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5060B - 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5060B
CN111125060B CN201911304518.3A CN201911304518A CN111125060B CN 111125060 B CN111125060 B CN 111125060B CN 201911304518 A CN201911304518 A CN 201911304518A CN 111125060 B CN111125060 B CN 1111250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base
data
log
file
data sto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45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5060A (zh
Inventor
伍军
张晖
陈静
韩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45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5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5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5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5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5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1Schema design and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数据库确定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第一数据库将控制文件发送至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根据控制文件,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中;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可见,该数据库管理方法在执行过程中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之间只需要进行一次控制文件的传输,第二数据库便可以完成配置,解决了现有的创建数据库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改善了数据库的容灾效果,使得根据主库建立、配置备库,且主库和备库同步过程中不对主库的性能产生影响,提高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政府、交通、公安、电信、金融、能源等部门,并已逐渐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数据库平台。数据库存储着客户关系、资费、客户欠缴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一旦遭到破坏,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保护。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对数据库建立备份的方式,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保护。目前现有的数据库灾备方法主要包括Oracle DataGuard产品技术和Oracle GoldenGate产品技术,二者主要通过搭建备库环境,实时抽取数据库归档日志进行同步,当数据遭到破坏时,启动备库接管业务。
采用现有技术,需要在主库和备库之间进行创建口令文件、配置备份数据库的参数等较多次交互后,才能完成备库的建立与配置,从而导致了现有技术中数据库在根据主库创建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创建数据库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以使得改善数据库的容灾效果,使得根据主库建立、配置备库,以及主库和备库同步过程中不对主库的性能产生影响,提高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应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所述第一数据库用于作为主库存储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用于作为备库备份所述主库中存储的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库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
所述第一数据库将所述控制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库;
所述第二数据库根据所述控制文件,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所述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所述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库根据所述控制文件,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控制文件,所述第二数据库根据所述控制文件中的所述备份数据的存储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可选地,还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库根据所述日志提取进程,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差别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差别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
可选地,所述差别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但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未存储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一数据库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名称相同大小不一致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未完成注册的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
当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第二数据库代替所述第一数据库作为所述主库存储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库接收到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数据库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故障、到达预设时间或者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大于预设大小。
可选地,还包括:
预设快照生成周期;
基于所述快照生成周期,存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的静态状态;
根据所述静态状态,修复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待修复数据。
本申请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所述第一数据库用于作为主库存储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用于作为备库备份所述主库中存储的数据;
所述第一数据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
所述第一数据库还用于,将所述控制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库;
所述第二数据库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文件,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所述第二数据库还用于,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所述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库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文件中的所述备份数据的存储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库还用于,根据所述日志提取进程,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库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差别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差别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
可选地,所述差别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但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未存储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一数据库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名称相同大小不一致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未完成注册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库还用于,当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第二数据库代替所述第一数据库作为所述主库存储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库接收到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数据库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故障、到达预设时间或者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大于预设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库还用于,预设快照生成周期;
基于所述快照生成周期,存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的静态状态;
根据所述静态状态,修复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待修复数据。
本申请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个方面以及第一个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第一个方面以及第一个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第一数据库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第一数据库将所述控制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根据所述控制文件,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所述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可见,该数据库管理方法在执行过程中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之间只需要进行一次控制文件的传输,第二数据库便可以完成配置,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主备库的交互次数明显减少,解决了现有的创建数据库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改善了数据库的容灾效果,使得根据主库建立、配置备库,且主库和备库同步过程中不对主库的性能产生影响,提高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数据库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逻辑错误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现有的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控制文件:控制文件是数据库的物理文件之一,它记录了数据库的名字、数据的存储位置等信息。
快照:快照是数据库的静态视图,用于保存数据库某个时刻的数据静态状态,即可以通过快照访问数据库某特定时刻的数据。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以下各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管理方法,适用于改善数据库的容灾效果,保障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会因为数据库发生故障而遭到破坏。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如图2所示,为现有的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由图2可以看出传统的数据库管理方法需要在主库和备库之间创建口令文件、配置备份数据库的参数等较多次交互后,才能完成备库的建立与配置,从而导致了现有技术中数据库在根据主库创建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且在创建备库的过程中对主库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创建数据库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以使得改善数据库的容灾效果,使得根据主库建立、配置备库,以及主库和备库同步过程中不对主库的性能产生影响,提高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库创建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并将该控制文件发送至第二数据库,第一数据库的备份数据根据第二数据库接收的控制文件,恢复至第二数据库,以获得与当前第一数据库存储相同数据的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根据日志提取进程,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当第一数据库无法正常运行时,管理人员可以启动第二数据库来替代第一数据库,以接管第一数据库的数据业务;第二数据库基于预设周期,对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快照生成操作,当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误删除或丢失时,可以根据备库在当前之前获取的快照进行数据找回。解决了现有的创建数据库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改善了数据库的容灾效果,使得根据主库建立、配置备库,且主库和备库同步过程中不对主库的性能产生影响,提高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用于改善数据库的容灾效果。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电子设备,比如服务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其他可用于数据库管理的电子设备。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第一数据库用于作为主库存储数据,第二数据库用于作为备库备份主库中存储的数据,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一数据库确定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
具体的,控制文件是一种物理文件,该控制文件是指主库的standby控制文件,第一数据库根据当前存储的数据的位置等其他相关信息创建控制文件,控制文件主要用于记录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的位置等其他相关信息。
步骤102,第一数据库将控制文件发送至第二数据库。
具体的,第一数据库在控制文件创建完成后,将该控制文件发送至第二数据库,同时传输initorc.ora(即第一数据库的初始参数)至第二数据库。
步骤103,第二数据库根据控制文件,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中。
可选地,当第二数据库接收到该控制文件,第二数据库根据该控制文件中的备份数据的存储地址,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中。
其中,第二数据库在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之前,启动第二数据库至mount standby状态,并开启flashback database状态。
具体的,第一数据库根据当前数据的存储情况创建第一数据库的备份数据,第二数据库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库发送的控制文件后,使用rman命令将第一数据库的备份文件按照控制文件中所记录的位置等其他相关信息恢复到第二数据库相应的存储位置,从而获得与当前第一数据库的存储情况相同的第二数据库。
步骤104,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提取进程。
其中,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
可选地,第二数据库根据日志提取进程,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存储。
具体的,第二数据库在根据该控制文件,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后,将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进行互信配置,在互信配置完成后,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可以直接基于scp命令传输数据。
具体的,在完成互信配置后,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提取进程,第二数据库基于该日志提取进程将第一数据库在备份后新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其中,第二数据库所同步的数据可以是存储在第一数据库中的归档日志。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流程可以是如图3所示流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示例性的,当第一数据库将产生的Redo Log写入联机日志,日志切换写归档日志,即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发生变化,则第二数据库基于日志提取进程将该日志同步并注册至第二数据库,以使第二数据库的MRP进程应用该归档日志。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管理方法,通过第一数据库确定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第一数据库将控制文件发送至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根据控制文件,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中,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可见,该数据库管理方法在执行过程中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之间只需要进行一次控制文件的传输,第二数据库便可以完成配置,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主备库的交互次数明显减少,解决了现有的创建数据库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改善了数据库的容灾效果,使得根据主库建立、配置备库,且主库和备库同步过程中不对主库的性能产生影响,提高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二数据库根据日志提取进程,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存储,具体包括:
步骤201,确定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差别数据。
步骤202,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差别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存储。
可选地,该差别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库中存储但第二数据库中未存储的数据;或者,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名称相同大小不一致的数据;或者,第二数据库中未完成注册的数据。可选地,该差别数据可以是差别归档日志,在确定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的差别归档日志时,首先根据第一数据库中归档日志的日志名称及日志大小,确定第一临时文件,根据第二数据库中归档日志的日志名称及日志大小,确定第二临时文件,最后根据第一临时文件及第二临时文件的内容信息差异,确定差别归档文件,即差别数据,其中,差别数据具体包括未同步的日志及大小不一致的日志,例如,日志名称的增添,日志的大小变化。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首先读取第一数据库的归档目录中归档日志的日志名称以及日志大小,生成remote.txt(第一临时文件),其中每行信息为“日志名称|日志大小”。其次,读取第二数据库的归档目录中归档日志的日志名称以及日志大小,生成local.txt(第二临时文件),其中每行信息为“日志名称|日志大小”。最后,比较remote.txt和local.txt中的内容信息,找出remote.txt中有别于local.txt的内容,生成diff.txt(差别数据),其中每行信息为“日志名称|日志大小”,diff.txt即为需要进行同步操作的差别归档日志,即差别数据。在确定差别数据后,基于日志提取进程,将差别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
具体的,在确定差别数据后,将该差别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并自动注册在第二数据库中,其中,根据实际情况预设第二数据库注册信息监测周期,其中,注册信息可以基于txt格式的文件进行存储,例如“diff.txt”,基于预设周期对第二数据库的注册信息进行实时访问,进而根据注册信息以及第二数据库的数据存储情况,确定未注册数据,即确定差别数据已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但实质未注册的数据,根据已确定的未注册数据,对该未注册数据进行再次注册。其中,通过确定差别数据,第二数据库基于该差别数据进行数据同步,在同步过程中无需与第一数据库进行交互,即无需判断数据的当前状态,从而避免了对主库的性能产生影响,进而提高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满足预设条件时,第二数据库代替第一数据库作为主库存储数据。
其中,预设条件包括:第二数据库接收到切换指示信息、第二数据库确定第一数据库故障、到达预设时间或者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大于预设大小。
可选地,当数据库管理人员向第二数据库发送切换指示时,第二数据库根据接收到的切换指示信息,进行代替第一数据库作为主库存储数据的操作,并重启第二数据库,由第二数据库接管主库的数据业务。
可选地,当数据库管理人员或其他相关检测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库发生故障,导致第一数据库无法正常使用时,第二数据库代替第一数据库作为主库存储数据,并重启第二数据库,即由第二数据库接管主库的数据业务,以完成后续数据操作。
可选地,当第一数据库的使用时间达到了预设时间时,第二数据库代替第一数据库作为主库存储数据,并重启第二数据库,预设时间可以是15天或30天,从而避免当第一数据库因使用时间过长而发生故障。
可选地,第二数据库的存储空间可以比第一数据库的存储空间大,当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大于预设数据量的大小时,即存储空间不足时,若确定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还未达到备库的预设数据量,则由第二数据库代替第一数据库作为主库存储数据,并重启第二数据库,以使完成后续的数据存储等相关操作。
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数据库切换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假设此时第一数据库发生故障,第二数据库代替第一数据库作为主库存储数据。
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3,预设快照生成周期。
步骤204,基于快照生成周期,存储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的静态状态。
步骤205,根据静态状态,修复第一数据库中的待修复数据。
示例性的,若预设快照生成周期为30分钟,则第二数据库每30分钟进行一次快照获取操作,即每30分钟记录一次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的静态状态。当数据库管理人员或其他相关检测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库发生逻辑错误时,逻辑错误通常指数据被误删除或数据被破坏等,例如,在8:23时刻发现第一数据库发生逻辑错误,则数据库管理人员可以初步判断逻辑错误发生时间是在8:00-8:15之间,第二数据库近期的快照获取时间分别为7:00、7:30和8:00,此时数据库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第二数据库在8:00时刻获取的快照,访问第二数据库在8:00时刻存储的数据,并将被误删除或被破坏的数据导入第一数据库。
可选地,在第一数据库发生的逻辑错误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如被误删除数据较多或被破坏的数据较多时,当数据库管理人员根据第二数据库在逻辑错误发生时刻之前获取的快照,访问第二数据库在逻辑错误发生之前的存储的数据时,可以直接使第二数据库代替第一数据库作为主库存储数据,即由第二数据库接管主库的数据业务,以完成后续的数据操作,避免将第二数据库中的大量数据导入第一数据库,从而提高了数据库的管理效率。
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逻辑错误处理的流程示意图,其中,首先确定发生逻辑错误的大致时间点,使用命令:flashback database to restore point xxx(逻辑错误发生前的时间点),以恢复第一数据库中被误删除或被破坏的数据。
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的流程可以是如图3所示流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具体的,首先由主库(第一数据库)创建standby控制文件,并将该standby控制文件发送至备库(第二数据库),备库在接收到standby控制文件后,启动至mount standby状态,并根据standby控制文件将主库的备份文件恢复到备库,并开启备库的flashbackdatabase状态,其次将主库与备库进行互信配置,以使将主库中的归档日志(数据)同步至备库,并完成日志注册和快照生成操作,以使得改善数据库的容灾效果。如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用于维护本申请实施例中已经建立主备关系的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如图12所示,为现有的数据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由图12可以看出在传统的数据库运维过程中,主备库的启动和关闭相互影响,且需要按照图12所示的顺序严格操作,从而导致现有技术中的数据库的运维效率较低,然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在运维过程中,主备库解耦,无需进行主备库交互,主备库可独立运维,提高了数据库的运维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管理方法,通过第一数据库确定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第一数据库将控制文件发送至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根据控制文件,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中,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可见,该数据库管理方法在执行过程中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之间只需要进行一次控制文件的传输,第二数据库便可以完成配置,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主备库的交互次数明显减少,解决了现有的创建数据库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改善了数据库的容灾效果,使得根据主库建立、配置备库,且主库和备库同步过程中不对主库的性能产生影响,提高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Oracle DataGuard配置方法,具体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其中,主库已以归档模式启动,主库和备库的IP及实例名如下表所示:
主库 备库
IP 192.168.204.131 192.168.204.132
实例名 Orcl orcldg
步骤301,备库安装DataGuard组件。
步骤302,主库和备库进行监听配置。
具体的,主备库之间修改配置文件listener.ora和tnsnames.ora,且配置监听静态注册,否则归档日志文件无法完成同步。
主库在配置文件listener.ora中添加:
主库在配置文件tnsnames.ora中添加:
备库在配置文件listener.ora中添加:
/>
备库在配置文件tnsnames.ora中添加:
步骤303,主库创建口令文件,并传输到备库。
示例性实现过程:
orapwd file=$ORACLE_HOME/dbs/orapworcl password=oracle
scp-rp orapworcl
oracle@192.168.204.132://home/db/oracle/product/11.2.0/db_1/dbs
步骤304,主库创建备库需要的控制文件,并将该控制文件传输至备库。
示例性实现过程:
SQL>alter database create standby controlfile as'/tmp/stdby_control01.ctl';
$scp-rp/tmp/stdby_control01.ctl oracle@192.168.204.132://home/db/oracle/oradata/ORCL/controlfile/
步骤305,分别修改主备库init+SID.ora参数配置文件中的9个初始化参数,并重启主库,使参数文件生效。
主库在配置文件initorcl.ora中添加:
*.db_unique_name=orcl
*.log_archive_config='dg_config=(orcl,orcldg)'
*.log_archive_dest_1='location=/home/db/oracle/oradata/ORCL/archive valid_for=(all_logfiles,all_roles)db_unique_name=orcl'
*.log_archive_dest_2='service=orcldg lgwr async valid_for=(online_logfiles,primary_role)db_unique_name=orcldg'
*.log_archive_dest_state_1=enable
*.log_archive_dest_state_2=defer
*.log_archive_format=%t_%s_%r.arc
*.fal_server=orcldg
*.fal_client=orcl
*.standby_file_management=auto
备库在配置文件initorcldg.ora中添加:
*.db_unique_name=orcldg
*.log_archive_config='dg_config=(orcldg,orcl)'
*.log_archive_dest_1='location=/home/db/oracle/oradata/ORCL/archive valid_for=(all_logfiles,all_roles)db_unique_name=orcldg'
*.log_archive_dest_2='service=orcl lgwr async valid_for=(online_logfiles,primary_role)db_unique_name=orcl'
*.log_archive_dest_state_1=enable
*.log_archive_dest_state_2=enable
*.log_archive_format=%t_%s_%r.arc
*.fal_server=orcl
*.fal_client=orcldg
*.standby_file_management=auto
*.control_files='/home/db/oracle/oradata/ORCL/controlfile/stdb y_control01.ctl','/home/db/oracle/flash_recovery_area/ORCL/control file/stdby_control01.ctl'
步骤306,启动备库至mount standby状态。
示例性实现过程:
SQL>startup nomount
SQL>alter database mount standby database;
步骤307,配置主库和备库的standby redolog,以使备库接收主库传输的数据。
示例性实现过程:
SQL>ALTER DATABASE ADD STANDBY LOGFILE group 4('/home/db/oracle/product/11.2.0/db_1/dbs/slog4.rdo')SIZE 50M;
SQL>ALTER DATABASE ADD STANDBY LOGFILE group 5('/home/db/oracle/product/11.2.0/db_1/dbs/slog5.rdo')SIZE 50M;
SQL>ALTER DATABASE ADD STANDBY LOGFILE group 6('/home/db/oracle/product/11.2.0/db_1/dbs/slog6.rdo')SIZE 50M;
SQL>ALTER DATABASE ADD STANDBY LOGFILE group 7('/home/db/oracle/product/11.2.0/db_1/dbs/slog7.rdo')SIZE 50M;
其中,主库和备库的执行脚本相同。
步骤308,基于rman命令将主库的备份数据恢复至备库。
步骤309,备库开启flashback database,以使在主库发生逻辑错误时可进行回滚操作,以修复主库中的待修复数据。
示例性实现过程:
alter system set db_recovery_file_dest_size=3000g scope=spfile;
alter system set db_recovery_file_dest='/flash_area'scope=spfile;
alter database flashback on;
startup mount;
步骤310,备库应用主库同步至备库的数据。
示例性实现过程:
SQL>alter database recover managed standby database disconnect fromsession;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Oracle DataGuard配置方法,通过主库和备库之间进行创建口令文件、配置备份数据库的参数等较多次交互,完成了备库的建立与配置,可见,现有技术中数据库在根据主库创建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且在创建备库的过程中对主库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的具体部署实现方式,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0所示:
步骤401,第一数据库创建第二数据库需要的控制文件,并将该控制文件传输到第二数据库,同时传输initorc.ora到第二数据库。
示例性实现过程:
SQL>alter database create standby controlfile as'/tmp/stdby_control01.ctl';
$scp-rp/tmp/stdby_control01.ctl$ORACLE_HOME/dbs/initorc.ora oracle@192.168.204.132:/home/db/oracle/oradata/ORCL/controlfile/
步骤402,启动第二数据库至mount standby状态。
示例性实现过程:
SQL>startup nomount
SQL>alter database mount standby database;
步骤403,第二数据库开启flashback database,以使在第一数据库发生逻辑错误时可进行回滚操作,以修复第一数据库中的待修复数据。
步骤404,基于rman命令将第一数据库的备份数据恢复至第二数据库。
步骤405,将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进行互信配置
示例性实现过程:
sh sshUserSetup.sh-user oracle-hosts"192.168.204.131"-advanced–noPromptPassphrase
步骤406,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抽取进程,第二数据库根据日志提取进程,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存储,并完成注册。
修改第二数据库的syn_arch.conf配置文件:
#第一数据库ip地址
p_db_ip=192.168.204.131
#第一数据库归档路径及其格式
p_archive_log_dest="/archivelog"
p_archive_log_format="*.dbf"
设置crontab定时任务进行实时同步以及创建定期快照生成操作:
*****cd/syn_arch;sh arch_syn_arch.sh>/dev/null 2>&1
*****cd/syn_arch;sh arch_register.sh>/dev/null 2>&1
0****cd/create_restore_point;sh cdrp.sh>/dev/null 2>&1
步骤407,第二数据库应用第一数据库同步至第二数据库的数据。
示例性实现过程:
SQL>alter database recover managed standby database disconnect fromsession;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的具体部署实现方式,第一数据库确定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第一数据库将控制文件发送至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根据控制文件,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中,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可见,该数据库管理方法在执行过程中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之间只需要进行一次控制文件的传输,第二数据库便可以完成配置,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主备库的交互次数明显减少,解决了现有的创建数据库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改善了数据库的容灾效果,使得根据主库建立、配置备库,且主库和备库同步过程中不对主库的性能产生影响,提高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的方法。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第一数据库用于作为主库存储数据,第二数据库用于作为备库备份主库中存储的数据;
第一数据库用于,确定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
第一数据库还用于,将控制文件发送至第二数据库;
第二数据库用于,根据控制文件,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中;
第二数据库还用于,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
关于本实施例中的系统,具体执行方法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第一数据库确定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第一数据库将控制文件发送至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根据控制文件,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中,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可见,该数据库管理方法在执行过程中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之间只需要进行一次控制文件的传输,第二数据库便可以完成配置,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主备库的交互次数明显减少,解决了现有的创建数据库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改善了数据库的容灾效果,使得根据主库建立、配置备库,且主库和备库同步过程中不对主库的性能产生影响,提高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三提供的系统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二数据库还用于,根据控制文件中的备份数据的存储地址,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中。
可选地,第二数据库还用于,根据日志提取进程,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存储。
可选地,第二数据库还用于,确定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差别数据;
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差别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存储。
可选地,差别数据包括:
第一数据库中存储但第二数据库中未存储的数据;或者,
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名称相同大小不一致的数据;或者,
第二数据库中未完成注册的数据。
可选地,第二数据库还用于,当满足预设条件时,第二数据库代替第一数据库作为主库存储数据;
其中,预设条件包括:第二数据库接收到切换指示信息、第二数据库确定第一数据库故障、到达预设时间或者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大于预设大小。
可选地,第二数据库还用于,预设快照生成周期;
基于快照生成周期,存储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的静态状态;
根据静态状态,修复第一数据库中的待修复数据。
本申请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个方面以及第一个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关于本实施例中的系统,具体执行方法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第一数据库确定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第一数据库将控制文件发送至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根据控制文件,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可见,该数据库管理方法在执行过程中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之间只需要进行一次控制文件的传输,第二数据库便可以完成配置,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主备库的交互次数明显减少,解决了现有的创建数据库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改善了数据库的容灾效果,使得根据主库建立、配置备库,且主库和备库同步过程中不对主库的性能产生影响,提高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7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1和存储器72;
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数据库确定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第一数据库将控制文件发送至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根据控制文件,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中,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可见,该数据库管理方法在执行过程中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之间只需要进行一次控制文件的传输,第二数据库便可以完成配置,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主备库的交互次数明显减少,解决了现有的创建数据库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改善了数据库的容灾效果,使得根据主库建立、配置备库,且主库和备库同步过程中不对主库的性能产生影响,提高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根据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第一数据库确定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第一数据库将控制文件发送至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根据控制文件,将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第二数据库中,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数据库中,可见,该数据库管理方法在执行过程中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之间只需要进行一次控制文件的传输,第二数据库便可以完成配置,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主备库的交互次数明显减少,解决了现有的创建数据库备库的流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改善了数据库的容灾效果,使得根据主库建立、配置备库,且主库和备库同步过程中不对主库的性能产生影响,提高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应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所述第一数据库用于作为主库存储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用于作为备库备份所述主库中存储的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管理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库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
所述第一数据库将所述控制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库;
所述第二数据库根据所述控制文件,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所述第二数据库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进行互信配置;
所述第二数据库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所述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库根据所述日志提取进程,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
其中,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差别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差别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
其中,所述差别数据为差别归档日志,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差别数据,具体包括:
读取第一数据库中归档日志的日志名称及日志大小,确定第一临时文件;其中,所述第一临时文件中每行信息包括日志名称和日志大小;
读取第二数据库中归档日志的日志名称及日志大小,确定第二临时文件;其中,所述第二临时文件中每行信息包括日志名称和日志大小;
根据第一临时文件及第二临时文件的内容信息差异,确定差别归档文件;其中,所述差别归档文件中每行信息包括日志名称和日志大小;
其中,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差别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具体包括:
将所述差别归档文件同步至第二数据库,并自动注册在第二数据库中,
根据实际情况预设第二数据库注册信息监测周期,基于预设周期对第二数据库的注册信息进行实时访问;
根据注册信息以及第二数据库的数据存储情况,确定未注册数据;
根据已确定的未注册数据,对所述未注册数据进行再次注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库根据所述控制文件,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控制文件,所述第二数据库根据所述控制文件中的所述备份数据的存储地址,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别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但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未存储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一数据库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名称相同大小不一致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未完成注册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第二数据库代替所述第一数据库作为所述主库存储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库接收到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数据库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故障、到达预设时间或者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大于预设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设快照生成周期;
基于所述快照生成周期,存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的静态状态;
根据所述静态状态,修复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待修复数据。
6.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所述第一数据库用于作为主库存储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用于作为备库备份所述主库中存储的数据;
所述第一数据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的控制文件;
所述第一数据库还用于,将所述控制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库;
所述第二数据库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文件,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恢复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所述第二数据库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进行互信配置;
所述第二数据库还用于,部署日志提取进程;其中,所述日志提取进程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
所述第二数据库根据所述日志提取进程,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
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差别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差别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
其中,所述差别数据为差别归档日志,所述第二数据库用于:
读取第一数据库中归档日志的日志名称及日志大小,确定第一临时文件;其中,所述第一临时文件中每行信息包括日志名称和日志大小;
读取第二数据库中归档日志的日志名称及日志大小,确定第二临时文件;其中,所述第二临时文件中每行信息包括日志名称和日志大小;
根据第一临时文件及第二临时文件的内容信息差异,确定差别归档文件;其中,所述差别归档文件中每行信息包括日志名称和日志大小;
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库用于:
将所述差别归档文件同步至第二数据库,并自动注册在第二数据库中,
根据实际情况预设第二数据库注册信息监测周期,基于预设周期对第二数据库的注册信息进行实时访问;
根据注册信息以及第二数据库的数据存储情况,确定未注册数据;
根据已确定的未注册数据,对所述未注册数据进行再次注册。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304518.3A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25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4518.3A CN111125060B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4518.3A CN111125060B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5060A CN111125060A (zh) 2020-05-08
CN111125060B true CN111125060B (zh) 2023-10-31

Family

ID=70499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4518.3A Active CN111125060B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50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7230B (zh) * 2020-07-27 2024-03-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2445780A (zh) * 2020-11-27 2021-03-05 上海上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快照的主从架构部署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41675B1 (en) * 2004-08-02 2011-10-18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erforming incremental backup of database files
CN105159795A (zh) * 2015-08-21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776150A (zh) * 2017-01-04 2017-05-31 上海上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事务日志转储文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8170768A (zh) * 2017-12-25 2018-06-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库同步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CN109871369A (zh) * 2018-12-24 2019-06-11 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数据库切换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
CN109885427A (zh) * 2019-01-31 2019-06-1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库短期数据保护方法、装置、存储器及设备
CN110209527A (zh) * 2018-11-30 2019-09-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恢复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0442650A (zh) * 2019-08-09 2019-11-1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切换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02507A (zh) * 2019-08-29 2019-11-26 上海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50369B2 (en) * 2006-03-30 2010-01-19 Fujitsu Limited Database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and database system
US11379438B2 (en) * 2018-04-09 2022-07-0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atabase migration between computing platforms using virtual backup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41675B1 (en) * 2004-08-02 2011-10-18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erforming incremental backup of database files
CN105159795A (zh) * 2015-08-21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776150A (zh) * 2017-01-04 2017-05-31 上海上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事务日志转储文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8170768A (zh) * 2017-12-25 2018-06-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库同步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CN110209527A (zh) * 2018-11-30 2019-09-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恢复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9871369A (zh) * 2018-12-24 2019-06-11 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数据库切换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
CN109885427A (zh) * 2019-01-31 2019-06-1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库短期数据保护方法、装置、存储器及设备
CN110442650A (zh) * 2019-08-09 2019-11-1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切换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02507A (zh) * 2019-08-29 2019-11-26 上海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naging Control Files, Online Redo Logs, and Archivelogs";Michelle Malcher等;《Pro Oracle Database 18c Administration》;全文 *
"Oracle数据库热备份过程中被中断的数据恢复方法";袁姗;《电脑知识与技术》;第5卷(第9期);全文 *
探析基于SQL数据库中日志文件的数据恢复对策;钟艳华;;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0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5060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3616B2 (en) Periodic data replication
US9940205B2 (en) Virtual point in time access between snapshots
US7197632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cluster maintenance
US8359491B1 (en) Disaster recovery rehearsal using copy on write
US10216589B2 (en) Smart data replication recoverer
CN108416040B (zh) 一种数据库修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269927B2 (en) Transactional replicator
US67858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from failure of a mirrored boot device
CN105574187A (zh) 一种异构数据库复制事务一致性保障方法及系统
CN103597463A (zh) 恢复服务的自动配置
CN111125060B (zh) 一种数据库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070061088A (ko) 파일 시스템에서 파일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메타데이터서버
US861279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acking up subversion repository
CN116680256B (zh) 数据库节点升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EP3147789B1 (en) Method for re-establishing standby database,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8271755B1 (en) Discovering data storage for backup
CN110716828B (zh) 一种数据库实时备份方法
WO2018076696A1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带外管理设备
CN115328931A (zh) 数据库集群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490570A (zh) 生产数据同步方法、装置、数据同步系统及服务器
US11200207B1 (en) Compliance namespace separation to achieve snapshot based consistency across failover-failback while maintaining data retention regulation compliance
CN111176886A (zh) 一种数据库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42132B (zh) 一种存储系统故障修复方法及装置
CN112711641A (zh) 分布式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89171A (zh) 一种数据库主备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