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2115A - 一种扩展装置、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扩展装置、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2115A
CN111132115A CN201911423647.4A CN201911423647A CN111132115A CN 111132115 A CN111132115 A CN 111132115A CN 201911423647 A CN201911423647 A CN 201911423647A CN 111132115 A CN111132115 A CN 111132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communication component
component
sub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36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2115B (zh
Inventor
贺跃理
周浩强
郑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36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21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2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115A/zh
Priority to US17/139,663 priority patent/US2021020028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2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04B5/48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扩展装置、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扩展装置包括:第一本体,适配处理设备的第一容纳空间,使所述扩展装置能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一交互组件,能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能用于输入和/或输出数据;第一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处理设备形成第一连接;第二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形成第二连接;第三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形成第三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交互组件能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或所述第三连接和所述处理设备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扩展装置、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媒体数据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扩展装置、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使用蓝牙耳机与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连接进行电话接听、视频会议或播放音频时,存在以下缺陷:1)在蓝牙耳机关机或重启后,需要手动设置蓝牙耳机与PC连接,且连接过程繁琐;2)蓝牙耳机携带、收纳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展装置、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扩展装置,包括:
第一本体,适配处理设备的第一容纳空间,使所述扩展装置能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二容纳空间;
第一交互组件,能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能用于输入和/或输出数据;
第一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处理设备形成第一连接;
第二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形成第二连接;
第三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形成第三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交互组件能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或所述第三连接和所述处理设备连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扩展装置还包括:
第一处理装置,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时,触发所述第三通信组件开启,以及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开启时,触发所述第三通信组件关闭。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包括:
所述第四通信组件,能用于和第三通信组件形成第三连接;
第二处理装置,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时,触发所述第四通信组件开启而与所述第三通信组件建立第三连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处理装置,还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开启时,关闭所述第四通信组件。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包括:
第一子交互组件,包括:
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中的第一子通信组件,能用于和第三通信组件形成第三连接;
第三子通信组件,能用于和第二通信组件建立第二连接;
第二处理装置中的第一子处理装置,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三子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时,触发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开启而与所述第三通信组件建立第三连接,以及检测到所述第三子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开启时,关闭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
第二子交互组件,包括:
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中的第二子通信组件,至少能用于与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形成第四连接;
第四子通信组件,能用于和第二通信组件建立第二连接;
第二处理装置中的第二子处理装置,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四子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时,触发所述第二子通信组件开启而与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建立第四连接,以及检测到所述第四子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开启时,关闭所述第二子通信组件。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如果所述第二子通信组件与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建立的第四连接断开,所述第二子处理装置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子通信组件建立和所述第三通信组件的第三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设备,包括:
第二本体,具有第一容纳空间;
第五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扩展装置形成第一连接;
扩展装置,包括:第一本体,适配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使所述扩展装置能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一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五通信组件形成第一连接;第二通信组件,能用于和第一交互组件形成第二连接;第三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形成第三连接;第一交互组件,能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具有第六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二通信组件形成第二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或所述第三连接能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连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交互组件还包括:
第四通信组件,能匹配所述第三通信组件;
所述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七通信组件,能匹配第三通信组件,其中第七通信组件和所述第四通信组件能连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处理设备还包括:
第二交互组件,能用于输入和/或输出数据;
第三处理装置,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所述第三连接建立时,关闭所述第二交互组件的数据通道,将所关闭的数据通道导通至所述第一连接,使得与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扩展装置检测到所述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所述扩展装置与所述第一交互组件之间建立第三连接;
其中,所述扩展装置,能容纳于所述处理设备的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扩展装置形成第一连接及第二连接;所述扩展装置具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连接和所述第二连接为接触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为无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展装置、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处理设备中设置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容纳于处理设备的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具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容纳有第一交互组件。处理设备和所述扩展装置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及第二连接;扩展装置能与第一交互组件建立第三连接。当扩展装置检测到所述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即扩展装置与第一容纳空间具有相对位移,使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从而第一交互组件自动开启自身的第三连接能力,和扩展装置之间建立第三连接。此时,处理设备确定扩展装置和第一交互组件建立第三连接后,关闭处理设备的第二交互组件的数据通道,将所关闭的数据通道导通至处理设备与扩展装置之间的第一连接,再通过第三连接与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导通。检测到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开启,即扩展装置重新容纳于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断开与第一交互组件的第三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处理设备中设置扩展装置中,第一交互组件容置于扩展装置中,从而可以将第一交互组件收置于处理设备中,使用时将扩展装置从处理设备中取出,第一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及处理设备自动连接,从而方便了用户使用,第一交互组件也不会轻易遗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设备及第一交互组件的应用示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装置及第一交互组件第一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装置及第一交互组件第二应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装置,包括:
第一本体100,适配处理设备11的第一容纳空间,使所述扩展装置能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本体100具有第二容纳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设备11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游戏机、个人数字助理等电子设备。在处理设备11上开设一第一容纳空间如容纳腔,该第一容纳空间的开口位置可以位于处理设备11的本体的侧面、顶面或底面,考虑到扩展装置需要在第一容纳空间中移动,可以将第一容纳空间的开口设置于处理设备11的本体的侧面,如位于如图1、图2所示的处理设备11的本体的左右两个侧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容纳空间的形状与扩展装置的整体形状相匹配。考虑到扩展装置需要在处理设备11的第一容纳空间中来回移动,即扩展装置需要从处理设备11的第一容纳空间拉出及放回,扩展装置的整体形状可以为盒状,对应地,第一容纳空间为长方体状。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扩展装置中需要放置第一交互组件101,因此,扩展装置中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该第二容纳空间用于盛放第一交互组件101。第二容纳空间的形状与第一交互组件101的外部形状匹配,如当第一交互组件101为无线耳机时,第二容纳空间可以为与无线耳机形状匹配的凹槽。当将无线耳机容纳于第二容纳空间的凹槽中时,无线耳机完全被凹槽容纳,无线耳机没有在凹槽外显露的部分,这样,能保证扩展装置顺利地从处理设备11的第一容纳空间拉出及放回。
第一交互组件101,能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能用于输入和/或输出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交互组件101可以为无线耳机,该无线耳机可以为两个或一个,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可以为能容纳两个或一个无线耳机的凹槽。
第一通信组件102,能用于和所述处理设备11形成第一连接。第一通信组件为接触通信的通信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组件102可以为数据接口、接线触脚、金属触点等能与对接设备进行电连接且能实现数据或信号交互的设备,基于该第一通信组件,扩展装置能够与处理设备11建立第一连接。该第一连接属于有线连接,其连接基于物理接触而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组件102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100的下方;如图2所示,当所述第一本体100移动一定位移后,第一通信组件102才能显露。
第二通信组件103,能用于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101形成第二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信组件103可以是金属触点,即所述第一交互组件101的端部设置有接触金属触点,该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一交互组件101的相关元器件如其中的处理装置等电连接,而扩展装置上设置有对应的金属触点,当扩展装置由图2所示的将所述第一本体100从第一容纳空间拉出时,第二通信组件103与扩展装置之间断开第二连接,而将所述第一本体100推进第一容纳空间中时,第二通信组件103与扩展装置上设置有对应的金属触点抵接,第二通信组件103与扩展装置之间的第二连接开启。
第三通信组件104,能用于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101形成第三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交互组件101能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或所述第三连接和所述处理设备11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通信组件104为无线通信组件,其可以为无线热点天线,或者第三通信组件104为蓝牙天线,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通信组件104优选为蓝牙天线。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装置还包括:
第一处理装置105,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时,触发所述第三通信组件104开启,以及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开启时,触发所述第三通信组件104关闭。第一处理装置105可以通过检测第二通信组件103与扩展装置上设置的金属触点是否抵接来确定第二连接是否开启或断开,当第二通信组件103与扩展装置上设置的金属触点断开或抵接时,触点的电压会发生变化,通过检测第二通信组件103的电压变化,即可确定第二连接的连接状态。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三通信组件104可以一直开启,即无论第二连接的连接状态如何,所述第三通信组件104一直处于开启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装置105可以为芯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信号处理器等处理器件。
作为一种可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交互组件101包括:
所述第四通信组件(图中未示出),能用于和第三通信组件104形成第三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为无线通信组件,其可以为无线热点天线,或者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为蓝牙天线,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优选为蓝牙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交互组件101基于所述第四通信组件,即可实现与所述第三通信组件104之间的无线连接即建立第三连接。
第二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出),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时,触发所述第四通信组件开启而与所述第三通信组件104建立第三连接。
当扩展装置从第一容纳空间中推出后,第一处理装置检测到第二连接断开,触发所述第三通信组件104开启而启动所述第三通信组件104的无线连接功能;而第一交互组件101中的第二处理装置也可以对第二通信组件103与扩展装置之间的第二连接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第二通信组件103与扩展装置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将会开启所述第四通信组件,第一交互组件101基于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与所述第三通信组件104之间的建立第三连接,实现第一交互组件101与扩展装置之间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处理装置可以为芯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信号处理器等处理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装置,还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开启时,关闭所述第四通信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交互组件101如为无线耳机时,其可以具有左右声道的两个耳机,在与扩展装置进行无线连接,其中一个耳机作为主耳机,另一个耳机为辅耳机,主耳机直接与扩展装置建立无线连接,另一个耳机即辅耳机通过主耳机与扩展装置间接连接,即辅耳机首先与主耳机建立无线连接,而主耳机已与扩展装置建立无线连接,因此,辅耳机与扩展装置之间的无线连接为间接连接。一般而言,左声道的耳机作为主耳机,右声道的耳机为辅耳机,当然,也可以是右声道的耳机作为主耳机,左声道的耳机为辅耳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交互组件101包括:
第一子交互组件,包括:
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中的第一子通信组件,能用于和第三通信组件104形成第三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子通信组件可以是位于第一子交互组件中的蓝牙天线,其与第二子交互组件中的第二子通信组件共同构成所述第四通信组件。即第一子交互组件基于第一子通信组件能够与第三通信组件104建立第三连接,从而能够与扩展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第三子通信组件,能用于和第二通信组件103建立第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子通信组件可以为接口金属触点等,第一子交互组件通过第三子通信组件能够与扩展装置之间建立有线连接即第二连接。即当第一子交互组件单独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时,当将扩展装置推入至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时,第一子交互组件通过第三子通信组件上的接口金属触点与扩展装置上的对应金属触点对接,第一子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之间建立第二连接。
第二处理装置中的第一子处理装置,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三子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时,触发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开启而与所述第三通信组件建立第三连接,以及检测到所述第三子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开启时,关闭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子处理装置和第二子处理装置构成第一交互组件101的第二处理装置。第一子处理装置检测到第三子通信组件与第二通信组件103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时,开启第一子通信组件而与第三通信组件104建立第三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交互组件为无线耳机时,第一子交互组件可以为左声道耳机或右声道耳机,其为主耳机。
第二子交互组件,包括:
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中的第二子通信组件,至少能用于与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形成第四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连接为无线连接,即第二子交互组件与第一子交互组件之间所建立的无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子通信组件可以是位于第二子交互组件中的蓝牙天线,其与第一子交互组件中的第一子通信组件共同构成所述第四通信组件。即第二子交互组件基于第二子通信组件能够与第一子交互组件中的第一子通信组件建立第四连接,从而能够与第一子交互组件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第四子通信组件,能用于和第二通信组件建立第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子通信组件可以为接口金属触点等,第二子交互组件通过第四子通信组件能够与扩展装置之间建立有线连接即第二连接。即当第二子交互组件单独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时,当将扩展装置推入至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时,第二子交互组件通过第四子通信组件上的接口金属触点与扩展装置上的对应金属触点对接,第二子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之间建立第二连接。
第二处理装置中的第二子处理装置,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四子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时,触发所述第二子通信组件开启而与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建立第四连接,以及检测到所述第四子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开启时,关闭所述第二子通信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子处理装置和第一子处理装置构成第一交互组件101的第二处理装置。第二子处理装置检测到第四子通信组件与第二通信组件103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时,开启第二子通信组件而与第一子交互组件中的第一子通信组件建立第四连接;从而,第二子交互组件通过第一子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连接,即第二子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之间的连接为间接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交互组件为无线耳机时,第二子交互组件可以为左声道耳机或右声道耳机,其为辅耳机。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二子通信组件与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建立的第四连接断开,所述第二子处理装置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子通信组件建立和所述第三通信组件104的第三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作为辅耳机的第二子交互组件确定其与作为主耳机的第一子交互组件之间的第四连接断开时,其可以发起与所述第三通信组件104之间的直接连接,即其可以作为主耳机而与扩展装置之间的建立无线连接。
如果第二子交互组件作为主耳机与扩展装置建立第三连接后,第一子交互组件开启了第一子通信组件,其将不再直接与第三通信组件104建立第三连接,而是去搜索第二子交互组件的第二子通信组件发射的无线信号,与第二子通信组件之间建立第四连接,即当第一子交互组件在确定第二子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之间建立了第三连接后,将作为从耳机建立与第一子交互组件之间的第四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组件102、第二通信组件103、第三子通信组件和第四子通信组件均为接触通信的通信组件;所述第三通信组件104、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为无线通信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展装置,通过在处理设备中设置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容纳于处理设备的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具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容纳有第一交互组件。处理设备和所述扩展装置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及第二连接;扩展装置能与第一交互组件建立第三连接。当扩展装置检测到所述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即扩展装置与第一容纳空间具有相对位移,使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从而第一交互组件自动开启自身的第三连接能力,和扩展装置之间建立第三连接。此时,处理设备确定扩展装置和第一交互组件建立第三连接后,关闭处理设备的第二交互组件的数据通道,将所关闭的数据通道导通至处理设备与扩展装置之间的第一连接,再通过第三连接与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导通。检测到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开启,即扩展装置重新容纳于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断开与第一交互组件的第三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处理设备中设置扩展装置中,第一交互组件容置于扩展装置中,从而可以将第一交互组件收置于处理设备中,使用时将扩展装置从处理设备中取出,第一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及处理设备自动连接,从而方便了用户使用,第一交互组件也不会轻易遗失。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设备11,包括:
第二本体110,具有第一容纳空间;
第五通信组件111,能用于和所述扩展装置形成第一连接;
扩展装置,包括:第一本体100,适配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使所述扩展装置能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本体100具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一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五通信组件111形成第一连接;第二通信组件103,能用于和第一交互组件101形成第二连接;第三通信组件104,能用于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101形成第三连接;第一交互组件101,能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具有第六通信组件106,能用于和所述第二通信组件103形成第二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或所述第三连接能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101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五通信组件111为接触通信的通信组件,其可以与扩展装置上的第二通信组件103形成第二连接。第二通信组件103可以设置于扩展装置上的滑轨或固定连接件上,第五通信组件111与第二通信组件103之间通过相应的连接接口连接,该连接为第一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交互组件101具有第六通信组件106,该第六通信组件106能够在第一交互组件101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扩展装置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时,第六通信组件106与第二通信组件103之间连接。
结合前述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第三子通信组件和第四子通信组件构成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通信组件106。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互组件101还包括:
第四通信组件(图中未示出),能匹配所述第三通信组件104;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为无线通信组件,其可以为无线热点天线,或者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为蓝牙天线,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优选为蓝牙天线。
所述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七通信组件,能匹配第三通信组件,其中第七通信组件和所述第四通信组件能连接。所述第七通信组件为无线通信组件,其可以为无线热点天线,或者所述第七通信组件为蓝牙天线,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七通信组件优选为蓝牙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设备11中也设置有蓝牙通信单元即第七通信组件,这样,所述第一交互组件101可以直接通过第七通信组件而与处理设备11直接建立第三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互组件101优选与扩展装置建立第三连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设备还包括:
第二交互组件(图中未示出),能用于输入和/或输出数据;
第三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出),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所述第三连接建立时,关闭所述第二交互组件的数据通道,将所关闭的数据通道导通至所述第一连接,使得与所述第二交互组件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设备中设置有第三处理装置。第三处理装置能通过第一连接来检测所述第二连接是否断开,当检测到第二连接断开而所述第三连接建立时,将关闭所述第二交互组件的数据通道,将所关闭的数据通道导通至所述第一连接,使得与所述第二交互组件导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交互组件可以的处理设备上的扬声器等元器件,也可以是视频输出端口等。通过将处理设备上的音视频输出端口关闭而使处理设备不再输出音视频数据,而改将关闭的音视频通过第一交互组件101输出。即检测到第一交互组件101与扩展装置之间建立第三连接而能通过第一交互组件101进行音视频数据输出时,即关闭处理设备当前的音视频输出,而通过第一连接、第三连接交由第一交互组件101进行音视频数据输出。
当然,作为一种实现方式,也可以不必关闭处理设备的所述第二交互组件的数据通道,而对所述第二交互组件的数据通道进行复制,再通过第一连接、第三连接向第一交互组件101输出复制数据,而由第一交互组件101及所述第二交互组件一起输出相应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处理装置可以为芯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信号处理器等处理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设备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游戏机、个人数字助理等电子设备。
关于处理设备的结构及功能,可以参照前述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通过在处理设备中设置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容纳于处理设备的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具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容纳有第一交互组件。处理设备和所述扩展装置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及第二连接;扩展装置能与第一交互组件建立第三连接。当扩展装置检测到所述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即扩展装置与第一容纳空间具有相对位移,使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从而第一交互组件自动开启自身的第三连接能力,和扩展装置之间建立第三连接。此时,处理设备确定扩展装置和第一交互组件建立第三连接后,关闭处理设备的第二交互组件的数据通道,将所关闭的数据通道导通至处理设备与扩展装置之间的第一连接,再通过第三连接与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导通。检测到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开启,即扩展装置重新容纳于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断开与第一交互组件的第三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处理设备中设置扩展装置中,第一交互组件容置于扩展装置中,从而可以将第一交互组件收置于处理设备中,使用时将扩展装置从处理设备中取出,第一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及处理设备自动连接,从而方便了用户使用,第一交互组件也不会轻易遗失。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扩展装置检测到所述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所述扩展装置与所述第一交互组件之间建立第三连接;
其中,处理设备,包括:第二本体,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五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扩展装置形成第一连接;
所述扩展装置,包括:第一本体,适配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使所述扩展装置能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一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五通信组件形成第一连接;第二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交互组件形成第二连接;第三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形成第三连接;第一交互组件,能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具有第六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二通信组件形成第二连接。
关于扩展装置、处理设备及第一交互组件及第二交互组件的连接方式及工作模式等,可参见前述图1、图2及图3所涉及的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扩展装置确定第一交互组件与自身的第二连接断开时,将会开启扩展装置中第三通信组件,使扩展装置支持第三连接功能。同时,扩展装置通知第一交互组件也开启自身的第六通信组件的第三连接功能,从而使第一交互组件能够与扩展装置之间建立第三连接。该第三连接为无线连接,而第二连接为第一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之间的有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交互组件也具备检测第二连接断开或开启的功能,当第一交互组件检测到第一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时,也可以自行开启第六通信组件的第三连接功能,从而使第一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之间建立第三连接。
步骤402,通知所述处理设备关闭第二交互组件的数据通道,将所关闭的数据通道导通至所述第一连接、第三连接的通道由第一交互组件输出。
当扩展装置确定第一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之间建立了第三连接后,通知所述处理设备关闭所述第二交互组件的数据通道,将所关闭的数据通道导通至所述第一连接、第三连接的通道由第一交互组件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处理设备中设置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容纳于处理设备的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具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容纳有第一交互组件。处理设备和所述扩展装置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及第二连接;扩展装置能与第一交互组件建立第三连接。当扩展装置检测到所述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即扩展装置与第一容纳空间具有相对位移,使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从而第一交互组件自动开启自身的第三连接能力,和扩展装置之间建立第三连接。此时,处理设备确定扩展装置和第一交互组件建立第三连接后,关闭处理设备的第二交互组件的数据通道,将所关闭的数据通道导通至处理设备与扩展装置之间的第一连接,再通过第三连接与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导通。检测到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开启,即扩展装置重新容纳于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断开与第一交互组件的第三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处理设备中设置扩展装置中,第一交互组件容置于扩展装置中,从而可以将第一交互组件收置于处理设备中,使用时将扩展装置从处理设备中取出,第一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及处理设备自动连接,从而方便了用户使用,第一交互组件也不会轻易遗失。
以下结合实际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设备及第一交互组件的应用示例示意图,如图5所示,处理设备可以为笔记本、游戏机、平板电脑、PAD等。本示例中以笔记本为例进行说明,笔记本的主机部分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容纳空间,以容置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装置。第一容纳空间的形状与扩展装置的外部形状匹配。
第一交互组件以无线耳机作为示例。两个无线耳机中一个作为主耳机,另一个作为辅耳机。其中,主耳机可以通过蓝牙方式直接与扩展装置连接,辅耳机与主耳机通过蓝牙方式连接,辅耳机通过主耳机与扩展装置连接。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装置及第一交互组件第一应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装置及第一交互组件第二应用状态示意图,如图6、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装置可以是托盘,托盘上设置有蓝牙天线,其具有蓝牙连接能力。托盘包括与笔记本主机部分的固定部分,以及沿固定部分能够滑动的滑动部分,滑动部分能够沿固定部分滑动,从而使托盘能够滑动进入第一容纳空间或从第一容纳空间滑出。托盘的滑动部分上设置有两个容纳耳机的凹槽。耳机分别放置于托盘的滑动部分上的凹槽中时,耳机被凹槽全部容置,这样,当托盘位于第一容纳空间中而推动滑动部分沿固定部分滑动时,不会影响托盘的滑动部分在第一容纳空间的滑动。本申请实施例中,托盘的滑动部分上的凹槽相当于托盘上设置的第二容纳空间。
当托盘获取弹出指令后,从笔记本电脑中的第一容纳空间弹出,无线耳机在托盘弹出后即自动开机,开启蓝牙功能。由于托盘自身也具有蓝牙功能,因此,托盘从笔记本电脑中的第一容纳空间弹出时,托盘也开启蓝牙功能,或者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托盘也可以无论从笔记本电脑中的第一容纳空间弹出与否,自身的蓝牙功能一直都开启。
托盘弹出后,启动自身的控制器检测托盘上的耳机数量,当检测到托盘中无耳机时,可以关闭托盘的蓝牙功能。当检测到托盘中有耳机时,正常开启托盘的蓝牙功能。
托盘中的控制器判断与耳机之间的连接是否成功,若未成功,尝试再次开启托盘的蓝牙功能,若成功则通知处理设备的声卡驱动,停止声卡向处理设备的扬声器输出声频数据,而将通过处理设备的扬声器输出声频数据切换至通过托盘及耳机之间的蓝牙连接由耳机输出,这样,用户通过耳机就可以收听到处理设备当前播放发音频数据了。当第一交互设备支持视频输入和/或输出时,也可以将处理设备的音、视频数据通过托盘输出到第一交互组件中,如当第一交互组件为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头盔时,即可将处理设备中的音、视频数据通过该VR头盔进行输出,供用户观看和收听。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托盘弹出后,启动自身的控制器检测托盘上的耳机数量,并检测托盘中的耳机是否被用户取出,若托盘中无耳机或虽然有耳机但未被用户取出,即托盘中的耳机与托盘始终接触,可以关闭托盘的蓝牙功能。当检测到托盘中有两个耳机仅被取出一个时,托盘内的耳机关机,或者托盘被推回笔记本电脑的第一容纳空间中后关机,正常开启托盘的蓝牙功能,被取出的耳机作为主耳机与托盘之间建立蓝牙连接,托盘中的控制器判断与取出的耳机之间的连接是否成功,若成功则通知处理设备的声卡驱动,停止声卡向处理设备的扬声器输出声频数据,而将通过处理设备的扬声器输出声频数据切换至通过托盘及耳机之间的蓝牙连接由耳机输出。当托盘中的另一个耳机被取出后,其与当前连接的主耳机进行蓝牙连接,作为辅耳机接收主耳机发送的音视频数据。托盘的控制器检测到托盘中有两个耳机且均被取出时,开启托盘的蓝牙功能,两个耳机均开机启动蓝牙功能,被取出的两个耳机中,预先设定其中一个为主耳机,如预先将左耳机进作为主耳机,或预先将右耳机进作为主耳机;这样,主耳机搜索托盘的蓝牙连接而与托盘之间建立第三连接即蓝牙连接,辅耳机与主耳机之间建立蓝牙连接,并通过主耳机接收处理设备发送的音视频数据。
当耳机被从托盘取出作为开机条件时,耳机被放回托盘可以作为其关机的条件,当然,也可以将耳机放回托盘且托盘被推回笔记本电脑的第一容纳空间中作为耳机关机的条件。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托盘中的两个耳机预先未设定主耳机及辅耳机的功能时,托盘弹出后,启动自身的控制器检测托盘上的耳机数量,并检测托盘中的耳机是否被用户取出,若托盘中无耳机或虽然有耳机但未被用户取出,即托盘中的耳机与托盘始终接触,可以关闭托盘的蓝牙功能。当检测到托盘中有两个耳机且均被取出时,两个耳机开机并启动蓝牙功能,两个耳机首先搜索另一个耳机是否已建立与托盘之间的蓝牙连接,即两个耳机需要先确认是否其中一个已作为主耳机与托盘之间建立的第三连接,当确认无主耳机建立时,再与托盘之间建立第三连接,最先与托盘建立第三连接的耳机自动作为主耳机,另一个耳机作为辅耳机,辅耳机将与主耳机之间建立第四连接而间接与托盘进行连接,并接收由主耳机发送的来自处理设备的数据如音频数据。当两个未预先设定主辅功能的耳机中的一个被取出时,开机并启动蓝牙功能,在确认当前无主耳机连接存在的情况下,将建立与托盘之间的第三连接而作为主耳机使用。在主耳机与托盘建立第三连接后,另一个耳机被从托盘取出后,将在搜索到主耳机的连接后,与该主耳机之间建立第四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开机与否的条件可以是托盘从笔记本电脑中弹出,或者将耳机是否从托盘中被取出作为耳机开机的条件,即托盘在弹出时存在耳机,耳机又被取出,作为耳机是否开机的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处理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等主体中设置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如托盘等容纳于处理设备的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具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容纳有第一交互组件如无线耳机等。处理设备和所述扩展装置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及第二连接;扩展装置能与第一交互组件建立第三连接。当扩展装置检测到所述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即扩展装置与第一容纳空间具有相对位移,使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从而第一交互组件自动开启自身的第三连接能力,和扩展装置之间建立第三连接。此时,处理设备确定扩展装置和第一交互组件建立第三连接后,关闭处理设备的第二交互组件的数据通道,将所关闭的数据通道导通至处理设备与扩展装置之间的第一连接,再通过第三连接与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导通。检测到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开启,即扩展装置重新容纳于第一容纳空间,扩展装置断开与第一交互组件的第三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处理设备中设置扩展装置中,第一交互组件容置于扩展装置中,从而可以将第一交互组件收置于处理设备中,使用时将扩展装置从处理设备中取出,第一交互组件与扩展装置及处理设备自动连接,从而方便了用户使用,第一交互组件也不会轻易遗失。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扩展装置,包括:
第一本体,适配处理设备的第一容纳空间,使所述扩展装置能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二容纳空间;
第一交互组件,能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能用于输入和/或输出数据;
第一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处理设备形成第一连接;
第二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形成第二连接;
第三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形成第三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交互组件能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或所述第三连接和所述处理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装置,所述扩展装置还包括:
第一处理装置,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时,触发所述第三通信组件开启,以及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开启时,触发所述第三通信组件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展装置,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包括:
所述第四通信组件,能用于和第三通信组件形成第三连接;
第二处理装置,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时,触发所述第四通信组件开启而与所述第三通信组件建立第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展装置,所述第二处理装置,还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开启时,关闭所述第四通信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展装置,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包括:
第一子交互组件,包括:
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中的第一子通信组件,能用于和第三通信组件形成第三连接;
第三子通信组件,能用于和第二通信组件建立第二连接;
第二处理装置中的第一子处理装置,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三子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时,触发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开启而与所述第三通信组件建立第三连接,以及检测到所述第三子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开启时,关闭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
第二子交互组件,包括:
所述第四通信组件中的第二子通信组件,至少能用于与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形成第四连接;
第四子通信组件,能用于和第二通信组件建立第二连接;
第二处理装置中的第二子处理装置,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四子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时,触发所述第二子通信组件开启而与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建立第四连接,以及检测到所述第四子通信组件和第二通信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开启时,关闭所述第二子通信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展装置,如果所述第二子通信组件与所述第一子通信组件建立的第四连接断开,所述第二子处理装置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子通信组件建立和所述第三通信组件的第三连接。
7.一种处理设备,包括:
第二本体,具有第一容纳空间;
第五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扩展装置形成第一连接;
扩展装置,包括:第一本体,适配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使所述扩展装置能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一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五通信组件形成第一连接;第二通信组件,能用于和第一交互组件形成第二连接;第三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形成第三连接;第一交互组件,能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具有第六通信组件,能用于和所述第二通信组件形成第二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或所述第三连接能和所述第一交互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设备,所述第一交互组件还包括:
第四通信组件,能匹配所述第三通信组件;
所述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七通信组件,能匹配第三通信组件,其中第七通信组件和所述第四通信组件能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设备,所述处理设备还包括:
第二交互组件,能用于输入和/或输出数据;
第三处理装置,能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二连接断开,所述第三连接建立时,关闭所述第二交互组件的数据通道,将所关闭的数据通道导通至所述第一连接,使得与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导通。
10.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扩展装置检测到所述扩展装置与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连接断开,所述扩展装置与所述第一交互组件之间建立第三连接;
其中,所述扩展装置,能容纳于所述处理设备的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扩展装置形成第一连接及第二连接;所述扩展装置具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交互组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连接和所述第二连接为接触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为无线连接。
CN201911423647.4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扩展装置、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Active CN111132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647.4A CN111132115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扩展装置、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US17/139,663 US20210200280A1 (en) 2019-12-31 2020-12-31 Control metho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expans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647.4A CN111132115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扩展装置、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115A true CN111132115A (zh) 2020-05-08
CN111132115B CN111132115B (zh) 2022-02-18

Family

ID=70507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3647.4A Active CN111132115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扩展装置、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21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6152A (zh) * 2020-10-30 2021-02-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985969A (zh) * 2021-12-27 2022-01-28 深圳市赛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形态自适应贴合的笔记本电脑耳机无线充电仓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78859U (zh) * 2013-02-01 2013-09-04 韩莹光 带蓝牙耳机的平板电脑
WO2016177111A1 (zh) * 2015-08-24 2016-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
CN106802699A (zh) * 2017-03-27 2017-06-06 杭州联络互动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扩展保护壳及接口扩展方法
CN108632703A (zh) * 2017-03-22 2018-10-09 深圳市三诺声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音箱系统及音箱
CN109379773A (zh) * 2018-09-30 2019-02-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第一输出设备及第二输出设备
CN208707907U (zh) * 2018-10-30 2019-04-05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tws蓝牙耳机收纳装置
CN110035414A (zh) * 2019-03-31 2019-07-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10248344A (zh) * 2019-04-30 2019-09-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02599A (zh) * 2019-10-31 2019-12-2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及其充电盒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78859U (zh) * 2013-02-01 2013-09-04 韩莹光 带蓝牙耳机的平板电脑
WO2016177111A1 (zh) * 2015-08-24 2016-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
CN108632703A (zh) * 2017-03-22 2018-10-09 深圳市三诺声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音箱系统及音箱
CN106802699A (zh) * 2017-03-27 2017-06-06 杭州联络互动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扩展保护壳及接口扩展方法
CN109379773A (zh) * 2018-09-30 2019-02-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第一输出设备及第二输出设备
CN208707907U (zh) * 2018-10-30 2019-04-05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tws蓝牙耳机收纳装置
CN110035414A (zh) * 2019-03-31 2019-07-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10248344A (zh) * 2019-04-30 2019-09-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02599A (zh) * 2019-10-31 2019-12-2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及其充电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6152A (zh) * 2020-10-30 2021-02-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985969A (zh) * 2021-12-27 2022-01-28 深圳市赛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形态自适应贴合的笔记本电脑耳机无线充电仓
CN113985969B (zh) * 2021-12-27 2022-04-01 深圳市赛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形态自适应贴合的笔记本电脑耳机无线充电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115B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4573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facing earphone
US9407981B2 (en) Audio class-compliant charging accessories for wireless headphones and headsets
CN111132115B (zh) 一种扩展装置、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5187700A (zh) 摄像头自动弹出装置和终端
RU260624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икшера для аудиосистемы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истемы док-станции
WO2017181708A1 (zh) 终端的音频切换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141815A (zh) 摄像头自动弹出装置和终端
CN109743654A (zh) 一种蓝牙耳机主副耳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MX2011009675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proporcionar conectividad inalambrica entre un dispositivo de computo portatil y una estacion de acoplamiento del dispositivo de computo portatil.
CN103270702B (zh) 用于在通信会话中启用音频发送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5068958A (zh) 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60195897A1 (en) Multi-device docking station
CN105338393A (zh) 媒体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5224494A (zh) 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601290B (zh) 蓝牙音箱及耳机、蓝牙音频播放设备及系统、切换方法
CN111596881B (zh) 音频播放设备、系统、切换方法及蓝牙音箱、蓝牙耳机
WO2023061127A1 (zh) 通信方法、装置、耳机组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82597B (zh)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86125B (zh) Type-C转接头、终端和电子设备
CN111182518A (zh)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210009511A (ko) Usb 포트를 통해 오디오를 출력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CN111132116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210200280A1 (en) Control metho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expansion device
CN111132114B (zh) 一种扩展装置及数据传输方法
KR100493517B1 (ko) 확장메모리를 장착한 이어폰 및 이를 구비한 메모리확장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