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5004A - 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5004A
CN111135004A CN202010025200.8A CN202010025200A CN111135004A CN 111135004 A CN111135004 A CN 111135004A CN 202010025200 A CN202010025200 A CN 202010025200A CN 111135004 A CN111135004 A CN 111135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line
lines
track area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52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gan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gan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gan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gan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252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50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5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50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61M2025/024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having a clip or clamp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61M2025/028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having a mainly rigid support struc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介入器材固定器,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具有一个托盘,托盘的侧壁高于托盘的底面,托盘内部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挡板,挡板围成固定轨道,托盘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出入孔,挡板与托盘固定连接的底面为连续或断续的具有宽度的直线、曲线、U形线、螺旋形线、圆形线、椭圆形线、环形线、折线及它们组合形成的线形。本发明的优点如下:可以同时安放多个介入器械,既能抽拉,又不能乱动,避免了介入器械互相缠绕的状况,保护介入器械避免污染,减轻人力控制的负担,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等特点,对于介入手术的普及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外周动脉病变也逐年增加。外周动脉疾病有两个含义,广义的外周动脉疾病包括除心脏以外的所有动脉疾病,甚至脑动脉疾病也在其中;狭义的外周动脉疾病主要包括肾动脉平面以下的腹主动脉及其以远的动脉、四肢动脉和颅外颈部动脉疾病。而目前国内血管外科涉及范围已不仅是狭义的外周动脉疾病,同时也包括胸主动脉等大动脉病变,即除心脏冠状动脉和脑动脉以外的全身动脉病变。
临床中,多采用微创的介入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导丝是介入手术的最基本器材,一台介入手术会应用到不同规格的各种导丝,导丝的长度一般在150cm至300cm,多个导丝在同台手术中会反复替换应用,而在一部分导丝被替换应用时就会有另一部分导丝处于备用状态。手术中,会将备用状态的导丝盘曲后插入盛有肝素硫酸钠的盘中,或以纱布块缠绕后插入器械台上。多个共处在同一肝素盐水盘中的导丝之间容易产生相互缠绕,再次使用时不容易轻易取出所需导丝,此外,较长的加强导丝还非常不容易盘曲后插入盘中;导丝在行进过程中,必须轻柔渐进,并且时进时停,进退得当。否则会影响手术进程,甚至刺破血管发生意外事故;另外上述操作过程还容易使导丝从无菌手术区滑落到非无菌区,影响手术进行,还增添了手术的风险因素。
中国专利ZL200710064196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导丝夹持保护器,直接夹持导丝,其主体是一个由两块能够进行开合动作的硬质构件组成的一种可夹持导丝的卡具,在卡具上配备与手术台架相接触的连接机构,其结构复杂,不便于临床应用与维护。并且,如果夹持力度过紧,将可能伤害导丝的物理结构,尤其是微导丝,严重者可压闭导管,影响手术操作,而当夹持力不足,有可能导致导丝保护器中脱离,造成导丝的污染,故因此对夹持的力度不容易控制,操作使用不方便。而且该结构无法直接湿润亲水导丝,其所夹持的导丝取出后仍需要重新浸没肝素生理盐水湿润后,才能再次应用,增加了准备工作量和操作时间。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介入器材固定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导管或导丝无损伤,并且并能浸润导丝,可同时容纳多个不同规格的介入器械、节省手术准备时间、可以在临床手术中使用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具有一个托盘,托盘的侧壁高于托盘的底面,托盘内部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挡板,挡板围成固定轨道,托盘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出入孔,挡板与托盘固定连接的底面为连续或断续的具有宽度的直线、曲线、U形线、螺旋形线、圆形线、椭圆形线、环形线、折线及它们组合形成的线形。
所述挡板呈平面、曲面或其组合而成的形状,挡板所在的平面与托盘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90°。挡板所在平面为曲面或组合形状的面时,挡板所在的平面可以采用挡板的上部边缘与底部边缘所形成的虚拟的平面。例如当挡板为圆形时,其上部边缘形成的圆的周长小于底部边缘形成的圆的周长,整体形状是由下向上收缩的。
所述挡板上设有可拆卸的、用于遮挡固定轨道的固定夹。固定夹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本领域的固定夹,作用是遮挡在轨道的上方,避免放在轨道内部的介入器材脱出。
所述托盘的内部分为线形轨道区和环形轨道区;线形轨道区为直线形轨道区和/或折线形轨道区;环形轨道区为螺旋形轨道区和/或环形轨道区。常规的介入手术需要使用多种、多个介入器材,包括导管、导丝、支架等,不同的介入器械的形状、长度、直径均不同,本发明设计了手术常用的空间,分为不同区域,例如直线形轨道区和折线形轨道区适用于导管,而螺旋形轨道区和环形轨道区更适合导丝,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所述直线形轨道区由2-8个由挡板围成的直线形的固定轨道排列组成;折线形轨道区由2-8个由挡板围成的折线形固定轨道排列组成;螺旋形轨道区由2-6个由挡板围成的主体为螺旋形的固定轨道排列组成;环形轨道区由2-6个由挡板围成的圆形、或椭圆形、或环形的固定轨道排列组成。
一般而言,直线形的固定轨道适合具有较长的长度的介入器械,可以通过多个S形折返的方式放置并固定。折线形的轨道是为每个器械单独设计,可以更好的将导管放置在每一个折线区域内,防止不同导管之间的混淆和缠绕。较细的导丝类器械可以采用螺旋形固定轨道或环形固定轨道。
所述出入孔处设有可拆卸的孔塞。出入孔是介入器械出入的通道口,不同器械从不同的出入孔进出,可避免混淆和缠绕。出入孔为圆形、半圆形或U形,出入孔的边缘光滑,用于介入器械的进入。
优选的出入孔为U型,其上边缘与托盘侧壁的上边缘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更方便的将介入器械的远端置入孔中。
所述出入孔均分布在相同的一个侧壁上,该侧壁在手术中靠近患者方向,便于介入器械的取用。
为了更明显的进行分区,所述托盘内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分区挡板,分区挡板将托盘内部分割为连通或不连通的区域,例如线形轨道区和环形轨道区。每个分区之间可以连通或不连通,当连通时,可以在托盘内使用相同的溶液来湿润介入器械。当不连通时,每个区域使用不同的溶液来湿润介入器械,便于操作者选择使用。
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托盘的底面一体成型连接。制作时可采用冲压成型,优点是托盘与挡板的连接部位没有缝隙,便于消毒。
固定夹可以是本领域的现有技术,也可以是经过特别设计的结构,例如所述固定夹由夹持件和遮挡件组成,二者为一体成型连接;加持件是一个具有弹性的卡夹,可以卡接在挡板的上部,遮挡件为平面或弧面挡板。遮挡件的作用是挡住安置在固定轨道内的介入器材,使其不会脱出固定轨道,但又不直接与介入器材连接,可以保持介入器械在固定轨道内的自由移动性,并且不会对介入器材表面造成压力性损伤。
所述固定夹的宽度大于两个相邻的直线形或曲线形固定轨道之间的宽度的一半;或大于同一个螺旋形固定轨道形成的相邻的两个螺旋之间的距离的一半。宽度大于一半时,内部容纳的介入器械将较难从固定轨道中脱出,从而起到固定作用。
所述介入器材包括但不限于血管造影导管、PTCA引导导管、导丝、微导丝等。凡是需要进入人体的介入手术器械,均可以使用本专利固定器。
本专利还可以增加盖体设计。在所述托盘上方连接有一个可拆卸或翻折的盖体;盖体在托盘的一侧通过连接件与托盘活动连接,放置好介入器材后扣合盖体,使内部保持洁净空间,并进一步防止介入器械脱离固定轨道或从固定器中脱出,落入非洁净区。盖体为透明盖,操作者可以透过盖体清楚的看到托盘内的情况。盖体上方设有长度标志。长度标志可以是印制或刻蚀在盖体上方的,便于医生在手术中及时测量切除的人体组织的数据。
所述托盘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件,可以将托盘的底面抬离平面。采用支撑件固定托盘,可以通过支撑架将托盘安放在手术台上,利用手术台上的立体空间,尽量靠近患者的躯体,而且能够保持托盘尽可能保持水平。如果没有支撑件,则可以将托盘放置在平面的手术推车上,尽可能靠近患者躯体。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支撑腿,位于托盘下方的四角,支撑腿的高度为30-150cm,支撑腿下方固定有带锁闭装置的滚轮。当支撑腿较长时,支撑腿下方还可以固定有带锁闭装置的滚轮,可以在手术室的地面上方便的移动和保持不动。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可以同时收纳多个介入器械,既能抽拉,又不能乱动,避免了介入器械互相缠绕的状况,保护介入器械避免污染,减轻人力控制的负担,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等特点,对于介入手术的普及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示出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3示出实施例1的固定夹结构图
图4示出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5示出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6示出实施例3的侧视图
图7示出实施例4的俯视图
图8A示出本实施例4的折线形轨道区的局部纵铺面图;图8B示出实施例4的环形轨道区的局部纵铺面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托盘,11-底面,12-侧壁,121-出入孔,111-直线形轨道区,112-螺旋形轨道区,113-折线形轨道区,114-环形轨道区;2-挡板,21-挡板的上边缘,22-挡板的下边缘,3-固定轨道,4-固定夹,41-夹持件,42-遮挡件,5-孔塞,6-分区挡板,7-盖体,71-连接件,8-支撑件(支撑腿),9-滚轮,91-滚轮锁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具有一个托盘1,托盘1的侧壁12高于托盘的底面11,侧壁的高度为2-5cm,托盘内部的底面1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表面光滑的挡板2,围成固定轨道3,托盘的侧壁12上部设有多个出入孔121,出入孔121为U形孔,在出入孔121处设有可拆卸的孔塞5,挡板2上设有沿固定轨道间隔开的多个可拆卸的固定夹4。
挡板2分为直线形和螺旋形。固定轨道3分为不同区域,包括直线形区域111和螺旋形区域112,直线形区域由多个并列的排布直线形挡板2组成,螺旋形区域由2个并列排布的螺旋形挡板2组成。
出入孔121为U形孔,孔径为5mm,出入孔121的边缘光滑,所有出入孔均分布在相同的一个侧壁上。
固定夹4由夹持件41和遮挡件42组成,二者为一体成型连接;加持件41是一个具有弹性的卡夹,可以卡接在挡板2的上部,遮挡件42为弧面挡板。该固定夹的结构仅仅为示意,任何能够实现遮挡作用的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夹及其改进结构均视为等同结构。
固定夹4的宽度有两种,第一种是用直线形固定轨道上,该固定夹4的宽度大于两个相邻的直线形固定轨道3之间的宽度,可以横跨在两条直下形挡板上部,起到向下阻挡的作用;第二种固定夹的宽度大于一个螺旋形固定轨道3的宽度的一半,在相邻的挡板上方对向固定两个固定夹4,可以形成有效的阻挡。
所述介入器材为血管造影导管、PTCA引导导管、导丝等。
实施例2
参阅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托盘内1的底面11上固定连接有分区挡板6,分区挡板6与底面11垂直,与底面11一体成型连接。分区挡板6将托盘1内部分割为不连通的空间。
托盘上1连接有一个可拆卸或翻折的盖体7。盖体7可以在托盘的一侧通过连接件(合页)71与托盘1活动连接。盖体7上还可以印制有刻度尺,便于医生在手术中作为测量工具使用。
托盘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件8,将托盘1的底面11抬离平面。支撑件8为支撑腿,位于托盘下方的四角,支撑腿的高度为30cm。
实施例3
参阅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托盘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件8,将托盘1的底面11抬离平面。支撑件8为支撑腿,位于托盘下方的四角,支撑腿8的长度为150cm,支撑腿8的下方固定有带滚轮锁闭件91的滚轮9。
实施例4
参阅图7、图8A和图8B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托盘1的内部分为折线形轨道区113和环形轨道区114,分别替换实施例1中的直线形轨道区域111和螺旋形轨道112。
折线形轨道区113由挡板2围成的3个各自独立的折线形轨道组成。每一个折线形轨道可以放置一支较长的导管,各个导管之间不会缠绕。该区域的挡板2上设有沿固定轨道间隔开的多个可拆卸的固定夹4。
图8A显示了折线形轨道区的局部的纵剖面图,挡板2为平面,挡板2与底面11一体成型连接,并且二者相互垂直。
环形轨道区114由挡板2围成的一组各自独立的圆形闭合空间组成,该挡板2的为曲面,挡板的上边缘21(不与底面11接触的边缘)与下边缘22(与底面11接触的边缘)的连线与托盘1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该区域的挡板2上不需要安装固定夹4。
图8B显示了环形轨道区的一个自独立的圆形闭合空间的局部纵剖面图,挡板2为弧面,挡板与底面11一体成型连接,挡板2的上边缘21与下边缘22的连线与挡板底面11之间为锐角,即上边缘21围成的圆形小,下边缘22围成的圆形大,该圆形闭合空间的内部形成底盘大、开口小的开放式的介入器械的容置空间。
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导丝放盘在该圆形闭合空间内,导丝在自身张力的作用下趋于贴壁并形成固定,而且不会脱出,也不必使用固定夹。在手术中需要使用导丝时,从圆形闭合空间上方的敞口处将导丝从内部取出即可,使用完毕后再盘绕为圆圈形,放回到圆形闭合空间内,导丝将再次自动扩张并固定,使用非常方便。
这种环形轨道的另一个优点是,由于其内部空间独立而闭合,因此可以将浸润导丝的溶液单独倒入每一个轨道内,而不必倒入托盘底部的整体空间内,从而减少浸润溶液的用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托盘,托盘的侧壁高于托盘的底面,托盘内部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挡板,挡板围成固定轨道,托盘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出入孔,挡板与托盘固定连接的底面为连续或断续的具有宽度的直线、曲线、U形线、螺旋形线、圆形线、椭圆形线、环形线、折线及它们组合形成的线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呈平面、曲面或其组合而成的形状,挡板所在的平面与托盘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设有可拆卸的、用于遮挡固定轨道的固定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内部分为线形轨道区和环形轨道区;线形轨道区为直线形轨道区和/或折线形轨道区;环形轨道区为螺旋形轨道区和/或环形轨道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形轨道区由2-8个由挡板围成的直线形的固定轨道排列组成;折线形轨道区由2-8个由挡板围成的折线形固定轨道排列组成;螺旋形轨道区由2-6个由挡板围成的主体为螺旋形的固定轨道排列组成;环形轨道区由2-6个由挡板围成的圆形、或椭圆形、或环形的固定轨道排列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孔处设有可拆卸的孔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内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分区挡板,分区挡板将托盘内部分割为连通或不连通的区域,例如线形轨道区和环形轨道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孔均分布在相同的一个侧壁上,所述出入孔为圆形、半圆形或U形,出入孔的边缘光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由夹持件和遮挡件组成,二者为一体成型连接;加持件是一个具有弹性的卡夹,可以卡接在挡板的上部,遮挡件为平面或弧面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的宽度大于两个相邻的直线形或曲线形固定轨道之间的宽度的一半;或大于同一个螺旋形固定轨道形成的相邻的两个螺旋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器材为血管造影导管、PTCA引导导管、导丝、微导丝等。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方连接有一个可拆卸或翻折的盖体;盖体在托盘的一侧通过连接件与托盘活动连接,盖体为透明盖,盖体上方设有长度标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件,将托盘的底面下方抬离平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支撑腿,位于托盘下方的四角,支撑腿的高度为30-150cm,支撑腿下方固定有带锁闭装置的滚轮。
CN202010025200.8A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 Pending CN1111350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5200.8A CN111135004A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5200.8A CN111135004A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5004A true CN111135004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24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5200.8A Pending CN111135004A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500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5418A (zh) * 2021-06-28 2021-09-2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介入手术时的导丝导管的收纳管理器械
WO2022183618A1 (zh) * 2021-03-01 2022-09-09 北京圣安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入器材固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83618A1 (zh) * 2021-03-01 2022-09-09 北京圣安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入器材固定装置
CN113425418A (zh) * 2021-06-28 2021-09-2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介入手术时的导丝导管的收纳管理器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5004A (zh) 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
CN211675125U (zh) 一种介入器材固定器
US6163902A (en) Trauma table top
CN213963467U (zh) 夹紧组件及疼痛科用麻醉穿刺固定装置
CN213218448U (zh) 一种引流术后用的翻身垫
CN216124747U (zh) 一种可调节的便携式picc置管辅助操作台
WO2022183618A1 (zh) 一种介入器材固定装置
CN214343118U (zh) 一种用于肝胆外科护理的支撑装置
CN213130397U (zh) 一种产科护理病床
CN111973816A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中积液处理装置
CN220558091U (zh) Pci手术导丝分类存放装置
JP3088841U (ja) 長尺医療用器具の保管台
CN212973381U (zh) 一种产科护理用换药装置
CN217187145U (zh) 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的引流装置
CN213430346U (zh) 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用伤口止血清理装置
CN218088946U (zh) 一种倒引流装置
CN219814318U (zh) 一种器械袋
CN219185171U (zh)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引流瓶固定保护装置
CN218961161U (zh) 一种便于固定导管的护理床
CN215132511U (zh) 一种手术室用病人侧身固定架
CN2857877Y (zh) 一种颈椎手术用托盘
CN211962719U (zh) 一种用于普外科灌肠用辅助装置
CN219878551U (zh) Picc置管消毒托手装置
CN219000566U (zh) 一种床旁手术操作平台
CN220423962U (zh) 一种神经介入科用器械存放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