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4899A - 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4899A
CN111124899A CN201911259694.XA CN201911259694A CN111124899A CN 111124899 A CN111124899 A CN 111124899A CN 201911259694 A CN201911259694 A CN 201911259694A CN 111124899 A CN111124899 A CN 111124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ect
chain
defect data
side chai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96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岩堂
庞松涛
商广勇
王伟兵
李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nspur Quality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5969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48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4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48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07File encry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Bioeth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包括:根据区块链框架,构建包括主链和侧链的双链结构区块链;对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所述缺陷数据上传至所述侧链中;确定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是否符合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若符合,将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收录至所述主链进行存储;若不符合,按照预设的时长对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通过对侧链中的缺陷数据进行判定,将冗余的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将有价值地缺陷数据上传至主链进行存储,这种方式无疑能够提升数据的存储效率,保证侧链的运行效率,从而能够使得区块链本身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缺陷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过程中,由于技术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计算机软件或者程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种破坏正常运行能力的问题、错误、或者隐藏的功能缺陷,从而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通常将这些缺陷、问题等统称为软件缺陷,而由软件缺陷产生的数据则称之为缺陷数据。
为了能够对缺陷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数据的丢失并方便后续的写数据和查询数据等操作。现有技术中,基于上传至区块链中的数据不可篡改的特性,将缺陷数据上传至区块链中进行存储。这种管理方式中的区块链通常采用单链结构的区块链,该单链结构的区块链具有向区块链中所有节点公开缺陷数据的特性,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缺陷数据的存储及查询等操作,以及避免缺陷数据被无端修改。但是,采用该种管理方式在对大量的缺陷数据进行管理时,又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数据冗余的问题,从而不能够完全发挥区块链的性能,进而使得对于缺陷数据的管理效率降低。
基于此,现亟需一种能够有效的对缺陷数据进行管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包括:
根据区块链框架,构建包括主链和侧链的双链结构区块链;
对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所述缺陷数据上传至所述侧链中;
确定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是否符合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
若符合,将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收录至所述主链进行存储;
若不符合,按照预设的时长对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对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所述缺陷数据上传至所述侧链中,包括:
所述双链结构区块链中的节点对所述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与所述缺陷数据的属性相对应的密钥;
通过所述密钥将所述缺陷数据写入并上传至所述侧链中。
进一步地,对所述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时,包括:对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的区块进行压缩,并保留所述区块的区块头。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根据所述缺陷数据的属性进行设置,所述属性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标识、缺陷类型、缺陷严重程度、缺陷优先级、缺陷状态、缺陷起源、缺陷来源、缺陷根源。
进一步地,所述缺陷类型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功能问题、接口问题、逻辑问题、计算问题、数据问题、用户界面问题、文档问题、性能问题、配置问题、标准问题、环境问题、兼容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缺陷严重程度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致命、严重、重要、一般、较小、有待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缺陷优先级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立即解决、高优先级、正常排队、低优先级。
进一步地,所述缺陷状态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提交、激活或打开、拒绝、已修正或修复、验证、关闭或非激活、重新打开、推迟、保留、不能重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的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根据区块链框架,构建包括主链和侧链的双链结构区块链;
对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所述缺陷数据上传至所述侧链中;
确定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是否符合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
若符合,将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收录至所述主链进行存储;
若不符合,按照预设的时长对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根据区块链框架,构建包括主链和侧链的双链结构区块链;
对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所述缺陷数据上传至所述侧链中;
确定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是否符合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
若符合,将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收录至所述主链进行存储;
若不符合,按照预设的时长对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所述双链结构的区块链由主链和侧链构成。首先,将缺陷数据上传至所述侧链中,通过侧链中的智能合约对缺陷数据进行判定,若侧链中存储的缺陷数据符合智能合约的预设规则,则将其收录进主链中进行存储;若不符合,则对其进行压缩处理。这种双链结构的区块链相较于单链结构的区块链而言,通过对侧链中的缺陷数据进行判定,将冗余的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将有价值地缺陷数据上传至主链进行存储,这种方式无疑能够提升数据的存储效率,保证侧链的运行效率,从而能够使得区块链本身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基于区块链本身的技术特性,将有价值地缺陷数据存储在主链中,能够防止缺陷数据被无端篡改或丢失,提升缺陷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安全性。且缺陷数据在区块链中存储,能够方便各节点对缺陷数据进行追溯,从而更加便捷地对软件测试或者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应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的缺陷管理方法流程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链和侧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说明书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区块链技术因其具有的去中心化、开放性、独立性、匿名性和不可篡改等特性,在溯源、数据管理、审计、物联网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发明正是在双链结构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对软件开发以及软件测试等领域中常见的缺陷数据进行有效地管理,以提升缺陷管理的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方案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参照图1所述,包括如下步骤:
S11、根据区块链框架,构建包括主链和侧链的双链结构区块链。
常见的主流区块链框架有比特币架构、以太坊架构、Fabric架构、Onchain DNA架构(Onchain Distributed Networks Architecture)、Corda架构等。不同的区块链架构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比特币架构具有无需中央机构就能够发售货币、无需中介机构就能够支付、维持用户匿名、交易无法被撤销等特点;以太坊架构具有图灵完备的合约语言、内置的持久化状态存储等特点;Fabric架构具有模块化设计、组件可替换等特点。正是基于上述不同区块链架构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才能够建构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区块链平台,也正是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双链结构的区块链可以是根据任意一种区块链框架进行的构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中的“主链”与“侧链”的之间的关系可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链结构的区块链由“主链”和“侧链”构成,其中,“侧链”本质上是一种跨区块链的解决方案,一种允许数字资产从一条区块链向另一条区块链安全转移并且可以转回的合并机制。通过这种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双向锚定,将数字资产在主链和侧链之间实现安全转移。侧链技术能够提供主链所缺乏的功能、并且当主链运行效率低下时能够将主链的部分功能转移到侧链来实施。将侧链技术的上述特性应用到缺陷数据的管理中,能够大幅提升缺陷数据管理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将实现主要数据存储功能的区块链称之为“主链”,将起到压缩功能的区块链称之为“侧链”,但是该种称呼仅仅是一种示例性称呼,并不能构成对于“主链”和“侧链”具体功能的限定。其他称呼例如还可以是“存储链”和“压缩链”、“根链”和“业务链”、“A链”和“B链”等。
S12、对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缺陷数据上传至侧链中。
本实施例中的对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时,可以根据缺陷数据的属性进行相对应的加密处理。例如可以根据缺陷严重程度、缺陷优先级、缺陷状态、缺陷根源等的不同,分别对缺陷数据进行不同类型的加密处理;对于缺陷严重程度为致命、严重或重要的缺陷数据实行加密程度较高的加密处理,而对于缺陷严重程度为一般、较小或者有待改进的缺陷数据实行加密程度较低的加密处理。对于加密处理的具体类型以及加密处理的保密程度,本实施例不再进行一一例举,只要符合用户的需求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采用上述不同保密程度的数据加密处理,其得到的密钥具有不同的程度的操作权限。加密程度高的缺陷数据,对应更高权限的密钥。只有那些拥有高权限密钥的节点才能够对缺陷数据进行写入等操作,而对于那些拥有低权限密钥的节点而言,则只能实施缺陷数据查询等操作。因此,在将加密后的缺陷数据上传至侧链进行存储时,实际上是由具有高权限的节点进行的上传。
S13、确定侧链中的缺陷数据是否符合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若符合,则执行步骤S14;若不符合,则执行步骤S15。
所谓智能合约,实际上是一份能自动执行本需要手动才能完成任务的协议,其蕴含一套预设的规则。在数据处理或者交易过程中,若某一个操作或者某个数值等符合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区块链平台则会自动执行智能合约中具体地协议。例如,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可以为:当侧链中存储的缺陷数据的严重程度高于重要时,将该缺陷数据收录至主链进行存储;也可以为:当侧链中存储的缺陷数据是因编码问题产生的,将该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智能合约中具体地预设规则不作限定。
S14、将侧链中的缺陷数据收录至主链进行存储。
由于主链是一个正式上线的、独立的区块链网络,其相较于侧链而言具有更高的算力,能够实现更多数据的处理。因此,本实施例中将符合智能合约中预设规则的缺陷数据上传至主链进行存储,能够充分发挥主链的算力优势,存储更重要、更具价值的缺陷数据。同时,上传至主链的缺陷数据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缺陷数据被肆意篡改。
S15、按照预设的时长对侧链中的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侧链能够实现与主链之间的数据交互,因此通过在侧链上布置的特定功能,如压缩处理、数据追溯等,能够分担主链的数据处理压力,提升整个区块链平台的运算效率。其中,压缩处理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有损压缩、无损压缩、即时压缩和非即时压缩等,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压缩的具体原理及其他压缩形式将不再进行详细地阐述或者一一例举,只需能够实现压缩处理的目的即可。
具体地,对上述步骤S15中的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时,其是对侧链中缺陷数据的区块进行的压缩,且仅保留区块头。一个完整的区块主要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体两部分,区块头主要用来存储本区块的一些相关属性,区块体则用来存储真实的交易数据记录。其中,区块头又包括父区块哈希、时间戳。随机数和默克尔哈希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区块不会存储自身的哈希值,只存储它的父区块的哈希值,自身的哈希值将会存储在子区块中,作为子区块的父区块哈希。由于每个区块的区块头中都包含了它的父区块哈希,并且只有一个父区块哈希,所以每个区块通过它的父区块哈希就能一直追溯到第一个区块。父区块哈希的概念不仅将区块与区块连接到一起,而且还能保证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因此,在对缺陷数据进行压缩时,虽然只保留了区块头,但仍然能够保证缺陷数据的连续性,即能够实现缺陷数据的追溯,从而更加便捷地对软件测试或者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应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所述双链结构的区块链由主链和侧链构成。首先,将缺陷数据上传至所述侧链中,通过侧链中的智能合约对缺陷数据进行判定,若侧链中存储的缺陷数据符合智能合约的预设规则,则将其收录进主链中进行存储;若不符合,则对其进行压缩处理。这种双链结构的区块链相较于单链结构的区块链而言,通过对侧链中的缺陷数据进行判定,将冗余的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将有价值地缺陷数据上传至主链进行存储,这种方式无疑能够提升数据的存储效率,保证侧链的运行效率,从而能够使得区块链本身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基于区块链本身的技术特性,将有价值地缺陷数据存储在主链中,能够防止缺陷数据被无端篡改或丢失,提升缺陷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缺陷数据的属性例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缺陷标识、缺陷类型、缺陷严重程度、缺陷优先级、缺陷状态、缺陷起源、缺陷来源、缺陷根源等。其中,
一、缺陷标识
其是标记某个缺陷的一组符号,每个缺陷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标识。
二、缺陷类型
其是根据缺陷的自然属性划分的缺陷种类。例如可以包括下述几种类型:
功能问题(Function):影响了重要的特性、用户界面、产品接口、硬件结构接口和全局数据结构,并且设计文档需要正式的变更。如逻辑、指针、循环、递归、功能等缺陷。
接口问题(Interface):与其他组件、模块或设备驱动程序、调用参数、控制块或参数列表相互影响的缺陷。
逻辑问题(Logic):需要进行逻辑分析,进行代码修改(如循环条件等)。
计算问题(Computation):等式、符号、操作符或操作数错误,精度不够、不适当的数据验证等缺陷。
数据问题(Assignment):需要修改少量代码(如初始化或控制块、声明、重复命名围、限定等)的缺陷。
用户界面问题(User Interface):人机交互特性(如屏幕格式、确认用户输入等)、功能有效性、页面排版等方面的缺陷。
文档问题(Documentation):影响发布和维护,包括注释等缺陷。
性能问题(Performance):不满足系统可测量的属性值,如:执行时间,事务处理速率等。
配置问题(Build/package/merge):由于配置库、变更管理或版本控制引起的错误。
标准问题(Norms):不符合各种标准的要求,如编码标准、设计符号等。
环境问题(Environments):由于设计、编译和运行环境引起的问题。
兼容问题:软件之间不能正确的交互和共享信息。
算法问题(Algorithm):算法错误等缺陷。
三、缺陷严重程度
其是指因缺陷引起的故障对软件产品的影响程度,具体地,又分为下述几种:
致命(Fatal):不能执行正常工作功能或重要功能,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严重(Critical):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实现,且没有办法更正。
重要(Major):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实现,但存在合理的更正办法。
一般(Minor):系统的次要功能没有完全实现,但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较小(Slight)使操作者不方便或遇到麻烦,但它不影响执行工作功能或重要功能。
有待改进(Enhancement):系统中值得改良的问题。
四、缺陷优先级,其包括:
立即解决(Resolve Immediately):缺陷必须被立即解决。
高优先级(Highpriority):缺陷严重,影响测试,需要优先考虑。
正常排队(Normal Queue):缺陷需要正常排队等待修复。
低优先级(Lowpriority):缺陷可以在方便时被纠正。
五、缺陷状态,其包括:
提交(Submitted):已提交的缺陷。
激活或打开(ActiveorOpen):确认“提交的缺陷”,等待处理。
拒绝(Rejected):拒绝“提交的缺陷”,不需要修复或不是缺陷。
已修正或修复(FixedorResolved):缺陷被修复。
验证(Verify):缺陷验证通过。
关闭或非激活(Closedor Inactive):测试人员验证后,确认缺陷不存在之后的状态。
重新打开(Reopen):测试人员验证后,还依然存在的缺陷,等待开发人员进一步修复。
推迟(Deferred):这个软件缺陷在下一个版本解决。
保留(Onhold):由于技术原因或第三方软件的缺陷,开发人员暂时不能修复缺陷。
不能重现(Cannotduplicate):开发不能复现这个缺陷,需要测试人员检查缺陷复现的步骤。
六、缺陷起源,其包括:
需求(Requirement):在需求阶段发现的缺陷。
架构(Architecture):在构架阶段发现的缺陷。
设计(Design):在设计阶段发现的缺陷。
编码(Code):在编码阶段发现的缺陷。
测试(Test):在测试阶段发现的缺陷。
七、缺陷来源,其包括:
需求(Requirement):由于需求的问题引起的缺陷。
架构(Architecture):由于构架的问题引起的缺陷。
设计(Design):由于设计的问题引起的缺陷。
编码(Code):由于编码的问题引起的缺陷。
测试(Test):由于测试的问题引起的缺陷。
集成(Integration):由于集成的问题引起的缺陷。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对应的设备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
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根据区块链框架,构建包括主链和侧链的双链结构区块链;
对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所述缺陷数据上传至所述侧链中;
确定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是否符合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
若符合,将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收录至所述主链进行存储;
若不符合,按照预设的时长对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根据区块链框架,构建包括主链和侧链的双链结构区块链;
对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所述缺陷数据上传至所述侧链中;
确定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是否符合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
若符合,将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收录至所述主链进行存储;
若不符合,按照预设的时长对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
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区块链框架,构建包括主链和侧链的双链结构区块链;
对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所述缺陷数据上传至所述侧链中;
确定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是否符合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
若符合,将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收录至所述主链进行存储;
若不符合,按照预设的时长对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所述缺陷数据上传至所述侧链中,包括:
所述双链结构区块链中的节点对所述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与所述缺陷数据的属性相对应的密钥;
通过所述密钥将所述缺陷数据写入并上传至所述侧链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时,包括:
对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的区块进行压缩,并保留所述区块的区块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根据所述缺陷数据的属性进行设置,所述属性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标识、缺陷类型、缺陷严重程度、缺陷优先级、缺陷状态、缺陷起源、缺陷来源、缺陷根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类型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功能问题、接口问题、逻辑问题、计算问题、数据问题、用户界面问题、文档问题、性能问题、配置问题、标准问题、环境问题、兼容问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严重程度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致命、严重、重要、一般、较小、有待改进。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优先级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立即解决、高优先级、正常排队、低优先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状态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提交、激活或打开、拒绝、已修正或修复、验证、关闭或非激活、重新打开、推迟、保留、不能重现。
9.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根据区块链框架,构建包括主链和侧链的双链结构区块链;
对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所述缺陷数据上传至所述侧链中;
确定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是否符合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
若符合,将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收录至所述主链进行存储;
若不符合,按照预设的时长对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10.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根据区块链框架,构建包括主链和侧链的双链结构区块链;
对缺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所述缺陷数据上传至所述侧链中;
确定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是否符合智能合约中的预设规则;
若符合,将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收录至所述主链进行存储;
若不符合,按照预设的时长对所述侧链中的所述缺陷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CN201911259694.XA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11248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9694.XA CN111124899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9694.XA CN111124899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4899A true CN111124899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98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9694.XA Pending CN111124899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48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2091A (zh) * 2020-11-09 2020-12-18 南京可信区块链与算法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层链式架构的区块链激励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2091A (zh) * 2020-11-09 2020-12-18 南京可信区块链与算法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层链式架构的区块链激励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50178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スマートコントラクト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コントラクト書き換えフレーム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10998516B (zh) 用于异构编程数据处理系统的自动化依赖性分析器
CN107341702B (zh)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062673A1 (zh) 智能合约的测试方法、存储介质、测试终端及测试装置
CN111104392B (zh) 一种数据库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74739A (zh) 实现高完整性、高带宽、低延迟、安全处理的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网络
KR20200021993A (ko) 블록체인 컴파일러
TWI536263B (zh) 將作業系統之原始應用程式介面投射至其它程式語言
Ferreira Torres et al. The eye of horus: Spotting and analyzing attacks on ethereum smart contracts
CN108614702B (zh) 字节码优化方法及装置
US11914574B2 (en) Generation of inconsistent testing data
CN114372006A (zh) 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lomp et al. On symbolic verification of Bitcoin’s script language
Khan et al. Code cloning in smart contracts on the ethereum platform: An extended replication study
CN11112489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双链结构的缺陷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WO2016131328A1 (zh) 一种基于网元模拟器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4047928A (zh) 一种适用于组合交易的智能合约形式化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10347678A (zh) 一种金融数据的存储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CN108459846B (zh) 软件云定制方法及平台
KR20100028026A (ko) 디지털 컨텐츠를 변경 및 리컴파일해야 함이 없이 디지털 컨텐츠의 기능들을 위한 활성화 키들을 변경 및 추가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410162B2 (en) Anonymous distributed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verification of protocols
CN106874181B (zh) 一种接口转换的验证方法和装置
Lahav et al. Rely-guarantee reasoning for causally consistent shared memory
CN114491662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资产审计方法、系统及设备
Lin et al. Scivik: A versatile framework for specifying and verifying smart contra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8

Address after: Room 1-2301, Building 7, North District, Shandong Design and Creative Industry Park, No. 868 Tangye West Road, Liche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102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INSPUR QUALIN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110, S01 building, Langchao building, No. 1036, Langchao Road, high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101

Applicant before: Shandong Aicheng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