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8410A - 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方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8410A
CN111128410A CN201911407679.5A CN201911407679A CN111128410A CN 111128410 A CN111128410 A CN 111128410A CN 201911407679 A CN201911407679 A CN 201911407679A CN 111128410 A CN111128410 A CN 111128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pipe
electromagnetic pump
reactor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76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8410B (zh
Inventor
柴晓明
马誉高
余红星
杨洪润
何晓强
邓坚
苏东川
张卓华
丁书华
冉旭
邱志方
刘余
李松蔚
王金雨
曾畅
张宏亮
李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114076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84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8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8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8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8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5/00Cool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pressure vessel containing the core; Selection of specific coolants
    • G21C15/24Promoting flow of the coolant
    • G21C15/257Promoting flow of the coolant using heat-pipe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00Reactor types
    • G21C1/32Integral reactors, i.e. reactors wherein parts func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actor but not essential to the reaction, e.g. heat exchangers, are disposed inside the enclosure with the core
    • G21C1/326Integral reactors, i.e. reactors wherein parts func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actor but not essential to the reaction, e.g. heat exchangers, are disposed inside the enclosure with the core wherein the heat exchanger is disposed next to or beside the co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方式,包括:反应堆基体111、热管组3、保温层4、电磁泵5、换热器108、回热器110、压缩机111、系统空气入口端113、透平109和系统能量输出端112;所述反应堆基体110内设置有热管组3,所述热管组3上设置有保温层4、电磁泵5和换热器108,所述换热器108上部还设置有换热器出口106和换热器入口107,所述换热器出口106通过透平109与系统能量输出端112连接;所述换热器入口107与回热器110一端连接,所述回热器110另一端通过压缩机111与系统空气入口端113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方式。
背景技术
热管是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热管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反应堆产生的裂变能传导给布置在堆芯中的金属热管蒸发段,热管蒸发段吸收热量后,产生蒸汽,蒸汽沿热管经绝热段后在冷凝段冷却凝固,然后冷凝后的液态金属在毛细力或重力的作用下回到热管蒸发段,构成一个完整的热循环。堆芯热管的冷凝段与热电、热力转换系统直接相连,将热管传来的热量直接转换成电能,剩余的废热经热管通过辐射换热或其它热量导出方式排向最终热阱。
在热管堆设计中,温度较高,在600K~1800K的工作区间内,采用的一般为碱金属热管。同时,由于安全性要求,往往运行不依赖重力甚至要求热管在反重力情形依然能够正常运行,因此,热管堆中采用的通常采用吸液芯提供毛细力实现碱金属热管中液体的回流。显然,吸液芯提供的毛细力不可能无限大,因此热管的传热性能往往受到毛细力的制约。在一些特殊情形,例如反应堆需要短时间升功率,需要强化热管冷凝段和蒸发段之间的工质循环,必须有足够的驱动力实现液体的回流。现在的高温热管,强化毛细力的方式主要是提高热管的吸液芯目数,但提高目数来强化回流驱动力的方式往往存在工艺限制。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泵辅助高温热管的新型热管堆系统,在这种热管堆中,在反应堆升功率或者反重力等毛细力驱动不足的情形,采用电磁泵辅助的方式使得反应堆能够克服热管毛细极限,提高传热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方式,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堆升功率或者反重力等毛细力驱动不足的情况下导致的热管传热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包括:反应堆基体111、热管组3、保温层4、电磁泵5、换热器108、回热器110、压缩机111、系统空气入口端113、透平109和系统能量输出端112;所述反应堆基体110内设置有热管组3,所述热管组3上设置有保温层4、电磁泵5和换热器108,所述换热器108上部还设置有换热器出口106和换热器入口107,所述换热器出口106通过透平109与系统能量输出端112连接;所述换热器入口107与回热器110一端连接,所述回热器110另一端通过压缩机111与系统空气入口端113连接。
所述反应堆基体111内还包括:堆芯1、反射层2、若干根燃料棒102;所述热管组3由若干根热管103组成;所述每根热管103外侧均布六根燃料棒102呈六边形结构,所述六边形结构呈蜂窝状排布形成堆芯1;堆芯1的外侧设置有反射层2和保温层4。
所述每根热管103分为热管绝热段和热管冷凝段;所述电磁泵5设在热管组3的位置包括热管绝热段或热管冷凝段。
所述电磁泵5内包括:电磁泵驱动装置104、泵沟槽和内层铁芯202;所述电磁泵驱动装置104包括初级铁芯201和绕组203;所述电磁泵5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内层铁芯202设置在电磁泵5内部圆心处,电磁泵5内表面与内层铁芯202外表面的间隙为泵沟槽;所述初级铁芯201和绕组203设置在电磁泵5的外表面;所述泵沟槽内放置有若干根热管103,所述热管103在泵沟槽内呈环形排布。
所述电磁泵5设在热管绝热段时,所述电磁泵5设在保温层4内侧;所述电磁泵5设在热管冷凝段时,保温层4包覆在热管103外表面。
所述保温层4具有屏蔽作用。
回热器110上还设置有回热器废气排出端115;所述压缩机111还连接有压缩机能量输入114;所述换热器108还用于能量转换。
一种如上所述的热管反应堆系统的能量转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空气从空气入口113吸入,经过压缩机111的加压后,经过回热器110进入换热器108,通过换热器108升温后进入透平109从系统能量输出端112输出进行发电,之后空气进入回热器110与吸入的未加热空气进行换热后,从回热器废气排出口端115处将废热废气排出,形成开式布雷顿空气循环进行能量转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方式,采用电磁泵辅助的方式使得反应堆能够克服热管毛细极限,提高传热能力。
本发明所述电磁泵为圆柱型高频电磁泵,在电磁泵泵沟放置热管,对热管内的金属液体回流进行驱动,采用高频是利用电磁场的趋肤效应,使得电磁场有一定趋肤深度,主要作用于热管壁附近的金属液体,减弱对热管中心金属气体流动的影响。本发明所述电磁泵可以设置在屏蔽层内的热管绝热段,也可以设置在热管冷凝段。
此外,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反应堆系统更广泛的用途,本发明中采用开式布雷顿循环作为能量转换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电磁泵加载在屏蔽层内的热管组绝热段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电磁泵加载在换热器部分的热管冷凝段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电磁泵设置在屏蔽层内并与换热器连接的结构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电磁泵设置在屏蔽层之外并与换热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电磁泵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电磁泵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热管反应堆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堆芯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堆芯内热管及燃料模块局部放大图
图中:1—堆芯,2—反射层,3—热管组,4—保温层,5—电磁泵;101—反应堆基体,102—燃料棒,103—热管,104—电磁泵驱动装置,106—换热器出口,107—换热器入口,108—换热器,109—透平,110—回热器,111—压缩机,112—系统能量输出端,113—系统空气入口,114—压缩机能量输入端,115—回热器废气排出端,201—初级铁芯,202—内层铁芯,203—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介绍: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包括:反应堆基体111、热管组3、保温层4、电磁泵5、换热器108、回热器110、压缩机111、系统空气入口端113、透平109和系统能量输出端112;所述反应堆基体110内设置有热管组3,所述热管组3上设置有保温层4、电磁泵5和换热器108,所述换热器108上部还设置有换热器出口106和换热器入口107,所述换热器出口106通过透平109与系统能量输出端112连接;所述换热器入口107与回热器110一端连接,所述回热器110另一端通过压缩机111与系统空气入口端113连接。
所述反应堆基体111内还包括:堆芯1、反射层2、若干根燃料棒102;所述热管组3由若干根热管103组成;所述每根热管103外侧均布六根燃料棒102呈六边形结构,所述六边形结构呈蜂窝状排布形成堆芯1;堆芯1的外侧设置有反射层2和保温层4。
所述每根热管103分为热管绝热段和热管冷凝段;所述电磁泵5设在热管组3的位置包括热管绝热段或热管冷凝段。
所述电磁泵5内包括:电磁泵驱动装置104、泵沟槽和内层铁芯202;所述电磁泵驱动装置104包括初级铁芯201和绕组203;所述电磁泵5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内层铁芯202设置在电磁泵5内部圆心处,电磁泵5内表面与内层铁芯202外表面的间隙为泵沟槽;所述初级铁芯201和绕组203设置在电磁泵5的外表面;所述泵沟槽内放置有若干根热管103,所述热管103在泵沟槽内呈环形排布。
所述电磁泵5设在热管绝热段时,所述电磁泵5设在保温层4内侧;所述电磁泵5设在热管冷凝段时,保温层4包覆在热管103外表面。
所述保温层4具有屏蔽作用。
回热器110上还设置有回热器废气排出端115;所述压缩机111还连接有压缩机能量输入114;所述换热器108还用于能量转换。
一种如上所述的热管反应堆系统的能量转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空气从空气入口113吸入,经过压缩机111的加压后,经过回热器110进入换热器108,通过换热器108升温后进入透平109从系统能量输出端112输出进行发电,之后空气进入回热器110与吸入的未加热空气进行换热后,从回热器废气排出口端115处将废热废气排出,形成开式布雷顿空气循环进行能量转换。
所述电磁泵5为高频电磁泵;电磁泵5可以布置在保温层4内的热管绝热段,也可以加载在热管冷凝段,热管绝热段和热管冷凝段都能够提供泵头,使电磁泵5强化热管内金属回流,提高毛细极限。
所述热管反应堆芯内还设置有控制棒,所述控制棒采用旋转控制鼓的设计结构,控制鼓的周向上设置有其他材料的反射层,以实现控制鼓旋转时对反应堆功率的调节。
透平109和和回热器110之间进行空气工质回热。
所述热管是使用吸液芯类型的非重力高效热管,并使用圆柱形高频电磁泵进行辅助驱动。
所述每根热管103分为热管蒸发段、热管绝热段和热管冷凝段;热管蒸发段位于反应堆堆芯1中;热管绝热段和热管冷凝段设置在堆芯1外;热管蒸发段位于反应堆堆芯1中进行热量导出,反应堆可以为快堆,热堆等一切裂变能输出能力的堆芯。
所述热管为碱金属热管,工质可以为钠,钾,锂,钠钾合金等。

Claims (8)

1.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堆基体(111)、热管组(3)、保温层(4)、电磁泵(5)、换热器(108)、回热器(110)、压缩机(111)、系统空气入口端(113)、透平(109)和系统能量输出端(112);所述反应堆基体(110)内设置有热管组(3),所述热管组(3)上设置有保温层(4)、电磁泵(5)和换热器(108),所述换热器(108)上部还设置有换热器出口(106)和换热器入口(107),所述换热器出口(106)通过透平(109)与系统能量输出端(112)连接;所述换热器入口(107)与回热器(110)一端连接,所述回热器(110)另一端通过压缩机(111)与系统空气入口端(11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基体(111)内还包括:堆芯(1)、反射层(2)、若干根燃料棒(102);所述热管组(3)由若干根热管(103)组成;所述每根热管(103)外侧均布六根燃料棒(102)呈六边形结构,所述六边形结构呈蜂窝状排布形成堆芯(1);堆芯(1)的外侧设置有反射层(2)和保温层(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热管(103)分为热管蒸发段、热管绝热段和热管冷凝段;热管蒸发段位于反应堆堆芯(1)中;热管绝热段和热管冷凝段设置在堆芯(1)外;所述电磁泵(5)设在热管组(3)的位置包括热管绝热段或热管冷凝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泵(5)内包括:电磁泵驱动装置(104)、泵沟槽和内层铁芯(202);所述电磁泵驱动装置(104)包括初级铁芯(201)和绕组(203);所述电磁泵(5)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内层铁芯(202)设置在电磁泵(5)内部圆心处,电磁泵(5)内表面与内层铁芯(202)外表面的间隙为泵沟槽;所述初级铁芯(201)和绕组(203)设置在电磁泵(5)的外表面;所述泵沟槽内放置有若干根热管(103),所述热管(103)在泵沟槽内呈环形排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泵(5)设在热管绝热段时,所述电磁泵(5)设在保温层(4)内侧;所述电磁泵(5)设在热管冷凝段时,保温层(4)包覆在热管(103)外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4)具有屏蔽作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其特征在于:回热器(110)上还设置有回热器废气排出端(115);所述压缩机(111)还连接有压缩机能量输入(114);所述换热器(108)还用于能量转换。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热管反应堆系统的能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空气从空气入口(113)吸入,经过压缩机(111)的加压后,经过回热器(110)进入换热器(108),通过换热器(108)升温后进入透平(109)从系统能量输出端(112)输出进行发电,之后空气进入回热器(110)与吸入的未加热空气进行换热后,从回热器废气排出口端(115)处将废热废气排出,形成开式布雷顿空气循环进行能量转换。
CN201911407679.5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方式 Active CN111128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7679.5A CN111128410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方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7679.5A CN111128410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方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8410A true CN111128410A (zh) 2020-05-08
CN111128410B CN111128410B (zh) 2022-07-26

Family

ID=70506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7679.5A Active CN111128410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方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841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4287A (zh) * 2020-05-22 2020-08-28 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核能-空气布雷顿回热循环分布式供能系统
CN111785397A (zh) * 2020-07-17 2020-10-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热管型反应堆的核动力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117016A (zh) * 2020-08-24 2020-12-2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热管堆堆芯传热方案
CN113362971A (zh) * 2021-05-21 2021-09-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静态转换的紧凑型热管堆堆芯结构
CN113539541A (zh) * 2021-07-19 2021-10-22 安徽中科超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核发电电源系统及具有其的核动力汽车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20177A1 (de) * 1986-06-17 1987-12-23 Electric Power Res Inst Pumpe einer zwischenwaermetauscher-anordnung fuer einen fluessigmetallreaktor
JPH02190796A (ja) * 1989-01-20 1990-07-26 Toshiba Corp 液体金属冷却型原子炉の冷却装置
JPH05119175A (ja) * 1991-10-29 1993-05-18 Toshiba Corp 高速炉
US20030102352A1 (en) * 2001-11-12 2003-06-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oldering machine
CN101656460A (zh) * 2009-09-30 2010-02-24 石家庄爱迪尔电气有限公司 液态金属传输用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
US20100322369A1 (en) * 1999-12-28 2010-12-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Liquid cooled nuclear reactor with annular steam generator
CN102759290A (zh) * 2012-07-27 2012-10-31 中北大学 一种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及导热介质
CN103871506A (zh) * 2012-12-11 2014-06-1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核电站高压安全注射系统
CN104575635A (zh) * 2014-12-12 2015-04-2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大型池式钠冷快堆非对称布置的事故余热排出系统
CN106016213A (zh) * 2016-07-28 2016-10-12 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液态金属作为传热介质的太阳能锅炉及其使用方法
CN106981320A (zh) * 2017-04-21 2017-07-25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循环冷却液态重金属反应堆
CN109677639A (zh) * 2018-12-30 2019-04-26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基于闭式布雷顿循环的空间大功率核动力系统
CN110284043A (zh) * 2019-07-23 2019-09-27 深圳市启晟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200-300度用核反应堆控氧型液态金属及其相容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20177A1 (de) * 1986-06-17 1987-12-23 Electric Power Res Inst Pumpe einer zwischenwaermetauscher-anordnung fuer einen fluessigmetallreaktor
JPH02190796A (ja) * 1989-01-20 1990-07-26 Toshiba Corp 液体金属冷却型原子炉の冷却装置
JPH05119175A (ja) * 1991-10-29 1993-05-18 Toshiba Corp 高速炉
US20100322369A1 (en) * 1999-12-28 2010-12-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Liquid cooled nuclear reactor with annular steam generator
US20030102352A1 (en) * 2001-11-12 2003-06-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oldering machine
CN101656460A (zh) * 2009-09-30 2010-02-24 石家庄爱迪尔电气有限公司 液态金属传输用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
CN102759290A (zh) * 2012-07-27 2012-10-31 中北大学 一种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及导热介质
CN103871506A (zh) * 2012-12-11 2014-06-1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核电站高压安全注射系统
CN104575635A (zh) * 2014-12-12 2015-04-2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大型池式钠冷快堆非对称布置的事故余热排出系统
CN106016213A (zh) * 2016-07-28 2016-10-12 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液态金属作为传热介质的太阳能锅炉及其使用方法
CN106981320A (zh) * 2017-04-21 2017-07-25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循环冷却液态重金属反应堆
CN109677639A (zh) * 2018-12-30 2019-04-26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基于闭式布雷顿循环的空间大功率核动力系统
CN110284043A (zh) * 2019-07-23 2019-09-27 深圳市启晟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200-300度用核反应堆控氧型液态金属及其相容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 W. STERBENTZ等: ""Special Purpose Nuclear Reactor (5 MW) for Reliable Power at Remote Sites Assessment Report"", 《UNITED STATES: N. P.》 *
黄海 等: ""SP-100太空反应堆动力系统发展展望"", 《国外核动力》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4287A (zh) * 2020-05-22 2020-08-28 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核能-空气布雷顿回热循环分布式供能系统
CN111785397A (zh) * 2020-07-17 2020-10-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热管型反应堆的核动力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117016A (zh) * 2020-08-24 2020-12-2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热管堆堆芯传热方案
CN113362971A (zh) * 2021-05-21 2021-09-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静态转换的紧凑型热管堆堆芯结构
CN113362971B (zh) * 2021-05-21 2022-10-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静态转换的紧凑型热管堆堆芯结构
CN113539541A (zh) * 2021-07-19 2021-10-22 安徽中科超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核发电电源系统及具有其的核动力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8410B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28410B (zh) 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方式
CN111128415A (zh) 一种采用闭式气体布雷顿循环的热管反应堆及其运行方法
CN111968764A (zh) 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的液态核燃料热管反应堆电源系统及方法
WO2022151618A1 (zh) 用于太阳能塔式发电的新型平板式吸热器及使用其的系统
CN111724917A (zh) 一种热管堆耦合超临界co2循环的核动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30754A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固态储氢余热回收装置
CN111120100A (zh) 一种采用开式气体布雷顿循环的热管反应堆及其运行方法
EP4306870A1 (en) Ultra-supercritical tower-type solar heat absorber
CN110491533A (zh) 一种双层冷却堆芯发电系统
CN217876499U (zh) 一种塔式太阳能超临界空气吸热器
CN111785397A (zh) 一种基于热管型反应堆的核动力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1407762Y (zh) 一种直接发生式太阳能空调系统
CN108869213B (zh) 光子增强热离子发射与二氧化碳循环联合发电装置及方法
CN211858806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固态储氢余热回收装置
CN111998708A (zh) 一种内插弹簧外加螺旋翅片的高温热管
CN209942965U (zh) 一种带换热机组的斯特林发动机系统
CN113586280A (zh) 一种实现红外光转换可见光的全光谱吸收斯特林吸热器
CN113300634A (zh) 一种基于热管传热的两级温差发电余热回收装置
CN202501655U (zh) 一种高效热管吸收式热泵机组
CN217855378U (zh)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氨气发生及吸收装置
CN214223431U (zh) 一种塔式光热电站的热交换系统
CN114440476B (zh) 一种容积式太阳能吸热器
CN220366563U (zh) 一种塔式太阳能旋流吸热器
CN217061451U (zh)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核反应堆
CN112728959B (zh) 一种基于气液相变的发电厂空冷换热器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