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5305B - 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5305B
CN111095305B CN201880048528.2A CN201880048528A CN111095305B CN 111095305 B CN111095305 B CN 111095305B CN 201880048528 A CN201880048528 A CN 201880048528A CN 111095305 B CN111095305 B CN 1110953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xpert
response
solution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85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5305A (zh
Inventor
B·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 Fuyiliao
Original Assignee
Shu Fuyili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 Fuyiliao filed Critical Shu Fuyiliao
Priority to CN2023113188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362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5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5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5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5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electronic clinical trials or questionnair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此专利披露中,给出了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系统和方法采用专用通信通道,比如,即时信息通道,方便在专家服务系统和专家之间完成服务交付和合作。

Description

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以及2017年5月21日发布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509,178主张获得优先权保护,对本申请进行的披露通过全文参照的方式包括于其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到提供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尤其是采用即时通讯作为通讯通道来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用户提供的在线专家服务要么直接由专家来完成,要么通过专家所设计的电脑软件来完成。在前一种方法中,专家通过网络服务的方式提供专家服务,这会耗用专家大量时间在重复性的工作上。在后一种方法中,由专家设计和/或训练的专家服务软件代替专家为用户提供专家服务。但是,若专家不参与其中,专家服务软件无法解决用户的所有问题。
因此,仍需要在专家与专家服务软件之间通过专用通讯通道实现高效合作的方式来提供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此专利披露中,通过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来解决这一需求。该系统包括,永久型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以及包含编程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媒介。编程指令由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会促使系统接收通过第一通讯通道发出的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用户服务请求。服务请求可包括与主体状况相关并促使用户发出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系统根据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生成问卷,以便从用户处获得与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相关的其他信息。系统还将问卷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提醒用户填写问卷,然后接收用户填好的问卷。系统根据用户的问卷作答来确定主体状况,并根据主体状况来确定初步解决方案。系统通过通向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通讯通道将初步解决方案,以及服务请求和用户填好的问卷传输至第一专家用户,并提醒第一专家用户给出第一专家回应,即根据主体状况对初步解决方案做出确认或者修改。第二通讯通道有别于并独立于第一通讯通道。系统通过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通讯通道接收第一专家用户对初步解决方案的回应。系统还根据收到的第一专家用户回应,基于主体状况来生成最终解决方案,并通过将最终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将最终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为用户,条件与用户的健康状况相关,第一专家用户为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针对主体状况提供的最终解决方案可能会包括该主体的治疗方案。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通讯通道与第二通讯通道为即时信息通道。
在某些实施例中,系统接收让第二专家用户参与的第一专家请求,将第一专家请求和信息,包括初步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服务请求,以及用户填好的问卷,通过第三通讯通道传输至第三用户设备,并提醒第二专家用户给出第二专家用户回应,作为第二专家用户根据收到的第一专家请求以及收到的信息而给出的意见。系统从第三用户设备接收第二专家用户回应,并将第二专家用户回应传输至第二用户设备。系统还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第一专家用户根据收到的第二专家用户回应而给出的第三专家用户回应。系统进而根据收到的第三专家用户回应,基于主体状况生成最终解决方案,并通过将最终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将最终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
在某些实施例中,系统将来自用户的有关主体当前状态的用户更新请求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用户更新,并根据用户更新来确定主体状况的进展。系统还根据主体状况的进展情况来生成跟进解决方案,并将跟进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
在某些实施例中,系统根据主体状况的进展情况来确定初步跟进解决方案。系统向第二用户设备传输初步跟进解决方案,并提醒专家用户根据用户更新、主体状况进展,以及收到的初步跟进解决方案来给出第四专家用户回应。系统还从第一专家用户处接收第四专家用户回应,根据第四专家用户回应来生成跟进解决方案,并通过将跟进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将跟进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
在某些实施例中,系统对通过第一通讯通道和第二通讯通道传输的通讯进行加密。通讯可包括服务请求、用户输入内容、初步解决方案、最终解决方案、第一专家回应、第二专家回应、第三专家回应,或者第四专家回应。
此次披露还包括提供专家服务的方法。方法包括从第一用户设备处接收通过第一通讯通道发出的用户服务请求。服务请求可包括与主体状况相关并促使用户发出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方法还包括根据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生成问卷,以便从用户处获得与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相关的其他信息。方法包括将问卷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并提醒用户填写问卷,然后接收用户填好的问卷。方法还包括根据接收的用户问卷作答来确定主体状况,并根据主体状况来确定初步解决方案。方法还包括通过通向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通讯通道将初步解决方案,以及服务请求和用户填好的问卷传输至第一专家用户,并提醒第一专家用户给出第一专家回应,即根据主体状况对初步解决方案做出确认或者修改。第二通讯通道有别于并独立于第一通讯通道。方法还包括通过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通讯通道接收第一专家用户对初步解决方案的回应。方法还包括根据收到的第一专家用户回应,基于主体状况生成最终解决方案,并通过将最终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将最终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
在某些实施例中,来自第一专家用户的第一专家回应可进一步包括让第二专家用户参与的第一专家请求,方法包括接收让第二专家用户参与的第一专家请求。方法包括,将第一专家请求和信息,包括初步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服务请求,以及用户填好的问卷,通过第三通讯通道传输至第三用户设备,并提醒第二专家用户给出第二专家用户回应,作为第二专家用户根据收到的第一专家请求以及收到的信息而给出的意见。方法还包括,从第三用户设备接收第二专家用户回应,将第二专家用户回应传输至第二用户设备,并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第一专家用户基于收到的第二专家用户回应的而给出的第三专家回应。方法还包括根据收到的第三专家用户回应,基于主体状况生成最终解决方案,并通过将最终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将最终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
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包括,将来自用户的有关主体当前状态的用户更新请求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用户更新,并根据用户更新来确定主体状况的进展。方法还包括,根据主体状况的进展情况生成跟进解决方案,并将跟进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
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包括,根据主体状况的进展情况来确定初步跟进解决方案。方法包括,向第二用户设备传输初步跟进解决方案,并提醒专家用户根据用户更新、主体状况进展,以及收到的初步跟进解决方案来给出第四专家用户回应。方法包括,从第一专家用户处接收第四专家用户回应,根据第四专家用户回应生成跟进解决方案,并通过将跟进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将跟进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对通过第一通讯通道和第二通讯通道传输的通讯进行加密。通讯可包括服务请求、用户输入内容、初步解决方案、最终解决方案、第一专家回应、第二专家回应、第三专家回应,或者第四专家回应。
根据本披露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专家服务的系统从用户设备处接收来自用户的作为服务请求的第一用户输入内容,包括与主体状况相关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系统通过第一通讯通道将第一用户输入内容传输至服务器设备。系统从服务器设备接收根据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生成的问卷,以便从用户处获得与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相关的其他信息。系统还提醒用户,对问卷提供第二用户输入回应,把第二用户输入内容传输至服务器设备,从服务设备处接收针对主体状况给出的最终解决方案,并在用户设备显示屏上显示最终解决方案。在某些实施例中,基于专家用户通过第二通讯通道收到的专家用户输入内容,第一和第二用户输入内容,以及基于第一和第二用户输入内容初步决确定的主体状况来生成最终解决方案。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通讯通道有别于并独立于第二通讯通道。
根据本披露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专家服务的方法包括,从用户设备处接收来自用户的作为服务请求的第一用户输入内容,包括与主体状况相关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方法包括,通过第一通讯通道将第一用户输入内容传输至服务器设备。方法包括从服务器设备处接收根据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生成的问卷,以便从用户处获得与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相关的其他信息。方法还包括,提醒用户针对问卷提供第二用户输入回应,将第二用户输入内容传输至服务器设备。方法还包括,从服务设备处接收针对主体状况给出的最终解决方案,并在用户设备显示屏上显示最终解决方案。
正如精通此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那样,本发明还包括本文中所示的任何实施例的所有合理逻辑组合。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中的这些特征和优势,以及其他特征和优势在结合所附图纸来考虑时将会在下面的描述中更为明了,其中:
图1给出的示意图总体展示了向用户提供专家服务的专家服务系统示例;
图2给出的序列图描述了专家服务系统的一个应用实例,其中专家服务系统向专家寻求输入内容,以便向用户提供专家服务;
图3给出的序列图描述了专家服务系统的一个应用实例,其中专家从专家服务系统寻求输入内容,以便向用户提供专家服务;
图4给出的序列图描述了专家服务系统的一个应用实例,其中专家服务系统与专家协调向用户提供专家服务;
图5给出的序列图描述了专家服务系统的一个应用实例,其中专家服务系统从专家处收集信息以便向用户提供专家服务;
图6给出的列图描描述了专家服务系统的一个应用实例,其中专家服务系统向患者提供精神病学服务;
图7给出了专家服务系统的示范性架构;
图8给出了向用户提供专家服务的示范性过程;
图9给出了在客户端设备中向用户提供专家服务所执行的示范性过程。
图10给出了在向患者提供的精神病学服务中应用专家服务系统的一个实例,实时机器生成截屏图显示于图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10K,10L,10M,and10N(统称为“图10”)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披露不限于所述的具体系统、方法或者协议,可能会有所变化。本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只用于描述特定版本或者实施例,并不意欲限定其应用范围。
本专利披露中,提供以即时信息(IM)为通讯通道来促进专家服务系统与专家之间服务交付和合作的平台,进而给出了为用户提供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采用基于即时信息(IM)的通讯方式,专家服务系统能够询问专家,为专家提供数据,并从专家处接收新任务。此外,采用基于即时信息(IM)的通讯方式,专家能够回答专家服务系统,并要求专家服务系统提供数据,并将新任务交付给专家服务系统。
图1中,专家服务系统100包括专家服务软件120以及一个或者多个通讯通道(比如,即时信息(IM)通道A140和即时信息(IM)通道B150)。通讯通道有助于专家服务软件120与用户130之间,以及专家服务软件120与服务提供者(比如,专家)110之间的通讯。通讯通道可以是即时消息通道。按照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的理解,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即时信息通道来实现专家服务软件120与用户130之间,以及专家服务软件120与服务提供者110之间的实时通讯。即时消息通道的示例包括但不局限于,WhatsApp、Snapchat和Facebook信使。服务提供者110可以是在某些技术方面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比如,服务提供者可包括,金融专业人士、教练、私人教练、教师、音乐家、厨师、科学家、工程师等。在某些实施例中,服务提供者还可以包括,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比如,医生、护士、护师、临床医生、治疗专家)。与直接由专家或者专家所设计的计算机软件为用户提供的常规在线专家服务不同的是,本专利披露中所描述的专家服务系统能够促进并协调通讯服务软件120与服务提供者110之间,以及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合作。采用即时信息通道,专家服务系统能够实时将不同信息推送给不同用户或者专家。相反的是,在常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中,用户或者专家(用户端)需要请求专家软件(服务器端)进行更新,以便为其检索任何消息。为了实现实时“推送信息”功能,用户端需要不断要求服务器端进行更新。其结果是,通过常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提供的专家服务无法实现升级。而且,如果用户、专家和专家服务软件之间的所有通讯都在一个共享即时信息(IM)通道中完成,而不是在各自专用的多个即时信息(IM)通道中完成,用户和专家之间的所有通话/消息/信息都会在相同的通话通道中流通。其结果是,用户和专家都难以选出有用信息。以这种方式处理信息交换显得无效率,并且容易混淆。因此,不同客户端(比如,用户、专家)所用的专用即时信息(IM)通道能够达到更好的内容分离、更高的效率,并且不易混淆。
此外,专家服务系统100提供了通过专用即时信息(IM)通道向用户推送内容,从用户处收集内容的动态方式,这种通道可用于所有参与方(包括用户、专家服务软件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双向或者多向通讯。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使用即时信息通道,专家服务系统100可以采用分离的即时信息通道进行内容分隔。因此,专家服务系统100提供了可缩放、灵活、高效的人机合作方式。
本文中,用户130可包括单个用户,或者接收专家服务的一组用户。同样,专家110可包括单个专家或者提供专家服务的一组专家。在某些实施例中,专家服务软件120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执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方法包括:(1)基于原则的配置,(2)基于佩特里网的图形实现,(3)业务处理模型和标记,(4)基于神经网络的算法,带有自适应机器学习和标记。
如图1所示,专家服务系统通过一个或者多个通讯通道向用户130提供专家服务。专家服务可由用户130通过向专家服务软件120发出服务请求的方式启动,或者,可由服务提供者,即专家110或者专家服务软件120,来启动。在一个例子中,通讯通道可包括即时信息通道A140。专家服务可通过一名或者多名专家110或者专家服务软件120来提供。在某些实施例中,专家110与用户130之间的通讯,专家服务软件120与用户130之间的通讯,以及用户130之间的通讯,全部通过即时信息通道A140来实现。如果专家110或者专家服务软件120需要交换信息,寻求帮助或者与专家服务软件120或者其他专家110建立其他形式的合作,那么合作通讯是通过即时信息通道B150来实现的。专家110之间的通讯也是通过即时信息通道B150来实现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即时信息通道A有别于并独立于即时信息通道B,因此用户130无法进入专用于专家110和专家服务软件120的即时信息通道B150。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专家服务系统通过多向信息交换或者双向信息交换的方式提供专家服务,因此(1)用户也能够接收服务提供者和机器人发出的信息,(2)机器人和信息提供者之间存在信息交换。在一个例子中,如果信息交换以群组通讯的方式实现,那么信息对于参与各方均可见,包括用户(比如,客户端、客户)、服务提供者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或者各参与方的字组。在某些实施例中,信息交换以成对通讯的方式实现,信息只在交换组内双方之间进行交换。专家服务系统在单独的即时信息通道提供群组通讯和成对通讯,确保内容分隔和可缩放。
专家服务系统100还提供有效执行:(1)在服务会话过程中切换通讯通道;(2)在通讯通道之间提供信息阻隔;(3)在各通道之间交换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专家服务系统采用与专家服务软件相关联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来执行(1)和(3)。
采用无限的例子,对专家服务系统进行进一步描述。在某些实施例中,专家服务系统可提供医疗保健行业的专家服务。比如,患者可通过专家服务系统与医生开始服务会话。首先,专家服务系统通过采用成对通讯的方式将问候信息发送给患者。其次,专家服务系统通过在专家服务软件(即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患者之间采用成对通讯的方式将说明发送给患者。专家服务系统还将通过群组通讯的方式向患者发送请求,要求患者填写主诉(也就是,此次到医院就医的原因)。患者通过群组通讯提交主诉(比如,吞咽困难)的方式对请求给出回应。根据提交的主诉,专家服务系统还通过群组通讯的方式向患者询问与吞咽困难有关的其他症状。专家服务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医生之间的成对通讯,以临床决策支持(CDS)的形式将潜在诊断和治疗方案发送给医生。医生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与医生之间的成对通讯对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审查和修订。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帮助下,医生可以通过机器人、医生和专科医生之间的子组通讯来邀请放射科医生对检验结果(比如,CT扫描)给出其他意见。在此实施例中,临时邀请专科医生参与会话,查看必要信息,然后退出会话。接下来,医生将最终诊断结果传达给患者,并通过成组通讯的方式推荐治疗方案。
在某些实施例中,专家服务系统可通过机器人和患者之间的成对通讯方式跟进治疗效果。正如业内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那样,特定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基于现有问题、医院工作流程、疾病的临床路径、患者需求以及医生偏好等开展的群组/成对/子组通讯有很多种排列方式。
在某些实施例中,出于网络安全考虑,专家服务系统可以对通过通讯通道传输的交换信息进行加密。在某些实施例中,数据在终端app上加密,包括,采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服务器上的用户app(即患者app、医生app)或者服务器app,以便通过互联网确保通讯安全,从而保护隐私。
含有参与各方(包括用户、服务提供者和专家服务软件)之间交换信息的数据,可以是结构化数据,也可以是非结构化数据。在某些实施例中,专家服务系统可以在终端app上执行额外层,以便把人类友好型数据(通常是非结构化数据,也就是自然语言)转化为机器友好型数据(结构化数据)。或者,专家服务系统可将机器友好型数据转换为人类友好型数据,这样用户或者服务提供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交换信息。
参照图2,序列图给出了专家服务系统100的应用举例200,其中专家服务系统120需要专家110提供输入信息。首先,用户130向专家服务软件120发出服务请求。收到请求之后,专家服务软件120会评估其是否能够针对请求直接提供解决方案。如果专家服务软件决定其能够对服务请求提供解决方案,那么专家服务软件120将回应发送给用户130,用于处理服务请求,从而结束专家服务。另一方面,如果专家服务软件决定其无法对服务请求提供解决方案,那么专家服务软件120将请求发送给专家110。收到专家服务软件的请求时,专家110可以选择采用两个方案的其中一个:(1)专家110可以将说明发送给专家服务软件120。采用说明,专家服务软件120能够处理用户130发送的服务请求,并向用户130发送回应,结束专家服务;(2)专家110直接向用户130发送回应,结束专家服务。
参照图3,序列图给出了专家服务系统100的应用举例300,其中专家110需要专家服务系统120提供输入信息。首先,用户130向专家110发出服务请求。收到请求之后,专家110评估其是否能够针对请求提供解决方案。如果专家110决定其能够对请求提供解决方案,那么专家110将回应发送给用户130,用于处理服务请求,结束专家服务。另一方面,如果专家110决定其不能针对请求提供解决方案,那么专家110将请求发送给专家服务软件120。收到请求之后,专家服务软件120将说明发送给专家110。专家110根据说明将回应发送给用户130,结束专家服务。
参照图4,序列图给出了专家服务系统100的应用举例400,其中专家服务系统120需要与专家110协调,以便提供专家服务。首先,用户130向专家服务软件120发出服务请求。收到请求之后,专家服务软件120将请求发送给专家110,开始合作。合作过程中,专家服务系统在专家110和专家服务软件120之间展开多轮沟通,包括数据共享、问答、任务请求和回应。专家110将信息发送给专家服务软件120,结束合作。专家服务软件120将回应发送给用户130,结束专家服务。
参照图5,序列图给出了专家服务系统100的应用举例500,其中专家服务系统120需要为专家110收集信息,以便提供专家服务。首先,用户130向专家服务软件120发出服务请求。收到请求后,专家服务软件120通过向用户130发送一系列问题,并接收用户130给出的回答来开始收集信息。收集到所需全部信息之后,专家服务软件120将信息发送给专家110。专家110将说明发送给专家服务软件120。专家服务软件120根据说明将回应发送给用户130,结束专家服务。
参照图6,序列图给出了专家服务系统100在提供精神病学服务时的应用举例600。专家服务系统包括精神病科医生助手软件120,其为精神病科医生110收集患者信息,以便提供精神病科医生服务。首先,患者130把精神病学服务请求发送给精神病科医生助手软件120。收到精神病学服务请求时,精神病科医生助手软件120通过向患者130提供第一精神病学评分量表并接收患者130对第一精神病学评分量表给出的回答,开始收集信息。基于患者130对第一精神病学评分量表给出的回答,精神病科医生助手软件120可将第二精神病学评分量表发送给患者130,用于收集其他信息。精神病科医生120和患者130之间的这种信息交换迭代可继续进行,直到精神病科医生助手软件120决定已经收集到足够的信息,能够保证对患者130的精神状况进行诊断。基于从患者130收集到的信息,精神病科医生助手软件120可诊断患者130的精神状况生成诊断和/或处方建议,并将诊断和/或处方建议随同患者信息总结,以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的分析一同发送给精神病科医生110。精神病科医生110把含有诊断、处方和医疗建议的说明发送给精神病科医生助手软件120。精神病科医生助手软件120根据说明将回应发送给患者130,结束专家服务。
对于图2-6中给出的例子,用户130和专家服务软件120之间的所有通讯都是通过即时信息通道A140来实现的。专家110和专家服务软件120之间的所有通讯都是通过即时信息通道B150来实现的。专家110和用户130之间的所有通讯都是通过即时信息通道A140来实现的。
图8给出了提供专家服务的系统示例。在801处,系统从第一用户设备处接收用户通过第一通讯通道发出的服务请求。服务请求包括与主体状况相关并促使用户发出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在802处,系统根据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生成问卷,以便从用户处获得与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相关的其他信息。在803处,系统还将问卷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并提醒用户填写问卷,然后在804处接收用户填好的问卷。在805处,系统根据用户的问卷作答来决定主体状况,然后系统在806处根据主体状况来确定初步解决方案。在807处,系统通过通向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通讯通道把初步解决方案,以及服务请求和用户填好的问卷传输至第一专家用户,并提醒第一专家用户给出第一专家回应,即根据主体状况对初步解决方案做出确认或者修改。第二通讯通道有别于并独立于第一通讯通道。在808处,系统通过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通讯通道接收第一专家用户对初步解决方案给出的回应。在809处,系统还根据收到的第一专家用户回应,基于主体状况生成最终解决方案,并通过将最终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将最终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
图9给出了在提供专家服务的客户端设备上所执行系统的示例。在901处,系统从用户设备处接收来自用户的作为服务请求的第一用户输入内容,包括与主体状况相关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在902处,系统通过第一通讯通道将第一用户输入内容传输至服务器设备。在903处,系统从服务器设备处接收根据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生成的问卷,以便从用户处获得与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相关的其他信息。在904处,系统提醒用户针对问卷提供第二用户输入回应,将第二用户输入内容传输至服务器设备。在905处,系统从服务设备处接收针对主体状况给出的最终解决方案,并在用户设备显示屏上显示最终解决方案。
例子
图10给出了截图,其中描述了专家服务系统向患者提供精神病学服务的专家服务系统的具体应用实例。如图10A所示,专家服务系统收到患者提出的精神健康评估服务请求。专家服务系统提醒患者选择其是希望进行全面的还是者简化的精神健康评估(图10B)。患者选择简化形式开始评估。专家服务系统向患者发送一份常规问题表(比如年龄、性别),如图10C所示,以及一份精神病学评分量表(比如包括说明和39个问题的简化版)。患者通过逐一回答专家服务系统的问题来完成量表(图10D和10E)。收到常规问题的回答以及精神病学评分量表时,专家服务系统向患者发送精神病学评分量表总结和评估(图10F)。评估结果以患者分数与总体剩余量相比较的百分比的形式给出。比如,百分之七十意味着患者分数高于总体70%的分数。如图10F所示,根据患者分数,专家服务系统提醒患者存在患一种或多种疾病的风险,比如,广泛性焦虑症、困扰、强迫症、失眠、嗜睡、重度抑郁发作(MDE)。
因为评估结果提示存在患精神疾病的潜在风险,所以专家服务系统向患者发送了一份精神病科医生列表(图10G),以便提供精神病学报告做进一步评估。患者从列表中选择了精神病科医生之后,专家服务系统通知患者已经向所选精神病科医生发出邀请(图10H),并向精神病科医生发出邀请(图10I)。精神病科医生接受邀请之后,专家服务系统向其发送患者信息(比如,精神病学评分量表总结和评估结果)。专家服务系统还根据评估结果生成了诊断报告,并将其发送给精神病科医生进行审查和修订(图10J)。精神病科医生编辑诊断报告(图10K),审查PDF格式的最终诊断报告(图10L),并将报告提交给专家服务系统。收到精神病科医生的报告之后,专家服务系统将最终诊断报告发送给患者(图10M)。患者审查PDF格式的报告(图10N)。专家服务系统还为患者提供了打印报告的选项或者在患者还有其它问题时与精神病科医生进行消息/视频聊天的选项。
本文件中,单数形式的词同时也包含了复数,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业领域中普通技能水平的人员所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本文中,术语“包括”一词指“包括但不局限于。”本文中,术语“示范”拟指“通过例子”,并非意在表示某一特定示范项目是首选或必须的。
本发明中的其他对象、特征和优势,将会通过上面给出的详细描述和例子以及下面的权利要求而一目了然。然而,应该理解详细描述和例子虽然给出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只是通过例证的方式给出。此外,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对精通本领域的人员显而易见的许多变体和修改,也应在本发明中理解为反应于本发明的总结以及以下权利要求中。

Claims (12)

1.提供专家服务的系统,包括:
永久型计算机可读存储器;
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可读媒介,其中含有的编程说明在由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来执行时,会促使系统:
从第一用户设备处接收用户通过第一即时信息通道发出的服务请求,其中,服务请求包括与主体状况相关并促使用户发出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并且其中,合作机器人动态地选择和管理第一即时信息通道;
生成请求患者回应患者是希望进行全面的还是简化的状况评估的提醒;
根据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生成问卷,以便从用户处获得与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相关的其他信息;
将问卷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并提醒用户填写问卷;
接收用户填写好的问卷;
根据收到的用户对问卷的作答来确定主体状况;
根据主体状况来确定包括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的初步解决方案;
通过通向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即时信息通道把初步解决方案,以及服务请求和用户填好的问卷传输至第一专家用户,并提醒第一专家用户给出第一专家回应,即根据主体状况对初步解决方案做出确认或者修改,其中,第二即时信息通道有别于并独立于第一即时信息通道以确保内容分隔,其中合作机器人在服务会话期间在第一即时信息通道与第二即时信息通道之间执行动态通道切换和数据交换;
通过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即时信息通道接收第一专家用户对初步解决方案给出的回应;以及
根据收到的第一专家用户回应,基于主体状况生成包括最终诊断报告和最终治疗方案的最终解决方案,并通过将最终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将最终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主体为用户,条件与用户的健康状况相关,第一专家用户为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针对主体状况提供的最终解决方案包括主体的治疗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1到2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配置用于以下功能的编程说明:
接收让第二专家用户参与的第一专家请求,将第一专家请求和信息,包括初步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服务请求,以及用户填好的问卷,通过第三即时信息通道传输至第三用户设备,并提醒第二专家用户给出第二专家用户回应,作为第二专家用户根据收到的第一专家请求以及收到的信息而给出的意见;
从第三用户设备接收第二专家用户回应,并将第二专家用户回应传输至第二用户设备;
从第二用户设备处接收第一专家用户根据收到的第二专家用户回应而给出的第三专家回应;以及
根据收到的第三专家用户回应,基于主体状况生成最终解决方案,并通过将最终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将最终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配置用于以下功能的编程说明:
将来自用户的有关主体当前状态的用户更新请求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
接收用户更新,并根据用户更新来确定主体状况的进展;
根据主体状况的进展情况生成跟进解决方案;以及
将跟进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配置用于以下功能的编程说明:
根据主体状况的进展情况确定初步跟进解决方案;
向第二用户设备传输初步跟进解决方案,并提醒专家用户根据用户更新、主体状况进展,以及收到的初步跟进解决方案给出第四专家用户回应;
从第一专家用户处接收第四专家用户回应,并根据第四专家用户回应生成跟进解决方案;以及
通过将跟进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将跟进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配置用于以下功能的编程说明:
对通过第一即时信息通道和第二即时信息通道传输的即时信息进行加密,其中,即时信息包括服务请求、用户输入内容、初步解决方案、最终解决方案、第一专家回应、第二专家回应、第三专家回应,或者第四专家回应。
7.提供专家服务的方法,包括:
从第一用户设备处接收用户通过第一即时信息通道发出的服务请求,其中,服务请求包括与主体状况相关并促使用户发出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并且其中,合作机器人动态地选择和管理第一即时信息通道;
生成请求患者回应患者是希望进行全面的还是简化的状况评估的提醒;
根据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生成问卷,以便从用户处获得与服务请求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原因相关的其他信息;
将问卷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并提醒用户填写问卷;
然后接收用户填写好的问卷;
根据收到的用户对问卷的作答来确定主体状况;
根据主体状况来确定包括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的初步解决方案;
通过通向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即时信息通道将初步解决方案,以及服务请求和用户填好的问卷传输至第一专家用户,并提醒第一专家用户给出第一专家回应,即根据主体状况对初步解决方案做出确认或者修改,其中,第二即时信息通道有别于并独立于第一即时信息通道以确保内容分隔,其中合作机器人在服务会话期间在第一即时信息通道与第二即时信息通道之间执行动态通道切换和数据交换;
通过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即时信息通道接收第一专家用户对初步解决方案给出的回应;以及
根据收到的第一专家用户回应,基于主体状况生成包括最终诊断报告和最终治疗方案的最终解决方案,并通过将最终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将最终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主体为用户,条件与用户的健康状况相关,第一专家用户为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针对主体状况提供的最终解决方案包括主体的治疗方案。
9.根据权利要求7到8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第一专家用户的第一专家回应还包括,让第二专家用户参与的第一专家请求,该方法还包括:接收让第二专家用户参与的第一专家请求,将第一专家请求和信息,包括初步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服务请求,以及用户填好的问卷,通过第三即时信息通道传输至第三用户设备,并提醒第二专家用户给出第二专家用户回应,作为第二专家用户根据收到的第一专家请求以及收到的信息而给出的意见;
从第三用户设备接收第二专家用户回应,并将第二专家用户回应传输至第二用户设备;
从第二用户设备处接收第一专家用户根据收到的第二专家用户回应而给出的第三专家回应;以及
根据收到的第三专家用户回应,基于主体状况生成最终解决方案,并通过将最终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将最终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7到9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来自用户的有关主体当前状态的用户更新请求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
接收用户更新,并根据用户更新来决定主体状况的进展;
根据主体状况的进展情况生成跟进解决方案;以及
将跟进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跟进解决方案包括:根据主体状况的进展情况来确定初步跟进解决方案;
向第二用户设备传输初步跟进解决方案,并提醒专家用户根据用户更新、主体状况进展,以及收到的初步跟进解决方案来给出第四专家用户回应;
从第一专家用户处接收第四专家用户回应,并根据第四专家用户回应生成跟进解决方案;以及
通过将跟进解决方案传输至第一用户设备的方式将根据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
12.根据权利要求7到11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通过第一即时信息通道和第二即时信息通道传输的即时信息进行加密,其中,即时信息包括服务请求、用户输入内容、初步解决方案、最终解决方案、第一专家回应、第二专家回应、第三专家回应,或者第四专家回应。
CN201880048528.2A 2017-05-21 2018-05-21 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1095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8803.7A CN117336263A (zh) 2017-05-21 2018-05-21 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09178P 2017-05-21 2017-05-21
US62/509,178 2017-05-21
PCT/US2018/033705 WO2018217648A1 (en) 2017-05-21 2018-05-21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ternet-based expert service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18803.7A Division CN117336263A (zh) 2017-05-21 2018-05-21 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5305A CN111095305A (zh) 2020-05-01
CN111095305B true CN111095305B (zh) 2023-11-03

Family

ID=6439687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8528.2A Active CN111095305B (zh) 2017-05-21 2018-05-21 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202311318803.7A Pending CN117336263A (zh) 2017-05-21 2018-05-21 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18803.7A Pending CN117336263A (zh) 2017-05-21 2018-05-21 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76131A1 (zh)
CN (2) CN111095305B (zh)
WO (1) WO20182176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2150013A1 (en) * 2021-01-12 2022-07-13 Doctrin Ab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subsequent action with regard to a medical condition of a pers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96578B1 (en) * 1999-11-23 2009-09-29 Expert Viewpoin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nd funding a question and answer interactive system
CN101808003A (zh) * 2010-02-11 2010-08-18 候万春 提供即时类型通信的客户端和系统以及方法
CN103401873A (zh) * 2013-08-07 2013-11-20 上海法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实现流媒体专家服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06096294A (zh) * 2016-06-17 2016-11-09 湖南格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医院外延续护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46205A (zh) * 2016-10-01 2017-02-22 深圳市分享投融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形成专家有偿知识音频合辑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1764B2 (en) * 2005-07-22 2011-08-02 Yogesh Chunilal Ratho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publishing, searching, sharing and dynamically providing a journal feed
US10068670B2 (en) * 2012-08-16 2018-09-04 Ginger.io, Inc. Method for modeling behavior and depression state
US10282512B2 (en) * 2013-07-09 2019-05-07 Indian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bject oriented system and method
US20150332021A1 (en) * 2014-05-15 2015-11-19 ThoroughCare, Inc. Guided Patient Interview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s
US9647968B2 (en) * 2015-03-25 2017-05-09 Pypestrea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voking chatbots in a channel 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00999A4 (en) * 2016-08-16 2020-02-12 Global Health Innovators Pty Ltd REMOTE HEALTHCARE SYSTEM AND METHOD
US20180181722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iciting Habit Formation Via Coordination Between Patient and Patient Care Team
US11165723B2 (en) * 2017-03-27 2021-11-02 Seniorlink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bimodal auto-response mechanism for messaging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96578B1 (en) * 1999-11-23 2009-09-29 Expert Viewpoin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nd funding a question and answer interactive system
CN101808003A (zh) * 2010-02-11 2010-08-18 候万春 提供即时类型通信的客户端和系统以及方法
CN103401873A (zh) * 2013-08-07 2013-11-20 上海法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实现流媒体专家服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06096294A (zh) * 2016-06-17 2016-11-09 湖南格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医院外延续护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46205A (zh) * 2016-10-01 2017-02-22 深圳市分享投融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形成专家有偿知识音频合辑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5305A (zh) 2020-05-01
US20200176131A1 (en) 2020-06-04
WO2018217648A1 (en) 2018-11-29
CN117336263A (zh)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sangohar et al. Use of telecritical care for family visitation to ICU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n interview study and sentiment analysis
US20230368221A1 (en) Guided discussion platform for multiple parties
de Souza et al. Barriers and benefits in telemedicine arising between a high-technology hospital service provider and remote public healthcare units: a qualitative study in Brazil
CN109791669B (zh) 用于在线医疗小组的系统和方法
US201202780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nd managing therapeutic treatment protocols within trusted health-user communities
US20220076851A1 (en) Patient and service provider remote interac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Webb et al. Best practices for using telehealth in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Taft et al. Primary care perspectives on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trial recruitment
El Saddik et al. The Integration of ChatGPT with the Metaverse for Medical Consultations
Gashi et al. Developing Intelligent Interviewers to Collect the Medical History: Lessons Learned and Guidelines.
Cameron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telehospice telemedicine and e-health
CN111095305B (zh) 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专家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McRae et al. Engaging emergency clinician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clinical research
Ishak et al. Integrating cloud computing in e-healthcare: System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significance in contex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US2020002042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taffing in-home healthcare services
Mohammed et al. Mobile-Based Medical Health Application-Medi-Chat App
Kim et al. AI Chat bot-ChatGPT-4: A new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s in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
US11636955B1 (en) Communications centric management platform
Zeiler et al. Telemedicine services for the delivery of specialty home-based neurological care
Harshbarger et al. Implementing web-based interventions in HIV primary care clinics: pilot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of positive health check
CN112133454A (zh) 咨询服务系统、信息展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Abolade et al. Telemedicine in Nigeria: a paradigm shift in healthcare delivery
Richardson et al. Exercise promot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 through the patient–provider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models
Fu et al.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methods on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performance in a remote spatial orientation task
Naghdi et al. Assessing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Mindset in Adopting Telemedicine Post COVID-19: Pilot Questionnaire Stu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