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5351A - 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5351A
CN111135351A CN202010029733.3A CN202010029733A CN111135351A CN 111135351 A CN111135351 A CN 111135351A CN 202010029733 A CN202010029733 A CN 202010029733A CN 111135351 A CN111135351 A CN 111135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rod body
migration
adsorption lay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97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5351B (zh
Inventor
张国胜
李辉
潘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Weif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100297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53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5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5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5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5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61M1/0023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8Draining devices having means for processing the drained fluid, e.g. an absorb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7/00Methods of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及其组装方法,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吸附层,第一杆体的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迁移杆,每个迁移杆的自由端上均设有盖盘;第二杆体为筒形结构,第一杆体部分套入第二杆体的空腔内,第二杆体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通孔,迁移杆对应穿过不同的通孔,盖盘位于第二杆体的外侧;吸附层被填充在盖盘与第二杆体之间,迁移杆贯穿吸附层;第一杆体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进行旋转,迁移杆因此向第二杆体内回缩,并拉扯盖盘,利用盖盘对吸附层进行挤压。本发明除了能够直接用于擦拭解剖或者手术区域的体液流污,也用于持续的对淤积流污的区域清理吸附。

Description

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剖或者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解剖室中需要处理各种伤口,或者在手术中需要对人体开刀进行脏器的裸露时,对于各种体液的分泌或者溢出都会影响医护人员的视野或者正常的操作,所以需要对上述液体进行收集或者清理。且通常的吸附器或者清理器多为带有吸尘器式吸口的器具,此种器具对于当前解剖区域的需要的吸附或者清除的流污的作用力过大,吸尘口过于接近解剖区域则会将解剖区域的组织吸起,或者吸尘口贴向解剖区域,均会对整个解剖或者手术过程带来不便,因此吸尘口需要控制好相应的距离,对于不同的液体溢出量会使得吸尘口的控制更加困难。海绵等的直接擦拭或者吸附的整体效果有限,伴随着频繁的更换以及相应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及其组装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吸附层,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嵌设到盖子上,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杆体能够被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进行旋转,所述第一杆体的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迁移杆,每个所述迁移杆的自由端上均设有盖盘;所述第二杆体为筒形结构,所述第一杆体部分套入所述第二杆体的空腔内,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盖子上,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连接气动机构,所述第二杆体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迁移杆一一对应的穿过若干个所述通孔;所述吸附层被填充在所述盖盘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所述迁移杆贯穿所述吸附层;所述第一杆体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所述迁移杆因此向所述第二杆体内回缩,并拉扯所述盖盘,利用所述盖盘对所述吸附层进行挤压。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迁移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杆体的横截面的切线方向相同。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迁移杆和所述盖盘通过设置万向球结构进行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沿所述吸附器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套设有若干根约束丝,所述约束丝上设有传感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应力传感器或者拉力传感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盖盘在所述吸附器上的排布结构为若干列,列与列之间沿所述吸附器的侧壁周向等角度分布,列内相邻等间距排布。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盖盘设置在所述吸附层的表面,所述盖盘外侧还套设一层海绵。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层由海绵材料或者纺织编织物制成。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迁移杆的杆径沿自身的自由端所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通孔的口径介于所述迁移杆两端的杆径大小之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的组装方法,
1)将所述第一杆体固定到所述盖子上后,在向所述第一杆体外侧套设所述第二杆体时,将所述迁移杆进行弯折,使得所述第一杆体能够塞入所述第二杆体的内腔中;
2)旋转所述第一杆体确保所述迁移杆能够伸出所述第二杆体;
3)制备好所述吸附层后,在50-70℃的热风烘吹下,达到所述吸附层与所述第二杆体外周结构贴附吻合的程度,同时使所述迁移杆贯穿所述吸附层。确保所述吸附层内腔能够嵌套在带有迁移杆的所述第二杆体外周,并将盖盘一一安装在若干个所述迁移杆上;
4)将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上后,并在所述第二杆体上接入所述气动机构。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及的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不仅能够用于直接用于擦拭解剖区域或者手术过程中人体脏器分泌出的体液等,也可用于持续性的吸附解剖区域溢出的血液或者组织液等。区别于吸尘器式的吸尘口,本发明的吸附器的表面套设有吸附层,吸尘口直接需要和解剖处的所需吸附区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吸尘口被负压顶向解剖处的组织,或者部分人体组织向吸尘口靠拢,从而由于吸尘口的接触而使得吸附暂停并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本发明对于解剖区域的距离控制并不需要像前者那么精细,可以极大的减少医护人员操作时的压力。
(2)在盖盘的表面再设置一层海绵,可以减少盖盘和人体的直接接触,吸附层为一次性使用品,仅需要对第二杆体外侧进行若干层缠绕即可,及时更换外部的吸附层可以提高便捷性和卫生免去清理时间,吸附器由内部向吸附层进行流污的吸除,所以还以减少吸附层更换的次数,在持续的吸附下,可以减少海绵的更换操作,加速其余的手术或者解剖的操作进程,而不必为频繁的更换海绵操作支出多余的精力,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3)第一杆体上在电机的带动下开始旋转后,使得第一杆体上的迁移杆拉扯第二杆体外侧的盖盘,使得盖盘向吸附器内部进行移动,并对吸附层进行挤压,并在挤压结束后,解除电机对第一杆体的带动旋转,吸附层自身的形变将盖盘推回初始位置,并拉扯迁移杆,从而带动第一杆体旋转至初始位置。由内部的挤压,减少外部对于吸附层的接触,同时由于是内部杆体的旋转带动,使得外部的吸附层处于相对蠕动的状态,有助于吸附层上的流污快速的被吸入第二杆体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端部透视图(吸附层已省略);
图4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迁移杆的空间分布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杆体的分支管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杆体放入第二杆体内时的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单个盖盘以及盖盘串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杆体;2、第二杆体;3、吸附层;4、盖子;5、电机;6、气泵接入口;7、通孔;8、迁移杆;9、盖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示出了用于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2以及吸附层 3,第一杆体1的一端嵌设到盖子4上,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第一杆体1能够被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进行旋转,第一杆体1的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迁移杆8,每个迁移杆8的自由端上均设有盖盘9;第二杆体2为筒形结构,第一杆体1部分套入第二杆体2的空腔内,第二杆体2的一端固定在盖子4上,第二杆体2的另一端连接气动机构,第二杆体2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通孔7,迁移杆8对应穿过不同的通孔7,盖盘9位于第二杆体2的外侧;吸附层3被填充在盖盘9与第二杆体2之间,迁移杆8贯穿吸附层3;第一杆体1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进行旋转,迁移杆8因此向第二杆体2内回缩,并拉扯盖盘9,利用盖盘9对吸附层3进行挤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及的一种流污吸附器是在解剖或者手术用于吸附血液、组织液以及其余的体液,外部的吸附层3可用于直接擦拭,本吸附器主要为杆体,杆体的端部的盖子4用于固定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的端部,吸附器由内而外分别设有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2以及吸附层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吸附层3部分的实际体积较小,近似常用写字笔的直径(1-2cm),针对局部区域的体液的分泌或者流污进行吸附和清除,对于过量的流污或者局部出血量或者分泌量较大的体液的流出还需要配合其他的医疗吸附器械,本发明主要针对流量较小、流速相对较缓的流污的吸附,减少擦拭或者海绵的大量使用,可以持续性的针对例如人体的尿液的吸附,使得整体的使用吸附过程中,吸附器能够自动的吸附流污而不需要频繁的更换海绵。第一杆体1位于整个吸附器的最内层,第一杆体1的一段固定在吸附器端部的盖子4上,为了减少各部件的加工难度,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2、盖子4、吸附层3等同心轴设置,第一杆体1的端部嵌设在盖子4上,盖子4的形状为半球状,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2以及吸附层3的一段均齐平的贴设在盖子4的表面,使得盖子4作为吸附器的端部,半球状的手术解剖吸附器的端部即便与解剖区域或者医护人员的误触也不会造成损伤。本发明的吸附层由海绵材料或者纺织编织物制成,根据需要还可加入其他的物质增强其结构强度等。
本发明在选材时,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均由弹性材料制成,确保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曲,以应对复杂的吸附环境。如图3 所示,第一杆体1的端部为球体,盖子4的中部为球形嵌槽,能够相互匹配嵌设,第一杆体1外侧套设第二杆体2且第一杆体部分套入第二杆体的空腔内,第二杆体2为筒形结构,第二杆体2的端部嵌设在盖子4上,第二杆体2的另一端设有两条分支,其中一条供第一杆体1连接外部电机5(即驱动机构,此处的电机为小型电机,由于第一杆体1的旋转角度较小,且还需要进行间歇的正反旋转,所以轻便的电机为首选,确保能够对第一杆体进行一定频率的旋转,使得吸附器的蠕动效果有所提升),另一条分支出口为气泵接入口6,用于连接外部的气泵。第一杆体1在外部电机5的带动下能够使得第一杆体1能够绕自身的轴线进行旋转,第一杆体1的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迁移杆8,每个迁移杆8的端部通过万向球结构固定盖盘9,盖盘9的盘面向吸附器外侧凸起,盖盘9贴向吸附器的一侧上设有嵌槽,迁移杆8的端部设有球体,球体与嵌槽相匹配(即万向球结构)。
第二杆体2上的其中一端同样嵌设在盖子4上,第二杆体2在此处完全包围住第一杆体1的侧壁,第二杆体2的内腔直径大于第一杆体1,即第一杆体1 在第二杆体2内进行旋转不会带来明显的摩擦。第一杆体1部分穿过第二杆体2 的空腔,第二杆体2的另一端设有分支,主要用于连接气泵(即气动机构,由于本吸附器的体积较小,需要将气泵上的导管进过气流量调整后方能连接),图中所示的第二杆体2上的弯曲部位即气泵接入口6,第一杆体1相对笔直的伸出第二杆体2,由于此处的第一杆体1连接外部电机5,所以此处的第一杆体1并无明显的弯曲。第二杆体2上的通孔7可以连接为第二杆体2的内腔除气泵接入口6以外的进气口,第二杆体2上与盖子4相连接的区域和第一杆体1端部伸出第二杆体2的区域均视作密封处理。即连接了气泵进行负压的吸附的区域仅集中在第二杆体2表面的通孔7上。第二杆体2内的第一杆体1上的迁移杆8 能穿过通孔7,优选的若干个迁移杆一一对应的穿过若干个通孔,基本上通孔7 的数量大于迁移杆8的数量。盖盘9位于第二杆体2的外侧,盖盘9的面向吸附器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嵌槽,与迁移杆8端部设置的球体相匹配。
吸附层3填充在盖盘9和第二杆体2之间,迁移杆8贯穿吸附层3。即在吸附的过程中,吸附主体仍然是海绵吸附,但是与单纯的海绵不同的是,本发明的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利用第一杆体1的旋转,带动第一杆体1上的迁移杆8进行回缩,部分缩入第二杆体2内,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杆体1 和第二杆体2之间只存在内外套设的关系,但套设区域接触相对较少,电机5 带动第一杆体1进行旋转时,第二杆体2并不发生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部分伸出第二杆体2的迁移杆8会逐渐的缩回第二杆体2的内腔,但是迁移杆8 的端部设有盖盘9,盖盘9与第二杆体2之间设有吸附层3,盖盘9在迁移杆8 的缩回过程中必然会将吸附有流污的吸附层3进行挤压,使得吸附层3中的流污在海绵的部分区域进行集中,区域正好位于盖盘9的边缘。并不是所有的通孔7都有迁移杆8穿过,还有较大部分数量的通孔7均匀度分布在第二杆体2 的侧壁上,盖盘9挤压出的流污会集中在未被迁移杆8穿过的通孔7,并在气泵的负压吸附下将挤出的流污进行吸走,从而从吸附器内部对流污进行了清理。只要控制流污的清理速度得当,此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就能够快速的将干扰医护人员的流污从解剖或者手术区域进行清除。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爆炸视图。本发明的具体组装方法如下:
第一杆体1为直杆,可弯曲,第一杆体1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迁移杆8,沿迁移杆8的杆径沿自由端所在方向逐渐减小,通孔7的口径介于迁移杆8两端的杆径大小之间。第一杆体1的迁移杆8伸出第二杆体2存在一定的极限,不会使得第一杆体1的外侧侧壁和第二杆体2的内腔侧壁发生直接接触。同时第一杆体1上迁移杆8能够由第二杆体2的内侧向外侧伸出。
先将第一杆体1的端部球体嵌设到半球状盖子4的底部。第一杆体1的端部为球形所以第一杆体1的旋转,并不影响盖子4(即第一杆体1的端部与盖子4通过设置万向球结构进行连接。)。
紧接着套入第二杆体2,第二杆体2为筒形结构,一端为单一出口,另一端为支流分管带有两个出口(如图5所示)。在第一杆体1上套设第二杆体2时,需要先将第一杆体1上的迁移杆8进行弯折收卷,使得各迁移杆8能够贴合在第一杆体1的外侧侧壁上,第一杆体1在被套上第二杆体2后,第一杆体1选择沿第二杆体2长度方向的分支出口伸出,第二杆体2的端部正好抵押在盖子4 上的嵌槽后进行热熔或者其他方式的固定,尽量使得此处的第二杆体2与盖子4 的连接相对密封紧实。待第二杆体2固定在盖子4上后,对第一杆体1进行旋转,将第一杆体1上的迁移杆8全部从第二杆体2内经第二杆体2表面的通孔7 拉出,在设置迁移杆8的位置时,可参照第二杆体2上的通孔进行排布(但是密度要比通孔小一倍以上,因为通孔7的数量必须要大于迁移杆8的数量)。第一杆体1伸出第二杆体2的一端连接电机5。
接下来在第二杆体2表面缠绕或者套设吸附层3,迁移杆8的端部能够较为轻松的贯穿吸附层3,或者提前在吸附层3上均匀的打孔。吸附层的组装过程为: 50-70℃的热风烘吹下,达到吸附层3与第二杆体2外周结构贴附吻合的程度,同时使迁移杆贯穿吸附层。
迁移杆8贯穿吸附层3后,在迁移杆8的自由端的球体嵌设到盖盘9的底部嵌槽中。实际的盖盘9的横截面积不超过4cm2,逐一去安装,无疑会增加劳动量和成本,所以将相邻的盖盘9连接到一起,如图7所示,单个盖盘和盖盘串(即两个以上的盖盘连接)结构示意图,能够相对快速的将盖盘9固定到迁移杆8上。此处优选的将盖盘9在吸附器上的排布结构设置为若干列,列与列之间沿吸附器的侧壁周向等角度分布,列内相邻等间距排布。能够相对较为快速的安装盖盘9,节省组装的时长。
本发明所提及的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仅表面的吸附层3为一次性耗材,其余的组件经过清洗消毒后可反复使用。盖盘9本身在吸附时尽量不要和解剖的组织进行接触,区别于海绵,盖盘9的硬度以及表面特性等,并不适宜用于接触组织或者器官,所以可在安装好盖盘9后,再在吸附器的表面再套设一层海绵,从而起到了隔绝的效果。
在使用时,进行最后一步连接,将气泵的负压管路接入气泵接入口6,可增设调节阀等,使得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的负压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能完成吸附工作,又不会产生过大的吸力,对组织和器官造成误伤。
盖盘9的横截面积要大于通孔7的直径,即盖盘9上的最大直径要大于通孔7的口径,若是盖盘9相对通孔7较小,那么在第一杆体1旋转的过程中,盖盘9很有可能被拉扯进入第二杆体2内,从而可能引发吸附器的堵塞,干扰解剖试验或者手术的正常吸附工作的进行。
可以理解的是,在吸附层3局部或者整体并未吸附到明显量时,无需开启气泵,或者由于堵塞等某种原因致使处于半浸泡状态的吸附器并未进行吸附层3 的液体清理,致使整体的吸附进程停滞不前,影响或者耽误手术或者解剖的进行。所以可沿吸附器的长度方向套设若干个约束丝,先确定吸附层3吸附流污后能够进行体积膨胀,那么此时套设在吸附器上的约束丝由于对吸附器上的若干区域进行具体的吸附监控。
约束丝主要利用的约束丝上的传感器,沿吸附器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套设有若干根约束丝(未图示),约束丝上的传感器,优选为拉力传感器或者应力传感器等,约束丝整体呈丝线状,丝线套设在吸附器表面,丝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传感器上。
尤其是吸附器部分处于浸泡或者接触流污区域时,综合各传感器上的数据能够对吸附器上的吸附层所吸附的流污量进行大致的计算,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开启气泵,吸附层上的流污的扩散需要对吸附器整体进行监控,才能获得较为精准的数据信息;再配合气泵区域的流量计,针对气泵开启,但是吸附器的吸附效果极差(流量计示数无明显变化),则可以推算出装置可能存在堵塞或者负压能力下降的情况,能够及时的排查出装置的误差原因等,因此设置约束丝能够提高本发明的吸附时的对吸附层3上的流污清理时机的精准度提升,从而应对不同的流污以及不同的流污量,在流量计无明显变化的5-10秒后,可追加设置警示灯等用于提示医护人员对于该吸附器的检查或者更换。
吸附层3在吸附流污并被盖盘9挤压后,吸附层3上的流污会集中在吸附层3内部并被快速的吸走,对外界返液的量相对较小,减少二次污染的可能,同时吸附层3被挤压后能够自行恢复原来的松散空间结构,从而进行反复利用 (特指同一区域,允许的重复使用,对于非能够重复使用的区域,则需要更换新的吸附层3。电机5单次带动第一杆体1旋转的角度并不会很大(小于45度)。第一杆体1虽不会带动第二杆体2旋转,但毕竟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的接触位点较多,单次旋转的角度和速度,或多或少都会对第二杆体2产生影响。盖盘9挤压在吸附层3上后,电机5暂停工作,吸附层3自身的形状复原后,会将盖盘9顶起,连带着内部的第一杆体1进行旋转。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端部透视图,并将吸附层3进行了省略,在吸附层3裹卷在第二杆体2上时,需要使得设置在第二杆体2上的吸附层3 的厚度需要大于盖子4的半球状的半径,从而使得盖子4的边缘不会突出设置,即吸附器的端部由于侧壁部分的直径部分过小使得盖子4的边缘能够剐蹭或者裹挟残留一定的流污。所以默认吸附器表面套设的吸附层3与端部的盖子4的边缘连接处一体化设置。
迁移杆8的结构优选为迁移杆8的杆身长度方向与第一杆体1横截面的切线方向一致(如图4所示),迁移杆8能沿第一杆体1进行单向的弯曲,此种设计的迁移杆8在保留韧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反向旋转的阻力,可以确保第一杆体1 的旋转相对单一。如果迁移杆8的长度方向指向第一杆体1的轴心,那么无论是安装第一杆体1或者使用的过程中都可能出现第一杆体1断裂的情况,相反如果迁移杆8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杆体1的切线方向一致,那么迁移杆8无论是自身弯曲还是安装都会相对轻松。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杆体塞入第二杆体时的状态图,即将塞入第二杆体的第一杆体上的迁移杆需要手动的进行贴合,塞入第二杆体后为了避免第一杆体上的迁移杆提前探出通孔,使得放入第一杆体是间隔的进行旋转,旋转的方向与迁移杆弯曲所指的时针方向相反,即便迁移杆在塞入的过程中从通孔中探出,进行与之弯曲方向相反的旋转即可使得迁移杆重新缩回第二杆体内。
本发明由于涉及到医疗领域,上述装置在选材时均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选择,并按照医疗用品的使用制度进行消毒和清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吸附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嵌设到盖子上,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杆体能够被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进行旋转,所述第一杆体的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迁移杆,每个所述迁移杆的自由端上均设有盖盘;
所述第二杆体为筒形结构,所述第一杆体部分套入所述第二杆体的空腔内,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盖子上,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连接气动机构,所述第二杆体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迁移杆一一对应的穿过若干个所述通孔;
所述吸附层被填充在所述盖盘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所述迁移杆贯穿所述吸附层;
所述第一杆体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所述迁移杆因此向所述第二杆体内回缩,并拉扯所述盖盘,利用所述盖盘对所述吸附层进行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迁移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杆体的横截面的切线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迁移杆和所述盖盘通过设置万向球结构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吸附器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套设有若干根约束丝,所述约束丝上设有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应力传感器或者拉力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盘在所述吸附器上的排布结构为若干列,列与列之间沿所述吸附器的侧壁周向等角度分布,列内相邻等间距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盘设置在所述吸附层的表面,所述盖盘外侧还套设一层海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由海绵材料或者纺织编织物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迁移杆的杆径沿自身的自由端所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通孔的口径介于所述迁移杆两端的杆径大小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一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所述第一杆体固定到所述盖子上后,在向所述第一杆体外侧套设所述第二杆体时,将所述迁移杆进行弯折,使得所述第一杆体能够塞入所述第二杆体的内腔中;
2)旋转所述第一杆体确保所述迁移杆能够伸出所述第二杆体;
3)制备好所述吸附层后,在50-70℃的热风烘吹下,达到所述吸附层与所述第二杆体外周结构贴附吻合的程度,同时使所述迁移杆贯穿所述吸附层。确保所述吸附层内腔能够嵌套在带有迁移杆的所述第二杆体外周,并将盖盘一一安装在若干个所述迁移杆上;
4)将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上后,并在所述第二杆体上接入所述气动机构。
CN202010029733.3A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及其组装方法 Active CN111135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9733.3A CN111135351B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及其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9733.3A CN111135351B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及其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5351A true CN111135351A (zh) 2020-05-12
CN111135351B CN111135351B (zh) 2022-03-04

Family

ID=70524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9733.3A Active CN111135351B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535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06369A1 (en) * 2013-04-10 2016-07-21 Conor J Walsh Laparoscopic s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5944160A (zh) * 2016-05-31 2016-09-21 明星 易更换的负压引流系统
CN106310404A (zh) * 2016-08-23 2017-01-11 张�杰 抽离式负压医用海绵搅刮器
CN107715195A (zh) * 2017-10-25 2018-02-23 广东泓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科腔道创面治疗用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US20180231279A1 (en) * 2015-10-12 2018-08-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dsorber,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dsorber, and Vehicle Comprising an Adsorb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06369A1 (en) * 2013-04-10 2016-07-21 Conor J Walsh Laparoscopic s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20180231279A1 (en) * 2015-10-12 2018-08-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dsorber,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dsorber, and Vehicle Comprising an Adsorber
CN105944160A (zh) * 2016-05-31 2016-09-21 明星 易更换的负压引流系统
CN106310404A (zh) * 2016-08-23 2017-01-11 张�杰 抽离式负压医用海绵搅刮器
CN107715195A (zh) * 2017-10-25 2018-02-23 广东泓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科腔道创面治疗用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5351B (zh) 2022-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521954A (ja) 医療用真空シール排液装置
CN111135351B (zh) 一种手术解剖流污吸附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5944220A (zh) 可冲洗负压引流装置
CN111282029A (zh) 一种外科手术流污清理装置
CN108403294B (zh) 一种耳道清洁治疗检查装置
CN114053073A (zh) 一种集智能化糖尿病足病评估检测与换药于一体的换药车
CN212118677U (zh) 手术创面体液即时吸附器
CN20557095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试管清洗机
CN214633223U (zh) 一种神经外科防积血冲洗式装置
CN212118675U (zh) 一种外科手术创口体液吸附装置
CN210056954U (zh) 一种骨科创伤清洗用装置
CN208877505U (zh) 一种脉冲冲洗仪
CN209864757U (zh) 一种肝胆引流装置
CN209884869U (zh) 一种留置式导尿装置
CN108273100B (zh) 一种耳鼻喉科用内窥镜清洗消毒方法
CN218852844U (zh) 一种手术海绵的贴膜组合体
CN111228587A (zh) 解剖用流污吸附器
CN220969199U (zh) 一种试管用收纳盒
CN212118676U (zh) 一种解剖用吸附器
CN113230522B (zh) 一种泌尿科导尿装置
CN220158860U (zh) 一种胸腔引流装置
CN217938500U (zh) 一种负压冲洗及肠液收集的肠瘘伤口护理袋
CN111265308A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吸附器
CN109806057A (zh) 一种小儿泌尿科导尿装置
CN213031479U (zh) 一种临床护理冲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