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3690A - 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33690A CN111133690A CN201780095179.5A CN201780095179A CN111133690A CN 111133690 A CN111133690 A CN 111133690A CN 201780095179 A CN201780095179 A CN 201780095179A CN 111133690 A CN111133690 A CN 1111336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ion
- signal
- full
-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 down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示例装置包括:站选择器,用于选择第一站和第二站,该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全双工配置确定器,用于基于可解码性要求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以及组件接口,用于向第一站和第二站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基于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与全双工通信相对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无线保真连接(Wi-Fi),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地方都提供Wi-Fi,以将启用Wi-Fi的设备连接到例如互联网等的网络。启用Wi-Fi的设备包括个人计算机、视频游戏机、移动电话和设备、数码相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数字音频播放器等。Wi-Fi允许启用Wi-Fi的设备经由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访问互联网。为了向设备提供Wi-Fi连接,Wi-Fi接入点在接入点(例如热点)信号范围内将射频Wi-Fi信号发送到启用Wi-Fi的设备。使用一组媒体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范(例如,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协议)来实现Wi-Fi。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无线局域网Wi-Fi协议以减少站间干扰的通信的图示。
图2是图1的示例接入点通信转换器的框图。
图3是图1的示例站通信转换器的框图。
图4是表示可以被执行以实现图1的示例接入点通信转换器的示例机器可读指令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可以被执行以实现图1的示例站通信转换器的示例机器可读指令的流程图。
图6是确定是否启用了连续干扰消除支持的可由图1的示例站使用的示例PHY层消息格式。
图7是可以由图1和/或图3的示例站通信转换器生成的示例连续干扰消除要素。
图8是可以由图1和/或图3的示例站通信转换器生成的示例控制字段。
图9是可由示例接入点使用以在示例站处识别连续干扰消除能力的示例触发帧。
图10是根据一些示例的无线电架构的框图。
图11示出根据一些示例的在图10的无线电架构中使用的示例前端模块电路。
图12示出根据一些示例的在图10的无线电架构中使用的示例射频IC电路。
图13示出根据一些示例的在图10的无线电架构中使用的示例基带处理电路。
图14是被构造为执行图4的示例机器可读指令的处理器平台的框图以实现图2的示例接入点通信转换器。
图15是被构造为执行图5的示例机器可读指令的处理器平台的框图以实现图3的示例站通信转换器。
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整个附图和随附的书面描述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不同的地方(例如,家庭、办公室、咖啡店、饭店、公园、机场等)可以向启用Wi-Fi的设备(例如,站(STA))提供Wi-Fi,以将启用Wi-Fi的设备以最简单的方式连接到互联网或任何其他网络。这些地方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Wi-Fi接入点(AP),以在Wi-Fi信号(例如热点)的范围内将Wi-Fi信号输出到启用Wi-Fi的设备。Wi-Fi AP被构造为使用Wi-Fi协议(例如,诸如IEEE 802.11)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将启用Wi-Fi的设备无线连接到互联网。Wi-Fi协议是定义AP如何通过设备向AP发送上行链路(UL)传输并从AP接收下行链路(DL)传输与设备进行通信以提供对互联网的访问的协议。
在一些示例中,AP使用全双工WiFi通信协议与一个或多个STA进行通信。全双工Wi-Fi协议可同时促进AP和两个或多个STA之间的UL和DL两者的传输。在全双工Wi-Fi通信交换中,AP和UL STA(例如,向AP发送UL数据包的站)在用于DL和UL传输的同一信道上(例如,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子载波)分别向彼此传输数据包。
然而,带内(例如,相同信道)全双工UL和DL传输使得DL STA(例如,从AP接收DL数据包的STA)由于在时间和/或频率上与DL导频信号重叠的UL导频信号(例如,UL数据包)引起的站间干扰(例如,导频污染)难以执行用于DL数据符号(例如,DL数据包)的基于导频子载波的相位跟踪。站间干扰包括可能存在于导频音调和/或数据音调上的同信道干扰。
为了调节全双工传输以减少对数据音调的站间干扰以进行后续传输,AP可能必须标识一组具有弱STA间接口的UL和DL STA(例如,仅允许在与物理上相隔超过阈值距离的ULSTA和DL STA通信时在AP处进行全双工操作)。然而,这种技术限制了全双工可调度UL-DL对的可能集合。其他示例通过降低(i)UL传输的传输功率级别和/或(ii)DL传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级别来减少站间干扰。但是,这样的技术会大大削弱全双工吞吐量。
本文公开的示例通过使DL STA处的连续干扰消除(SIC)技术能够解码和抑制来自UL信号的干扰从而减少了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从而更好地解码来自AP的DL信号。通过在DL STA上启用SIC,AP可以识别更多的全双工机会并提高整体吞吐量性能。SIC技术使单个Wi-Fi接收器(例如,在DL STA上)能够检测和解码来自同一信道上不同发射器的Wi-Fi信号。例如,具有SIC能力的接收器首先检测并解码较强的信号,并从接收信号中减去该较强的信号,以从剩余信号中解码较弱的信号(例如,从接收信号中减去的较强的信号)。使用本文公开的示例,即使来自UL传输(例如来自附近的UL STA)的干扰大于DL信号的信号强度,DL STA也可以成功地解码来自AP的DL信号。
本文公开的示例包括AP,其(A)找到UL STA和具有SIC能力的DL STA(例如,具有SIC能力并且可以消除来自UL STA的UL传输的干扰的DL STA),(B)确定用于UL(例如,从ULSTA到AP)和DL(例如,从AP到DL STA)两者的最优的传输配置(例如,传输(TX)功率,MCS等),(C)准备包括全双工配置/协议信息的触发帧(例如,全双工触发帧),以及(D)使用触发帧触发同时进行的UL和DL传输。使用本文公开的示例,与传统技术相比,该AP可以调度更多的用于全双工通信的STA,从而提高了全双工调度机会并改善了整体系统吞吐量性能。
为了促进DL STA处的SIC,AP对UL信号TX配置和DL信号TX配置进行配置,使得DLSTA可以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解码UL干扰。例如,AP配置UL/DL TX配置以满足下面的公式1(例如,可解码性要求)。
在上述等式1中,Sinf是干扰信号强度,SDL是下行链路信号强度,N0是噪声功率,SNRth,min和SNRth,max是在DL信号上解码干扰信号所需的最小和最大信噪比(SNR)。SNRth,min对应于所选的MCS(例如,每个MCS值对应于不同的预定义SNRth,min)。SNRth,max与接收器RF配置(例如,模数转换器(ADC)动态范围、射频(RF)损伤等)相对应。因此,示例AP选择配置(例如,DL TX功率、目标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级别等),使得基于所选的MCS和接收器处的其他RF配置满足等式1。AP可以基于硬件限制、网络条件等来选择MCS。在一些示例中,DL STA可以具有RSSI要求(例如,对应于在两个接收信号,DL信号和干扰/UL信号之间的差)。例如,如果两个接收信号之间的RSSI差为很小,则由于来自“较弱的”信号的高噪声级别,DL STA可能无法解码“较强的”信号。另外,如果RSSI差太大,则STA可能只能解码“较强的”信号,而不能解码“较弱的”信号。因此,AP可以基于DL STA的RSSI要求(例如,最大RSSI和最小RSSI)来选择MCS和/或其他配置。
使用本文公开的示例,在全双工UL/DL传输期间,全双工链路容量被显着提高。例如,以下公式2中描述了DL STA处没有SIC能力的全双工容量。
在上述等式2中,B是信道带宽,Sinf是在DL STA处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公式2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分别表示UL和DL链路容量。例如,下面公式3中描述了DL STA处具有SIC能力的全双工容量。
否则,RFD_with_SIC=RFD_without_SIC (等式3)
如等式3所示,DL链路容量不包括干扰项(Sinf),因为它可以在解码来自AP的DL信号之前解码和减去UL干扰。基于公式2和3,SIC的全双工容量增益如下面的公式4所示。
在以上等式4中,GainSIC是全双工容量增益。因此,当DL STA无法解码UL干扰(例如,没有可用的SIC)时,性能增益为1。但是,随着SINRinf增加到高于SNRth,min,DL STA可以解码UL干扰,从而增加了全双工容量增益(GainSIC)增加到接近2。通过这种方式,AP可以调节TX配置,以确保在同时进行UL和DL传输时,SINRinf大于SNRth,min,从而几乎使全双工链路容量增加了一倍。本文公开的示例还提供了用于指示STA和AP之间的信号中的SIC特性的格式(例如,触发帧、MAC层、PHY层、消息等)。
图1示出了使用全双工无线局域网Wi-Fi协议以减少站间干扰的通信。图1的示例包括示例AP 100、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示例UL STA 104、示例站间干扰105、示例DL STA106、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示例UL信号109、示例网络110和示例DL信号111。虽然图1的示意性示例包括两个STA和一个网络,但是示例AP 100可以与任意数量的STA和任意数量的网络进行通信。
图1的示例AP 100包括是允许示例STA 104、106无线访问示例网络110的设备。示例AP 100可以是路由器、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和/或提供到网络的无线连接的任何其他设备。路由器提供到STA的无线通信链路。路由器经由调制解调器通过有线连接访问网络。调制解调器路由器结合了调制解调器和路由器的功能。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示例AP 100包括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以通过设置UL/DL TX配置以允许示例DL STA 106执行SIC来促进站间干扰105的减少。
图1的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促进了全双工Wi-Fi通信,并且使得示例DL STA 106能够执行SIC,以消除由DL STA 106处的示例UL STA 104引起的站间干扰105。例如,图1的AP通信转换器102基于使用MAC和/或PHY层的初始通信来确定示例DL STA 106和/或AP 100范围内的任何其他站是否具有SIC能力。因此,当示例AP 100的处理器(例如,图10的示例应用处理器1010)指示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以全双工模式操作时,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可以选择对于作为DL/UL STA对(例如,包括示例UL STA 104)的一部分的DL TX(例如,示例DLSTA 106)具有SIC能力的STA。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可以选择任何UL/DL STA对。例如,即使AP通信转换器102选择彼此靠近放置的UL/DL对,从而对应大量的站间干扰105,示例DL STA106也可以执行SIC操作以解码干扰,并且从接收到的DL信号中消除干扰。在一些示例中,AP通信转换器102基于缓冲器状态信息、STA间干扰级别、SIC能力等来选择UL/DL STA对。
一旦选择了DL/UL STA对,则图1的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确定全双工操作的MCS级别。MCS级别可以是预定的网络条件和/或基于网络条件。MCS级别与来自示例UL STA 104的UL信号109的期望的UL TX功率(例如,TX配置)相对应并且与公式1的示例SNRth,min相对应。因此,一旦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选择MCS级别,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必须确定是否/如何满足公式1的可解码性要求。例如,AP通信转换器102可以基于在与示例DL STA 106的先前通信中(例如,DL STA 106测量干扰信道增益并将测量发送到AP 100)获知站间干扰的信道增益(例如,干扰信道增益)。在这样的示例中,AP通信转换器102可以基于干扰信道增益(例如,Sinf≈UL传输功率*干扰信道增益)来确定示例DL STA 106处的干扰信号强度(例如,来自公式1的Sinf)。同样地,AP通信转换器102可以基于与示例DL STA 106的先前通信获知DL信道增益和噪声(例如,来自公式1的N0)。因此,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可以基于向示例DLSTA 106的DL传输功率和DL信道增益确定等式1的SDL。因此,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可以确定是否满足等式1的可解码性要求。
如果不满足该要求,则图2的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可以调节DL传输功率(例如,DLTX配置)以降低DL传输功率(例如,从而降低SDL)和/或调节MCS级别(例如UL TX配置)以降低SNRth,min从而满足公式1的可解码性要求。在一些示例中,DL STA 106发送识别信号强度要求/RSSI要求(例如,最小RSSI值和/或最大RSSI值)的SIC要素。如上所述,信号强度要求限制了两个接收信号之间的差(例如,以确保差不会太小或太大)。在这样的示例中,AP通信转换器102选择MCS级别(例如,对应于示例UL信号109的UL TX功率)和DL TX功率(例如,对应于DL信号111)以满足公式1的可解码性要求并且满足示例DL STA 106的信号强度(例如,RSSI)要求。如果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不能满足两个要求,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可以选择用于全双工通信的不同UL/DL STA对和/或可以根据分配给UL/DL STA对选择的时间预算来假设DL STA 106将不执行SIC。一旦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确定了UL TX配置和DL TX配置,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就发送全双工触发帧以基于UL TX配置和DL TX配置来发起全双工通信。
图1的示例STA 104、106是启用Wi-Fi的计算设备。示例STA 104、106可以是例如计算设备、便携式设备、移动设备、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游戏系统、数字照相机、数字视频记录器、电视、机顶盒、电子书阅读器和/或任何其他启用Wi-Fi的设备。在所示的示例中,示例STA 104是UL STA(例如,将上行链路数据包传输到示例AP 100)并且示例STA106是DL STA(例如,从示例AP 100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包)。然而,示例STA 104、106可以在UL和DL之间转换(例如,示例UL STA 104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从示例AP 100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包,并且示例DL STA 106可以附加地或替代性地向示例AP 100传输上行链路数据包)。当示例UL STA 104将示例UL信号109传输到示例AP 100时,示例UL STA 104引起示例DL STA106处的示例干扰105。因此,示例DL STA 106处的示例DL信号111的接收受到与示例UL信号109的传输相对应的干扰105的影响。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示例STA 104、106包括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该STA通信转换器利用示例STA 104、106的功能使用利用UL和DL数据传输来访问网络(例如,示例网络110)的通信协议来连接Wi-Fi AP(例如,示例AP 100)并与之通信以减少站间干扰105。
图1的STA通信转换器108a-b通过执行SIC减少全双工Wi-Fi通信期间的站间干扰105。如下文结合图6进一步描述的,最初,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使用PHY层利用示例STA 104、106的功能来通告STA 104、106的SIC能力(例如,DL STA 106是否可以执行SIC)。如下文结合图7进一步描述的,如果DL STA 106具有SIC能力,则DL STA 106可以将与信号强度要求、处理时间要求等相对应的SIC要素发送到示例AP 100。另外,如下文结合图9进一步描述的,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从示例AP 100接收全双工触发帧,并且基于触发帧中定义的协议来处理触发帧以确定如何接收DL数据包和/或发送UL数据包。例如,如果触发帧为UL TX调度STA,则STA的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根据触发帧中定义的指令(例如,对应于使用哪个子载波/资源单元(RU),何时使用子载波,使用的TX功率等)传输UL PPDU。如果触发帧调度用于接收DL TX的STA,则STA的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执行SIC以检测和解码UL信号109(例如,引起示例站间干扰105)并从示例接收到的DL信号111中去除UL的信号109。在一些示例中,出于多种原因(例如,内部/外部干扰的存在、本底噪声的增加/减少等)DL STA 106可能希望更新SIC能力(例如,从启用到禁用或从禁用到启用)和/或信号强度要求。如下文结合图8进一步描述的,在这样的示例中,STA通信转换器108a-b可以通过将与控制字段的改变相对应的数据嵌入数据包中来动态地更新用于后续通信的这种参数。
图1的示例网络110是交换数据的互连系统的一个系统。示例网络110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公共或专用网络来实现,例如但不限于互联网、电话网络、局域网(LAN)、电缆网络和/或无线网络。为了能够经由网络110进行通信,示例Wi-Fi AP 100包括启用能够连接到以太网、数字用户线(DSL)、电话线、同轴电缆或任何无线连接等的通信接口。
图2是本文公开的图1的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的示例实现的框图以促进在全双工Wi-Fi通信期间在示例DL STA 106处的SIC性能。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包括示例AP组件接口200、示例数据包处理器202、示例STA数据存储器204、示例STA选择器206、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和示例全双工通信促进器210。
图2的示例AP组件接口200与示例AP 100的组件(例如,图10的示例无线电架构1000)接口。例如,示例AP组件接口200可以从示例应用处理器1010接收/发送指令,和/或可以与AP组件接口以从STA 104、106接收数据(例如,MAC层、PHY层、SIC要素、数据包等)和/或向示例STA 104、106发送数据(例如,触发帧、数据包等)。
图2的示例数据包处理器202处理来自示例STA 104、106的数据包(例如,经由示例AP组件接口200)。例如,数据包处理器202可以通过在经由PHY层的初始通信期间处理STA的通告来确定哪些STA是启用SIC的。另外,示例数据包处理器202可以处理接收到的SIC要素以确定启用SIC的STA的要求(例如,信号强度要求、处理时间要求等)。在一些示例中,如下文结合图8所述,数据包处理器202基于与SIC配置改变相对应的控制ID的存在来处理来自示例DL STA 106的数据包以确定SIC配置和/或STA要求是否已经改变。示例数据包处理器202在示例STA数据存储器204中存储所连接的STA(例如,示例STA 104、106)的SIC配置和/或STA要求。
图2的示例STA选择器206选择一对STA进行全双工传输。示例STA选择器206无论STA对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如何,都能够选择任何STA对,因为DL STA(例如,示例DL STA 106)能够执行SIC以减少或消除由示例UL STA104引起的干扰。如上所述,如果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无法配置UL TX和/或DL TX以满足等式1的可解码性阈值(例如,由于示例DL STA 106的信号强度要求),示例STA选择器206可以通过选择新的UL STA、新的DL STA或两者来选择不同的UL/DL STA对104、106。
图2的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确定用于在选择的UL/DL STA对(例如,示例ULSTA 104和示例DL STA 106)之间进行全双工通信的UL和/或DL TX配置。例如,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确定MCS级别(例如,对应于示例UL信号109的UL TX功率)、DL TX功率(例如,对应于DL信号111)、延迟(例如,对于UL和/或DL的)和/或根据所选择的全双工模式为UL和/或DL分配的子载波/RU(例如,哪些子载波将在不同的时间点时期用于UL和/或DL)。例如,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基于选择MCS值来确定UL TX配置(例如,TX功率)。另外,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基于信号强度(例如,RSSI)要求和可解码性要求来确定DL TX配置(例如,DL信号111的DL TX功率)。在一些示例中,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基于示例DL STA 106的处理时间要求来计算延迟。处理时间对应于示例DL STA 106要求的持续时间以在SIC操作期间确定(例如,检测并解码)UL信号干扰105(例如,由示例UL信号109引起)。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基于所确定的配置来生成全双工触发帧。全双工触发帧指示所选的UL/DL STA对在全双工通信期间如何进行操作。下文结合图9进一步描述示例全双工触发帧。
一旦触发帧被发送(例如,经由示例AP组件接口200),图2的示例全双工通信促进器210促进与示例STA 104、106的全双工通信。例如,全双工通信促进器210根据由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生成的触发帧中定义的协议,从示例UL STA 104接收UL数据包,并将DL数据包发送到示例DL STA 106。另外,示例全双工通信促进器210指示示例AP组件接口200与AP组件(例如,图10的示例无线电架构1000)接合以发送和/或接收确认(例如,从DL STA106和/或到示例UL STA 104)。
图3是本文公开的图1的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的示例实现的框图,以通过执行SIC来减少全双工Wi-Fi通信期间的站间干扰105。可替代地,图3的示例框图可以用于实现图1的示例通信转换器108b。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包括示例STA组件接口300、示例数据生成器302、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示例TX功率确定器306以及示例连续干扰消除(SIC)执行器308。
图3的示例STA组件接口300与示例STA 104、106的组件(例如,图10的示例无线电架构1000)接合。例如,示例STA组件接口300可以从示例应用处理器1010接收/发送指令,和/或可以与STA组件接合以从AP 100接收数据(例如,数据包触发帧、数据包等)和/或向示例AP 100发送数据(例如,MAC层、PHY层、SIC要素、数据包触发帧、数据包等)。
图3的示例数据包生成器302生成一个或多个要发送到示例AP 100的数据包(例如,经由示例STA组件接口300)。例如,数据包生成器302在与实例AP 100的初始通信期间使用PHY层生成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以通告SIC能力。另外,实例数据包生成器302可基于示例STA 104、106的信号强度和/或处理时间要求产生SIC要素。在一些示例中,当STA组件接口300接收到调度用于UL TX的STA的触发帧时,示例数据包生成器302基于来自图10的应用处理器1010的数据生成UL数据包。可替代地,示例数据包生成器302可以在从示例AP 100接收到DL PPDU的结尾生成确认数据包。在一些示例中,STA 104、106的处理器(例如,图10的应用处理器1010)可以确定SIC配置需要改变(例如,从启用到禁用,从禁用到启用,或者可能需要调节信号强度要求)。在这样的示例中,如下文结合图8进一步描述的,数据包生成器302可以通过识别数据包的控制中的改变来动态地改变SIC配置。
图3的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处理从示例STA组件接口300接收到的数据包。例如,数据包处理器304可以处理接收到的触发帧以确定触发帧是否以STA为目标(例如,请求)。如果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确定触发帧确实以STA为目标,则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确定触发帧是否以用于UL或DL的STA为目标。另外,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基于触发帧中的信息来确定UL/DL配置、延迟要求和/或延迟类型。以这种方式,示例STA 104、106能够遵循与所接收的触发帧相对应的协议。
图3的示例TX功率确定器306确定当STA已经被调度用于UL传输时(例如,示例ULSTA 104)使用的TX功率。例如,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可以基于接收到的触发帧来确定触发帧传输的RSSI是什么以及UL TX的目标RSSI(例如,对应于示例UL信号109的UL TX功率)应该是什么。因此,示例TX功率确定器306可以与STA组件(例如,图10的示例无线电架构1000)接合以确定接收到的触发帧的RSSI是什么。以这种方式,示例TX功率确定器306可以基于在触发帧中识别出的触发帧传输的RSSI与接收到的触发帧的实际RSSI之间的差来确定信号损失(例如,传输期间的信号强度的损失)。因此,示例TX功率确定器306可以将TX功率确定为UL TX的目标RSSI加上信号损失,以确保UL传输的RSSI将满足AP 100处的目标RSSI。
图3的示例SIC执行器308通过经由示例STA组件接口300指示STA组件以测量UL干扰(例如,在接收到全双工触发帧之后的短帧间间隔(SIFS)处)并且检测和解码UL信号109来执行SIC以减少/消除站间干扰。如上所述,SIC例程包括首先解码较强的信号(例如,UL信号109),然后从接收到的信号(例如,DL信号)中减去较强的信号,以从剩余信号中解码较弱的信号(例如,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减去较强的信号)。因此,示例SIC执行器308基于延迟要求(例如,识别何时开始UL传输以及何时开始DL传输,从而在UL传输发生,并且DL传输未发生时,提供测量UL干扰的窗口)检测和解码UL信号109。一旦示例SIC执行器308检测并解码UL信号109(例如,引起示例干扰105),则SIC执行器308从接收到的DL信号中减去解码的UL信号109,以生成剩余DL信号并对剩余DL信号进行解码以确定DL数据,从而完成SIC过程。
尽管在图2和图3中示出了实现图1的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和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的示例方式,但是,图2和图3中示出的元件、过程和/或设备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来组合、分割、重新排列、省略、消除和/或实现。此外,图2的示例AP组件接口200、示例数据包处理器202、示例STA数据存储器204、示例STA选择器206、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示例全双工通信促进器210和/或更一般的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和图3的示例STA组件接口300、示例数据包生成器302、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示例TX功率确定器306、示例SIC执行器308和/或更一般的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固件和/或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因此,例如,图2的示例AP组件接口200、示例数据包处理器202、示例STA数据存储器204、示例STA选择器206、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示例全双工通信促进器210和/或更一般的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和图3的示例STA组件接口300、示例数据包生成器302、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示例TX功率确定器306、示例SIC执行器308和/或更一般的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中的任何一者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模拟或数字电路、逻辑电路、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设备(PLD)和/或现场可编程逻辑设备(FPLD)来实现。当阅读本专利的任何装置或系统权利要求以涵盖纯软件和/或固件实现时,图2的示例AP组件接口200、示例数据包处理器202、示例STA数据存储器204、示例STA选择器206、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示例全双工通信促进器210和/或更一般的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和图3的示例STA组件接口300、示例数据包生成器302、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示例TX功率确定器306、示例SIC执行器308和/或更一般的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在此明确地定义为包括具有软件和/或固件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或存储磁盘,诸如存储器、数字通用磁盘(DVD)、光盘(CD)、蓝光磁盘等。更进一步地,图2的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和/或图3的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包括除了图2和/或图3中所示的那些元件、过程和/或设备之外或代替图2和/或图3中所示的那些元件、过程和/或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元件、过程和/或设备,和/或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所示的元件、过程和设备中的任何一者或全部。
表示用于实现图2的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的示例机器可读指令的流程图在图4中示出并且表示用于实现图3的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的示例机器可读指令的流程图在图5中示出。在该示例中,机器可读指令包括由例如在下文结合图14和图15讨论的示例处理器平台1400、1500中示出的处理器1412、1512的处理器执行的程序。该程序可以体现在存储在与处理器1412、1512相关联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CD-ROM、软盘、硬盘驱动器、数字多功能盘(DVD)、蓝光盘或存储器)的软件中,但是整个程序和/或其部分可以替代地由除处理器1412、1512之外的设备执行和/或以固件或专用硬件体现。此外,尽管参照图4-图5所示的流程图描述了示例程序,但是可替代地使用实现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和/或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的许多其他方法。例如,可以改变方框的执行顺序,和/或可以改变、消除或组合所描述的一些方框。附加地或替代地,任何或所有方框可以由构造为无需执行软件或固件即可执行相应的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电路(例如,分立和/或集成的模拟和/或数字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比较器、运算放大器(op-amp)、逻辑电路等)来实现。
如上所述,图4-图5的示例过程可以使用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和/或机器可读介质(例如硬盘驱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光盘、数字多功能磁盘、高速缓存、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任何其他存储设备或存储磁盘)上的编码的指令(例如,计算机和/或机器可读指令)来实现图4-图5中所示的处理,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和/或机器可读介质中存储任何时间期间(例如,延长的时间段、永久的、短暂的实例、临时缓存和/或信息高速缓存)的信息。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被明确定义为包括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和/或存储盘,并且排除传播信号并排除传输介质。本文的“包括”和“包含”(及其所有形式和时态)作为开放式术语使用。因此,每当权利要求在任何形式的“包括”或“包含”之后列出任何内容时,应理解的是,附加元素、术语等可以在不超出相应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下存在。如本文中所使用,当在权利要求的前序中将短语“至少”用作过渡术语时,其以与术语“包括”和“包含”为开放式相同的方式是开放式的。
图4是表示可以由图1和/或图2的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执行的示例机器可读指令的示例流程图400以简化全双工Wi-Fi通信期间在示例DL STA 106处的SIC性能,虽然结合图1的网络中的示例AP 100来描述图4的示例,但是指令可以由任何网络中的任何类型的AP执行。
在方框402处,示例数据包处理器202基于PHY层中的SIC支持字段来确定所连接的STA中的任何一个(例如,示例STA 104、106)是否具有SIC能力。如下文结合图6进一步描述的,示例AP组件接口200在初始通信期间从示例STA 104、106接收通告(例如,经由图10的示例无线电架构1000),初始通信包括PHY层中的SIC支持位。在方框404,示例AP组件接口200接收SIC要素(SIC element)。如上所述,SIC要素包括STA要求,STA要求包括信号强度要求、处理时间要求等。下文结合图7进一步描述示例SIC要素。示例STA数据存储器204存储与在全双工操作期间使用的启用SIC的STA相对应的数据(例如,哪些STA启用SIC以及这种STA的要求)。在一些示例中,SIC能力和/或参数可以改变。在这样的示例中,数据包处理器202可以检测控制字段中的改变,并且指示示例STA数据存储器204相应地进行更新(例如,用于随后的全双工调度)。
在方框406处,示例STA选择器206选择一对UL/DL STA(例如,图1的示例UL STA104和示例DL STA 106)用于全双工操作(例如,基于缓冲器状态信息、STA间干扰、SIC能力等)。示例STA选择器206可以选择任何连接的UL/DL STA对(例如,不考虑位置)。由于示例DLSTA 106是启用SIC的(例如,基于存储在STA数据数据库204中的数据),因此示例STA选择器206可以选择示例DL STA 106。在方框408处,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基于所选的MCS级别来确定UL TX配置(例如,UL信号104的UL TX功率、目标RSSI、UL延迟等)。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可以基于预设协议或基于网络条件来选择MCS级别。MCS级别对应于所需的UL TX功率(例如,AP 100处的UL数据包的目标RSSI)。UL延迟对应于在接收到全双工触发之后在UL TX开始之前的延迟量。
在方框410,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基于SIC要素中的信息(例如,信号强度要求、处理时间要求等)和可解码性要求(例如,上文的公式1)确定DL TX配置(例如,DL信号111的DL TX功率、DL延迟等)。如上所述,DL信号111的DL TX功率对应于SDL。因此,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选择DL TX功率以满足等式1的可解码性要求(例如,在SIC要素的信号强度要求内)。DL延迟对应于触发帧之后DL数据包从AP 100传输到DL STA 106之前的延迟量。在一些示例中,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选择DL延迟以对应于处理时间要求(例如,DL延迟足够长以满足处理时间要求)。
在方框412处,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确定UL干扰是否可被DL STA 106解码(例如,可解码性要求是否被满足)。如上所述,DL STA 106可以具有信号强度要求(例如,最小RSSI和/或最大RSSI)。信号强度(例如,RSSI)要求对应于两个接收信号(DL信号和干扰105/UL信号109)之间的最小/最大差。因此,如果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无法调节MCS和/或DL TX配置以既满足可解码性要求又满足信号强度要求,那么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确定UL干扰不能被DL STA 106解码。
如果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确定DL STA 106可对UL干扰进行解码(方框412:是),则过程继续至方框418。如果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确定UL干扰不能被DL STA 106解码(方框412:否),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确定时间预算是否允许选择不同的UL/DLSTA对(方框414)。时间预算可以基于协议。如果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确定时间预算允许选择不同的UL/DL STA对(方框414:是),则过程返回到方框406以选择新的STA对以用于全双工操作。如果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确定时间预算不允许选择不同的UL/DL STA对(方框414:否),则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假设没有SIC(方框416)以改变UL/DL TX配置,从而以受限的增益继续通信。
在方框418,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在全双工操作期间为UL TX和DL TX两者分配子载波(例如,对应于全双工模式)。全双工模式对应于在UL TX期间的每个特定时间点应将哪些子载波用于UL传输。在方框420,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生成与TX配置(例如,AP100处的目标UL RSSI)、SIC要求、延迟要求、MCS值、延迟类型(例如,用于UL或用于DL)和/或分配的子载波相对应的触发帧(例如,全双工触发帧)。在方框422处,示例全双工通信促进器210基于UL TX配置、DL TX配置、延迟(例如,基于处理时间要求)和/或分配的子载波来促进全双工操作。在方框424处,示例全双工通信促进器210发送/接收确认帧。例如,当已经接收到UL数据包时,全双工通信促进器210指示示例AP组件接口200向UL STA 104发送确认帧,并确定从DL STA 106接收到确认(例如,经由示例AP组件接口200)。
图5是表示可以由图1和/或图3的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执行的示例机器可读指令的示例流程图500以通过执行SIC减少全双工Wi-Fi通信期间的站间干扰105。可替代地,示例流程图500可以由图1和/或图3的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b执行。虽然结合图1的网络中的示例STA 104、106中的一个来描述图5的示例,但是该指令可以由任何网络中的任何类型的STA执行。
在方框502,示例STA组件接口300与STA组件接合以使用PHY字段来通告SIC能力。示例STA组件接口300可以基于内部/外部干扰、本底噪声等的存在来启用或禁用SIC能力。如下文结合图6进一步描述的,示例STA组件接口300基于PHY字段中的SIC支持位来通告SIC能力。在方框504处,示例数据包生成器302生成SIC要素并将其发送(例如,经由示例STA组件接口300)到示例AP100。SIC要素包括对示例AP100的任何信号强度要求和/或处理时间要求。以这种方式,示例AP 100可以基于这样的要求来选择UL/DL TX配置。在一些示例中,如果SIC能力改变(例如,基于信号强度要求的改变,从启用变为禁用,等等),则示例数据包生成器302可以识别数据包的控制字段中的改变,以用于随后的全双工调度。
在方框506处,示例STA组件接口300(例如,经由图10的示例无线电架构1000)接收触发帧。在方框508,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确定所接收的触发帧是否以STA 104、106为目标。例如,触发帧可以包括与STA 104、106的标识符相对应的字段。如果标识符不在触发帧中,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确定触发帧不以STA 104、106为目标。如果标识符在触发帧中,则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确定触发帧确实以STA 104、106为目标。如果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确定触发帧不以STA为目标(方框508:否),则处理结束。如果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确定触发帧以STA为目标(方框508:是),则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确定是否为UL TX或DL TX请求触发帧(方框510)。如下文结合图9进一步描述的,数据包处理器304基于触发帧的UL/DL请求字段来确定触发帧的请求。
如果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确定触发帧向STA(例如,示例UL STA 104)请求UL TX(例如,方框510:UL),则示例TX功率确定器306基于触发帧的信号强度和在AP 100处的目标RSSI(例如,在触发帧中识别的)确定TX功率(方框512)。例如,TX功率确定器306可以基于在触发帧中识别的AP 100的TX功率级别与所接收的触发帧的实际信号强度之间的差来确定信号损失。以这种方式,示例TX功率确定器306将用于UL传输的TX功率确定为目标RSSI值加上信号损失,以确保UL数据包在AP 100处满足目标RSSI。在方框514,示例STA组件接口300指示处理器(例如,图10的示例应用处理器1010)根据触发帧中定义的协议来传输UL PPDU。
如果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确定触发帧向STA(例如,示例DL STA 106)请求DL TX(例如,方框510:DL),则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根据触发帧确定与DL延迟类型相对应的延迟要求(方框516)。如方框518-522所示,示例SIC执行器308基于DL延迟要求(例如,在全双工操作的UL TX期间以及DL TX之前)执行SIC。如上所述,执行SIC包括首先对较强的信号(例如,UL信号109)进行解码,并且从接收到的信号(例如,DL信号)中减去较强的信号,以从剩余信号中对较弱的信号进行解码(例如,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减去较强的信号)。在方框518,示例SIC执行器308基于DL延迟要求(例如,在全双工操作的UL TX期间和DL TX之前),对UL信号109(例如,对应于干扰105)进行检测和解码。在方框520,示例SIC执行器308从接收到的DL信号中去除(例如,减去)解码的UL信号109以生成剩余DL信号。在方框522,示例SIC执行器308对剩余DL信号进行解码,从而完成SIC过程。在方框524处,示例SIC执行器308指示示例STA组件接口300经由图10的示例无线电架构1000发送确认帧。
图6是使用示例高效(HE)能力要素600的图1的示例STA 104、106以通告示例STA104、106的能力。虽然示例HE能力要素600对应于802.11ax标准,但是在任何Wi-Fi标准中用于HE能力要素的任何数量或位置的位(例如,非-11ax相关的PHY代、下一代新的大型Wi-Fi代等)可用于通告STA的SIC能力。示例HE能力要素600包括示例PHY能力信息字段602和由PHY能力信息字段602的位65表示的SIC支持位604。
图6的示例SIC支持位604是标识是否启用SIC支持的位。尽管示例SIC支持位604对应于位置B65中的单个位,但是可替代地可以将任何数量的位和/或任何位位置用作SIC支持位。示例DL STA 106将SIC支持位604设置为“1”,例如以指示DL STA 106可以执行SIC以减少或消除站间干扰105。在这样的示例中,当示例DL STA 106将SIC支持位604设置为“0”时,指示DL STA 106当前不支持SIC。一旦设置,示例DL STA 106通过将示例HE能力要素600传输到示例AP 100来通告能力。可替代地,示例SIC支持位604可以被包括在MAC层中。
图7是可以由图1的示例STA 104、106使用的示例SIC要素700以向示例AP 100提供信号强度要求和/或处理时间要求。示例SIC要素700包括示例SIC要求字段702。示例SIC要求字段702包括示例RSSI min字段704、示例RSSI max字段706以及示例处理时间要求字段708。
图7的示例SIC要求字段702包括与最小RSSI值相对应的6位、与最大RSSI值相对应的6位和与处理时间要求相对应的4位。可替代地,可以将不同数量的位和/或不同顺序的字段用于示例RSSI min字段704、示例RSSI max字段706和/或示例处理时间要求字段708。当示例AP 100调度全双工UL和DL传输时,AP 100基于在全双工调度之前发送给AP 100的示例SIC要求702中的信息来确定调度的UL和/或DL传输配置是否满足RSSI最小值、RSSI最大值和/或处理时间要求。例如,如果相对于AP 100,UL STA 104与DL STA 106太近,则UL干扰和DL传输之间的RSSI差可能太高(例如,大于示例RSSI max字段706的RSSI max)。可替代地,如果UL STA 104与DL STA 106的距离和AP 100大致相同,则RSSI差可能太小(例如,小于示例RSSI min字段704的RSSI min),从而难以解码两个信号。因此,示例AP 100可能需要调节TX配置以确保满足RSSI要求。另外,示例AP 100调度与示例处理时间要求字段708的处理时间要求相对应的DL延迟,以确保DL STA 106具有足够的时间来在全双工通信期间检测和解码UL干扰。
图8示出了用于在Wi-Fi协议(例如802.11ax)中的高效(HE)变体的示例控制子字段800。示例控制子字段800包括由ID 7表示的SIC能力控制子字段802。虽然示例HE功能要素800与802.11ax标准相对应,但是在任何Wi-Fi标准中(例如,非-11ax相关的PHY代、下一代新的大型Wi-Fi代等)用于HE变体(例如,控制子字段)的任何数量或位置的位可用于识别是否通告STA的能力。
图8的示例SIC能力控制子字段802可以在数据包(例如,UL/DL数据包、控制数据包等)中实现。示例SIC能力控制子字段802由ID 7表示。因此,当数据包在控制ID字段中包括“7”时,子字段802对应于SIC能力控制子字段802。可替代地,可以使用任何其他ID号与SIC能力相对应。当AP 100接收到嵌入有与示例SIC能力控制子字段802相对应的控制ID的数据包时,示例AP 100处理示例SIC能力控制子字段802以确定SIC能力、信号强度要求、处理时间要求是否改变。以这种方式,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可以更新在图2的示例STA数据存储器204中的与发送示例SIC能力控制子字段802的STA相对应的SIC能力数据,从而允许STA104、106动态地更新其SIC能力和/或要求。例如,示例STA 104、106可以将支持位(例如,B4)设置为“1”以指示SIC能力被启用,或者可以将支持位设置为“0”以指示SIC能力被禁用。
图9是可以由示例AP 100使用以促进在全双工通信期间示例DL STA 106处的SIC性能的示例触发帧900。示例触发帧900包括示例公共信息字段902、示例用户信息上行链路字段910和示例用户信息下行链路字段922。示例公共信息字段902包括示例AP TX功率字段904、示例延迟需求字段906和示例延迟类型908。示例用户信息上行链路字段910包括示例用户标识符字段912、示例资源单元(RU)分配字段914、示例UL/DL请求字段916、示例MCS字段918和示例目标RSSI字段920。示例用户信息下行链路字段922包括示例用户标识符字段924、示例RU分配字段926、示例UL/DL请求字段928和示例SIC启用字段930。
图2的示例公共信息字段902包括可以被任何连接的STA利用的数据。例如,示例ULSTA 104可以通过处理AP TX功率字段904的值并将其与触发帧900的信号强度进行比较(例如,当由示例UL STA 104接收到时)以确定信号损失来调节UL信号109的UL TX功率。因此,示例UL STA 104可以通过将信号损失添加到目标RSSI值(例如,与示例目标RSSI字段920相对应)来调节UL TX功率,从而满足示例AP 100处的目标RSSI值。此外,示例延迟要求字段906可以存储与在全双工操作开始之前接收到触发帧900之后的UL和/或DL的延迟量相对应的值。示例延迟类型字段908包括与延迟是否对应于UL TX和/或DL TX相对应的值。
图9的示例用户信息上行链路字段910包括可由用于全双工操作的示例UL STA104利用的数据。示例用户标识符字段912具有与示例UL STA 104相对应的标识符。示例RU分配字段914包括与在特定时间使用哪些RU以用于UL TX相对应的资源单元分配(例如,子载波分配)。基于在示例UL/DL请求字段916中存储的值,示例UL/DL请求字段916与该请求是对应于UL还是对应于DL向对应。示例MCS字段918标识所选择的MCS值。示例目标RSSI字段920对应于AP 100根据UL数据包期望的目标RSSI值。
图9的示例用户信息下行链路字段922包括可由用于全双工操作的示例DL STA106利用的数据。示例用户标识符字段924具有与示例DL STA 106相对应的标识符。示例RU分配字段926包括与在特定时间使用哪些RU以用于DL TX相对应的资源单元分配(例如,子载波分配)。基于在示例UL/DL请求字段928中存储的值,示例UL/DL请求字段928与该请求是对应于UL还是对应于DL相对应。示例SIC启用字段930包括与DL STA 106是否应该执行SIC操作相对应的值。
图10是根据可以在示例AP 100和/或示例STA 104、106中实现的一些实施例的无线电架构1000的框图。无线电架构1000可以包括无线电前端模块(FEM)电路1004a-b、射频IC电路1006a-b和基带处理电路1008a-b。如图所示的无线电架构1000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功能和蓝牙(BT)功能两者,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WLAN”和“Wi-Fi”可互换地使用。
FEM电路1004a-b可以包括WLAN或Wi-Fi FEM电路1004a和蓝牙(BT)FEM电路1004b。WLAN FEM电路1004a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包括被配置为对从一个或多个天线1001接收的WLAN RF信号进行操作,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版本提供给WLAN无线IC电路1006a进行进一步处理的电路。BT FEM电路1004b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对从一个或多个天线1001接收的BT RF信号进行操作以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版本提供给BT射频IC电路1006b以进行进一步处理的电路。FEM电路1004a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放大由射频IC电路1006a提供的WLAN信号以用于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1001进行无线传输的电路。此外,FEM电路1004b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放大由射频IC电路1006b提供的BT信号以用于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进行无线传输的电路。在图10的实施例中,虽然示出了FEM 1004a和FEM 1004b彼此不同,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在实施例的范围内包括使用包括用于WLAN和BT信号两者的发送路径和/或接收路径的FEM(未示出),或使用其中至少一些FEM电路共享用于WLAN和BT信号两者的发送信号路径和/或接收信号路径的一个或多个FEM电路。
如图所示的射频IC电路1006a-b可以包括WLAN射频IC电路1006a和BT射频IC电路1006b。WLAN射频IC电路1006a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对从FEM电路1004a接收的WLAN 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且向WLAN基带处理电路1008a提供基带信号的电路。BT射频IC电路1006b进而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对从FEM电路1004b接收的BT 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将基带信号提供给BT基带处理电路1008b的电路。WLAN射频IC电路1006a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该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对由WLAN基带处理电路1008a提供的WLAN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并将WLAN RF输出信号提供给FEM电路1004a以用于随后由一个或多个天线1001进行无线传输的电路。BT射频IC电路1006b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该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对BT基带处理电路1008b提供的BT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并将BT RF输出信号提供给FEM电路1004b以便随后由一个或多个天线1001进行无线传输的电路。在图10的实施例中,虽然射频IC电路1006a和1006b被示为彼此不同,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在实施例的范围内包括使用包括用于WLAN和BT信号两者的发送路径和/或接收路径的射频IC电路(未示出),或使用其中至少一些射频IC电路共享用于WLAN和BT信号两者的发送信号路径和/或接收信号路径的一个或多个射频IC电路。
基带处理电路1008a-b可以包括WLAN基带处理电路1008a和BT基带处理电路1008b。WLAN基带处理电路1008a可以包括存储器,例如,WLAN基带处理电路1008a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或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块(未示出)中的一组RAM阵列。WLAN基带电路1008a和BT基带电路1008b中的每一个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控制逻辑,以处理从射频IC电路1006a-b的对应WLAN或BT接收信号路径接收的信号,并且还生成用于射频IC电路1006a-b的发送信号路径的相应的WLAN或BT基带信号。基带处理电路1008a和1008b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物理层(PHY)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电路,并且可以还与应用处理器1010接合,以用于生成和处理基带信号以及用于控制射频IC电路1006a-b的操作。
仍然参考图10,根据所示出的实施例,WLAN-BT共存电路1013可以包括在WLAN基带电路1008a和BT基带电路1008b之间提供接口的逻辑,以使得能够进行需要WLAN和BT共存的使用情况。另外,可以在WLAN FEM电路1004a和BT FEM电路1004b之间提供开关1003,以允许根据应用需要在WLAN和BT无线电之间进行切换。另外,虽然将天线1001描绘为分别连接到WLAN FEM电路1004a和BT FEM电路1004b,但是实施例在实施例的范围内包括在WLAN和BTFEM之间共享一个或多个天线,或者提供连接到FEM 1004a或1004b中的每一个的多个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端模块电路1004a-b、射频IC电路1006a-b和基带处理电路1008a-b可以设置在单个无线电卡上(例如无线电卡1002)。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天线1001、FEM电路1004a-b和射频IC电路1006a-b可以设置在单个无线电卡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射频IC电路1006a-b和基带处理电路1008a-b可以设置在单个芯片或集成电路(IC)上(例如IC 10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无线电卡1002可以包括WLAN无线电卡并且可以被配置用于Wi-Fi通信,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中,无线电架构1000可以被配置为在多载波通信信道上接收和发送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信号。OFDM或OFDMA信号可以包括多个正交子载波。
在这些多载波实施例的一些中,无线电架构1000可以是诸如无线接入点(AP)的WiFi通信站(STA)、基站或包括Wi-Fi设备的移动设备的一部分。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架构100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特定的通信标准和/或协议(诸如包括802.11n-2009、IEEE 802.11-2012、IEEE 802.11-2016、802.11n-2009、802.11ac、802.11ah、802.11ad、802.11ay和/或802.11ax标准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中的任何标准和/或用于WLAN的提出的规范)来发送和接收信号,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无线电架构1000还可以适合于根据其他技术和标准来发送和/或接收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IEEE 1102.11ax标准将无线电架构1000配置为用于高效Wi-Fi(HEW)通信。在这些实施例中,无线电架构100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OFDMA技术进行通信,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无线电架构1000可以被配置为使用诸如扩频谱调制(例如,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和/或跳频码分多址(FH-CDMA))、时分多路复用(TDM)调制和/或频分多路复用(FDM)调制的一种或多种其他调制技术来发送和接收传输的信号,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中进一步所示,BT基带电路1008b可以符合诸如蓝牙、蓝牙12.0或蓝牙10.0之类的蓝牙(BT)连接标准,或蓝牙标准的任何其他迭代。在包括例如图10所示的BT功能的实施例中,无线电架构1000可以被配置为建立面向BT同步连接(SCO)的链路和/或BT低能耗(BT LE)的链路。在包括功能性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架构1000可以被配置为建立用于BT通信的扩展SCO(eSCO)链路,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在包括BT功能的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架构可以被配置为参与BT异步无连接(ACL)通信,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虽然实施例不限于此,但是BT无线电卡和WLAN无线电卡的功能可以组合在单个无线电卡上(例如单个无线电卡1002),并且在实施例的范围内还包括分立的WLAN和BT无线电卡。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架构1000可以包括其他无线电卡,诸如被配置用于蜂窝的蜂窝无线电卡(例如,诸如LTE、高级LTE或7G通信的5GPP)。
在一些IEEE 802.11实施例中,无线电架构1000可以被配置为在多种信道带宽上进行通信,多种信道带宽包括具有大约900MHz、2.4GHz、5GHz的中心频率以及大约2MHz、4MHz、5MHz、5.5MHz、6MHz、8MHz、10MHz、20MHz、40MHz、80MHz(具有连续带宽)或80+80MHz(160MHz)(具有非连续带宽)的带宽的带宽。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920MHz的信道带宽。但是,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上述中心频率。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WLAN FEM电路1004a。虽然图11的示例结合WLANFEM电路1004a来描述,但是图11的示例也可以结合示例BT FEM电路1004b(图10)来描述,但是其他电路配置也可以适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FEM电路1004a可以包括TX/RX开关1102,以在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操作之间切换。FEM电路1004a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FEM电路1004a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1106,以放大接收到的RF信号1103并且作为输出(例如,向射频IC电路1006a-b(图10))提供放大后的接收到的RF信号1107。电路1004a的发送信号路径可包括功率放大器(PA),以放大输入RF信号1109(例如,由射频IC电路1006a-b提供),电路1004a的发送信号路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滤波器1112,例如带通滤波器(BPF)、低通滤波器(LPF)或其他类型的滤波器,以生成用于经由示例双工器1114进行后续传输(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1001(图10))的RF信号1115。
在用于Wi-Fi通信的一些双模式实施例中,FEM电路1004a可以被配置为在2.4GHz频谱或12GHz频谱中操作。在这些实施例中,FEM电路1004a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双工器1104,以从每个频谱中分离信号,并且如图所示为每个频谱提供单独的LNA1106。在这些实施例中,FEM电路100a4的发送信号路径还可包括功率放大器1110和诸如BPF、LPF或用于每个频谱的另一类型的滤波器的滤波器1112以及发送信号路径双工器1104,发送信号路径双工器1104用于将不同频谱之一的信号提供到单个发送路径上,以用于随后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1001(图10)进行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BT通信可以利用2.4GHz信号路径,并且可以利用与用于WLAN通信的FEM电路相同的FEM电路1004a。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射频IC电路1006a。射频IC电路1006a是可以适合用作WLAN或BT射频IC电路1006a/1006b(图10)的电路的一个示例,但是其他电路配置也可以是合适的。可替代地,图12的示例可以结合示例BT射频IC电路1006b来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IC电路1006a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射频IC电路1006a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至少包括例如下变频混频器电路的混频器电路1202、放大器电路1206和滤波器电路1208。射频IC电路1006a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至少滤波器电路1212和例如上变频混频器电路的混频器电路1214。射频IC电路1006a还可包括用于合成供混频器电路1202和混频器电路1214使用的频率1205的合成器电路1204。根据一些实施例,混频器电路1202和/或1214可各自被配置为提供直接变频功能。与标准的超外差混频器电路相比,直接变频类型的电路呈现出更简单的架构,并且例如通过使用OFDM调制,可以减轻由其引起的任何闪烁噪声。图12仅示出了射频IC电路的简化版本,并且尽管未示出,但是可以包括其中每个所描绘的电路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组件的实施例。例如,混频器电路1214可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混频器,并且滤波器电路1208和/或1212可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滤波器,例如根据应用需要的一个或多个BPF和/或LPF。例如,当混频器电路是直接变频类型时,它们每个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频器电路1202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由合成器电路1204提供的合成频率1205将从FEM电路1004a-b(图10)接收的RF信号1107进行下变频。放大器电路1206可以被配置为放大下变频信号,并且滤波器电路1208可以包括LPF,LPF被配置为从下变频信号中去除不想要的信号以生成输出基带信号1207。输出基带信号1207可以被提供给基带处理电路1008a-b(图10)以进行进一步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尽管这不是必需的,但是输出基带信号1207可以是零频率基带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混频器电路1202可以包括无源混频器,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频器电路1214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由合成器电路1204提供的合成频率1205对输入基带信号1211进行上变频,以生成用于FEM电路1004a-b的RF输出信号1109。基带信号1211可以由基带处理电路1008a-b提供并且可以由滤波器电路1212滤波。滤波器电路1212可以包括LPF或BPF,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频器电路1202和混频器电路1214可各自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被布置为分别在合成器1204的帮助下进行正交下变频和/或上变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混频器电路1202和混频器电路1214可各自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每个混频器被配置用于图像抑制(例如,Hartley图像抑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混频器电路1202和混频器电路1214可以被布置为分别用于直接下变频和/或直接上变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虽然不是必需的,但是混频器电路1202和混频器电路1214可以被配置用于超外差操作。
根据一个实施例,混频器电路1202可以包括:正交无源混频器(例如,用于同相(I)和正交相(Q)路径)。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来自图12的RF输入信号1107可以被下变频以提供被发送到基带处理器的I和Q基带输出信号。
正交无源混频器可由正交电路提供的0度和90度时变LO开关信号驱动,正交电路可配置为从本地振荡器或合成器接收LO频率(fLO),例如合成器1204的LO频率1205(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LO频率可以是载波频率,而在其他实施例中,LO频率可以是载波频率的一部分(例如,载波频率的一半,载波频率的三分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0度和90度时变开关信号可以由合成器生成,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LO信号的占空比(LO信号为高的一个周期的百分比)和/或偏移(周期的起点之间的差)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LO信号可以具有125%的占空比和120%的偏移。在一些实施例中,混频器电路的每个分支(例如,同相(I)和正交相(Q)路径)可以以120%的占空比进行操作,这可以使得功耗的显着降低。
RF输入信号1107(图11)可以包括平衡信号,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可以将I和Q基带输出信号提供给低噪声放大器,例如放大器电路1206(图12)或滤波器电路1208(图12)。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1207和输入基带信号1211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1207和输入基带信号1211可以是数字基带信号。在这些替代实施例中,射频IC电路可以包括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和数字模拟转换器(DAC)电路。
在一些双模式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单独的射频IC电路来处理每个频谱或此处未提及的其他频谱的信号,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合成器电路1204可以是分数N合成器或分数N/N+1合成器,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因为其他类型的频率合成器可能也是合适的。例如,合成器电路1204可以是delta-sigma合成器、倍频器或包括具有分频器的锁相环的合成器。根据一些实施例,合成器电路1204可以包括数字合成器电路。使用数字合成器电路的一个优点是,虽然它可能仍然包括一些模拟组件,但是其覆盖区可能比模拟合成器电路的覆盖区按比例小得多。在一些实施例中,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输入到合成器电路1204中的频率可以由压控振荡器(VCO)提供。根据期望的输出频率1205,基带处理电路1008a-b(图10)或应用处理器1010(图10)还可以提供分频器控制输入。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由应用处理器1010确定或指示的信道号和信道中心频率,从查找表(例如,Wi-Fi卡内)确定分频器控制输入(例如,N)。应用处理器1010可以包括或以其他方式连接到图1和/或图2的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例如,当在示例AP 100中实现时)或图1和/或图3的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例如,当在示例STA 104、106中实现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合成器电路1204可以被配置为生成作为输出频率1205的载波频率,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输出频率1205可以是载波频率的一部分(例如,载波频率的一半,载波频率的三分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频率1205可以是LO频率(fLO)。
图1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基带处理电路1008a的功能框图。基带处理电路1008a是可以适合用作基带处理电路1008a(图10)的电路的一个示例,但是其他电路配置也可以适用。可替代地,图13的示例可以被用于实现图10的示例BT基带处理电路1008b。
基带处理电路1008a可以包括用于处理由射频IC电路1006a-b(图10)提供的接收基带信号1209的接收基带处理器(RX BBP)1302和用于生成射频IC电路1006a-b的发送基带信号1211的发送基带处理器(TX BBP)1304。基带处理电路1008a还可以包括用于协调基带处理电路1008a的操作的控制逻辑1306。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当在基带处理电路1008a-b和射频IC电路1006a-b之间交换模拟基带信号时),基带处理电路1008a可以包括ADC 1310以将从射频IC电路1006a-b接收的模拟基带信号1309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以供RX BBP 1302处理。在这些实施例中,基带处理电路1008a还可包括DAC 1312,以将来自TX BBP 1304的数字基带信号转换为模拟基带信号1311。
在例如通过基带处理器1008a传输OFDM信号或OFDMA信号的一些实施例中,发送基带处理器1304可以被配置为通过执行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来生成适合于传输的OFDM或OFDMA信号。接收基带处理器1302可以被配置为通过执行FFT来处理接收到的OFDM信号或OFDMA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基带处理器1302可以被配置为通过执行自相关以检测诸如短前同步码的前同步码,以及通过执行互相关以检测长前同步码来检测OFDM信号或OFDMA信号的存在。前同步码可以是用于Wi-Fi通信的预定帧结构的一部分。
回到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1001(图10)可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定向或全向天线,包括例如偶极天线、单极天线、贴片天线、环形天线、微带天线或合适于RF信号传输的其他类型的天线。在一些多输入多输出(MIMO)实施例中,可以有效地分离天线以利用空间分集和可能产生的不同信道特性。天线1001可各自包括一组相控阵天线,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尽管无线电架构1000被示为具有几个单独的功能元件,但是可以通过软件配置的元件的组合(例如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处理元件,以及/或其他硬件元件)来组合和实现一个或多个功能元件。例如,一些元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射频集成电路(RFIC)以及各种硬件和逻辑电路的组合,以用于执行至少在本文描述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元件可以指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上操作的一个或多个过程。
图14是能够执行图4的指令的示例处理器平台1400的框图,以实现图1和图2的示例AP通信转换器102。处理器平台1400可以是例如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移动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诸如iPadTM的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互联网设备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计算设备。
所示示例的处理器平台1400包括处理器1412。所示示例的处理器1412是硬件。例如,处理器1412可以由来自任何期望的家族或制造商的集成电路、逻辑电路、微处理器或控制器来实现。
所示示例的处理器1412包括本地存储器1413(例如,高速缓存)。图14的示例处理器1412执行图4的指令以实现图2的示例AP组件接口200、示例数据包处理器202、示例STA数据存储器204、示例STA选择器206、示例全双工配置确定器208和/或示例全双工通信促进器210和/或图10的示例应用处理器1010。所示示例的处理器1412经由总线1418与包括易失性存储器1414和非易失性存储器1416的主存储器通信。易失性存储器1414可以由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RAMBUS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DRAM)和/或任何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设备来实现。非易失性存储器1416可以由闪存和/或任何其他期望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来实现。访问主存储器1414、1416由时钟控制器控制。
所示示例的处理器平台1400还包括接口电路1420。接口电路1420可以通过例如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和/或PCI express接口的任何类型的接口标准来实现。
在所示的示例中,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1422连接到接口电路1420。输入设备1422允许用户将数据和命令输入到处理器1412中。输入设备可以例如由传感器、麦克风、相机(静止或视频)、键盘、按钮、鼠标、触摸屏、触控板、轨迹球、isopoint和/或语音识别系统来实现。
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1424也连接到所示示例的接口电路1420。输出设备1424可以例如由显示设备(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液晶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触摸屏、触觉输出设备和/或扬声器)实现。因此,所示示例的接口电路1420通常包括图形驱动器卡、图形驱动器芯片或图形驱动器处理器。
所示示例的接口电路1420还包括例如发射器、接收器、收发器、调制解调器和/或网络接口卡的通信设备,以促进经由网络1426(例如,以太网连接、数字用户线(DSL)、电话线、同轴电缆、蜂窝电话系统等)与外部机器(例如,任何种类的计算设备)的数据交换。
所示示例的处理器平台14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存储软件和/或数据的大容量存储设备1428。这种大容量存储设备1428的示例包括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蓝光盘驱动器、RAID系统和数字多功能磁盘(DVD)驱动器。
图4的编码指令1432可以存储在大容量存储设备1428中、易失性存储器1414中、非易失性存储器1416中和/或可移动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CD或DVD)上。
图15是能够执行图5的指令的示例处理器平台1500的框图以实现图1和图3的示例STA通信转换器108a-b中的任一个。处理器平台1500可以是例如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移动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诸如iPadTM的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互联网设备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计算设备。
所示示例的处理器平台1500包括处理器1512。所示示例的处理器1512是硬件。例如,处理器1512可以由来自任何期望的家族或制造商的集成电路、逻辑电路、微处理器或控制器来实现。
所示示例的处理器1512包括本地存储器1513(例如,高速缓存)。图15的示例处理器1512执行图5的指令以实现图3的示例STA组件接口300、示例数据包生成器302、示例数据包处理器304、示例TX功率确定器306和/或示例SIC执行器308和/或图10的示例应用处理器1010。所示示例的处理器1512经由总线1518与包括易失性存储器1514和非易失性存储器1516的主存储器进行通信。易失性存储器1514可以由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RAMBUS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DRAM)和/或任何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设备来实现。非易失性存储器1516可以由闪存和/或任何其他期望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来实现。对主存储器1514、1516的访问由时钟控制器控制。
所示示例的处理器平台1500还包括接口电路1520。接口电路1520可以通过任何类型的接口标准来实现,例如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和/或PCI express接口。
在所示的示例中,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1522连接到接口电路1520。输入设备1522允许用户向处理器1512输入数据和命令。输入设备可以例如由传感器、麦克风、照相机(静止或视频)、键盘、按钮、鼠标、触摸屏、触控板、轨迹球、isopoint和/或语音识别系统来实现。
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1524也连接到所示示例的接口电路1520。输出设备1524可以例如由显示设备(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液晶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触摸屏、触觉输出设备和/或扬声器)实现。因此,所示示例的接口电路1520通常包括图形驱动器卡、图形驱动器芯片或图形驱动器处理器。
所示示例的接口电路1520还包括诸如发射器、接收器、收发器、调制解调器和/或网络接口卡的通信设备,以促进经由网络1526(例如,以太网连接、数字用户线(DSL)、电话线、同轴电缆、蜂窝电话系统等)与外部机器(例如,任何种类的计算设备)的数据交换。
所示示例的处理器平台15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存储软件和/或数据的大容量存储设备1528。这种大容量存储设备1528的示例包括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蓝光盘驱动器、RAID系统和数字多功能磁盘(DVD)驱动器。
图5的编码指令1532存储在大容量存储设备1528中、易失性存储器1514中、非易失性存储器1516中和/或可移动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CD或DVD)上。
从前述内容可以理解,上述公开的方法、装置和制造品通过启用DL STA上的连续干扰消除(SIC)技术以解码和抑制来自UL信号的干扰,从而更好地解码来自AP的DL信号来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通过在DL STA上启用SIC,AP可以识别更多全双工机会,并提高整体吞吐量性能。或其他对数据音和导频音造成的导频污染。使用本文公开的示例,与传统技术相比,AP可以调度更多的用于全双工通信的STA,从而提高了全双工调度机会并改善了整体系统吞吐量性能。本文公开的示例包括调度满足可解码性要求(例如,等式1)的全双工通信,从而与在DL STA上不包括SIC的技术相比性能增益几乎翻倍。
示例1包括促进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装置,
站选择器,用于选择第一站和第二站,所述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
全双工配置确定器,用于基于可解码性要求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以及组件接口,用于向所述第一站和所述第二站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基于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与全双工通信相对应。
示例2包括示例1的装置,还包括:数据包处理器,用于基于来自第一站的通告来确定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
示例3包括示例1的装置,还包括:数据包处理器,用于基于来自第一站的数据包来确定第一站的信号强度要求,全双工配置确定器,还用于基于信号强度要求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
示例4包括示例1-3的装置,其中全双工通信对应于在从第二站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同时向第一站发送下行链路信号。
示例5包括示例4的装置,其中可解码性要求对应于满足用于解码下行链路信号上的干扰信号的最小信噪比要求的干扰信号强度与下行链路信号强度的比。
示例6包括示例5的装置,其中,干扰信号强度是在第一站看到的上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
示例7包括示例1-3的装置,还包括全双工通信促进器,用于基于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来促进第一站和第二站之间的全双工通信。
示例8包括示例7的装置,其中组件接口从第一站接收处理时间要求,全双工通信促进器用于基于处理时间要求对下行链路信号的传输进行延迟。
示例9包括一种促进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使用接入点的处理器执行指令来选择第一站和第二站,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通过使用接入点的处理器执行指令,基于可解码性要求,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以及通过使用接入点的处理器执行指令,向第一站和第二站发送触发帧,触发帧基于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与全双工通信相对应。
示例10包括示例9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来自第一站的通告来确定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
示例11包括示例9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来自第一站的数据包来确定第一站的信号强度要求,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的确定还基于信号强度要求。
示例12包括示例9-11的方法,其中全双工通信对应于在从第二站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同时向第一站发送下行链路信号。
示例13包括示例12的方法,其中可解码性要求对应于满足用于解码下行链路信号上的干扰信号的最小信噪比要求的干扰信号强度与下行链路信号强度的比。
示例14包括示例13的方法,其中,干扰信号强度是在第一站看到的上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
示例15包括示例9-11的方法,还包括基于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来促进第一站和第二站之间的全双工通信。
示例16包括示例15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从第一站接收处理时间要求,全双工通信促进器基于处理时间要求对下行链路信号的传输进行延迟。
示例17包括一种包括指令的有形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机器至少用于:选择第一站和第二站,该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基于可解码性要求,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以及向第一站和第二站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基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所述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与全双工通信相对应。
示例18包括示例17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指令使机器用于基于来自第一站的通告确定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
示例19包含示例17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指令使机器用于基于来自第一站的数据包来确定第一站的信号强度要求,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的确定还基于信号强度要求。
示例20包括示例17-19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全双工通信对应于在从第二站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同时向第一站发送下行链路信号。
示例21包括示例20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可解码性要求对应于满足用于解码下行链路信号上的干扰信号的最小信噪比要求的干扰信号强度与下行链路信号强度的比。
示例22包括示例21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干扰信号强度是在第一站看到的上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
示例23包括示例17-19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指令使机器基于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促进第一站和第二站之间的全双工通信。
示例24包括示例23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指令使机器从第一站接收处理时间要求,全双工通信促进器基于处理时间要求对下行链路信号的传输进行延迟。
示例25包括促进在全双工通信协议中减少站间干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选择第一站和第二站的第一模块,该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用于基于可解码性要求来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的第二模块;以及用于向第一站和第二站发送触发帧第三模块,该触发帧基于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与全双工通信相对应。
示例26包括示例25的装置,还包括第四模块,用于基于来自第一站的通告来确定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
示例27包括示例25的装置,还包括第四模块,用于基于来自第一站的数据包来确定第一站的信号强度要求,第一模块包括还用于基于信号强度要求来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的模块。
示例28包括示例25-27的装置,其中全双工通信对应于在从第二站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同时向第一站发送下行链路信号。
示例29包括示例28的装置,其中可解码性要求对应于满足用于解码下行链路信号上的干扰信号的最小信噪比要求的干扰信号强度与下行链路信号强度的比。
示例30包括示例29的装置,其中,干扰信号强度是在第一站看到的上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
示例31包括示例25-27的装置,还包括第五模块,用于基于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来促进第一站和第二站之间的全双工通信。
示例32包括示例31的装置,其中第三模块包括用于从第一站接收处理时间要求的模块,全双工通信促进器基于处理时间要求对下行链路信号的传输进行延迟。
示例33包括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站的数据包处理器,用于处理接收到的触发帧以确定所述触发帧是否对应于来自接入点的下行链路接收;以及所述第一站的连续干扰消除执行器,当触发帧对应于下行链路接收时用于:对来自第二站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解码;从来自接入点的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中去除解码后的上行链路信号以生成剩余下行链路信号;以及解码剩余下行链路信号。
示例34包括示例33的装置,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接收触发帧之前向接入点通告连续干扰消除能力的组件接口。
示例35包括示例33的装置,其中,连续干扰消除执行器用于在接入点发送下行链路信号之前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36包括示例33-35的装置,还包括:数据包生成器,用于生成与第一站的连续干扰消除能力相对应的连续干扰消除要素;以及组件接口,用于在接收触发帧之前将连续干扰消除要素发送到接入点。
示例37包括示例36的装置,其中,当第一站的连续干扰消除能力改变时,数据包生成器将该改变嵌入数据包的控制字段中,组件接口将数据包传输到接入点以用于后续的全双工调度。
示例38包括示例36的装置,其中,连续干扰消除能力对应于(a)由第一站支持的连续干扰消除,(b)第一站的信号强度要求,或(c)第一站的处理时间要求中的至少一项:。
示例39包括一种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使用第一站的处理器执行指令来处理接收到的触发帧以确定触发帧是否对应于来自接入点的下行链路接收,以及当所述触发帧对应于下行链路接收时:通过使用第一站的处理器执行指令,对来自第二站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解码,通过使用第一站的处理器执行指令,从来自接入点的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中去除解码后的上行链路信号以生成剩余下行链路信号,并通过使用第一站的处理器执行指令对剩余下行链路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40包括示例39的方法,还包括在接收触发帧之前向接入点通告连续干扰消除能力。
示例41包括示例39的方法,还包括在接入点发送下行链路信号之前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42包括示例39-41的方法,还包括:生成与第一站的连续干扰消除能力相对应的连续干扰消除要素;以及在接收触发帧之前,将该连续干扰消除要素发送到接入点。
示例43包括示例42的方法,还包括:当第一站的连续干扰消除能力改变时,将该改变嵌入数据包的控制字段中,并将该数据包发送到接入点以用于随后的全双工调度。
示例44包括示例42的方法,其中连续干扰消除能力对应于(a)由第一站支持的连续干扰消除,(b)第一站的信号强度要求,或(c)第一站的处理时间要求中的至少一项。
示例45包括一种有形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有形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令,该指令在执行时使机器至少用于:处理接收到的触发帧,以确定触发帧是否对应于来自接入点的下行链路接收,以及当触发帧对应于下行链路接收时:对从第二站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解码,从来自接入点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中去除解码的上行链路信号以生成剩余下行链路信号,并对剩余下行链路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46包括示例45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这些指令使机器在接收触发帧之前向接入点通告连续干扰消除功能。
示例47包括示例45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指令使机器在接入点传输下行链路信号之前解码上行链路信号。
示例48包括示例45-47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指令使机器生成与第一站的连续干扰消除功能相对应的连续干扰消除要素,并在接收触发帧之前将连续干扰消除要素发送给接入点。
示例49包含示例48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指令使机器在第一站的连续干扰消除能力发生改变时,将改变嵌入数据包的控制字段中,并将数据包传输至接入点,用于后续的全双工调度。
示例50包含示例48所述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连续干扰消除功能对应于(a)由第一站支持的连续干扰消除;(b)第一站的信号强度要求;或(c)第一站的处理时间要求中的至少一项。
示例51包括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站的第一模块以及第一站的第二模块,第一模块用于处理接收到的触发帧以确定触发帧是否对应于来自接入点的下行链路接收,第二模块用于:当触发帧对应于下行链路接收时:解码来自第二站的上行链路信号,从来自接入点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中去除解码的上行链路信号以产生剩余的下行链路信号,以及对剩余的下行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52包括示例51的装置,该装置还包括第三模块,用于在接收触发帧之前向接入点通告连续干扰消除能力。
示例53包括示例51的装置,其中,第二模块包括用于在接入点传输下行链路信号之前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解码的模块。
示例54包括示例51-53的装置,还包括:第四模块和第五模块,第四模块用于生成与第一站的连续干扰消除能力相对应的连续干扰消除要素,第五模块用于在接收触发帧之前将连续干扰消除要素发送到接入点。
示例55包括示例54的装置,其中第四模块包括用于在第一站的连续干扰消除能力改变时将改变嵌入数据包的控制字段中的模块,第五模块包括用于将数据包传输到接入点以进行后续的全双工调度的模块。
示例56包括示例54的装置,其中连续干扰消除能力对应于(a)由第一站支持的连续干扰消除,(b)第一站的信号强度要求,或(c)第一站的处理时间要求中的至少一项。
示例57包括促进在全双工通信协议中减少站间干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选择第一站和第二站,该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基于可解码性要求,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以及向第一站和第二站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基于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与全双工通信相对应。
示例58包括示例57的装置,其中处理电路用于基于来自第一站的通告来确定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
示例59包括示例57的装置,其中处理电路用于基于来自第一站的数据包来确定第一站的信号强度要求,并进一步基于信号强度要求来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
示例60包括示例57-59的装置,其中全双工通信对应于在从第二站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同时向第一站发送下行链路信号。
示例61包括示例60的装置,其中,可解码性要求对应于满足用于解码下行链路信号上的干扰信号的满足最小信噪比要求的干扰信号强度与下行链路信号强度的比。
示例62包括示例61的装置,其中,干扰信号强度是在第一站看到的上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
示例63包括示例57-59的装置,其中处理电路用于基于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来促进第一站和第二站之间的全双工通信。
示例64包括示例63的装置,其中处理电路用于从第一站接收处理时间要求,全双工通信促进器基于处理时间要求对下行链路信号的传输进行延迟。
示例65包括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电路,配置为:处理接收到的触发帧以确定触发帧是否对应于来自接入点的下行链路接收;以及当触发帧对应于下行接收时:对来自第二站的上行信号进行解码,从来自接入点的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中去除解码的上行链路信号以产生剩余的下行链路信号,并对剩余的下行链路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66包括示例65的装置,其中,处理电路用于在接收触发帧之前向接入点通告连续干扰消除能力。
示例67包括示例65的装置,其中,处理电路用于在接入点发送下行链路信号之前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解码。
示例68包括示例65-67的装置,其中,处理电路生成与第一站的连续干扰消除能力相对应的连续干扰消除要素,并在接收触发帧之前将该连续干扰消除要素发送到接入点。
示例69包括示例68的装置,其中,处理电路用于当第一站的连续干扰消除能力改变时,将改变嵌入数据包的控制字段中,并将该数据包传输到接入点,以进行后续的全双工调度。
示例70包括示例68的装置,其中连续干扰消除能力对应于(a)由第一站支持的连续干扰消除,(b)第一站的信号强度要求,或(c)第一站的处理时间要求中的至少一项。
虽然本文已经描述了某些示例方法、装置和制品,但是该专利的覆盖范围不限于此。而是该专利涵盖了完全落入该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方法、装置和制品。
Claims (25)
1.一种促进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站选择器,用于选择第一站和第二站,所述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
全双工配置确定器,用于基于可解码性要求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以及
组件接口,用于向所述第一站和所述第二站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基于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与全双工通信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数据包处理器,用于基于来自所述第一站的通告来确定所述第一站能够执行所述连续干扰消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数据包处理器,用于基于来自所述第一站的数据包来确定所述第一站的信号强度要求;所述全双工配置确定器,还用于基于所述信号强度要求确定所述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所述下行链路传输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全双工通信对应于在从所述第二站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同时向所述第一站发送下行链路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解码性要求对应于满足用于解码所述下行链路信号上的干扰信号的最小信噪比要求的干扰信号强度与下行链路信号强度的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干扰信号强度是在所述第一站看到的所述上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全双工通信促进器,用于基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所述下行链路传输配置来促进所述第一站与所述第二站之间的全双工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组件接口从所述第一站接收处理时间要求,所述全双工通信促进器用于基于所述处理时间要求对下行链路信号的传输进行延迟。
9.一种促进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使用接入点的处理器执行指令来选择第一站和第二站,所述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
通过使用所述接入点的处理器执行指令,基于可解码性要求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以及
通过使用所述接入点的处理器执行指令,向所述第一站和所述第二站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基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所述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与全双工通信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来自所述第一站的通告来确定所述第一站能够执行所述连续干扰消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来自所述第一站的数据包来确定所述第一站的信号强度要求,所述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所述下行链路传输配置的确定还基于所述信号强度要求。
12.根据权利要求9-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全双工通信对应于在从所述第二站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同时向所述第一站发送下行链路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解码性要求对应于满足用于解码所述下行链路信号上的干扰信号的最小信噪比要求的干扰信号强度与下行链路信号强度的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信号强度是在所述第一站看到的所述上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
15.根据权利要求9-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所述下行链路传输配置来促进所述第一站与所述第二站之间的全双工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第一站接收处理时间要求,所述全双工通信促进器基于所述处理时间要求对下行链路信号的传输进行延迟。
17.一种包括指令的有形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机器至少用于:
选择第一站和第二站,所述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
基于可解码性要求,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以及
向所述第一站和所述第二站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基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所述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与全双工通信相对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指令使得所述机器用于:基于来自所述第一站的通告来确定所述第一站能够执行所述连续干扰消除。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指令使所述机器用于:基于来自所述第一站的数据包来确定所述第一站的信号强度要求,所述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还基于所述信号强度要求。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所述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全双工通信对应于在从所述第二站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同时向所述第一站发送下行链路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可解码性要求与满足用于解码所述下行链路信号上的干扰信号的最小信噪比要求的干扰信号强度与下行链路信号强度的比相对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干扰信号强度是在所述第一站看到的所述上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强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7-19所述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指令使所述机器基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所述下行链路传输配置来促进所述第一站和所述第二站之间的全双工通信。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指令使得所述机器用于从所述第一站接收处理时间要求,所述全双工通信促进器用于基于所述处理时间要求对下行链路信号的传输进行延迟。
25.一种用于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电路,所述装置被配置为:
选择第一站和第二站,所述第一站能够执行连续干扰消除;
基于可解码性要求,确定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下行链路传输配置;和
向所述第一站和所述第二站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基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配置和所述下行链路传输配置与全双工通信相对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US2017/065393 WO2019112618A1 (en) | 2017-12-08 | 2017-12-08 |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inter-station interference in a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protocol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33690A true CN111133690A (zh) | 2020-05-08 |
CN111133690B CN111133690B (zh) | 2022-09-09 |
Family
ID=66751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95179.5A Active CN111133690B (zh) | 2017-12-08 | 2017-12-08 | 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33690B (zh) |
WO (1) | WO201911261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058715B2 (en) | 2021-11-18 | 2024-08-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gnal estimation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77653A1 (en) * | 2009-01-12 | 2010-07-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uting and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
US20100216405A1 (en) * | 2009-02-26 | 2010-08-26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self-optimizing networks |
CN105577591A (zh) * | 2015-12-28 | 2016-05-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异构网中基于全双工通信的跨层串行干扰删除方法 |
US20160337254A1 (en) * | 2015-05-13 | 2016-11-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
CN106488578A (zh) * | 2015-08-26 | 2017-03-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的传输方法、ap和用户节点 |
CN107196727A (zh) * | 2016-03-14 | 2017-09-22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实行全双工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
WO2017180031A1 (en) * | 2016-04-12 | 2017-10-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aximum power reduction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 |
-
2017
- 2017-12-08 CN CN201780095179.5A patent/CN111133690B/zh active Active
- 2017-12-08 WO PCT/US2017/065393 patent/WO201911261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77653A1 (en) * | 2009-01-12 | 2010-07-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uting and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qi) |
US20100216405A1 (en) * | 2009-02-26 | 2010-08-26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self-optimizing networks |
US20160337254A1 (en) * | 2015-05-13 | 2016-11-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
CN106488578A (zh) * | 2015-08-26 | 2017-03-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的传输方法、ap和用户节点 |
CN105577591A (zh) * | 2015-12-28 | 2016-05-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异构网中基于全双工通信的跨层串行干扰删除方法 |
CN107196727A (zh) * | 2016-03-14 | 2017-09-22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实行全双工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
WO2017180031A1 (en) * | 2016-04-12 | 2017-10-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aximum power reduction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MOHAMMADHOSSEIN ALVANDI,ETC: "《Delay Optimization and cross-layer Design in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with network coding an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ation》",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 * |
SAHAI,ACHALESHWAR: "《wireless full-deplex:From practice to theory》", 《DISSERTATIONS&THESES-GRADWORKS》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33690B (zh) | 2022-09-09 |
WO2019112618A1 (en) | 2019-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66064B2 (en) | 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cations for using non-default spatial reuse parameters | |
US11539482B2 (en) | Enhanc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US20230328548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generat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frames | |
US11849407B2 (en) | Power spectral density limit for 6 GHz | |
US10757561B2 (en) | Wi-Fi docking in dense environment | |
US11272516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itigat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US20210400672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used in wlans | |
US11395185B2 (en) | Extreme high throughput signaling structure | |
US10979107B2 (en) | Trigger frame design for short feedback | |
US20210067285A1 (en) | Enhanced bandwidth sel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 |
WO2019177615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erform multi-band link aggreg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US11516757B2 (en) | Multi-access point collabo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US20210409172A1 (en) | Enhanc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WO2018236422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ORDINATED PAIR-PAID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CN117581628A (zh) | 用于减少超低延迟应用的最坏情况延迟的机制 | |
CN117378158A (zh) | 用在wlan中的装置 | |
WO2018194726A1 (en) | Dynamic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time slicing for a second band | |
US20230087908A1 (en) | Indicating channel puncturing in a phy header | |
CN111133690B (zh) | 减少全双工通信协议中的站间干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
US20220124684A1 (en)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Resource Assessment | |
US20220303791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itigat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CN111183617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指示数据分组属性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240089030A1 (en) | Coding scheme indication for 802.11bn | |
US20230309168A1 (en) | Mechanisms to enhance wireless tsn configuration to support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 |
CN118695331A (zh) | 无线通信中业务标识符到非共址接入点的增强型映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