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3832A - 由用户设备利用数据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由用户设备利用数据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33832A CN111133832A CN201880058461.0A CN201880058461A CN111133832A CN 111133832 A CN111133832 A CN 111133832A CN 201880058461 A CN201880058461 A CN 201880058461A CN 111133832 A CN111133832 A CN 1111338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imsi
- user equipment
- home
- glob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2—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location registers or mobility ser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05—Multiple registrations, e.g. multiho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包括一种用于由在国际位置中的用户设备[110]利用数据服务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10]在国际漫游中向第二网络发送附着请求,其中用户设备[110]配置有SIM[120]。然后,用户设备[110]基于附着请求从第二网络接收拒绝消息或接受消息。用户设备[110]在接收到接受消息后,建立与第二网络的连接,以从SIM提取IMPI,从IMPI提取IMSI;以及从IMSI提取网络参数。然后,用户设备[110]识别与网络参数相对应的归属网络的配置参数。最后,用户设备[110]使用配置参数来利用数据服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移动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由用户设备基于保留的APN设置来利用数据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典型的当代无线网络被部署用于提供各种通信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数据、广告、内容、消息传递和广播。网络通常具有多个访问网络,以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较早的UTRAN是被定义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支持的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的一部分的无线接入网(RAN)。UMTS技术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的后继产品,目前支持各种空中接口标准,例如W-CDMA、时分-码分多址(TDCDMA)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而且,UMTS支持增强的3G数据通信协议,例如HSPA,为关联的UMTS网络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随着对移动数据和语音访问的需求的增加,这些技术在不断升级,不仅满足不断增长的访问需求,而且还增强了用户对用户设备的体验。一种这样的先进技术是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它是一种无线接入网络标准,被认为是3GPP标准涵盖的UMTS和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HSUPA)技术的替代。长期演进(LTE)的E-UTRA是全新的空中接口系统,不同于与无线码分多址(W-CDMA)不相关且不兼容的高速分组接入(HSPA)。此外,E-UTRA不仅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低的等待时间,还针对分组数据进行了优化。因此,E-UTRA提供了一条单一的演进路径,以提高数据速度和频谱效率,并允许提供更多功能。
近来,同时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并且因此尤其在具有多个服务提供商的国家中变得越来越流行的无线设备生态系统出现了激增。例如,移动设备允许用户在同一移动设备上实施不同的服务计划或服务提供商。另外,移动设备允许用户在行进到用户可以在那些区域或目标目的地中获得漫游服务的工作区域以外期间获得服务。用户可以利用针对数据和语音的不同定价计划,并在漫游情况下节省语音和数据使用量。有鉴于此,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公司已开始探索在移动设备/用户设备中同时具有语音和数据以及具有在接收器(Rx)路径上带有两个天线的多SIM生态系统的更多选择。自发地,设备已从单SIM设备演进到了多SIM设备,从而导致了双SIM双待(DSDS)解决方案/功能的发展,即使第一SIM中有正在进行的活动,移动设备也能够在第二SIM插槽上接收网络。
典型的SIM卡生态系统包括用于安全存储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号码及其相关密钥的集成电路芯片,IMSI号码及其相关密钥用于识别和认证移动电话设备(例如,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计算机等移动设备)上的用户。所述SIM卡(可在不同的移动设备之间转移)通常用于GSM智能手机、CDMA智能手机以及新的具有LTE功能的手机中。SIM电路是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物理智能卡功能的一部分,通常由具有嵌入式触点和半导体的PVC制成。因此,SIM可以以芯片卡的形式配置在移动设备或任何智能设备中,并且包含促进移动服务所需的基本的单独用户数据。
典型的SIM卡由微处理器、面向UE的I/O接口、RA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VM)及其文件系统组成。EEPROM由操作系统代码以及其他应用的代码组成,例如自动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切换SIM应用的代码。驻留在SIM文件系统中的USIM应用包含基本文件(EF),例如EFLOCI、EFPSLOCI、EFEPSLOCI、EFUST、EFFPLMN等,以及特定于应用的文件,例如在SIM上运行的SIM应用使用的自动IMSI切换SIM应用的上下文和配置文件。在典型的用户设备中,也可能存在各种子系统,例如调制解调器子系统、基带DSP处理器、RF部分和其他无线电接口、应用处理器、存储子系统、电源子系统和外部输入输出(I/O)接口子系统。
每个网络运营商具有唯一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码,其由移动国家代码(MCC)和移动网络代码(MNC)组成。因此,用户设备的每个用户由唯一的IMSI标识,该IMSI由网络运营商的PLMN(MCC,MNC)和移动用户识别号码(MSIN)组成。此外,SIM卡包含其唯一的序列号(ICCID)、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号码、安全认证、加密信息、与本地网络有关的临时信息、用户可以访问的服务列表以及密码,例如普通使用的个人识别码(PIN)、用于PIN解锁的个人解锁码(PUK)等。
此外,用户设备可以包括专有文件,该专有文件指示在设备的系统存储器中生成的设备连接的状态。所述设备包含apns-conf.xml文件,该文件包含映射到MCC/MNC的全球接入点名称(APN)的列表,其中,所述xml文件或类似机制可以存在于设备的调制解调器层的设备电话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内,设备电话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提供用于监视基本电话信息(例如网络类型、连接状态)并获取有关MCC/MNC信息的API。所述xml文件的格式可以如下:
<?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
<apns version="8">
<apn type="default,supl"apn="internet"mnc="01"mcc="202"
carrier="Cosmote Wireless Internet"/>
<apn type="mms"apn="mms"mnc="01"mcc="202"carrier="Cosmote
Mms"mmsport="8080"mmsproxy="10.10.10.20"
mmsc="http://mmsc.cosmote.gr:8002"/>
<apn type="default,supl,dun"apn="internet.vodafone.gr"
mnc="05"mcc="202"carrier="Vf Mobile Internet"/>
<apn type="mms"apn="mms.vodafone.net"mnc="05"mcc="202"
carrier="Vf MMS"mmsport="5080"mmsproxy="213.249.19.49"
mmsc="http://mms.vodafone.gr"password="pass"
user="user"/>
<apn type="default"apn="jionet"mnc="871"mcc="405"
carrier="Internet"roaming_protocol="IPV4V6"
protocol="IPV4V6"/>
<apn type="default"apn="jionet"mnc="872"mcc="405"
carrier="Internet"roaming_protocol="IPV4V6"
protocol="IPV4V6"/>
<apn type="default"apn="jionet"mnc="873"mcc="405"
carrier="Internet"roaming_protocol="IPV4V6"
protocol="IPV4V6"/>
<apn type="default"apn="5jionet"mnc="874"mcc="405"
carrier="Internet"roaming_protocol="IPV4V6"
protocol="IPV4V6"/>
<!--RJIL apns end-->
</apns>
用户的IMSI中包含的PLMN称为归属PLMN(HPLMN),相应的网络称为归属网络(HN)。当运营商的用户由于诸如归属网络的不可用性等各种原因而试图附着到另一网络运营商时,其被识别为漫游用户(RS),并且该网络运营商在本文中被称为漫游网络(RN)。漫游用户可以根据归属与漫游网络运营商之间的双边漫游协议访问漫游网络服务。
当将SIM卡插入设备后,归属IMSI(包含归属网络的MCC,MNC)就会写入指示归属国家的SIM的ADF_USIM/6F07文件中。ADF_USIM/6F07文件具有预期的IMSI,它可以是归属IMSI或漫游/全球/外国IMSI,具体取决于要锁定的网络设备。如果归属运营商与在外国国家具有有限覆盖范围的外国本地移动网络运营商(MNO)有联系(双边协议),则漫游时将在该外国国家使用归属IMSI。但是,如果外国网络/国家没有双边协议,则将使用全球IMSI代替归属IMSI。因此,必须提供高质量的漫游网络,以保持网络运营商的语音和数据漫游服务的品牌价值。漫游用户也为网络运营商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在国际漫游的情况下,如果归属网络运营商可能与用户要漫游到的国际位置的网络运营商之间没有双边漫游协议,则自动IMSI切换SIM应用通过将SIM卡中的归属网络运营商的IMSI与全球网络运营商的IMSI交换来帮助提供服务。借助更新的IMSI,漫游网络可以轻松接受用户的用户设备(UE)(如智能手机等)的网络附着尝试,并且用户可以在其UE上享受漫游服务。
根据TS 23.401并符合IR.88,自动IMSI切换SIM应用在国际漫游中的成功运行需要两个先决条件用于将归属IMSI与全球IMSI交换。首先,自动IMSI切换SIM应用能够检测到UE尝试访问可用外国网络时的拒绝。其次,SIM应用应能够确认UE在国际位置。如果SIM应用接收到网络拒绝信息和UE的位置信息,则该应用可以将归属IMSI与全球IMSI交换,反之亦然。
此外,基于SIM的独立应用(例如,双IMSI)能够在一个SIM卡中为用户管理两个IMSI,其中一个IMSI用于归属网络(MNO),而另一个IMSI用于国际漫游。应用根据SIM小程序的位置自动处理IMSI之间的切换。如果用户设备在归属国家,则它将继续使用归属IMSI进行连接并通过归属网络进行注册。否则,如果用户设备在外国国家,则SIM小程序(超出范围)得到触发并在接收到网络拒绝后将归属IMSI切换为全球IMS,据此,用户设备将尝试以全球IMSI注册,并且通过全球网络得到注册。因此,UE手机根据电信标准TS 23.401,基于存在于SIM中的合适文件,例如IMSI、FPLMN、LOCI相关文件,来修改其漫游行为。
有多种常规技术,例如基于SIM的独立应用(例如,双IMSI),其被设计为修改所述漫游行为并选择APN。在一种常规方法中,IMSI是APN选择的组成部分。在此,当UE通电时,选择活动的IMSI,该活动的IMSI可以是归属IMSI或全球IMSI。UE从活动的IMSI中提取MCC/MNC参数,并且随后基于所提取的MCC/MNC选择APN。在国际漫游的情况下,活动的IMSI将是全球IMSI,因此,全球IMSI将发送其自己的包含APN设置的配置/设置。此概念称为开放移动联盟-客户端供应(OMA-CP)。同样,使用离线计费机制完成数据使用的计费。在选择APN设置时,UE使用全球IMSI的APN建立PDP连接。后来,针对网络资源使用情况的计费信息与全球网络中的资源使用情况被同时收集,基于此生成计费数据记录(CDR)文件并将其传输到归属网络运营商的计费域(BD),用于用户计费和/或运营商间记账(或运营商自行决定的其他功能,例如统计)的目的。所述离线计费是一种计费信息不实时影响所提供服务的机制。因此,通过这种常规技术,服务运营商使用全球运营商向其客户(国际漫游中的UE)提供漫游服务。尽管由于语音服务与电路交换(CS)网络兼容,所以语音服务对于UE直接可用,但是,数据服务需要相对于全球IMSI初始化接入点名称(APN),这可能是不允许的。特别地,当UE在国际漫游中通电时,仅在安装由OMA-CP服务器发送的APN配置设置之后,UE才能利用数据服务。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例如由于网络故障而间歇性地不接收APN设置等,所述安装可能导致利用数据服务的延迟,从而导致不良的用户体验。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利用数据服务的解决方案中固有的上述问题,需要一种有效的机制,以在通过从IMPI中提取IMSI而切换IMSI(归属到全球,反之亦然)之后立即无缝地利用数据服务。
发明内容
提供该部分以用简化形式介绍本公开的某些目的和方面,以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发明内容并不旨在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范围。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涉及一种用于由用户设备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用户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处于国际漫游中的情况下向第二网络发送附着请求,其中,用户设备配置有具有归属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全球IMSI的用户标识模块(SIM),第二网络属于外国位置,并且附着请求包括归属IMSI和全球IMSI中的一个;从第二网络接收拒绝消息和接受消息中的一个,其中,在附着请求包括归属IMSI并且第二网络的用户列表中不存在所述归属IMSI的情况下,接收拒绝消息,以及在附着请求包括全球IMSI的情况下接收接受消息;在接收到接受消息的情况下,在用户设备和第二网络之间建立连接;从SIM中提取IP多媒体私有标识(IMPI),其中,IMPI包含归属IMSI;从IMPI中包含的归属IMSI中提取至少一个网络参数;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参数相对应的所述归属网络的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和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参数是在所述用户设备中预先配置的;向第二网络发送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在与第一网络协作的第二网络认证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的情况下,使用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用于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的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在用户设备处于国际漫游中的情况下,向第二网络发送附着请求,其中,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有具有归属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全球IMSI的用户标识模块(SIM),第二网络属于外国位置,并且附着请求包括归属IMSI和全球IMSI中的一个;从第二网络接收拒绝消息和接受消息之一,其中,在附着请求包括归属IMSI并且第二网络的用户列表中不存在所述归属IMSI的情况下,接收拒绝消息,以及在附着请求包括全球IMSI的情况下接收接受消息;在接收到接受消息的情况下,在用户设备和第二网络之间建立连接;处理单元,被配置为:从SIM中提取IP多媒体私有标识(IMPI),其中,IMPI包含归属IMSI;从IMPI中包含的归属IMSI中提取至少一个网络参数;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参数相对应的所述归属网络的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和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参数是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存储单元中预先配置的;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将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在与所述第一网络协作的所述第二网络认证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的情况下,使用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
附图说明
附图并入本文并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示出了所公开的方法和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在所有不同的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分。附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清楚地示出本公开的原理上。一些附图可能使用框图指示部件,并且可能不表示每个部件的内部电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这样的附图的公开包括通常用于实现这样的部件的电子部件或电路的公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用于在国际漫游中由用户设备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的系统[100]的示例性高级架构。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用于在国际漫游中由用户设备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的示例性用户设备[110]。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方法流程图[300],包括用于在国际漫游中由用户设备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阐述了各种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清楚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公开的实施例。下文所述的几个特征可以彼此独立地使用或与其他特征的任何组合一起使用。单个特征可能无法解决上文讨论的任何问题,也可能只会解决上文讨论的问题之一。上文讨论的某些问题可能无法通过本文描述的任何特征完全解决。下面描述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如各种附图中所示,其中在所有不同的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分。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涉及用于当用户(使用所述用户设备)处于国际漫游中时由用户设备利用数据服务的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用户设备(UE)和用户标识模块(SIM),其中,根据本公开,SIM被配置在用户设备内部以用于提供功能。当在国际漫游中旅行时,即从归属位置(第一网络)到外国位置(第二网络),具有归属IMSI和全球IMSI的用户设备向第二网络发送附着请求,其中附着请求包括归属IMSI和全球IMSI中的一个。在附着请求包括第二网络的允许用户列表中未指示的归属IMSI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的拒绝。类似地,在附着请求包括全球IMSI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的接受,由此用户设备建立与第二网络的连接。为了选择配置参数,用户设备[110]可以利用IP多媒体私有标识(IMPI)而不是第二网络。因此,由于IMPI仅对应于归属网络,用户设备然后从SIM提取IMPI,其中IMPI包含归属IMSI。用户设备还从包含在IMPI中的IMSI中提取网络参数,以识别归属网络的相应配置参数。然后,将所述配置参数发送到第二网络,使得用户设备在所述配置参数被第一网络以及第二网络认证的情况下利用数据服务。
本文所使用的用户设备可以指可与用户标识模块(SIM)一起操作的任何计算设备,其中SIM包括IMSI,与网络运营商共享的唯一密钥。存在于归属位置中的用户设备可以具有归属IMSI,而存在于国际位置(第二位置)中的用户设备可以具有全球IMSI。此外,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话、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平板手机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任何此类设备。此外,用户设备可以包括输入装置(例如键盘)、操作系统、存储单元、显示接口等,其可以被配置为借助用户标识模块的帮助与其他实体(例如基站或任何此类网络设备)一起运行/通信。此外,用户设备可以具有一个或两个用户标识模块,这些用户标识模块被配置为一次操作一个或同时操作全部。
本文所使用的第一位置可以指用户标识模块的归属位置,其中第一位置由第一网络服务,即第一网络向位于归属位置的用户设备提供至少一个数据服务。
本文所使用的第二位置可以指除用户标识模块的归属位置以外的任何国际或外国位置,其中第二位置由至少一个第二网络服务,即,至少一个第二网络向位于第二位置的用户设备提供至少一个数据服务。
本文所使用的国际漫游可以指的是当用户设备行进到归属位置的地理覆盖区域之外时利用服务时的任何事件。
本文所使用的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可以包括多媒体服务、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多媒体广播单播服务、2G服务、3G服务以及VoIP服务中的至少一个。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其包含当用户(使用用户设备[110])正在国际漫游中或正在离开国际漫游时用于由用户设备[110]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的系统[100]的高级架构。系统[100]可以包括用户设备[110]和配置在用户设备[110]内部以根据本公开提供各种功能的用户标识模块(SIM)[120]。用户设备[110]还可以包括多个子系统[102、102A、120B、102C、103、104、105和106],其中,所述子系统[102、102A、120B、102C、103、104、105和106]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基带DSP处理器[102C]和多个无线电接口[102A]的调制解调器子系统[102]。用户设备[110]还可以包括连接到天线[107]的蜂窝无线电[102B]发送/接收射频(RF),用于接收和发送诸如VoIP和因特网/内联网服务之类的无线服务。而且,用户设备[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104]、存储器子系统[105]、电源子系统[106]和外部I/O接口子系统[103]。本公开还包含,用户标识模块[120]可以包括处理器[120B]、I/O接口[120A]、RAM临时存储装置[120C]、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VM)[120D]和SIM文件系统[120E]。此外,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VM)[120D]可以包括操作系统代码,其他SIM应用的代码和自动IMSI切换SIM应用。SIM文件系统[120E]和USIM应用可以包含基本文件和位置参数,例如EFLOCI(位置信息)、EFPSLOCI(PS位置信息)、EFEPSLOCI(PS位置信息)和运行在用户标识模块[120]上的SIM应用使用的各种特定于应用的文件,以及自动IMSI切换SIM应用的多个上下文和配置文件。本公开还包括在自动IMSI切换SIM应用中存储与归属IMSI和全球IMSI有关的信息。
更特别地,并且如图1和图2所示,用户设备[110]可以包括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彼此连接的收发器[202]、处理单元[204]和存储单元[206]。在具有用户设备[110]的用户在从归属位置行进到外国位置的同时进入国际漫游的情况下,由于用户标识模块[120]的IMSI保持不变,并且可能不允许具有归属IMSI的用户[110]利用来自第二位置的服务,因此用户设备[110]可能无法利用数据服务。因此,具有归属IMSI和全球IMSI的用户设备[110]的收发器[202]可以被配置为向第二网络发送附着请求,其中附着请求可以包括归属IMSI和全球IMSI中的一个。在一种情况下,如果用户正从其归属位置(例如印度)行进到外国位置(例如澳大利亚),则当时的IMSI将是归属IMSI。在另一种情况下,如果用户现在正从外国位置(例如,澳大利亚)前往除归属位置之外的另一位置(例如,加拿大),则那时的IMSI将仅是全球IMSI,而不是归属IMSI,因为用户没有从澳大利亚返回其归属位置。因此,在印度时的用户设备[110]具有归属IMSI,而在任何外国位置(除印度外)的用户设备[110]类似地具有全球IMSI。
用户设备[110]的收发器[202]可以进一步响应于附着请求从第二网络接收拒绝消息和接受消息中的一个。在归属网络运营商可能与用户/用户要漫游到的全球位置的网络运营商没有双边漫游协议的情况下可能接收到拒绝消息。更具体地,在附着请求包括第二网络的用户列表中不存在的归属IMSI的情况下可能接收到拒绝消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列表包括对应于外国位置的至少一个IMSI,即,用户列表可以包括可能允许国际漫游和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的那些IMSI。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列表可以由第二网络基于先前的尝试来定义。在接收到拒绝消息的情况下,用户设备[110]可以被配置为将归属IMSI切换为全球IMSI,并且可以随后在附着请求中将全球IMSI发送给第二网络。另一方面,在附着请求本身包括全球IMSI,即,存在于外国位置的用户设备[110]仅具有全球IMSI并且因此可能无需切换IMSI的情况下,可以从第二网络接收到接受消息。
此外,在从第二网络接收到接受消息后,收发器[202]可以被配置为建立与第二网络的连接。根据用户设备[110]和第二网络之间的成功连接,收发器[202]可以被配置为在内部将所述接受消息传送到用户设备[110]的处理单元[204]。
用户设备[110]的处理单元[204]可以被配置为从SIM提取IMPI,其中,IMPI包含归属IMSI。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3GPP TS 23.003标准,IMPI的格式可以是归属IMSI@域名。此外,处理单元[204]可以被配置为进一步从包含在IMPI中的IMSI中提取至少一个网络参数(MCC,MNC)。因此,由于IMPI包含归属IMSI,所以至少一个网络参数也对应于归属IMSI。
此后,处理单元[204]可以被配置为识别与至少一个网络参数相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并因此识别归属IMSI。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可以包括接入点名称(APN)。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设备[110]的存储单元[206]中预先配置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和至少一个网络参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用户设备中包含的apns-conf.xml文件来识别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其中apns-conf.xml文件可以包括针对至少一个网络参数中的每个的至少一个配置设置,即一旦提取了至少一个网络参数,就可以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参数(APN)。因此,可以识别归属网络的APN,从而消除了从网络接收APN的需要并使延迟最小化。
在识别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后,收发器[202]可以被配置为向第二网络发送至少一个配置参数,第二网络可以被配置为认证至少一个配置参数以检查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是否实际上对应于归属网络。最终,在认证后,第二网络询问归属网络是否允许具有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的用户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因此,由于在用户位于国际漫游网络中时由用户设备[110]使用归属APN,因此用户设备[110]可以直接连接到归属网络认证,数据使用的计费目的等,而不是将CDR发送到归属网络。然后,归属网络对所述用户进行认证,以允许用户基于各种参数(例如,APN、账户使用配额(例如,余额)等)来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第二网络接收到网络资源使用请求后,归属网络收集相关的计费信息并实时向OCS生成计费事件。
根据归属网络和第二网络的认证,用户设备[110]的收发器[202]可以被配置为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多媒体服务、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多媒体广播单播服务、2G服务、3G服务以及VoIP服务。
如图3所示,本公开包含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由用户设备[110]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的示例性方法[300],其中方法[300]可以由用户设备[110]执行。方法[300]可以在步骤302处开始,在该步骤中,具有带有归属IMSI或全球IMSI的用户设备[110]的用户从第一位置行进到第二位置,同时进入国际漫游。具有用户设备[110]的用户在从归属位置行进到外国位置时进入国际漫游,并且由于用户标识模块的IMSI仍然是归属IMSI,因此可能无法利用任何服务。
在步骤304,收发器[202]可以将附着请求发送到第二网络,其中附着请求可以包括归属IMSI和全球IMSI中的一个。
在步骤306,在接收到附着请求后,第二网络可以将拒绝消息和接受消息中的一个发送到收发器[202]。在接收到拒绝消息的情况下,方法[300]可以进行到步骤308。可替代地,方法[300]可以进行到步骤312。
在步骤308,在从第二网络接收到拒绝消息时,用户设备[110]的收发器[202]可以将归属IMSI与全球IMSI进行切换。在归属网络运营商可能没有所述双边漫游协议的情况下,或者在附着请求包括第二网络的用户列表中不存在的归属IMSI,第二网络发送拒绝消息的情况下,可以接收到所述拒绝消息。
在步骤310,并且根据步骤308中的所述切换的完成,收发器[202]可以在附着请求中将全球IMSI发送到第二网络。
在步骤312,在从第二网络接收到接受消息后,收发器[202]可以建立与第二网络的连接。在附着请求本身包括全球IMSI的情况下,可以接收到所述接受消息。根据用户设备[110]和第二网络之间的成功连接,收发器[202]可以被配置为在内部将所述接受消息传送到用户设备[110]的处理单元[204]。
在步骤314,处理单元[204]可以从SIM提取IMPI,其中IMPI包含归属IMSI。
在步骤316,处理单元[204]可以从IMPI中包含的IMSI中提取至少一个网络参数(MCC,MNC)。因此,由于IMPI包含归属IMSI,所以至少一个网络参数也对应于归属IMSI。
此后,在步骤318,处理单元[204]可以识别与至少一个网络参数相对应的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并因此识别归属IMSI,其中,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可以包括接入点名称(APN)。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可以在内部传送到用户设备[110]的收发器[202]。
在步骤320,收发器[202]可以被配置为将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发送到第二网络以用于认证。在第二网络认证至少一个配置参数以检查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是否实际上对应于归属网络的情况下,第二网络询问归属网络具有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的用户是否被允许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在UE允许至少一个配置参数的情况下,方法可以进行到步骤322。可替换地,方法可以在步骤324处终止。
在步骤322,收发器[202]可以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多媒体服务、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多媒体广播单播服务、2G服务、3G服务以及VoIP服务。
因此,本公开包含一种用于当用户处于国际漫游中时由用户设备利用数据服务的机制。本公开还包含当用户设备被锁定到漫游网络时立即向用户设备[110]提供配置参数(APN),而无需等待来自外国/漫游网络的APN设置。因此,本公开不仅向用户设备[110]提供改进的和无缝的服务,而且还降低了当用户设备[110]在国际漫游中移动时网络互联的复杂性。另外,本公开包含用户设备和第二网络的直接交互。
尽管在图中示出了有限数量的用户设备[110]、用户标识模块[120]及其中的部件/子系统;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的系统[100]在其中包含任何数量和变化类型的实体/元素用户设备[110]、用户标识模块[120]和部件/子系统。
尽管本文已经将重点放在公开的实施例上,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实施例并且可以对这些实施例做出许多改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这些和其他改变将是清楚的,由此应理解,要实施的前述描述性内容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由用户设备[110]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的方法,所述方法由所述用户设备[110]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110]处于国际漫游中的情况下,向第二网络发送附着请求,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110]配置有具有归属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全球IMSI的用户标识模块(SIM)[120],
所述第二网络属于外国位置,并且
所述附着请求包括归属IMSI和全球IMSI中的一个;
—从所述第二网络接收拒绝消息和接受消息中的一个,其中
在所述附着请求包括所述归属IMSI并且所述第二网络的用户列表中不存在所述归属IMSI的情况下,接收所述拒绝消息;以及
在所述附着请求包括所述全球IMSI的情况下,接收所述接受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接受消息的情况下,在所述用户设备[110]和所述第二网络之间建立连接;
—从所述SIM[120]中提取IP多媒体私有标识(IMPI),其中IMPI包含所述归属IMSI;
—从所述IMPI中包含的所述归属IMSI中提取至少一个网络参数;
—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参数相对应的所述归属网络的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和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参数是在所述用户设备中预先配置的;
—将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以及
—在与所述第一网络协作的所述第二网络认证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的情况下,使用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从所述第二网络接收到所述拒绝消息的情况下,将所述归属IMSI与所述全球IMSI进行切换,以及在所述附着请求中发送所述全球IMS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包括多媒体服务、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多媒体广播单播服务、2G服务、3G服务以及VoIP服务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列表包括对应于所述外国位置的至少一个IMS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参数包括移动国家代码(MCC)和移动网络代码(MNC)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包括接入点名称(APN)。
7.一种用于利用至少一个数据服务的用户设备[110],所述用户设备[110]包括:
—收发器[202],被配置为:
在所述用户设备[110]处于国际漫游中的情况下,向第二网络发送附着请求,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110]配置有具有归属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全球IMSI的用户标识模块(SIM)[120],
所述第二网络属于外国位置,并且
所述附着请求包括归属IMSI和全球IMSI中的一个;
从所述第二网络接收拒绝消息和接受消息中的一个,其中
在所述附着请求包括所述归属IMSI并且所述第二网络的用户列表中不存在所述归属IMSI的情况下,接收所述拒绝消息;以及
在所述附着请求包括所述全球IMSI的情况下,接收所述接受消息,并且在接收到所述接受消息的情况下,在所述用户设备[110]和所述第二网络之间建立连接;
—处理单元[204],被配置为:
从所述SIM[120]中提取IP多媒体私有标识(IMPI),其中IMPI包含所述归属IMSI,
从所述IMPI中包含的所述归属IMSI中提取至少一个网络参数,并且
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参数相对应的所述归属网络的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和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参数在所述用户设备[110]的存储单元[206]中预先配置;
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
将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以及
在与所述第一网络协作的所述第二网络认证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的情况下,使用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来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在从所述第二网络接收到所述拒绝消息的情况下,将所述归属IMSI与所述全球IMSI进行切换,并且在所述附着请求中发送所述全球IMSI。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IN201721031877 | 2017-09-08 | ||
IN201721031877 | 2017-09-08 | ||
PCT/IB2018/056788 WO2019049052A1 (en) | 2017-09-08 | 2018-09-06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ATA SERVICE BY USER EQUIPMEN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33832A true CN111133832A (zh) | 2020-05-08 |
CN111133832B CN111133832B (zh) | 2023-05-26 |
Family
ID=65634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58461.0A Active CN111133832B (zh) | 2017-09-08 | 2018-09-06 | 由用户设备利用数据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63862B2 (zh) |
EP (1) | EP3679764B1 (zh) |
CN (1) | CN111133832B (zh) |
WO (1) | WO201904905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00699A1 (en) | 2015-12-11 | 2017-06-15 | Reliance Jio Infocomm Usa, Inc. | Co-existence mechanism for downloadable voice application client |
US11962585B2 (en) | 2019-08-20 | 2024-04-1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Guest onboarding of devices onto 3GPP-based networks with use of realm-based discovery of identity providers and mutual authentication of identity federation peers |
FR3102031A1 (fr) * | 2019-10-15 | 2021-04-16 | Orange | Procédé d’activation d’un profil opérationnel installé dans un équipement utilisateur accessible par un réseau de radiocommunications, produit programme d’ordinateur et dispositifs correspondants. |
EP4156726A4 (en) * | 2020-05-22 | 2024-05-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ULTICAST-RELATED COMMUNICATION |
US11956628B2 (en) | 2020-11-23 | 2024-04-0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Openroaming for priva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34498A (zh) * | 2008-03-11 | 2009-09-1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实现国际漫游的方法、漫游处理设备及通信系统 |
WO2011161490A1 (en) * | 2010-06-25 | 2011-12-29 | Gemalto Sa | Auto imsi swich for international roaming |
CN102547651A (zh) * | 2010-12-14 | 2012-07-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漫游方法及ics增强网络 |
US20130053029A1 (en) * | 2011-08-23 | 2013-02-28 | Kirankumar Anchan | Supporting services to a roaming user equipment within a local network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20130171988A1 (en) * | 2012-01-04 | 2013-07-04 | Alcatel-Lucent Canada Inc. | Imsi mcc-mnc best matching searching |
WO2014020237A1 (en) * | 2012-08-01 | 2014-02-06 | Ukko Mobile Oy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in different networks |
KR20140039573A (ko) * | 2012-09-24 | 2014-04-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단말기의 접속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SE1251501A1 (sv) * | 2012-12-21 | 2014-06-22 | Fogg Mobile Ab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aming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unit |
SE1251502A1 (sv) * | 2012-12-21 | 2014-06-22 | Fogg Mobile Ab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aming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unit |
US20150065125A1 (en) * | 2013-09-04 | 2015-03-05 | Cellco Partnership D/B/A Verizon Wireless | Connection state-based long term evolution steering of roaming |
CN104427483A (zh) * | 2013-09-03 | 2015-03-1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lte网络实现漫游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541525A (zh) * | 2012-08-14 | 2015-04-2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动态hplmn配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US20160295544A1 (en) * | 2015-03-31 | 2016-10-06 | Globetouch, Inc. | Enhanced cloud sim |
CN106211125A (zh) * | 2016-06-29 | 2016-12-07 | 广州二六三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sim平台实现的漫游业务方法、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PQ066199A0 (en) * | 1999-05-31 | 1999-06-24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Roaming in atm network |
US20060221986A1 (en) * | 2005-03-29 | 2006-10-05 | Micael Berg | An Arrangement, a Functional Means and a Method in a Network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 of Packet Data |
US20070043947A1 (en) * | 2005-08-19 | 2007-02-22 | Mizikovsky Semyon B | Providing multimedia system security to removable user identity modules |
-
2018
- 2018-09-06 EP EP18855033.9A patent/EP3679764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9-06 CN CN201880058461.0A patent/CN111133832B/zh active Active
- 2018-09-06 US US16/644,931 patent/US1146386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9-06 WO PCT/IB2018/056788 patent/WO2019049052A1/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34498A (zh) * | 2008-03-11 | 2009-09-1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实现国际漫游的方法、漫游处理设备及通信系统 |
WO2011161490A1 (en) * | 2010-06-25 | 2011-12-29 | Gemalto Sa | Auto imsi swich for international roaming |
EP2586224A1 (en) * | 2010-06-25 | 2013-05-01 | Gemalto SA | Auto imsi swich for international roaming |
CN102547651A (zh) * | 2010-12-14 | 2012-07-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漫游方法及ics增强网络 |
US20130053029A1 (en) * | 2011-08-23 | 2013-02-28 | Kirankumar Anchan | Supporting services to a roaming user equipment within a local network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20130171988A1 (en) * | 2012-01-04 | 2013-07-04 | Alcatel-Lucent Canada Inc. | Imsi mcc-mnc best matching searching |
WO2014020237A1 (en) * | 2012-08-01 | 2014-02-06 | Ukko Mobile Oy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in different networks |
CN104541525A (zh) * | 2012-08-14 | 2015-04-2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动态hplmn配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KR20140039573A (ko) * | 2012-09-24 | 2014-04-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단말기의 접속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SE1251501A1 (sv) * | 2012-12-21 | 2014-06-22 | Fogg Mobile Ab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aming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unit |
SE1251502A1 (sv) * | 2012-12-21 | 2014-06-22 | Fogg Mobile Ab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aming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unit |
CN104427483A (zh) * | 2013-09-03 | 2015-03-1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lte网络实现漫游的方法及系统 |
US20150065125A1 (en) * | 2013-09-04 | 2015-03-05 | Cellco Partnership D/B/A Verizon Wireless | Connection state-based long term evolution steering of roaming |
US20160295544A1 (en) * | 2015-03-31 | 2016-10-06 | Globetouch, Inc. | Enhanced cloud sim |
CN106211125A (zh) * | 2016-06-29 | 2016-12-07 | 广州二六三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sim平台实现的漫游业务方法、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79764A4 (en) | 2021-05-19 |
EP3679764B1 (en) | 2023-07-26 |
US11463862B2 (en) | 2022-10-04 |
EP3679764A1 (en) | 2020-07-15 |
WO2019049052A1 (en) | 2019-03-14 |
CN111133832B (zh) | 2023-05-26 |
US20210029531A1 (en) | 2021-0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33832B (zh) | 由用户设备利用数据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9792676B (zh) | 用于服务提供的装置 | |
US945109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SIM provisioning on a dual-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9860750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remot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authentication | |
US9445239B2 (en) | Location based operation of a wireless mobile system | |
CN108599964B (zh) | 一种由wtru执行的方法及wtru | |
EP2848044B1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use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7666723B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融合网关及系统 | |
CN107005919B (zh) | 用于使用未授权频带的单独lte ran的方法和装置 | |
EP2670175B1 (en) | Sharing network capacity with another device | |
US20200351761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mobile data configuration access point names | |
US9838860B2 (en) | Methods for effici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 |
WO2014020237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in different networks | |
US11357067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access to services for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 |
MX2014003394A (es) | Sistema. metodo, y aparato de comunicacion. | |
CN104871578A (zh) | 用于wi-fi在ran中的集成的ue可接入性指示 | |
US20090088135A1 (en) | Access control for base stations | |
EP3497947A1 (en) | A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vailing services in an international roaming by using proactive commands | |
US20230076852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plurality of sim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 |
CN113692033A (zh) |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15190467B (zh) | 移动专网中通用通话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219041B (zh) | 接入控制方法以及移动管理实体 | |
CN116367139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2788602A (zh) | 支持访问用于多个用户身份模块的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2 Address after: Ahmedabad Applicant after: Gio Platform Co.,Ltd. Address before: Mumbai Applicant before: RELIANCE JIO INFOCOMM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