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2278B - Bwp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Bwp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2278B
CN111132278B CN201811290224.5A CN201811290224A CN111132278B CN 111132278 B CN111132278 B CN 111132278B CN 201811290224 A CN201811290224 A CN 201811290224A CN 111132278 B CN111132278 B CN 1111322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wp
bandwidth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02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2278A (zh
Inventor
闫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02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2278B/zh
Priority to EP19879868.8A priority patent/EP386333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14436 priority patent/WO20200885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2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278A/zh
Priority to US17/244,108 priority patent/US1175123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2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2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WP的分配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基站可基于终端的状态信息和/或BWP的使用情况等信息,实现对BWP的动态分配,从而提供一种灵活且可靠的BWP分配方式,以提升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BWP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WP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fifth generation,5G)中,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重新定义了运营商可以使用的新的频谱资源以及对应的带宽的大小,如28GHz频段最大使用400MHz,这样,在5G的运营商部署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小区的显著的特征,就是网络侧可以运行在大带宽的载波小区,从而提高系统的峰值速率。比如网络侧的基站可以部署一个具有400MHz带宽资源的大带宽的小区。
但是,在当前的大带宽通信系统的场景中,由于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越大,其所花费的成本也越大,因此,生产厂商基于成本的考虑,目前,会存在生产的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小于大带宽的场景。其次,大带宽终端在接入小区后,由于处理业务类型的不同,当业务量较小时,其所使用的实际带宽可能远小于当前所处带宽,因而导致资源浪费。
因此,如何使具有小带宽能力的终端能够接入大带宽网络正常的做业务,以及具有大带宽能力的终端可以基于其实际的业务大小动态的调整其工作的带宽大小,从而达到省电的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满足终端对其所需要支持或工作的带宽的不同需求,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的概念机制,从而应对以上终端的需求的差异。
但是,由于已有技术中的BWP机制并不完善,存在对带宽资源的分配方式单一,不够灵活,资源利用率低,无法应对当前的多样化应用场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BWP的分配方法及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分配方式单一,导致的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BWP的分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基站确定第一时间段中接入第一小区的一个或者多个终端的平均带宽资源占用率;随后,基站可根据平均带宽资源占用率,确定第一BWP的大小;接着,基站在第一时间段中,向接入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工作在第一BWP上。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基站可根据小区内的终端的实际RB使用情况,对第一BWP进行动态、智能设置,从而达到最佳省电效果,进而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在满足切换条件时工作在第一BWP,切换条件为第一终端在预设时长内无业务或者预设时长内平均业务量小于业务量阈值。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终端在需要切换到省电模式时,自动切换到基站为其分配的BWP上,从而达到最佳省电效果,进而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BWP的大小等于平均带宽资源占用率。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对第一BWP的智能化动态调整,并且提高省电模式下第一BWP大小的合理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BWP的分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基站获取接入第一小区的终端的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速度信息、时延扩展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当状态信息超过状态阈值,基站则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工作在具有第一属性信息的第一BWP上,第一属性信息包括子载波间隔SCS和循环前缀CP。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基站根据终端的当前状态,为终端分配适应的BWP,以提升终端的信号质量,从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获取接入第一小区的终端的状态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基站获取终端的带宽信息,带宽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将第一小区的带宽资源划分为至少两个BWP;向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工作在第二BWP,其中,第二BWP的属性信息与第一BWP的属性信息相同、或者不同、或者部分相同,以及,第一BWP与第二BWP均属于至少两个BWP。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基站为终端分配BWP的初始化分阶段,可设置具有不同属性信息的BWP,从而可根据终端当前的状态信息,为终端分配适应的BWP,从而提升终端的信号质量与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速度信息超过第一状态阈值,则第一BWP的SCS大于第二BWP的SCS,第一状态阈值包含于状态阈值。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基站可针对终端的速度状态的变化,调整终端工作的BWP的属性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时延扩展信息超过第二状态阈值,则第一BWP的CP的长度大于第二BWP的CP的长度,第二状态阈值包含于状态阈值。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基站可针对终端的时延扩展状态的变化,调整终端工作的BWP的属性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业务类型信息超过第三状态阈值,则第一BWP的SCS大于第二BWP的SCS,第三状态阈值包含于状态阈值。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基站可针对终端的业务类型状态的变化,调整终端工作的BWP的属性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BWP在第一小区的带宽资源的起始位置与接入第二小区的终端工作的BWP在第二小区的带宽资源的起始位置不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BWP的分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基站向第一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工作在第一BWP上;当第一BWP的负载超过负载阈值时,基站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工作在第二BWP上,其中,第二BWP的负载比第一BWP小。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基站可根据BWP的负载情况,对BWP进行分配,从而提升了带宽资源的资源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负载信息可以包括工作在第一BWP的终端的数量和/或第一BWP的资源块RB占用率。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基站对BWP的负载状态的准确获取以及及时监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基站获取第一终端的带宽信息,带宽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第一BWP和第二BWP小于等于第一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基站可根据终端的实际可支持的最大带宽,为终端合理分配对应的BWP。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基站确定工作在第一BWP的一个或者多个终端的切换优先级;当第一终端的切换优先级低于优先级阈值时,基站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基站可根据工作在BWP上的终端的切换优先级,以确定需要被切换的终端,从而提升了BWP分配的灵活性以及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切换优先级用于指示每个终端的带宽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基站可根据终端的带宽信息以确定需要被切换的终端,从而提升了BWP分配的灵活性以及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的步骤,可以具体包括:基站确定第一终端的平均RB使用率;当第一终端的平均RB使用率小于平均RB使用率阈值时,基站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优先调整RB使用率小的终端至其他BWP,即,第二BWP上,从而降低可能出现的调整后影响第二BWP的负载状态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BWP在第一小区的带宽资源的起始位置与接入第二小区的终端工作的BWP在第二小区的带宽资源的起始位置不同。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同一基站下不同小区间的频域错开,从而减少小区间干扰,提升终端信号质量。
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方法可以由基站执行,或者可以由基站中的芯片执行。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以及发送模块。其中,第一确定模块可用于确定第一时间段中接入第一小区的一个或者多个终端的平均带宽资源占用率;第二确定模块可用于根据平均带宽资源占用率,确定第一BWP的大小;发送模块可用于在第一时间段中,向接入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工作在第一BWP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在满足切换条件时工作在第一BWP,切换条件为第一终端在预设时长内无业务或者预设时长内平均业务量小于业务量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BWP的大小等于平均带宽资源占用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其中,第一获取模块可用于获取接入第一小区的终端的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速度信息、时延扩展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第一发送模块可用于当状态信息超过状态阈值,则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工作在具有第一属性信息的第一BWP上,第一属性信息包括用于调整终端信号质量的子载波间隔SCS和循环前缀CP。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带宽信息,带宽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划分模块,用于将第一小区的带宽资源划分为至少两个BWP;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工作在第二BWP,其中,第二BWP的属性信息与第一BWP的属性信息相同、或者不同、或者部分相同,以及,第一BWP与第二BWP均属于至少两个BWP。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速度信息超过第一状态阈值,则第一BWP的SCS大于第二BWP的SCS,第一状态阈值包含于状态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时延扩展信息超过第二状态阈值,则第一BWP的CP的长度大于第二BWP的CP的长度,第二状态阈值包含于状态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业务类型信息超过第三状态阈值,则第一BWP的SCS大于第二BWP的SCS,第三状态阈值包含于状态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BWP在第一小区的带宽资源的起始位置与接入第二小区的终端工作的BWP在第二小区的带宽资源的起始位置不同。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第二发送模块。其中,第一发送模块可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工作在第一BWP上;第二发送模块可用于当第一BWP的负载超过负载阈值时,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工作在第二BWP上,其中,第二BWP的负载比第一BWP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负载信息包括工作在第一BWP的终端的数量和/或第一BWP的资源块RB占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终端的带宽信息,带宽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第一BWP和第二BWP小于等于第一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确定工作在第一BWP的一个或者多个终端的切换优先级;当第一终端的切换优先级低于优先级阈值时,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切换优先级用于指示每个终端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确定第一终端的平均RB使用率;当第一终端的平均RB使用率小于平均RB使用率阈值时,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BWP在第一小区的带宽资源的起始位置与接入第二小区的终端工作的BWP在第二小区的带宽资源的起始位置不同。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收发器/收发管脚和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其中,所述收发器/收发管脚、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控制所述收发器/收发管脚发送或者接收信号;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和/或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和/或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和/或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设置于基站,芯片可包括处理电路、收发管脚。其中,该收发管脚、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和/或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BWP的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是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BWP负载情况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BWP的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BWP的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小区BWP起始位置分配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之一;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之二;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之三;
图10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基站和终端可以进行无线通信。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例如基站01,终端1、终端2、终端3、终端4、终端5、终端6、终端7、终端8、终端9、终端10(其中,终端2-9未在图中示出),基站01可以分别与终端1、终端2至终端10进行无线通信需要说明的是,在如图1所述的通信系统所包含的基站和终端仅是一种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系统中包含的网元的类型、数量不限于此。
该通信系统可以是支持第四代(fourth generation,4G)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接入技术;或者,该通信系统也可以是支持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接入技术;或者,该通信系统也可以是支持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3G)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接入技术;或者该通信系统也可以是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2G)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接入技术;或者,该通信系统还可以是支持多种无线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的通信系统。另外,该通信系统也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
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或者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站台(station),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TE)等。终端可以为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平板电脑(pad)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用于实现支持终端接入,例如,可以是2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3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节点B(node 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 controller,RNC)、4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5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等等。
为使本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已有技术中的BWP分配方案进行简单介绍:
具体的,在已有技术中,当小带宽的能力的终端接入大带宽的网络中时,基站根据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的大小,通过在带宽资源中选取一小段的频谱资源,并将其分配给小带宽能力(带宽能力指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的终端,以保证其正常的接入和业务的需求,该小带宽终端仅能工作在为其分配的BWP上,举例说明:一个50M的带宽能力的终端接入400MHz的小区时,基站会在400MHz的带宽资源中,选取50MHz的BWP供其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为终端在划分多个BWP时,终端在同一时刻,仅能激活其中1个BWP,即同一时刻终端仅能在工作在1个BWP上,并且,终端的工作范围必须在该BWP的带宽范围内。比如1个50M的终端接入1个400M的大带宽的小区,此时小区为其分配的BWP是400M的某一个50M的部分,所以,终端某一时刻的工作的带宽范围内仅是400M的一部分(50M),即与该终端的相关的资源调度的范围限制在50M的范围内。
综上,已有技术中的BWP分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受终端带宽能力范围限制,即,终端在同一时刻仅能工作在其所处的BWP的频域带宽范围内,当前基于用户资源调度的范围也限制在BWP的范围内。举例说明:若基站为终端分配的BWP仅为20MHz(对应100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则当前小区基于用户调度的负载均衡技术只能在20MHz,即,100个RB范围内进行调度,因而远无法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2)针对大带宽能力的终端,采取BWP的省电机制时,需要为其选择一个较小且合适大小的BWP(即省电BWP(Default BWP))用于其在业务量较小的时候达到省电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Default BWP为固定值,即,在初始化分BWP即已设置,因此,可能出现DefaultBWP无法适用于所有终端的情况,导致部分终端的BWP过小,而无法承载终端正在处理的业务。
综上,在已有技术中,由于对带宽资源的分配方式单一,不够灵活,资源利用率低,无法应对当前的多样化应用场景,严重影响到用户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部分BWP的资源分配方法,以提升BWP分配的灵活性,并且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用户使用体验。
场景一
结合图1,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BWP的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2中:
步骤101,基站根据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将带宽资源划分为多个BWP(多个BWP指两个或两个以上BWP)。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可在基站侧预先设置对于BWP的划分规则,并在终端接入小区后,根据终端支持的带宽能力,选择对应的划分规则。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可根据终端支持的不同的带宽能力(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的带宽信息),对带宽资源进行划分,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终端的带宽能力基本上可以分为:10MHz、20MHz、50MHz、100MHz、200MHz等,基站可根据不同的带宽能力以及小区当前的带宽资源预先制定划分规则。
举例说明:基站可预先设置划分规则,划分规则包括但不限于:对于支持的带宽能力为50MHz的终端,将100MHz的带宽资源划分为2个BWP,每个BWP对应50MHz的带宽,将200MHz的带宽资源划分为4个BWP,每个BWP对应50MHz的带宽。对于支持的带宽能力为100MHz的终端,将200MHz的带宽资源划分为2个BWP,每个BWP对应100MHz的带宽。即,针对不同的支持带宽能力以及不同的带宽资源预先设置对应的划分规则。
当终端接入小区后,基站获取到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并在已设置的规则中选取对应的划分规则。举例说明:若当前小区资源带宽为100MHz,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为50MHz,则基站检索已设置的多个划分规则,确定为该终端选取到的划分规则为:将100MHz的带宽资源划分为2个BWP,每个BWP对应50MHz的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对带宽资源进行划分时,每个划分后的BWP不要求与终端的支持能力相等,但是,其中必须包含至少一个BWP的带宽资源小于等于终端的支持的最大带宽,举例说明:以具有100MHz带宽资源的小区为例,若终端支持的带宽能力为50MHz,可将100MHz带宽资源划分为3个BWP,其中,编号为1的BWP(本申请中,基站将带宽资源划分后,会将每个BWP按照顺序进行编号,本实施例以及下面的实施例中,均已BWPn的形式表示编号为n的BWP,即,编号为1的BWP在下文中简称BWP1)对应的带宽为50MHz,BWP2对应的带宽为20MHz,BWP3对应的带宽为30MHz。具体划分形式可根据实际需求,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102,基站向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以指示终端接入第一BWP。
具体的,RRC/DCI中可携带有第一BWP的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可以为第一BWP的编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可通过向终端发送RRC/DCI消息,指示终端工作在第一BWP,其中,第一BWP可以为默认BWP。举例说明:第一BWP可以为编号为1的BWP(简称BWP1),即,按照划分顺序,位于首位的BWP。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可获取划分后的每个BWP的负载信息,其中,负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负载数量(即,每个BWP上工作的终端的数量)和/或RB利用率等可以标识BWP负载状态的信息。随后,基站可基于每个BWP的负载信息,选择负载最轻的BWP,并向终端发送RRC/DCI消息,使终端工作在该BWP。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负载数量与RB利用率并无直接联系,即,当终端负载数量大时,RB利用率不一定大,相反,当RB利用率大时,终端负载数量不一定大。但是,本领域人员认为终端负载数量过大时可能会潜在地影响RB的利用率。
步骤103,当第一BWP的负载超过负载阈值时,基站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终端工作在第二BWP上。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可周期性获取各BWP的负载信息,在至少一个BWP的负载超过阈值时,基站向负载超过阈值的BWP对应的至少一个终端发送RRC/DCI消息,以指示至少一个终端进行BWP的切换,即,指示至少一个终端切换到对应的第二BWP上(其中,至少一个终端对应的第二BWP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BWP的选择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阐述),以使至少一个负载超过阈值的BWP的负载恢复正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周期性获取各BWP的负载信息,其中,由于BWP的划分粒度不同,即,BWP对应的带宽不相同,因此,可能出现如3图所示的负载情况,参照图3,具体的,当前小区带宽资源为100MHz,终端1-5(指终端1、终端2、终端3、终端4、终端5)支持的带宽能力均为10MHz,带宽划分情况为:将100MHz划分为10个BWP,每个BWP对应10MHz,并且,终端1-5工作在BWP1所在频域(由于频域相同,以下对于终端1-5工作的BWP均称为BWP1)。终端6-10(指终端6、终端7、终端8、终端9、终端10)支持的带宽能力均为50MHz,带宽划分情况为:将100MHz划分为2个BWP,每个BWP对应50MHz,终端6-10工作在BWP1所在频域(为区别于终端1-5工作的BWP1,此处以BWP1’作为区分,并且由于频域相同,以下对于终端6-10工作的BWP均称为BWP1’)。在该场景下,BWP1与BWP1’在频域上存在重叠部分,当统计周期到达时,基站获取到BWP1上的负载信息(统计BWP上的负载信息的方式为检测BWP所属频域上的负载状态)为:终端负载数量为10,BWP2-5上的负载信息为:终端负载数量为5,BWP3-10的终端负载数量均为0。BWP1’上的负载信息为:终端负载数量为10,BWP2’上的终端负载数量为0。假设当前用户负载数量对应的阈值为8,则当前BWP1和BWP1’均超载。但是,由于BWP1和BWP1’的带宽资源不同,例如:终端6-10实际可能只工作在BWP1’的前半部分带宽上,则,如果以终端负载数量作为衡量BWP负载情况的指标时,则对于大粒度的BWP可能负载状态描述出现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因此,针对该种情况,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针对不同粒度大小的BWP设置不同的终端负载数量对应的阈值,例如:针对10MHz带宽的BWP可以设置终端负载数量的阈值为8个,针对50MHz带宽的BWP可以设置终端负载数量的阈值为20个。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果在多个BWP均超载的情况下,基站以多个超载的BWP中的最小粒度BWP的负载情况为基础,对终端进行BWP的切换处理,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第二BWP超载的风险。举例说明:仍以图3中所示场景为例,其中,BWP1与BWP1’均超载,此时,如果将BWP1’中的具有50MHz的2个终端切换到BWP2’上,则同频域上的BWP6-10的负载数量均会变为2,如果将BWP1中的具有10MHz的2个终端切换到BWP6上,则只有BWP6的负载数量会变为2,而BWP7-10的负载数量不发生变化。显然,如果将小粒度的BWP中的终端调整到其它BWP上,则会进一步减小对其他BWP负载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对终端的BWP进行切换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不会由于将终端切换到第二BWP后,使第二BWP超载。基于该前提,在选择需要进行调整的终端时,基站可基于工作在第一BWP上(即超载的BWP)每个终端的切换优先级,选择需要切换的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优先级可以为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的大小。例如,基站可优先选取支持的带宽能力小的终端进行切换(当调整带宽能力小的终端时,对其它BWP的负载影响小),从而降低可能出现的其它BWP超载的风险。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切换优先级还可以为终端处理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即,基站可基于终端正在处理的业务的优先级进行选择。例如:语音业务的优先级较高,若对该类终端进行切换,则会造成语音业务中断,因此,基站可选择对其它比语音业务的优先级低的业务所属的终端进行切换。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基站还可以基于超载的BWP上的每个终端的实际RB使用情况,选择需要调整的终端。具体的,基站可统计超载的BWP上的每个终端的平均RB使用率,并将其与平均RB使用率阈值相比较,如果低于平均RB使用率阈值,则确认该类终端为可调整终端。其中,如果存在多个低于平均RB使用率阈值的终端,则,基站可结合实际超载情况,例如,超载终端数目为2个,则基站确认需要调整2个终端,则可以从低于平均RB使用率阈值的多个终端出选择出2个终端(可以任意选择,也可以选择平均RB使用率最低的2个终端,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果需要将多个终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进行BWP的切换时,为每个终端选择的第二BWP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选择第二BWP的规则可以为:按照BWP负载状态,选择第二BWP。具体的,由于各BWP的负载状态不同,基站可优先选取负载状态较轻的BWP作为第二BWP,并指示需要进行BWP切换的终端切换到第二BWP上。举例说明:若基站选择需要进行调整的终端为终端1,其中,终端1的带宽能力为10MHz,当前小区资源为100MHz,其中,终端1原先工作在BWP1上,基站检测到BWP2-5上的终端负载数量为8,BWP6-8上的终端负载数量为7,BWP9和10上的终端负载数量为4,则基站选择BWP9作为终端1的第二BWP,并指示终端1切换至BWP9。此外,如果存在多个需要调整的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按照备选的BWP(备选BWP即为负载状态轻的,可以作为第二BWP的BWP)的负载状态的大小进行选择,举例说明:如果需要调整的终端为终端1和终端2,则基站先对终端1进行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基站每次只对一个终端进行调整),仍以前述负载状态场景为例,备选BWP为BWP9和10,基站可任意选取其一作为终端1的第二BWP,本实施例中,基站选取BWP9为终端1的第二BWP。显然,在调整终端1后,BWP9的负载数量变为5,BWP10的负载数量仍为4,则基站可选取BWP10作为终端2的第二BWP。在该实施例,基站按顺序为终端选择第二BWP,且第二BWP不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相同的BWP作为需要调整的终端的第二BWP。具体的,基站根据BWP可接收终端的数量,选择可作为第二BWP的BWP。举例说明,仍以前述负载状态场景为例,在阈值为8的情况下,BWP9和BWP10均可再接受4个终端,则基站可将BWP9和BWP10中的任一BWP作为终端1和终端2的第二BWP。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BWP的负载状态,对终端工作的BWP进行调整,从而实现BWP间的负载均衡效果并且提升资源利用率。
场景二
结合图1,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BWP的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4中:
步骤201,基站根据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将带宽资源划分为多个BWP。
具体划分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1,此处不赘述。
步骤202,设置Defulat BWP。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在划分过程中,基站可为每个终端分配对应的Defulat BWP,以使终端在需要判断自身需要进入省电模式时,自动切换到Defulat BWP工作。举例说明:仍以场景一中的划分规则为例,即:若当前小区的带宽资源为100MHz,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为50MHz,则基站可将100MHz划分为2个BWP,每个BWP对应50MHz。在本实施例中,基站还需要预先为终端指定对应的Defulat BWP。
设置Defulat BWP步骤可以包括:
首先,基站依据终端接入的时间信息,检测本地是否存储有对应的Defulat BWP。其中,基站中的Defulat BWP可以按照时间段存储,例如:8:00-12:00对应的Defulat BWP为30MHz,1:00-5:00对应的的Defulat BWP为10MHz。
若基站检测到本地未存储对应时间段的Defulat BWP,则终端的Defulat BWP设置为默认值。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可依据每个时段的终端实际使用带宽资源的情况,对每个时段对应的Defulat BWP进行更新,并通过RRC/DCI消息发送给终端,其中,Defulat BWP的更新步骤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203,基站向终端发送RRC/DCI消息,以指示终端接入第一BWP。
该步骤的具体细节可参照场景一,此处不赘述。其中,与场景一不同的是,RRC/DCI消息中除携带有第一BWP的标识信息外,还携带有Defulat BWP的标识信息以及定时器。Defulat BWP的标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Defulat BWP在带宽资源中的位置信息以及资源大小。定时器的具体作用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204,基站确定每个小区中的平均带宽资源占用率,并根据平均带宽资源占用率,确定Defulat BWP。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可周期性获取每个小区中的每个终端的实际使用带宽资源的情况,并统计每个时段中每个小区中的每个终端的实际使用带宽资源的情况。举例说明:基站每隔20分钟获取A小区中的每个终端的实际使用带宽资源的情况,随后,基站可基于获取到的实际使用带宽资源的情况,计算一个时间段,例如:8:00-12:00之间所有用户使用的带宽资源之和,再求取平均值,得到8:00-12:00之间A小区内每个终端的平均使用带宽资源占用率。
随后,基站根据获取到的平均使用带宽资源占用率设置Defulat BWP,在一个实施例中,Defulat BWP的大小可以大于等于平均使用带宽资源占用率,例如为:30MHz,则30MHz即为A小区在8:00-12:00时间段内的Defulat BWP。
随后,由于每个小区在每个时间段内的平均值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基站会每天对Defulat BWP进行更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会在每个时间段到达时刻,通过RRC/DCI消息,对小区内的所有终端的Defulat BWP进行更新。
举例说明:基站中对于A小区的Defulat BWP记录表中记录有:8:00-12:00对应的Defulat BWP的带宽资源大小为20MHz,17:00-22:00对应的Defulat BWP的带宽资源大小为为30MHz。假设终端1(终端1支持的最大带宽为50MHz)在9:00接入A小区,则基站检测到当前时间段对应的Defulat BWP为20MHz带宽资源大小。基站先依据终端1支持的最大带宽将当前的带宽资进行划分,例如:将200MHz带宽资源划分为4个BWP,每个BWP对应50MHz。以及,基站再将带宽资源中的其中一部分带宽,作为Defulat BWP分配给终端1,具体的,如前所述,基站依据当前时间段,将Defulat BWP的带宽设置为20MHz。随后,基站通过RRC/DCI消息,指示终端1接入4个BWP中的BWP1,其中,RRC/DCI消息还指示Defulat BWP在频域资源上的起始位置以及带宽大小为20MHz,即基站可通过RRC/DCI消息指示终端1在需要切换到DefulatBWP时,将Defulat BWP切换到带宽大小为20MHz的Defulat BWP。
接着终端1按照指示工作在BWP1,同时,终端1存储Defulat BWP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Defulat BWP对应的带宽资源大小,以及所在频域的位置)。若在10:00时,终端1检测到定时器计时结束时(终端1在检测到自身存在流量时,定时器始终清零,在检测到无业务,或者平均业务量小于业务量阈值(该阈值可设置)时,定时器开始计时,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限定),终端1工作在Defulat BWP,即20MHz,以使大带宽终端无需始终工作在最大带宽,从而实现达到省电的目的,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场景三
集合图1,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BWP的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5中:
步骤301,基站根据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将带宽资源划分为多个BWP(多个BWP指两个或两个以上BWP)。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接入小区后,小区所属基站可获取到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即,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并根据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对带宽资源划分。具体划分细节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步骤101,此处不赘述。与场景一中的步骤101中不同的是,基站在对带宽资源进行划分时,本实施例中除考虑每个BWP的大小外,还需要考虑对每个BWP的属性信息进行设置。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
对于BWP的具体设置规则可以为:
1)基站为每个划分后的BWP设置相同的属性信息,即,每个BWP的SCS的大小相同,并且每个BWP的CP的长度也相同。
2)基站可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个BWP设置不同的属性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当前的业务均为小包业务,即每个业务占用的带宽资源较小的场景下,对时延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较大的SCS值。当终端存在时延扩展的场景下,则需要长度较大的CP,以对抗时延扩展效应,从而减小干扰。当终端处于高速移动的场景下,终端将会存在多普勒扩展,则需要较大的SCS值,反之,当终端处于低速移动的场景下,则需要较小的SCS值。因此,针对终端的不同状态,基站可预先对划分后的每个BWP的属性信息进行设置,以使基站可在后续过程中,根据获取到的终端的状态信息,将终端切换到适合的BWP上。
例如:200MHz带宽资源划分为4个BWP,其中,BWP1的SCS和CP为默认值,BWP2的SCS较小,而CP仍为默认值,BWP3的SCS较大,而CP仍为默认值,BWP4的CP较大,而SCS较小。
步骤302,基站向终端发送RRC/DCI消息,以指示终端工作在第一BWP。
若针对上述规则1)中的情形,基站可指示终端工作在默认BWP。具体细节可参照场景一。
若针对上述规则2)中的情形,基站可根据终端当前的状态,为终端选择对应的BWP,例如:若终端为高速移动状态,则可指示终端接入上述规则2)举例中的BWP3。
步骤303,当终端的状态信息超过阈值时,基站指示终端切换到第二BWP。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周期性获取终端的状态信息,以监测终端的状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可通过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获取到终端的速度、时延扩展以及业务类型等信息,具体获取方式可参照已有技术实施例,本申请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应用于上述BWP设置规则1)的情况下:基站若监测到终端的状态信息发生变化,则基站重新对带宽资源进行划分,并为每个划分的BWP设置对应的属性信息,其中,划分后的BWP的大小可与上一次(即上一个周期内的划分情况)相等也可以不等,并且,将其中一个BWP的属性信息依据终端当前的状态信息进行设置,并通过RRC/DCI消息指示终端工作在该BWP。
下面就不同类型的状态信息进行详细举例说明:
1)移动速度
具体的,对于移动速度,基站可将获取到的终端的速度信息与第一状态阈值进行比较,若超过第一状态阈值,则可确定当前终端的为高速移动终端,根据上文可知,对应于高速移动终端,终端需要更大的SCS,以抵抗频偏所造成的干扰。举例说明:初始划分规则为:将200MHz带宽资源,按照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50MHz)划分为4个BWP,每个BWP对应50MHz,并且,按照1.1.1中场景,每个BWP对应的属性信息相同,SCS/CP均为初始值,以及,终端1工作在BWP1。若在周期到达时刻,基站检测到终端当前处于高速移动状态中,则基站可将200MHz带宽资源,再次划分为4个BWP,每个BWP对应50MHz,以及,将BWP2的SCS增大,CP仍为默认值。随后,基站向终端1发送RRC/DCI消息,以指示终端1工作在BWP2。
2)时延扩展
具体的,对于时延扩展,基站可将获取到的终端的时延扩展信息与第二状态阈值进行比较,若超过第二状态阈值,则可确定当前终端的为时延扩展较大,根据上文可知,对应于时延扩展较大的终端,终端需要更大的CP。举例说明:初始化分规则与上文相同,此处不赘述。若在周期到达时刻,基站检测到终端当前时延扩展较大,则,基站可将200MHz带宽资源,再次划分为4个BWP,每个BWP对应50MHz,以及,将BWP2的SCS减小,CP增大。随后,基站向终端1发送RRC/DCI消息,以指示终端1工作在BWP2。
3)业务类型(业务类型指终端的业务包的大小,即分为大/小包业务类型)
具体的,对于业务类型,基站可将获取到的终端的业务类型与第三状态阈值进行比较,若超过第三状态阈值,则可确定当前终端的业务为小包业务,根据上文可知,对应于小包业务,终端需要更大的SCS。举例说明:初始划分规则为:将200MHz带宽资源,按照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50MHz)划分为4个BWP,每个BWP对应50MHz,并且,按照上述规则1)中所述场景,每个BWP对应的属性信息相同,SCS/CP均为初始值,以及,终端1工作在BWP1。若在周期到达时刻,基站检测到终端当前的业务类型为小包业务类型,则,基站可将200MHz带宽资源,再次划分为4个BWP,每个BWP对应50MHz,以及,将BWP2的SCS增大,CP仍为默认值。随后,基站向终端1发送RRC/DCI消息,以指示终端1工作在BWP2。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以切换后的BWP为BWP2为例进行说明,仅为更好的表示“切换动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频域可复用,因此,基站可将终端原工作的BWP1的属性信息进行更改,以实现同一频域位置下的BWP的切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应用于上述BWP设置规则2)的情况下:基站若检测到终端的状态信息发生变化,则基站通过RRC/DCI消息指示终端工作在具有适合的属性信息的BWP上。其中,若已划分的BWP上不具备合适的属性信息的BWP,则基站可重新对BWP进行划分并设置合适的属性信息。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终端的不同状态,使终端切换到具有适合的属性信息的BWP上,以提升终端的业务处理性能,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此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场景一至三中的“BWP划分”阶段,基站还可以通过调整每个小区的终端的初始工作BWP,以达到频域错开的目的,从而在系统处于低负载时段时(指所有小区的实际带宽利用率均小于阈值,阈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10%),降低小区间干扰。举例说明:如图6所示为小区BWP起始位置分配示意图,A、B、C小区的带宽资源均为200MHz,则,基站可指定A小区的所有终端在接入时,工作在如图6所示的A位置所属的BWP上,指定B小区的所有终端在接入时,工作在如5图所示的B位置所属的BWP上,指定C小区的所有终端在接入时,工作在如图所示C位置所属的BWP上。其中,“所属”的意思即为,哪个BWP包含该位置,则终端工作在哪个BWP,并且,起始位置点所属的BWP即为场景一至三中在初始划分BWP阶段的默认BWP。举例说明:B小区为200MHz的带宽资源,先有终端1、终端2支持的带宽资源分别为:10MHz、20MHz。对于终端1,基站将200MHz划分为20个BWP,其中,每个BWP对应10MHz,假设B位置包含于BWP10中,则基站指示终端1接入BWP10。对于终端2,基站将200MHz划分为10个BWP,每个BWP对应20MHz,其中,B位置包含于BWP5,则基站指示终端1接入BWP5。若起始位置点落于两个BWP之间,则选择起始位置点之后的BWP为对应的BWP。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10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1、第二发送模块12。其中,第一发送模块11可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步骤,例如,该模块可以用于支持BWP的分配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2。第二发送模块12可用于“当第一BWP的负载超过负载阈值时,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的步骤,例如,该模块可以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3。
图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200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确定模块21、第二确定模块22以及发送模块23。其中,第一确定模块21可用于“确定第一时间段中接入第一小区的一个或者多个终端的平均带宽资源占用率”的步骤,例如,该模块可以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4。第二确定模块22可用于“根据平均带宽资源占用率,确定第一BWP的大小”的步骤,例如,该模块可以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4。发送模块23可用于执行“在第一时间段中,向接入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工作在第一BWP上”的步骤,例如,该模块可以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3。
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300的又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1、第一发送模块32。其中,第一获取模块31可用于“获取接入第一小区的终端的状态信息”的步骤,例如,该模块可以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303。第一发送模块32可用于“当状态信息超过状态阈值,则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步骤,例如,该模块可以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303。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33,该模块可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获取终端的带宽信息”的步骤。以及,划分模块34,可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BWP划分”步骤。第二发送模块35,可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向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通信装置100、通信装置200和/或通信装置300可以应用于基站或基站中的芯片。
在另一个示例中,图10是一种基站400的结构示意图。
基站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至少一个存储器402、至少一个收发器403、至少一个网络接口404和一个或多个天线405。处理器401、存储器402、收发器403和网络接口404相连,例如通过总线相连。天线405与收发器403相连。网络接口404用于使得接入网设备通过通信链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相连。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可包括各类接口、传输线或总线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例如处理器401,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类型: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用于实现逻辑运算的集成电路。例如,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或多核(multi-CPU)处理器。至少一个处理器401可以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中或位于多个不同的芯片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例如存储器402,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类型: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onlymemory,EEPROM)。在某些场景下,存储器还可以是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402可以是独立存在,与处理器401相连。可选的,存储器402也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例如集成在一个芯片之内。其中,存储器402能够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被执行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可被视为是处理器401的驱动程序。例如,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收发器403可以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与终端之间射频信号的接收或者发送,收发器403可以与天线405相连。收发器403包括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具体地,一个或多个天线405可以接收射频信号,该收发器403的接收机Rx用于从天线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提供给所述处理器401,以便处理器401对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做进一步的处理,例如解调处理和译码处理。此外,收发器403中的发射机Tx还用于从处理器401接收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405发送所述射频信号。具体地,接收机Rx可以选择性地对射频信号进行一级或多级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以得到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所述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发射机Tx可以选择性地对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时进行一级或多级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以得到射频信号,所述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数字基带信号和数字中频信号可以统称为数字信号。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400可对应于前述的实施例的各方法中的基站,并且基站400中的各个元件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至少一段代码,该至少一段代码可由基站执行,以控制基站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基站执行时,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所述程序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介质上,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存储在不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器上。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带宽部分BWP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工作在第一BWP上;
当第一BWP的负载超过负载阈值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工作在第二BWP上,其中,第二BWP的负载比第一BWP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信息包括工作在所述第一BWP的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第一BWP的资源块RB占用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带宽信息,所述带宽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
所述第一BWP和所述第二BWP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确定工作在所述第一BWP的一个或者多个终端的切换优先级;
当所述第一终端的切换优先级低于优先级阈值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优先级用于指示工作在所述第一BWP的每个终端的带宽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平均RB使用率;
当所述第一终端的平均RB使用率小于平均RB使用率阈值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BWP在第一小区的带宽资源的起始位置与接入第二小区的终端工作的BWP在所述第二小区的带宽资源的起始位置不同。
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290224.5A 2018-10-31 2018-10-31 Bwp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1322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0224.5A CN111132278B (zh) 2018-10-31 2018-10-31 Bwp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EP19879868.8A EP3863337A4 (en) 2018-10-31 2019-10-30 BWP AWARD DEVICE AND METHOD
PCT/CN2019/114436 WO2020088544A1 (zh) 2018-10-31 2019-10-30 Bwp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US17/244,108 US11751236B2 (en) 2018-10-31 2021-04-29 BWP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0224.5A CN111132278B (zh) 2018-10-31 2018-10-31 Bwp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278A CN111132278A (zh) 2020-05-08
CN111132278B true CN111132278B (zh) 2021-06-22

Family

ID=70462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0224.5A Active CN111132278B (zh) 2018-10-31 2018-10-31 Bwp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51236B2 (zh)
EP (1) EP3863337A4 (zh)
CN (1) CN111132278B (zh)
WO (1) WO20200885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09382B2 (en) * 2019-07-22 2021-08-31 Dish Wireless L.L.C. Multiple concurrent bandwidth parts for a base station of a cellular network
US20220225306A1 (en) * 2019-07-30 2022-07-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de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23377B2 (en) * 2020-02-14 2022-12-06 T-Mobile Usa, Inc. LTE resource allocation controller
CN113840347A (zh) * 2020-06-24 2021-12-24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4175724A (zh) * 2021-11-05 2022-03-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Bwp回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66911B (zh) * 2022-05-24 2022-11-01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的bwp资源整合方法和系统
WO2024053857A1 (ko) * 2022-09-06 2024-03-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대역폭 부분의 사용률에 기반하여 셀룰러 통신의 전환 여부를 결정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3605A (zh) * 2017-08-31 2017-12-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频域资源的设置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8352974A (zh) * 2017-09-07 2018-07-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规避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及基站
WO2018171413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one or more numerolog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10009A2 (en) * 2008-07-23 2010-01-28 Alcatel Lucent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JP5281162B2 (ja) * 2008-09-03 2013-09-04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通信帯域を割当てるための方法及び関連する装置
US8185120B2 (en) * 2010-03-26 2012-05-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Cellular service with improved service availability
US20150063259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al bandwid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9088988B1 (en) * 2014-01-02 2015-07-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Variable bandwidth of wireless relay node backhaul using beamformed wireless links
US9775087B2 (en) * 2014-10-23 2017-09-2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modes for wireless entity and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9586881B (zh) * 2017-09-29 2021-11-12 株式会社Kt 用于在新无线电中切换带宽部分的方法和装置
US11895645B2 (en) * 2018-08-16 2024-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hare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bandwidth parts
WO2020060764A1 (en) * 2018-09-20 2020-03-26 Google Llc Performing listen-before-talk procedures on bandwidth parts
WO2020064333A1 (en) * 2018-09-25 2020-04-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ing a bandwidth part (bwp)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1413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one or more numerologies
CN107493605A (zh) * 2017-08-31 2017-12-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频域资源的设置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8352974A (zh) * 2017-09-07 2018-07-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规避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及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BWP operation for NR-U;Huawei, HiSilicon;《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3 R2-1811939》;20180824;全文 *
Further discussion on BWP switching;Huawei, HiSilicon;《3GPP TSG-RAN WG4-AH-1807 R4-1809068》;2018070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278A (zh) 2020-05-08
EP3863337A4 (en) 2022-03-30
US20210266920A1 (en) 2021-08-26
WO2020088544A1 (zh) 2020-05-07
EP3863337A1 (en) 2021-08-11
US11751236B2 (en)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2278B (zh) Bwp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2160414B (zh)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US11330589B2 (en) Carrier switching and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749057B1 (en) Method in a radio network node for controlling usage of rat and frequency bandwidth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SG178384A1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scheduling radio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enhanced timeslot assignment (efta)
RU2742949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2022030404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2538211A (ja) Bwpの管理方法および装置、端末
CN113543193A (zh) 一种放松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662720A1 (en) Cellular dual connectivity setup
CN111786764B (zh) 主载波选择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7349A (zh) 一种测量方法及装置
EP397563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pdcch monitoring period
CN104871577A (zh) 业务切换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US10856290B2 (en) Subfram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10297291A1 (en) Srs transmiss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20141840A1 (en) Coordinated schedul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0586219C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组网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4208262B (zh) 载波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13207137B (zh) 一种测量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4600511A (zh) 控制小区状态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23098616A1 (zh) 小区选择方法、小区重选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30217539A1 (en) Method for frequency adjustment,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084870A1 (ja) ユーザ装置、制御方法、記録媒体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2218335A (zh) 窄带物联网的载波间负荷均衡方法、装置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