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4196B - 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4196B
CN111124196B CN201811280368.2A CN201811280368A CN111124196B CN 111124196 B CN111124196 B CN 111124196B CN 201811280368 A CN201811280368 A CN 201811280368A CN 111124196 B CN111124196 B CN 1111241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isplay
display interface
curren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03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4196A (zh
Inventor
宋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ku Internet Network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ku Internet Network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ku Internet Network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ku Internet Network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803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41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4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4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4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4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06V40/166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具有显示功能的柔性带,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当前选择的操作模式;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触发调整功能;若触发调整功能,则实时获取用户视线在所述柔性带上的正映射区域;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本申请的智能穿戴设备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操作模式和用户正面朝向柔性带的相对位置,实现动态调整显示界面的显示信息,有效提高用户在操作时的便捷性,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穿戴设备由于轻便性和功能的多样性,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随身携带物。比如智能手表,就是将智能手机的通话功能整合在手表中,使得智能手表既可进行通话又可显示时间、并且具有其它应用功能,如拍照、即时通信、收发邮件等。但由于现有的智能手表为了实现便携性,其显示屏幕尺寸较小,在进行大量内容的信息阅读或手写输入等操作时,十分不便。并且显示界面的显示信息基本都为固定设置,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不便于用户操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智能穿戴设备的显示界面较小,且为固定设置,不便于用户操作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具有显示功能的柔性带,所述动态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当前选择的操作模式;
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触发调整功能;
若触发调整功能,则实时获取用户视线在所述柔性带上的正映射区域;
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带设置有多个视觉传感器,所述实时获取用户视线在所述柔性带上的正映射区域的步骤,包括:
分别通过各所述视觉传感器实时获取多张外界图片;
从各所述外界图片中筛选包含有最大图像占比的用户脸部图片,所述图像占比为用户脸部图像在所述外界图片中的比例;
调取获取到所述用户脸部图片的视觉传感器在所述柔性带的设置位置,并解析所述用户脸部图像在所述用户脸部图片中的布局位置;
根据所述设置位置和所述布局位置确定所述正映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比对所述用户脸部图像与预先录入的用户整体脸部图像,确定所述用户脸部图像相对于所述用户整体脸部图像的占比;
计算所述用户脸部图像的图片面积,并根据预先录入的用户整体脸部图像实际面积和所述占比计算所述用户脸部图像的实际面积;
根据所述图片面积和所述实际面积计算得到图像缩放比例;
将所述图像缩放比例输入预先构建的缩放数据库中,筛选得到所述图像缩放比例对应的用户脸部与所述视觉传感器之间的当前距离,所述缩放数据库由多组图像缩放比例和用户脸部与视觉传感器之间的相对距离对应组成;
将所述当前距离输入预先构建的显示布局数据库,筛选得到所述当前距离对应的当前显示布局,所述显示布局数据库由多组显示布局和用户脸部与视觉传感器之间的相对距离对应组成;
根据所述当前显示布局调整所述显示界面。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显示布局调整所述显示界面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
若小于预设距离,则输出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用于提醒用户保持与显示区域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触发调整功能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为手写模式;
若是手写模式,则判定触发调整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为手写模式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不是手写模式,则判断当前待显示内容是否全部显示在显示界面;
若全部显示在显示界面,则判定不触发调整功能;
若不全部显示在显示界面,则判定触发调整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手表包括光线传感器,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通过所述光线传感器实时获取当前的环境亮度;
从预设背景亮度数据库中筛选与所述环境亮度对应的预设背景亮度;
将所述预设背景亮度设置为所述显示界面的当前背景亮度。
进一步的,智能手表包括血压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实时获取用户当前的生理数据;
解析所述生理数据,得到所述用户当前的精神状态;
从预设背景颜色库中筛选与所述精神状态对应的预设背景颜色;
将所述预设背景颜色设置为所述显示界面的当前背景颜色。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智能穿戴设备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操作模式和用户正面朝向柔性带的相对位置,实现动态调整显示界面的显示信息,有效提高用户在操作时的便捷性,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具有显示功能的柔性带,所述动态显示方法包括:
S1:获取用户当前选择的操作模式;
S2: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触发调整功能;
S3:若触发调整功能,则实时获取用户视线在所述柔性带上的正映射区域;
S4: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
本实施例中,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可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具有显示功能的柔性带,柔性带具有比显示屏更大的操作区域。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本实施例以智能手表为例进行说明。智能手表包括显示屏和柔性表带,柔性表带等同于柔性带,柔性表带具有比显示屏更大的操作区域。其中,柔性表带具有显示功能,可以是将柔性显示屏设置在柔性表带上或者是直接将柔性显示屏作为表带。智能手表可以将显示界面选择在柔性表带的任意区域或显示屏中进行显示。智能手表内部预设有触发调整功能的条件。其中,调整功能是指智能手表将当前的显示界面根据预先设置进行动态的显示调整。智能手表在接收到用户当前选择的操作模式的指令后,根据预设条件,判断当前的操作模式是否触发调整功能。比如,智能手表预设条件为,当用户选择的操作模式为手写输入时,为了提供较大的输入区域便于用户进行手写操作,需要将显示界面显示在柔性表带区域,从而触发调整功能;因此,在用户当前选择的操作模式为手写输入时,智能手表判定当前的操作模式触发调整功能。在触发调整功能后,智能手表通过均匀设置在柔性表带两侧边沿的多个视觉传感器,比如摄像头,实时拍摄当前环境的外界图片,并从多张外界图片中筛选包含有最大图像占比的用户脸部图片。其中,图像占比为用户脸部图像在外界图片中的比例。智能手表调取拍摄到该用户脸部图片的视觉传感器在柔性表带上的设置位置,并解析用户脸部图片,得到用户脸部图像在该用户脸部图片中的布局位置。智能手表根据视觉传感器和用户脸部图像的布局位置,解析并确定当前用户视线在柔性表带上的正映射区域。比如,智能手表确定获取到该张用户脸部图片的摄像头设置在柔性表带的位置为A,同时用户脸部图像在该用户脸部图片中眼睛部分位于图片的右侧,则可以确定当前用户视线在柔性表带的正映射区域在位置A的右侧。智能手表在确定用户视线当前在柔性表带上的正映射区域后,直接将显示界面设置在该正映射区域。如果智能手表在监测到用户视线在柔性表带上的正映射区域发生变化时,显示界面也会跟随正映射区域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显示界面一直处于用户视线在柔性表带上的正映射区域,方便用户操作。
进一步的,柔性带设置有多个视觉传感器,所述实时获取用户视线在所述柔性带上的正映射区域的步骤,包括:
S301:分别通过各所述视觉传感器实时获取多张外界图片;
S302:从各所述外界图片中筛选包含有最大图像占比的用户脸部图片,所述图像占比为所述用户脸部图像在所述外界图片中的比例;
S303:调取获取到所述用户脸部图片的所述视觉传感器在所述柔性带的设置位置,并解析所述用户脸部图像在所述用户脸部图片中的布局位置;
S304:根据所述设置位置和所述布局位置确定所述正映射区域。
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柔性表带设置有多个视觉传感器。其中,视觉传感器数量优选为5个,均匀分布在柔性表带两侧中任一侧的边沿;各视觉传感器均处于同一侧。在判定触发调整功能后,智能手表启动各视觉传感器实时获取外界图片,并从中筛选出包含有最大图像占比的用户脸部图片。其中,图像占比为用户脸部图像在外界图片中所占的比例。智能手表内部预先录入有各视觉传感器在柔性表带上的设置位置,并对应有编号。比如,视觉传感器1号对应的位置为A,视觉传感器2号对应的位置为B。智能手表在筛选到用户脸部图片后,调取拍摄到该用户图片的视觉传感器对应的在柔性表带上的设置位置。同时解析用户脸部图片,得到整体用户脸部图像或局部用户脸部图像在用户脸部图片中的布局位置。智能手表根据视觉传感器在柔性表带的设置位置确定用户视线在柔性表带的大概区域。比如,获取到用户脸部图片的视觉传感器1号的在柔性表带的位置为A,则智能手表可以确定用户视线当前处于位置A附近的柔性表带。同时根据用户脸部图像在该用户脸部图片中的布局位置,从而确定用户视线相对于视觉传感器的偏离方向。比如,用户脸部图像整体或大部分在用户脸部图片中的右侧,则可以确定用户视线在该视觉传感器的右侧。由于用户在使用智能手表时,与柔性表带的距离较近,再加上各传感器之间的设置距离较短,因此智能手表可以根据视觉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和用户视线相对于视觉传感器的偏离方向,确定当前用户实现在柔性表带上的正映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信息包括显示区域和显示布局,所述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S5:比对所述用户脸部图像与预先录入的用户整体脸部图像,确定所述用户脸部图像相对于所述用户整体脸部图像的占比;
S6:计算所述用户脸部图像的图片面积,并根据预先录入的用户整体脸部图像实际面积和所述占比计算所述用户脸部图像的实际面积;
S7:根据所述图片面积和所述实际面积计算得到图像缩放比例;
S8:将所述图像缩放比例输入预先构建的缩放数据库中,筛选得到所述图像缩放比例对应的用户脸部与所述视觉传感器之间的当前距离,所述缩放数据库由多组图像缩放比例和用户脸部与视觉传感器之间的相对距离对应组成;
S9:将所述当前距离输入预先构建的显示布局数据库,筛选得到所述当前距离对应的当前显示布局,所述显示布局数据库由多组显示布局和用户脸部与视觉传感器之间的相对距离对应组成;
S10:根据所述当前显示布局调整所述显示界面。
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需要动态设置的显示信息包括显示界面在柔性表带上的显示区域和显示界面内容的显示布局。智能手表调用预先录入的用户整体图像于用户脸部图片中的用户脸部图像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当前用户脸部图像相对于用户整体脸部图像的占比。比如,当前的用户脸部图像只有左半脸,则相对于用户整体脸部图像的占比为50%。智能手表根据整张用户脸部图片的面积和用户脸部图像在整张用户脸部图片中的图像占比,计算得到用户脸部图像的图片面积。同时,调取预先录入的用户整体脸部图像实际面积,乘以用户脸部图像相对于用户整体图像的占比,计算得到用户脸部图像的实际面积。智能手表根据用户脸部图像的图片面积和实际面积计算得到当前的图像缩放比例,并将图像缩放比例输入预先构建的缩放数据库中,筛选得到当前的图像缩放比例对应的用户脸部与视觉传感器之间的当前距离。其中,缩放数据库有多组预先测试得到的图像缩放比例和用户脸部与视觉传感器之间的相对距离组成。智能手表调用预设的显示布局数据库,并将当前距离输入显示布局数据库中筛选得到对应的当前显示布局。其中,显示布局数据库由多组显示布局和用户脸部与视觉传感器之间的相对距离对应组成,显示布局包括显示文字的字体、大小以及图标的排列等,比如显示图标或文字的大小、图片的排列、文字的字体等等,方便用户查看或进行相应的操作。比如,相对距离为10cm时,字体为宋体,字号为7号,图标显示尺寸为1*1cm,排列为一行。相对距离对应的显示布局可以由智能手表自动定义,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自己设定。智能手表根据当前显示布局调整显示界面。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当前显示布局调整所述显示界面的步骤之后,包括:
S5:判断所述当前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
S6:若小于预设距离,则输出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用于提醒用户保持与显示区域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在柔性表带上完成显示信息的设置后,调用预设距离与当前距离进行比较。其中,由于用户脸部在在同一水平面,视觉传感器设置在柔性表带边沿,因此当前距离约等同于用户眼睛与显示区域的相对距离。预设距离为有利于视力保护的最佳距离,由智能手表在出厂时预先设置。进一步的,智能手表可以根据用户手动输入的当前视力,自动从预设第三方网络平台获取当前视力对应的有利于视力保护的最佳距离,并根据该最佳距离调整预设距离,以适配当前的用户视力。如果当前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智能手表自动输出报警信息。其中,报警信息可以有语音信息或文字信息,语音信息直接提示用户当前与显示区域距离过近,会损害用户的视力;而文字信息可以直接弹出显示在当前显示区域的显示界面。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触发调整功能的步骤,包括:
S201: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为手写模式;
S202:若是手写模式,则判定触发调整功能。
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在判断用户当前选择的操作模式是否触发调整功能时,需要调用预设的满足触发调整功能的条件。智能手表内部预先设置,如果用户选择的操作模式为手写模式时,由于显示屏的面积太小,不便于用户进行手写输入的操作,因此需要使用调整功能,将当前的显示界面显示在柔性表带上面,以便用户操作。因此,如果当前的操作模式为手写模式,则智能手表判定触发调整功能。如果不是手写模式,则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判断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为手写模式的步骤之后,包括:
S203:若不是手写模式,则判断当前待显示内容是否全部显示在显示界面;
S204:若全部显示在显示界面,则判定不触发调整功能;
S205:若不全部显示在显示界面,则判定触发调整功能。
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在判定当前的操作模式不是手写模式后,需要判断当前用户选择的待显示内容是否全部显示在显示界面中,比如待显示的文字内容可以全部显示在当前的显示界面中,而不需要进行翻页。如果全部显示在显示界面中,则不影响用户接下来的操作,智能手表判定不触发调整功能。如果待显示内容不能全部显示在显示界面内,比如用户当前选择阅读信息,信息的内容太多需要进行翻页操作,不便于用户阅读,则智能手表判定触发调整功能,将显示界面显示到柔性表带的显示区域,以增大待显示内容的显示界面,方便用户阅读、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手表包括光线传感器,所述显示信息包括显示区域,所述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S7:通过所述光线传感器实时获取当前的环境亮度;
S8:从预设背景亮度数据库中筛选与所述环境亮度对应的预设背景亮度;
S9:将所述预设背景亮度设置为所述显示界面的当前背景亮度。
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包括光线传感器。其中,光线传感器有多个,优选为4个,均匀分布在柔性表带两侧中的一侧边沿。智能手表通过光线传感器获取柔性表带上的显示区域当前的环境亮度,然后调用预设背景亮度数据库与当前的环境亮度进行匹配,从预设背景亮度数据库中筛选出于环境亮度对应的预设背景亮度。其中,预设背景亮度数据库由多组不同的环境亮度和环境亮度对应的预设背景亮度组成。预设背景亮度与环境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智能手表根据公开的人类的视力保护亮度进行设定,以达到保护用户视力的作用,以及使显示的内容更加清晰;也可以由用户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进行自定义设置,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智能手表在筛选得到当前的环境亮度对应的预设背景亮度后,将预设背景亮度设置为显示界面的当前背景亮度。智能手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时根据环境亮度动态调整当前背景亮度,以保证用户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清楚看到显示的内容,同时不会因为太亮对用户眼睛造成刺激,进行相应操作。
进一步的,智能手表包括血压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所述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S10:实时获取用户当前的生理数据;
S11:解析所述生理数据,得到所述用户当前的精神状态;
S12:从预设背景颜色库中筛选与所述精神状态对应的预设背景颜色;
S13:将所述预设背景颜色设置为所述显示界面的当前背景颜色。
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设置有血压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智能手表实时获取用户当前的生理数据。其中,生理数据包括用户的心率数据和血压数据,心率数据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获得,血压数据通过血压传感器检测获得。智能手表调取预设精神状态库,并从中筛选出与当前的生理数据相对应的精神状态。其中,预设精神状态库包含有多组与不同生理数据相对应的精神状态,比如,当心率为100—120次/分,血压140~150mmHg/90~100mmHg时,对应的精神状态为兴奋、激动。智能手表在得到用户当前的精神状态后,从预设背景颜色库中筛选与当前的精神状态对应的预设背景颜色。其中,预设背景颜色库包含有多组与不同精神状态相对应的预设背景颜色,比如精神状态为兴奋时,对应的预设背景颜色为蓝色,蓝色具有使用户冷静下来的作用;精神状态为疲惫时,对应的预设背景颜色为红色,红色具有使用户亢奋的作用。进一步的,不同精神状态对应的预设背景颜色也可以由用户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自定义。智能手表将筛选后的预设背景颜色设置为显示界面的当前背景颜色,以使用户的精神状态向积极的方向调整。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操作模式和用户正面朝向柔性带的相对位置,实现动态调整显示界面的显示信息,有效提高用户在操作时的便捷性,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移动终端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移动终端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移动终端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缩放数据库等数据。该移动终端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
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的步骤:
获取用户当前选择的操作模式;
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触发调整功能;
若触发调整功能,则实时获取用户视线在所述柔性带上的正映射区域
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移动终端的限定。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具体为:
获取用户当前选择的操作模式;
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触发调整功能;
若触发调整功能,则实时获取用户视线在所述柔性带上的正映射区域
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通过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具有显示功能的柔性带,所述动态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当前选择的操作模式;
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触发调整功能;
若触发调整功能,则实时获取用户视线在所述柔性带上的正映射区域;
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带设置有多个视觉传感器,所述实时获取用户视线在所述柔性带上的正映射区域的步骤,包括:
分别通过各所述视觉传感器实时获取多张外界图片;
从各所述外界图片中筛选包含有最大图像占比的用户脸部图片,所述图像占比为用户脸部图像在所述外界图片中的比例;
调取获取到所述用户脸部图片的视觉传感器在所述柔性带的设置位置,并解析所述用户脸部图像在所述用户脸部图片中的布局位置;
根据所述设置位置和所述布局位置确定所述正映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比对用户脸部图像与预先录入的用户整体脸部图像,确定所述用户脸部图像相对于所述用户整体脸部图像的占比;
计算所述用户脸部图像的图片面积,并根据预先录入的用户整体脸部图像实际面积和所述占比计算所述用户脸部图像的实际面积;
根据所述图片面积和所述实际面积计算得到图像缩放比例;
将所述图像缩放比例输入预先构建的缩放数据库中,筛选得到所述图像缩放比例对应的用户脸部与视觉传感器之间的当前距离,所述缩放数据库由多组图像缩放比例和用户脸部与视觉传感器之间的相对距离对应组成;
将所述当前距离输入预先构建的显示布局数据库,筛选得到所述当前距离对应的当前显示布局,所述显示布局数据库由多组显示布局和用户脸部与视觉传感器之间的相对距离对应组成;
根据所述当前显示布局调整所述显示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显示布局调整所述显示界面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
若小于预设距离,则输出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用于提醒用户保持与显示区域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触发调整功能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为手写模式;
若是手写模式,则判定触发调整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操作模式是否为手写模式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不是手写模式,则判断当前待显示内容是否全部显示在显示界面;
若全部显示在显示界面,则判定不触发调整功能;
若不全部显示在显示界面,则判定触发调整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手表包括光线传感器,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通过所述光线传感器实时获取当前的环境亮度;
从预设背景亮度数据库中筛选与所述环境亮度对应的预设背景亮度;
将所述预设背景亮度设置为所述显示界面的当前背景亮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手表包括血压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将显示界面设置在所述正映射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实时获取用户当前的生理数据;
解析所述生理数据,得到所述用户当前的精神状态;
从预设背景颜色库中筛选与所述精神状态对应的预设背景颜色;
将所述预设背景颜色设置为所述显示界面的当前背景颜色。
9.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280368.2A 2018-10-30 2018-10-30 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24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0368.2A CN111124196B (zh) 2018-10-30 2018-10-30 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0368.2A CN111124196B (zh) 2018-10-30 2018-10-30 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4196A CN111124196A (zh) 2020-05-08
CN111124196B true CN111124196B (zh) 2023-04-21

Family

ID=70484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0368.2A Active CN111124196B (zh) 2018-10-30 2018-10-30 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41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9805A (zh) * 2020-07-17 2022-01-18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32158B (zh) * 2020-12-31 2023-01-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3835665A (zh) * 2021-09-27 2021-12-2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71043B (zh) * 2023-11-17 2024-02-02 深圳市光速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显示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686A (zh) * 2015-06-03 2015-09-23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数据交互的方法
CN108093101A (zh) * 2017-11-30 2018-05-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来电显示控制方法、柔性屏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398999A (zh) * 2018-02-28 2018-08-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功耗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686A (zh) * 2015-06-03 2015-09-23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数据交互的方法
CN108093101A (zh) * 2017-11-30 2018-05-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来电显示控制方法、柔性屏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398999A (zh) * 2018-02-28 2018-08-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功耗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4196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24196B (zh) 显示界面的动态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992788B1 (en) Dark-mode display interface process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234875B (zh) 拍摄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US20220197584A1 (en) Foldable screen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040107890A (ko) 휴대폰의 영상 기울기 제어 방법
CN109298912B (zh) 主题色彩的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170022967A (ko) 아이콘 배지 표시 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저장매체
US10389934B2 (en) Mobile device and photographing method thereof with first and second displays and cameras and display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a target camera
US20170213073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KR20180109217A (ko) 얼굴 영상 보정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한 전자 장치
EP3761627A2 (en) Photograph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566643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06778627B (zh) 检测人脸颜值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1626166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809361A1 (en) Wrinkle det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093864A1 (zh) 显示屏的刷新频率调整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2585229B1 (ko) 대상체의 피부 타입에 관련된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16048243B (zh) 一种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414112A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750154A (zh) 显示器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66867B (zh) 终端镜面图像显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04832B (zh) 一种移动终端显示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067733B (zh) 显示屏校正方法、显示屏校正装置以及显示芯片
JP5796052B2 (ja) 画面表示制御方法、画面表示制御方式、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170269B (zh) 一种图像缩放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