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3833A - 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前传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前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3833A
CN111133833A CN201880060391.2A CN201880060391A CN111133833A CN 111133833 A CN111133833 A CN 111133833A CN 201880060391 A CN201880060391 A CN 201880060391A CN 111133833 A CN111133833 A CN 111133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equipment
antenna carrier
uplink
modul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03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3833B (zh
Inventor
马西莫·诺塔贾科莫
朱利奥·加贝利
法布里齐奥·马尔凯塞
阿里桑德罗·帕加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ko Telecom SRL
Original Assignee
Teko Telecom S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ko Telecom SRL filed Critical Teko Telecom SRL
Publication of CN111133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3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3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3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前传系统(FS)包括:多个基带单元(BB);至少一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该REC耦合到多个基带单元(BB);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这些RE耦合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端口(ANT),并且设置有至少一个从端口(S)和至少一个主端口(M),其中,从端口(S)耦合到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的主端口(M)或另一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主端口(M),其中,各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被配置为从物理天线端口(ANT)接收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并且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传输到其从端口(S),并且如果无线电设备模块(RE)具有连接到另一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主端口(M),则该无线电设备模块(RE)被配置为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与从所述主端口(M)接收的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进行同步和合计,以创建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并且将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传输到其从端口(S),并且其中,各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被配置为接收从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或从另一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到其从端口(S)的下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以便传输到至少一个所述物理天线端口(ANT),并且如果无线电设备模块(RE)具有连接到另一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主端口(M),则该无线电设备模块(RE)被配置为将下行链路天线载波流的至少一部分转发到主端口(M)。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前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前传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信领域中,特别是关于前传部署,已知借助专用光缆链路将基带单元(BBU)连接到远程无线电头端(RRH)。取决于频段和运营商的数量,专用连接的数量可能迅速增加,因此从CAPEX(资本支出)和OPEX(运营支出)这两方面考虑,更轻量级的解决方案可能是更佳的选择。
当前设备的限制在于供应商以各自专有的方式定制的CPRI(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协议导致直接BBU-RRH接口不向其他供应商的设备开放。
而且,使用专有的定制CPRI协议并未充分利用专用光纤连接的全部潜力,因为数字数据仅占用可用带宽的一小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新构想的前传系统来克服当前的限制,该前传系统允许优化前传所需的光纤数量并实现诸如多播或广播、冗余架构以及多运营商多频段硬件共享之类的功能。
本发明包括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包括:
-优选地在通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实例来实现的多个基站基带单元(BBU);
-多个接口点(POI)或,一般而言,无线电设备(RE);
-连接BBU池和RE的前传数字网络。
前传网络传输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天线载波流、控制以及同步信令。
数字前传网络可以基于CPRI或利用同步传输协议的任意其他标准,如开放式基站架构计划(OBSAI)。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前传网络借助于定制CPRI协议实施方案来实施。
根据本发明的前传网络允许:
-将CPRI帧的一定数量的时隙保留到特定数据流;这允许将众所周知位置中的天线载波流映射到数字帧中;
-将一个或多个DL载波天线流动态地分配给RE,实际上,如果知道帧内部的精确数据位置,则RE可以只拾取所需的流;
-双重地,可以由某个RE接收属于特定天线载波流的UL RF信号,然后在到基带的降频转换和A/D转换后,将其添加到前传帧中的其相应的数字对应物中;
-重新配置RE与数字链路中的所有基带载波天线流之间的关联的运行时间;
-根据(例如)各个载波的带宽将不同的前传数据速率保留到各个载波;
-级联多个RE并添加/转发天线载波流;
-在使用特定载波的所有RE之间同步同一天线载波流的DL传输,使得属于明确定义的时刻的所有数据在该确切时间开始广播;
-补偿由于利用同一天线载波流的菊链式RE的数据转发而导致的UL延迟。
上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本前传系统来实现。
此外,上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用于控制无线电信前传网络中的上行链路的本方法来实现。
此外,上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9的特征的用于控制无线电信前传网络中的下行链路的本方法来实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由于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前传系统的优选但非排他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该实施方式以附图中的指示性而非限制性的示例的方式来例示,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传系统的可能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传系统的可能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设备模块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控制无线电信前传网络中的上行链路的方法的框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控制无线电信前传网络中的下行链路的方法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参照上述例示,总体上用附图标记FS指示的是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前传系统。
前传系统FS包括:
-多个基带单元BB;
-至少一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该REC耦合到多个基带单元BB;
-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其中,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中的每一个都耦合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端口ANT。
此外,各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具有至少一个从端口S和至少一个主端口M,其中,各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从端口S耦合到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的主端口M或另一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主端口M。
因此,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第一子集直接耦合到至少一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并且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第二子集借助一个或多个其他无线电设备模块RE间接耦合到至少一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传系统FS的第一可能的且简化的实施方式,其中,该系统包括一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和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1、RE2、RE3、RE4。具体地,第一无线电设备模块RE1直接连接到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第二无线电设备模块RE2和第三无线电设备模块RE3连接到第一无线电设备模块RE1,并且另外的第四无线电设备模块RE4连接到第三无线电设备模块RE3。
根据本发明的前传系统FS可以包括耦合到相应的多个基带单元BB的多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其中,各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被配置为发送至少一个对应的下行链路天线载波流。
作为示例,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传系统FS的第二可能实施方式,其中,该系统包括耦合到相应基带单元BB1和BB2的两个不同的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1、REC2、以及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1、RE2、RE3、RE4、RE5、RE6、RE7。具体地,根据该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无线电设备模块RE1直接连接到第一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1,第二无线电设备模块RE2和第三无线电设备模块RE3连接到第一无线电设备模块RE1,并且另外的第四无线电设备模块RE4连接到第三无线电设备模块RE3。此外,第五无线电设备模块RE5直接连接到第二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2,并且第六无线电设备模块RE6和第七无线电设备模块RE7连接到第五无线电设备模块RE5。
不排除具有不同数量和不同配置的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和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前传系统FS的其他不同实施方式。
数字前传系统FS可以基于CPRI或利用同步传输协议的任意其他标准,如,开放式基站架构计划(OBSAI)。
优选地,前传系统FS借助于定制CPRI协议实施方案来实施。
具体地,各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被配置为从其至少一个对应的物理天线端口ANT中的每一个接收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并且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传输到其CPRI从端口S。
如果无线电设备模块RE具有连接到至少另一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至少一个主端口M,则该无线电设备模块被配置为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与从CPRI主端口M接收的至少一个CPRI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进行同步和合计,以便创建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并且该无线电设备模块还被配置为将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传输到其CPRI从端口S。
此外,各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被配置为接收从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或从另一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到其CPRI从端口S的下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以便传输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端口ANT。
如果无线电设备模块RE具有连接到至少另一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至少一个主端口M,则该无线电设备模块被配置为将下行链路天线载波流的至少一部分转发到CPRI主端口M。
优选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从端口S和主端口M是CPRI端口。然而,不排除不同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FS还包括至少一个映射管理模块MAP,该MAP耦合到至少一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和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中的每一个。
映射管理模块MAP被配置为处理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和下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和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分配。
具体地,一个天线载波流的下行链路IQ数据应在一个且仅一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内生成,并且应由至少一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接收,而上行链路IQ数据应由同一无线电设备模块RE生成并发送到同一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
映射管理模块MAP可以集成在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内。
优选地,映射管理模块MAP经由多个CPRI连接与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中的每一个通信。
例如,连接可以经由实施以太网协议的CPRI快速C&M链路或经由实施HDLC协议的CPRI慢速C&M链路来实现。
另选地,映射管理器可以经由实施定制协议的CPRI供应商特定信道与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中的每一个通信。
映射管理模块MAP被配置为动态地重新配置各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和各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
具体地,映射管理模块MAP被配置为指示无线电设备模块RE中的至少一个从指定的CPRI从端口S选择性地检索指定的对应的下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以便传输到至少一个指定的物理天线端口ANT。
此外,映射管理模块MAP被配置为指示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中的至少一个将指定的下行链路天线载波转发到至少一个指定的对应CPRI主端口M。
具体地,映射管理模块MAP可以被配置为指示一个或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在用于进入的CPRI基本帧中的一个基本帧内使用相同的AxC容器映射,来在一个或多个指定CPRI端口上转发进入的下行链路天线载波。
此外,映射管理模块MAP被配置为动态地指示指定的无线电设备模块RE将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端口ANT接收的上行链路载波天线流与指定的多个CPRI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进行同步和合计。指定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包括指定的CPRI天线载波(AxC)。
系统FS中的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和无线电设备模块RE应管理CPRI协议的不同组成部分,即,控制和管理数据(图3中的CM数据)、同步(图3中的SYNC数据)以及包含有用信息(图3中的U数据)的实际IQ数据。
具体地,各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包括至少一个同步/对齐模块,该同步/对齐模块连接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各个从端口S和各个主端口M,并且被配置为合并来自所有CPRI从端口S的下行链路SYNC数据流,并且将所合并的SYNC数据发送到所有CPRI主端口M并朝向所有空中接口ANT发送。同步/对齐模块还被配置为将来自CPRI主端口M和来自空中接口ANT的SYNC数据流合并为一个SYNC数据流,并且将所述流发送到CPRI从端口S。
此外,各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包括至少一个CM交换机,该CM交换机连接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各个从端口S和各个主端口M,并且被配置为交换承载CM数据流的数据包。
此外,各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包括至少一个合并/分割模块,该合并/分割模块连接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各个从端口S和各个主端口M,并且被配置为合并来自所有CPRI从端口S的下行链路U数据流,并且将所合并的U数据发送到所有CPRI主端口M并朝向所有空中接口ANT发送。合并/分割模块还被配置为将来自CPRI主端口M和来自空中接口ANT的U数据流合并为一个U数据流,并且将所述流发送到CPRI从端口S。
而且,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和具有映射器/解映射器(即,复用器/解复用器)的无线电设备模块RE可以被配置为以可编程的方式将天线载波样本映射到CPRI帧中。
作为示例,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能的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框图,该RE包括其用于IQ样本处理的本地电路和无线电接口(CPRI到ANT接口)。
参照图3,来自同一节点上的所有CPRI从端口Sa、Sb的下行链路SYNC数据流通过同步/对齐模块合并为一个SYNC数据流,并且发送到所有CPRI主端口Ma、Mb服务访问点SAPS并朝向空中接口ANTa、ANTb发送。
相反,在上行链路中,来自CPRI主端口Ma、Mb和来自空中接口ANTa、ANTb的服务访问点SAPS通过同步/对齐模块合并为一个SAPS,并且发送到CPRI从端口Sa、Sb。
在IQ数据的情况下,在下行链路中,来自同一节点上的CPRI从端口Sa、Sb的U数据流由合并/分割模块合并为一个U数据流,并且发送到CPRI主端口Ma、Mb的SAPIQ并朝向空中接口ANTa、ANTb发送。
在上行链路中,来自CPRI主端口Ma、Mb和来自同一节点上的空中接口ANTa、ANTb的SAPIQ被合并为一个SAPIQ,并且发送到CPRI从端口Sa、Sb。
此外,借助于连接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各个从端口S和各个主端口M的CM交换机,通过交换包来管理CM数据流量。
在下文中,公开了用于控制无线电信前传系统中的上行链路过程的方法100。具体地,方法100用于处理上行链路IQ数据。
方法100还在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
方法100可以由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信前传系统FS的各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来实施。
首先,方法100包括从映射管理器MAP接收天线载波映射(步骤101)。具体地,映射管理器MAP提供与CPRI帧内的特定载波天线流的位置有关的所有信息。
方法100包括以下步骤:
-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端口ANT接收至少一个上行链路样本流数据(IQ数据)(步骤102);以及
-最后,如果另一个远程单元RE连接到主端口M,则从至少一个CPRI主端口M接收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步骤103)。
因此,无线电设备模块RE从其天线端口ANT接收天线流数据而且从其他上游无线电设备模块RE接收任意进入的上行链路CPRI数据。
具体地,在多个主端口M的情况下,方法100包括以下步骤:各自从CPRI主端口M之一接收多个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其中,各个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包括多个进入的AxC容器。此外,在多个主端口的情况下,方法100包括动态地选择指定的多个CPRI主端口M。
方法100还包括使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与上行链路样本流数据同步(步骤104)。
随后,方法100包括从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检索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IQ数据),以及将所同步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与来自物理天线端口ANT的上行链路样本流合计在一起,以创建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步骤105-108)。
具体地,执行从各个AxC容器检索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
此外,将所述所同步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与来自物理天线端口ANT的所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样本流合计的步骤包括:
-如果映射管理模块MAP将多个天线载波流指定为属于单个扇区,并且如果存在公共扇区的任意进入的天线载波流(步骤105),则将所同步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合计,以创建部分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步骤106);以及
-如果来自至少一个天线端口ANT的天线流被指定为公共扇区的一部分(步骤107),则将部分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与至少一个上行链路样本流数据合计(步骤108)。
然后,方法100包括以下步骤:将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IQ数据)分配给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步骤109和110)。
具体地,分配步骤包括:
-将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分配给合计的AxC容器;以及
-在将进入的AxC容器映射到进入的CPRI帧中的相同位置处,将对应的AxC容器映射在CPRI帧内。
此外,方法100包括以下步骤:将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传输到至少一个CPRI从端口S(步骤111)。
具体地,根据方法100,可以动态地指定多个CPRI从端口S。
在下文中,公开了用于控制无线电信前传系统中的下行链路过程的方法200。方法200还在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
首先,方法200包括从映射管理模块MAP接收天线载波映射指令(步骤201),其中,天线载波映射指令包括多个天线流标识符。
此外,方法200包括以下步骤:
-经由第一CPRI从端口S接收第一入站CPRI数据流(步骤202);
-从所述第一入站CPRI数据流检索第一指定的天线载波流;
-将所述第一指定载波天线流分配给多个指定的公共载波天线流,多个指定的公共载波天线流中的每一个对应于多个天线载波标识符之一。
具体地,指定的载波天线流和各个所述指定的公共载波天线流包括CPRI天线载波(AxC)。
方法200还包括以下步骤:
-经由第二CPRI从端口接收第二入站CPRI数据流(步骤202);
-从第二入站CPRI数据流检索第二指定天线载波流;以及
-将第二指定天线载波流合并到所述第一指定天线载波流中(步骤204和205)。
因此,如果两个或更多个进入的载波天线流具有旨在用于单个天线载波的帧,则合计信号。
在合并步骤之前,方法200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同步进入的帧(步骤203)。
此外,方法200包括以下步骤:从CPRI数据解映射本地天线载波流(步骤206);以及将任意本地天线载波流中继到天线端口,以便与同步信息一起传输(步骤207)。
因此,如果任意目标天线载波流在特定无线电设备模块RE本地,那么将特定数据剥除并中继到特定天线端口ANT。
最后,方法200包括将获得的CPRI流传输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至少一个主端口M(步骤208)。
在实践中,已经观察到,所述发明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前传系统允许:
-在CPRI帧中插入若干任意天线载波流,对其带宽没有限制;
-在CPRI系统中配置动态和定制交换能力,使得各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可以独立地拾取(在下行链路中)或放置(在上行链路中)天线载波数字数据样本;
-借助CPRI前传启用单播、多播或广播天线载波数据流;
-即时重新配置,而不中断服务;
-补偿由于菊链中的若干RE而导致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所有延迟(对级联RE的数量没有限制,这取决于系统使用的技术,例如,LTE、3G、2G等);
-合计属于天线连接器同一接收时刻的同步上行链路样本,因此降低前传流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允许达到上述所有目的,这在所有装置之间维持时间同步。

Claims (22)

1.一种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前传系统(FS),其包括:
-多个基带单元(BB);
-至少一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该REC耦合到所述多个基带单元(BB);
-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其中,所述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中的每一个都耦合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端口(ANT),并且其中,各个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具有至少一个从端口(S)和至少一个主端口(M),
-其中,各个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所述从端口(S)耦合到所述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的主端口(M)或另一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主端口(M),
-其中,各个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被配置为从所述至少一个对应的物理天线端口(ANT)接收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并且将所述所接收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传输到其从端口(S),并且如果该无线电设备模块(RE)具有连接到至少另一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至少一个主端口(M),则该无线电设备模块(RE)被配置为将所述所接收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与从所述主端口(M)接收的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进行同步和合计,以便创建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并且将所述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传输到其从端口(S),并且
-其中,各个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被配置为接收从所述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或从另一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到其从端口(S)的下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以便传输到至少一个所述物理天线端口(ANT),并且如果该无线电设备模块(RE)具有连接到至少另一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至少一个主端口(M),则该无线电设备模块(RE)被配置为将所述下行链路天线载波流的至少一部分转发到所述主端口(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FS),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映射管理模块(MAP),该映射管理模块(MAP)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和所述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中的每一个,并且被配置为处理所述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和下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到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和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分配。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系统(FS),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所述从端口(S)和所述主端口(M)是CPRI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FS),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管理模块(MAP)经由多个CPRI连接与所述多个无线电设备模块(RE)中的每一个通信。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系统(FS),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耦合到相应的多个基带单元(BB)的多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其中,各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被配置为发送至少一个对应的下行链路天线载波流。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系统(FS),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管理模块(MAP)被配置为动态地重新配置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电设备控制模块(REC)和各个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系统(FS),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管理模块(MAP)被配置为指示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中的至少一个从指定的从端口(S)选择性地检索指定的对应的下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以便传输到至少一个指定的物理天线端口(ANT)。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系统(FS),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管理模块(MAP)被配置为指示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中的至少一个将指定的下行链路天线载波转发到至少一个指定的对应的主端口(M)。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系统(FS),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管理模块(MAP)被配置为动态地指示指定的无线电设备模块(RE)将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端口(ANT)接收的上行链路载波天线流与指定的多个CPRI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进行同步和合计。
10.一种用于控制无线电信前传网络中的上行链路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前传系统(FS)的无线电设备模块(RE)执行的至少以下步骤:
-从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端口(ANT)接收至少一个上行链路样本流数据;
-从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至少一个主端口(M)接收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
-使所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样本流数据同步;
-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检索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
-将所同步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样本流数据合计在一起,以创建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
-将所述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分配给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以及
-向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至少一个从端口(S)传输所述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接收天线载波映射。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0和11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步骤包括接收多个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该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中的每一个来自多个CPRI主端口中的一个,其中,各个所述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包括多个进入的AxC容器,并且其中,各个所述进入的AxC容器相同地映射在CPRI帧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索步骤包括从各个所述AxC容器检索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步骤包括将所述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分配到合计的AxC容器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分配到合计的AxC容器中的所述步骤包括:在将所述进入的AxC容器映射到所述进入的CPRI帧中的相同位置处,将对应的AxC容器映射在CPRI帧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动态地指定所述至少一个CPRI从端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所同步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样本流数据合计在一起的所述步骤包括:
-合计所述所同步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以创建部分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以及
-合计所述部分合计的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数据块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样本流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8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接收多个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且该上行链路天线载波流中的每一个来自多个CPRI主端口中的一个的所述步骤,包括动态地选择指定的多个CPRI主端口。
19.一种用于控制无线电信前传网络中的下行链路的方法(20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前传系统(FS)的无线电设备模块(RE)执行的至少以下步骤:
-接收天线载波映射指令,所述天线载波映射指令包括多个天线载波标识符;
-经由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第一从端口(S)接收第一入站数据流;
-从所述第一入站数据流检索第一指定天线载波流;
-将所述第一指定载波天线流分配给多个指定的公共载波天线流,所述多个指定的公共载波天线流中的每一个对应于所述多个天线载波标识符中的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的载波天线流和各个所述指定的公共载波天线流包括CPRI天线载波(AxC)。
21.根据权利要求19和20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200),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经由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第二从端口(S)接收第二入站数据流;
-从所述第二入站数据流检索第二指定天线载波流;以及
-将所述第二指定天线载波流合并到所述第一指定天线载波流中。
22.根据权利要求19和21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20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所获得的合并天线载波流传输到所述无线电设备模块(RE)的所述至少一个主端口M。
CN201880060391.2A 2017-09-29 2018-09-17 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前传系统 Active CN1111338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7000109664A IT201700109664A1 (it) 2017-09-29 2017-09-29 Sistema fronthaul per una rete di telecomunicazione wireless
IT102017000109664 2017-09-29
PCT/IB2018/057105 WO2019064118A1 (en) 2017-09-29 2018-09-17 FRONTHAUL SYSTEM FOR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3833A true CN111133833A (zh) 2020-05-08
CN111133833B CN111133833B (zh) 2023-11-21

Family

ID=61187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0391.2A Active CN111133833B (zh) 2017-09-29 2018-09-17 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前传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7298B2 (zh)
EP (1) EP3689101A1 (zh)
JP (1) JP7399093B2 (zh)
CN (1) CN111133833B (zh)
CA (1) CA3076974A1 (zh)
IT (1) IT201700109664A1 (zh)
WO (1) WO201906411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314029A1 (en) * 2017-05-22 2021-10-07 Teko Telecom S.R.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plink fronthaul data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1395A (zh) * 2020-07-03 2022-01-0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资源映射方法、装置及基站单元、系统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91955A1 (en) * 2007-11-28 2010-11-18 Saettele Pete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nomous port role assignments in master-slave networks
US20110237178A1 (en) * 2010-03-24 2011-09-29 Fujitsu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pri cascading in distributed radio head architectures
KR20130093789A (ko) * 2011-12-30 2013-08-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파장 분할 다중화 방식이 적용된 유무선 융합 네트워크 및 신호 전송 방법
CN103841581A (zh) * 2012-11-27 2014-06-04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重置cpri无线电基站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节点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146613A1 (en) * 2013-11-27 2015-05-28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etting at least one node within a cpri radio base station system
US20150195740A1 (en) * 2014-01-07 2015-07-09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flows
CN105337646A (zh) * 2014-08-06 2016-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051861A1 (en) * 2015-01-29 2016-08-03 Alcatel Lucent Provid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 quality of one or more wireless fronthaul links between a base band unit and one or more radio units of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CN105830420A (zh) * 2013-10-07 2016-08-03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具有到基站的直接数字接口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中整合异步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27318A (zh) * 2016-05-12 2016-08-03 华侨大学 一种产生混合传输信号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及方法
CN106304419A (zh) * 2016-08-15 2017-01-0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多芯光纤的数字光传输的无线前传系统
CN106471754A (zh) * 2014-06-11 2017-03-01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比特率高效传输
US20170077979A1 (en) * 2015-09-11 2017-03-16 Parallel Wireless, Inc. Antenna-integrated radio with wireless fronthaul
US20170171268A1 (en) * 2015-12-15 2017-06-1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the-fly modific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n an active antenna carrier in radio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34364A1 (en) * 2004-08-13 2006-02-16 Breitzmann Robert J Carrier synchronization to reduce common mode voltage in an AC drive
US8908650B2 (en) * 2004-10-12 2014-1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adio equipment control node and one or more remote radio equipment nodes
JP6005646B2 (ja) * 2010-08-17 2016-10-12 ダリ システムズ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分散型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のための遠隔ユニットのデイジーチェーン型リング
US9306682B2 (en) * 2012-07-20 2016-04-05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self-optimizin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EP3337056B1 (en) * 2012-11-26 2022-06-2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Flexible, reconfigurable multipoint-to-multipoint digital radio frequency transport architecture
US20150264300A1 (en) * 2014-03-17 2015-09-17 Vixs Systems, Inc. Processing system with master booting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EP3323260B1 (en) * 2015-07-13 2021-02-17 Isolynx,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schedul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s without collision
GB201703796D0 (en) * 2017-03-09 2017-04-26 Decawave Ltd Remote signal synchronization
US11609346B2 (en) * 2018-05-29 2023-03-21 Topcon Positioning Systems, Inc. GNSS-based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lgorithm and triple-antenna GNSS receiver for its implementation
US11128398B2 (en) * 2018-10-05 2021-09-21 Sr Technologies, Inc. Blind decoding of data packets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91955A1 (en) * 2007-11-28 2010-11-18 Saettele Pete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nomous port role assignments in master-slave networks
US20110237178A1 (en) * 2010-03-24 2011-09-29 Fujitsu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pri cascading in distributed radio head architectures
KR20130093789A (ko) * 2011-12-30 2013-08-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파장 분할 다중화 방식이 적용된 유무선 융합 네트워크 및 신호 전송 방법
CN103841581A (zh) * 2012-11-27 2014-06-04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重置cpri无线电基站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节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30420A (zh) * 2013-10-07 2016-08-03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具有到基站的直接数字接口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中整合异步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146613A1 (en) * 2013-11-27 2015-05-28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etting at least one node within a cpri radio base station system
US20150195740A1 (en) * 2014-01-07 2015-07-09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flows
CN106471754A (zh) * 2014-06-11 2017-03-01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比特率高效传输
CN105337646A (zh) * 2014-08-06 2016-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051861A1 (en) * 2015-01-29 2016-08-03 Alcatel Lucent Provid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 quality of one or more wireless fronthaul links between a base band unit and one or more radio units of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US20170077979A1 (en) * 2015-09-11 2017-03-16 Parallel Wireless, Inc. Antenna-integrated radio with wireless fronthaul
US20170171268A1 (en) * 2015-12-15 2017-06-1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the-fly modific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n an active antenna carrier in radio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CN105827318A (zh) * 2016-05-12 2016-08-03 华侨大学 一种产生混合传输信号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及方法
CN106304419A (zh) * 2016-08-15 2017-01-0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多芯光纤的数字光传输的无线前传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314029A1 (en) * 2017-05-22 2021-10-07 Teko Telecom S.R.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plink fronthaul data
US11509356B2 (en) * 2017-05-22 2022-11-22 Teko Telecom S.R.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plink fronthaul data
US20230035330A1 (en) * 2017-05-22 2023-02-02 Teko Telecom S.R.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plink fronthaul data
US11962369B2 (en) * 2017-05-22 2024-04-16 Teko Telecom S.R.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plink fronthaul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201700109664A1 (it) 2019-03-29
JP7399093B2 (ja) 2023-12-15
CA3076974A1 (en) 2019-04-04
US20210368354A1 (en) 2021-11-25
EP3689101A1 (en) 2020-08-05
JP2021508425A (ja) 2021-03-04
US11317298B2 (en) 2022-04-26
WO2019064118A1 (en) 2019-04-04
CN111133833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515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Fi data transmission
AU2015227155B2 (en) Distributed Radio System with Remote Radio Heads
US11190238B2 (en) Hybrid RAN/digital DAS repeater system with ethernet transport
US10341880B2 (e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functionality
US11570032B2 (e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based on time sensitive network
US1157543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joint profile-based slicing of mobile access and optical backhaul
CN107637027B (zh) 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基站之间通信的系统、方法和存储介质
KR102156545B1 (ko) 시 민감 네트워크(tsn) 기반의 분산 안테나 시스템
CN111133833B (zh) 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前传系统
US11824601B2 (e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over general use network infrastructures
CN103166710B (zh) 下行信号传输方法、接入设备及中继设备
KR20190112539A (ko) 무선통신장치 및 데이터 스트림 전달 방법, 데이터스트림 변환장치
CN105873242B (zh) Td-lte集群集成系统
Ming Using OBSAI to Build the Baseband-RF Interface of Multi-Mode Base St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