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3712A - 用于新空口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序列设计和资源分配 - Google Patents

用于新空口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序列设计和资源分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3712A
CN111133712A CN201880060519.5A CN201880060519A CN111133712A CN 111133712 A CN111133712 A CN 111133712A CN 201880060519 A CN201880060519 A CN 201880060519A CN 111133712 A CN111133712 A CN 111133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cch
information
aspects
resource
d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05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3712B (zh
Inventor
熊岗
赵俊暎
L·昆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riority to CN2022111452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598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3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3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3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3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74Code shifting or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户设备(UE)可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对从下一代节点B(gNB)接收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配置信息进行解码。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特定于小区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基于所述特定于小区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和UCI信息从多个可用PUCCH基本序列中选择PUCCH基本序列。将循环移位应用于所述PUCCH基本序列以生成循环移位PUCCH序列。对所述循环移位PUCCH序列进行编码以用于使用PUCCH物理资源传输到gNB。所述循环移位PUCCH序列承载所述UCI,并且在所述PUCCH物理资源内与至少另一个循环移位PUCCH序列码分复用(CDM)。

Description

用于新空口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序列设计和资源分配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2017年8月2日提交的名称为“ON THE SEQUENCE DESIGN OF NR PUCCHWITH SHORT AND LONG DURATION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540,424的优先权权益。
本申请还要求2017年11月17日提交的名称为“RESOURCE ALLOCATION ANDINDICATION FOR UPLINK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587,661的优先权权益。
以上说明的临时专利申请中的每个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一些方面涉及无线网络,包括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网络、3GPP LTE(长期演进)网络、3GPP LTE-A(LTE Advanced)网络和第五代(5G)网络,其中第五代(5G)网络包括5G新空口(NR)(或5G-NR)网络和5G-LTE网络。其他方面涉及具有短持续时间和长持续时间的NR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序列设计。另外的方面涉及用于PUCCH的资源分配和指示。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已从早期的语音系统显著演进到当今高度复杂的集成通信平台。随着与各种网络设备通信的不同类型的设备的增加,3GPP LTE系统的使用已增加。移动设备(用户设备或UE)在现代社会中的渗透持续推动许多不同环境中对多种联网设备的需求。第五代(5G)无线系统即将推出,预计将能够实现更高的速度、连通性和可用性。下一代5G网络(或NR网络)预计将提高吞吐量、覆盖范围和稳健性,并减少延迟以及运营和资本支出。5G-NR网络将基于3GPP LTE-Advanced和其他潜在的新空口接入技术(RAT)继续发展,通过无缝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丰富人们的生活,提供快速、丰富的内容和服务。由于当前蜂窝网络频率是饱和的,因此更高的频率诸如毫米波(mmWave)频率可受益于其高带宽。
未授权频谱中的潜在LTE操作包括(并且不限于)在未授权频谱中经由双连接(DC)或基于DC的LAA和独立LTE系统在未授权频谱中的LTE操作,根据该操作,基于LTE的技术仅在未授权频谱中操作,而无需授权频谱中的“锚”,该方法被称为MulteFire。MulteFire将LTE技术的性能优势与Wi-Fi类似部署的简单性相结合。
在未来的发行版和5G系统中,预计LTE系统在授权频谱和未授权频谱中将进一步增强操作。此类增强操作可包括解决用于短持续时间和长持续时间PUCCH的序列设计以及用于PUCCH的资源分配和指示的技术。
附图说明
在未必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类似的数字可描述不同视图中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类似数字可表示类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以举例的方式而不是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本文档中所述的各个方面。
图1A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网络的架构。
图1B是根据一些方面的总体下一代(NG)系统架构的简化图。
图1C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MulteFire中性主机网络(NUN)5G架构。
图1D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下一代无线电接入网(NG-RAN)和5G核心网(5GC)之间的功能划分。
图1E和图1F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非漫游5G系统架构。
图1G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蜂窝物联网(CIoT)网络架构。
图1H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服务能力开放功能(SCEF)。
图1I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用于SCEF的示例性漫游架构。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设备200的示例性部件。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基带电路的示例性接口。
图4是根据一些方面的控制平面协议栈的图示。
图5是根据一些方面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图示。
图6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方面的部件的框图,这些部件能够从机器可读介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非暂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指令并执行本文所论述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方法。
图7是根据一些方面的包括PRACH前导码重传的初始接入程序的图示。
图8是根据一些方面的PRACH资源配置的图示。
图9是根据一些方面的具有短持续时间和长持续时间的NR PUCCH和上行链路数据时隙的图示。
图10是根据一些方面的短PUCCH和长PUCCH的码分复用(CDM)的图示,其中短PUCCH被分配在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图11是根据一些方面的短PUCCH和长PUCCH的码分复用的图示,其中短PUCCH被分配在时隙的中部附近。
图12是根据一些方面用于具有2符号(2-symbol)持续时间的短PUCCH的循环移位跳变的图示。
图13A和图13B是根据一些方面用于具有1符号(1-symbol)持续时间的短PUCCH的频域和码域资源的不同组合的图示。
图14是根据一些方面的包括长PUCCH和短PPUCCH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图示。
图15是根据一些方面的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配置的图示。
图16是根据一些方面的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和资源转移的图示。
图17总体上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功能的流程图,这些示例性功能可在无线架构中结合PUCCH通信执行。
图18总体上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功能的流程图,这些示例性功能可在无线架构中结合用于PUCCH的资源分配和指示来执行。
图19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通信设备的框图,该通信设备诸如演进节点B(eNB)、新一代节点B(gNB)、接入点(AP)、无线站点(STA)、移动站(MS)或用户设备(UE)。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示出各方面,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这些方面。其他方面可结合结构变化、逻辑变化、电气变化、过程变化和其他变化。一些方面的部分和特征可包括在另一些方面的部分和特征中,或替代另一些方面的部分和特征。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方面涵盖这些权利要求中的所有可用等同物。
本文所述的任何无线电链路可根据以下示例性无线电通信技术和/或标准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进行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电通信技术、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无线电通信技术、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通信技术,和/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无线电通信技术,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自由移动的多媒体接入(FOMA)、3GPP长期演进(LTE)、3GPP长期演进升级版(LTE Advanced)、码分多址2000(CDMA2000)、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Mobitex、第三代(3G)、电路交换数据(CSD)、高速电路交换数据(HSCS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UMTS(3G))、宽带码分多址(通用移动通信系统)(W-CDMA(UMTS))、高速分组接入(HS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时分双工(UMTS-TDD)、时分双工-码分多址(TD-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CDMA)、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8版(第四代之前)(3GPP Rel.8(Pre-4G))、3GPP Rel.9(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9版)、3GPP Rel.10(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0版)、3GPP Rel.11(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1版)、3GPP Rel.1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2版)、3GPP Rel.13(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3版)、3GPP Rel.14(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4版)、3GPP Rel.15(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5版)、3GPP Rel.16(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6版)、3GPP Rel.17(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7版)、3GPP Rel.18(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8版)、3GPP 5G或5G-NR、3GPP LTEExtra、LTE-Advanced Pro、LTE授权辅助接入(LAA)、MulteFire、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演进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长期演进升级版(第四代)(LTE Advanced(4G))、cdmaOne(2G)、码分多址2000(第三代)(CDMA2000(3G))、演进数据优化或演进数据专用(EV-DO)、高级移动电话系统(第一代)(AMPS(1G))、全接入通信系统/扩展的全接入通信系统(TACS/ETACS)、数字AMPS(第二代)(D-AMPS(2G))、一键通(PTT)、移动电话系统(MTS)、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IMT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TS)、OLT(Offentlig LandmobilTelefoni的挪威语,公共陆地移动电话)、MTD(移动电话系统D的瑞典语缩写,或移动电话系统D)、公共自动陆地移动(Autotel/PALM)、ARP(Autoradiopuhelin的芬兰语,“汽车无线电电话”)、NMT(北欧移动电话)、高容量版本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Hicap)、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Mobitex、DataTAC、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iDEN)、个人数字蜂窝电话(PDC)、电路交换数据(CSD)、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PHS)、宽带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WiDEN)、iBurst、非授权移动接入(UMA)(也称为3GPP通用接入网或GAN标准)、Zigbee、蓝牙(r)、无线千兆联盟(WiGig)标准、毫米波一般标准(在10-300GHz及以上频带操作的无线系统,诸如WiGig IEEE 802.1lad、IEEE 802.1lay等)、在300GHz以上和THz频带操作的技术(基于3GPP/LTE,或者IEEE 802.1lp及其他)、车对车(V2V)通信技术、车对外界(V2X)通信技术、车对基础设施(V2I)通信技术和基础设施对车(12V)通信技术、3GPP蜂窝V2X、DSRC(专用短程通信)通信系统(诸如智能交通系统及其他)。
LTE和LTE-Advanced是用于用户设备(UE)诸如移动电话的高速数据的无线通信标准。在LTE-Advanced和各种无线系统中,载波聚合是一种技术,根据该技术,在不同频率下操作的多个载波信号可用于为单个UE承载通信,从而增加可用于单个设备的带宽。在一些方面,可在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在未授权频率下操作时使用载波聚合。
人们开始对在未授权频谱中操作LTE系统产生兴趣。因此,3GPP第13版中LTE的一项重要增强是使得其能够经由授权辅助接入(LAA)在未授权频谱下进行操作,这通过利用LTE-Advanced系统引入的柔性载波聚合(CA)框架来扩展系统带宽。Rel-13 LAA系统的重点是经由CA设计未授权频谱下的下行链路操作,而Rel-14增强型LAA(eLAA)系统的重点是经由CA设计未授权频谱下的上行链路操作。
本文所述的方面可在任何频谱管理方案的上下文中使用,包括例如专用授权频谱、未授权频谱、(授权)共享频谱(诸如在2.3-2.4GHz、3.4-3.6GHz、3.6-3.8GHz和其他频率下的授权共享接入(LSA),以及在3.55-3.7GHz和其他频率下的频谱接入系统(SAS))。适用的示例性频谱频带包括IMT(国际移动电信)频谱(包括450-470MHz、790-960MHz、1710-2025MHz、2110-2200MHz、2300-2400MHz、2500-2690MHz、698-790MHz、610-790MHz、3400-3600MHz等)、IMT-advanced频谱、IMT-2020频谱(预计包括例如3600-3800MHz、3.5GHz频带、700MHz频带、在24.25-86GHz范围内的频带)、联邦通信委员会“频谱前沿”5G计划覆盖的频谱(包括27.5-28.35GHz、29.1-29.25GHz、31-31.3GHz、37-38.6GHz、38.6-40GHz、42-42.5GHz、57-64GHz、71-76GHz、81-86GHz和92-94GHz等)、5.9GHz(通常为5.85-5.925GHz)和63-64GHz频带的ITS(智能交通系统)频带,以及当前分配给WiGig的频带(诸如WiGig频带1(57.24-59.40GHz)、WiGig频带2(59.40-61.56GHz)、WiGig频带3(61.56-63.72GHz)和WiGig频带4(63.72-65.88GHz));70.2GHz-71GHz频带;介于65.88GHz和71GHz之间的任何频带;当前分配给汽车雷达应用的频带,诸如76-81GHz;以及包括94-300GHz及以上的未来频带。此外,该方案可在二级基础上用于频带诸如电视白空间频带(通常低于790MHz),其中具体地可使用400MHz和700MHz频带。除了蜂窝应用之外,可满足针对垂直市场的具体应用,诸如PMSE(节目制作和特别事件)、医疗、健康、外科、汽车、低延迟、无人机等。
本文所述的方面也可通过将OFDM载波数据位矢量分配给对应的符号资源来应用于不同的单载波或OFDM系列(CP-OFDM、SC-FDMA、SC-OFDM、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FBMC)、OFDMA等),并且具体地应用于3GPP NR(新空口)。
图1A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网络的架构。网络140A被示出为包括用户设备(UE)101和UE 102。UE 101和UE 102被示出为智能电话(例如,可连接到一个或多个蜂窝网络的手持式触摸屏移动计算设备),但也可包括任何移动或非移动计算设备,诸如个人数据助理(PDA)、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无线电话、无人机,或包括有线和/或无线通信接口的任何其他计算设备。
在一些方面,UE 101和UE 102中的任一者可包括物联网(IoT)UE或蜂窝IoT(CIoT)UE,这些UE可包括为利用短寿命UE连接的低功率IoT应用而设计的网络接入层。在一些方面,UE 101和UE 102中的任一者可包括窄带(NB)IoT UE(例如,诸如增强型NB-IoT(eNB-IoT)UE和进一步增强型(FeNB-IoT)UE)。IoT UE可以利用技术诸如机器对机器(M2M)或机器类型通信(MTC),经由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基于邻近的服务(ProSe)或设备对设备(D2D)通信、传感器网络或IoT网络与MTC服务器或设备交换数据。M2M或MTC数据交换可以是机器启动的数据交换。IoT网络包括互连IoT UE,该互连IoT UE可包括利用短寿命连接的唯一可识别嵌入式计算设备(在互联网基础结构内)。IoT UE可执行后台应用(例如,保持活动消息、状态更新等)以促进IoT网络的连接。
在一些方面,NB-IoT设备可被配置为在单个物理资源块(PRB)中操作,并且可按指令重调系统带宽内的两个不同的PRB。在一些方面,eNB-IoT UE可被配置为在一个PRB中获取系统信息,然后可重调到不同的PRB以接收或传输数据。
在一些方面,UE 101和UE 102中的任一者可包括增强型MTC(eMTC)UE或进一步增强型MTC(FeMTC)UE。
UE 101和UE 102可被配置为连接(例如,通信地耦接)无线电接入网(RAN)110。RAN110可以是例如演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下一代RAN(NGRAN)或一些其他类型的RAN。UE 101和UE 102分别利用连接103和连接104,其中每个连接包括物理通信接口或层(在下文中进一步详细论述);在该示例中,连接103和104被示为空中接口以实现通信耦接,并且可以与蜂窝通信协议保持一致,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协议、码分多址(CDMA)网络协议、一键通(PTT)协议、蜂窝PTT协议(POC)、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协议、3GPP长期演进(LTE)协议、第五代(5G)协议、新空口(NR)协议等。
在一些方面,网络140A可包括核心网(CN)120。本文参考例如图1B、图1C、图1D、图1E、图1F和图1G论述了NG RAN和NG核心的各个方面。
在一个方面,UE 101和UE 102还可经由ProSe接口105直接交换通信数据。ProSe接口105可另选地被称为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的侧链路接口,包括但不限于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物理侧链路发现信道(PSDCH)和物理侧链路广播信道(PSBCH)。
示出UE 102被配置为经由连接107接入接入点(AP)106。连接107可包括本地无线连接,诸如(例如)符合任何IEEE 802.11协议的连接,根据该协议,AP 106可包括无线保真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081
路由器。在该示例中,示出AP 106连接到互联网而没有连接到无线系统的核心网络(下文进一步详细描述)。
RAN 110可包括启用连接103和104的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这些接入节点(AN)可被称为基站(BS)、节点B、演进节点B(eNB)、下一代节点B(gNB)、RAN节点等,并且可包括覆盖某地理区域(例如,小区)的地面站点(例如,陆地接入点)或卫星站点。在一些方面,通信节点111和通信节点112可以是传输/接收点(TRP)。在通信节点111和通信节点112是节点B(例如eNB或gNB)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TRP可在节点B的通信小区内起作用。RAN 110可包括用于提供宏小区的一个或多个RAN节点(例如,宏RAN节点111),以及用于提供毫微微小区或微微小区(例如,与宏小区相比,具有更小的覆盖区域、更小的用户容量或更高的带宽的小区)的一个或多个RAN节点(例如低功率(LP)RAN节点112)。
RAN节点111和RAN节点112中的任一者可终止空中接口协议并且可以是UE 101和UE 102的第一接触点。在一些方面,RAN节点111和RAN节点112中的任一者可履行RAN 110的各种逻辑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功能,诸如无线电承载管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动态无线电资源管理以及数据分组调度和移动性管理。在一个示例中,节点111和/或节点112中的任一者可以是新一代节点B(gNB)、演进节点B(eNB)或另一类型的RAN节点。
根据一些方面,UE 101和UE 102可被配置为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信号相互通信,或通过基于多种通信技术的多载波通信信道与RAN节点111和RAN节点112中的任一者通信,多种通信技术是诸如但不限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技术(例如,用于下行链路通信)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通信技术(例如,用于侧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和ProSe),但此类方面不是必需的。OFDM信号可包括多个正交子载波。
在一些方面,下行链路资源栅格可用于从RAN节点111和RAN节点112中的任一者到UE 101和UE 102的下行链路传输,同时上行链路传输可利用类似的技术。该栅格可以是时频栅格,称为资源栅格或时频资源栅格,其是每个时隙中下行链路中的物理资源。此类时频平面表示可用于OFDM系统,使得OFDM系统适用于无线电资源分配。资源栅格的每一列和每一行可分别对应于一个OFDM符号和一个OFDM子载波。时域中的资源栅格的持续时间可对应于无线电帧中的一个时隙。资源栅格中最小的时频单位可被表示为资源元素。每个资源栅格可包括多个资源块,这些资源块描述特定物理信道到资源元素的映射。每个资源块可包括资源元素的集合;在频域中,这在一些方面可表示当前可被分配的最小资源量。可存在使用此类资源块传送的多个不同的物理下行链路信道。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可将用户数据和更高层信令输送至UE 101和UE102。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可以承载关于与PDSCH信道有关的传输格式和资源分配的信息。它还可将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的传输格式、资源分配和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通知UE 101和UE 102。通常,可基于从UE 101和UE 102中的任一者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在RAN节点111和RAN节点112中的任一者处执行下行链路调度(将控制和共享信道资源块分配给小区内的UE 102)。可在用于(例如,分配给)UE 101和UE 102中的每一者的PDCCH上发送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
PDCCH可以使用控制信道元素(CCE)来传送控制信息。在被映射到资源元素之前,可以首先将PDCCH复数值符号组织为四元组,然后可以使用子块交织器对其进行排列以进行速率匹配。可以使用这些CCE中的一个或多个来传输每个PDCCH,其中每个CCE可以对应于九个的四个物理资源元素集,称为资源元素组(REG)。四个正交相移键控(QPSK)符号可以映射到每个REG。根据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大小和信道条件,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CCE来传输PDCCH。LTE中可以存在具有不同数量的CCE(例如,聚合级,L=1、2、4或8)的四个或更多个不同的PDCCH格式。
一些方面可将针对资源分配的概念用于控制信道信息,其中资源分配的概念是上述概念的扩展。例如,一些方面可利用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该信道使用PDSCH资源进行控制信息传输。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增强的控制信道元素(ECCE)来传输EPDCCH。与以上类似,每个ECCE可以对应于九个的四个物理资源元素集,称为增强的资源元素组(EREG)。根据一些布置,ECCE可具有其他数量的EREG。
RAN 110被示为经由SI接口113通信耦接到核心网络(CN)120。在一些方面,CN 120可以是演进分组核心(EPC)网络、下一代分组核心(NPC)网络或一些其他类型的CN(例如,如参考图1B-图1I所示)。在该方面,SI接口113被分成两部分:SI-U接口114,其承载RAN节点111和RAN节点112与服务网关(S-GW)122之间的通信数据;以及SI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口115,其为RAN节点111和RAN节点112与MME 121之间的信令接口。
在该方面,CN 120包括MME 121、S-GW 122、分组数据网(PDN)网关(P-GW)123和归属订阅者服务器(HSS)124。MME 121在功能上可以类似于传统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的控制平面。MME 121可以管理访问中的移动性方面,诸如网关选择和跟踪区域列表管理。HSS 124可包括用于网络用户的数据库,包括与订阅有关的信息以支持网络实体对通信会话的处理。根据移动订户的数量、设备的容量、网络的组织等,CN 1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HSS 124。例如,HSS 124可提供对路由/漫游认证、授权、命名/寻址解析、位置依赖关系等的支持。
S-GW 122可终止面向RAN 110的SI接口113,并且在RAN 110和CN 120之间路由数据分组。另外,S-GW 122可以是用于RAN间节点切换的本地移动锚点,并且还可以提供用于3GPP间移动的锚。S-GW 122的其他责任可包括合法拦截、计费和一些策略实施。
P-GW 123可终止面向PDN的SGi接口。P-GW 123可经由互联网协议(IP)接口125在EPC网络120和外部网络诸如包括应用服务器184的网络(另选地被称为应用功能(AF))之间路由数据分组。P-GW 123还可将数据传送到其他外部网络131A,该外部网络可包括互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IPS)网络和其他网络。一般来讲,应用服务器184可以是提供与核心网络一起使用IP承载资源的应用的元素(例如,UMTS分组服务(PS)域、LTE PS数据服务等)。在该方面,P-GW 123被示出为经由IP接口125通信地耦接到应用服务器184。应用服务器184还可被配置为经由CN120支持针对UE 101和UE 102的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例如,互联网协议语音(VoIP)会话、PTT会话、组通信会话、社交网络服务等)。
P-GW 123还可以是用于策略实施和计费数据收集的节点。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126是CN 120的策略和计费控制元件。在非漫游场景中,在一些方面,归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HPLMN)中可存在与UE的互联网协议连接接入网络(IP-CAN)会话相关联的单个PCRF。在具有本地流量突破的漫游场景中,可能存在两个与UE的IP-CAN会话相关联的PCRF:HPLMN中的国内PCRF(H-PCRF)和受访公共陆地移动网络(VPLMN)中的受访PCRF(V-PCRF)。PCRF 126可经由P-GW 123通信地耦接到应用服务器184。应用服务器184可以发信号通知PCRF 126以指示新服务流,并且选择适当的服务质量(QoS)和计费参数。PCRF 126可将该规则配置为具有适当的通信流模板(TFT)和QoS类别标识符(QCI)的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PCEF)(未示出),该功能开始由应用服务器184指定的QoS和计费。
在一个示例中,节点111或节点112中的任一者可被配置为向UE101、UE 102(例如,动态地)传送天线面板选择和接收(Rx)波束选择,这些选择可由UE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数据接收以及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测量和信道状态信息(CSI)计算。
在一个示例中,节点111或节点112中的任一者可被配置为向UE101、UE 102(例如,动态地)传送天线面板选择和发射(Tx)波束选择,这些选择可由UE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的数据传输以及用于探测参考信号(SRS)传输。
在一些方面,通信网络140A可以是IoT网络。IoT的当前使能器之一是窄带IoT(NB-IoT)。NB-IoT具有目标,诸如覆盖扩展、UE复杂性降低、长电池续航时间以及与LTE网络的向后兼容性。此外,NB-IoT旨在提供部署灵活性,允许运营商使用其现有可用频谱的一小部分来引入NB-IoT,并且以下列三种模式中的一种进行操作:(a)独立部署(网络在重建的GSM频谱中操作);(b)频带内部署(网络在LTE信道内操作);和(c)保护频带部署(网络在传统LTE信道的保护带内操作)。在一些方面,诸如使用进一步增强型NB-IoT(FeNB-IoT),可提供对小小区中的NB-IoT的支持(例如,在微小区、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部署中)。NB-IoT系统对小小区支持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是UL/DL链路失衡,其中对于小小区,基站具有比宏小区更低的可用功率,因此DL覆盖可能受到影响和/或减小。此外,如果将重复用于UL传输,则一些NB-IoT UE可被配置为以最大功率传输。这可导致在密集小小区部署中出现大量小区间干扰。
在一些方面,UE 101可经由(例如)较高层信令或其他类型的信令来接收配置信息190A。配置信息190A可包括如本文下面所公开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相关信息。例如,配置信息190A可包括经由L1/L2信令或较高层信令(经由NR最小系统信息(MSI)、NR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NR其他系统信息(OSI)或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传送的PUCCH相关信息。配置信息190A的示例包括PUCCH资源的候选集、PUCCH资源指示(例如,如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或其他类型的PDCCH信息接收的)、循环移位跳变模式、PUCCH序列跳变模式等。响应于配置信息,UE 101可将PUCCH信息192A传送回gNB111,如本文在下面所述。
图1B是根据一些方面的下一代(NG)系统架构140B的简化图。参考图1B,NG系统架构140B包括RAN 110和5G网络核心(5GC)120。NG-RAN 110可包括多个节点,诸如gNB 128和NG-eNB 130。gNB 128和NG-eNB 130可经由例如N1接口通信地耦接到UE 102。
核心网120(例如,5G核心网或5GC)可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132和/或用户平面功能(UPF)134。AMF 132和UPF 134可经由NG接口通信地耦接到gNB 128和NG-eNB130。更具体地,在一些方面,gNB128和NG-eNB 130可通过NG-C接口连接到AMF 132,以及通过NG-U接口连接到UPF 134。gNB 128和NG-eNB 130可经由Xn接口彼此耦接。
在一些方面,gNB 128可包括向UE提供新空口(NR)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终止的节点,并且经由NG接口连接到5GC 120。在一些方面,NG-eNB 130可包括向UE提供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终止的节点,并且经由NG接口连接到5GC 120。
在一些方面,gNB 128和NG-eNB 130中的每一者可被实现为基站、移动边缘服务器、小小区、归属eNB等。
图1C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MulteFire中性主机网络(NUN)5G架构140C。参考图1C,MulteFire 5G架构140C可包括UE 102、NG-RAN 110和核心网120。NG-RAN 110可以是MulteFire NG-RAN(MF NG-RAN),并且核心网120可以是MulteFire 5G中性主机网络(NHN)。
在一些方面,MF NHN 120可包括中性主机AMF(NH AMF)132、NH SMF 136、NH UPF134和本地AAA代理151C。AAA代理151C可提供与3GPP AAA服务器155C和参与服务提供方AAA(PSP AAA)服务器153C的连接。NH-UPF 134可提供与数据网络157C的连接。
MF NG-RAN 120可提供与在3GPP规范下操作的NG-RAN类似的功能。NH-AMF 132可被配置为提供与3GPP 5G核心网中的AMF类似的功能(例如,如参考图1D所述)。NH-SMF 136可被配置为提供与3GPP 5G核心网中的SMF类似的功能(例如,如参考图1D所述)。NH-UPF134可被配置为提供与3GPP 5G核心网中的UPF类似的功能(例如,如参考图1D所述)。
图1D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NG-RAN与5G核心(5GC)之间的功能划分。参考图1D,其示出了可由NG-RAN 110内的gNB 128和NG-eNB130以及5GC 120中的AMF 132、UPF 134和SMF136执行的功能的更详细的图示。在一些方面,5GC 120可经由NG-RAN 110向一个或多个设备提供对互联网138的访问。
在一些方面,gNB 128和NG-eNB 130可被配置为托管以下功能:用于无线电资源管理的功能(例如,小区间无线电资源管理129A、无线电承载控制129B、连接移动性控制129C、无线电准入控制129D、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针对UE的动态资源分配(调度)129F);数据的IP标头压缩、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当根据UE提供的信息无法确定到AMF的路由时,在UE附件处选择AMF;将用户平面数据路由到一个或多个UPF;将控制平面信息路由到AMF;连接设置和释放;调度和传输寻呼消息(源自AMF);系统广播信息的调度和传输(源自AMF或操作与维护);用于移动性和调度129E的测量和测量报告配置;上行链路中的传输层分组标记;会话管理;网络切片支持;QoS流管理和映射到数据无线电承载器;支持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UE;非接入层(NAS)消息的分发功能;无线电接入网络共享;双连接;以及NR和E-UTRA之间的紧密互通等。
在一些方面,AMF 132可被配置为托管以下功能,例如:NAS信令终止;NAS信令安全性133A;接入层(AS)安全控制;用于3GPP接入网之间的移动性的核心网络(CN)间节点信令;空闲状态/模式移动性处理133B,包括移动设备,诸如UE可达性(例如,寻呼重传的控制和执行);注册区管理;系统内和系统间移动性支持;访问认证;访问授权,包括检查漫游权限;移动性管理控制(订阅和策略);网络切片支持;和/或SMF选择等功能。
UPF 134可被配置为托管以下功能,例如:移动性锚定135A(例如,用于RAT内部/RAT之间移动性的锚定点);分组数据单元(PDU)处理135B(例如,与数据网络互连的外部PDU会话点);分组路由和转发;策略规则执行的分组检查和用户平面部分;流量使用报告;上行链路分类器,用于支持将通信流路由到数据网络;分支点,用以支持多归属PDU会话;用于用户平面的QoS处理,例如,分组过滤、选通、UL/DL速率执行;上行链路通信验证(SDF到QoS流映射);和/或下行链路分组缓冲和下行链路数据通知触发等功能。
会话管理功能(SMF)136可被配置为托管以下功能,例如:会话管理;UE IP地址分配和管理137A;用户平面功能(UPF)的选择和控制;PDU会话控制137B,包括在UPF 134处配置流量导向以将流量路由到正确的目标;策略执行和QoS的控制部分;和/或下行链路数据通知等功能。
图1E和图1F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非漫游5G系统架构。参考图1E,其在参考点表示中示出了5G系统架构140E。更具体地,UE 102可与RAN 110以及一个或多个其他5G核心(5GC)网络实体通信。5G系统架构140E包括多个网络功能(NF),诸如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132、会话管理功能(SMF)136、策略控制功能(PCF)148、应用功能(AF)150、用户平面功能(UPF)134、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SSF)142、认证服务器功能(AUSF)144和统一数据管理(UDM)/归属订阅者服务器(HSS)146。UPF 134可提供与数据网络(DN)152的连接,该数据网络可包括例如运营商服务、互联网访问或第三方服务。AMF可用于管理接入控制和移动性,并且还可包括网络切片选择功能。SMF可被配置为根据网络策略来设置和管理各种会话。UPF可以根据期望的服务类型按一个或多个配置进行部署。PCF可被配置为使用网络切片移动性管理和漫游(类似于4G通信系统中的PCRF)来提供策略框架。UDM可被配置为存储订户配置文件和数据(类似于4G通信系统中的HSS)。
在一些方面,5G系统架构140E包括IP多媒体子系统(IMS)168E以及多个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实体,诸如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更具体地,IMS 168E包括CSCF,CSCF可充当代理CSCF(P-CSCF)162E、服务CSCF(S-CSCF)164E、紧急CSCF(E-CSCF)(图1E中未示出)和/或询问CSCF(I-CSCF)166E。P-CSCF 162E可被配置为UE 102在IM子系统(IMS)168E内的第一接触点。S-CSCF 164E可被配置为处理网络中的会话状态,并且E-CSCF可被配置为处理紧急会话的某些方面,诸如将紧急请求路由到正确的紧急中心或PSAP。I-CSCF 166E可被配置为充当运营商网络内的接触点,用于指向该网络运营商的订户或当前位于该网络运营商的服务区域内的漫游订户的所有IMS连接。在一些方面,I-CSCF 166E可连接到另一个IP多媒体网络170E,例如由不同网络运营商操作的IMS。
在一些方面,UDM/HSS 146可耦接到应用服务器160E,该应用服务器可包括电话应用服务器(TAS)或另一应用服务器(AS)。AS 160E可经由S-CSCF 164E和/或I-CSCF 166E耦接到IMS 168E。
在一些方面,5G系统架构140E可使用本文所述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来使用统一接入限制机制,该接入限制机制可适用于UE 102的所有RRC状态,诸如RRC_IDLE、RRC_CONNECTED和RRC_IN ACTIVE状态。
在一些方面,5G系统架构140E可被配置为基于访问类别来使用本文所述的5G访问控制机制技术,该访问类别可按在所有网络中通用的访问类别的最小默认集合来分类。该功能可允许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诸如访问的PLMN(VPLMN))保护网络免受不同类型的注册尝试的影响,为漫游订户启用可接受的服务,并使得VPLMN能够控制旨在接收某些基本服务的访问尝试。它还通过提供一组访问类别为各个运营商提供更多选项和灵活性,这些访问类别可按运营商特定的方式进行配置和使用。
参考图1F,其示出了5G系统架构140F和基于服务的表示。系统架构140F可大体上类似于系统架构140E(或与其相同)。除了图1E中所示的网络实体,系统架构140F还可包括网络开放功能(NEF)154和网络储存库功能(NRF)156。
在一些方面,5G系统架构可基于服务,并且网络功能之间的交互可由对应的点对点参考点Ni(如图1E所示)来表示或者被表示为基于服务的接口(如图中1F所示)。
参考点表示显示对应的NF服务之间可存在交互。例如,图1E示出了以下参考点:N1(在UE 102和AMF 132之间)、N2(在RAN 110和AMF 132之间)、N3(在RAN 110和UPF 134之间)、N4(在SMF 136和UPF 134之间)、N5(在PCF 148和AF 150之间)、N6(在UPF 134和DN 152之间)、N7(在SMF 136和PCF 148之间)、N8(在UDM 146和AMF 132之间)、N9(在两个UPF 134之间)、N10(在UDM 146和SMF 136之间)、N11(在AMF 132和SMF 136之间)、N12(在AUSF144和AMF 132之间)、N13(在AUSF 144和UDM 146之间)、N14(在两个AMF 132之间)、N15(如果是非漫游情景,则在PCF 148和AMF 132之间;如果是漫游情景,则在PCF 148和访问网络和AMF132之间)、N16(两个SMF之间;图1E中未示出)和N22(在AMF 132和NSSF 142之间)。也可使用图1E中未示出的其他参考点表示。
在一些方面,如图1F所示,基于服务的表示可被用于表示控制平面内的网络功能,该控制平面使其他授权网络功能能够访问其服务。就这一点而言,5G系统架构140F可包括以下基于服务的接口:Namf 158H(由AMF 132显示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smf 1581(由SMF136显示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nef 158B(由NEF 154显示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pcf158D(由PCF 148显示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udm 158E(由UDM 146显示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af158F(由AF 150显示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nrf 158C(由NRF 156显示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nssf 158A(由NSSF142显示的基于服务的接口)、Nausf 158G(由AUSF 144显示的基于服务的接口)。也可使用图1F中未示出的其他基于服务的接口(例如,Nudr、N5g-eir和Nudsf)。
图1G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CIoT网络架构。参考图1G,CIoT架构140G可包括耦接到多个核心网实体的UE 102和RAN 110。在一些方面,UE 102可以是机器型通信(MTC)UE。CIoT网络架构140G还可包括移动服务交换中心(MSC)160、MME 121、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162、S-GW 122、IP短消息网关(IP-SM-GW)164、短消息服务中心(SMS-SC)/网关移动服务中心(GMSC)互通MSC(IWMSC)166、MTC互通功能(MTC-IWF)170、服务能力开放功能(SCEF)172、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分组GW(P-GW)174、计费数据功能(CDF)/计费网关功能(CGF)176、归属订阅者服务器(HSS)/归属位置寄存器(ULR)177、短消息实体(SME)168、MTC验证、授权和计费(MTC AAA)服务器178、服务能力服务器(SCS)180以及应用服务器(AS)182和应用服务器(AS)184。
在一些方面,SCEF 172可被配置为安全地开放由各种3GPP网络接口提供的服务和能力。SCEF 172还可提供一些方式来发现所公开的服务和能力,以及通过各种网络应用编程接口(例如,面向SCS 180的API接口)访问网络能力。
图1G还示出了CIoT网络架构140G的不同服务器、功能或通信节点之间的各种参考点。与MTC-TWF 170和SCEF 172相关的一些示例性参考点包括:Tsms(3GPP网络之外的实体与UE进行通信所用的参考点,该参考点经由SMS用于MTC)、Tsp(SCS与MTC-IWF相关控制平面信令进行通信所用的参考点)、T4(在HPLMN中的MTC-IWF 170和SMS-SC166之间使用的参考点)、T6a(在SCEF 172和服务MME 121之间使用的参考点)、T6b(在SCEF 172和服务SGSN 162之间使用的参考点)、T8(在SCEF 172和SCS/AS 180/182之间使用的参考点)、S6m(MTC-IWF170用来询问HSS/HLR 177的参考点)、S6n(MTC-AAA服务器178用来询问HSS/HLR 177的参考点)和S6t(在SCEF 172和HSS/HLR 177之间使用的参考点)。
在一些方面,CIoT UE 102可被配置为根据非接入层(NAS)协议经由RAN 110,并且使用一个或多个参考点(诸如窄带空中接口),例如基于一种或多种通信技术(诸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与CIoT架构140G内的一个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如本文所用,术语“CIoT UE”是指能够进行CIoT优化的UE,可作为CIoT通信架构的一部分。
在一些方面,NAS协议可支持用于CIoT UE 102与演进分组系统(EPS)移动管理实体(MME)121和SGSN 162之间的通信的一组NAS消息。
在一些方面,CIoT网络架构140F可包括分组数据网络、运营商网络或云服务网络,具有例如服务能力服务器(SCS)180、应用服务器(AS)182或者一个或多个其他外部服务器或网络部件等。
RAN 110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参考点(包括例如基于S6a参考点的空中接口)耦接到HS S/HLR服务器177和AAA服务器178,并且可被配置为验证/授权CIoT UE 102以访问CIoT网络。RAN 110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其他参考点(包括例如对应于用于3GPP接入的SGi/Gi接口的空中接口)耦接到CIoT网络架构140G。RAN 110可使用例如基于T6a/T6b参考点的空中接口耦接到SCEF 172,以进行服务能力开放。在一些方面,SCEF 172可充当面向第三方应用服务器诸如AS 182的API GW。SCEF 172可使用S6t参考点耦接到HS S/HLR 177和MTC AAA 178服务器,并且可进一步将应用编程接口向网络能力开放。
在某些示例中,本文所公开的CIoT设备中的一者或多者诸如CIoT UE102、CIoTRAN 110等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非CIoT设备,或包括充当CIoT设备或具有CIoT设备功能的非CIoT设备。例如,CIoT UE 102可包括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或包括充当用于特定功能的CIoT设备同时具有其他附加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电子设备。
在一些方面,RAN 110可包括通信地耦接到CIoT接入网络网关(CIoT GW)195的CIoT增强型节点B(CIoT eNB)111。在某些示例中,RAN 110可包括连接到CIoT GW 195的多个基站(例如,CIoT eNB),基站可包括MSC 160、MME 121、SGSN 162和/或S-GW 122。在某些示例中,RAN 110和CIoT GW 195的内部架构可留给实施,并且不需要标准化。
如本文所用,术语“电路”可指、可属于或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其他专用电路、电子电路、处理器(共享、专用或组)、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存储器(共享、专用或组)、组合逻辑电路或提供所述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硬件部件。在一些方面,电路可在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模块中实现,或与电路相关联的功能可由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模块来实现。在一些方面,电路可包括逻辑部件,该逻辑部件可至少部分地在硬件中操作。在一些方面,本文所公开的电路和模块可以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来实现。在一些方面,与电路相关联的功能可分布在多个硬件或软件/固件模块上。在一些方面,模块(如本文所公开)可包括逻辑部件,该逻辑部件可至少部分地在硬件中操作。本文所述的方面可使用任何适当配置的硬件或软件实现到系统中。
图1H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服务能力开放功能(SCEF)。参考图1H,SCEF172可被配置为将由3GPP网络接口提供的服务和能力开放给托管各种应用的外部第三方服务提供方服务器。在一些方面,3GPP网络诸如CIoT架构140G可开放以下服务和能力:归属订阅者服务器(HSS)116H、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118H、分组流描述功能(PFDF)120H、MME/SGSN 122H、广播组播服务中心(BM-SC)124H、服务电话服务器控制功能(S-CSCF)126H、RAN拥塞感知功能(RCAF)128H,以及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实体13OH。3GPP网络的上述服务和能力可经由一个或多个接口与SCEF 172通信,如图1H所示。
SCEF 172可被配置为将3GPP网络服务和能力开放给在一个或多个服务能力服务器(SCS)/应用服务器(AS)(诸如SCS/AS 102H、104H、……、106H)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应用。SCS/AG 102H至106H中的每一者可经由应用编程接口(API)108H、110H、112H、114H与SCEF172通信,如图1H所示。
图1I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用于SCEF的示例性漫游架构。参考图1I,SCEF 172可位于HPLMN 110I中并且可被配置为开放3GPP网络服务和能力诸如102I、104I。在一些方面,3GPP网络服务和能力(诸如106I、……、108I)可位于VPLMN 112I内。在这种情况下,VPLMN112I内的3GPP网络服务和能力可经由VPLMN 112I内的互通SCEF(IWK-SCEF)197开放给SCEF172。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设备200的示例性部件。在一些方面,设备200可包括应用电路202、基带电路204、射频(RF)电路206、前端模块(FEM)电路208、一个或多个天线210和电源管理电路(PMC)212(至少如图所示耦接在一起)。例示设备200的部件可以被包括在UE或RAN节点中。在一些方面,设备200可包括较少的元件(例如,RAN节点可不利用应用电路202,而是包括处理器/控制器以处理从EPC接收的IP数据)。在一些方面,设备200可包括附加元件诸如(例如)存储器/存储、显示器、相机、传感器和/或输入/输出(I/O)接口元件。在其他方面,下文所述的部件可包括在多个设备中(例如,所述电路可单独地包括在用于Cloud-RAN(C-RAN)实施的多个设备中)。
应用电路2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处理器。例如,应用电路202可包括电路诸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包括通用处理器、特殊用途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等)的任何组合。处理器可与存储器/存储设备耦接和/或可包括存储器/存储设备,并且可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存储设备中的指令以使得各种应用或操作系统能够在设备200上运行。在一些方面,应用电路202的处理器可处理从EPC接收的IP数据分组。
基带电路204可包括电路诸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基带电路2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或控制逻辑部件,以处理从RF电路206的接收信号路径接收的基带信号并且生成用于RF电路206的发射信号路径的基带信号。基带处理电路204可与应用电路202进行交互,以生成和处理基带信号并控制RF电路206的操作。例如,在一些方面,基带电路204可包括第三代(3G)基带处理器204A、第四代(4G)基带处理器204B、第五代(5G)基带处理器204C,或用于其他现有几代通信、开发中的通信或将来开发的通信(例如,第二代(2G)、第六代(6G)等)的其他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204D。基带电路204(例如,基带处理器204A至D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处理能够经由RF电路206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进行通信的各种无线电控制功能。在其他方面,基带处理器204A至D的一些或全部功能可包括在存储器204G中存储的模块中,并且可经由中央处理单元(CPU)204E执行。无线电控制功能可包括但不限于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射频移位等。在一些方面,基带电路204的调制/解调电路可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FFT)、预编码或星座映射/解映射功能。在一些方面,基带电路204的编码/解码电路可包括卷积、咬尾卷积、turbo、维特比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器/解码器功能。调制/解调和编码器/解码器功能的方面不限于这些示例,并且在其他方面可包括其他合适的功能。
在一些方面,基带电路2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04F。一个或多个音频DSP 204F可包括用于压缩/解压缩和回波消除的元件,并且在其他方面可包括其他合适的处理元件。在一些方面,基带电路204的部件可适当地组合在单个芯片中、单个芯片组中或设置在相同电路板上。在一些方面,基带电路204和应用电路202的一些或全部组成部件可一起实现,诸如(例如)在片上系统(SOC)上。
在一些方面,基带电路204可以提供与一种或多种无线电技术兼容的通信。例如,在一些方面,基带电路204可支持与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其他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和/或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的通信。在一些方面,被配置为支持多个无线协议的无线电通信的基带电路204可被称为多模式基带电路。
RF电路206可以使调制的电磁辐射通过非固体介质与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在各种方面,RF电路206可包括开关、滤波器、放大器等以促进与无线网络的通信。RF电路206可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包括用于下变频从FEM电路208接收的RF信号并向基带电路204提供基带信号的电路。RF电路206还可包括发射信号路径,该发射信号路径可包括用于上变频由基带电路204提供的基带信号并向FEM电路208提供用于传输的RF输出信号的电路。
在一些方面,RF电路206的接收信号路径可包括混频器206A、放大器206B和滤波器206C。在一些方面,RF电路206的发射信号路径可包括滤波器206C和混频器206A。RF电路206还可包括合成器206D,该合成器用于合成频率以供接收信号路径和发射信号路径的混频器206A使用。在一些方面,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206A可被配置为基于由合成器206D提供的合成频率来下变频从FEM电路208接收的RF信号。放大器206B可被配置为放大下变频信号,并且滤波器206C可以是低通滤波器(LPF)或带通滤波器(BPF),并且被配置为从下变频信号中移除不需要的信号以生成输出基带信号。可将输出基带信号提供给基带电路204以进行进一步处理。在一些方面,输出基带信号可任选地为零频率基带信号。在一些方面,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206A可包括无源混频器。
在一些方面,发射信号路径的混频器206A可被配置为基于由合成器206D提供的合成频率来上变频输入基带信号,以为FEM电路208生成RF输出信号。基带信号可由基带电路204提供,并且可由滤波器206C过滤。
在一些方面,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206A和发射信号路径的混频器206A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分别被布置用于正交下变频和上变频。在一些方面,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206A和发射信号路径的混频器206A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被布置用于图像抑制(例如,Hartley图像抑制)。在一些方面,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206A和混频器206A可分别被布置用于直接下变频和直接上变频。在一些方面,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206A和发射信号路径的混频器206A可被配置用于超外差操作。
在一些方面,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任选地为模拟基带信号。根据一些另选方面,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数字基带信号。在这些另选方面,RF电路206可包括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电路,并且基带电路204可包括数字基带接口以与RF电路206通信。
在一些双模方面,可任选地提供单独的无线电IC电路以用于处理每个频谱的信号。
在一些方面,合成器206D可任选为分数N合成器或分数N/N+1合成器,但其他类型的频率合成器可能也是合适的。例如,合成器206D可以是三角积分合成器、倍频器或包括具有分频器的锁相回路的合成器。
合成器206D可被配置为基于频率输入和分频器控制输入来合成输出频率以供RF电路206的混频器206A使用。在一些方面,合成器206D可以是分数N/N+1合成器。
在一些方面,频率输入可由电压控制振荡器(VCO)提供,但这不是必须的。根据所需的输出频率,可通过例如基带电路204或应用电路202来提供分频器控制输入。在一些方面,可基于由应用电路202指示的信道从查找表确定分频器控制输入(例如,N)。
RF电路206的合成器电路206D可包括分频器、延迟闭锁回路(DLL)、复用器和相位累加器。在一些方面,分频器可以是双模分频器(DMD),并且相位累加器可以是数字相位累加器(DPA)。在一些方面,DMD可被配置为通过N或N+1(例如,基于输出)来划分输入信号,以提供分数分频比。在一些示例性方面,DLL可包括一组级联的可调谐的延迟部件、相位检测器、电荷泵和D型触发器。在这些方面,延迟部件可被配置为将VCO周期分解成相位的Nd个相等分组,其中Nd为延迟线中的延迟部件的数量。通过这种方式,DLL提供负反馈,以帮助通过延迟线将总延迟保持为一个VCO周期。
在一些方面,合成器电路206D可被配置为生成载波频率作为输出频率,而在其他方面,输出频率可以是载波频率的倍数(例如,载波频率的两倍,或载波频率的四倍),并且可与正交发生器和分频器电路结合使用,以在载波频率下产生具有相对于彼此的多个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一些方面,输出频率可以是LO频率(fLO)。在一些方面,RF电路206可包括IQ/极性转换器。
FEM电路208可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为对从一个或多个天线210处接收的RF信号进行操作,和/或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并且将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版本提供给RF电路206以进行进一步处理。FEM电路208还可包括发射信号路径,该发射信号路径可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为放大信号以用于由RF电路206提供的传输,该传输由一个或多个天线210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在各种方面,通过发射信号路径或接收信号路径的放大可部分或全部地在RF电路206中执行,可部分或全部地在FEM电路208中执行,或者在RF电路206和FEM电路208两者中完成。
在一些方面,FEM电路208可包括TX/RX开关以在发射模式和接收模式操作之间切换。FEM电路208可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射信号路径。FEM电路208的接收信号路径可包括LNA,以放大所接收的RF信号并将经放大的所接收的RF信号作为输出提供(例如,至RF电路206)。FEM电路208的传输信号路径可包括功率放大器(PA),用于放大输入RF信号(例如,由RF电路206提供);以及一个或多个滤波器,用于生成RF信号用于随后的传输(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210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方面,PMC 212可管理提供给基带电路204的功率。PMC 212可控制电源选择、电压缩放电池充电和/或DC至DC转换。在一些方面,当设备200能够由电池供电时,例如当设备包括在UE中时,PMC 212可被包括在内。PMC 212可增大功率转换效率,同时提供有益的实施尺寸和散热特性。
图2示出了与基带电路204耦接的PMC 212。在其他方面,PMC 212可另外或另选地与其他部件(诸如但不限于应用电路202、RF电路206或FEM电路208)耦接或为其他部件执行类似的功率管理操作。
在一些方面,PMC 212可控制或以其他方式参与设备200的各种功率节省机制。例如,如果设备200处于RRC Connected状态,且在该状态下该设备仍然连接到RAN节点,因为该设备预计不久将接收到通信,那么该设备可能在不活动一段时间之后进入称为非连续接收模式(DRX)的状态。在该状态期间,设备200可以在短时间间隔内断电,从而节省功率。
根据一些方面,如果在延长的时间段内不存在数据通信活动,则设备200可转换到RRC Idle状态,在该状态下该设备与网络断开连接并且不执行操作诸如信道质量反馈、切换等。设备200进入极低功率状态并执行寻呼,在该状态期间,该设备周期性地唤醒以监听网络,然后再次关闭电源。设备200可转换回RRC_Connected状态以接收数据。
附加的省电模式可以使设备无法使用网络的时间超过寻呼间隔(从几秒到几小时不等)。在此期间,设备200在一些方面可能无法访问网络,并且可能会关闭电源。在这段时间内发送的任何数据都会产生延迟(可能很大),并且假定延迟是可接受的。
应用电路202的处理器和基带电路204的处理器可用于执行协议栈的一个或多个实例的元件。例如,可单独地或组合地使用基带电路204的处理器来执行层3、层2或层1功能,而应用电路202的处理器可利用从这些层接收的数据(例如,分组数据)并进一步执行层4功能(例如,传输通信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层)。如本文所提到的,第3层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如本文所提到的,第2层可包括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和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如本文所提到的,第1层可包括UE/RAN节点的物理(PHY)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基带电路204的示例性接口。如上所讨论的,图2的基带电路204可包括处理器204A至204E和由所述处理器利用的存储器204G。处理器204A至204E中的每个可分别包括用于向/从存储器204G发送/接收数据的存储器接口304A至304E。
基带电路204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用于通信耦接到其他电路/设备,诸如存储器接口312(例如,用于向/从基带电路204外部的存储器发送/接收数据的接口);应用电路接口314(例如,用于向/从图2的应用电路202发送/接收数据的接口);RF电路接口316(例如,用于向/从图2的RF电路206发送/接收数据的接口);无线硬件连接接口318(例如,用于向/从近场通信(NFC)部件、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251
部件(例如,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252
Low Energy)、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253
部件和其他通信部件发送/接收数据的接口);以及电源管理接口320(例如,用于向/从PMC212发送/接收电源或控制信号的接口)。
图4是根据一些方面的控制平面协议栈的图示。在一个方面,控制平面400被示出为UE 102、RAN节点128(或另选地,RAN节点130)与AMF 132之间的通信协议栈。
在一些方面,PHY层401可通过一个或多个空中接口来传输或接收由MAC层402使用的信息。PHY层401还可执行链路自适应或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功率控制、小区搜索(例如,用于初始同步和切换目的)以及由较高层(例如,RRC层405)使用的其他测量。在一些方面,PHY层401还可进一步执行针对传输信道的错误检测、传输信道的前向纠错(FEC)编码/解码、物理信道的调制/解调、交织、速率匹配、到物理信道上的映射,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处理。
在一些方面,MAC层402可在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执行映射,将MAC服务数据单元(SDU)从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多路复用到经由传输信道递送到PHY的传输块(TB),将MACSDU从经由传输信道从PHY递送的传输块(TB)解复用到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将MAC SDU复用到TB,调度信息报告,通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校正错误,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划分。
在一些方面,RLC层403可在多种操作模式下操作,包括:透明模式(TM)、非确认模式(UM)和确认模式(AM)。RLC层403可执行上层协议数据单元(PDU)的传输,通过用于AM数据传输的自动重传请求(ARQ)执行错误校正,以及对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的RLC SDU执行分段和重组。RLC层403还可保持与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的PDCP中的序列号无关的序列号。在一些方面,RLC层403还可对用于AM数据传输的RLC数据PDU执行重新分段,检测AM数据传输的重复数据,丢弃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的RLC SDU,检测AM数据传输的协议错误,以及执行RLC重新建立。
在一些方面,PDCP平面404可执行IP数据的标头压缩和解压缩,维护PDCP序列号(SN),在重新建立下层时执行上层PDU的按序递送,对下层SDU执行重新排序和重复数据消除,对分裂承载的情况执行PDCP PDU路由,执行下层SDU的重传,加密和解密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数据,对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数据执行完整性保护和完整性验证,控制基于定时器的数据丢弃,以及执行安全操作(例如,加密、解密、完整性保护、完整性验证等)。
在一些方面,RRC层405的主要服务和功能可包括广播系统信息(例如,包括在与非接入层(NAS)相关的主信息块(MIB)或系统信息块(SIB)中);广播与接入层(AS)相关的系统信息;由5GC 120或NG-RAN 110发起的寻呼,UE和NG-RAN之间的RRC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例如,RRC连接寻呼、RRC连接建立、RRC连接添加、RRC连接修改和RRC连接释放,也用于NR中或E-UTRA和NR之间的载波聚合和双连接);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和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建立、配置、维持和释放;包括密钥管理的安全功能,包括切换和上下文传输的移动性功能,UE小区选择和重新选择与小区选择和重新选择的控制,以及无线电间接入技术(RAT)移动性;以及用于UE测量报告的测量配置。所述MIB和SIB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TE),其各自可以包括单独的数据字段或数据结构。在一些方面,RRC层405还可执行QoS管理功能,无线电链路故障的检测和恢复,以及在UE中的NAS 406和AMF 132中的NAS 406之间的NAS消息传输。
在一些方面,可在对应的NAS程序期间传送以下NAS消息,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271
表1
在一些方面,当相同消息用于多个程序时,可使用指示该程序的特定目的的参数(例如,注册类型或TAU类型),例如,注册类型=“初始注册”,“移动性注册更新”或“周期性注册更新”。
UE 101和RAN节点128/130可利用NG无线电接口(例如,LTE-Uu接口或NR无线电接口)经由协议栈来交换控制平面数据,该协议栈包括PHY层401、MAC层402、RLC层403、PDCP层404和RRC层405。
如图4所示,非接入层(NAS)协议406形成UE 101和AMF 132之间的控制平面的最高层。在各方面,NAS协议406支持UE 101的移动性和会话管理程序以建立和保持UE 101和UPF134之间的IP连接。在一些方面,UE协议栈可包括位于NAS层406上方的一个或多个上层。例如,上层可包括操作系统层424、连接管理器420和应用层422。在一些方面,应用层422可包括可用于执行各种应用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应用功能包括为一个或多个外部网络提供接口和与一个或多个外部网络通信。在一些方面,应用层422可包括IP多媒体子系统(IMS)客户端426。
NG应用协议(NG-AP)层415可支持N2和N3接口的功能并且包括初级程序(EP)。EP是RAN节点128/130和5GC 120之间的交互单元。在某些方面,NG-AP层415服务可包括两个组:与UE相关联的服务和非与UE相关联的服务。这些服务执行许多功能,包括但不限于:UE上下文管理、PDU会话管理和对应NG-RAN资源的管理(例如,数据无线电承载[DRB])、UE能力指示、移动性、NAS信令传输和配置传输(例如,用于传输SON信息)。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层(可另选地称为SCTP/IP层)414可部分地基于IP层413支持的IP协议来确保信令消息在RAN节点128/130和AMF 132之间的可靠传输。L2层412和LI层411可指RAN节点128/130和AMF 132用于交换信息的通信链路(例如,有线或无线)。
RAN节点128/130和AMF 132可利用N2接口经由协议栈来交换控制平面数据,该协议栈包括L1层411、L2层412、IP层413、SCTP层414和S1-AP层415。
图5是根据一些方面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图示。在该方面,用户平面500被示出为UE 102、RAN节点128(或另选地,RAN节点130)和UPF134之间的通信协议栈。用户平面500可以利用与控制平面400相同的协议层中的至少一些。例如,UE 102和RAN节点128可利用NR无线电接口经由协议栈来交换用户平面数据,该协议栈包括PHY层401、MAC层402、RLC层403、PDCP层404和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层416。在一些方面,SDAP层416可执行服务质量(QoS)流与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以及具有QoS流ID(QFI)的DL和UL分组的标记。在一些方面,IP协议栈513可位于SDAP 416的上方。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栈520可位于IP栈513的上方。会话启动协议(SIP)栈522可位于UDP/TCP栈520的上方,并且可由UE 102和UPF 134使用。
用于用户平面(GTP-U)层504的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隧道协议可用于在5G核心网120内以及在无线电接入网110和5G核心网120之间承载用户数据。例如,传输的用户数据可以是IPv4、IPv6或PPP格式的分组。UDP和IP安全性(UDP/IP)层503可以提供用于数据完整性的校验和,用于寻址源和目的地处的不同功能的端口号,以及对所选择数据流的加密和认证。RAN节点128/130和UPF 134可利用N3接口经由协议栈来交换用户平面数据,该协议栈包括L1层411、L2层412、UDP/IP层503和GTP-U层504。如上文相对于图4所论述的,NAS协议支持UE 101的移动性和会话管理程序,以建立和保持UE 101和UPF 134之间的IP连接。
图6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方面的部件的框图,这些部件能够从机器可读介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非暂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指令并执行本文所论述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方法。具体地,图6示出了硬件资源600的示意图,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器核心)610、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设备620以及一个或多个通信资源630,它们中的每一者都可以经由总线640通信地耦接。对于利用节点虚拟化(例如,NFV)的方面,可执行管理程序602以提供用于一个或多个网络切片和/或子切片的执行环境以利用硬件资源600。
处理器610(例如,中央处理器(CPU)、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处理器、复杂指令集计算(CISC)处理器、图形处理单元(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诸如基带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射频集成电路(RFIC)、另一个处理器或其任意合适的组合)可包括例如处理器612和处理器614。
存储器/存储设备620可包括主存储器、磁盘存储或它们的任何合适的组合。存储器/存储设备620可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存储器、固态存储等。
通信资源630可包括互连或网络接口部件或其他合适的设备,以经由网络608与一个或多个外围设备604或一个或多个数据库606通信。例如,通信资源630可包括有线通信部件(例如,用于经由通用串行总线(USB)进行耦接)、蜂窝通信部件、NFC部件、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291
部件(例如,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292
低功耗)、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293
部件和其他通信部件。
指令650可包括用于使处理器610中的至少任一个执行本文所讨论的方法集中的任一者或多者的软件、程序、应用、小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或其他可执行代码。指令650可完全地或部分地驻留在处理器610中的至少一者(例如,处理器的高速缓存存储器内)、存储器/存储设备620,或它们的任何合适的组合内。此外,指令650的任何部分可以从外围设备604或数据库606的任何组合处被传送到硬件资源600。因此,处理器610的存储器、存储器/存储设备620、外围设备604和数据库606是计算机可读和机器可读介质的示例。
图7是根据一些方面的包括PRACH前导码重传的初始接入程序700的图示。参考图7,初始接入程序700可从操作702开始,此时初始同步可发生。例如,UE 101可接收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以实现初始同步。在一些方面,可使用在SS突发集中接收的一个或多个SS块来执行操作702处的初始同步。在操作704处,UE 101可接收系统信息,诸如一个或多个系统信息块(SIB)和/或主信息块(MIB)。
在操作706至714处,随机访问程序可发生。更具体地,在操作706处,PRACH前导码传输可作为消息1(Msg1)发生。在操作710处,UE101可接收随机访问响应(RAR)消息,该消息可为随机访问程序消息2(Msg2)。在Msg2中,节点(例如,gNB)111可使用随机访问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A-RNTI)来响应,该随机访问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可根据前导资源(例如,时间和频率分配)来计算。
在一些方面,UE 101可被配置为,当在预先配置或预定义的时间窗口内未接收或检测到RAR时,在操作708处执行PRACH前导码的一次或多次重传。PRACH前导码重传可在如本文下面所述的功率斜坡情况下进行,以便增大传输功率直到接收到随机访问响应。
在操作712处,UE 101可传输随机访问程序消息3(Msg3),该消息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在操作714处,可由UE101接收随机访问程序消息4(Msg4),该消息可包括RRC连接设置消息,承载用于UE 101和节点111之间的后续通信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
在一些方面,UE 101可被配置为在重传配置数据诸如PRACH前导码期间执行上行链路(UL)波束切换。在一些方面,在UE具有多个模拟波束并且传输和接收之间的波束对应不可用时,UE可能需要改变传输波束以重传PRACH或者增大PRACH重传的传输功率。在一些方面,当UE改变Tx波束时,其功率斜坡计数器可保持不变(即,与先前的PRACH传输相比,UE使用与PRACH传输相同或相似的功率)。在一些方面,当UE不改变Tx波束时,其功率斜坡计数器可增大(例如,递增1),并且UE可被配置为增大PRACH重传的功率。
在一些方面,当UE被配置用于多波束操作时,可接收来自基站中的多个天线的同步信号(SS),其中基站可被配置为使用波束扫描来生成SS。在一些方面,当UE从某一波束检测到同步信号时,可存在与检测到的同步信号的波束相关联的一个PRACH资源。就这一点而言,UE可被配置为使用PRACH资源来传输PRACH前导码。根据所检测到的同步信号的光束,UE可针对不同的PRACH序列使用不同的PRACH资源。
图8是根据一些方面的PRACH资源配置的图示。在一些方面,基站(例如,gNB或节点111)可传送同步信号突发集802,该同步信号突发集可包括多个同步信号(或SS块),诸如806、808、810。基站可针对每个下行链路传输波束使用多个同步信号块(SS块)。在一些方面,对于每个下行链路传输波束,可存在由系统信息配置的一个PRACH资源子集。例如,UE101可被配置为具有PRACH资源集804,该PRACH资源集可包括PRACH资源子集812、814、……、816。每个PRACH资源子集可包括用于传送PRACH相关信息诸如PRACH前导码的时间和频率信息。在一些方面,同步信号块806、……、810和PRACH资源子集812、……、816之间可存在一对一或多对一相关性。
在一些方面,可在一个或多个控制资源集(CORESET)中监测由PDCCH承载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CORESET表示被配置给UE以用于监测承载DL控制信息(DCI)的PDCCH的潜在传输的时频资源。就这一点而言,CORESET可被定义为根据给定数字学具有一个或多个符号持续时间的资源元素组(REG)的集合,在所述持续时间内,UE 101可尝试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进行(例如盲式)解码。UE被配置为具有PDCCH监测时机,并且预期将监测与特定PDCCH监测时机配置相关联的CORESET中的PDCCH。在频域中,CORESET可为连续的或非连续的;而在时域中,CORESET可被配置为具有一个或一组连续的OFDM符号。此外,对于大载波带宽,最大CORESET持续时间(按时间计)可为(例如)2个符号,而对于窄载波带宽,最大CORESET持续时间(按时间计)可为(例如)3个符号。此外,可为NR PDCCH支持时间优先或频率优先的REG到控制信道元素(CCE)映射。
在一些方面,传输接收点(TRP)、gNB和UE的物理天线元件可分成天线子阵列,其中天线阵列可包含多个子阵列。在一些方面,天线子阵列的物理天线元件可使用模拟波束形成被虚拟化到天线端口。模拟波束形成可用于改善TRP与UE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性能。可通过传输具有不同波束形成的一系列参考信号来训练TRP处和UE处的模拟波束形成。在一些方面,UE还可训练接收波束形成。UE处的最佳模拟波束形成可取决于TRP处的波束形成,反之亦然。在一些方面,每个子阵列可具有不同的模拟波束形成,该模拟波束形成可通过天线权重来控制。
在一些方面,可在TRP/gNB和UE处建立多个最佳Tx/Rx波束组合以用于可能的通信。一个天线子阵列上的最佳Tx波束可在另一个天线子阵列上重复使用。UE处的最佳Rx波束可为相同的。就空间信道参数而言,利用相同波束(使用相同或不同面板)在天线端口上发射的参考信号彼此准协同定位(或称“QCL”)。
图9是根据一些方面的具有短持续时间和长持续时间的NR PUCCH和上行链路数据时隙的图示。参见图9,具有短持续时间的PUCCH在时隙902中传输,并且具有长持续时间的PUCCH在时隙912中传输。对于时隙902中的具有短持续时间的NR PUCCH,NR PUCCH 910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或上行链路数据)908以时分复用(TDM)的方式复用,这对于低延迟应用可能是有用的。
对于时隙912内的具有长持续时间的NR PUCCH 918,可为NR PUCCH分配多个OFDM符号以改善用于控制信道通信的链路预算和上行链路覆盖。更具体地,对于上行链路(UL)数据时隙部分,NR PUCCH918和PUSCH 920可以频分复用(FDM)的方式复用。在一些方面并且如图9所示,为了适应下行链路(DL)到UL以及UL到DL的切换时间和往返传播延迟,在NR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NR PDCCH 904和914)与NR PUSCH 908或具有长持续时间的NR PUCCH918之间插入保护期(GP)(906和916)。
在一些方面,短PUCCH 910可跨越一个或两个符号,而长PUCCH918可跨任何数量的符号,诸如在一个时隙内从4到14个符号。在与5G-NR通信相关联的一些方面,对于给定的UE,短PUCCH 910和长PUCCH918可在相同时隙中以TDM方式复用(例如,如图14所示)。例如,长PUCCH 918可用于承载相对较大的有效载荷(例如,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而短PUCCH910可用于承载时间敏感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息和调度请求(SR)信息,来作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一部分。
在一些方面,基于序列的方法可用于具有短持续时间的承载最多2位UCI有效载荷的NR PUCCH。具体地讲,对于该选项,可分配频域或码域中的独立资源来承载HARQ-ACK反馈信息,其中独立资源对应于相同基本序列(例如,Zadoff-Chu序列或计算机生成的序列可能是基本序列的潜在候选者)的不同循环移位版本,这些不同循环移位版本在频率上正交(即,与零互相关相关联)。在该基于序列选择的选项中,接收gNB可执行能量检测以区分接收到的PUCCH中的HARQ-ACK或SR信息,从而导致接收机复杂性降低。
本文所公开的技术与具有短持续时间和长持续时间的NR PUCCH的序列设计相关联。更具体地,本文下面公开的技术包括:有关以码分复用(CDM)方式对承载最多2位UCI的短PUCCH和长PUCCH进行复用的机制,承载最多2位UCI的具有2符号持续时间的短PUCCH的序列设计,以及承载最多2位UCI的具有1符号持续时间的短PUCCH的序列设计(从单个和多个UE角度,仅HARQ、仅SR以及同时进行的HARQ和肯定SR传输)。
以CDM方式复用承载最多2位UCI的短PUCCH和长PUCCH
在一些方面,基于序列的结构可用于承载最多2位UCI有效载荷的具有短持续时间的PUCCH,例如用于1或2位HARQ-ACK反馈或SR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来自相同或不同UE的短PUCCH和长PUCCH可以CDM方式在相同物理资源中复用,从系统级的角度来看,这可允许更有效的操作。图10是根据一些方面的短PUCCH和长PUCCH的码分复用(CDM)的图示,其中短PUCCH被分配在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中。参见图10,可在时隙1000内使用频率跳变来传输长PUCCH。更具体地,长PUCCH的第一部分1002A可占用符号0至6,并且第二部分1002B可经频率跳变并以不同频率在符号7至13中传输。可将短PUCCH 1004与长PUCCH码分复用,并在相同符号(诸如,长PUCCH传输的最后一个符号(即符号13))中传输。
为了实现承载最多2位UCI的短PUCCH和长PUCCH在相同物理资源中基于CDM的复用,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可将相同组序列用于传输用于长PUCCH和短PUC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或UCI。另外,在一些方面,当短PUCCH和长PUCCH以CDM方式复用时,这组序列中的部分序列可被分配用于传输用于长PUCCH的DM-RS和/或UCI,而剩余序列可被分配用于传输用于短PUCCH的UCI。
在一些方面,短PUCCH可在包括长PUCCH传输的一个时隙内的最后一个或两个符号中传输。此外,对于基于符号的数据传输,例如对于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承载1或2位HARQ-ACK反馈或SR的短PUCCH可在一个时隙的中部被传输,以便满足严格的延迟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短PUCCH可在一个时隙内的任何一个或两个符号中传输。
图11是根据一些方面的短PUCCH和长PUCCH的码分复用的图示,其中短PUCCH被分配在时隙的中部中。参见图11,可在时隙1100内使用频率跳变来传输长PUCCH。更具体地,长PUCCH的第一部分1102A可占用符号0至6,并且第二部分1102B可经频率跳变并以不同频率在时隙1100的符号7至13中传输。可将短PUCCH 1104与长PUCCH码分复用,并在相同的符号(诸如,长PUCCH传输1102A的符号4至5)中传输。
在一些方面,Zadoff-Chu或计算机生成的序列可用于短PUCCH和长PUCCH的序列。为了以CDM方式复用短PUCCH和长PUCCH,可将相同基本序列用于短PUCCH和长PUCCH在相同时隙中的传输。此外,可将不同的循环移位应用于短PUCCH和长PUCCH在相同资源中的传输。
在与短PUCCH和长PUCCH通信相关联的一些方面,可采用序列跳变以使小区间干扰随机化。对于以CDM方式复用的短PUCCH和长PUCCH,无论短PUCCH和长PUCCH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如何,都可采用相同的序列跳变模式。就这一点而言,在一些方面,可将相同特定于小区的(序列)跳变模式应用于针对短PUCCH和长PUCCH的传输的序列跳变(例如,用于选择基本序列),其中特定于小区的跳变可按符号和/或按时隙而变化以使小区间干扰随机化。另外,可经由较高层信令或其他类型的配置信息信令将用于基本序列选择的特定于小区的跳变模式传送给UE。
在一些方面,当Zadoff-Chu或计算机生成的序列用于短PUCCH和长PUCCH的基本序列时,可采用循环移位跳变(例如,使用循环移位跳变序列)。循环移位跳变序列可经由较高层信令来传送,并且可被定义为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函数:物理小区ID或虚拟小区ID、符号索引、子时隙索引和时隙索引。在一些方面,在将具有14符号持续时间的一个时隙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子时隙,其中每个子时隙具有7个符号的情况下,可使用子时隙索引。
在一些方面,时隙索引可用于具有或不具有频率跳变的长PUCCH。更具体地,对于频率跳变,切换点可位于长PUCCH传输持续时间的中部,而不是在时隙持续时间的中部。假定切换点可能在不同的UE之间未对准,则可将单个时隙索引应用于特定于小区的循环移位值的生成。
在一些方面,可通过以下公式给出ns时隙和第1个符号中的特定于小区的循环移位跳变模式: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351
其中c0和c1是常数,这两个常数可在无线规范中预定义,或由较高层经由多播信道调度信息(MSI)、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系统信息块(SIB)或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来配置。Nsym UL是时隙中的符号的数量。例如,c0=c1=16。函数c(·)是伪随机函数,该函数可在NR规范中定义。在一些方面,可针对i=0至6进行上述求和。
在一些方面,可根据参考数字学(例如,对于低于6GHz的载波频率为15KHz,或对于高于6GHz的载波频率为120KHz)或者用于同步信号(SS)块或物理广播信道(PBCH)或RMSI的传输的数字学来定义符号和/或时隙索引。另选地,可根据在带宽部分(BWP)内配置的数字学来定义符号和/或子时隙索引和/或时隙索引。
在一些方面,当以特定于UE的方式配置一个时隙持续时间(7或14个符号)以在相同物理资源中针对不同时隙持续时间复用长PUCCH,特定于小区的循环移位跳变模式可在具有7和14个符号的时隙持续时间之间对准。在一个选项中,对于具有7符号时隙持续时间的长PUCCH,可根据14符号时隙持续时间来生成包括符号索引的特定于小区的循环移位跳变模式。
在一些方面,诸如在LTE通信系统中,与目标UE共享相同循环移位(CS)模式或相同正交覆盖码(OCC)的UE将在下一个时隙中轮换,目的是将由强烈敌对的UE引起的远近效应分散到其他UE。对于基于5G-NR的通信系统,可禁用该CS和OCC改组机制,以允许通过在一个时隙内使用相同的OCC进行波束扫描操作。在一个方面,该CS和OCC改组机制是启用还是禁用可在5G-NR规范中预定义,或者由较高层经由MSI、RMSI、SIB或RRC信令来配置。例如,对于高于6GHz的载波频率,可禁用CS和OCC改组机制。在另一方面,在频率跳变被应用于长PUCCH的情况下,可启用CS和OCC改组机制。
在一些方面,可基于由较高层配置或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动态指示的值或其组合,或根据如上所述的循环移位跳变模式或其任意组合计算的值来确定用于短PUCCH和/或长PUCCH的传输的循环移位值。
承载最多2位UCI的具有2符号持续时间的短PUCCH的序列设计
在一些方面,可将基于序列选择的方法用于承载最多2位UCI有效载荷的短PUCCH。此外,短PUCCH可跨越一个时隙内的1或2个符号。另外,可定义特定于小区的和/或特定于UE的循环移位跳变模式,以便在PUCCH传输期间使小区间和/或小区内干扰随机化。
在一些方面,对于具有2符号持续时间的短PUCCH,可在不同符号中应用循环移位偏移。此外,循环移位偏移可在5G-NR规范中预定义,或由较高层经由MSI、RMSI、系统信息块(SIB)或RRC信令进行配置。在一些方面,当通过特定于UE的RRC信令来配置循环移位偏移时,可为具有2符号持续时间的短PUCCH实现小区内干扰随机化。
在一些方面,用于短持续时间PUCCH的第(l–1)个符号和第l个符号的循环移位值可为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361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362
其中ncs(l–1)和ncs(l)分别是用于第(l–1)个符号和第l个符号(可为倒数第二个符号或最后一个符号)的循环移位值。nPuccH是循环移位值,该循环移位值由较高层经由特定于UE的RRC信令来配置或在DCI中动态地指示或这两者组合。ΔCS是循环移位偏移。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364
是一个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即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363
图12是根据一些方面用于具有2符号持续时间的短PUCCH的循环移位跳变的图示。参见图12,短PUCCH 1200可包括在两个频率跳变符号中的PUCCH传输1202和1204。如图12所示,第一短持续时间PUCCH传输1202可基于循环移位值3。此外,由于循环移位偏移ΔCS为3,所以用于第二短PUCCH传输1204的循环移位值可等于6。
在一些方面,可将特定于小区的跳变模式应用于承载最多2位UCI有效载荷的具有2符号持续时间的短PUCCH的序列生成。如本文所述,该功能可允许以CDM方式来复用短PUCCH和长PUCCH。
在一个示例中,可通过以下公式给出用于PUCCH传输的第l个符号的循环移位值: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371
其中nPN(nS,l)是用于ns时隙和第l个符号的特定于小区的循环移位跳变模式。如本文所论述,时隙索引和符号索引可根据用于SS块或RMSI的传输的参考数字学或在带宽部分内配置的数字学来定义。
在一些方面,可将特定于小区的循环移位跳变模式和特定于UE的循环移位跳变模式的组合应用于承载最多2位UCI有效载荷的具有2符号持续时间的短PUCCH的序列生成。
在一个示例中,用于第(l–1)个符号和第l个符号的循环移位值可通过以下公式定义: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372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373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374
如本文所论述,ΔCS是循环移位偏移,该循环移位偏移可通过特定于UE的RRC信令来配置。
在一些方面,循环移位跳变模式可被预定义(例如,在5G-NR规范中预定义)或被定义为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函数:物理小区ID、虚拟小区ID、由较高层信令配置(或由DCI指示)的循环移位值或其组合、符号/时隙/帧索引、频率资源索引和UE ID(例如,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
在一些方面,用于PUCCH传输中的第(I—l)个符号和第I个符号的循环移位值可通过以下公式来定义: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375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376
其中f(nRNTI)被定义为C-RNTI的函数。例如,f(nRNTI)=0或1,具体取决于C-RNTI。
承载最多2位UCI的具有1符号持续时间的短PUCCH的序列设计
在一些方面,基于序列选择的方法可用于承载最多2位UCI有效载荷(例如,HARQ-ACK反馈和/或SR信息的1或2位)的1符号短PUCCH。此外,1符号短PUCCH可跨越多个物理资源块(PRB),其中一个PRB可包括5G-NR通信中的12个频率子载波。可在频域和/或码域中分配独立资源,以使用针对单个UE或在一个时隙内复用的多个UE的1符号短PUCCH承载仅HARQ、仅SR或同时承载HARQ和肯定SR反馈,其中独立资源可对应于以下中的一者:
(a)相同基本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版本(例如Zadoff-Chu或计算机生成的序列可为基本序列的潜在候选者),这些循环移位版本在频率上正交(即零互相关)并映射在相同PRB上;和
(b)相同序列(即如上所述的基本序列)或映射在不同PRB上的一组序列(基本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版本)。
在一些方面,频域和码域资源可经由单个资源索引来指示,该资源索引由较高层经由特定于UE的RRC信令来配置或者在DCI中动态地指示,或前述两者的组合。频域和码域资源的各种组合可由较高层配置,以在一个时隙内分配NPUCCH个独立资源来用于1符号短PUCCH传输。
在一个方面,独立资源的数量NPUCCH可由以下公式定义:NPUCCH=Nf*Nc,其中,Nf是分配给1符号PUCCH的PRB的数量,并且Nc是分配给每个PRB的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值的数量(即,正交序列的数量)。
图13A和图13B是根据一些方面用于具有1符号持续时间的短PUCCH的频率和码域资源的不同组合的图示。更具体地,图13A和图13B示出了分配资源索引NPUCCH=24个独立PUCCH资源的两种不同方式。
参见图13A,图1300示出了基于频域资源1302和码域资源1304的PUCCH资源索引1308的确定。更具体地,可基于两个PRB 1306和十二个循环移位值1304(或者Nf=2;NC=12)将PUCCH资源索引1308确定为NPUCCH=24。
参见图13B,图1310示出了基于频域资源1312(例如,PRB)和码域资源1314(例如,用于将基本序列循环移位的不同循环移位值)的PUCCH资源索引1318的确定。更具体地,可基于四个PRB 1316和六个循环移位值1314(或者Nf=4;NC=6)将PUCCH资源索引1318确定为NPUCCH=24。
在一些方面,可由较高层配置四个独立资源(即,NPUCCH=4)以支持用于单个UE的同时进行的1位HARQ-ACK传输和SR传输。可为单个UE配置以下四个资源:
(a)第一资源可被配置用于1位仅HARQ-ACK传输(即,指示否定SR);
(b)第二资源可被配置用于1位仅HARQ-NAK传输(即,指示否定SR);
(c)第三资源可被配置用于同时进行的1位HARQ-ACK传输和肯定SR传输;和
(d)第四资源可被配置用于同时进行的1位HARQ-NAK传输和肯定SR传输。在一些方面,该资源可重新用于仅SR传输(即,没有HARQ与SR复用),或者当UE丢失DL许可(即对于HARQ的DTX(不连续传输))但是仍然需要在相同时隙中传输肯定SR时用于同时进行的1位HARQ传输和SR传输的情况。另选地,附加的独立资源可被配置用于仅SR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可为给定的UE配置总共五个资源以支持1位HARQ-ACK反馈、SR以及1位HARQ-ACK连同SR传输。
在一些方面,可通过将独立资源分配给每个UE,来在相同时隙内以CDM和/或FDM方式复用多个UE,以用于仅SR或仅1位HARQ和/或1位HARQ和肯定SR同时传输。由于针对单个UE的同时进行的1位HARQ和SR传输,最小NPUCCH=4,因此对于NPUCCH>4的UE复用容量将为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391
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可将NPUCCH配置为4的整数倍,其中该整数的值将由较高层配置,具体取决于所需的UE复用容量。例如,如图13A和图13B所示,NPUCCH=24可复用最多6个UE以用于相同时隙内的同时进行的1位HARQ和SR传输。另选地,当为给定UE配置5个资源以支持1位HARQ-ACK反馈、SR以及1位HARQ-ACK连同SR传输时,对于NPUCCH>5的UE复用容量将为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392
在一些方面,可由较高层配置八个独立资源(即,NPUCCH=8)以支持用于单个UE的同时进行的2位HARQ-ACK传输和SR传输。可为单个UE配置以下八个资源:
(a)四个资源可被配置用于2位仅HARQ传输(即,指示否定SR),其中这四个资源用于传输ACK-ACK、ACK-NAK、NAK-ACK和NAK-NAK位;
(b)三个资源可被配置用于2位HARQ和肯定SR传输,其中2位HARQ由至少一个ACK位组成,即ACK-ACK或ACK-NAK或NAK-ACK;
(c)最后一个资源可被配置用于同时进行的2位HARQ和肯定SR传输,其中HARQ位都不是ACK,即HARQ可为NAK-NAK或DTX。与1位情况类似,该资源可重新用于仅SR传输(即,没有HARQ与SR复用)。另选地,附加的独立资源可被配置用于仅SR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可为给定的UE配置总共九个资源以支持2位HARQ-ACK反馈、SR以及2位HARQ-ACK连同SR传输。
在一些方面,可通过将独立资源分配给每个UE,来在相同时隙内以CDM和/或FDM方式复用多个UE,以用于仅SR或仅2位HARQ-ACK和/或2位HARQ-ACK和肯定SR同时传输。由于针对单个UE的同时进行的2位HARQ-ACK和SR传输,最小NPUCCH=8,因此对于NPUCCH>8的UE复用容量将为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401
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可将NPUCCH配置为8的整数倍,其中该整数的值将由较高层配置,具体取决于所需的UE复用容量。例如,如图13A和图13B所示,NPUCCH=24可复用最多3个UE以用于相同时隙内的同时进行的2位HARQ-ACK和SR传输。另选地,当为给定UE配置9个资源以支持2位HARQ-ACK反馈、SR以及2位HARQ-ACK连同SR传输时,对于NPUCCH>9的UE复用容量将为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402
图14是根据一些方面的包括长持续时间PUCCH(长PUCCH)和短持续时间PUCCH(短PUCCH)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图示。参见图14,该图示出了时隙1400,该时隙可包括短PUCCH 1408和长PUCCH 1406。长持续时间PUCCH和短持续时间PUCCH两者可由UE用来将UCI运送至NR gNB。可将多个DFT-s-OFDM(离散傅立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波形符号分配给长PUCCH 1406以改善控制信道的链路预算和上行链路覆盖。更具体地,长PUCCH1406可以频分复用(FDM)方式与UL数据信道(即PUSCH 1410)复用。短PUCCH 1408可以时分复用(TDM)方式与PUSCH 1410复用,并且可采用一个或两个符号。为了适应DL到UL和UL到DL的切换时间和往返传播延迟,可在NR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NR PDCCH)1402和PUSCH 1410之间插入保护期(GP)1404。
长PUCCH 1406的持续时间可根据其他物理信道的存在和持续时间而变化。在图14中,PDCCH 1402和短PUCCH 1408各自采用一符号持续时间。在其他方面,短PUCCH 1408可能不存在于该时隙中,这样长PUCCH1406的持续时间可比图14中所示的持续时间多一个符号。在其他方面,PDCCH 1402或短PUCCH 1408可具有两个符号,那么长PUCCH 1406的持续时间可变得比图14所示的持续时间短。此外,与图14中的时隙1400相比,时隙的持续时间可减少一半,从而导致时隙内具有一半符号,这样长PUCCH 1406的持续时间可基于具有数量减少的符号而相应地收缩。根据UCI和DMRS(解调参考信号)的长PUCCH 1406的结构帮助接收机复原所接收的信号并检测UCI,该结构可被设计为使得长PUCCH的性能和资源效率在长PUCCH的持续时间变化期间是稳健的。
下表基于长度(以OFDM符号为单位)和由PUCCH承载的UCI位示出了PUCCH的不同格式。
PUCCH格式 短/长 长度(以OFDM符号为单位) UCI位数
0 1~2 ≤2
1 4~14 ≤2
2 1~2 >2
3 4~14 >2,<N
4 4~14 >2
本文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为UE分配和指示资源,在这些资源上,相应UE可在不与在相同时隙中传输的其他PUCCH冲突的情况下传输其PUCCH。用于PUCCH传输的资源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组合:包括一组子载波的物理资源块(PRB),所用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索引,以及应用于对应PUCCH的正交覆盖码(OCC)的索引等。本文所公开的技术可应用于上表中提供的PUCCH格式中的任何一种。
可通过RRC信令和PDCCH的DL控制信息(DCI)中的字段将PUCCH资源的候选集预先配置到每个UE,DCI中的该字段指示(对于每个UE)预先配置的候选集中的哪一组用于对应的PUCCH传输。可预先配置的候选资源集的数量由于该DCI字段的开销(随预先配置资源集的数量而增加)以及RRC配置开销的增加而受到限制。这种受限的配置可能导致UE之间PUCCH资源冲突概率增加,并且在gNB接收机处出现对应UCI的潜在损失,尤其是在许多UE被调度为在相同时隙中传输PUCCH的情况下。本文所公开的技术可用来克服这些缺陷。
在一些方面,(用于承载DCI的PDCCH指示PUCCH资源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索引向所指示的资源提供偏移。对应的UE在通过将偏移应用于由DCI字段指示的资源而确定的资源上传输其PUCCH。也可使用与PDCCH传输有关的其他类型的DL资源(例如控制资源集(CORESET)),以使得能够向所指示的PUCCH资源提供偏移并为相应的UE调整资源。通过在配置的PUCCH资源中使用偏移,可避免与其他PUCCH传输的潜在冲突。更具体地,通过选择用于每个UE的对应PDCCH的CCE来调整资源索引,使用偏移使得gNB能够避免来自不同UE的PUCCH之间的冲突,即使在预先配置的PUCCH资源在不同UE之间重叠的情况下也能避免。
图15是根据一些方面的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配置的图示。参见图15,该图示出了具有上行链路系统带宽的多个UE(例如1502、1504、1506和1508)进行的PUCCH传输1500。如图15所示,UE1502至1508中的每个可被配置有UL载波(资源块或RB),该UL载波(资源块或RB)可占用一部分或整个系统带宽。在图15中,用于UE#1和UE#4的UL载波被配置在UL系统带宽的下半部或上半部中,并且用于UE#2和UE#3的UL载波被配置有全部系统带宽。
在所配置的UL载波内,假设每个UE 1502至1508通过(例如)较高层信令被预先配置有RB的四个候选者。每个候选资源可由单个或多个RB组成。例如,可被配置为承载数十UCI位(如NR PUCCH格式2和3)的PUCCH可能需要多个RB,并且因此一些候选者可由多个RB组成以支持对应的PUCCH传输承载数十UCI位。另一方面,某个候选资源可能由单个物理资源块(或PRB)组成,这对于承载1或2个UCI位的PUCCH格式可能有用。虽然出于举例说明的目的在图15中示出了仅四个UE,但是可在UL系统带宽内服务更多的UE(例如,几百个UE)。在这样的场景中,所配置的资源在UE之间重叠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当多个UE在相同的时隙中传输PUCCH时,这可增大资源冲突概率。
在一些方面,PDCCH上承载的DCI可指示所配置的候选者中的哪一个将用于UE的对应PUCCH传输。由于在图15的示例性图示中为每个UE配置了四个候选资源,所以可为DCI字段配置两个位来指示在对应的PUCCH传输中将使用这四个候选者中的哪个资源。
在一些方面,除了RB索引之外,预先配置的候选资源可包括其他资源,诸如序列索引和符号索引。无论预先配置的候选资源集包括仅单一类型的资源(例如,仅PRB)还是多种类型的资源(例如,PRB索引、序列索引和符号索引),本文所公开的方面都适用。
图16是根据一些方面的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和资源转移的图示。更具体地,图16示出了用于避免UE 1602、1604、1610和1612之间的PUCCH资源冲突的示例性通信方案1600。在图16中,假设经由DCI指示UE#1至UE#4分别在RB#lc、RB#2b、RB#3d和RB#4d上传输其PUCCH。由于针对相应UE的RB选择也可考虑对UE#1至UE#4以外的UE的数据和控制信道的调度,所以可能发生的是指示用于PUCCH传输的RB可在UE之间重叠。例如以及如图16所示,在用于UE#1和UE#2的RB#lc和RB#2b上的PUCCH传输(1606)将在频率区域的一部分上发生冲突,如图所示。另外,用于UE#3和UE#4的RB#3d和RB#4d上的PUCCH传输(1614)将在频率区域的一部分上发生冲突。
在一些方面,为了避免资源冲突并减轻gNB调度器在为每个UE选择非冲突资源来传输PUCCH时的负担,可采用附加方案来将用于UE的PUCCH传输的RB移到不会与来自其他UE的PUCCH传输冲突的RB。在一个方面,由承载用于对应UE的DCI的PDCCH所使用的DL CCE可基于以下公式用来提供使RB移位的偏移:
RB_{idx,PUCCH}=RB_{idx,explicit}+CCE_{idx,start},其中RB_{idx,explicit}是在预先配置的候选RB中由用于UE的PUCCH传输的DCI指示(选择)的RB的索引,CCE_{idx,start}是用于承载用于UE的DCI的起始CCE资源的索引,并且RB_{idx,PUCCH}是由于移位而实际用于PUCCH传输的RB的索引。
例如以及如图16所示,可通过将用于UE的PDCCH的起始CCE的索引作为偏移加到RB#2b来获得用于UE#2的RB#2b'(1608)。可在以上公式中采用用于PDCCH的结束CCE的索引来代替CCE_{idx,start},并且该变型可类似地应用于此后公开的方案。类似地,可将资产应用于RB#4d(1614)以获得用于UE 1612进行的PUCCH传输的新的非冲突RB,即RB#4d'(1616)。
在一些方面,为了放宽对为UE选择CCE的限制,可如下将模运算应用于CCE索引:
RB_{idx,PUCCH}=RB_{idx,explicit}+modulo(CCE_{idx,start},K),其中K为常数,该常数可固定,或通过L1/L2信令或较高层信令经由NR最小系统信息(MSI)、NR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NR其他系统信息(OSI)或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来配置。由于模运算,不同的CCE索引可导致相同的偏移值,并且gNB可灵活地为每个UE选择用于PDCCH传输的CCE资源,这当在时隙中调度许多UE的情况下特别有用。
在一些方面,模运算可应用于如下所示的整个公式,以便能够在UL带宽内以回绕方式移位:
RB_{idx,PUCCH}=modulo(RB_{idx,explicit}+modulo(CCE_{idx,
start},K),M),
其中M为常数,该常数可固定或由上文提及的L1/L2信令或较高层信令配置,或等于包括UL载波或UL带宽部分的用于给定UE的PRB的数量,该数量在UL载波内配置。在图16中,可通过将用于UE的PDCCH的起始CCE的索引作为偏移加到RB#4d,然后将模运算应用于结果来获得用于UE#4的循环移位RB,即RB#4d'(1616)。对于在UE的UL载波带宽内的循环移位操作,M可小于或等于UE#4的UL带宽内的PRB的最大索引。
在一些方面,当UE#4的UL载波内的第一个RB的索引为非零值(例如P)时,可将该值添加到如以下公式所示的模运算中:
RB_{idx,PUCCH}=modulo(RB_{idx,explicit}+modulo(CCE_{idx,
start},K),M)+P。
在一些方面,P可为以特定于CORESET的方式配置的参数或用于UL BWP的第一个RB的索引,或这两者的组合。
在一些方面,可使用其他类型的PDCCH资源的索引(诸如用于对应的PDCCH传输的CORESET和PRB)来代替前述公式中的CCE索引。
在一些方面,在NR PUCCH格式0、1、2、3和4的情况下,恒定幅度零自相关(CAZAC)序列和/或正交覆盖码(OCC)可包括PUCCH资源。通过在UE之间应用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和/或OCC,可将来自不同UE的PUCCH在相同RB上复用。按照PDCCH资源的索引将偏移提供给PUCCH资源的前述方案可应用于循环移位索引、OCC索引、起始符号索引和其他类型的PUCCH资源。即,对于以上所有公式,可将RB索引替换为对应于循环移位、OCC或起始符号或任何对应PUCCH资源的索引,如以下作为循环移位索引的示例所提供的:
CS_{idx,PUCCH}=modulo(CS_{idx,explicit}+modulo(CCE_{idx,start},K),M),
其中CS_{idx,explicit}是由用于UE的PUCCH传输的DCI在预先配置的候选循环移位值中指示(选择)的循环移位的索引,CCE_{idx,start}是用于承载用于UE的DCI的PDCCH的起始CCE资源的索引,并且CS_{idx,PUCCH}是序列的循环移位的索引,该索引作为移位的结果用于PUCCH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循环移位值的范围来确定M,该M在序列长度为12的情况下为12。
在一些方面,可指定组合了起始RB索引、起始CS索引和OCC索引中的一者或多者的一个参数。此外,前述技术可直接应用于确定该参数的值,如下面的公式中所示(上面提供的其他公式也可以同样地扩展用于组合的资源索引):
n_{idx,PUCCH}=n_{idx,explicit}+modulo(CCE_{idx,start},K),
其中n_{idx,PUCCH}是用于起始RB索引、起始CS索引、OCC索引和/或其他PUCCH资源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组合的资源索引。基于该参数,可相应地得出起始RB索引、起始CS索引和/或OCC索引。例如,可使用以下公式:n_{idx,PUCCH}=c0*RB_{idx,PUCCH}+c1*CS_{idx,PUCCH}+c2*OCC_{idx,PUCCH},其中c0、c1和c2是常数,这些常数可在5G-NR规范中预定义,并且OCC_{idx,PUCCH}是实际用于PUCCH传输的OCC的索引。在一些方面,可将模运算应用于确定起始RB索引、起始CS索引和/或OCC索引,以确保起始RB索引在配置的UL BWP之内,起始CS索引在CS的最大数量之内,并且OCC索引在OCC的最大数量之内。
在一些方面,本文公开的技术可应用于所有PUCCH格式或部分PUCCH格式,例如NRPUCCH格式0和2,利用这些格式,可调度比其他格式更多的UE并且可以在相同PRB上复用多个UE。另外,前述技术可适用于当PUCCH资源集配置在来自RRC信令的UE处不可用时的情况。具体地,上面的n_{idx,PUCCH}公式中的确切值可由DCI从(例如)通过NR RMSI配置的一组值中指示。此外,前述技术可应用于通过较高层或L1信令将单个资源集配置或指示给UE的情况,而无需预先配置资源的候选集。
图17总体上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功能的流程图,这些示例性功能可在无线架构中结合PUCCH通信执行。参见图17,示例性方法1700可从操作1702开始,在该操作中,UE的处理电路对从下一代节点B(gNB)接收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配置信息进行解码。该配置信息可包括特定于小区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在操作1704处,可基于特定于小区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以及基于在UE处可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从多个可用PUCCH基本序列中选择一个PUCCH基本序列。在操作1706处,可将循环移位应用于该PUCCH基本序列以生成循环移位PUCCH序列。在操作1708处,可对循环移位PUCCH序列进行编码,以用于使用PUCCH物理资源传输到gNB(例如,111)。循环移位PUCCH序列可被配置为承载UCI,并且可在PUCCH物理资源内与至少另一个循环移位PUCCH序列码分复用(CDM)(例如,如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和讨论的)。
图18总体上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功能的流程图,这些示例性功能可在无线架构中结合用于PUCCH的资源分配和指示来执行。参见图18,示例性方法1800可在操作1802处开始,在该操作中,可对包括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的预先配置的候选集的配置信息进行解码。例如,UE 101可接收关于PUCCH资源的预先配置候选集的信息,这些资源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资源块资源的至少一个索引、循环移位索引和OCC索引,并且起始符号索引为较高层信令,诸如RRC信令。
在操作1804处,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信令进行解码,其中该DCI信令包括用于从预先配置的候选集中选择PUCCH资源集的PUCCH资源指示符。更具体地,UE 101可被配置为经由PDCCH接收显式指示,该显式指示关于候选集中的哪一个用于对应的PUCCH传输。在操作1806处,可基于用于传送DCI信令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资源的资源索引来确定偏移。更具体地,UE 101可隐式地从用于对应PDCCH信息的资源索引(诸如与PDCCH传输相关联的CCE、CORESET和PRB索引)获取或确定附加偏移来调整所指示的资源索引。
在操作1808处,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来自所选择的PUCCH资源集中的PUCCH资源上传输,其中该PUCCH资源的索引基于PUCCH资源指示符和所确定的偏移。更具体地,UE 101可将偏移应用于由RRC和/或DCI信令显式地指示的PUCCH资源索引,并且可计算要用于PUCCH传输的资源的索引。然后,UE可在经调整的PUCCH资源上传输PUCCH。
图19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通信设备的框图,该通信设备诸如演进节点B(eNB)、新一代节点B(gNB)、接入点(AP)、无线站点(STA)、移动站(MS)或用户设备(UE)。在另选的方面,通信设备1900可作为独立设备操作,也可连接(例如,联网)到其他通信设备。
电路(例如,处理电路)是在设备1900的有形实体中实现的电路的集合,有形实体包括硬件(例如,简单电路、栅极、逻辑部件等)。电路构件关系可随时间推移灵活变化。电路包括可在操作时(单独地或组合地)执行指定操作的构件。在一个示例中,电路的硬件可不变地被设计为执行一个特定操作(例如,硬连线)。在一个示例中,电路的硬件可包括可变连接的物理部件(例如,执行单元、晶体管、简单电路等)以编码特定操作的指令,物理部件包括物理改性(例如,磁性地、电学地、可移动地放置不变聚集颗粒)的机器可读介质。
在连接物理部件时,硬件构件的基本电特性发生改变,例如从绝缘体变为导体,反之亦然。该指令使得嵌入的硬件(例如,执行单元或加载机构)能够经由可变连接在硬件中创建电路构件,以在工作期间执行特定操作的某些部分。因此,在一个示例中,机器可读介质元件是电路的一部分,或者在设备工作时可通信地耦接到电路的其他部件。在一示例中,物理部件中的任何一个可在多于一个电路的多于一个构件中使用。例如,在工作期间,执行单元可在一个时间点用于第一电路系统的第一电路,并且在不同时间由第一电路系统中的第二电路中重复使用,或由第二电路系统中的第三电路中重复使用。以下是这些部件相对于设备1900的附加示例。
在一些方面,设备1900可作为独立设备运行,也可连接(例如,联网)到其他设备。在联网部署中,通信设备1900可在服务器-客户端网络环境中作为服务器通信设备、客户端通信设备或两者来运行。在一个示例中,通信设备1900可充当对等(P2P)(或其他分布式)网络环境中的对等通信设备。通信设备1900可以是UE、eNB、PC、平板电脑、STB、PDA、移动电话、智能电话、Web设备、网络路由器、交换机或网桥,或者能够(按顺序或以其他方式)执行指令的任何通信设备,该指令指定通信设备要采取的动作。此外,虽然仅示出了一个通信设备,但术语“通信设备”也应被视为包括单独或共同执行一组(或多组)指令以执行本文所论述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方法(诸如云计算软件即服务(SaaS))和其他计算机集群配置的通信设备的任何集合。
如本文所述的示例可包括逻辑部件或多个部件、模块或机构,或可在逻辑部件或多个部件、模块或机构上操作。模块是能够执行指定操作并且可某种方式进行配置或布置的有形实体(例如,硬件)。在一个示例中,电路可按指定方式(例如,在内部或相对于外部实体诸如其他电路)被布置为模块。在一个示例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例如,独立计算机系统、客户端计算机系统或服务器计算机系统)或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的全部或部分可由固件或软件(例如,指令、应用部分或应用)配置为操作以执行指定操作的模块。在一个示例中,软件可驻留在通信设备可读介质上。在一个示例中,软件在由模块的底层硬件执行时,使得硬件执行指定的操作。
因此,术语“模块”应被理解为涵盖有形实体,即物理构造、具体构型(例如,硬连线)或暂时(例如,短暂)配置(例如,编程)为以指定方式操作或执行本文所述的任何操作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实体。考虑模块被暂时配置的示例,每个模块在任何一个时刻都不需要实例化。例如,如果模块包括使用软件配置的通用硬件处理器,则通用硬件处理器可在不同时间被配置为相应的不同模块。软件可相应地配置硬件处理器,例如以在一个时间实例处构成特定模块并在不同的时间实例处构成不同的模块。
通信设备(例如,UE)1900可包括硬件处理器1902(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硬件处理器内核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主存储器1904、静态存储器1906和海量存储装置1907(例如,硬盘、磁带驱动器、闪存存储器、其他块或存储设备),其中一些或全部可经由互连链路(例如,总线)1908彼此通信。
通信设备1900还可包括显示设备1910、数字字母混合输入设备1912(例如,键盘)和用户界面(UI)导航设备1914(例如,鼠标)。在一个示例中,显示设备1910、输入设备1912和UI导航设备1914可为触摸屏显示器。通信设备1900可另外包括信号生成设备1918(例如,扬声器)、网络接口设备1920,以及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921,诸如全球定位系统(GPS)传感器、罗盘、加速度计或其他传感器。通信设备1900可包括输出控制器1928,诸如串行(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并行连接、其他有线或无线(例如,红外(IR)、近场通信(NFC)等)连接,以与一个或多个外围设备(例如,打印机、读卡器等)通信或控制该一个或多个外围设备。
存储设备1907可包括通信设备可读介质1922,在该介质上存储由本文所述的技术或功能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所体现或利用的一组或多组数据结构或指令1924(例如,软件)。在一些方面,处理器1902、主存储器1904、静态存储器1906和/或海量存储装置1907的寄存器可(完全或至少部分地)为或包括设备可读介质1922,在该设备可读介质上存储由本文所述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技术或功能所体现或利用的一组或多组数据结构或指令1924。在一个示例中,硬件处理器1902、主存储器1904、静态存储器1906或海量存储装置1916中的一者或任何组合可构成设备可读介质1922。
如本文所用,术语“设备可读介质”可与“计算机可读介质”或“机器可读介质”互换。虽然通信设备可读介质1922被示出为单个介质,但术语“通信设备可读介质”可包括被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指令1924的单个介质或多个介质(例如,集中或分布式数据库,和/或相关联的高速缓存和服务器)。
术语“通信设备可读介质”可包括能够存储、编码或承载指令(例如,指令1924)以供通信设备1900执行,并且使得通信设备1900执行本公开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技术,或者能够存储、编码或承载由此类指令使用或与此类指令相关联的数据结构的任何介质。非限制性通信设备可读介质示例可包括固态存储器,以及光学和磁性介质。通信设备可读介质的具体示例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闪存存储器设备;磁盘,诸如内部硬盘和可移动磁盘;磁光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CD-ROM和DVD-ROM盘。在一些示例中,通信设备可读介质可包括非暂态通信设备可读介质。在一些示例中,通信设备可读介质可包括不是暂时性传播信号的通信设备可读介质。
指令1924还可使用传输介质经由网络接口设备1920在通信网络1926中传输或接收,该传输或接收利用多个传输协议(例如,帧中继、互联网协议(IP)、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中的任一者进行。示例性通信网络可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分组数据网络(例如,互联网)、移动电话网络(例如,蜂窝网络)、普通传统电话(POTS)网络和无线数据网络(例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11系列被称为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501
的标准、IEEE 802.16系列被称为
Figure BDA0002415777590000502
的标准)、IEEE802.15.4系列标准、长期演进(LTE)系列标准、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系列标准、对等(P2P)网络等。在一个示例中,网络接口设备19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物理插孔(例如,以太网、同轴电缆或电话插孔)或者一个或多个天线以连接到通信网络1926。在一个示例中,网络接口设备1920可包括多个天线以使用单输入多输出(SIMO)、MIMO或多输入单输出(MISO)技术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无线通信。在一些示例中,网络接口设备1920可使用多用户MIMO技术进行无线通信。
术语“传输介质”应被视为包括能够存储、编码或承载指令以供通信设备1900执行的任何无形介质,并且包括数字或模拟通信信号或其他无形介质以促进此类软件的通信。就这一点而言,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传输介质为设备可读介质。
附加备注和示例
示例1是下一代节点B(gNB)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对基本序列跳变模式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gNB的小区内传输;对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信息进行解码,其中所述PUCCH信息包括在相同物理资源内复用的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和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并且其中所述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和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与使用基本序列跳变模式从多个可用基本序列中选择的基本序列相关联;以及基于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和所述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来确定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和耦接到处理电路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所述基本序列跳变模式。
在示例2中,示例1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是从所述小区内的第一用户设备(UE)接收的,并且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是从所述小区内的第二UE接收的。
在示例3中,示例1至2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基本序列跳变模式被配置为基于符号和基于时隙中的一者或两者来变化。
在示例4中,示例1至3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对循环移位跳变模式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小区内传输,所述循环移位跳变模式用于使PUCCH序列进一步随机化。
在示例5中,示例4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与多个基本序列中的第一基本序列相关联,并且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与多个基本序列中的第二基本序列相关联,所述第一基本序列和所述第二基本序列被循环移位跳变模式随机化。
在示例6中,示例4至5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循环移位跳变模式基于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所述小区的物理小区ID;所述小区的虚拟小区ID;PUCCH资源的符号索引;以及PUCCH资源的时隙索引。
在示例7中,示例1至6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和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在相同物理资源内码分复用(CDM)。
在示例8中,示例7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物理资源是包括7个或14个符号的时隙,并且其中所述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和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在所述时隙的所述符号中的一个或两个符号内码分复用。
在示例9中,示例1至8所述的主题包括,耦接到处理电路的收发机电路;以及耦接到所述收发机电路的一个或多个天线。
示例10是用户设备(UE)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电路,其中为了将所述UE配置为用于传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所述处理电路用于:对从下一代节点B(gNB)接收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配置信息进行解码,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特定于小区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基于所述特定于小区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和所述UCI信息从多个可用PUCCH基本序列中选择一个PUCCH基本序列;将循环移位应用于该PUCCH基本序列以生成循环移位PUCCH序列;以及对所述循环移位PUCCH序列进行编码以用于使用PUCCH物理资源传输到gNB,其中所述循环移位PUCCH序列承载UCI并在所述PUCCH物理资源内与至少另一个循环移位PUCCH序列码分复用(CDM);以及耦接到处理电路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特定于小区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
在示例11中,示例10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PUCCH配置信息还包括循环移位跳变模式,并且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基于所述循环移位跳变模式将循环移位应用于PUCCH基本序列,以生成循环移位PUCCH序列。
在示例12中,示例11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循环移位跳变模式基于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所述gNB的包括所述UE的小区的物理小区ID;所述小区的虚拟小区ID;PUCCH资源的符号索引;以及PUCCH资源的时隙索引。
在示例13中,示例10至12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循环移位PUCCH序列承载UCI的一个或两个位,并且其中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反馈信息和调度请求(SR)中的一者或两者。
在示例14中,示例10至13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循环移位PUCCH序列为长持续时间PUCCH序列,并且所述至少另一个循环移位PUCCH序列是源自第二UE的短持续时间PUCCH序列。
在示例15中,示例10至14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循环移位PUCCH序列为短持续时间PUCCH序列,并且所述至少另一个循环移位PUCCH序列是源自第二UE的长持续时间PUCCH序列。
在示例16中,示例10至15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特定于小区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被配置为基于符号和基于时隙中的一者或两者来变化。
在示例17中,示例10至16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处理电路还用于:对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进行编码以在PUCCH物理资源的一个或两个符号内承载UCI信息的一个或两个位,其中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包括用于要在所述两个符号中的第一符号中传输的PUCCH信息的第一PUCCH序列,所述第一PUCCH序列通过将第一循环移位应用于PUCCH基本序列而生成。
在示例18中,示例17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处理电路还用于:对所述PUCCH配置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得循环移位偏移值,其中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包括用于要在所述两个符号中的第二符号中传输的PUCCH信息的第二PUCCH序列,所述第二PUCCH序列通过将具有基于循环移位偏移值的偏移的第一循环移位应用于PUCCH基本序列而生成。
在示例19中,示例11至18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对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进行编码以在所述PUCCH物理资源的两个符号内承载UCI信息的一个或两个位,其中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基于将循环移位应用于来自多个可用PUCCH基本序列中的第二PUCCH基本序列,所述循环移位基于循环移位跳变模式。
在示例20中,示例19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循环移位跳变模式为以下中的一者或两者:特定于小区的跳变模式;以及特定于UE的跳变模式。
在示例21中,示例10至20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对所述PUCCH配置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得多个独立PUCCH资源,所述多个独立PUCCH资源用于经由具有一个符号持续时间的短持续时间PUCCH来传输UCI。
在示例22中,示例21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UCI包括单个位,并且多个独立PUCCH资源包括:第一PUCCH资源,所述第一PUCCH资源被配置用于1位仅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传输并指示否定调度请求(SR);第二PUCCH资源,所述第二PUCCH资源被配置用于指示否定SR的1位仅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不确认(HARQ-NACK)传输;第三PUCCH资源,所述第三PUCCH资源被配置用于同时进行的1位HARQ-ACK和肯定SR传输;第四PUCCH资源,所述第四PUCCH资源被配置用于同时进行的1位HARQ-NAK和肯定SR传输;以及第五PUCCH资源,所述第五PUCCH资源被配置用于仅SR传输。
在示例23中,示例21至22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UCI包括两位,并且所述多个独立PUCCH资源包括:具有四个PUCCH资源的第一集合,所述第一集合被配置用于2位仅HARQ传输并指示否定SR,其中所述四个PUCCH资源的第一集合用于传输ACK-ACK、ACK-NAK、NAK-ACK和NAK-NAK位;具有三个PUCCH资源的第二集合,所述第二集合被配置用于2位HARQ和肯定SR传输,其中所述2位HARQ传输包括至少一个由以下中的一个组成的ACK位:ACK-ACK传输、ACK-NAK传输以及NAK-ACK传输;第八PUCCH资源,所述第八PUCCH资源被配置用于同时进行的2位HARQ和肯定SR传输,其中HARQ位都不是ACK位;以及第九PUCCH资源,所述第九PUCCH资源被配置用于仅SR传输。
在示例24中,示例10至23所述的主题包括,耦接到所述处理电路的收发机电路;以及耦接到所述收发机电路的一个或多个天线。
示例25是存储用于由用户设备(UE)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指令用于配置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使所述UE:对配置信息进行解码,该配置信息包括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的预先配置的候选集;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信令进行解码,所述DCI信令包括用于从预先配置的候选集中选择PUCCH资源集的PUCCH资源指示符;基于用于传送所述DCI信令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资源的资源索引来确定偏移;以及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来自所选择的PUCCH资源集中的PUCCH资源上传输,其中所述PUCCH资源的索引基于PUCCH资源指示符和所确定的偏移。
在示例26中,示例25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PDCCH资源的所述资源索引包括以下中的一者:用于所述DCI信令的传输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索引;与所述DCI信令相关联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索引;以及用于所述DCI信令的传输的物理资源块(PRB)的PRB索引。
在示例27中,示例25至26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指令还使所述UE:对包括至少一个特定于UE的常数值的第二配置信息进行解码;以及进一步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特定于UE的常数值来确定偏移。
在示例28中,示例27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经由较高层信令接收,其中所述较高层信令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最小系统信息(MSI)信令;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信令;其他系统信息(OSI)信令;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
在示例29中,示例27至28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指令还使所述UE:将所确定的偏移应用于经由第二配置信息接收并与所选择的PUCCH资源集相关联的附加PUCCH配置信息。
在示例30中,示例29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附加PUCCH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将所述PUCCH资源移位的起始循环移位索引;正交覆盖码(OCC)索引;以及组合资源索引,所述组合资源索引包括用于PUCCH传输的起始PRB索引、起始循环移位索引和OCC索引。
在示例31中,示例25至30所述的主题包括,其中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反馈信息和调度请求(SR)中的一者或两者。
示例32是至少一个包括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由处理电路执行时,使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操作以实现示例1至31中的任一项。
示例33是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示例1至31中的任一项的装置。
示例34是一种系统,所述系统用于实现示例1至31中的任一项。
示例35是一种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实现示例1至31中的任一项。
尽管已参考具体示例性方面描述了一个方面,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更广泛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方面作出各种修改和改变。相应地,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视为具有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的意义。形成本文一部分的附图以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可实践主题的具体方面。充分详细地描述了所示的方面,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文所公开的教导内容。可从本公开利用和得出其他方面,使得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替代和逻辑替代及改变。因此,该具体实施方式并没有限制性意义,并且各方面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以及此类权利要求被授权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来限定。
本发明主题的此类方面在本文中可被单独地和/或共同地提及,仅仅是为了方便起见,并且如果实际上公开了不止一个,则不旨在将本专利申请的范围自愿限制到任何单一方面或发明构思。因此,尽管本文示出和描述了具体方面,但应当理解,为实现相同目的而计算的任何布置均可替代所示的具体方面。本公开旨在涵盖各方面的任何和所有修改形式或变型形式。上述方面的组合和本文未具体描述的其他方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查看以上描述时将是显而易见的。
提供了本发明的说明书摘要以让读者快速确定该技术公开的性质。提供该说明书摘要所依据的认识是该技术公开将不用于解释或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或含义。此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看到出于简化本公开的目的,将各种特征集中于单个方面中。公开的本方法不应被解释为反映所要求保护的方面需要比每个权利要求中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的意图。相反,如以下权利要求所反映的,发明主题在于少于单个公开的方面的所有特征。因此,据此将以下权利要求并入到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如单独的方面那样独立存在。

Claims (20)

1.一种下一代节点B(gNB)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对基本序列跳变模式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gNB的小区内传输;
对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信息进行解码,其中所述PUCCH信息包括在相同物理资源内复用的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和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并且其中所述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和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与使用所述基本序列跳变模式从多个可用基本序列中选择的基本序列相关联;以及
基于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和所述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来确定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和
耦接到所述处理电路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所述基本序列跳变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是从所述小区内的第一用户设备(UE)接收的,并且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是从所述小区内的第二UE接收的。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本序列跳变模式被配置为基于符号和基于时隙中的一者或两者来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对循环移位跳变模式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所述小区内传输,所述循环移位跳变模式用于使PUCCH序列进一步随机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与所述多个基本序列中的第一基本序列相关联,并且所述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与所述多个基本序列中的第二基本序列相关联,所述第一基本序列和所述第二基本序列被所述循环移位跳变模式随机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循环移位跳变模式基于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
所述小区的物理小区ID;
所述小区的虚拟小区ID;
PUCCH资源的符号索引;和
PUCCH资源的时隙索引。
7.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和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在所述相同物理资源内码分复用(CD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物理资源是包括7个或14个符号的时隙,并且其中所述长持续时间PUCCH信息和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在所述时隙的所述符号中的一个或两个符号内码分复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耦接到所述处理电路的收发机电路;以及,耦接到所述收发机电路的一个或多个天线。
10.一种用户设备(UE)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电路,其中为了将所述UE配置为用于传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所述处理电路用于:
对从下一代节点B(gNB)接收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配置信息进行解码,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特定于小区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
基于所述特定于小区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和所述UCI信息从多个可用PUCCH基本序列中选择PUCCH基本序列;
将循环移位应用于所述PUCCH基本序列以生成循环移位PUCCH序列;以及
对所述循环移位PUCCH序列进行编码以用于使用PUCCH物理资源传输到gNB,其中所述循环移位PUCCH序列承载所述UCI并在所述PUCCH物理资源内与至少另一个循环移位PUCCH序列码分复用(CDM);和
耦接到所述处理电路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所述特定于小区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PUCCH配置信息还包括循环移位跳变模式,并且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
基于所述循环移位跳变模式将所述循环移位应用于所述PUCCH基本序列,以生成所述循环移位PUCCH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循环移位跳变模式基于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
所述gNB的包括所述UE的小区的物理小区ID;
所述小区的虚拟小区ID;
PUCCH资源的符号索引;和
PUCCH资源的时隙索引。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循环移位PUCCH序列承载所述UCI的一个或两个位,并且其中所述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反馈信息和调度请求(SR)中的一者或两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循环移位PUCCH序列为长持续时间PUCCH序列,并且所述至少另一个循环移位PUCCH序列是源自第二UE的短持续时间PUCCH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循环移位PUCCH序列为短持续时间PUCCH序列,并且所述至少另一个循环移位PUCCH序列是源自第二UE的长持续时间PUCCH序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特定于小区的基本序列跳变模式被配置为基于符号和基于时隙中的一者或两者来变化。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
对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进行编码以在所述PUCCH物理资源的一个或两个符号内承载所述UCI信息的一个或两个位,
其中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包括用于要在所述两个符号中的第一符号中传输的PUCCH信息的第一PUCCH序列,所述第一PUCCH序列通过将第一循环移位应用于所述PUCCH基本序列而生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
对所述PUCCH配置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得循环移位偏移值,
其中所述短持续时间PUCCH信息包括用于要在所述两个符号中的第二符号中传输的PUCCH信息的第二PUCCH序列,所述第二PUCCH序列通过将具有基于所述循环移位偏移值的偏移的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应用于所述PUCCH基本序列而生成。
19.一种存储用于由用户设备(UE)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指令用于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使得所述UE:
对配置信息进行解码,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的预先配置的候选集;
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信令进行解码,所述DCI信令包括用于从所述预先配置的候选集中选择PUCCH资源集的PUCCH资源指示符;
基于用于传送所述DCI信令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资源的资源索引来确定偏移;以及
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进行编码以用于在来自所选择的PUCCH资源集中的PUCCH资源上传输,其中所述PUCCH资源的索引基于所述PUCCH资源指示符和所确定的偏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PDCCH资源的所述资源索引包括以下中的一者:
用于所述DCI信令的传输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索引;
与所述DCI信令相关联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索引;和
用于所述DCI信令的传输的物理资源块(PRB)的PRB索引。
CN201880060519.5A 2017-08-02 2018-07-31 用于新空口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序列设计和资源分配 Active CN1111337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5245.4A CN115459894A (zh) 2017-08-02 2018-07-31 用于新空口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序列设计和资源分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40424P 2017-08-02 2017-08-02
US62/540,424 2017-08-02
US201762587661P 2017-11-17 2017-11-17
US62/587,661 2017-11-17
PCT/US2018/044563 WO2019027995A1 (en) 2017-08-02 2018-07-31 SEQUENCE DESIG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UCCH NR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45245.4A Division CN115459894A (zh) 2017-08-02 2018-07-31 用于新空口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序列设计和资源分配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3712A true CN111133712A (zh) 2020-05-08
CN111133712B CN111133712B (zh) 2022-10-14

Family

ID=652330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45245.4A Pending CN115459894A (zh) 2017-08-02 2018-07-31 用于新空口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序列设计和资源分配
CN201880060519.5A Active CN111133712B (zh) 2017-08-02 2018-07-31 用于新空口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序列设计和资源分配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45245.4A Pending CN115459894A (zh) 2017-08-02 2018-07-31 用于新空口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序列设计和资源分配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5855B2 (zh)
EP (2) EP4216483A1 (zh)
KR (3) KR20220042244A (zh)
CN (2) CN115459894A (zh)
WO (1) WO201902799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2057A (zh) * 2021-08-26 2021-11-23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WO2022222643A1 (zh) * 2021-04-21 2022-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完全重叠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候选的传输方法、装置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95358B2 (en) * 2017-05-04 2020-03-17 Ofinno, Llc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9028894A1 (en) 2017-08-11 2019-02-1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D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9047152A1 (en) * 2017-09-08 2019-03-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NEW RADIO COVERAGE
EP3681068B1 (en) * 2017-09-29 2024-01-17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JP7121031B2 (ja) * 2017-10-06 2022-08-1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US11172430B2 (en) * 2018-01-12 2021-1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AU2019206672C1 (en) * 2018-01-12 2022-04-14 Zte Corporation Efficient signaling based on associations of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JP7013568B2 (ja) * 2018-02-14 2022-01-3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無線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10166207B (zh) * 2018-02-14 2021-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US11758412B2 (en) * 2018-07-27 2023-09-12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265134B2 (en) * 2019-01-10 2022-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access signatures
US10848525B2 (en) * 2019-01-29 2020-11-2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a user plane component for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sessions
JP2022520403A (ja) * 2019-02-15 2022-03-30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ユーザ機器(ue)節電のための基準信号(rs)監視の適応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20197311A1 (ko) * 2019-03-28 2020-10-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7395614B2 (ja) * 2019-04-29 2023-12-1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Nr v2xにおけるharqフィードバックオプション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20223836A1 (en) * 2019-05-03 2020-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electing random access preambles and payload forma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220240288A1 (en) * 2019-05-03 2022-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18963B2 (en) * 2019-05-09 2022-08-16 T-Mobile Usa, Inc. 5G cell multi-carrier neutrality network slice support
JP2022541754A (ja) 2019-07-12 2022-09-2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4128175A (zh) 2019-07-12 2022-03-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92048B (zh) * 2020-05-18 2023-11-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和确定pucch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JP2023533272A (ja) * 2020-07-07 2023-08-02 中興通訊股▲ふん▼有限公司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伝送のための循環シフトベースのマッピングスキーム
JP2023535543A (ja) * 2020-07-30 2023-08-18 インテ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物理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の送信スキーム
US11917627B2 (en) * 2021-04-06 2024-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a scheduling request and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having different priorities and differen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mats
CN115706651A (zh) * 2021-08-13 2023-02-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KR20230155291A (ko) * 2022-05-03 2023-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로밍 단말 에지 컴퓨팅 서비스 과금 지원 방법
WO2024021003A1 (en) * 2022-07-29 2024-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ing a beta offset for two or more uplink shared channels for multiple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based multip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s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755A (zh) * 2007-09-19 2013-03-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WO2013169086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Pantech Co.,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10903A1 (en) * 2012-07-09 2014-01-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o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036737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Uplink signaling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CN104521156A (zh) * 2012-08-03 2015-04-15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协作多点通信的上行链路信令
CN104756536A (zh) * 2012-10-23 2015-07-0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093573A1 (ko) * 2014-12-08 2016-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5개를 초과하는 셀들을 반송파 집성에 따라 사용할 때의 pucch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US20160234798A1 (en) * 2007-04-24 2016-08-1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mputer generated sequences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6105085A (zh) * 2014-03-19 2016-11-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设备到设备ue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7099524A1 (ko) * 2015-12-10 2017-06-15 엘지전자(주) 짧은 전송 시간 간격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3261400T3 (en) * 2012-05-10 2019-02-18 Sun Patent Trust DYNAMIC ALLOCATION OF ACK / NACK RESOURCES
EP2853130B1 (en) * 2012-05-11 2018-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ion of uplink control transmission format parameters based on content of the uplink control transmission
US11528729B2 (en) * 2016-11-01 2022-12-13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225826B2 (en) * 2017-03-24 2019-03-05 Nokia Technologies Oy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 control channel format lengths
CN115118408A (zh) * 2017-03-24 2022-09-27 苹果公司 新无线电(nr)短持续时间和长持续时间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设计
CN110651516B (zh) * 2017-06-15 2023-05-12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终端及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34798A1 (en) * 2007-04-24 2016-08-1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mputer generated sequences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3001755A (zh) * 2007-09-19 2013-03-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重新映射和重新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WO2013169086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Pantech Co.,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10903A1 (en) * 2012-07-09 2014-01-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o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036737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Uplink signaling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CN104521156A (zh) * 2012-08-03 2015-04-15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协作多点通信的上行链路信令
CN104756536A (zh) * 2012-10-23 2015-07-0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05085A (zh) * 2014-03-19 2016-11-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设备到设备ue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6093573A1 (ko) * 2014-12-08 2016-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5개를 초과하는 셀들을 반송파 집성에 따라 사용할 때의 pucch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WO2017099524A1 (ko) * 2015-12-10 2017-06-15 엘지전자(주) 짧은 전송 시간 간격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On the Design of Long PUCCH for 1-2 bits UCI", 《3GPP TSG-RAN WG1 #89 R1-1709084》 *
ERICSSON: "Overview of Short PUCCH Design", 《3GPP TSG-RAN WG1 #89 R1-1709079》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2643A1 (zh) * 2021-04-21 2022-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完全重叠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候选的传输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3692057A (zh) * 2021-08-26 2021-11-23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3692057B (zh) * 2021-08-26 2023-12-08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9894A (zh) 2022-12-09
US20200236670A1 (en) 2020-07-23
US11265855B2 (en) 2022-03-01
KR20230026516A (ko) 2023-02-24
KR20200027043A (ko) 2020-03-11
EP3662608A4 (en) 2020-12-30
WO2019027995A1 (en) 2019-02-07
CN111133712B (zh) 2022-10-14
EP4216483A1 (en) 2023-07-26
EP3662608A1 (en) 2020-06-10
KR20220042244A (ko) 202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3712B (zh) 用于新空口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序列设计和资源分配
EP3679681B1 (en)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pt-rs) configuration
CN111164924B (zh) 参考信号的冲突处理
CN111279784B (z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格式配置
CN110999424B (zh) 新无线电(nr)设备中的功率斜变和控制
CN111108730B (zh) 同步信号(ss)块的冲突处理
US20190342874A1 (en) Interlace-Based Uplink Physical Channel Design for New Radio-Unlicensed (NR-U)
CN111213330B (zh) 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加扰
CN110731121A (zh) 窄带物联网(nb-iot)增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