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3292A - 一种智能融合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融合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3292A
CN111093292A CN202010036747.8A CN202010036747A CN111093292A CN 111093292 A CN111093292 A CN 111093292A CN 202010036747 A CN202010036747 A CN 202010036747A CN 111093292 A CN111093292 A CN 111093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telligent
shell
fixed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367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雨薇
张森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lorful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lorful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lorful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lorful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367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32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3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32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融合终端,通过设置与处理器连接的所述无线网关芯片以及和所述无线网关芯片连接的网络通信模组,可以使智能融合终端直接与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进行交互,智能融合终端内集成有无线网关芯片,无需单独布置网关就可以与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进行交互,满足了用户对物联网的需求;而且,将所述扩音器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底部,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扩音器上,使控制板的固定更加牢固,不将所述控制板直接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底部上,利用所述扩音器起到缓冲作用,减震抗摔,进一步延长控制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融合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融合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融合终端通常是指能够将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的装置,常见的电脑、手机等都是融合通信技术的代表性装置,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业地产空间中将广泛的存在各种物联网智能硬件设备,这些设备需要长期固定的与物联网网关进行通信,而目前阶段受限于融合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用者只能通过平板电脑、智能音箱、智能手机等设备间接的对物联网网关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融合终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融合终端,包括:终端外壳、外壳面板、触控屏幕、控制板、扩音器、拾音器阵列、光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和贴片天线;
所述触控屏幕安装在所述外壳面板上,所述外壳面板卡扣在所述终端外壳上;
所述控制板,集成有处理器、无线网关芯片和网络通信模组;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无线网关芯片连接,所述无线网关芯片和所述网络通信模组连接;所述处理器还分别与所述扩音器、所述拾音器阵列、所述光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贴片天线还与所述网络通信模组连接;
所述扩音器,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底部,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扩音器上;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贴片天线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的内壁上;
所述外壳面板上设置有语音识别开口,所述拾音器阵列固定在所述外壳面板中所述语音识别开口所在位置;
所述外壳面板上设置有光探测孔,所述光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外壳面板中所述光探测孔所在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案中,通过设置与处理器连接的所述无线网关芯片以及和所述无线网关芯片连接的网络通信模组,可以使智能融合终端直接与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进行交互,与相关技术中需要单独设置网关,才可以使智能终端与智能设备进行无线连接的方式相比,智能融合终端内集成有无线网关芯片,无需单独布置网关就可以与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进行交互,满足了用户对物联网的需求;而且,将所述扩音器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底部,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扩音器上,使控制板的固定更加牢固,不将所述控制板直接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底部上,利用所述扩音器起到缓冲作用,减震抗摔,进一步延长控制板的使用寿命。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融合终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融合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融合终端的爆炸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融合终端中,ZigBee贴片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融合终端通常是指能够将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的装置,常见的电脑、手机等都是融合通信技术的代表性装置,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业地产空间中将广泛的存在各种物联网智能硬件设备,这些设备需要长期固定的与物联网网关进行通信,而目前阶段受限于融合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用者只能通过平板电脑、智能音箱、智能手机等设备间接的对物联网网关进行操作。
智能融合技术需要重点关切所发明的装置所在的场景,本装置面向商业地产空间场景而设计,在空间内由于标准、能耗、安全性等因素,主要存在着使用Wi-Fi与Zigbee两种无线通信协议的智能硬件设备,而两种智能硬件设备均通过相同的频段2.4GHz进行与物联网网关的通信,因此会存在设备的通信信号干扰,另外由于设备常年处于无休眠状态,因此产生大量的热辐射对无线通信信号进行干扰。传统的物联网网关设备由于功能单一,与使用者的交互通过手机、智能音箱、平板电脑等外部设备进行,因此负载较低,而将计算、通信、控制以及智能交互全面融合之后,会由于智能交互、应用程序对中央处理器及内存的负载提高而造成物联网数据传输速度降低、信号延时及其它并发性故障发生,因此有个别制造商通过封闭应用的方式仅对部分模块进行融合设计,而今尚无真正的智能融合终端。
智能音箱目前仅能提供语音的交互功能,其控制智能硬件设备需通过外部网关设备进行控制,由于Zigbee协议属于本地协议无法与Wi-Fi协议直接通信,因此Zigbee类智能硬件设备智能通过Zigbee转IP协议的方式间接访问互联网或本地/局域网主机,从而获得控制规则并执行场景动作,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智能型路由器,虽然能够实现通信与控制能力,但受限于融合技术的生产制造能力,无法将计算、交互能力以及互联网应用进行全面融合。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智能融合终端,通过设置与处理器连接的所述无线网关芯片以及和所述无线网关芯片连接的网络通信模组,可以使智能融合终端直接与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进行交互,无需单独布置网关就可以与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进行交互,满足了用户对物联网的需求;而且,将所述扩音器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底部,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扩音器上,使控制板的固定更加牢固,不将所述控制板直接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底部上,利用所述扩音器起到缓冲作用,减震抗摔,进一步延长控制板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对以下术语进行解释:
智能音箱:用语音进行上网的工具。
物联网网关:基于通信协议,实现物联网设备通信与管理的设备。
WiFi:创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Zigbee:创建于IEEE802.15.4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ONU: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提供数据、语音、IPTV等业务。
RJ45:标准8位模块化接口,公用电信网络接口,常用于网线。
RJ11:标准4或6位模块化接口,公用电信网络接口,常用于电话线。
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全数字化视频及音频发送接口。
AV:复合视频接口,一般由三个独立RCA插头组成,广泛用于电视机等。
模组:具有特定功能的硬件物理硬件单元。
接口:与外部装置进行连接的物理硬件单元。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融合终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智能融合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和图3所示的智能融合终端的爆炸示意图,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智能融合终端,包括:终端外壳10、外壳面板12、触控屏幕14、控制板16、扩音器18、拾音器阵列20、光传感器22、温湿度传感器24、电源26、和贴片天线。
所述触控屏幕14安装在所述外壳面板12上,所述外壳面板12卡扣在所述终端外壳上。
所述控制板16,集成有处理器160、无线网关芯片162和网络通信模组;所述处理器160与所述无线网关芯片连接,所述无线网关芯片和所述网络通信模组连接;所述处理器还分别与所述扩音器、所述拾音器阵列、所述光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贴片天线还与所述网络通信模组连接。
所述扩音器,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底部,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扩音器上;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贴片天线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的内壁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贴片天线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的内壁上。
所述外壳面板12上设置有语音识别开口120,所述拾音器阵列固定在所述外壳面板中所述语音识别开口所在位置。
所述外壳面板12上设置有光探测孔122,所述光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外壳面板中所述光探测孔所在位置。
所述网络通信模组,包括:分别与所述无线网关芯片连接的ZigBee网关模组164和WiFi网关模组166。
所述ZigBee网关模组16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ZigBee无线通信芯片,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WiFi网关模组166,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WiFi无线通信芯片,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贴片天线,包括:与所述ZigBee网关模组164连接的ZigBee贴片天线和与所述WiFi网关模组166连接的WiFi贴片天线30。
除了上述部件外,本实施例提出的智能融合终端还可以包括以下与处理器连接的部件:4G/5G模组、ONU、RJ45接口、RJ11接口、HDMI接口、AV接口以及存储芯片。
所述电源26,用于管理整个装置各模块电量分配及电力输入与输出计划的核心模块。
所述处理器16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的单片机和微控制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存储芯片,用于为智能融合终端提供存储空间。
所述拾音器阵列20,用于为智能融合终端提供音频信号的输入能力,以拾音器阵列形态出现。
所述扩音器18,用于为智能融合终端提供音频信号的输出能力。
所述无线网关芯片162,用于管理整个智能融合终端的无线网络及数据通信,并提供协议转换能力。
所述Zigbee网关模组,用于提供智能融合终端对Zigbee通信协议智能硬件设备提供无线网络接入,并处理基于Zigbee的通信数据处理能力。
所述Wi-Fi网关模组,用于提供智能融合终端上行接入Wi-Fi热点及下行对Wi-Fi通信协议智能硬件设备提供无线网络接入,并处理基于Wi-Fi的通信数据处理能力。
所述触控屏幕14,用于通过使用电容式/电阻式触控交互显示屏向使用者提供装置交互能力。
所述ONU接口,用于为智能融合终端提供基于光纤介质的通信接入。
所述RJ45接口/RJ11接口,用于为智能融合终端提供基于网线介质的通信接入/电话线介质的通信接入。
所述4G/5G模组,用于为智能融合终端提供基于4G/5G无线介质的通信接入。
所述光传感器22,用于为智能融合终端提供环境光强度的传感器及数据,通过中央处理联动其它设备。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4,用于为装置提供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及数据,通过中央处理以联动。
所述HDMI接口,用于通过HDMI线缆接口标准对外提供信号输出。
所述AV接口,用于通过AV线缆接口标准对外接显示装置提供信号输出。
智能融合终端的使用方式为,通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触控、语音等方式对设备进行联网配置后,智能融合终端即自动为所在区域提供Wi-Fi与Zigbee无线网络信号,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通过以上无线网络信号与智能融合终端实现组网;然后智能融合终端可以通过自动、手动的方式加载智能设备的控制面板,使用者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或在智能融合终端的触控屏幕上触控点击的方式实现控制操作,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装置进行上网。
参见图4所示的ZigBee贴片天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ZigBee贴片天线,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靠近语音识别开口的侧壁表面上。
所述ZigBee贴片天线28,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辐射部280、第一馈电部282、第二馈电部284和第三馈电部286;所述第三馈电部与所述ZigBee网关模组连接。
所述第一馈电部282和所述第三馈电部286分别与所述第二馈电部284垂直;所述第二馈电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终端外壳10280的底面平行。
具体地,所述WiFi贴片天线30,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远离所述语音识别开口的不同侧壁表面上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二辐射部和与所述第二辐射部连接的L型馈电部;所述L型馈电部还与所述WiFi网关模组连接;
所述第二天线,包括:第三辐射部和与所述第三辐射部连接的C型馈电部;所述C型馈电部还与所述WiFi网关模组连接;其中,所述C型馈电部的开口朝向所述外壳面板。
通过以上设置ZigBee贴片天线28和WiFi贴片天线30的方式,可以避免ZigBee贴片天线28和WiFi贴片天线30之间的同频干扰,提高天线的灵敏度。
为了向用户发出不刺眼的光,本实施例提出的智能融合终端,还包括:导光条32和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指示灯34。
所述终端外壳10中与背板相对的前侧面板上开设有出光口100。
所述导光条覆盖在所述出光口100上,所述指示灯34固定在所述前侧面板中所述出光口所在位置。
本实施例提出的智能融合终端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底面的防滑胶垫3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外壳底面可以固定有四个所述防滑胶垫36。
智能融合终端使用包括但不限于Android或Linux各发行版本的操作系统作为基础系统,通过基于以上操作系统的定制与应用程序,实现与云端平台的交互。
智能融合终端可以将丰富的互联网业务与物联网智能设备进行互动,并且将交互的方式由间接交互操作,转化为直接多元化交互操作,能够有效的减少网络的故障点,使用者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方便的添加或删除空间中的智能设备。
当所述智能融合终端放置到客房中时,所述智能融合终端,能够与客房中的智能设备无线连接。
所述智能融合终端,用于对客房中的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所述客房中的智能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门锁、窗帘、客厅灯、卧室灯、以及淋浴器。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门锁上集成有图像采集设备。
进一步地,当所述智能设备是门锁时,所述智能融合终端,用于对客房中的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至步骤(3):
(1)获取客房预订信息,所述客房预订信息,包括:客户信息和门锁打开信息;
(2)当接收到所述门锁发送的开锁验证信息时,判断所述开锁验证信息与所述门锁打开信息是否相同;
(3)当确定所述开锁验证信息与所述门锁打开信息相同时,向所述门锁发出开锁指令。
在上述步骤(1)中,所述门锁打开信息,包括:客户图像和/或者门锁密码。
所述客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名称、客户入住时间、以及客户离开时间。
在上述步骤(2)中,当确定有客户开门时,启动步骤(2)的流程。具体地,判断所述开锁验证信息与所述门锁打开信息是否相同的过程包括:
当门锁打开信息是客户图像时,智能融合终端控制门锁上集成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客户图像,并接收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客户图像,并进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客户图像与所述门锁打开信息中携带的客户图像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当对比结果指示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客户图像与所述门锁打开信息中携带的客户图像一致时,确定所述开锁验证信息与所述门锁打开信息相同。
当门锁打开信息是门锁密码时,智能融合终端获取门锁接收到的客户输入的密码,并判断客户输入的密码与门锁打开信息中携带的门锁密码是否一致,当确定客户输入的密码与门锁打开信息中携带的门锁密码一致时,确定所述开锁验证信息与所述门锁打开信息相同。
除此之外,所述智能融合终端还可以在以下场景中进行应用:
(一)当客户需要客房保洁服务的时候,以前的方案需要客户从床上起身,走到门口手动点击客房服务按钮,然后客房服务人员需要看到通过物理网线连接到监控中心的通知信息才能够为客房提供服务,现在只需要对智能融合终端进行语音说明:“我需要保洁服务”,然后智能融合终端将把这句话转换成为指令并通过无线信号和网络同时发送给智能开关和云端平台,服务人员通过智能型移动设备就可以实时的获取到客房的服务需求信息,极大的提高了服务效率与简化了客户使用的方式。
(二)当客户需要酒店购物服务的时候,以前的方案是客户需要拿起固定电话,寻找并拨打到前台,然后前台通过对讲机等设备通知客房服务人员送货到客房内,并与客户通过移动支付或现金结算,现在只需要对智能融合终端进行语音说明:“我需要买东西”,然后对智能融合终端将把这句话转换成为指令,并打开装置本身购物应用程序,如果需要的情况下直接拨打内置的网络电话功能,给到服务人员,并在界面中呈现电子支付的功能,客户可以通过本设备进行直接的支付结算,这将极大程度上减少前台和客房服务人员的工作量,并且订单可以准确的进行,减少服务传递过程的错误并减少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或语音等方式快速设定空间的安防模式,例如:“我要离开房间了”,智能融合终端将把这句话转换成为指令,并根据智能融合终端内置的算法规则,自动分析本发明装置所控制连接的全部设备状态,然后向这些设备通过无线信号同时发送自动关闭及启动监控等控制指令,以进行锁闭窗户的检测、门锁是否按预设时间锁闭检测、关闭燃气及供水等动作,以确保空间的安全,并将最终安全结果通知空间拥有者,如果有入侵等行为发生时,所控制的设备感知到的信息,将通过无线信号分别发送给智能融合终端,由智能融合终端实时通过网络通知指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拨打电话、发送给短信、移动设备消息等,并根据预设预案调动其它设备进行安全保护,包括但不限于声光威慑、模仿所有者说话、拨打报警电话等方式。
(四)智能融合终端,只需要插入光纤,即可成为空间中的路由器设备,为空间提供无线网络覆盖,智能融合终端可以选装的5G模组,能够通过光纤或最近的5G基站进行通信的方式,并为空间提供5G信号延伸及扩展覆盖,可以直接成为微型室内基站,用于改善5G基站覆盖范围小和建筑对5G信号覆盖屏蔽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出的智能融合终端所使用的智能融合技术,能够围绕与高效满足商业经营者对智能物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产品的诉求,是构成物联网的最小单元。
智能融合终端所提供的扩展架构,能够根据需求灵活的定制产品形态与功能,与现有通过多种设备联合体形态,能够有效减少故障点与使用者的学习成本,智能融合终端内所采用的软件系统能够有效的减少商业地产经营者由于各类无线通信协议不兼容所引发的重复性投入。
本实施例提出的智能融合终端,一体化程度高,可以规模化量产,并且全面的满足了使用者对智能物联网的需求,使用者可以通过多种交互方式,快速的掌握和使用设备,并高效的完成智能设备联网与配置,并通过设备所提供的互联网软件应用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有效的提升物联网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价值。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智能融合终端,通过设置与处理器连接的所述无线网关芯片以及和所述无线网关芯片连接的网络通信模组,可以使智能融合终端直接与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进行交互,与相关技术中需要单独设置网关,才可以使智能终端与智能设备进行无线连接的方式相比,智能融合终端内集成有无线网关芯片,无需单独布置网关就可以与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进行交互,满足了用户对物联网的需求;而且,将所述扩音器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底部,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扩音器上,使控制板的固定更加牢固,不将所述控制板直接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底部上,利用所述扩音器起到缓冲作用,减震抗摔,进一步延长控制板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智能融合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外壳、外壳面板、触控屏幕、控制板、扩音器、拾音器阵列、光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和贴片天线;
所述触控屏幕安装在所述外壳面板上,所述外壳面板卡扣在所述终端外壳上;
所述控制板,集成有处理器、无线网关芯片和网络通信模组;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无线网关芯片连接,所述无线网关芯片和所述网络通信模组连接;所述处理器还分别与所述扩音器、所述拾音器阵列、所述光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贴片天线还与所述网络通信模组连接;
所述扩音器,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底部,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扩音器上;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贴片天线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的内壁上;
所述外壳面板上设置有语音识别开口,所述拾音器阵列固定在所述外壳面板中所述语音识别开口所在位置;
所述外壳面板上设置有光探测孔,所述光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外壳面板中所述光探测孔所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融合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通信模组,包括:分别与所述无线网关芯片连接的ZigBee网关模组和WiFi网关模组;
所述贴片天线,包括:与所述ZigBee网关模组连接的ZigBee贴片天线和与所述WiFi网关模组连接的WiFi贴片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融合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ZigBee贴片天线,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靠近语音识别开口的侧壁表面上;
所述ZigBee贴片天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辐射部、第一馈电部、第二馈电部和第三馈电部;所述第三馈电部与所述ZigBee网关模组连接;
所述第一馈电部和所述第三馈电部分别与所述第二馈电部垂直;所述第二馈电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终端外壳的底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融合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贴片天线,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远离所述语音识别开口的不同侧壁表面上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二辐射部和与所述第二辐射部连接的L型馈电部;所述L型馈电部还与所述WiFi网关模组连接;
所述第二天线,包括:第三辐射部和与所述第三辐射部连接的C型馈电部;所述C型馈电部还与所述WiFi网关模组连接;其中,所述C型馈电部的开口朝向所述外壳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融合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光条和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指示灯;
所述终端外壳中与背板相对的前侧面板上开设有出光口;
所述导光条覆盖在所述出光口上,所述指示灯固定在所述前侧面板中所述出光口所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融合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终端外壳底面的防滑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融合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智能融合终端放置到客房中时,所述智能融合终端,能够与客房中的智能设备无线连接;
所述智能融合终端,用于对客房中的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融合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是门锁时,所述智能融合终端,用于对客房中的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获取客房预订信息,所述客房预订信息,包括:客户信息和门锁打开信息;
当接收到所述门锁发送的开锁验证信息时,判断所述开锁验证信息与所述门锁打开信息是否相同;
当确定所述开锁验证信息与所述门锁打开信息相同时,向所述门锁发出开锁指令。
CN202010036747.8A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智能融合终端 Pending CN1110932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6747.8A CN111093292A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智能融合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6747.8A CN111093292A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智能融合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3292A true CN111093292A (zh) 2020-05-01

Family

ID=70399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36747.8A Pending CN111093292A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智能融合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329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374A (zh) * 2015-04-29 2015-07-29 重庆三加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v4/IPv6协议转换及智能终端控制功能的家庭智慧网关
CN206364825U (zh) * 2016-05-20 2017-07-28 南京微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物联网网关
CN107318177A (zh) * 2017-07-25 2017-11-03 王勇 语音交互无线路由局域物联网
CN206640599U (zh) * 2017-03-31 2017-11-14 深圳公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家居网关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374A (zh) * 2015-04-29 2015-07-29 重庆三加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v4/IPv6协议转换及智能终端控制功能的家庭智慧网关
CN206364825U (zh) * 2016-05-20 2017-07-28 南京微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物联网网关
CN206640599U (zh) * 2017-03-31 2017-11-14 深圳公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家居网关
CN107318177A (zh) * 2017-07-25 2017-11-03 王勇 语音交互无线路由局域物联网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宗汉、李铠、等: "无线局域网(WLAN)-原理、技术与应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pages: 540 - 13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84038U (zh) 用于部署在智能住家环境中的相机组件
JP6998971B2 (ja) ビデオカメラアセンブリ
US11743071B2 (en)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s unit for optically switchable window systems
CN100461725C (zh) 基于因特网的家庭自动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060017324A1 (e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ing installed electrical power lines
US11044554B2 (en) Auto-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speaker devices for audio/video recording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2915630A (zh) 远程门铃控制系统及其智能门铃装置
US2010003925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grated Network Intelligent Security Monitoring and Alarming
CN102510477A (zh) 数字化室内机及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CN102708612A (zh) 基于无线通讯的住宅单元门禁装置和小区门禁系统
US8860568B1 (en) Home floor safe security system
CN202904854U (zh) 远程门铃控制系统及其智能门铃装置
CN107102559A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245843A (zh) 智能猫眼及智能猫眼控制系统
CN202736139U (zh) 基于无线通讯的住宅单元门禁装置和小区门禁系统
CN103002270A (zh) 数字化室内机及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JP7302764B2 (ja) データ通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装置、および、非一時コンピュータ可読プログラム命令、並びに、建物を運用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01450537U (zh) 一种家居远程监控系统
CN202268975U (zh) 数字化室内机及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CN211352221U (zh) 智能网关系统
US907743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devices remotely
CN108551574A (zh) 具备远程视频对讲功能的电子门铃
CN111093292A (zh) 一种智能融合终端
CN104935865A (zh) 智能可视对讲系统
CN204408460U (zh) 一种无线门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