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7978B - 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7978B
CN111127978B CN202010060958.5A CN202010060958A CN111127978B CN 111127978 B CN111127978 B CN 111127978B CN 202010060958 A CN202010060958 A CN 202010060958A CN 111127978 B CN111127978 B CN 1111279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mounting plate
shaped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09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7978A (zh
Inventor
宋伟
盛守照
姜斌
兰庭信
滕飞
傅春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20100609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79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7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7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7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7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 G09B9/02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for teaching control of vehicles or other craft
    • G09B9/08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for teaching control of vehicles or other craft for teaching control of aircraft, e.g. Link train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 G09B9/02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for teaching control of vehicles or other craft
    • G09B9/08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for teaching control of vehicles or other craft for teaching control of aircraft, e.g. Link trainer
    • G09B9/16Ambient or aircraft conditions simulated or indicated by instrument or alarm
    • G09B9/20Simulation or indication of aircraft attitu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将四旋翼飞行器设置在可以转动的十字绞上,在四旋翼飞行器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飞行控制板用来完成对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整个实验台外部从下往上分别为底座、搬运手把、安装板、罩壳、托板、十字绞、无人机安装板;内部从下往上分别为控制器安装板、电缸、方位轴座、圆法兰直线轴承、导电环底板、导电环主轴、导电环外壳,其中电缸的升降带动托板上下移动来限制姿态角度范围,无人机安装板通过轴连接编码器,其反馈角度用来做航向角的补偿。本发明作为开放型实验教学的硬件平台,结构小巧,空间布局合理,能紧密联系课堂教学,体现自动控制原理各主要理论的物理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飞行模拟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
背景技术
四旋翼无人机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飞行灵活,适合复杂环境下的作业,能在近地面环境执行巡查、监测等任务,可用于军事和民用。四旋翼无人机可以通过远程遥控设备控制飞行,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适中、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特点。与其他无人机相比它机械结构设计简单,滞空能力强,静态飞行、低速飞行特性好,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各种飞行姿态。应用于军事上,可配备相机或者摄像机,完成低空的侦察任务,监视战场进行损伤评估等。
四旋翼飞行器的整体结构虽然相对简易,但是作为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控制系统,空气动力学特性复杂,系统建模也相对困难,外部的干扰更是增加了对其控制的算法的要求。而且它也是一个多学科的技术综合体,涉及到刚体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控制,检测,信息等学科。
目前,多数高校及科研机构采用纯数值仿真实验的方法模拟飞行器的飞行,这样的实验手段虽高效便捷,但由于其难于真实地展现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使仿真结果的置信度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纯数值仿真所带来的弊端,而建立了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同时也克服了实物飞行试验所带来的风险大、成本高等缺点,功能完善、操作简单,对于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控制系统,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实际工程经验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包括底座,控制器安装板、安装板、罩壳、托板、电缸、导轨、圆法兰直线轴承、方位轴座、旋转编码器、导电滑环、十字绞下叉、十字绞上叉、十字绞、无人机安装板;
所述底座上具有上部开口的筒罩,所述安装板安装于该筒罩开口处,所述罩壳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底座、筒罩、安装板、罩壳通过安装为一个整体;
所述罩壳顶部上以及安装板上各开设有四个上下对应的通孔,一个电缸以及三个圆法兰直线轴承对应固定一个安装板的通孔处,每个圆法兰直线轴承内设有一根导轨,所述电缸的电缸轴穿过罩壳顶部的通孔,所述导轨也穿过罩壳顶部的通孔,位于罩壳外的电缸轴和导轨均连接托板;
所述方位轴座安装在安装板的上部,所述旋转编码器位于方位轴座内部;
所述罩壳顶部的中心位置以及托板的中心位置各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导电滑环贯穿上述两个通孔,且导电滑环固定在方位轴座上,所述导电滑环包括导电环底板、导电环主轴、导电环外壳,所述导电环主轴固定在方位轴座上,导电环底板位于导电环主轴下端,导电环外壳位于导电环主轴外部;
所述十字绞下叉安装在导电环主轴上端,所述十字绞上叉位于十字绞下叉上部,两者之间通过十字绞活动连接,所述无人机安装板安装在十字绞上叉上,所述无人机固定在无人机安装板上;所述托板的通孔大于十字绞下叉和十字绞上叉,托板可接触无人机安装板。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搬运手把,搬运手把位于筒罩外围。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筒罩内的底座上设有控制器安装板,控制器安装板上具有电缸驱动器及数据采集板。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轨与托板之间通过导轨安装轴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十字绞下叉与导电环主轴之间通过十字绞安装轴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十字绞下叉上设有用于锁紧十字绞的十字绞锁片。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实验过程中,被控对象采用的是真实的四旋翼飞行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组成与设计,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2.本发明的承载平台,其结构稳定、可靠,可将四旋翼飞行器平台进行上下移动,能限制飞行器姿态角的范围,同时承载平台中的编码器对于航向角起到了一定的补偿作用,提高了航向精度。
3.可以在该实验平台上进行新的算法验证,避免因算法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能减小研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控制/驱动图;
其中,1-底座,2-搬运手把,3-安装板,4-罩壳,5-托板,6-十字绞,7-无人机安装板,8-控制器安装板,9-电缸,10-旋转编码器,11-导轨,12-方位轴座,13-圆法兰直线轴承,14-导电环底板,15-导电环主轴,16-导电环外壳,17-导轨安装轴,18-十字绞下叉,19-十字绞锁片,20-十字绞安装轴,21-十字绞上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机械设计部分与飞行控制部分组成。机械设计部分主要对四旋翼飞行器进行固定,把四旋翼固定到实验台上,可以保障实验的安全,同时实验台内装有电缸,可对四旋翼飞行器平台进行上下移动。飞行控制部分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对四旋翼飞行器进行控制,二是与底座里的数据采集板进行通信,三是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可以在上位机界面上写指令进行控制;
整体架构的组成如下:稳压电源、承载平台、电缸驱动及编码器、数据采集板、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板、遥控器、平台PC机。其中,稳压电源给整个实验台进行供电,承载平台是整个实验台的机械设计部分。在承载平台内部装有电缸驱动器,用来控制电缸的升降,通过托板的上下移动来限制姿态角的范围,编码器用作航向角的补偿,数据采集板将该信息反馈给飞行控制板。飞行控制板直接安装在四旋翼飞行器上,同时,使用遥控器和2.4GHz接收机进行无线通信,可实现对四旋翼飞行器的手动飞行。平台PC机装有上位机软件,用于下达指令以及接收飞行器的姿态信息。
上位机,其主界面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数字示波器,数字信号发生器,控制系统结构图和操作面板。其中,数字示波器主要用来显示指令测量范围、反馈测量范围、角速率测量范围以及控制测量范围,可通过数字示波器旋钮调节示波器的状态、选择通道以及设置量程等。同时数字示波器也具有打印功能,可将实验获得数据以及曲线进行打印,方便后面的数据记录与分析。同时数字信号发生器可对输入信号参数进行编辑,可以选择单通道实验,或者是多个通道的任意组合实验。控制系统结构图由姿态角环控制器,角速率环控制器,姿态角环反馈,角速率环反馈,控制分配,四旋翼等几个模块组成。操作面板有准备按钮,俯仰、滚转和偏航通道选择按钮,限位姿态输入编辑栏,达位启动按钮,开始试验按钮,时域频域切换按钮,时域频域分析按钮和结束实验按钮。
本发明通信方式主要采用无线WIFI传输,飞行控制板与数据采集板都搭载了ESP32通信模块,其通信方式通过AT指令进行配置。
通过AT指令对ESP32进行如下配置:将飞行控制板配置成TCP服务器;将数据采集板配置成TCP客户端1。上位机写成TCP客户端2。TCP服务器可与其所有客户端之间通信,客户端之间不可进行通信。
该实验台及示教系统同时配有遥控器,可以通过上位机控制,也可使用遥控器进行手动控制。
飞行控制板与数据采集板都设计了宽电压输入,即满足直流9V~36V的输入电压范围。
该实验台及示教系统的供电采用稳压电源外界供电,所有控制板、驱动器以及电调都选用直流12V供电。
所有控制板都搭载了EEPROM,都具有断电保存数据的功能。同时编码器为绝对式编码器,也具有断电保存数据的功能。
本发明为四旋翼飞行器特别制作了一个三自由度的承载平台,其顶端安置了一个十字绞,该十字绞可以进行两个自由度的转动;具体的说,十字绞下叉与十字绞上叉都设有过孔,过孔与十字绞上的十字绞锁片相配合,用来锁住十字绞。十字绞的上叉通过螺丝与四旋翼飞行器紧固连接,十字绞的下叉通过螺丝与导电环主轴进行连接,导电环主轴可以进行360度旋转,呈现出真实的三维姿态变化,同时轴的另一端安装了编码器,用来做航向角的补偿。
本发明选用TDK运动传感器构成机载姿态传感器,用于测量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信息,该姿态传感器重量轻,体积小,功率低,可以输出三维线加速度、三维角速度等数据,通过SPI协议与外界通信。
飞行控制部分主要有飞行控制板与数据采集板组成,飞行控制板主要用于控制四旋翼无人机,其上搭载了无线WIFI模块,用于和数据采集板以及上位机进行通信。数据采集板用来控制底座中电缸的升降以及读取编码器数据,可以通过上位机写指令给飞行控制板,然后飞行控制板把指令发送给数据采集板,起到上位机对数据采集板的控制。
本发明的飞行控制板采用STM32F767VIT6为主控芯片,用于接收、解析上位机以及数据采集板发过来的信息,可快速生成四路PWM信号驱动四个电机实现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同时,可向上位机反馈飞行器的姿态信息。此外,该芯片也同时配置了六路输入捕获,用于接2.4GHz接收机,使用遥控器进行无线通信,实现手/自动飞行的无缝切换,保证飞行器的安全。
本发明的数据采集板采用STM32F103C8T6为主控芯片,用于接收、解析飞行控制板发过来的信息,可快速生成PWM信号驱动电缸进行上下移动,此外,该芯片配置了SPI接口,用来读取编码器的角度信息,并将该数据发送给飞行控制板,实现对航向角的补偿,确保航向的精度。
如图2所示,整个实验台外部从下往上分别为底座1、搬运手把2、安装板3、罩壳4、托板5、十字绞6、无人机安装板7;内部从下往上分别为控制器安装板8、电缸9、方位轴座12、圆法兰直线轴承13、导电环底板14、导电环主轴15、导电环外壳16。搬运手把2安装在底座1的两侧,在底座1内部装有控制器安装板8,上面主要装电缸驱动器及数据采集板,底座1的上面是安装板3,安装板3一侧的方孔是用来装电缸9的,其他的三个圆孔配上圆法兰直线轴承13用来安装导轨11。在安装板3正中央的上部装了方位轴座12,方位轴座12的内部安装了旋转编码器10,方位轴座12的上面装了导电滑环,这里的导电滑环,主要由导电环外壳16、导电环轴承外套、导电环轴承挡圈、导电环轴承内套、导电环隔套、导电环垫圈以及角接触球轴承组成。整个安装板3的上面装有罩壳4,在罩壳4的上面通过电缸轴还有三个导轨11支撑一个托板5,托板5通过电缸9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导电滑环主轴15连接一个十字绞6,可模拟俯仰运动与滚转移动,在十字绞的上面装有无人机安装板7,在板上可固定轴径450的四旋翼无人机。
十字绞6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转动,本发明用它来模拟无人机的俯仰运动和滚转运动。将无人机固定在无人机安装板7上,无人机安装板7安装在十字绞上叉21上,十字绞上叉21的转动可以看作无人机的滚转运动;十字绞下叉18固定在下面的十字绞安装轴20,十字绞下叉18的转动可以看做无人机的俯仰运动;十字绞安装轴20与导电环主轴15相连,导电环主轴15可以在无人机力的作用下转动,这个运动看作是无人机的偏航运动。三自由度的运动就是靠十字绞和导电滑环来共同完成。
托板5通过螺丝与下面的电缸轴以及三个导轨11连接,导轨11通过圆法兰直线轴承13进行上下滑动,电缸9提供动力,在电缸轴及导轨11的支撑下,托板5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其中,托板5的通孔大于十字绞下叉18和十字绞上叉21。托板5可接触无人机安装板7,当托板5往上升时,无人机安装板7与托板5形成的角度就变小,此时,无人机飞行的姿态角变化范围也将变小。
利用本实验平台及示教系统,结合自动控制原理、飞行控制原理等课程,主要完成以下几个实验:
1、建模实验
在对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时,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中各元器件的特性以及各种信号的传递和转换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因此,它可使我们避开系统不同的物理特性,在一般意义下研究控制系统的普遍规律。学生可通过本实验建立系统的实际模型,并评估模型建立的准确性。
2、时域性能测试实验
使用时域分析法对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就是对控制系统施加典型的时域输入信号,通过测量并分析系统的输出响应,实现对控制系统性能的研究。
3、频域性能测试实验
频率特性实验测定法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由低频到高频,依次记录各频率点对应的系统稳态输出波形。依据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和相位差,绘制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从而得出被测系统的频率特性。通过频率特性曲线的一些特征点,也可以确定出系统的数学模型。
4、算法验证实验
在进行实物验证之前,可以将其算法下载到该实验平台上,通过上位机观测各个角度的跟随情况,用于判断算法的可行性,避免因算法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控制器安装板(8)、安装板(3)、罩壳(4)、托板(5)、电缸(9)、导轨(11)、圆法兰直线轴承(13)、方位轴座(12)、旋转编码器(10)、导电滑环、十字绞下叉(18)、十字绞上叉(21)、十字绞(6)、无人机安装板(7);
所述底座(1)上具有上部开口的筒罩,所述安装板(3)安装于该筒罩开口处,所述罩壳(4)安装在安装板(3)上,所述底座(1)、筒罩、安装板(3)、罩壳(4)通过安装为一个整体;
所述罩壳(4)顶部上以及安装板(3)上各开设有四个上下对应的通孔,一个电缸(9)以及三个圆法兰直线轴承(13)对应固定一个安装板(3)的通孔处,每个圆法兰直线轴承(13)内设有一根导轨(11),所述电缸(9)的电缸轴穿过罩壳(4)顶部的通孔,所述导轨(11)也穿过罩壳(4)顶部的通孔,位于罩壳(4)外的电缸轴和导轨(11)均连接托板(5);
所述方位轴座(12)安装在安装板(3)的上部,所述旋转编码器(10)位于方位轴座(12)内部;
所述罩壳(4)顶部的中心位置以及托板(5)的中心位置各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导电滑环贯穿上述两个通孔,且导电滑环固定在方位轴座(12)上,所述导电滑环包括导电环底板(14)、导电环主轴(15)、导电环外壳(16),所述导电环主轴(15)固定在方位轴座(12)上,导电环底板(14)位于导电环主轴(15)下端,导电环外壳(16)位于导电环主轴(15)外部;
所述十字绞下叉(18)安装在导电环主轴(15)上端,所述十字绞上叉(21)位于十字绞下叉(18)上部,两者之间通过十字绞(6)活动连接,所述无人机安装板(7)安装在十字绞上叉(21)上,所述无人机固定在无人机安装板(7)上;所述托板(5)的通孔大于十字绞下叉(18)和十字绞上叉(21),托板(5)可接触无人机安装板(7);
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搬运手把(2),搬运手把(2)位于筒罩外围;
所述筒罩内的底座(1)上设有控制器安装板(8),控制器安装板(8)上具有电缸驱动器及数据采集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1)与托板(5)之间通过导轨安装轴(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绞下叉(18)与导电环主轴(15)之间通过十字绞安装轴(2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绞下叉(18)上设有用于锁紧十字绞(6)的十字绞锁片(19)。
CN202010060958.5A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 Active CN1111279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0958.5A CN111127978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0958.5A CN111127978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7978A CN111127978A (zh) 2020-05-08
CN111127978B true CN111127978B (zh) 2024-04-30

Family

ID=70491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0958.5A Active CN111127978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79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4747A (zh) * 2020-07-31 2020-12-04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的便携式无人机测试系统
CN114721358B (zh) * 2022-05-10 2022-08-23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用于飞行控制系统地面功能测试的转接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0270A (zh) * 2011-03-10 2011-09-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微小型旋翼飞行器实验平台及应用
CN102506899A (zh) * 2011-11-11 2012-06-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飞行器视觉导引着陆算法验证的实验系统
CN103365214A (zh) * 2013-06-29 2013-10-23 天津大学 一种单旋翼无人飞行器三自由度半实物仿真平台及实验方法
CN106896738A (zh) * 2017-03-23 2017-06-2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多维度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仿真实验平台
CN211506812U (zh) * 2020-01-19 2020-09-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0270A (zh) * 2011-03-10 2011-09-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微小型旋翼飞行器实验平台及应用
CN102506899A (zh) * 2011-11-11 2012-06-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飞行器视觉导引着陆算法验证的实验系统
CN103365214A (zh) * 2013-06-29 2013-10-23 天津大学 一种单旋翼无人飞行器三自由度半实物仿真平台及实验方法
CN106896738A (zh) * 2017-03-23 2017-06-2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多维度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仿真实验平台
CN211506812U (zh) * 2020-01-19 2020-09-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7978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1872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abilizing a payload
CN111127978B (zh) 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
CN103809600B (zh) 一种无人飞艇的人机交互控制系统
WO2021258327A1 (zh) 一种无人机可视化半实物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CN100507493C (zh) 微型无人直升机飞行姿态三维仿真转台
CN105955302A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环境自主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694376B (zh) 飞行模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无人机
CN113359867B (zh) 一种无人机自稳云台及控制方法
CN2864655Y (zh) 一种微型无人直升机飞行姿态三维仿真转台
CN108413956A (zh) 多旋翼飞行器稳定性分析平台
CN111959819B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算法验证与调参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625027A (zh) 基于多自由度运动模拟器的多航天器姿轨控地面全物理仿真系统
CN106005455A (zh) 一种基于地理坐标系指向控制的两轴吊舱系统
CN211506812U (zh) 一种三自由度飞行控制实验台
CN207523954U (zh) 无人机载高光谱相机增稳云台
CN103984339B (zh) 用于旋翼飞行器的机械故障调试装置
Panza et al. 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2dof drone: a multirotor platform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N104536458A (zh) 一种便携式飞参数据标校方法及装置
CN109635376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建模方法及系统
CN203870468U (zh) 用于旋翼飞行器的机械故障调试装置
CN213443142U (zh) 用于航空相机检测的具有像移补偿的地面模拟平台
Kang et al. Software design for mini-type ground control station of UAV
CN112379343A (zh) 一种雷达目标模拟器运动平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09920A (zh) 一种无人机多自由度姿态测试系统
CN207881710U (zh)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的飞行姿态分析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