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9101A - 一种重油加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油加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9101A
CN111139101A CN201811309944.1A CN201811309944A CN111139101A CN 111139101 A CN111139101 A CN 111139101A CN 201811309944 A CN201811309944 A CN 201811309944A CN 111139101 A CN111139101 A CN 111139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vy oil
sealed reactor
gas
reaction
hydrogen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99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涛
孙昊
张帅
高远
韩伟
杨清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113099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91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9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91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49/00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10G45/02, C10G45/32, C10G45/44, C10G45/58 or C10G47/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8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 B01J19/087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employ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nergy
    • B01J19/088Processes employing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employ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nergy giving rise to electric dischar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油加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油加氢系统,包括:反应器组件,包括密封反应器和套设在密封反应器外的加热装置,密封反应器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密封反应器内反应情况的观察区、允许富氢气和重油进入的进口以及允许反应后的产物排出的出口;一对放电电极,沿轴向对称设置于密封反应器内,且一对放电电极之间形成反应区。本发明的重油加氢系统光程更长,反应器外壳不影响内部地电极,在反应器外壳上开设观察窗不会影响反应效果,使观测具有明显优势、易于实现等离子体的实时监控并进行等离子体光学原位诊断、实现反应的实时调控和最优化控制,且控制手段多样、调控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产品易扩大、易于工业转化。

Description

一种重油加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油加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油加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常规石油资源逐渐减少。目前,常规石油资源仅占在全球剩余可采石油资源中约30%左右,更多的是粘度更高、分子量更大、沸点更高的重质原油资源。与重质原油性质类似,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大量生成的渣油同样具有分子量大、粘度更高等特点。这两种资源就是重油的主要来源。重油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受到当前重油轻化技术的制约,大量重油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每年有约35%的重油只能作为低附加值的燃料油使用,浪费了大量的重油资源。实现对重油资源的高效加工与充分利用,对于保障我国的油品供应、减少原油进口、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重油加氢技术按照反应器形式可分为固定床加氢技术、移动床加氢技术、沸腾床加氢技术和悬浮床加氢技术。前三种主要使用负载型催化剂,存在结焦和催化剂失活快、床层容易被焦炭和金属有机物堵塞等问题。悬浮床加氢技术的反应器结构简单,没有床层,不存在床层堵塞的问题,但脱硫率较低、残留金属和残碳值很高,需要二次加工。传统加氢技术可以处理高硫、高残碳、高金属的劣质重油,具有较高的轻质油收率,但工作温度和压力较大,一般在300~450℃,10~20Mpa下进行加氢反应,生产运营成本高。低温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高能量电子、离子和自由基等活性物质,能使常规条件下难以发生的化学反应得以顺利进行,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材料表面处理、微电子加工、环保、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等离子体与催化剂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一方面等离子体能够提升催化剂活性、降低催化剂能够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降低催化剂的使用条件;另一方面,催化剂能够提高放电的强度和均匀性,并提高等离子体的选择性,从而提高转化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重油处理技术具有低能耗、设备制造成本低、运维相对简单等优势。
申请号为US6896854B2和US7494574B2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技术用于转化天然气和重质烃的方法及装置。该等离子体放电类型为同轴介质阻挡形式(DBD),由高压电极、绝缘介质以及低压电极组成,绝缘介质位于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之间。反应区域位于两个电极之间,为提高反应转化率,优选在反应区域装填催化剂。将天然气和重质油通入两个电极之间进行反应,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这些物质得到活化,最终生成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分子。此方法不但可以实现低廉的重油资源的高价值加工,还可以高效利用丰富、廉价的天然气资源以及其他低碳烷烃,同时减少装置操作和维护费用以及降低装置长周期运转所面临的环保风险。
申请号为CN102942950,公开日为2013年2月27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提质碳氢化合物生产轻质油品的等离子体加氢反应器。该等离子体放电类型为同轴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气体为H2或H/C≥2的富氢气体,重油从上向下进入等离子体放电区域,富氢气体在等离子体中电离形成的H自由基与重油反应,实现重油加氢反应。该发明可以填充床、固定床形式添加催化剂,也可以用分散型催化剂直接混入重油样品,该结构处理面积较大、容易扩展。
实际上,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协同效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催化剂的选型以及其适用条件的调控是决定反应成败的关键。等离子体的放电形貌、发展过程、电子密度、激发态粒子和基态粒子等信息与化学反应密切相关。需要通过实时、原位等离子体诊断技术,才能够获得更多化学反应信息,进而应用于离子体与催化剂的协同效应的研究和精细控制。而当前用于重油转化的等离子体装置均为同轴DBD结构,高压电极为反应器轴线上的金属棒,地电极是反应器的金属外壁,该结构不能直接观测到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相互作用;如果在反应器上开观察窗,则观察窗区域不能再作为地电极,观察窗区域的放电就会终止,从而影响反应器内的反应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重油加氢系统在反应器外壳上开设观察窗观测反应器内反应情况,对等离子体进行实时监控、原位诊断以及对反应进行实时调控会影响反应器内的反应效果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光程更长、反应器外壳不影响内部地电极、在反应器外壳上开设观察窗不会影响反应器反应效果,从而使观测具有明显优势、易于实现等离子体的实时监控并进行等离子体光学原位诊断、实现对反应的实时调控、实现反应的最优化控制,且控制手段多样、调控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产品易扩大、易于工业转化的重油加氢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重油加氢系统,包括:
反应器组件,包括密封反应器和套设在所述密封反应器外的加热装置,所述密封反应器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密封反应器内反应情况的观察区、允许富氢气和重油进入的进口以及允许反应后的产物排出的出口;
一对放电电极,沿轴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密封反应器内,且一对所述放电电极之间形成反应区。
上述重油加氢系统中,所述反应区内盛装有催化剂。
上述重油加氢系统中,所述密封反应器为金属反应管,所述金属反应管的两端设有密封件,所述金属反应管的管壁内侧设置有用于作为内绝缘的绝缘衬套。
上述重油加氢系统中,所述观察区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反应管上的第一观察窗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上的第二观察窗。
上述重油加氢系统中,所述密封反应器为石英反应管,所述观察区包括适于观察所述石英反应管内反应情况的石英反应管的侧壁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上的第二观察窗。
上述重油加氢系统中,所述第一观察窗和所述第二观察窗均为石英观察窗。
上述重油加氢系统中,一对所述放电电极分别通过一高压电连接杆与外接高压电源或接地连接。
上述重油加氢系统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高压电连接杆远离所述放电电极一端的螺旋测位器,所述螺旋测位器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放电电极之间的间距。
上述重油加氢系统中,所述密封反应器的进口连接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
气液混合预热器,一端连接至所述密封反应器的进口;
储气瓶和重油泵,分别与所述气液混合预热器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所述储气瓶与所述气液混合预热器之间设置有减压阀。
上述重油加氢系统中,所述密封反应器的出口连接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
冷凝管,一端连接至所述密封反应器的出口;
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所述气液分离器上设有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背压阀。
上述重油加氢系统中,一对所述放电电极均为板状结构。
上述重油加氢系统中,所述高压电连接杆远离所述放电电极的部分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放电电极的部分的直径。
一种重油加氢系统进行重油加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富氢气和重油同时注入密封反应器中,一对沿轴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密封反应器内的放电电极放电,使得富氢气和重油发生反应,通过设于所述密封反应器的侧壁上的观察区观察所述密封反应器内反应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诊断。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重油加氢系统,包括:反应器组件,包括密封反应器和套设在所述密封反应器外的加热装置,所述密封反应器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密封反应器内反应情况的观察区、允许富氢气和重油进入的进口以及允许反应后的产物排出的出口;一对放电电极,沿轴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密封反应器内,且一对所述放电电极之间形成反应区。放电电极这样的结构设计相对同轴结构光程更长,由于地电极不再做为反应器外壁的一部分,使密封反应器外壳不影响内部地电极,因此在密封反应器上开设观察区不会影响放电电极的放电,从而不影响反应器内的反应效果,从而使观测具有明显优势、易于实现等离子体的实时监控,结合多种光学诊断技术实现等离子体的原位诊断,增强对反应过程和机理的认识,有利于分析反应机理和监控反应进程,从而易于实现对反应的实时调控,进一步提高转化效果、实现反应的最优化控制,使反应速度更快、反应效果更好;同时放电电极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灵活选择阻挡介质或者使用裸电极,放电电极可更换为很多不同结构,使等离子体形式更多样,更有利于寻找最优化反应条件,从而达到控制手段多样、调控效果好的效果,且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产品易扩大、易于工业转化。
2.本发明提供的重油加氢系统,所述反应区内盛装有催化剂。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能够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降低催化剂的使用条件,同时提高等离子体的选择性,从而提高转化效果。
3.本发明提供的重油加氢系统,所述密封反应器为金属反应管,所述金属反应管的两端设有密封件,所述金属反应管的管壁内侧设置有用于作为内绝缘的绝缘衬套。密封反应器为金属反应管的设计可以实现加高气压的目的,从而使反应效果更好。
4.本发明提供的重油加氢系统,所述观察区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反应管上的第一观察窗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上的第二观察窗。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的设计可以使反应区以及反应区外均被实时监控,使观测范围更广、观测更全面,从而提高监控效果,进而提高原位诊断效果。
5.本发明提供的重油加氢系统,所述密封反应器为石英反应管,所述观察区包括适于观察所述石英反应管内反应情况的石英反应管的侧壁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上的第二观察窗。密封反应器为石英反应管的设计可以使观察范围更广,从而使观测效果更好、观测效率更高。
6.本发明提供的重油加氢系统,所述第一观察窗和所述第二观察窗均为石英观察窗。石英观察窗的设计可以使观察范围更广,从而使观测效果更好、观测效率更高。
7.本发明提供的重油加氢系统,一对所述放电电极分别通过一高压电连接杆与外接高压电源或接地连接。这样的设计结构更稳定,从而使放电电极的放电情况更稳定。
8.本发明提供的重油加氢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高压电连接杆远离所述放电电极一端的螺旋测位器,所述螺旋测位器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放电电极之间的间距。由于反应区由两个放电电极的间距决定,因此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大小的反应区,从而选择一个更优化的反应区,提高反应效果。
11.本发明提供的重油加氢系统,一对所述放电电极均为板状结构。这样的结构能够灵活选择阻挡介质或使用裸电极,且相对同轴结构光程更长。
12.本发明提供的重油加氢系统,所述高压电连接杆远离所述放电电极的部分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放电电极的部分的直径。远离放电电极的部分粗可以减少反应器容积,靠近放电电极的部分细可以减少其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重油加氢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重油加氢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重油加氢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螺旋测位器;2-密封件;3-高压电连接杆;4-绝缘衬套;5-金属反应管;6-放电电极;7-催化剂;8-加热装置;9-第一观察窗;10-第二观察窗;11-气液混合预热器;12-储气瓶;13-重油泵;14-高压电源;15-接地;16-冷凝管;17-背压阀;18-气液分离器;19-液体出口;20-石英反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油加氢系统,所述重油加氢系统包括:反应器组件、一对放电电极、高压电连接杆3、螺旋测位器1、出料装置以及进料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器组件包括密封反应器和套设在所述密封反应器外的加热装置8,所述密封反应器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密封反应器内反应情况的观察区、允许富氢气和重油进入的进口以及允许反应后的产物排出的出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8为加热炉,所述密封反应器放于所述加热炉内,通过所述加热炉控制密封反应器所处的环境温度,所述加热炉的温度为100-550℃;所述富氢气为H2;所述重油为常压渣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裂化柴油、催化柴油、脱沥青油、油页岩油、煤焦油等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反应器为金属反应管5,所述金属反应管5的两端设有密封件2,所述金属反应管5的管壁内侧设置有用于作为内绝缘的绝缘衬套4,所述绝缘衬套4嵌入所述金属反应管5中以保证绝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2为金属卡口结构;所述金属反应管5以及所述金属卡口结构中采用的金属为不锈钢;所述绝缘衬套4的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放电电极6沿轴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密封反应器内,且一对所述放电电极6之间形成反应区,所述加热炉与反应区对应设置。进一步地,一对所述放电电极6均为板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区内盛装有催化剂7,即所述催化剂7放于两个所述放电电极6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电极6为金属材料,具体为金属铜,所述放电电极6需能流过液体,还要防止催化剂7掉落;所述催化剂7为雷尼镍,催化剂载体为N2
进一步地,一对所述放电电极6分别通过一高压电连接杆3与外接高压电源14或接地15连接。具体地,两个所述高压电连接杆3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密封件2与高压电源14或接地15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电连接杆3为金属材料,具体为金属铜;所述高压电源14为脉冲电源,所述高压电源14用于调节放电强度,所述电压激励范围为1-100kV,频率为30-100KHz。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电连接杆3远离所述放电电极6的部分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放电电极6的部分的直径。即远离所述放电电极6部分粗,以减少反应器容积;靠近所述放电电极6部分细,以减少其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区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反应管5上的第一观察窗9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8上的第二观察窗10,所述第二观察窗10和第一观察窗9分别用于观察反应区的反应情况以及反应区外的情况,并进行等离子体光学诊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观察窗9和所述第二观察窗10均为石英观察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观察窗10的数量为两个,相对于反应区对称分布,第一观察窗9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对称设置于两个第二观察窗10的上、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测位器1设置于所述高压电连接杆3远离所述放电电极6一端,如图1所示,所述螺旋测位器1位于所述密封反应器的外部,且位于上方所述高压电连接杆3的顶端,所述螺旋测位器1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放电电极6之间的间距,可调范围在0-2cm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装置与所述密封反应器的进口连接,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气液混合预热器11,一端连接至所述密封反应器的进口;储气瓶12和重油泵13,分别与所述气液混合预热器11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所述储气瓶12与所述气液混合预热器11之间设置有减压阀。气体由储气瓶12及减压阀提供,液体由重油泵13提供,二者在气液混合预热器11充分混合、预热,经下方密封件2注入密封反应器内。所述气液混合预热器11的预热温度为100-25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装置与所述密封反应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冷凝管16,一端连接至所述密封反应器的出口;气液分离器18,与所述冷凝管16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所述气液分离器18上设有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19,所述气体出口用于气体的排出,所述液体出口19用于液体的排出,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8之间设置有背压阀17。处理后的气体或气液混合物从上方密封绝缘堵头2进入冷凝管16,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18,气体组分通过背压阀及其气体出口收集,液体组分由液体出口19收集,所述背压阀17及所述气体出口用于控制系统压力,所述密封反应器的压力控制在0.01-3MPa。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反应器为石英反应管20,所述观察区包括适于观察所述石英反应管20内反应情况的石英反应管20的侧壁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8上的第二观察窗10。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石英反应管20两端的密封件2为O型密封圈结构,可直接使用聚四氟乙烯作为主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重油加氢系统进行重油加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富氢气和重油同时注入密封反应器中,一对沿轴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密封反应器内的放电电极6放电,使得富氢气和重油发生反应,通过设于所述密封反应器的侧壁上的观察区观察所述密封反应器内反应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诊断。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反应器的安装步骤为:将两个所述放电电极6安装于所述高压电连接杆3的一端,两个所述高压电连接杆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密封件2上;然后将组装好的一组组件安装于金属反应管或石英反应管内的下部,然后加入催化剂7,最后将组装好的另一组组件安装于金属反应管或石英反应管内的上部,以使所述催化剂7位于一对所述放电电极6之间,并通过所述螺旋测位器1调节两个所述放电电极6的间距,最后固定好各组件,保证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富氢气由储气瓶12及减压阀提供,重油由重油泵13提供,二者在气液混合预热器11充分混合、预热后,经下方密封件2注入密封反应器内,然后接通气体和电源,等离子体被激发,等离子体在催化剂7、重油和富氢气混合体系内,实现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7重油加氢反应,并通过调节重油泵的速度以调控重油样品被等离子体的处理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背压阀17及气体出口控制系统压力;通过加热炉控制反应器所处的环境温度;通过高压电源14调节放电强度;通过储气瓶12、减压阀以及重油泵13调控密封反应器内气体和液体的流量。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后的气体或气液混合物从上方密封件2依次进入冷凝管16,然后通过气液分离器18分离;气体组分通过背压阀及其气体出口收集,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在线检测,如果气体不需要检测也可用循环使用;液体组分由液体出口19收集,收集足够多,可装入色谱瓶,进行离线液相色谱检测,也可用气相色谱仪-质谱仪联用、核磁共振和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等设备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在放电的过程中可通过第一观察窗9和第二观察窗10进行等离子体光学诊断,如高速摄影、发射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激光诱导荧光等。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重油还可使用重油模型化合物,如甲苯、甲基萘等。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富氢气还可以为甲烷、乙烷等H/C≥2的富氢气体。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反应管5以及所述金属卡口结构中采用的金属还可以为铜、铝、钨等金属。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衬套4使用的材料还可以采用玻璃、石英、陶瓷等耐热材料。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观察窗9和第二观察窗10还可以分别只设置一个或其他数量。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放电电极6还可以为其他数量,可以使用多针结构以扩大实际处理面积。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放电电极6还可以为铝、钨、不锈钢等其他金属材料。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催化剂7还可以使用Ni-W、Ni-Mo、NiCo、Co-W等催化剂7,所述催化剂7的催化形式可以是气液两相分开、气液两相共存,甚至可以将油品汽化进行气相反应。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一对所述放电电极6还可以设置为针-板、针状、射流、棒状、烧结板、网状、或者中心为实心圆盘,边缘是网状等放电结构。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催化剂载体还可以为Ar、He等惰性气体。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高压电连接杆3还可以为铝、钨、不锈钢等其他金属材料。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高压电源14还可以为直流、交流等。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3)

1.一种重油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器组件,包括密封反应器和套设在所述密封反应器外的加热装置(8),所述密封反应器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密封反应器内反应情况的观察区、允许富氢气和重油进入的进口以及允许反应后的产物排出的出口;
一对放电电极(6),沿轴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密封反应器内,且一对所述放电电极(6)之间形成反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油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内盛装有催化剂(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油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反应器为金属反应管(5),所述金属反应管(5)的两端设有密封件(2),所述金属反应管(5)的管壁内侧设置有用于作为内绝缘的绝缘衬套(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油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区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反应管(5)上的第一观察窗(9)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8)上的第二观察窗(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油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反应器为石英反应管(20),所述观察区包括适于观察所述石英反应管(20)内反应情况的石英反应管(20)的侧壁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8)上的第二观察窗(1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重油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观察窗(9)和所述第二观察窗(10)均为石英观察窗。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重油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放电电极(6)分别通过一高压电连接杆(3)与外接高压电源(14)或接地(1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油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高压电连接杆(3)远离所述放电电极(6)一端的螺旋测位器(1),所述螺旋测位器(1)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放电电极(6)之间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重油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反应器的进口连接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
气液混合预热器(11),一端连接至所述密封反应器的进口;
储气瓶(12)和重油泵(13),分别与所述气液混合预热器(11)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所述储气瓶(12)与所述气液混合预热器(11)之间设置有减压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重油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反应器的出口连接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
冷凝管(16),一端连接至所述密封反应器的出口;
气液分离器(18),与所述冷凝管(16)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所述气液分离器(18)上设有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19),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8)之间设置有背压阀(17)。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重油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放电电极(6)均为板状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油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连接杆(3)远离所述放电电极(6)的部分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放电电极(6)的部分的直径。
1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重油加氢系统进行重油加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富氢气和重油同时注入密封反应器中,一对沿轴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密封反应器内的放电电极(6)放电,使得富氢气和重油发生反应,通过设于所述密封反应器的侧壁上的观察区观察所述密封反应器内反应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诊断。
CN201811309944.1A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重油加氢系统 Pending CN1111391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9944.1A CN111139101A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重油加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9944.1A CN111139101A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重油加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9101A true CN111139101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15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9944.1A Pending CN111139101A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重油加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910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6726A (en) * 1995-09-27 1997-05-06 Lockheed Idaho Technologies Company Method for cracking hydrocarbon compositions using a submerged reactive plasma system
CN101863455A (zh) * 2010-05-07 2010-10-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氨分解制氢的板式等离子体反应器
CN102500303A (zh) * 2011-10-27 2012-06-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转化混合醇的装置和方法
CN102500304A (zh) * 2011-10-27 2012-06-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转化甲醇的装置和方法
CN102942950A (zh) * 2012-11-16 2013-02-27 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质重质碳氢化合物生产轻质油品的方法及其等离子体加氢反应器
CN204014246U (zh) * 2014-09-02 2014-12-1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产生装置
CN105531354A (zh) * 2013-06-25 2016-04-27 伊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脉冲放电裂化液态烃物质的方法和其实施设备
CN106422991A (zh) * 2016-10-25 2017-02-22 江苏大学 一种气体‑液体‑固体三相放电加氢精制生物油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6726A (en) * 1995-09-27 1997-05-06 Lockheed Idaho Technologies Company Method for cracking hydrocarbon compositions using a submerged reactive plasma system
CN101863455A (zh) * 2010-05-07 2010-10-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氨分解制氢的板式等离子体反应器
CN102500303A (zh) * 2011-10-27 2012-06-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转化混合醇的装置和方法
CN102500304A (zh) * 2011-10-27 2012-06-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转化甲醇的装置和方法
CN102942950A (zh) * 2012-11-16 2013-02-27 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质重质碳氢化合物生产轻质油品的方法及其等离子体加氢反应器
CN105531354A (zh) * 2013-06-25 2016-04-27 伊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脉冲放电裂化液态烃物质的方法和其实施设备
CN204014246U (zh) * 2014-09-02 2014-12-1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产生装置
CN106422991A (zh) * 2016-10-25 2017-02-22 江苏大学 一种气体‑液体‑固体三相放电加氢精制生物油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4574B2 (en) Methods for natural gas and heavy hydrocarbon co-conversion
CN102942950B (zh) 一种提质重质碳氢化合物生产轻质油品的方法及其等离子体加氢反应器
US11021661B2 (en) Heavy fossil hydrocarbon conversion and upgrading using radio-frequency or microwave energy
T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plasma pyrolysis/gasification systems for energy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sound waste disposal
US11268036B2 (en) Heavy fossil hydrocarbon conversion and upgrading using radio-frequency or microwave energy
Fan et al. Promotion of the vapors from biomass vacuum pyrolysis for biofuels under Non-thermal Plasma Synergistic Catalysis (NPSC) system
CA2787979A1 (en) Plasma reactor for gas to liquid fuel conversion
Hosseinzadeh et al. Upgrading of lignin-derived bio-oil in non-catalytic plasma reactor: effec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4-methylanisole conversion
Wang et al. Enhanced hydrogen production using a tandem biomass pyrolysis and plasma reforming process
US20170034897A1 (en)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hydrocarbons
Ma et al. Catalyst-free low temperature conversion of n-dodecane for co-generation of COx-free hydrogen and C2 hydrocarbons using a gliding arc plasma
Taghvaei et al. Upgrading of 4-methylanisole in a catalytic reactor with electric discharges: A novel approach to O-removal from bio-oils
Chen et al. High value utilization of inferior diesel for BTX production: Mechanisms, catalysts, conditions and challenges
Fan et al. Catalytic upgrading of biomass pyrolysis volatiles to bio-fuel under pre-plasma enhanced catalysis (PPEC) system
Ghanbari et al. Hydrogen production via catalytic pulsed plasma conversion of methane: Effect of Ni–K2O/Al2O3 loading, applied voltage, and argon flow rate
Song et al. Catalytic pyrolysis of waste polyethylene into benzene, toluene, ethylbenzene and xylene (BTEX)-enriched oil with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or
CN108998080B (zh) 一种放电等离子体重油加氢多级处理装置及工艺
Saleem et al. Removal of toluene as a tar analogue in a N2 carrier gas using a non-thermal plasm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or
Wang et al. Electric fuel conversion with hydrogen production by multiphase plasma at ambient pressure
Mudassir et al. Plasma-assisted hydrodeoxygenation of bio-oils
Li et al. Synthetic HZSM-5/MCM-41 catalyst by Direct Non-thermal Plasma for promoted produc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 catalytic pyrolysis of rape straw
CN111139101A (zh) 一种重油加氢系统
da Silva et al. Catalytic cracking of light gas oil using microwaves as energy source
CN109847673B (zh) 一种电弧等离子体反应器及重油轻质化方法
Chen et al.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n the convers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hydrogen plasm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