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5542A - 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5542A
CN111105542A CN201911290929.1A CN201911290929A CN111105542A CN 111105542 A CN111105542 A CN 111105542A CN 201911290929 A CN201911290929 A CN 201911290929A CN 111105542 A CN111105542 A CN 111105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management system
entrance guard
controller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09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俊皓
何泰霖
史玉洁
袁志远
欧阳少海
张大志
喻勋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lying Enterprise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lying Enterprise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lying Enterprise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lying Enterprise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09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55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5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55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涉及门禁管理技术领域。包括防护装置、升降机构和控制面板,所述防护装置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面板。通过设置防护装置、升降机构和控制面板,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传动块带动盖板在活动槽的内部进行移动,当盖板的顶端移动至活动槽右端时,使得盖板将扇形板完全遮挡,解决了常规的识别装置裸露在外容易受到灰尘遮挡的问题,该装置对扇形板闲置时进行收纳,避免了灰尘影响使用者阅读显示屏的内容且降低了识别装置的精准率的情况,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园区指一般由政府(民营企业与政府合作)规划建设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道路、仓储及其它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且能够满足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标准性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包括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都市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创意园区等,常规的智慧园区的特殊房间一般会设置门禁,但是现有的门禁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常规的智慧园区采用的门禁方式大多是设置权限卡,这种方式和常规的采用钥匙开锁方式大致相同,当权限卡遗落被没有门禁权限的人盗用,可能会造成资料盗取和物品丢失,引起严重后果,使用效果不理想,常规的门禁验证装置大多是固定裸露在外,有些设置有门禁的房间进出入次数较少,导致门禁验证装置表面裸露灰尘,使得显示屏表面和识别区域受到遮挡,影响使用者阅读显示屏的内容,降低了识别装置的精准率,需要多次验证以及长期裸露可能导致灰尘进行识别装置内部降低使用寿命,使用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包括防护装置、升降机构和控制面板,所述防护装置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防护腔、活动孔、第一电机、传动杆、第二电机、转轴、垂直齿轮和盖板,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开设有防护腔,所述防护腔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防护箱的正面顶部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防护腔内壁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防护腔的内壁的顶面开设有活动孔,所述防护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右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防护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平行齿轮,所述垂直齿轮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背面与防护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平行齿轮和垂直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盖板的正面与背面分别与两个活动槽的内部搭接,所述盖板的左侧面与连接块远离传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扇形板、活动轴、齿槽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扇形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正面与背面均与防护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扇形板的弧形面开设有齿槽,所述齿槽与垂直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扇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扇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
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有数据库,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身份验证单元,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开锁单元,所述控制开关、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身份验证单元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数字密码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传动块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杆表面规格相适配的螺纹,所述传动杆与传动块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腔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传动块的左侧面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规格与滑槽的规格相适配,所述滑杆远离传动块的一端与滑槽的内部搭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的内部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的表面与活动槽的内壁搭接,所述盖板为橡胶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识别器,所述数字密码模块包括数字密码锁,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摄像头模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与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的规格一致,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显示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锁单元包括电子锁控制模块,所述电子锁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芯片和电子锁本体,且电子锁控制模块用来控制电子锁本体的开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感器与盖板相对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传感器的检测距离,所述防护腔的内壁固定设置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面与扇形板的左侧面搭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壳,且防护壳的底面与防护腔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箱的正面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通过搭扣与防护箱搭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位于滑杆的正下方。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通过设置防护装置、升降机构和控制面板,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传动块带动盖板在活动槽的内部进行移动,当盖板的顶端移动至活动槽右端时,使得盖板将扇形板完全遮挡,解决了常规的识别装置裸露在外容易受到灰尘遮挡的问题,该装置对扇形板闲置时进行收纳,避免了灰尘影响使用者阅读显示屏的内容且降低了识别装置的精准率的情况,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性。
2、该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通过设置防护装置、升降机构和控制面板,通过指纹识别器、数字密码锁和摄像头模组进行身份验证,使用者身份登录后控制器读取数据库内部储存的使用者的访问权限,当控制器读取到使用者具备开启门禁的权限时,控制器启动电子锁将门打开,解决了常规的门禁采用权限卡的方式遗落时无法进入的问题,该多种登录方式,避免了出现权限卡遗落造成工作延误的情况,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的防护装置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的防护装置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的升降机构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的防护装置结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的盖板结构俯剖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的结构系统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的身份验证单元结构系统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的电子锁控制模块结构系统图。
图中:1、防护装置;11、防护箱;111、活动槽;112、控制开关;113、第一光电传感器;114、滑槽;115、箱门;116、挡板;12、防护腔;13、活动孔;14、第一电机;15、传动杆;151、传动块;152、连接块;153、滑杆;16、第二电机;17、转轴;171、平行齿轮;18、垂直齿轮;181、连接轴;19、盖板;191、插杆;192、活动轮;2、升降机构;21、扇形板;22、活动轴;23、齿槽;24、第二光电传感器;3、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包括防护装置1、升降机构2和控制面板3,所述防护装置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防护装置1包括防护箱11、防护腔12、活动孔13、第一电机14、传动杆15、第二电机16、转轴17、垂直齿轮18和盖板19,所述防护箱11的内部开设有防护腔12,所述防护腔12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活动槽111,所述防护箱11的正面顶部设置有控制开关112,所述防护腔12内壁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113,光电传感器113的型号为ML100-8-H-350-RT/103/115,所述防护腔12的内壁的顶面开设有活动孔13,所述防护腔1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传动杆15,所述传动杆15的表面活动套接有传动块151,所述传动块151的右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52,所述防护腔1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平行齿轮171,所述垂直齿轮18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连接轴181,所述连接轴181的背面与防护腔1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平行齿轮171和垂直齿轮18啮合连接,所述盖板19的正面与背面分别与两个活动槽111的内部搭接,所述盖板19的左侧面与连接块152远离传动块151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扇形板21、活动轴22、齿槽23和第二光电传感器24,所述扇形板2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活动轴22,所述活动轴22的正面与背面均与防护腔1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扇形板21的弧形面开设有齿槽23,所述齿槽23与垂直齿轮18啮合连接,所述扇形板2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24,所述扇形板21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3,通过设置防护装置1、升降机构2和控制面板3,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14带动转动杆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传动块151带动盖板19在活动槽111的内部进行移动,当盖板19的顶端移动至活动槽111右端时,使得盖板19将扇形板21完全遮挡,解决了常规的识别装置裸露在外容易受到灰尘遮挡的问题,该装置对扇形板21闲置时进行收纳,避免了灰尘影响使用者阅读显示屏的内容且降低了识别装置的精准率的情况,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性;
所述控制面板3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型号为AFP7FCA21,所述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有数据库,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身份验证单元,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开锁单元,所述控制开关112、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6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身份验证单元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数字密码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杆15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传动块151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杆15表面规格相适配的螺纹,所述传动杆15与传动块151螺纹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传动杆15的表面开设有螺纹且传动块151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杆15表面规格相适配的螺纹,第一电机14带动转动杆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转动杆带动传动块151上升,使得传动块151带动盖板19在活动槽111的内部进行移动,活动槽111为倒L形,当盖板19的顶端移动至活动槽111右端时,使得盖板19将扇形板21完全遮挡,避免了落入控制面板3的表面造成控制面板3的显示区域和识别区域被覆盖的情况。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腔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滑槽114,所述传动块151的左侧面固定设置有滑杆153,所述滑杆153的规格与滑槽114的规格相适配,所述滑杆153远离传动块151的一端与滑槽114的内部搭接。
本实施方案中,滑杆153的规格与滑槽114的规格相适配且滑杆153远离传动块151的一端与滑槽114的内部搭接,随着传动块151的移动使得传动块151带动滑杆153在滑槽114的内部移动,使得传动块151移动的更加稳定的同时分担了传动块151转动时传递给连接块152的旋转力度,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盖板19的内部设置有插杆191,所述插杆191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活动轮192,所述活动轮192的表面与活动槽111的内壁搭接,所述盖板19为橡胶板。
本实施方案中,插杆191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活动轮192且活动轮192的表面与活动槽111的内壁搭接,盖板19为橡胶板,从而盖板19可以自由的在活动槽111的内部移动,插杆191提高了盖板19的横向承载力且不影响盖板19的弯曲移动,避免了出现盖板19塌陷的情况,活动轮192使得盖板19在活动槽111内部移动的更加顺畅。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识别器,所述数字密码模块包括数字密码锁,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摄像头模组。
本实施方案中,指纹识别器的型号为R301T,数字密码锁的型号为PF601,摄像头模组的型号为LIHAPPE8-XH4260-L182,使用者通过指纹识别模块、数字密码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进行身份验证,多种验证方式,避免了出现忘带权限卡无法进入的情况,且指纹识别模块、数字密码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均有三次身份验证的机会。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113和第二光电传感器24均与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113和第二光电传感器24的规格一致,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显示屏。
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光电传感器113和第二光电传感器24均与控制器双向电连接且第一光电传感器113和第二光电传感器24的规格一致,当传动块151带动滑杆153移动至滑槽114内壁的底面时,第一光电传感器113感应到滑杆153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关闭第一电机14同时启动第二电机16带动水平齿轮和垂直齿轮18进行啮合,使得垂直齿轮18与齿槽23啮合带动扇形板21进行翻转,当扇形板21翻转至垂直时,第二光电传感器24与活动孔13内壁得左侧面进行感应,控制器关闭第二电机16,使得扇形板21得到固定,即可进行登录验证,提高了该装置的防护性,且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6均为步进电机,具有断电抱死功能,避免了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6受力自转。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开锁单元包括电子锁控制模块,所述电子锁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芯片和电子锁本体,且电子锁控制模块用来控制电子锁本体的开合。
本实施方案中,电子锁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芯片和电子锁本体,且电子锁控制模块用来控制电子锁本体的开合,单片机芯片型号为STM32F103RCT6,身份验证成功后,控制器启动电子锁将门打开。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感器与盖板19相对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传感器的检测距离,所述防护腔12的内壁固定设置挡板116,所述挡板116的右侧面与扇形板21的左侧面搭接。
本实施方案中,第二传感器与盖板19相对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传感器的检测距离,使得扇形板21收纳时,第二传感器与盖板19之间有安全距离,不会发生与盖板19感应反馈错误信号给控制器的情况,防护腔12的内壁固定设置挡板116且挡板116的右侧面与扇形板21的左侧面搭接,挡板116避免了扇形板21与垂直齿轮18脱离啮合,提高了该装置的防护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6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壳,且防护壳的底面与防护腔12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6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壳且防护壳的底面与防护腔12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防护壳可对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6的表面进行防护,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箱11的正面铰接有箱门115,所述箱门115通过搭扣与防护箱11搭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113位于滑杆153的正下方。
本实施方案中,防护箱11的正面铰接有箱门115且箱门115通过搭扣与防护箱11搭接,箱门115便于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检修且后期可将搭扣替换会锁扣,提高该装置的防护性,第一光电传感器113位于滑杆153的正下方,方便了第一光电传感器113对滑杆153进行感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按下控制开关112,控制开关112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反转带动传动块151在传动杆15的表面下降,传动块151带动连接块152和盖板19下降,活动槽111为倒L形,使得盖板19从活动槽111的右端移动至活动槽111的底端,使得活动孔13脱离遮挡,同时传动块151带动滑杆153移动至滑槽114内壁的底面时,第一光电传感器113感应到滑杆153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关闭第一电机14同时启动第二电机16带动水平齿轮和垂直齿轮18进行顺时针啮合,使得垂直齿轮18与齿槽23啮合带动扇形板21进行翻转,当扇形板21翻转至垂直时,第二光电传感器24与活动孔13内壁得左侧面进行感应,控制器关闭第二电机16,使得扇形板21得到固定,即可进行登录验证,通过控制面板3进行身份登录,通过指纹识别器、数字密码锁和摄像头模组进行身份验证,使用者身份登录后控制器读取数据库内部储存的使用者的访问权限,当控制器读取到使用者具备开启门禁的权限时,控制器启动电子锁将门打开,使用完毕后,将门闭合,控制器清除登录信息,再次按下控制开关112,控制器启动第二电机16逆时针转动,第二电机16带动扇形板21收纳至防护腔12的内部,第一电机14与第二电机16均为步进电机,可在装配时调试输出信号,避免了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6多余转动,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14带动转动杆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转动杆带动传动块151上升,使得传动块151带动盖板19在活动槽111的内部进行移动,活动槽111为倒L形,当盖板19的顶端移动至活动槽111右端时,使得盖板19将扇形板21完全遮挡,通过上述完成对该装置的操作。
综上所述,该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通过设置防护装置1、升降机构2和控制面板3,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14带动转动杆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传动块151带动盖板19在活动槽111的内部进行移动,当盖板19的顶端移动至活动槽111右端时,使得盖板19将扇形板21完全遮挡,解决了常规的识别装置裸露在外容易受到灰尘遮挡的问题,该装置对扇形板21闲置时进行收纳,避免了灰尘影响使用者阅读显示屏的内容且降低了识别装置的精准率的情况,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包括防护装置(1)、升降机构(2)和控制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防护装置(1)包括防护箱(11)、防护腔(12)、活动孔(13)、第一电机(14)、传动杆(15)、第二电机(16)、转轴(17)、垂直齿轮(18)和盖板(19),所述防护箱(11)的内部开设有防护腔(12),所述防护腔(12)内壁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活动槽(111),所述防护箱(11)的正面顶部设置有控制开关(112),所述防护腔(12)内壁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113),所述防护腔(12)的内壁的顶面开设有活动孔(13),所述防护腔(1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传动杆(15),所述传动杆(15)的表面活动套接有传动块(151),所述传动块(151)的右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52),所述防护腔(1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平行齿轮(171),所述垂直齿轮(18)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连接轴(181),所述连接轴(181)的背面与防护腔(1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平行齿轮(171)和垂直齿轮(18)啮合连接,所述盖板(19)的正面与背面分别与两个活动槽(111)的内部搭接,所述盖板(19)的左侧面与连接块(152)远离传动块(151)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扇形板(21)、活动轴(22)、齿槽(23)和第二光电传感器(24),所述扇形板(2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活动轴(22),所述活动轴(22)的正面与背面均与防护腔(1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扇形板(21)的弧形面开设有齿槽(23),所述齿槽(23)与垂直齿轮(18)啮合连接,所述扇形板(2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24),所述扇形板(21)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3);
所述控制面板(3)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有数据库,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身份验证单元,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开锁单元,所述控制开关(112)、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6)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身份验证单元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数字密码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15)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传动块(151)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杆(15)表面规格相适配的螺纹,所述传动杆(15)与传动块(15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滑槽(114),所述传动块(151)的左侧面固定设置有滑杆(153),所述滑杆(153)的规格与滑槽(114)的规格相适配,所述滑杆(153)远离传动块(151)的一端与滑槽(114)的内部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9)的内部设置有插杆(191),所述插杆(191)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活动轮(192),所述活动轮(192)的表面与活动槽(111)的内壁搭接,所述盖板(19)为橡胶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识别器,所述数字密码模块包括数字密码锁,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摄像头模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113)和第二光电传感器(24)均与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113)和第二光电传感器(24)的规格一致,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显示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单元包括电子锁控制模块,所述电子锁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芯片和电子锁本体,且电子锁控制模块用来控制电子锁本体的开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与盖板(19)相对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传感器的检测距离,所述防护腔(12)的内壁固定设置挡板(116),所述挡板(116)的右侧面与扇形板(21)的左侧面搭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16)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壳,且防护壳的底面与防护腔(12)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1)的正面铰接有箱门(115),所述箱门(115)通过搭扣与防护箱(11)搭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113)位于滑杆(153)的正下方。
CN201911290929.1A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11055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0929.1A CN111105542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0929.1A CN111105542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5542A true CN111105542A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23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0929.1A Pending CN111105542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554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8922A (zh) * 2020-12-23 2021-01-29 南京翔维物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识别门禁处理器
CN112494819A (zh) * 2020-11-27 2021-03-16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镜光动力介入治疗舱
CN112857365A (zh) * 2021-01-08 2021-05-2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一种用于惯性导航的数据显示装置
CN113327357A (zh) * 2021-04-08 2021-08-31 深圳市便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社区用无触摸智能感应门禁系统
CN113470455A (zh) * 2021-07-15 2021-10-0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教学控制管理系统
CN114550358A (zh) * 2021-12-28 2022-05-27 广东飞企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产业园区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4819A (zh) * 2020-11-27 2021-03-16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镜光动力介入治疗舱
CN112288922A (zh) * 2020-12-23 2021-01-29 南京翔维物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识别门禁处理器
CN112288922B (zh) * 2020-12-23 2021-05-18 龙南恩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识别门禁处理器
CN112857365A (zh) * 2021-01-08 2021-05-2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一种用于惯性导航的数据显示装置
CN113327357A (zh) * 2021-04-08 2021-08-31 深圳市便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社区用无触摸智能感应门禁系统
CN113470455A (zh) * 2021-07-15 2021-10-0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教学控制管理系统
CN114550358A (zh) * 2021-12-28 2022-05-27 广东飞企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产业园区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5542A (zh) 一种智慧园区用的门禁管理系统
CN206256859U (zh) 具有考勤功能的智能门
CN111894359A (zh)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具
CN206256765U (zh) 多功能指纹锁
CN211207408U (zh) 一款具有人脸识别及人体温度识别的门禁
CN207469938U (zh) 一种机械式防断电门禁锁
CN215006764U (zh) 一种小区用安防门禁装置
CN211898017U (zh) 一种速通门闸机装置
CN214740585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防盗门指纹锁
CN213518410U (zh) 一种具备防尘功能的人脸识别门禁装置
CN210460402U (zh) 一种基于信息交互技术的家用防盗门
CN210033110U (zh) 基于电子技术的门禁装置
CN208587019U (zh) 一种防盗指纹锁
CN210222851U (zh) 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
CN208538208U (zh) 一种停车场车辆管理门禁设备
CN220795933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装置
CN115083049A (zh) 一种基于rfid的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
CN216130021U (zh) 基于自动化的小区出入口安防护栏
CN218815792U (zh) 一种双重验证的智能指纹锁
CN217400585U (zh) 防技术性开启的密码锁结构
CN220208312U (zh) 可计时提醒的会议室门禁
CN219228061U (zh) 一种安防门禁一体机
CN213626859U (zh) 一种可自动开闭库门的智能停车库
CN220395412U (zh) 一种银行内部安全门结构
CN220933533U (zh) 一种门禁安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