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7407A - 充气式板体 - Google Patents

充气式板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7407A
CN111137407A CN201811298893.7A CN201811298893A CN111137407A CN 111137407 A CN111137407 A CN 111137407A CN 201811298893 A CN201811298893 A CN 201811298893A CN 111137407 A CN111137407 A CN 111137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cavity
valve
top surface
infla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88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7407B (zh
Inventor
唐彪
贾重洋
万小康
陶师正
潘宗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Epropulsi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Epropulsi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Epropulsi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Epropulsi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88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7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7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7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7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7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气式板体,包括收容储物的板体主体,所述板体主体包括具有第一收容孔的底面、具有第二收容孔的顶面、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第一内侧壁和外侧壁、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内侧壁的第二内侧壁、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所述底面、所述顶面、所述第一内侧壁以及所述外侧壁共同围成主腔,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壁共同围成副腔;所述第一阀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内侧壁或所述顶面或所述底面,用于实现所述主腔与所述副腔的连通和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内侧壁,用于实现所述副腔与外界的连通和关闭。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充气式板体可方便快速可靠的方式固定和取出储物。

Description

充气式板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固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固定物品的充气式板体。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充气式板体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尤其是水上用品中会有充气船,充气式冲浪板,充气式桨板等等。这些充气式板体上可能需要安装和固定座板,驱动装置,操控装置,电池等部件。充气式板体其中一种喷水式冲浪板能方便携带和使用;而喷水式冲浪板的储物如电池,电池是提供动力的重要部件,当电池耗尽时,能否及时地方便地更换电池成为衡量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
相关技术的所述充气式板体包括充气舱和与所述充气舱相连接的动力舱,所述充气舱可充气或放气并在放气后是可折叠收拢的,所述充气舱将所述动力舱半包裹于内,或所述动力舱镶嵌于所述充气舱内,所述动力舱包括电池。
然而,相关技术的所述充气式板体的所述电池更换,首先必须将所述电池从所述动力舱中拆离,而所述动力舱需要将整个所述充气舱放气才可以拆离,再需要将新的所述电池重新装入所述动力舱,而所述动力舱需要将整个所述充气舱充气后才可以完成固定,该所述电池拆装过程都需要将所述充气舱放气和充气,需要的较长时间和工作量较大,严重影响所述充气式板体的使用体验和使用乐趣。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充气式板体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快速可靠的固定和取出储物的方式的充气式板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式板体,包括收容储物的板体主体,所述板体主体包括具有第一收容孔的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的具有第二收容孔的顶面、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呈环状的第一内侧壁和呈环状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且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内侧壁的第二内侧壁、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所述底面、所述顶面、所述第一内侧壁以及所述外侧壁共同围成主腔,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壁共同围成副腔;所述第一阀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内侧壁或所述顶面或所述底面,用于实现所述主腔与所述副腔的连通和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内侧壁,用于实现所述副腔与外界的连通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二内侧壁、所述顶面或/和所述底面共同围成副腔,所述第一阀门固定安装于被所述第二内侧壁覆盖的第一内侧壁、所述底面或所述顶面,用于实现所述副腔与所述主腔的连通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主腔内填充气体后使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收容孔及所述第二收容孔共同围成第一收容槽,所述储物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所述主腔充气后将所述储物卡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
优选的,所述主腔和所述副腔均填充气体后使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收容孔及所述第二收容孔通信围成第二收容槽,所述储物进一步卡设固定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收容槽的槽口面积由所述顶面一侧向靠近所述底面的方向先增大后减小或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中心线位于所述板体主体的长轴中心线上,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相对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中心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内侧壁正对所述第一阀门的位置设有标志,所述标志为透明材料制成或印刷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储物的周侧设有摩擦件,所述摩擦件为防滑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主腔和所述副腔填充满气体时,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壁之间的间隔为所述主腔厚度的十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板体主体由所述底面、所述顶面、所述外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二内侧壁拼接结合形成一体,所述底面、所述顶面、所述外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二内侧壁均由PVC材料制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充气式板体在所述板体主体内设置所述主腔、所述副腔、所述第一收容槽以及所述第二收容槽。装入所述储物时,在所述主腔填充满气体且所述副腔未填充气时,将所述储物放入到所述第一收容槽内,通过所述第一阀门打开将所述主腔内的气体填充入所述副腔内,所述副腔充气后将所述储物卡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并形成固定;拆卸所述储物时,通过所述第二阀门打开将所述副腔内气体泄放到外界,所述储物与所述副腔分离,并将所述储物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取出。该结构方便及快速安装和拆卸所述储物,并且在使用中所述储物稳定固定于所述板体主体内,从而提高了所述充气式板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充气式板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充气式板体的板体主体与储物分离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充气式板体的板体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充气式板体的主腔已充气且副腔未充气的板体主体与储物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充气式板体的主腔和副腔均充气的板体主体与储物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气式板体100,包括收容储物2的板体主体1。所述充气式板体100其中一种应用为冲浪板,而所述储物2对应为电池,或者需要保存的物件如整理盒,其中整理盒可以放入手机或者钥匙或者钱包等随身物品。
所述板体主体1用于固定所述储物2。所述板体主体1可以在水上应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板体主体1包括底面11、顶面12、第一内侧壁13、外侧壁14、第二内侧壁15、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板间拉丝18以及第三阀门19。
所述底面11设有第一收容孔110,所述底面11可以覆盖所述第一收容孔110,这样可以对所述储物2有一定承载作用;也可以不覆盖所述第一收容孔110使所述底面11形成开孔,避免承载过重物体破坏所述底面11影响整个所述板体主体1的密封性能。
所述顶面12与所述底面11相对设置。所述顶面12具有第二收容孔120。所述第二收容孔120与所述第一收容孔110正对设置,该设置有利于在所述板体主体1内形成一个空间用于收容和固定所述储物2。
所述第一内侧壁13呈环状。所述第一内侧壁13连接所述底面11和所述顶面12,即所述第一内侧壁13位于所述板体主体1内侧。
所述外侧壁14呈环状。所述外侧壁14连接所述底面11和所述顶面12。所述第一内侧壁13位于所述板体主体1外侧,与所述第一内侧壁13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内侧壁15呈环状。所述第二内侧壁15连接所述底面11和所述顶面12。具体的,所述第二内侧壁15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内侧壁13,所述完全覆盖是指所述第二内侧壁15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内侧壁13的面积。在生产过程中,所述第二内侧壁15通过胶水粘贴固定于所述第一内侧壁1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面11、所述顶面12、所述第一内侧壁13以及所述外侧壁14共同围成主腔10。所述主腔10主要用于填充满气体后,所述板体主体1能浮在水面上,该结构有利于减轻所述充气式板体100的重量,有利于使用者移动和使用所述充气式板体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腔10内填充气体后使所述第一内侧壁13与所述第一收容孔110及所述第二收容孔120共同围成第一收容槽30,所述储物2收容于第一收容槽30内,所述主腔10充气后将所述储物2卡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30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侧壁13与所述第二内侧壁15共同围成副腔20。当然,不限于此,还可以所述第一内侧壁13、所述第二内侧壁15、所述顶面12或/和所述底面11共同围成所述副腔20。所述主腔10和所述副腔20均填充气体后使所述第二内侧壁15、所述底面11与所述第二收容孔120共同围成第二收容槽40,所述储物2进一步卡设固定于所述第二收容槽40内。所述底面11构成所述第二收容槽40的底部,用于承载所述储物2。所述第二收容槽40的槽口面积由所述顶面12一侧向靠近所述底面11的方向先增大后减小或逐渐增大,该两种结构皆可以在所述主腔10内填充气体后,所述第二内侧壁13将所述储物2卡设固定。所述第一内侧壁13呈环状构成所述第一收容槽30的内侧;所述顶面12的所述第二收容孔120构成所述第一收容槽30的向上的开口,用于使用者从该开口放入所述储物2。也就是说所述副腔20充气后将所述储物2固定的程度比所述主腔10将所述储物2卡设固定的程度要紧很多,有利于使所述储物2与所述板体主体1固定形成一体。所述副腔20用于固定所述储物2。使用者通过对所述副腔20的充气使所述储物2固定;使用者通过对所述副腔20的泄放气使所述储物2在所述第二收容槽40内与所述副腔20松开并分离。该结构有利于方便且快速安装和更换所述储物2,使所述充气式板体100的易于使用,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和乐趣。所述主腔10的容量大于所述副腔20的容量。所述主腔10的容量可以给所述副腔20多次充气,而且所述主腔10剩下的气体还可以使所述充气式板体100保持足够浮力。该设置解决了使用所述副腔20并不需要额外的工具就可以实现多次充气和泄放气,从而使所述储物2的更换非常方便。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腔10和所述副腔20填充满气体时,所述第二内侧壁15与所述第一内侧壁13之间的间隔为所述主腔10厚度的十分之一。其中,所述主腔10厚度为所述顶面12和所述底面11之间的厚度。该结构一方面,保证将所述储物2从所述第二收容槽40抽出和放入有足够的空间,另一方面,保证所述副腔20充满气体时,所述第二内侧壁15充分抵接且夹设所述储物2,使所述储物2与所述板体主体1形成固定结构,保证所述充气式板体100可靠性更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面11、所述顶面12、所述外侧壁14、所述第一内侧壁13以及所述第二内侧壁15还可以均由PVC材料制成。使用PVC有利于工业制造,而且PVC的耐磨性和防水性能更好,可以使所述充气式板体100更耐用。在生产工艺方面,所述充气式板体100由所述底面11、所述顶面12、所述外侧壁14、所述第一内侧壁13以及所述第二内侧壁14拼接结合形成一体。也就是所述底面11、所述顶面12、所述外侧壁14、所述第一内侧壁13以及所述第二内侧壁14通过PVC材料拼接粘贴成为一体,该工艺更有利于所述充气式板体100生产制造。当然,不限于此,所述底面11、所述顶面12、所述外侧壁14、所述第一内侧壁13以及所述第二内侧壁14为一体成型结构,该结构有利于所述充气式板体100的生产制造,也有利于所述板体主体1的构造结实,在实际使用中,所述充气式板体100不易发生损坏而可靠性更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内侧壁13与所述第二内侧壁15共同围成副腔20情况下,所述第一阀门16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内侧壁13用于实现所述主腔10与所述副腔20的连通和关闭。所述第一阀门16由所述第二内侧壁15覆盖,即所述第一阀门16收容于所述副腔2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所述第一内侧壁13、所述第二内侧壁15、所述顶面12或/和所述底面11共同围成所述副腔20,所述第一阀门16固定安装于被所述第二内侧壁15覆盖的第一内侧壁13、所述底面11或所述顶面12,用于实现所述副腔20与所述主腔10的连通和关闭。当所述第一阀门16打开时,所述主腔10内的气体往所述副腔20泄放并使所述副腔20充满气体,实现所述板体主体1固定所述储物2。所述第二内侧壁15正对所述第一阀门16的位置设有标志151,所述标志151为透明材料制成或印刷材料制成,优选地使用印刷材料印制符号或标识于所述第二内侧壁15表面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阀门16的位置。当然,不限于此,为了方便用户知道第一阀门16的位置,在第二内侧壁上面使用透明的材料构成一个小窗户来直接显示所述第一阀门16所在的位置或者粘贴其它物体,都可以指示第一阀门16所在位置,方便用户快速准确找到所述第一阀门16,并在使用所述充气式板体100在使用过程中完成对所述第一阀门16的按压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门17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内侧壁15,用于实现所述副腔与外界的连通和关闭。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内侧壁13、所述第二内侧壁15、所述顶面12或/和所述底面11共同围成所述副腔20时,所述第二阀门17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内侧壁15或所述底面11或所述顶面12,用于实现所述副腔20与外界的连通和关闭。当所述第二阀门17打开时,所述副腔20内的气体往外界泄放并使所述副腔20体积变小,实现所述板体主体1与所述储物2分离,从而可以把所述储物2从所述板体主体1内取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16和所述第二阀门17均为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有利于控制气体泄放的方向,如所述第一阀门16控制气体从所述主腔10内的气体往所述副腔20泄放;而所述第二阀门17控制气体从所述副腔20往外界泄放,该结构有利于快速且有效的进行所述主腔10或所述副腔20的气体泄放,从而使取出和放入所述储物2更为迅速,有利于提高所述充气式板体100的可靠性和快速方便地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16固定安装于所述顶面12,所述第二阀门17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内侧壁15的与所述顶面12正对的位置。由于所述第一阀门16和所述第二阀门17都位于所述板体主体1的所述顶面12同一侧,所述顶面12方向由于直接可以面对使用者,使用者可以很方便的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阀门16和所述第二阀门17,该结构由于所述充气式板体100在使用过程中的方便的操作。
更优的是,所述第一收容槽30的中心线位于所述板体主体1的长轴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阀门16和所述第二阀门17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30相对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30的中心线上。该结构有利于使用者分辨和使用,也有利于引导气体流动方向方便气体的泄放。
所述第二收容槽40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槽30内,所述第二收容槽40的中心线位于所述板体主体1的长轴中心线,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收容槽40沿所述板体主体1的长轴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内侧壁13和所述第二内侧壁15之间的厚度均匀设置,所述使副腔20内部气压均衡,也有利于气体的流动与泄放。
所述板间拉丝18设置于所述主腔10内且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面11和所述顶面12。所述板间拉丝18具有多根。所述板体主体1通过很多根所述板间拉丝18维持其外部形态,在没有充气或者所述主腔10内气体不足时候,通过很多根所述板间拉丝18的作用可以保持所述板体主体1充满气体的外形,该结构方便使用者放置和移动所述充气式板体100。
第三阀门19用于实现所述主腔10与外界的连通和关闭。所述第三阀门19可以安装固定于所述底面11或所述顶面12或所述第一内侧壁13或所述外侧壁14。所述第三阀门19为充气阀,该阀门打开时可以向所述主腔10里面充气,也可以向所述主腔10外面放气,取决于该阀门两边的气压大小。
所述储物2固定于所述板体主体1内。具体的,所述储物的周侧设有摩擦件21,所述摩擦件21为防滑材料制成。所述储物2与所述第二内侧15壁接触的地方增加的所述摩擦件21,所述摩擦件21的表面粗糙的防滑纹或者粘贴防滑垫以增大摩擦,如魔术贴或者防滑纹或者泡棉等,这些设置在所述储物2或者与所述第二内侧壁15上同时设置均可。当然,不限于此,还可以在所述储物2的周侧设有呈环状的弧形槽,所述副腔20充气后使所述第二内侧壁15卡设于所述弧形槽内。即所述副腔20填充满气体将所述储物2夹设固定于所述二收容槽40内。该结构使所述储物2与所述板体主体1结合得更坚固,防止在所述充气式板体100中所述储物2脱离所述板体主体1的风险,使所述充气式板体100可靠性更好。
请同时参阅图5-6,所述充气式板体100的所述储物2放入固定和取出的具体过程如下:
一、所述储物2固定:
第一步,将所述主腔10充满气体,这时所述第一收容槽30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所述储物2;
第二步,再将所述储物2放入到所述第一收容槽30内;
第三步,将所述第一阀门16打开将所述主腔10内的气体充入所述副腔20并将所述副腔20充满气体,随后将所述第一阀门16关闭,这时,所述副腔20充气后使所述第二内侧壁15卡设于所述储物2,从而固定所述储物2,所述储物2就完成固定。
二、所述储物2取出:
首先、将所述第二阀门14打开将所述副腔20内气体泄放到外界,随后将所述第二阀门14关闭,这时,所述第二内侧壁15与所述储物2分离。
第二步,将所述储物2从所述第一收容槽30取出。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充气式板体在所述板体主体内设置所述主腔、所述副腔、所述第一收容槽以及所述第二收容槽。装入所述储物时,在所述主腔填充满气体且所述副腔未填充气时,将所述储物放入到所述第一收容槽内,通过所述第一阀门打开将所述主腔内的气体填充入所述副腔内,所述副腔充气后将所述储物卡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并形成固定;拆卸所述储物时,通过所述第二阀门打开将所述副腔内气体泄放到外界,所述储物与所述副腔分离,并将所述储物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取出。该结构方便及快速安装和拆卸所述储物,并且在使用中所述储物稳定固定于所述板体主体内,从而提高了所述充气式板体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气式板体,包括收容储物的板体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主体包括具有第一收容孔的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的具有第二收容孔的顶面、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呈环状的第一内侧壁和呈环状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且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内侧壁的第二内侧壁、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所述底面、所述顶面、所述第一内侧壁以及所述外侧壁共同围成主腔,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壁共同围成副腔;所述第一阀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内侧壁或所述顶面或所述底面,用于实现所述主腔与所述副腔的连通和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内侧壁,用于实现所述副腔与外界的连通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二内侧壁、所述顶面或/和所述底面共同围成副腔,所述第一阀门固定安装于被所述第二内侧壁覆盖的第一内侧壁、所述底面或所述顶面,用于实现所述副腔与所述主腔的连通和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式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内填充气体后使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收容孔及所述第二收容孔共同围成收容槽,所述储物收容于第一收容槽内,所述主腔充气后将所述储物卡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式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和所述副腔均填充气体后使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收容孔及所述第二收容孔通信围成第二收容槽,所述储物进一步卡设固定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式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槽口面积由所述顶面一侧向靠近所述底面的方向先增大后减小或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式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中心线位于所述板体主体的长轴中心线上,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相对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中心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侧壁正对所述第一阀门的位置设有标志,所述标志为透明材料制成或印刷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式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的周侧设有摩擦件,所述摩擦件为防滑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和所述副腔填充满气体时,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壁之间的间隔为所述主腔厚度的十分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主体由所述底面、所述顶面、所述外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二内侧壁拼接结合形成一体,所述底面、所述顶面、所述外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二内侧壁均由PVC材料制成。
CN201811298893.7A 2018-11-02 2018-11-02 充气式板体 Active CN111137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8893.7A CN111137407B (zh) 2018-11-02 2018-11-02 充气式板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8893.7A CN111137407B (zh) 2018-11-02 2018-11-02 充气式板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7407A true CN111137407A (zh) 2020-05-12
CN111137407B CN111137407B (zh) 2021-06-15

Family

ID=70515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8893.7A Active CN111137407B (zh) 2018-11-02 2018-11-02 充气式板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740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0654A2 (en) * 2010-02-13 2011-08-18 Dainuri Rott Electric powered surfboard propul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CN102971209A (zh) * 2010-07-01 2013-03-13 布姆邦德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可互换的电机模块的机动水上工具系统
WO2013036536A2 (en) * 2011-09-07 2013-03-14 Boomerboard, Llc Inflatable watercraft with battery powered motorized cassette
US20180013115A1 (en) * 2016-07-06 2018-01-11 Mark A. Schmidtke Battery case for light-weight watercraft
DE202017107818U1 (de) * 2017-12-21 2018-01-12 Lampuga Gmbh Surfboard mit Wechselakkumula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0654A2 (en) * 2010-02-13 2011-08-18 Dainuri Rott Electric powered surfboard propul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CN102971209A (zh) * 2010-07-01 2013-03-13 布姆邦德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可互换的电机模块的机动水上工具系统
WO2013036536A2 (en) * 2011-09-07 2013-03-14 Boomerboard, Llc Inflatable watercraft with battery powered motorized cassette
US20180013115A1 (en) * 2016-07-06 2018-01-11 Mark A. Schmidtke Battery case for light-weight watercraft
DE202017107818U1 (de) * 2017-12-21 2018-01-12 Lampuga Gmbh Surfboard mit Wechselakkumul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7407B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0527A (zh) 防水防摔型可漂浮手机套
CN111137407B (zh) 充气式板体
US6196254B1 (en) Air valve adapter
CN210759656U (zh) 一种瓦楞纸板
JP2023033272A (ja) エアポンプ内蔵式充気製品
US2389735A (en) Lifesaving jacket
CA2366098A1 (en) Pneumatic couch
CN113830262B (zh) 一种易收纳式充气救生圈
CN211810145U (zh) 游泳辅助器
CN210284559U (zh) 一种具有快速充气功能的救生腰包
CN210403180U (zh) 一种充气式琴包
CN212529994U (zh) 一种双气室冲浪板
CN211918962U (zh) 一种轻便透气的充气式救生舱
CN211253673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包装箱
CN210618943U (zh) 一种适用性强的复合袋
CN214648882U (zh) 一种耐用性能好的v型充气冲浪板
CN208842596U (zh) 一种游轮救援装置
CN217435979U (zh) 一种橡皮救生艇自动充气结构
CN217089884U (zh) 一种可充气背包
CN205728539U (zh) 一种箱包防水漂浮救生装置
CN220465754U (zh) 一种具有救生功能的游水密封袋
CN218768662U (zh) 一种便携式野外救生指示器
CN204203615U (zh) 一种充气垫及相机背带
CN219884483U (zh) 一种防止红酒瓶破碎的红酒包
CN216453841U (zh) 应急物资气密防水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08 Room 201, unit 1, building 17, No.4, Xinzhu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Yid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Room 202, zone B, 2 / F, unit 1, building 17, XinZhuYuan, No.4, Xinzhu Road, Songshanh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EPROPULSI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