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1240A - 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1240A
CN111131240A CN201911342981.7A CN201911342981A CN111131240A CN 111131240 A CN111131240 A CN 111131240A CN 201911342981 A CN201911342981 A CN 201911342981A CN 111131240 A CN111131240 A CN 111131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user
backup
user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29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429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12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1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12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tickets, e.g. Kerber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可以基于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确定对应的信息标识,并在从设备中保存有各个备份认证信息的备份标识,在这种机制下,当用户登录状态发生改变时,只需将该用户在主设备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与从设备保存的备份标识进行比对,即可判断出该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是否发生改变。通过这样的方式,只需在确定用户认证信息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用户认证信息的备份更新,减少了不必要的备份操作,进而减少了备份操作对带宽的占用。

Description

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认证体系中通常只会有一台网关设备用于存储本地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当该网关设备发生故障时,所有的本地用户将无法访问网络资源。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了双机热备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一台从设备预先备份本地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当主设备发生故障时,便可将从设备切换成主设备,使得在原主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用户正常访问网络资源。
尽管双机热备解决了网络可靠性不足的问题,但备份过程占用大量带宽的问题尚没有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能够在进行用户认证信息备份之前,优先判断用户认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并只在用户认证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备份的操作,减少了备份过程对带宽的占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应用于主设备,所述主设备用于存储用户认证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当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向从设备发送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将所述信息标识与所保存的对应于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所述备份标识为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响应于所述从设备发送的备份请求,并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由所述从设备在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发送。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应用于从设备,所述从设备用于存储主设备的备份认证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主设备在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将接收到的信息标识与所保存的对应于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所述备份标识为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当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备份请求,以使所述主设备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
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认证信息备份装置,应用于主设备,所述主设备用于存储用户认证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当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向从设备发送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将所述信息标识与所保存的对应于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所述备份标识为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响应单元,响应于所述从设备发送的备份请求,并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由所述从设备在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发送。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认证信息备份装置,应用于从设备,所述从设备用于存储主设备的备份认证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所述主设备在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比较单元,将接收到的信息标识与所保存的对应于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所述备份标识为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请求单元,当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备份请求,以使所述主设备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
更新单元,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基于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确定对应的信息标识,并在从设备中保存有各个备份认证信息的备份标识,在这种机制下,当用户登录状态发生改变时,只需将该用户在主设备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与从设备保存的备份标识进行比对,即可判断出该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是否发生改变。通过这样的方式,只需在确定用户认证信息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用户认证信息的备份更新,减少了不必要的备份操作,进而减少了备份操作对带宽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主设备的认证信息备份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从设备的认证信息备份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认证信息备份方法的交互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认证信息备份方法的交互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主设备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主设备端的认证信息备份装置的框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从设备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从设备端的认证信息备份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主设备的认证信息备份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主设备,该主设备用于存储用户认证信息,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当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向从设备发送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将所述信息标识与所保存的对应于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所述备份标识为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在相关技术中,采用双机热备的技术方案时,需要主设备定时向从设备发送所有本地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以使从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更新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这样的方式使得主设备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定时发送本地保存的所有用户认证信息,该过程既占用了大量带宽,又在没有用户认证信息发生变化时进行了更新,浪费了设备的处理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认证信息在相应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改变。之所以存在这种变化的对应关系,是由于用户认证信息中主要包含用户的身份信息(用户名、密码等)以及所使用的登录设备信息(IP地址、端口号等),这些信息通常只会在用户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改变,因此可以对用户登录状态的变化进行监测,以确定判断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是否发生改变的时机。
在本步骤中,发送至从设备的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可以通过对用户认证信息进行特定运算获得。举例而言,可以通过对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进行哈希运算获得对应的信息标识。当然该举例仅是示意性的,具体如何通过用户认证信息获得信息标识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主设备还可以基于任一用户登录状态变化时的用户认证信息更新本地保存的对应于该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进一步的,本地还可以存储有对应于各个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并在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基于得到的当前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对本地保存的对应于该任一用户的信息标识进行更新。这样做使得在向从设备发送该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后,可以重复发送该信息标识,以避免发送的信息标识丢失而造成备份认证信息更新不及时。
其中,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改变可以有多种情况。例如,用户上线、下线、掉线等。
步骤S104,响应于所述从设备发送的备份请求,并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由所述从设备在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当主设备接收到从设备发送的备份请求时,便可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从设备,以使从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更新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主设备可以将本地保存的所有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从设备,以使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有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
在另一实施例中,主设备可以只向从设备发送登录状态发生改变的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以使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该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与该用户对应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仅发送某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容易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多次向从设备发送该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具体的,可以在接收到从设备发送的备份请求后,向从设备周期性发送该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直到从设备返回针对该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确认报文时,才停止周期性发送的操作。
进一步的,为保证备份认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可以给主设备设定一个时间周期,定时发送所有用户认证信息至从设备,以便从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更新本地保存的所有备份认证信息。举例而言,可以设定该时间周期为24小时,并将发送时间定在晚上12点,那么主设备就会在每天晚上12点定时发送本地保存的所有用户认证信息,以便从设备更新所有备份认证信息。当然,该举例仅是示意性的,具体如何设定时间周期和发送时间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中,用户认证信息可以为用于进行Protal认证的用户认证信息。在Portal认证的场景中,可以仅通过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中的用户名和IP地址确定该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之所以可以仅基于用户名和IP地址获得信息标识,是因为: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主要由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所使用的登录设备信息,而身份信息内的信息或者登录设备内的信息都是连带着一起变动的(即当用户名发生改变时,身份信息中的其他信息也会一起变动;当登录设备信息中的IP地址发生变化时,登录设备信息中的其他信息也会一起变动)。举例而言,当某一用户换了一台登录设备,那么在进行认证过程中,该用户所对应的设备登录信息就从原来设备的信息变成了当前设备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变化仅从IP地址这一项即可判断出来;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同一台登录设备换了一个使用者,那么在认证过程中,用户的身份信息就从上一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变成了当前使用者的身份信息,而该变化从用户名中即可体现出来。由此可知,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情况下只需根据用户名以及IP地址是否发生变化即可判断用户认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因此,仅基于用户名和IP地址确定信息标识的方式,在能够判断出用户认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的同时,减少了得到标识信息的计算量,进而降低了对主设备处理资源的占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基于用户认证信息获得信息标识,并在进行用户认证信息的备份之前,优先通过标识比对的方式确定用户认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且仅在用户认证信息发生变化时进行用户认证信息的备份。这种方式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备份,进而减少了备份操作对带宽和设备处理资源的占用。
参考图2,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从设备的认证信息备份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从设备,该从设备用于存储主设备的备份认证信息,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所述主设备在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从设备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可由在双机热备初始化的过程中根据主设备中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备份得到,或对主设备发生改变的用户认证信息进行备份更新得到。其中,双机热备初始化的过程中,可以将同一用户认证信息分别保存至主设备以及从设备,并将从设备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记为备份认证信息;当然,也可以仅将用户认证信息保存至主设备,再由主设备将保存的所有认证信息发送至从设备,并由从设备保存至预设存储空间,这种情况下,主设备发送给从设备并由从设备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记为备份认证信息。
步骤S202,将接收到的信息标识与所保存的对应于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所述备份标识为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当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时,从设备会从所保存的备份中查找出与该任一用户对应的备份标识,并将该备份标识与接收到的标识信息进行比较,以判断该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即判断该任一用户当前的用户认证信息与该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是否一致)。其中,当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则证明该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发生变化,即需要进行备份更新的操作,进一步执行步骤S203;当比较结果为一致时,则证明该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未发生变化,即不需要进行备份更新的操作,结束本次与主设备的交互。
其中,关于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标识与备份标识是否一致的方法,可以通过将两者进行特定运算的方式判断。举例而言,可以将接收到的信息标识与备份标识做异或运算,当结果为1时,则确定两者不一致;当结果为0时,则确定两者一致。当然,该举例仅是示意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判断,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S203,当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备份请求,以使所述主设备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当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则需要创建相应的备份请求并发送给主设备,以通知主设备需要进行用户认证信息的备份。
步骤S204,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可以为对应于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也可以为主设备保存的所有用户认证信息。具体的可参照上一实施例的介绍,在此不作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将所有用户认证信息均发送至从设备的优势在于,在传输过程中不易发生丢失(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更好),但占用的带宽相对较高;而仅发送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占用的带宽更少,但在传输过程中容易丢失。
基于上述原因,针对仅发送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方法,可以通过多次发送的方式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关于多次发送的方式可参照上一实施例的介绍,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备份认证信息进行备份的同时,还可以基于接收到的信息标识更新保存的备份标识,以用于下一次该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对是否需要进行用户认证信息备份做出判断。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从设备可以基于主设备返回的信息标识与本地保存的备份标识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用户认证信息的备份,只有当标识不一致时,才向主设备发送备份请求。这样的方式使得从设备无需再定时进行更新操作,只需在接收到主设备返回的用户认证信息时进行备份更新即可,减少了对带宽和处理资源的占用。
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认证信息备份方法的交互图,在该方法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主设备检测用户的登录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登录状态的变化主要可以包含用户的上线、下线、掉线等。为方便理解,后续步骤以上线为例作介绍。
步骤S302,主设备读取该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主设备检测到任一用户上线时,即可读取该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以作为该任一用户当前用于认证的用户认证信息。为方便表述,将该任一用户记为用户1。
步骤S303,主设备对读取到的用户认证信息进行标识运算。
在步骤S302得到用户1的用户认证信息后,即可对其进行标识运算。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读取的用户认证信息进行哈希运算以得到对应的信息标识,为方便表述,将得到的信息标识记为标识A。
步骤S304,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得到的信息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周期性发送的方式发送得到标识信息,以防止标识在发送过程中丢失。举例而言,可以以2秒为时间间隔定时发送得到的标识A,发送3次后停止,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保证标识传输可靠性的同时,避免了因标识丢失而造成的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步骤S305,从设备将接收到的信息标识与对应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
在本实施例中,从设备在接收到信息标识后,可以在本地找到对应于用户1的备份标识,为方便表述,将找到的备份标识记为标识a。此时,从设备会将标识A与标识a进行比较,以确定对应于用户1的用户认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标识A与标识a作异或运算以判断两者是否一致。当不一致时,则执行步骤S306;当一致时,则结束本次交互。
步骤S306,从设备创建备份请求。
步骤S307,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备份请求。
步骤S308,主设备获取本地保存的所有用户认证信息。
当主设备接收到从设备发送的备份请求时,即证明主设备与从设备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不一致,需要进行备份。在本实施例中,主设备会获取本地保存的所有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从设备。将所有用户认证信息均发至从设备使得需要备份的用户认证信息不易丢失。
步骤S309,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获取到的所有用户认证信息。
步骤S310,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更新所保存的所有备份认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更新操作的同时,还需要对备份标识进行更新。承接上述举例,在本步骤中,若基于用户1的标识A对标识a进行更新,可以通过A与a进行异或,再用其结果与a进行异或的方式直接将原来的标识a替换为标识A。实际上,该方法利用的是一个二进制数与另一个二进制数经过两次异或运算后即可得到原来的二进制数的特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用户认证信息进行运算得到了相应的信息标识,使得在用户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只需通过判断标识是否发生变化,即可判断用户认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并且仅在确定用户认证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用户认证信息的备份更新。这种方式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备份,进而减少了备份操作对带宽以及设备处理资源的占用。
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认证信息备份方法的交互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主设备检测用户的登录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01-步骤S407的内容与上一实施例一致,具体可参考步骤S301-步骤S307的介绍,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S402,主设备读取该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
步骤S403,主设备对读取到的用户认证信息进行标识运算。
步骤S404,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得到的信息标识。
步骤S405,从设备将接收到的信息标识与对应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
步骤S406,从设备创建备份请求。
步骤S407,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备份请求。
步骤S408,主设备获取本地保存的该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主设备仅获取对应于登录状态发生改变的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并将其发送给从设备。这样的方式使得在需要更新时只需发送发生变化的用户认证信息,进一步减少了对带宽的占用。
步骤S409,主设备周期性向从设备发送获取到的该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仅发送登录状态发生变化的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这种方式在减少带宽占用的同时,也提高了传输的不可靠性。在实际操作中,采用这种方式经常造成用户认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丢失。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本实施例采用了周期性发送的方式,直到从设备返回确认报文,才停止向从设备发送用户认证信息的操作。
这样的方式,使得在保证用户认证信息传输可靠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了对带宽的占用。
步骤S410,从设备监测是否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周期性发送用户认证信息的方式。因此,从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认证信息时,需要向主设备返回确认报文,以告知主设备已经接收到用户认证信息。这样的方式避免了主设备盲目发送用户认证信息,减少了对主设备处理资源的占用。
步骤S411,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更新所保存的对应于该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从设备只需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更新发生变化的用户认证信息即可,而无需对所有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减少了需要更新的备份认证信息的数量。
步骤S412,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确认报文。
步骤S413,主设备停止向从设备发送该用户的用户认证认证信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进行备份更新时,可以仅发送发生变化的用户认证信息,以此进一步减少对带宽的占用。
进一步的,通过周期性发送的方式避免了用户认证信息丢失的情况,提高了用户认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图5为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基于主设备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5,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502、内部总线504、网络接口506、内存5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5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5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5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主设备端的认证信息备份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6,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主设备端的认证信息备份装置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601,当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向从设备发送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将所述信息标识与所保存的对应于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所述备份标识为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响应单元602,响应于所述从设备发送的备份请求,并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由所述从设备在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发送。
可选的,
所述响应单元602,进一步用于向所述从设备发送本地保存的所有用户认证信息,以使所述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有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
可选的,
所述响应单元602,进一步用于向所述从设备发送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以使所述从设备基于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与所述任一用户对应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
可选的,
所述响应单元602,进一步用于向所述从设备周期性发送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直到接收到所述从设备返回的针对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确认报文时,停止周期性发送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用户认证信息用于进行Portal认证;
所述发送单元601,进一步用于基于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中的用户名和IP地址确定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基于从设备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7,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702、内部总线704、网络接口706、内存7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7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7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7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7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从设备端的认证信息备份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8,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从设备端的认证信息备份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801,接收所述主设备在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比较单元802,将接收到的信息标识与所保存的对应于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所述备份标识为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请求单元803,当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备份请求,以使所述主设备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
更新单元804,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认证信息备份装置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比如该方法可以包括:当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向从设备发送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将所述信息标识与所保存的对应于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所述备份标识为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响应于所述从设备发送的备份请求,并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由所述从设备在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发送。
其中,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设备,所述主设备用于存储用户认证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当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向从设备发送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将所述信息标识与所保存的对应于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所述备份标识为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响应于所述从设备发送的备份请求,并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由所述从设备在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包括:
向所述从设备发送本地保存的所有用户认证信息,以使所述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有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所有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包括:
向所述从设备发送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以使所述从设备基于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与所述任一用户对应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从设备发送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包括:
向所述从设备周期性发送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直到接收到所述从设备返回的针对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确认报文时,停止周期性发送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认证信息用于进行Portal认证;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中的用户名和IP地址确定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6.一种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从设备,所述从设备用于存储主设备的备份认证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主设备在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将接收到的信息标识与所保存的对应于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所述备份标识为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当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备份请求,以使所述主设备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
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
7.一种认证信息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设备,所述主设备用于存储用户认证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当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向从设备发送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将所述信息标识与所保存的对应于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所述备份标识为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响应单元,响应于所述从设备发送的备份请求,并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其中,所述备份请求由所述从设备在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发送。
8.一种认证信息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从设备,所述从设备用于存储主设备的备份认证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所述主设备在任一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任一用户的用户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比较单元,将接收到的信息标识与所保存的对应于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标识进行比较,所述备份标识为所述任一用户的备份认证信息的信息标识;
请求单元,当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备份请求,以使所述主设备将本地保存的用户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从设备;
更新单元,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认证信息对所保存的备份认证信息进行更新。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任务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342981.7A 2019-12-23 2019-12-23 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1312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2981.7A CN111131240A (zh) 2019-12-23 2019-12-23 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2981.7A CN111131240A (zh) 2019-12-23 2019-12-23 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1240A true CN111131240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01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2981.7A Pending CN111131240A (zh) 2019-12-23 2019-12-23 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124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3824A (ja) * 2004-06-24 2006-01-12 Nec Corp バックアップデータの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方法、これに用いられる情報サーバ、携帯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933417A (zh) * 2005-09-12 2007-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控板数据的热备份系统及其方法
CN101009516A (zh) * 2006-01-26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数据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62350A (zh) * 2008-04-23 2008-09-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ortal双机热备份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651553A (zh) * 2009-09-03 2010-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CN103064757A (zh) * 2012-12-12 2013-04-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09067551A (zh) * 2018-09-26 2018-12-2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名认证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3824A (ja) * 2004-06-24 2006-01-12 Nec Corp バックアップデータの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方法、これに用いられる情報サーバ、携帯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933417A (zh) * 2005-09-12 2007-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控板数据的热备份系统及其方法
CN101009516A (zh) * 2006-01-26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数据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62350A (zh) * 2008-04-23 2008-09-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ortal双机热备份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651553A (zh) * 2009-09-03 2010-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侧组播业务主备保护系统、方法及路由设备
CN103064757A (zh) * 2012-12-12 2013-04-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09067551A (zh) * 2018-09-26 2018-12-2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名认证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5080B (zh) 应用于分布式服务器集群的数据存储方法和服务器
KR102167613B1 (ko) 메시지 푸시 방법 및 장치
CN111538763B (zh) 一种确定集群中主节点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900385B2 (en) Connection management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n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5426271A (zh) 对分布式存储系统的锁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95530B (zh) 一种实时交通数据传输方法、传输装置及传输系统
CN104301140A (zh) 业务请求响应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331081B (zh)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5277727B (zh) 一种数据灾备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528214B (zh) 一种os的安装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7592199B (zh)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CN113612814B (zh) 一种会话信息的筛选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168774B (zh) 一种基于本地存储的虚拟机迁移方法及系统
CN111211925B (zh) 告警信息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88011B (zh)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agent选择方法及装置
US9967163B2 (en) Message system for avoiding processing-performance decline
CN111131240A (zh) 认证信息备份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20230126682A1 (en) Fault tolerance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network device system,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572290B (zh) 主设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网络系统
CN116466613A (zh) 控制指令的执行方法、被控设备、车站服务器及执行装置
CN112367386A (zh) 基于Ignite的自动化运维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WO2020037607A1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9175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4996200B (zh) 基于rdma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59089B (zh) 一种冗余主机链路冲突模式下设备通信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