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6115A - 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6115A
CN111096115A CN201911247009.1A CN201911247009A CN111096115A CN 111096115 A CN111096115 A CN 111096115A CN 201911247009 A CN201911247009 A CN 201911247009A CN 111096115 A CN111096115 A CN 111096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
soil
parts
sample
organic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70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科学
张叶平
覃永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tu Plann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tu Plan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tu Plann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tu Plan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70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61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6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61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0Fabaceae, e.g. beans or pea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涉及土地整理施工领域。该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1.对土地表面加以整理,将土地表面的杂草、树枝以及较大石块进行清理,清理的杂物分类放置,然后使用转运车拉运,杂草用于畜牧养殖方面,树枝用于生产再造,石块则用于建筑工程方面。通过规范化的施工管理方式以及针对整理土地的不同性质用以不同土壤改良剂,使得该实施方式在对土地的整理过程成中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监督,保证土地整理的规范性,进一步保证工作的效率,保证最有效的对土壤进行改善,而且还能够增加土地整理后的活性,有利于整理后土地在日后种植农作物时的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地整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
背景技术
土地的整理也称之为土地的整治,将一些不规整或者遭受破坏的土地进行整理,使人类在土地利用中不断建设土地和重新配置土地的过程,从广义上讲,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简单地讲,土地整理即人们为了一定目的,依据规划对土地进行调整、安排和整治的活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理顺土地关系的一种活动。
就目而言,现在土地整理也是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手段,现在有许多不能够被利用的土地还未开发,急需整理加以利用,但是,在现在的土地整理实施方式中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并且缺少一定的针对性,不能够满足土地高效治理的需求,再者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没有严格的规范化操作,使得整理后的土地在被再次利用无法满足预期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解决了由于现有土地不能够被使用的太多,而针对土地的整理技术方案又比较的缺乏,以及现在在土地整理上一味的追求速率,缺乏管理导致整理后的土地在质量上不能够得到保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土地表面加以整理,将土地表面的杂草、树枝以及较大石块进行清理,清理的杂物分类放置,然后使用转运车拉运,杂草用于畜牧养殖方面,树枝用于生产再造,石块则用于建筑工程方面,使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将土地进行初步的平整,对成本进行记录;
S2.对土地采用“五点取样法”或者“对角线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检测,检测所采集样品土壤的质量以及采集土壤的PH,将检测数据使用记录板进行记录;
S3.将收集的土壤样品与土壤改善剂进行混合搅拌,反应3-5h,反应后对土壤的PH进行检测,对样品中土壤PH调节至6.5-7.5的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计算得出土壤改善剂与每平方土地混合时的配比关系,然后对整理土地所需的土壤改善剂用量计算,分析得出所需土壤改善剂的成本;
S4.将土壤改善剂与待整理土地按照计算比例进行均匀撒放,然后使用畜牧耕或者机耕对土地进行翻耕,翻耕后对土地开设沟渠,对土地进行浇灌并对翻耕土地进行平整等待1-2d,然后在整理的土地上种植都豆科类植物,并对植物施加有机肥料,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监督,施工完成后对施工期间的施工成本、记录数据档案、以及人员调动记录加以管理;
S5.待豆科类植物生长至成熟,检测产量是否满足种植产量要求。
优选的,所述S2中样品土壤PH为偏酸性时,所述土壤改善剂包括:麦饭石10-15份、葡萄藤生物活性炭15-20份、硝磷铵5-10份、有机肥料3-5 份,在20℃-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优选的,所述S2中样品土壤PH为中性时,所述土壤改善剂包括:沸石 10-15份、褐煤生物活性炭15-20份、硝磷铵5-10份、有机肥料3-5份,在 20℃-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优选的,所述S2中样品土壤PH为偏碱性时,所述土壤改善剂包括:沸石10-15份、褐煤生物活性炭15-20份、硝磷铵5-10份、硫酸钾10-15份、有机肥料3-5份,在20℃-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优选的,所述有机肥料为鸡粪、猪粪、牛粪中的一种或多种。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实施方式在对土地的整理过程成中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监督,保证土地整理的规范性,进一步保证工作的效率。
2、针对土地的不同PH进行配制相对应的土壤改善剂,保证最有效的对土壤进行改善,而且还能够增加土地整理后的活性,有利于整理后土地在日后种植农作物时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土地表面加以整理,将土地表面的杂草、树枝以及较大石块进行清理,清理的杂物分类放置,然后使用转运车拉运,杂草用于畜牧养殖方面,树枝用于生产再造,石块则用于建筑工程方面,使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将土地进行初步的平整,对成本进行记录;
S2.对土地采用“五点取样法”或者“对角线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检测,检测所采集样品土壤的质量以及采集土壤的PH,将检测数据使用记录板进行记录;
S3.将收集的土壤样品与土壤改善剂进行混合搅拌,反应3-5h,反应后对土壤的PH进行检测,对样品中土壤PH调节至6.5-7.5的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计算得出土壤改善剂与每平方土地混合时的配比关系,然后对整理土地所需的土壤改善剂用量计算,分析得出所需土壤改善剂的成本;
S4.将土壤改善剂与待整理土地按照计算比例进行均匀撒放,然后使用畜牧耕或者机耕对土地进行翻耕,翻耕后对土地开设沟渠,对土地进行浇灌并对翻耕土地进行平整等待1-2d,然后在整理的土地上种植都豆科类植物,并对植物施加有机肥料,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监督,施工完成后对施工期间的施工成本、记录数据档案、以及人员调动记录加以管理;
S5.待豆科类植物生长至成熟,检测产量是否满足种植产量要求。
其中S2中样品土壤PH为偏酸性时,其中土壤改善剂包括:麦饭石10份、葡萄藤生物活性炭15份、硝磷铵5份、有机肥料3份,在20℃-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其中S2中样品土壤PH为中性时,其中土壤改善剂包括:沸石10份、褐煤生物活性炭15份、硝磷铵5份、有机肥料3份,在20℃-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其中S2中样品土壤PH为偏碱性时,其中土壤改善剂包括:沸石10份、褐煤生物活性炭15份、硝磷铵5份、硫酸钾10份、有机肥料3份,在20℃ -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其中有机肥料为鸡粪、猪粪、牛粪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土地表面加以整理,将土地表面的杂草、树枝以及较大石块进行清理,清理的杂物分类放置,然后使用转运车拉运,杂草用于畜牧养殖方面,树枝用于生产再造,石块则用于建筑工程方面,使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将土地进行初步的平整,对成本进行记录;
S2.对土地采用“五点取样法”或者“对角线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检测,检测所采集样品土壤的质量以及采集土壤的PH,将检测数据使用记录板进行记录;
S3.将收集的土壤样品与土壤改善剂进行混合搅拌,反应3-5h,反应后对土壤的PH进行检测,对样品中土壤PH调节至6.5-7.5的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计算得出土壤改善剂与每平方土地混合时的配比关系,然后对整理土地所需的土壤改善剂用量计算,分析得出所需土壤改善剂的成本;
S4.将土壤改善剂与待整理土地按照计算比例进行均匀撒放,然后使用畜牧耕或者机耕对土地进行翻耕,翻耕后对土地开设沟渠,对土地进行浇灌并对翻耕土地进行平整等待1-2d,然后在整理的土地上种植都豆科类植物,并对植物施加有机肥料,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监督,施工完成后对施工期间的施工成本、记录数据档案、以及人员调动记录加以管理;
S5.待豆科类植物生长至成熟,检测产量是否满足种植产量要求。
其中S2中样品土壤PH为偏酸性时,其中土壤改善剂包括:麦饭石13份、葡萄藤生物活性炭13份、硝磷铵7份、有机肥料4份,在20℃-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其中S2中样品土壤PH为中性时,其中土壤改善剂包括:沸石13份、褐煤生物活性炭13份、硝磷铵7份、有机肥料4份,在20℃-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其中S2中样品土壤PH为偏碱性时,其中土壤改善剂包括:沸石13份、褐煤生物活性炭17份、硝磷铵7份、硫酸钾13份、有机肥料4份,在20℃ -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其中有机肥料为鸡粪、猪粪、牛粪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土地表面加以整理,将土地表面的杂草、树枝以及较大石块进行清理,清理的杂物分类放置,然后使用转运车拉运,杂草用于畜牧养殖方面,树枝用于生产再造,石块则用于建筑工程方面,使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将土地进行初步的平整,对成本进行记录;
S2.对土地采用“五点取样法”或者“对角线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检测,检测所采集样品土壤的质量以及采集土壤的PH,将检测数据使用记录板进行记录;
S3.将收集的土壤样品与土壤改善剂进行混合搅拌,反应3-5h,反应后对土壤的PH进行检测,对样品中土壤PH调节至6.5-7.5的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计算得出土壤改善剂与每平方土地混合时的配比关系,然后对整理土地所需的土壤改善剂用量计算,分析得出所需土壤改善剂的成本;
S4.将土壤改善剂与待整理土地按照计算比例进行均匀撒放,然后使用畜牧耕或者机耕对土地进行翻耕,翻耕后对土地开设沟渠,对土地进行浇灌并对翻耕土地进行平整等待1-2d,然后在整理的土地上种植都豆科类植物,并对植物施加有机肥料,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监督,施工完成后对施工期间的施工成本、记录数据档案、以及人员调动记录加以管理;
S5.待豆科类植物生长至成熟,检测产量是否满足种植产量要求。
其中S2中样品土壤PH为偏酸性时,其中土壤改善剂包括:麦饭石15份、葡萄藤生物活性炭20份、硝磷铵10份、有机肥料5份,在20℃-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其中S2中样品土壤PH为中性时,其中土壤改善剂包括:沸石15份、褐煤生物活性炭20份、硝磷铵10份、有机肥料5份,在20℃-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其中S2中样品土壤PH为偏碱性时,其中土壤改善剂包括:沸石15份、褐煤生物活性炭20份、硝磷铵10份、硫酸钾15份、有机肥料5份,在20℃ -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其中有机肥料为鸡粪、猪粪、牛粪中的一种或多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土地表面加以整理,将土地表面的杂草、树枝以及较大石块进行清理,清理的杂物分类放置,然后使用转运车拉运,杂草用于畜牧养殖方面,树枝用于生产再造,石块则用于建筑工程方面,使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将土地进行初步的平整,对成本进行记录;
S2.对土地采用“五点取样法”或者“对角线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检测,检测所采集样品土壤的质量以及采集土壤的PH,将检测数据使用记录板进行记录;
S3.将收集的土壤样品与土壤改善剂进行混合搅拌,反应3-5h,反应后对土壤的PH进行检测,对样品中土壤PH调节至6.5-7.5的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计算得出土壤改善剂与每平方土地混合时的配比关系,然后对整理土地所需的土壤改善剂用量计算,分析得出所需土壤改善剂的成本;
S4.将土壤改善剂与待整理土地按照计算比例进行均匀撒放,然后使用畜牧耕或者机耕对土地进行翻耕,翻耕后对土地开设沟渠,对土地进行浇灌并对翻耕土地进行平整等待1-2d,然后在整理的土地上种植都豆科类植物,并对植物施加有机肥料,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监督,施工完成后对施工期间的施工成本、记录数据档案、以及人员调动记录加以管理;
S5.待豆科类植物生长至成熟,检测产量是否满足种植产量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样品土壤PH为偏酸性时,所述土壤改善剂包括:麦饭石10-15份、葡萄藤生物活性炭15-20份、硝磷铵5-10份、有机肥料3-5份,在20℃-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样品土壤PH为中性时,所述土壤改善剂包括:沸石10-15份、褐煤生物活性炭15-20份、硝磷铵5-10份、有机肥料3-5份,在20℃-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样品土壤PH为偏碱性时,所述土壤改善剂包括:沸石10-15份、褐煤生物活性炭15-20份、硝磷铵5-10份、硫酸钾10-15份、有机肥料3-5份,在20℃-25℃下进行混合搅拌1-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料为鸡粪、猪粪、牛粪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911247009.1A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 Pending CN1110961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7009.1A CN111096115A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7009.1A CN111096115A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6115A true CN111096115A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22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7009.1A Pending CN111096115A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611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35033A1 (en) * 2003-07-31 2005-02-17 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 Land management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CN103947325A (zh) * 2014-05-08 2014-07-30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一种土地整理区域土壤快速培肥的方法
CN107637462A (zh) * 2017-10-18 2018-01-30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提高粉色绣球花商品率的种植方法
CN110026417A (zh) * 2019-03-29 2019-07-19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金属污染耕地的修复方法
CN110121966A (zh) * 2019-05-31 2019-08-16 中运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农耕土地种植产生的污染物的生态修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35033A1 (en) * 2003-07-31 2005-02-17 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 Land management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CN103947325A (zh) * 2014-05-08 2014-07-30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一种土地整理区域土壤快速培肥的方法
CN107637462A (zh) * 2017-10-18 2018-01-30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提高粉色绣球花商品率的种植方法
CN110026417A (zh) * 2019-03-29 2019-07-19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金属污染耕地的修复方法
CN110121966A (zh) * 2019-05-31 2019-08-16 中运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农耕土地种植产生的污染物的生态修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海化工学院: "《煤化学和煤焦油化学》", 30 November 1976,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魏钦平,王小伟等: "《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 31 January 2006, 中国农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1322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
Baruah et al. Energy demand forecast for mechanized agriculture in rural India
CN110818497B (zh) 一种甜瓜长效缓释专用肥的施用方法
CN103477776A (zh) 一种施肥方法
CN108947631A (zh) 一种促根提苗功能型固体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evika et al. Economics of drip method of irrigation in red chilli crop cultiv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from Tamil Nadu
CN111096115A (zh) 一种土地整理的高效实施方式
Dauletnazarovich Problems i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1950 Year
Singh et al. A microeconometric chronicle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Dembélé et al. Seizing new opportunities: soil-fertility management and diverse livelihoods in Mali
Zaika Featur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BHARAMAPPANAVARA et al. Sustainable approach of on-farm demonstrations (OFD) and its socio-economic impact on farmers in the tank commands of north eastern Karnataka
Yuanling et al.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Jongebreur et al. Future trends i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Fixen et al. Fertilizer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making the best better
Che Ngong et al. 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with plant sap analysis
CN112772082A (zh) 一种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培育用施肥方法
Katsoulas et al. Development of a water flow and nutrients concentration simulation model for cascade hydroponic systems
Palada et al. Improving smallholder dry season vegetable production through increased water productivity with low cost drip irrigation technology in Cambodia
Thakur et al. Bio-Economic Appraisal of Phaseolus Vulgaris Under Morus Alba-Based Agri-Silvicultural System
Young SOIL SCIENCE for PASTURES & DAIRIES SIMPLIFIED, SUCCINCT, SUSTAINABLE
Prasad et al. Enhancing profitability of oil palm based cropping system through resource use efficient technologies with farmer-scientist and stakeholders interface
Pancer A WORK STUDY OF TREE FRUIT PLANTING
Nikiforov Overcoming Socioeconomic Differences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Woodworth Farm Management Research Needs in New Engla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