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2515B - 支撑剂检验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剂检验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2515B
CN111122515B CN201811279699.4A CN201811279699A CN111122515B CN 111122515 B CN111122515 B CN 111122515B CN 201811279699 A CN201811279699 A CN 201811279699A CN 111122515 B CN111122515 B CN 1111225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bidity
conductivity
proppant
liquid
distill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96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2515A (zh
Inventor
彭欢
马辉运
彭钧亮
杨建�
高新平
苏军
刘俊辰
杨锐华
周玉超
殷悦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96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25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2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2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2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2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47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 G01N21/49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 G01N21/51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inside a container, e.g. in an ampou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1/00Investigating flow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e.g. viscosity, plasticity;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flow proper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剂检验方法及装置,属于检验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在地层压力下该第一支撑剂在蒸馏水中时形成的液体的第一导流能力;由于支撑剂在地层压力下会破碎并形成细小颗粒,该细小颗粒会使支撑剂填充层的浊度升高以及导流能力降低,故将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作为支撑剂对液体的导流能力的影响的临界值,并获取临界状态的液体的第二浊度;将在地层压力下该第二支撑剂在蒸馏水中时形成的液体的第三浊度与该第二浊度进行比较,得出检验结果。该检验过程能够基于该支撑剂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地层压力,获取更符合使用要求的检验标准,基于该检验标准检验该支撑剂在该地层压力下形成的液体,所得的检验结果更准确。

Description

支撑剂检验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剂检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支撑剂是指具有一定粒度和级配的天然砂或人造高强陶瓷颗粒,在油气田的压裂施工中,支撑剂用于随高压溶液进入地层,支撑剂和高压溶液所形成的支撑剂填充层充填在岩层裂隙中,起到支撑裂隙不因应力释放而闭合的作用,从而保持岩层裂隙的高导流能力,使油气能够顺畅通过,增加油气产量,因此,支撑剂是油气田压裂施工中的关键材料,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对使用的支撑剂进行检验,支撑剂检验项目的其中一项是检测支撑剂在蒸馏水中时蒸馏水的浊度,该浊度是表征支撑剂表面微小颗粒在水中脱落程度的一项指标,通过检验该浊度可以判断该支撑剂在浊度方面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目前常用的支撑剂检验方法包括:在规定体积的蒸馏水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支撑剂,将搅拌后蒸馏水的浑浊程度作为测得的浊度,根据该浊度和经验来判断该支撑剂在浊度方面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目前常用的支撑剂检验方法所获取的浊度不能反映支撑剂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实际液体的浊度,所以该方法对于支撑剂的检验结果也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剂检验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目前常用的支撑剂检验方法所获取的浊度不能反映支撑剂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液体的浊度,所以该方法对于支撑剂的检验结果也不准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剂检验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该第一浊度为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一蒸馏水中,且该第一蒸馏水处于预设压力下时确定,该预设压力等于该第一支撑剂和待检验的第二支撑剂所应用于的地层的压力,该第一支撑剂和该第二支撑剂的规格相同,该第一支撑剂用于获取该第二支撑剂的检验标准;
获取第二蒸馏水的第一导流能力,该第一导流能力为该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二蒸馏水中,且该第二蒸馏水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获取第一浊度的第一液体的第二导流能力,该第二导流能力为该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一液体中,且该第一液体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将该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获取为第三导流能力;
当该第二导流能力不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调整该第一液体的浊度,使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
当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获取该第一液体的第二浊度;
获取第三蒸馏水的第三浊度,该第三浊度为该第二支撑剂在该第三蒸馏水中,且该第三蒸馏水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当该第三浊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二浊度时,确定该第二支撑剂在浊度方面符合使用要求。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获取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包括:
对该第一支撑剂施加该预设压力,使该第一支撑剂破碎;
获取该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该第一浊度为破碎的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一蒸馏水中,且该第一蒸馏水处于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将该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获取为第三导流能力包括:
将该第一导流能力的0.9倍获取为该第三导流能力。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当该第二导流能力不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调整该第一液体的浊度,使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包括:
当该第二导流能力小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向该第一液体中加入浊度小于该第一浊度的第二液体,使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
当该第二导流能力大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向该第一液体中加入浊度大于该第一浊度的第三液体,使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液体的浊度为该第一浊度的0.75倍或0.5倍;
该第三液体的浊度为该第一浊度的1.25倍或1.5倍。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剂检验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浊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该第一浊度为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一蒸馏水中,且该第一蒸馏水处于预设压力下时确定,该预设压力等于该第一支撑剂和待检验的第二支撑剂所应用于的地层的压力,该第一支撑剂和该第二支撑剂的规格相同,该第一支撑剂用于获取该第二支撑剂的检验标准;
第一导流能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蒸馏水的第一导流能力,该第一导流能力为该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二蒸馏水中,且该第二蒸馏水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第二导流能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浊度的第一液体的第二导流能力,该第二导流能力为该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一液体中,且该第一液体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第三导流能力获取模块,用于将该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获取为第三导流能力;
第一液体调整模块,用于当该第二导流能力不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调整该第一液体的浊度,使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
第二浊度获取模块,用于当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获取该第一液体的第二浊度;
第三浊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三蒸馏水的第三浊度,该第三浊度为该第二支撑剂在该第三蒸馏水中,且该第三蒸馏水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检验结果获取模块,用于当该第三浊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二浊度时,确定该第二支撑剂在浊度方面符合使用要求。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浊度获取模块用于:
对该第一支撑剂施加该预设压力,使该第一支撑剂破碎;
获取该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该第一浊度为破碎的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一蒸馏水中,且该第一蒸馏水处于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第三导流能力获取模块,用于将该第一导流能力的0.9倍获取为该第三导流能力。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液体调整模块用于:
当该第二导流能力小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向该第一液体中加入浊度小于该第一浊度的第二液体,使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
当该第二导流能力大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向该第一液体中加入浊度大于该第一浊度的第三液体,使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液体的浊度为该第一浊度的0.75倍或0.5倍;
该第三液体的浊度为该第一浊度的1.25倍或1.5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获取在地层压力下该第一支撑剂在蒸馏水中时形成的液体的第一导流能力;由于支撑剂在地层压力下会破碎并形成细小颗粒,该细小颗粒会使支撑剂填充层的浊度升高以及导流能力降低,故将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作为支撑剂对液体的导流能力的影响的临界值,并获取临界状态的液体的第二浊度;获取该第二支撑剂在地层压力下的蒸馏水中时形成的液体的第三浊度,通过将该第三浊度与该第二浊度进行比较,得出对第二支撑剂的检验结果。该检验过程能够基于该支撑剂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地层压力,获取更符合使用要求的检验标准,基于该检验标准对该支撑剂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液体的浊度进行检验,所得的检验结果更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剂检验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剂检验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流能力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剂检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支撑剂在蒸馏水中时蒸馏水的浊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从支撑剂的生产方面,包括原材料细度、造粒工艺、半成品筛分工艺、煅烧工艺、冷却工艺和成品筛分工艺等;从支撑剂的使用方面,包括支撑剂破碎程度、流体冲刷强度、温度和投产时间等。在支撑剂的使用过程中,支撑剂进入岩层裂隙后,部分支撑剂受到地层压力作用后会发生颗粒破碎,形成细小颗粒,流体冲刷强度越大、温度越高、时间越久,脱落的颗粒越多,对支撑剂填充层的堵塞将会越严重,将导致该填充层的导流能力显著下降,因此,通过模拟并检验该填充层的导流能力来判断该支撑剂在浊度方面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的方法比较准确。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剂检验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设备,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101、获取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
其中,该第一浊度为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一蒸馏水中,且该第一蒸馏水处于预设压力下时确定,该预设压力等于该第一支撑剂和待检验的第二支撑剂所应用于的地层的压力,该第一支撑剂和该第二支撑剂的规格相同,该第一支撑剂用于获取该第二支撑剂的检验标准。
102、获取第二蒸馏水的第一导流能力。
该第一导流能力为该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二蒸馏水中,且该第二蒸馏水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103、获取第一浊度的第一液体的第二导流能力。
该第二导流能力为该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一液体中,且该第一液体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104、将该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获取为第三导流能力。
105、当该第二导流能力不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调整该第一液体的浊度,使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
106、当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获取该第一液体的第二浊度。
107、获取第三蒸馏水的第三浊度,该第三浊度为该第二支撑剂在该第三蒸馏水中,且该第三蒸馏水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108、当该第三浊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二浊度时,确定该第二支撑剂在浊度方面符合使用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获取在地层压力下该第一支撑剂在蒸馏水中时形成的液体的第一导流能力;由于支撑剂在地层压力下会破碎并形成细小颗粒,该细小颗粒会使支撑剂填充层的浊度升高以及导流能力降低,故将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作为支撑剂对液体的导流能力的影响的临界值,并获取临界状态的液体的第二浊度;获取该第二支撑剂在地层压力下的蒸馏水中时形成的液体的第三浊度,通过将该第三浊度与该第二浊度进行比较,得出对第二支撑剂的检验结果。该检验过程能够基于该支撑剂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地层压力,获取更符合使用要求的检验标准,基于该检验标准对该支撑剂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液体的浊度进行检验,所得的检验结果更准确。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获取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包括:对该第一支撑剂施加该预设压力,使该第一支撑剂破碎;获取该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该第一浊度为破碎的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一蒸馏水中,且该第一蒸馏水处于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将该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获取为第三导流能力包括:将该第一导流能力的0.9倍获取为该第三导流能力。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当该第二导流能力不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调整该第一液体的浊度,使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包括:当该第二导流能力小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向该第一液体中加入浊度小于该第一浊度的第二液体,使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当该第二导流能力大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向该第一液体中加入浊度大于该第一浊度的第三液体,使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液体的浊度为该第一浊度的0.75倍或0.5倍;该第三液体的浊度为该第一浊度的1.25倍或1.5倍。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剂检验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设备,参见图2,该实施例包括:
201、当第一支撑剂在第一蒸馏水中,且该第一蒸馏水处于预设压力下时,获取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
其中,该预设压力等于该第一支撑剂和待检验的第二支撑剂所应用于的地层的压力,该第一支撑剂和该第二支撑剂的规格相同,该第一支撑剂用于获取该第二支撑剂的检验标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浊度表示光线通过液体时液体对光线的阻碍程度,它取决于液体中的悬浮物对光的散射和溶质分子对光的吸收。由于不同规格的支撑剂在相同压力下的破碎程度不同,通过第一支撑剂能够获取与该第一支撑剂规格相同的支撑剂的检验标准,所以,该第一支撑剂和该第二支撑剂的规格应该相同,例如,该第一支撑剂和该第二支撑剂可以都是40目-70目的陶粒支撑剂,该第一支撑剂和该第二支撑剂也可以都是70目-140目的石英砂支撑剂。
使用该第一支撑剂和待检验的第二支撑剂所应用于的地层的压力作为该预设压力,能够模拟该第一支撑剂和该第二支撑剂的使用环境,使所测得的第一浊度能更准确地模拟该第一支撑剂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填充层的实际浊度。该预设压力的获取方法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获取该地层对应的地层最小主应力和井底流压,并将地层最小主应力和该井底流压作差求出该预设压力。通过获取该第一浊度,可以为进一步获取该第二支撑剂的检验标准提供准确的参考,获取该检验标准的过程将在下述步骤中详述。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获取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的过程包括:对该第一支撑剂施加该预设压力,使该第一支撑剂破碎;获取该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该第一浊度为破碎的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一蒸馏水中,且该第一蒸馏水处于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以该预设压力为50MPa为例,该第一浊度的获取过程可以为:将20g的第一支撑剂放入破碎室中,使用破碎室对该第一支撑剂施加50MPa的压强,使该第一支撑剂破碎,产生细小微粒,将25g破碎后的第一支撑剂加入100mL体积的蒸馏水中,在搅拌5分钟、静置10分钟后,使用散射式光电浊度仪测量该液体的浑浊程度,即为第一浊度,该第一浊度可以模拟在地层压力下该第一支撑剂与高压溶液形成的填充层的浊度。
为了更加直观地对该支撑剂检验方法与目前通常使用的支撑剂检验方法进行比较,还可以获取该第一支撑剂在大气压力下的蒸馏水中时蒸馏水的浊度,通过将该第一支撑剂在大气压力下的蒸馏水中时蒸馏水的浊度与该第一浊度进行比较,得知上述两个浊度数据相差较大,能够证明用该大气压力下的浊度不能表示该第一支撑剂在地层压力下填充层的浊度,进而证明了本发明公开的支撑剂验证方法的科学性和支撑剂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202、当该第一支撑剂在第二蒸馏水中,且该第二蒸馏水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获取第二蒸馏水的第一导流能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导流能力是指裂缝使流体通过的能力,在支撑剂的使用过程中,支撑剂进入岩层裂隙后,部分支撑剂受到地层压力作用后会发生颗粒破碎,形成细小颗粒,该破碎的细小颗粒将会堵塞支撑剂填充层,并导致该填充层的浊度升高以及导流能力下降,受流体冲刷强度、温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脱落的颗粒越多,对支撑剂填充层的堵塞将会越严重,将导致该填充层的导流能力下降更多,以该支撑剂在地层压力下对填充层导流能力的影响程度作为该支撑剂在浊度方面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的评价标准,能够使获取到的检验标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使该方法所得的支撑剂的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其中,该第一导流能力的获取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按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302-2009来获取:
该支撑剂填充层的导流能力可以按照下述公式(1)计算:
Figure BDA0001847778300000081
其中,kWf表示支撑剂填充层的导流能力,单位为平方微米厘米;μ表示实验温度条件下实验液体的黏度,单位为毫帕秒;Q表示流量,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分;Δp表示压差,单位为千帕。
公式(1)中,该实验温度条件下实验液体的黏度可以通过查SY/T 6302-2009标准中不同水温下水的黏度表来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例如,可以通过下述公式(2)来计算:
μ=ex (2)
公式(2)中,μ表示水黏度,单位为毫帕秒;e为自然底数,可以取
Figure BDA0001847778300000082
t表示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而该公式(1)中所需的流量Q和该压差Δp可以通过下述实验方法测得: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流能力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可以参见图3,该导流能力测量装置包括:平流泵1、装有蒸馏水的中间容器2、装有不同浊度液体的中间容器3、压力传感器4、导流室5、压差传感器6、真空泵7、回压阀8、天平9和阀门10。其中,该平流泵1用于为装置中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该导流室5用于填充预先经过预设压力后破碎的第一支撑剂,该压力传感器4用于提供预设压力,该压差传感器6用于测量压差Δp,该真空泵7用于排尽实验装置中的气泡,以使实验过程更为准确;该回压阀8用于防止液体倒流,该天平用于测流量Q。
实验时,打开平流泵1,使装有蒸馏水的中间容器2中的蒸馏水经过压力传感器4加压后流入导流室5中,导流室5中的支撑剂对流入其中的液体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通过该压差传感器6测出计算所需的压差Δp,流出导流室5的液体经过回压阀8流入天平9上方的容器,并通过天平9的度数变化测出该流量Q,进而按照上述公式(1)和公式(2)计算出该第一导流能力。
203、当该第一支撑剂在第一液体中,且该第一液体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获取第一浊度的第一液体的第二导流能力。
该第二导流能力能够模拟该第一支撑剂在实际岩石裂隙中形成的填充层的导流能力。通过该第二导流能力与该第一导流能力的对比,可以直观地得到由于支撑剂在高压下破碎等原因对填充层的导流能力的影响。
该第二导流能力的获取过程与第一导流能力的获取过程相似,不同的是,在实验时,采用装有不同浊度液体的中间容器3而不是装有蒸馏水的中间容器2,而中间容器3中液体的浊度等于该第一浊度,该第二导流能力的具体获取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204、将该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获取为第三导流能力。
该第三导流能力能够模拟支撑剂对填充层的导流能力的影响处于临界值时的状态,如果第二支撑剂使填充层的导流能力降至第三导流能力以下,证明由该第二支撑剂进入地层后形成的填充层不利于使油气顺利通过岩层裂隙,会降低油气产量;反之,如果第二支撑剂使填充层的导流能力降至第三导流能力以上,证明由该第二支撑剂进入地层后形成的填充层有利于使油气顺利通过岩层裂隙,会提高油气产量。
该预设倍数能够模拟支撑剂对填充层的导流能力影响的临界值,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该预设倍数的取值也有所不同,例如,该预设倍数的取值可以在0.882倍-0.918倍之间,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根据支撑剂和地层的实际情况,可以将该第一导流能力的0.9倍获取为该第三导流能力。
205、当该第二导流能力不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调整该第一液体的浊度,使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当该第二导流能力小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向该第一液体中加入浊度小于该第一浊度的第二液体,在加入该第二液体的过程中及时测量该第一液体的浊度,在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停止添加;当该第二导流能力大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向该第一液体中加入浊度大于该第一浊度的第三液体,在加入该第三液体的过程中及时测量该第一液体的浊度,在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停止添加,以便及时准确地调整该第一液体的浊度,获取符合使用要求的第一液体,以便对该第三导流能力对应的浊度值进行测量。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液体的浊度为该第一浊度的0.75倍或0.5倍;该第三液体的浊度为该第一浊度的1.25倍或1.5倍,便于操作人员制作第二液体和第三液体,并能更好的控制该第一液体的浊度的调整过程。
206、当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获取该第一液体的第二浊度。
该第二浊度能够模拟该支撑剂在地层压力下对填充层的导流能力的影响处于临界状态时该填充层的浊度,如果第二支撑剂在同样条件下所测得的浊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二浊度,表示该第二支撑剂符合使用要求;如果该第二支撑剂在同样条件下测得的浊度大于该第二浊度,表示该第二支撑剂不符合使用要求。
207、获取第三蒸馏水的第三浊度,该第三浊度为该第二支撑剂在该第三蒸馏水中,且该第三蒸馏水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对于待检验的第二支撑剂,通过上述步骤能够准确测量该第二支撑剂在地层压力下由于破碎等原因造成的该填充层的浊度。
208、当该第三浊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二浊度时,确定该第二支撑剂在浊度方面符合使用要求。
当该第三浊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二浊度时,即该第二支撑剂使填充层的导流能力降至第三导流能力以上,证明由该第二支撑剂进入地层后形成的填充层有利于使油气顺利通过岩层裂隙,能够提高油气产量。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获取在地层压力下该第一支撑剂在蒸馏水中时形成的液体的第一导流能力;由于支撑剂在地层压力下会破碎并形成细小颗粒,该细小颗粒会使支撑剂填充层的浊度升高以及导流能力降低,故将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作为支撑剂对液体的导流能力的影响的临界值,并获取临界状态的液体的第二浊度;获取该第二支撑剂在地层压力下的蒸馏水中时形成的液体的第三浊度,通过将该第三浊度与该第二浊度进行比较,得出对第二支撑剂的检验结果。该检验过程能够基于该支撑剂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地层压力,获取更符合使用要求的检验标准,基于该检验标准对该支撑剂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液体的浊度进行检验,所得的检验结果更准确。进一步地,使用浊度为该第一浊度的0.75倍或0.5倍的第二液体,以及浊度为该第一浊度的1.25倍或1.5倍的第三液体来调整该第一液体的浊度,便于操作人员制作第二液体和第三液体,并能更好的控制该第一液体的浊度的调整过程。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剂检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该装置包括:
第一浊度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该第一浊度为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一蒸馏水中,且该第一蒸馏水处于预设压力下时确定,该预设压力等于该第一支撑剂和待检验的第二支撑剂所应用于的地层压力,该第一支撑剂和该第二支撑剂的规格相同,该第一支撑剂用于获取该第二支撑剂的检验标准。
第一导流能力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第二蒸馏水的第一导流能力,该第一导流能力为该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二蒸馏水中,且该第二蒸馏水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第二导流能力获取模块403,用于获取第一浊度的第一液体的第二导流能力,该第二导流能力为该第一支撑剂在该第一液体中,且该第一液体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第三导流能力获取模块404,用于将该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获取为第三导流能力。
第一液体调整模块405,用于当该第二导流能力不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调整该第一液体的浊度,使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
第二浊度获取模块406,用于当该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该第三导流能力时,获取该第一液体的第二浊度。
第三浊度获取模块407,用于获取第三蒸馏水的第三浊度,该第三浊度为该第二支撑剂在该第三蒸馏水中,且该第三蒸馏水处于该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检验结果获取模块408,用于当该第三浊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二浊度时,确定该第二支撑剂在浊度方面符合使用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剂检验装置在进行支撑剂检验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剂检验装置与支撑剂检验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获取在地层压力下该第一支撑剂在蒸馏水中时形成的液体的第一导流能力;由于支撑剂在地层压力下会破碎并形成细小颗粒,该细小颗粒会使支撑剂填充层的浊度升高以及导流能力降低,故将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作为支撑剂对液体的导流能力的影响的临界值,并获取临界状态的液体的第二浊度;获取该第二支撑剂在地层压力下的蒸馏水中时形成的液体的第三浊度,通过将该第三浊度与该第二浊度进行比较,得出对第二支撑剂的检验结果。该检验过程能够基于该支撑剂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地层压力,获取更符合使用要求的检验标准,基于该检验标准对该支撑剂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液体的浊度进行检验,所得的检验结果更准确。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5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s,CPU)501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存储器502,其中,所述存储器502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50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然,该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具有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键盘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部件,以便进行输入输出,该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实现设备功能的部件,在此不做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撑剂检验方法。例如,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撑剂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所述第一浊度为第一支撑剂在所述第一蒸馏水中,且所述第一蒸馏水处于预设压力下时确定,所述预设压力等于所述第一支撑剂和待检验的第二支撑剂所应用于的地层的压力,所述第一支撑剂和所述第二支撑剂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支撑剂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支撑剂的检验标准;
获取第二蒸馏水的第一导流能力,所述第一导流能力为所述第一支撑剂在所述第二蒸馏水中,且所述第二蒸馏水处于所述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获取所述第一浊度的第一液体的第二导流能力,所述第二导流能力为所述第一支撑剂在所述第一液体中,且所述第一液体处于所述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将所述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获取为第三导流能力,所述预设倍数能够模拟支撑剂对填充层的导流能力影响的临界值,所述预设倍数的取值在0.882倍-0.918倍之间;
当所述第二导流能力不等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时,调整所述第一液体的浊度,使所述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
当所述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时,获取所述第一液体的第二浊度;
获取第三蒸馏水的第三浊度,所述第三浊度为所述第二支撑剂在所述第三蒸馏水中,且所述第三蒸馏水处于所述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当所述第三浊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浊度时,确定所述第二支撑剂在浊度方面符合使用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包括:
对所述第一支撑剂施加所述预设压力,使所述第一支撑剂破碎;
获取所述第一蒸馏水的所述第一浊度,所述第一浊度为破碎的第一支撑剂在所述第一蒸馏水中,且所述第一蒸馏水处于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获取为第三导流能力包括:
将所述第一导流能力的0.9倍获取为所述第三导流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二导流能力不等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时,调整所述第一液体的浊度,使所述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包括:
当所述第二导流能力小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时,向所述第一液体中加入浊度小于所述第一浊度的第二液体,使所述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
当所述第二导流能力大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时,向所述第一液体中加入浊度大于所述第一浊度的第三液体,使所述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体的浊度为所述第一浊度的0.75倍或0.5倍;
所述第三液体的浊度为所述第一浊度的1.25倍或1.5倍。
6.一种支撑剂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浊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蒸馏水的第一浊度,所述第一浊度为第一支撑剂在所述第一蒸馏水中,且所述第一蒸馏水处于预设压力下时确定,所述预设压力等于所述第一支撑剂和待检验的第二支撑剂所应用于的地层的压力,所述第一支撑剂和所述第二支撑剂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支撑剂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支撑剂的检验标准;
第一导流能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蒸馏水的第一导流能力,所述第一导流能力为所述第一支撑剂在所述第二蒸馏水中,且所述第二蒸馏水处于所述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第二导流能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浊度的第一液体的第二导流能力,所述第二导流能力为所述第一支撑剂在所述第一液体中,且所述第一液体处于所述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第三导流能力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导流能力的预设倍数获取为第三导流能力,所述预设倍数能够模拟支撑剂对填充层的导流能力影响的临界值,所述预设倍数的取值在0.882倍-0.918倍之间;
第一液体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导流能力不等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时,调整所述第一液体的浊度,使所述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
第二浊度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时,获取所述第一液体的第二浊度;
第三浊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三蒸馏水的第三浊度,所述第三浊度为所述第二支撑剂在所述第三蒸馏水中,且所述第三蒸馏水处于所述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检验结果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三浊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浊度时,确定所述第二支撑剂在浊度方面符合使用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浊度获取模块用于:
对所述第一支撑剂施加所述预设压力,使所述第一支撑剂破碎;
获取所述第一蒸馏水的所述第一浊度,所述第一浊度为破碎的第一支撑剂在所述第一蒸馏水中,且所述第一蒸馏水处于预设压力下时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导流能力的0.9倍获取为所述第三导流能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调整模块用于:
当所述第二导流能力小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时,向所述第一液体中加入浊度小于所述第一浊度的第二液体,使所述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
当所述第二导流能力大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时,向所述第一液体中加入浊度大于所述第一浊度的第三液体,使所述第一液体的导流能力等于所述第三导流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体的浊度为所述第一浊度的0.75倍或0.5倍;
所述第三液体的浊度为所述第一浊度的1.25倍或1.5倍。
CN201811279699.4A 2018-10-30 2018-10-30 支撑剂检验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122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9699.4A CN111122515B (zh) 2018-10-30 2018-10-30 支撑剂检验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9699.4A CN111122515B (zh) 2018-10-30 2018-10-30 支撑剂检验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2515A CN111122515A (zh) 2020-05-08
CN111122515B true CN111122515B (zh) 2022-07-05

Family

ID=70484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9699.4A Active CN111122515B (zh) 2018-10-30 2018-10-30 支撑剂检验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251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5395A (zh) * 2013-10-14 2014-01-22 阳泉市长青石油压裂支撑剂有限公司 陶粒油气压裂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3086A (zh) * 2013-10-22 2014-01-29 西南石油大学 支撑剂短期导流能力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5298488A (zh) * 2015-12-03 2016-02-0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非连续充填方式下导流能力测试方法
CN106526137A (zh) * 2016-11-17 2017-03-22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自悬浮支撑剂压裂导流性能物理模拟实验评价方法
CN107085638A (zh) * 2017-04-17 2017-08-2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水力压裂支撑剂参数优化方法
CN108152184A (zh) * 2016-12-02 2018-06-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缝内流动规律的支撑剂导流能力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5395A (zh) * 2013-10-14 2014-01-22 阳泉市长青石油压裂支撑剂有限公司 陶粒油气压裂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3086A (zh) * 2013-10-22 2014-01-29 西南石油大学 支撑剂短期导流能力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5298488A (zh) * 2015-12-03 2016-02-0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非连续充填方式下导流能力测试方法
CN106526137A (zh) * 2016-11-17 2017-03-22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自悬浮支撑剂压裂导流性能物理模拟实验评价方法
CN108152184A (zh) * 2016-12-02 2018-06-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缝内流动规律的支撑剂导流能力试验方法
CN107085638A (zh) * 2017-04-17 2017-08-2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水力压裂支撑剂参数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2515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iong et al. Nonlinear flow behavior through rough-walled rock fractures: the effect of contact area
US10876945B2 (en) Method for evaluating breakage strength of first and second cemented surfaces of well cementation under dynamic load
US1134681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properties of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
CN109490507B (zh) 页岩气井体积压裂后压裂液返排率的实验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6153478B (zh) 一种冲击式固结物强度测定仪及其方法
Qian et al. Statistical size scaling of breakage strength of irregularly-shaped particles
ITMI960111A1 (it) Dispositivo per la misura della permeabilita' di frammenti di roccia
CN108663270B (zh) 一种软岩侧向膨胀性测定仪
CN105606513B (zh) 确定裂隙岩体渗透率及孔隙度对有效应力敏感程度的方法
Cao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key factors on the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fine-grained tailings
Lu et al. Influence factors of unpropped fracture conductivity of shale
CN111122515B (zh) 支撑剂检验方法及装置
Yin et al. The infrared thermal effect of coal failure with different impact typ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bursting liability
Sabbagh et al. Predicting equivalent settling area factor in hydrocyclones;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angential velocity profile
Zhu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articulate suspension transport and permeability impairment in an actual rough fracture under normal stresses
CN105043975B (zh) 混凝土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及装置
Zhang et al. The mechanical creep property of shale for different loads and temperatures
Zhao et al. Effects of pore structure on stress-dependent fluid flow in synthetic porous rocks using microfocus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Sugasawa et al. Estim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using the sedimentation method enhanced by electrical-potential
Ranjit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wo-phase flow in a single rock joint
Zeng 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post-peak behavior and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hard rock under true triaxial stress
Liu et al. Effect of natural defects on the fracture behavior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basalt through mesotesting and FDEM modeling
Shafquet et al. Study of void fraction measurement in a two phase flow by using differential pressure and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Kesely A modification of predictive three-component model for turbulent flows of complex slurries in pipelines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Lutz et al. Quantifying changes in weak layer micro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artificial load chan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