承柱(3)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防雾网(2)拼接组成防雾幕布,防雾幕布将所述消力池(1)池口盖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柱(3)周边设置有排水沟(4),排水沟(4)与所述消力池(1)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柱(3)折弯为弯曲形状,支承柱(3)折弯处将支承柱(3)上、下两部分分隔为迎雾段(31)、竖直段(32),迎雾段(31)相对于竖直段(32)之间的倾角小于15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雾段(31)长度小于所述竖直段(32)长度的二分之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化消能结构还包括独立安装于消力池(1)周围的空压机,所述支承柱(3)以内设置有通气管A(5),通气管A(5)一端与空压机连通,通气管A(5)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承柱(3)外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两根支承柱(3)之间还通过结构横柱(7)连接在一起,所述防雾网(2)还搭接于结构横柱(7)之上,所述结构横柱(7)以内还设置有通气管B(8),通气管B(8)与所述通气管A(5)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支承柱(3)之间的间距为1米至5米。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横柱(7)数量为1根至3根,并且沿着水平方向部署。
CN202010037880.5A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 Pending CN1111397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7880.5A CN111139799A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7880.5A CN111139799A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9799A true CN111139799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24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37880.5A Pending CN111139799A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97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4154A (zh) * 2021-01-15 2021-05-2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蜘蛛网结构的泄洪雾化降雨拦截网及拦截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85401A1 (ja) * 2013-05-16 2014-11-20 株式会社廣林 取水装置
CN204212217U (zh) * 2014-10-30 2015-03-18 鲍洁 空气制水机
CN204418276U (zh) * 2015-02-02 2015-06-24 西华大学 一种淡水水上平台雾水收集器
CN104895143A (zh) * 2015-05-27 2015-09-0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效雾水收集装置与方法
CN206233302U (zh) * 2016-09-29 2017-06-09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空气制凝结水生成饮用水的制备装置
CN206873415U (zh) * 2017-07-10 2018-01-12 三峡大学 一种可自由升降的双层防雾化透水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85401A1 (ja) * 2013-05-16 2014-11-20 株式会社廣林 取水装置
CN204212217U (zh) * 2014-10-30 2015-03-18 鲍洁 空气制水机
CN204418276U (zh) * 2015-02-02 2015-06-24 西华大学 一种淡水水上平台雾水收集器
CN104895143A (zh) * 2015-05-27 2015-09-0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效雾水收集装置与方法
CN206233302U (zh) * 2016-09-29 2017-06-09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空气制凝结水生成饮用水的制备装置
CN206873415U (zh) * 2017-07-10 2018-01-12 三峡大学 一种可自由升降的双层防雾化透水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4154A (zh) * 2021-01-15 2021-05-2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蜘蛛网结构的泄洪雾化降雨拦截网及拦截装置
CN112854154B (zh) * 2021-01-15 2022-03-15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蜘蛛网结构的泄洪雾化降雨拦截网及拦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73415U (zh) 一种可自由升降的双层防雾化透水布
CN102733361B (zh) 窄河谷、深尾水的高拱坝泄洪消能结构
CN101792215B (zh) 一种多级双层迂回漫流跌水充氧方法及其装置
CN111139799A (zh) 一种防雾化消能结构
CN100533033C (zh) 浮动式落水消能降噪装置
CN106884406B (zh) 一种用于火核电厂的排水消泡系统和方法
CN2488960Y (zh) 新型散流式大坝消能泄洪系统
CN101294378B (zh) 一种设置有水流对冲消能消力坎的泄洪陡槽
CN208762977U (zh) 一种“捕雾”式挑流泄洪防雾化装置
CN208088250U (zh) 一种适用于扩散式排水口的消能工结构
CN101349046B (zh) 坝身窄缝无碰撞泄洪消能工形式
US5656046A (en) Inlet awning for high velocity absorbers
CN107642143B (zh) 一种接入城市深层排水系统中的跌入式入流竖井系统
CN214995339U (zh) 一种耐压消能雨水排放系统
CN208762978U (zh) 一种“捕雾”吸气电机
CN209796376U (zh) 一种带有喷淋装置的储罐
CN105571341B (zh) 自然通风干式空冷塔防风装置
CN112728960A (zh) 一种机械通风高位收水节能降噪冷却塔
CN215930603U (zh) 高效凉水塔
CN108560508A (zh) 一种“捕雾”吸气电机
CN109594533A (zh) 一种涡流室消力池
CN203715384U (zh) 一种无动力曝气系统
CN220557093U (zh) 一种沙漠水稻种植灌溉装置
CN20950912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
CN114809230B (zh) 利用水舌对冲消能的深隧排水系统交错板式入流竖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