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2242A - 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2242A
CN111132242A CN201811280794.6A CN201811280794A CN111132242A CN 111132242 A CN111132242 A CN 111132242A CN 201811280794 A CN201811280794 A CN 201811280794A CN 111132242 A CN111132242 A CN 111132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cheduling
physical resource
judging
sub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07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2242B (zh
Inventor
李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807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2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2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2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设置有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和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一终端,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的方法包括: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当第一终端调度完成且满足服务质量时,判断是否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若是,则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本发明实施例限制了信道环境较差的终端调度的PRB,把PRB留给中好点终端使用,保证了中好点用户的感知。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和一种终端调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商用网络中,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大容量多用户的场景不断出现。在用户多的情况下,如果小区差点用户比较多,则由于差点用户频谱效率低,传输同样数据量的业务,差点用户会占用更多的频域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资源;同样,由于差点信道环境差,干扰大,导致重传的概率增大,差点用户也会占用更多的时域调度机会。因此无论从时域还是频域来分析,差点用户对于小区资源的占用是比较大的。对于上行来说,由于1U3D的子帧配置只有1个上行子帧,因此差点用户对小区上行资源的影响会更大,甚至会影响中好点用户的上行感知,对中好点用户的下行业务感知也会带来间接的影响。
比如一个用户在差点做微信图片上传业务,比如上传4MB的图片,则由于信道环境的限制,用户上传等待的时间会比较长,同时这中间,微信的应用客户端可能会由于长时间没有收到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的ACK(Acknowledgement,确认字符)确认包,或者乱序等原因reset TCP连接,原来已成功传输比如20%的数据,又要重头开始,这会进一步浪费小区的上行资源,对于多用户场景,在资源受限时,会导致本可以获得良好用户体验的好点用户也感知不好。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对现有的调度算法进行优化,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可能舍弃掉差点用户的感知。
现有的调度算法主要包括轮询算法(RR)、最大载干比(MAX CI)和正比公平(PF)。RR算法是按照用户的排队顺序依次调度每个用户;MAC CI是每次调度的是信号最好的用户,最大载干比只调度信道质量相对好的用户,对于差点用户可能会一直不调度,如果差点用户的上行业务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能会由于算法的过于极端而矫枉过正,彻底牺牲差点用户的感知;正比公平虽然综合考虑了信道质量和调度公平,但是从现网中的应用效果看,算法只是相对考虑了信道的质量,对于差点用户的“抑制”效果还不是很好。
综上所述,上述三种算法的缺点如下:
轮询算法(RR)为每个用户等比例分配调度机会,差点用户占用的调度机会和中好点用户一样;最大载干比过于偏激,可能会彻底牺牲差点用户的感知;正比公平对于差点用户的限制还不是很好,无法在小区整体性能和差点用户感知中找到平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和相应的一种终端调度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设置有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和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一终端,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的方法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
当第一终端调度完成且满足服务质量时,判断是否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若是,则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如下方式挂载至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起的建立承载请求时,获取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小区的特征参数;
判断所述特征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若是,则获取所述终端的服务标识;
判断所述服务标识是否为默认标识;
若是,则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一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终端通过如下方式挂载至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若所述服务标识不为默认标识,则获取所述终端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
判断所述上行宽带频谱效率,是否大于预设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一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若否,则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二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优选的,所述特征参数包括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和/或,所述小区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
判断所述特征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是否超过终端数量阈值;
若是,则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或,
判断所述小区的特征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
若是,则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或,
判断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是否超过终端数量阈值,以及判断所述小区的特征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
若是,则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优选的,所述基站设置有固定数量的物理资源块;
所述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
基于所述网络参数计算出调度所述第一终端所需要的物理资源块;
采用所述物理资源块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
对所述固定数量进行更新,得到物理资源块的剩余数量。
优选的,所述判断是否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的步骤包括:
判断剩余数量是否为0;
若否,则判定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若是,则停止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优选的,所述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
基于所述网络参数计算出调度所述第二终端所需要的物理资源块;
从所述剩余数量的物理资源块中,采用所述物理资源块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直至所述剩余数量为0。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调度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设置有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和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一终端,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的装置包括:
第一调度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一终端调度完成且满足服务质量时,判断是否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第二调度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优选的,所述基站包括:
特征参数获取柑,用于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起的建立承载请求时,获取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小区的特征参数;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特征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服务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服务标识;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服务标识是否为默认标识;
第一挂载模块,用于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一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优选的,所述基站还包括:
上行宽带频谱效率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服务标识不为默认标识,则获取所述终端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上行宽带频谱效率,是否大于预设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阈值;
若是,则调用第一挂载模块;第二挂载模块,用于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二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优选的,所述特征参数包括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和/或,所述小区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
第二判断模块包括:
数量阈值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是否超过终端数量阈值;
判定子模块,用于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或,
利用率阈值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小区的特征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
所述判定子模块,还用于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或,
同时调用所述数量阈值判断子模块和所述利用率阈值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是否超过终端数量阈值,以及判断所述小区的特征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
所述判定子模块,还用于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优选的,所述基站设置有固定数量的物理资源块;
所述第一调度模块包括:
第一终端网络参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
第一终端物理资源块调度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网络参数计算出调度所述第一终端所需要的物理资源块;
第一终端调度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物理资源块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
更新子模块,用于对所述固定数量进行更新,得到物理资源块的剩余数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包括:
剩余数量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剩余数量是否为0;
第二终端调节子模块,用于判定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停止调度子模块,用于停止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度模块包括:
第二终端网络参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
第二终端物理资源块调度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网络参数计算出调度所述第二终端所需要的物理资源块;
第二终端调度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剩余数量的物理资源块中,采用所述物理资源块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直至所述剩余数量为0。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设置有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和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一终端,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具体的,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当第一终端调度完成且满足服务质量时,判断是否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若是,则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相比于现有的RR、MAX C/I和PF调度算法,本发明实施例结合了RR算法和MAC C/I的优点,在大业务量的多用户场景,比如小区用户达到900或者1200用户时,当上行资源受限,无法保障小区所有用户的上行感知时,通过设置多个调度优先级分层,然后将处于信道环境较好的终端挂载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优先调度,将处于信道环境较差的终端挂载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延后调度,从而限制了信道环境较差的终端调度的PRB,把PRB留给中好点终端使用,保证了中好点用户的感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终端调度的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设置有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和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一终端,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QCI(QoS Class Identifier,QoS服务标识)是一个标度值,用于衡量特定的提供给SDF(Service Data Flow,服务数据流)的包转发行为(如丢包率,包延迟预算),它同时应用于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速率)和Non-GBR承载,用于指定访问节点内定义的控制承载级分组转发方式(如调度权重、接纳门限、队列管理门限、链路层协议配置等),这些都由运营商预先配置到接入网节点中。
根据QoS的不同,承载(Bearer)可以划分为两大类:GBR和Non-GBR。
所谓GBR,是指承载要求的比特速率被网络“永久”恒定的分配,即使在网络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相应的比特速率也能够保持。MBR(Maximum Bit Rate)参数定义了GBR Bear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能够达到的速率上限。MBR的值必须大于或等于GBR的值。相反的,Non-GBR指的是在网络拥挤的情况下,业务(或者承载)需要承受降低速率的要求,由于Non-GBR承载不需要占用固定的网络资源,因而可以长时间地建立。而GBR承载一般只是在需要时才建立。
在接口上使用QCI而不是传输一组QoS参数主要是为了减少接口上的控制信令数据传输量,并且在多厂商互连环境和漫游环境中使得不同设备/系统间的互连互通更加容易,由此,需要规定一定数量的处理行为。
以下是LTE里关于不同QCI的说明:
GBR
QCI=1:Example Services:Conversational voicemscbsc
QCI=2:Conversational Video(Live streaming)
QCI=3:Real Time Gaming
QCI=4:Non-conversational voice(buffered streaming)
Non-GBR
QCI=5:IMS signaling
QCI=6:Video(buffered streaming),TCP-based(e.g.www,email,chat,ftp,p2pfile sharing,progressive video,etc)
QCI=7:Voice,Video(live streaming),interactive gaming
QCI=8:Video(buffered streaming),TCP-based(e.g.www,email,chat,ftp,p2pfile sharing,progressive video,etc)
QCI=9:Video(buffered streaming),TCP-based(e.g.www,email,chat,ftp,p2pfile sharing,progressive video,etc)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会预先将QCI 6~9的每个QCI分为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和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和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的作用在于,基站在对终端调度时,优先调度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的所有终端,当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的所有终端全部调度完成后,再开始调度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的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在调度终端时需要资源,也就是PRB(physical resourceblock,物理资源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设置有固定数量的物理资源块,每完成一次终端调度,就会消耗一定数量的物理资源块,直到所有的PRB全部消耗完,就无法进行调度了。而且,各个终端的网络环境的不相同,比如信号强度、场强强度等,在调度终端时消耗的物理资源块也不相同,比如信号强度好的终端与信号强度差的终端,调度时所消耗的PRB的数量是不相同的。
当然,QCI 6~9并不是只能分为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和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两个分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个调度优先级分层,比如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两个分层、第三调度优先级分层和第四调度优先级分层两个分层,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具有如下特点:
(1)在硬件体系上,设备具备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也就是说,设备往往是具备通信功能的微型计算机设备。另外,还可以具有多种输入方式,诸如键盘、鼠标、触摸屏、送话器和摄像头等,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输入。同时,设备往往具有多种输出方式,如受话器、显示屏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在软件体系上,设备必须具备操作系统,如Windows Mobile、Symbian、Palm、Android、iOS等。同时,这些操作系统越来越开放,基于这些开放的操作系统平台开发的个性化应用程序层出不穷,如通信簿、日程表、记事本、计算器以及各类游戏等,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个性化用户的需求;
(3)在通信能力上,设备具有灵活的接入方式和高带宽通信性能,并且能根据所选择的业务和所处的环境,自动调整所选的通信方式,从而方便用户使用。设备可以支持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以及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等,从而适应多种制式网络,不仅支持语音业务,更支持多种无线数据业务;
(4)在功能使用上,设备更加注重人性化、个性化和多功能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备从“以设备为中心”的模式进入“以人为中心”的模式,集成了嵌入式计算、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生物认证技术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由于软件技术的发展,设备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设置,更加个性化。同时,设备本身集成了众多软件和硬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如下方式挂载至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起的建立承载请求时,获取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小区的特征参数;
判断所述特征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若是,则获取所述终端的服务标识;
判断所述服务标识是否为默认标识;
若是,则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一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具体而言,终端向基站发起建立承载的请求时,基站会先获取包含该终端的小区的特征参数,包括该小区内当前在线的终端总数,和/或,该小区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然后判断特征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是否超过终端数量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或,
判断所述小区的特征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或,
判断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是否超过终端数量阈值,以及判断所述小区的特征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也就是说,当小区内在线的终端总数和小区的PRB利用率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满足时,就可以判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了。
接着,进一步判断终端在基站注册时,是不是默认承载,而判断的依据则是该终端的服务标识,也就是该终端的QCI的数值,如果QCI=9,那么就表示该终端在基站注册时是默认承载,此时,将该终端挂载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来建立承载。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通过如下方式挂载至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若所述服务标识不为默认标识,则获取所述终端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
判断所述上行宽带频谱效率,是否大于预设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一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若否,则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二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也就是说,如果终端在基站注册时,不是默认承载,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判断该终端所处的信道环境,即,该终端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是否大于预设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阈值,具体可以通过基站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收终端上报的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上行参考信号),然后依据SRS来计算上行宽带频谱效率,如果是,则将该终端挂载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来建立承载,否则将该终端挂载至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来建立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挂载之前是同一个终端,只是挂载后方便与调度优先级分层对应进行描述而进行的区分,比如,某个终端如果挂载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那么就是第一终端,如果挂载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那么就是第二终端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正是通过将QCI分层,然后将处于信道环境较好的终端挂载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优先调度,从而限制了信道环境较差的终端调度的PRB,把资源留给中好点终端使用,保证了中好点用户的感知。
所述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第一终端进行调度具体可以为针对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的所有终端进行调度,比如,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了500个终端,那么,就针对这500个终端进行调度。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
基于所述网络参数计算出调度所述第一终端所需要的物理资源块;
采用所述物理资源块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
对所述固定数量进行更新,得到物理资源块的剩余数量。
因为终端所处的信道环境不同,调度时所消耗的PRB也是不同的,所以,当基站对挂载在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的所有第一终端进行调度时,会首先分别获取各个第一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可以是一次性获取所有第一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然后计算出各个第一终端调度所需要的PRB,再针对所有第一终端依次进行调度;也可以是获取一个第一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然后计算出其调度所需要的PRB,再对其进行调度,调度完成后再继续获取下一个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然后对其进行调度,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第一终端全部调度完成。
调度完成之后,统计出调度全部第一终端所消耗的PRB,然后从固定数量的PRB中减去消耗的数量,得到剩余的PRB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某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是用于计算调度该终端所需要消耗的PRB,所以,只要是可以计算出PRB的网络参数都可以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比如终端的信号强度、场强强度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102,当第一终端调度完成且满足服务质量时,判断是否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是否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剩余数量是否为0;
若否,则判定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若是,则停止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具体而言,基站MAC调度用户时先轮询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如果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调度完还有剩余的PRB,再调度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的终端,其中,调度完的含义是满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后还有剩余PRB资源。
步骤103,若是,则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
基于所述网络参数计算出调度所述第二终端所需要的物理资源块;
从所述剩余数量的物理资源块中,采用所述物理资源块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直至所述剩余数量为0。
具体而言,基站对第二终端进行调度时,方法与调度第一终端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会出现PRB不够调度所有第二终端的情况,比如,第二终端有200个,但是调度完所有第一终端后,剩余PRB只能够调度150个第二终端。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在调度第二终端时,当剩余PRB都消耗完成时,则结束调度流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设置有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和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一终端,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具体的,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当第一终端调度完成且满足服务质量时,判断是否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若是,则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这样,通过设置多个调度优先级分层,然后将处于信道环境较好的终端挂载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优先调度,将处于信道环境较差的终端挂载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延后调度,从而限制了信道环境较差的终端调度的PRB,把PRB留给中好点终端使用,保证了中好点用户的感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终端调度的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设置有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和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一终端,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的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调度模块201,用于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
第一判断模块202,用于当第一终端调度完成且满足服务质量时,判断是否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第二调度模块203,用于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
特征参数获取柑,用于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起的建立承载请求时,获取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小区的特征参数;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特征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服务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服务标识;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服务标识是否为默认标识;
第一挂载模块,用于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一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上行宽带频谱效率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服务标识不为默认标识,则获取所述终端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上行宽带频谱效率,是否大于预设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阈值;
若是,则调用第一挂载模块;第二挂载模块,用于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二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特征参数包括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和/或,所述小区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包括:
数量阈值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是否超过终端数量阈值;
判定子模块,用于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利用率阈值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小区的特征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
所述判定子模块,还用于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同时调用所述数量阈值判断子模块和所述利用率阈值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是否超过终端数量阈值,以及判断所述小区的特征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
所述判定子模块,还用于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站设置有固定数量的物理资源块;
所述第一调度模块包括:
第一终端网络参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
第一终端物理资源块调度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网络参数计算出调度所述第一终端所需要的物理资源块;
第一终端调度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物理资源块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
更新子模块,用于对所述固定数量进行更新,得到物理资源块的剩余数量。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包括:
剩余数量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剩余数量是否为0;
第二终端调节子模块,用于判定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停止调度子模块,用于停止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度模块包括:
第二终端网络参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
第二终端物理资源块调度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网络参数计算出调度所述第二终端所需要的物理资源块;
第二终端调度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剩余数量的物理资源块中,采用所述物理资源块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直至所述剩余数量为0。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和一种终端调度的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设置有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和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一终端,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的方法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
当第一终端调度完成且满足服务质量时,判断是否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若是,则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如下方式挂载至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起的建立承载请求时,获取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小区的特征参数;
判断所述特征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若是,则获取所述终端的服务标识;
判断所述服务标识是否为默认标识;
若是,则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一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如下方式挂载至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若所述服务标识不为默认标识,则获取所述终端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
判断所述上行宽带频谱效率,是否大于预设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一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若否,则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二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参数包括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和/或,所述小区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
判断所述特征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是否超过终端数量阈值;
若是,则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或,
判断所述小区的特征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
若是,则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或,
判断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是否超过终端数量阈值,以及判断所述小区的特征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
若是,则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置有固定数量的物理资源块;
所述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
基于所述网络参数计算出调度所述第一终端所需要的物理资源块;
采用所述物理资源块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
对所述固定数量进行更新,得到物理资源块的剩余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的步骤包括:
判断剩余数量是否为0;
若否,则判定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若是,则停止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
基于所述网络参数计算出调度所述第二终端所需要的物理资源块;
从所述剩余数量的物理资源块中,采用所述物理资源块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直至所述剩余数量为0。
8.一种终端调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设置有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和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一终端,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挂载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的装置包括:
第一调度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一终端调度完成且满足服务质量时,判断是否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第二调度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特征参数获取柑,用于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起的建立承载请求时,获取与所述终端对应的小区的特征参数;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特征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服务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服务标识;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服务标识是否为默认标识;
第一挂载模块,用于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一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一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上行宽带频谱效率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服务标识不为默认标识,则获取所述终端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上行宽带频谱效率,是否大于预设的上行宽带频谱效率阈值;
若是,则调用第一挂载模块;第二挂载模块,用于将所述终端作为第二终端,挂载至所述第二调度优先级分层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参数包括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和/或,所述小区的物理资源块利用率;
第二判断模块包括:
数量阈值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是否超过终端数量阈值;
判定子模块,用于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利用率阈值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小区的特征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
所述判定子模块,还用于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同时调用所述数量阈值判断子模块和所述利用率阈值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小区内的终端总数是否超过终端数量阈值,以及判断所述小区的特征资源块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
所述判定子模块,还用于判定所述特征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置有固定数量的物理资源块;
所述第一调度模块包括:
第一终端网络参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
第一终端物理资源块调度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网络参数计算出调度所述第一终端所需要的物理资源块;
第一终端调度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物理资源块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调度;
更新子模块,用于对所述固定数量进行更新,得到物理资源块的剩余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包括:
剩余数量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剩余数量是否为0;
第二终端调节子模块,用于判定可以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停止调度子模块,用于停止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度模块包括:
第二终端网络参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的网络参数;
第二终端物理资源块调度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网络参数计算出调度所述第二终端所需要的物理资源块;
第二终端调度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剩余数量的物理资源块中,采用所述物理资源块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调度,直至所述剩余数量为0。
CN201811280794.6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132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0794.6A CN111132242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0794.6A CN111132242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242A true CN111132242A (zh) 2020-05-08
CN111132242B CN111132242B (zh) 2021-05-25

Family

ID=70484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0794.6A Active CN111132242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224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6485A (zh) * 2011-11-08 2013-05-0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多用户多入多出频选调度的方法
US20130272123A1 (en) * 2010-08-17 2013-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ffic Polic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2123A1 (en) * 2010-08-17 2013-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ffic Policing
CN103096485A (zh) * 2011-11-08 2013-05-0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多用户多入多出频选调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242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975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quality of service monitoring, policy enforcement, and charg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187819B2 (en) Access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network element
US9420602B2 (en) Emergency and prioritized access to wireless resources
JP6103278B2 (ja) 複数のネットワーク事業者間でリソースを共有する通信システム
JP5788554B2 (ja) 区分エンティティおよび容量を区分するための方法
US9565697B2 (en)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scheduling the downlink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network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JP5395982B2 (ja) サービス品質に基づく保証ビットレートのトラフィッ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US8611217B2 (en) Subscriber/service differentiation in advanced wireless networks
US8913494B1 (en) Dynamic allocation of backhaul bearer services based on loading conditions
EP285087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traffic offloading
KR102275579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차별화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686723B2 (en)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based on bandwidth
CN108271219B (zh) 无线网络资源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32242B (zh) 一种终端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55220B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Sarmah et al. A novel approach to prioritized bandwidth management in 802.11 e WLAN
CN107211400A (zh) 网络准入控制方法、接入点及接入控制器
CN111935786B (zh) 一种小区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