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1551A - 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1551A
CN111131551A CN201811276727.7A CN201811276727A CN111131551A CN 111131551 A CN111131551 A CN 111131551A CN 201811276727 A CN201811276727 A CN 201811276727A CN 111131551 A CN111131551 A CN 111131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emitting
display screen
terminal device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67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67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15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1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15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发光组件、摄像头和显示屏。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边缘区域,所述下边缘区域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显示屏所在的一面,且位于所述显示屏下方;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下边缘区域。本公开通过将发光组件和摄像头设置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所在的一面,且位于显示屏下方的位置,无需额外占用显示屏以外的空间,也无需缩减显示屏的有效显示区域,有效的为摄像头进行补光,电路简单,可靠性高,由此可以实现在高屏占比终端设备中,不减少显示屏有效区域的情况下,为摄像头补光。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来讲,屏占比可表示为显示屏和终端设备前面板面积的相对比值。随着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增加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有效显示区域,终端设备屏占比越来越高,部分产品已达到90%以上,终端设备面板边缘的宽度也随着屏占比的扩大而减小,显示屏以外的空间几乎无法容纳用于补光的发光组件。因此,如何在高屏占比终端设备中,不减少显示屏有效区的情况下设置发光组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发光组件、摄像头和显示屏;
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边缘区域,所述下边缘区域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显示屏所在的一面,且位于所述显示屏下方;
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下边缘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头能够获取反射光,并形成图像数据,所述反射光是被检测对象对所述发光组件发射的光进行反射形成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主板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和柔性电路板,所述发光二极管安装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主板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发光二极管能在所述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发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可以驱动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发光二级管呈矩形阵列排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覆盖在所述显示屏、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摄像头的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下边缘区域中,所述透明盖板的除相对于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显示屏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为油墨区域,所述油墨区域涂有油墨,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油墨区域的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为红外发光组件,用于发射红外光。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将发光组件和摄像头设置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所在的一面,且位于显示屏下方的位置,无需额外占用显示屏以外的空间,也无需缩减显示屏的有效显示区域,有效的为摄像头进行补光,电路简单,可靠性高,由此可以实现在高屏占比终端设备中,不减少显示屏有效区域的情况下,为摄像头补光。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中发光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图。该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在此不做限定。如图1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发光组件10、摄像头11和显示屏12;所述发光组件10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边缘区域13,所述下边缘区域13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显示屏12所在的一面,且位于所述显示屏12下方;所述摄像头11位于所述下边缘区域13。
在本公开中,摄像头可以为前置摄像头,即摄像头可以与屏幕设置在终端设备的同一侧,摄像头的类型可以例如为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摄像头或CCD(点和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摄像头,在此不做限定。
显示屏的类型可以例如为LED显示屏(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LCD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和OLED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中的任意一种,在此不做限定。
发光组件可以发射诸如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各类波长的光中的任意一种,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如图1所示,下边缘区域13可以位于终端设备的面板上,与显示屏12位于面板的同一侧,且位于显示屏12下方。可以在终端设备的下边缘区域13的中间位置设置发光组件10,可以在终端设备的下边缘区域13的右侧位置设置摄像头1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在下边缘区域的左侧位置设置摄像头,或者将摄像头设置在下边缘区域的中间,将发光组件设置在摄像头两侧,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头能够获取反射光,并形成图像数据,所述反射光是被检测对象对所述发光组件发射的光进行反射形成的。所述发光组件可以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主板电性连接。
例如,终端设备在判断需要利用前置摄像头进行人像识别,且光线不足时,终端设备可以控制发光组件发出红外光,接着,终端设备可以控制摄像头获取被检测对象对发光组件发射的红外光进行反射形成的反射光,并形成图像数据。
又如,终端设备在判断需要利用前置摄像头进行拍照,且光线不足时,终端设备可以控制发光组件发出可见光(例如白光),接着,终端设备可以控制摄像头获取被检测对象对发光组件发射的可见光进行反射形成的反射光,并形成图像数据。
本公开通过将发光组件和摄像头设置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所在的一面,且位于显示屏下方的位置,无需额外占用显示屏以外的空间,也无需缩减显示屏的有效显示区域,有效的为摄像头进行补光,电路简单,可靠性高,由此可以实现在高屏占比终端设备中,不减少显示屏有效区域的情况下,为摄像头补光。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中发光组件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所述发光组件10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101和柔性电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102,所述发光二极管101安装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02上。其中,发光二极管10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发出所需波长的光(例如红外光)。发光二极管101的数量不做限定。
例如,如图2所示,发光组件10可以包括六个发光二极管101,该六个发光二极管101可以呈矩阵型阵列均匀排列,并安装(例如,焊接)在柔性电路板102上。例如,发光二极管101可排列为直线型,以尽可能减小所占下边缘区域的宽度。发光二极管均匀分布可以使得发光二极管发光均匀,对摄像头的补光效果也更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可以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主板电性连接。
举例来讲,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主板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能在所述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发光。例如,如图2所示,柔性电路板102可以通过连接器103与终端设备的主板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101能够在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驱动下发光。这样的设置,无需复杂的电路设计,成本低廉,可靠性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可以驱动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
例如,可以通过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控制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可以控制任意一个,或者任意一部分发光二极管发光。这样,无需复杂的电路设计,就可以根据补光或者功耗等需要,灵活控制发光组件发射的光的光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覆盖在所述显示屏、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摄像头的上方。
在本示例中,发光组件发射的光可以透过透明盖板向外发射,摄像头能够接收透过玻璃盖板的反射光,该反射光是被检测对象对所述发光组件发射的光进行反射形成的。其中,透明盖板的材料可以包括诸如玻璃、陶瓷等透明材质,在此不做限定。
这样,可以无需针对摄像头和发光组件在透明盖板上开孔,有利于防止外部的灰尘和液体对终端设备内部元件的侵蚀,增加了终端设备的机械强度和设备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下边缘区域中,所述透明盖板的除相对于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显示屏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为油墨区域,所述油墨区域涂有油墨,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油墨区域的下方。油墨区域可以起到掩盖终端设备内部元件的作用,能够使得终端设备的外观更加美观。
在一种应用示例中,以终端设备为手机,发光组件发射的光为红外光,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为例进行如下说明。
在手机的显示屏为全面屏,即手机的显示屏几乎覆盖手机面板的情况下,某些型号的手机的显示屏的上边缘与手机面板上边缘之间已经全部为屏幕占用,无法在再增加器件。可以在手机的显示屏所在的一面,且位于所述显示屏下方的下边缘区域放置3至6个小尺寸(例如可以为0.7毫米×0.7毫米)的发光二极管,形成发光二极管阵列。发光二极管阵列中,多个发光二级管可以呈矩形阵列排列,例如呈直线排列。
各发光二极管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焊接承载,柔性电路板上可以安装有连接器,该连接器可以与主板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连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能够为发光二极管阵列提供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二极管阵列发光。例如,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驱动发光二极管阵列中任意一个,或者任意一部分发光二极管发光。这样,无需复杂的电路设计,就可以根据补光或者功耗等需要,灵活控制发光组件发射的光的光强。
手机的透明盖板可以覆盖在发光二极管、摄像头和显示屏上方,不需要做外观开孔,以此可以有效保护手机的内部元件不受侵蚀,并增加手机的机械强度。此外,透明盖板的除相对于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显示屏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为油墨区域,可以在油墨区域涂有油墨,并将发光组件设置在油墨区域的下方。油墨区域可以起到掩盖终端设备内部元件的作用,能够使得终端设备的外观更加美观。发光二极管发射的红外光的波长可以在810纳米至1000纳米之间或大于1000纳米,以使得发光二极管发射的红外线能够穿透过涂有油墨的透明盖板,并使得摄像头能够透过透明盖板,获取到被检测对象反射的发光二极管发射的红外线。
在使用过程中,例如,当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空间内需要利用手机的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解锁时,手机可以控制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驱动发光二极管阵列发射红外光,为摄像头进行补光,并接着控制摄像头获取使用者反射的红外光,以形成图像数据。进而,手机可以根据该图像数据进行人脸识别,并根据人脸识别结果判断是否可以解锁。
本公开通过将发光组件和摄像头设置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所在的一面,且位于显示屏下方的位置,无需额外占用显示屏以外的空间,也无需缩减显示屏的有效显示区域,有效的为摄像头进行补光,电路简单,可靠性高,由此可以实现在高屏占比终端设备中,不减少显示屏有效区域的情况下,为摄像头补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组件、摄像头和显示屏;
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边缘区域,所述下边缘区域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显示屏所在的一面,且位于所述显示屏下方;
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下边缘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能够获取反射光,并形成图像数据,所述反射光是被检测对象对所述发光组件发射的光进行反射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主板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和柔性电路板,所述发光二极管安装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主板上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发光二极管能在所述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发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可以驱动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发光二级管呈矩形阵列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覆盖在所述显示屏、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摄像头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边缘区域中,所述透明盖板的除相对于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显示屏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为油墨区域,所述油墨区域涂有油墨,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油墨区域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为红外发光组件,用于发射红外光。
CN201811276727.7A 2018-10-30 2018-10-30 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11315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6727.7A CN111131551A (zh) 2018-10-30 2018-10-30 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6727.7A CN111131551A (zh) 2018-10-30 2018-10-30 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1551A true CN111131551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8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6727.7A Pending CN111131551A (zh) 2018-10-30 2018-10-30 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155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7776A (zh) * 2015-06-11 2015-10-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设置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991844A (zh) * 2016-07-19 2016-10-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及终端设备
CN107105148A (zh) * 2017-06-26 2017-08-29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组合闪光灯模块的拍照系统及拍照方法
CN206640638U (zh) * 2017-07-31 2017-11-14 深圳市道格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5寸全面屏智能手机
CN107426444A (zh) * 2017-09-26 2017-12-01 深圳传音制造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7483680A (zh) * 2017-10-08 2017-12-15 梁天柱 一种具有握姿触发功能的手机拍摄系统
US20180307269A1 (en) * 2017-06-29 2018-10-25 Inodyn Newmedia Gmbh Front-facing camera and maximized display screen of a mobil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7776A (zh) * 2015-06-11 2015-10-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设置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991844A (zh) * 2016-07-19 2016-10-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及终端设备
CN107105148A (zh) * 2017-06-26 2017-08-29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组合闪光灯模块的拍照系统及拍照方法
US20180307269A1 (en) * 2017-06-29 2018-10-25 Inodyn Newmedia Gmbh Front-facing camera and maximized display screen of a mobile device
CN206640638U (zh) * 2017-07-31 2017-11-14 深圳市道格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5寸全面屏智能手机
CN107426444A (zh) * 2017-09-26 2017-12-01 深圳传音制造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7483680A (zh) * 2017-10-08 2017-12-15 梁天柱 一种具有握姿触发功能的手机拍摄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0424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backlight unit
EP3815144B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display apparatus
US916769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CN11511714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34862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454516B1 (ko) 배선 기판,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KR102027416B1 (ko) Led 투명 전광판용 필름기판을 이용한 led 투명 전광판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200070901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제조 방법
CN11067629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2367049A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149496A (zh) 平板显示装置和利用该平板显示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
CN101122705A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KR101935329B1 (ko) μLED 어레이 드라이빙 장치
US20060256579A1 (en) Backlight structure and lighting module therefor
EP2466350A1 (en) LED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00219862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CN107710062B (zh) 连接印刷电路板的结构和具有所述结构的显示设备
CN110826543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210009569A (ko) 연성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131551A (zh) 终端设备
KR102328450B1 (ko) 표시 장치
US1174188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131554A (zh) 终端设备
CN11545791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JP2018087928A (ja) Led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