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2808A - 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2808A
CN111092808A CN201911381264.5A CN201911381264A CN111092808A CN 111092808 A CN111092808 A CN 111092808A CN 201911381264 A CN201911381264 A CN 201911381264A CN 111092808 A CN111092808 A CN 111092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haring
user
type
sh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12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2808B (zh
Inventor
陈磊
魏泉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812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2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2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2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2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2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2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geographical location information, e.g. messages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 proximity of a certain spot or are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确定的分享类型;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所述分享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所述多个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对应于多个第二用户;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呈现所述多个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信息分享可以不局限于有关联的用户之间,可以通过指定分享的类型去选取获取分享的用户。分享的信息对于每个用户都是平等的,不在局限于终端设备的应用之内,同时,也可以是实现分享给特性的用户或用户群。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分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及其重要。用户间的信息分享是当下一种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来获取朋友间的信息,可以通过新闻类客户端来获取时事消息等。以上都是基于某个单独的应用侧进行应用内部的消息传输,存在单个应用局限性。例如,新闻类应用的信息分享,编辑人员发布新闻,通过应用自身,推送给用户,或者用户在使用应用浏览新闻的时候,根据特定的算法推送给用户。因此,需要实现跨不同应用和不同用户间的信息分享。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其中,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分享方案可以实现多个不同的应用的分享信息在多个不关联的用户之间分享。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包括: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确定的第一分享类型,所述第一分享类型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获取的分享信息的类型;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所述分享信息包括多个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所述多个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对应于多个第二用户;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呈现所述多个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信息分享可以不局限于有关联的用户之间,可以通过指定分享的类型去选取获取分享的用户。分享的信息对于每个用户都是平等的,不再局限于终端设备的应用之内,同时,也可以是实现分享给特定的用户或用户群。从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多个不同的应用的分享信息在多个不关联的用户之间分享。使用户可以进行信息分享的范围扩大,同时,也可以保证用户从更多途径获取其他用户的分享信息,更加便捷的进行信息的分享。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分享类型的匹配策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第一用户选取的分享类型及终端设备自动获取的第一信息确定第一请求信息,使第一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的匹配度更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可以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获取分享信息之前上传第二信息,便于服务器根据第二信息进行分享信息的匹配。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识别号,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信息,无线保真Wi-Fi服务集标识,分析信息或传感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社交用户标识可以是第一用户的社交账号或社交名称,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可以是第一用户的终端设备中用户同意获取的至少一部分通讯录信息对应的散列值,蓝牙信息可以是第一用户常用的蓝牙设备信息,GPS信息可以是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Wi-Fi信息可以是第一用户常用的局域网信息,分析信息可以是第一用户的终端设备通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分析的信息,例如第一用户的位移信息等,传感信息可以是指终端设备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信息,例如物理偏移或电量等。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包括以下类型的至少一种:地图选点分享,社交好友分享,通讯录分享,周边分享或兴趣分享。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用户可以根据多种不同的分享类型获取对应的不同的分享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信息,GPS信息,Wi-Fi信息,分析信息,传感信息或网络设备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二分享信息,所述第二分享信息为所述多个应用中的信息;选择第二分享类型,并根据所述第二分享信息和所述第二分享类型确定第三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分享信息和所述第二分享类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用户待分享的分享信息发送至服务,以供其他用户进行获取。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确定的第一分享类型,所述第一分享类型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获取的第一分享信息的类型;根据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匹配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所述分享信息包括多个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所述多个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对应于多个第二用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分享类型的匹配策略。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识别号,GPS信息,Wi-Fi服务集标识,分析信息或传感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包括以下类型的至少一种:地图选点分享,社交好友分享,通讯录分享,周边分享或兴趣分享。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分享信息和第二分享类型,所述第二分享信息为所述多个应用中的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计算机调用时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的分享系统的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分享信息的界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享信息的界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无人机等具有摄像头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手(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的分享系统的架构图。
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其中,多个终端设备和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连接,多个终端设备可以安装有第一应用,第一应用可以用于将待分享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也可以用于从服务器接收其他用户分享的信息。
无线连接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简称5G)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目前主流应用的信息分享,都是一个封闭圈子,信息格式标准都不一样,不同应用间信息分享互通困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适用于均安装有第二应用的终端设备,从而可以提供一个开放的通用的跨多应用信息分享的方式。
可选地,第二应用可以是系统级的应用,例如,可以是安卓系统自带的应用,例如,负一屏。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负一屏是指用户在手机的桌面上检测到用户向右滑动的操作后显示的界面,如图4中右侧图片所示。负一屏可以为用户提供搜索、应用建议、快捷服务、未接来电通知卡片、情景智能等等服务。其中,负一屏可以显示一些用户经常使用的APP。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的示意图。
S201,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确定的分享类型。
可选地,在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之前,可以先确定第一分享类型。该第一分享类型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获取的分享信息的类别。还可以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分享类型的匹配策略,并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一分享类型确定第一请求消息。
可选地,第一信息也可以单独向服务器发送,可以不包括在第一请求消息中。
可选地,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信息,GPS信息,Wi-Fi信息,分析信息,传感信息或网络设备信息。
社交用户标识可以是第一用户的社交账号或社交名称。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可以是第一用户的终端设备中用户同意获取的至少一部分通讯录信息对应的散列值。蓝牙信息可以是第一用户常用的蓝牙设备信息。GPS信息可以是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Wi-Fi信息可以是第一用户常用的局域网信息。分析信息可以是第一用户的终端设备通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分析的信息,例如第一用户的位移信息等。传感信息可以是指终端设备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信息,例如物理偏移或电量等。
应理解,终端设备采集的第一信息的种类越多,服务器将会为第一用户匹配更合适的分享信息,以便用户使用,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第一分享类型包括以下类型的至少一种:地图选点分享,社交好友分享,通讯录分享,周边分享或兴趣分享。第一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分享类型从而由服务器处获取不同的分享信息。
S202,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
其中,第一响应消息可以包括第一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分享信息用于指示多个第一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多个第一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对应于多个第二用户。
应理解,多个第一应用可以是多个不同的应用。例如,第一用户选择的分享类别是通讯录第一分享类型时,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是第一用户的终端设备的通讯录中的第二用户分享的信息,如微博中的新闻,淘宝中的爆款推荐或者今日头条中的讯息。
可选地,多个第一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对应于多个第二用户,可以是每个第二用户对应一个第一应用的一个第一分享信息,也可以是每个第二用户对应一个第一应用的多个第一分享信息,还可以是每个第二用户对应多个不同的第一应用的多个第一分享信息。
S203,根据第一响应消息呈现多个第一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第二用户上传第二分享信息,可以按照如下方法:确定第二分享信息,选择第二分享类型,并根据第二分享信息和第二分享类型确定第三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第三信息。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信息分享可以不局限于有关联的用户之间,可以通过指定分享的类型去选取获取分享的用户。使用户可以进行信息分享的范围扩大,同时,也可以保证用户从更多途径获取其他用户的分享信息,更加便捷的进行信息的分享。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S301,确定第一分享类型。
可选地,第一分享类型可以包括:地图选点分享,社交好友分享,通讯录分享,周边分享或兴趣分享,也可以是其他类别,本申请并不限制第一分享类型的种类。
S302,确定第一信息,并根据第一分享类型和第一信息确定第一请求消息。
可选地,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信息,GPS信息,Wi-Fi信息,网络设备信息,分析信息或传感信息。应理解,第一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分享类型的匹配策略,可以帮助服务器匹配到最精准的用户群体,并且限制的分享的用户人数。
S303,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可选地,第一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应用协议头,用户标识,第一分享类型,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信息/GPS信息/Wi-Fi信息/网络设备信息/分析信息或传感信息等。
其中,应用协议头可以是http或https等;分享标识可以是第二用户对应的标识,用来跟踪第二用户的行为;应用标识,应用包名和分享信息内容构成了第二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中的部分内容;上传数据类型可以是第二用户上传分享内容的数据类型。
S304,向服务器发送第二信息。
可选地,第二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识别号,GPS信息,Wi-Fi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分析信息或传感信息。第二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留驻时间较长的基站的标识,或者终端设备中的用户画像。
应理解,第二信息均为第一用户的信息,用于向服务器指示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以便进行合理的分享信息匹配。
第二信息可以包括:应用协议头,第一用户标识,上传数据类型,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识别号/GPS信息/Wi-Fi ssid/分析信息或传感信息等。
应理解,S304可以发生在S305之前的任何位置,如果第一用户已经在获取分享信息的过程中已经发送过第二信息,则在之后的多次获取分享信息的过程中均可以不再发送第二信息。
S305,服务器匹配分享信息。
可选地,服务器接收到第一请求信息后,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请求信息选择匹配策略。对于地图选点分享,匹配算法可以是射线算法,如果第一用户的位置,在分享方第二用户提供的地理围栏内,则匹配成功。其中,可以根据融合地理位置信息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对于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地图选点进行计算,当两点之间距离不超过第一阈值则判定在地理围栏内,即匹配成功。
对于社交好友分享或通讯录分享,则主要是匹配第一用户是否和第二用户之间互为好友或联系人,或间接为好友或联系人。其中,可以是基于通讯录中的好友或联系人,也可是应用中的好友或联系人。应理解,间接为好友或联系人可以是指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具有相同的第三用户作为好友或联系人,可以根据基于深度学习和社交关系正则化的混合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进行计算。
对于周边分享,服务器可以获取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经常访问的WIFI ssid或蓝牙识别号,可以进行精确匹配。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分析信息进行二次训练,匹配到分享信息。例如,分析信息可以是第一用户的位移信息,可以判断出第一用户的行动轨迹,匹配与第一用户行动轨迹吻合度较高的第二用户分享的分享信息。强化学习算法可以是深度学习推荐模型(deep factorization machines,DeepFM)和网络产品推荐模型(product-network in network,PIN)。
对于兴趣分享,服务器可以获取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分享过或获取分享过的应用的标签集合,然后基于相关推荐算法,匹配到相关分享信息。相关算法可以是基于标签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例如,第一用户选择社交好友分享后,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进行匹配。可以为第一用户匹配使用相似的Wi-Fi ssid或基站的其他用户分享的信息。
应理解,服务器除了以上场景的匹配方式,还可以进行综合分析和横向强化学习进行匹配。
服务器根据不同的分享类别可以制定不同的匹配策略,不同的匹配策略可以使服务器更加精准的对不同用户的分享信息获取请求进行匹配。使用户获取到的分享信息的可用性大大提升,增加用户体验。
S306,服务器向第一用户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可选地,可以包括第一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分享信息包括多个第一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多个第一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对应于多个第二用户,第一分享信息由第二用户提供。
S307,根据第一响应消息呈现多个第一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如图4所示。
可选地,可以在终端设备的负一屏呈现多个第一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即第二应用为负一屏。当第二应用为负一屏时,第一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该信息分享的方法,第一用户也可以更便捷的查看获取的分享内容。
S301-S307为获取分享信息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上传分享信息的步骤S307-S309。
S308,确定第二分享信息。
应理解,第二分享信息可以是第二应用外其他应用获取的信息,例如,淘宝的购物信息,微博的图片信息或者是知乎的文字信息。
S309,选择第二分享类型。
应理解,第二用户可以将第二分享信息分享至第二应用中,第二应用可以呈现第二分享类型,如图5所示。
可选地,第二分享类型可以包括:地图选点分享,社交好友分享,通讯录分享,周边分享或兴趣分享,也可以是其他类别,本申请并不限制第二分享类型的种类。
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服务器请求待分享信息的应用的标签,例如,第二分享信息属于第三应用,则终端设备可以向服务器请求第三应用的标签,当第二用户想要分享第三应用中的购物信息时,但第三应用的标签中并不包含购物这一项,则可以判定属于非法分享信息。
应理解,第二用户在进行信息分享时可指定分享类型,可以将待分享的信息以基于地图选点,基于周边分享,基于兴趣分享等各种方式分享出去,不同的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的用户不同。
S310,向服务器发送第三信息。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分享信息和第二分享类型确定第三信息,可以将第二分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可选地,第三信息可以包括:应用协议头,分享标识,应用标识,应用包名,第二分享类型,上传数据类型,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识别号/GPS信息/Wi-Fissid,分享信息内容等。
其中,应用协议头可以是http或https等;分享标识可以是第二用户对应的标识,用来跟踪第二用户的行为;应用标识,应用包名和分享信息内容构成了第二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中的部分内容;上传数据类型可以是第二用户上传分享内容的数据类型。
应理解,S301-S307与S308-S310之间并不存在先后及关联关系,均可以单独进行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信息的分享可以不局限于有关联的用户之间,可以通过指定分享的类型去选取获取分享的用户。分享的信息对于每个用户都是平等的,不在局限于终端设备的应用之内,同时,也可以是实现分享给特定的用户或用户群。从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多个不同的应用的分享信息在多个不关联的用户之间分享。使用户可以进行信息分享的范围扩大,同时,也可以保证用户从更多途径获取其他用户的分享信息,更加便捷的进行信息的分享。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的终端设备的各个单元可以用于执行图2至图5的各个实施例中涉及终端设备的对应步骤,为了简洁,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发送单元110,接收单元120和显示单元130。
其中,发送单元110可以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确定的第一分享类型;接收单元120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所述分享信息用于指示多个第一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所述多个第一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对应于多个第二用户;显示单元1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呈现所述多个第一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40,所述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之前,处理单元140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分享类型,所述第一分享类型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获取的第一分享信息的类别;处理单元140还用于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分享类型的匹配策略,并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分享类型确定第一请求消息。
可选地,在所述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之前,发送单元110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
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识别号,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信息,无线保真Wi-Fi服务集标识,分析信息或传感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包括以下类型的至少一种:
地图选点分享,社交好友分享,通讯录分享,周边分享或兴趣分享。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
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信息,GPS信息,Wi-Fi信息,分析信息,传感信息或网络设备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40还用于确定第二分享信息,所述第二分享信息为所述多个第一应用中的信息;所述处理单元140还用于选择第二分享类型,并根据所述第二分享信息和所述第二分享类型确定第三信息;发送单元110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三信息。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的通信装置的各个单元可以用于执行图2至图5的各个实施例中涉及服务器的对应步骤,为了简洁,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7所示,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10,处理单元220和发送单元230。
其中,接收单元210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确定的第一分享类型;处理模块2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匹配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发送单元230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所述分享信息用于指示多个第一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所述多个第一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对应于多个第二用户。
可选地,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之前,接收单元210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
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识别号,GPS信息,Wi-Fi服务集标识,分析信息或传感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包括以下类型的至少一种:
地图选点分享,社交好友分享,通讯录分享,周边分享或兴趣分享。
可选地,接收单元210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第一应用中的信息。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操作。
如图8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天线810、射频装置820、基带装置830。天线810与射频装置820连接。在下行方向上,射频装置820通过天线810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将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830进行处理。在上行方向上,基带装置830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820,射频装置820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810发送给网络设备。
基带装置830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子系统,用于实现对数据各通信协议层的处理;还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终端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层的处理;此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子系统,例如多媒体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其中多媒体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终端设备相机,屏幕显示等的控制,周边子系统用于实现与其它设备的连接。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为一个独立的芯片。可选的,以上用于终端的装置可以位于该调制解调子系统。
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831,例如,包括一个主控CPU和其它集成电路。此外,该调制解调子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元件832和接口电路833。存储元件832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但用于执行以上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的程序可能不存储于该存储元件832中,而是存储于调制解调子系统之外的存储器中。接口电路833用于与其它子系统通信。以上用于终端设备的装置可以位于调制解调子系统,该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通过芯片实现,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终端设备执行的任一种方法的各个步骤,接口电路用于与其它装置通信。在一种实现中,终端设备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用于终端设备的装置包括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执行的方法。存储元件可以为处理元件处于同一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内存储元件。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操作。
如图9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天线901、射频装置902、基带装置903。天线901与射频装置90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902通过天线901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将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90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903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902,射频装置902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901发送给终端。
基带装置90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9031,例如,包括一个主控CPU和其它集成电路。此外,该基带装置903还可以包括存储元件9032和接口9033,存储元件9032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接口9033用于与射频装置90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以上用于通信装置的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903,例如,以上用于通信装置的装置可以为基带装置903上的芯片,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通信装置执行的任一种方法的各个步骤,接口电路用于与其它装置通信。在一种实现中,通信装置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用于通信装置的装置包括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存储元件可以为处理元件处于同一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内存储元件,也可以为与处理元件处于不同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外存储元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确定的第一分享类型,所述第一分享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获取的分享信息的类型;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所述分享信息包括多个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所述多个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对应于多个第二用户;
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呈现所述多个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分享类型的匹配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
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识别号,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信息,无线保真Wi-Fi服务集标识,分析信息或传感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包括以下类型的至少一种:
地图选点分享,社交好友分享,通讯录分享,周边分享或兴趣分享。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
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信息,GPS信息,Wi-Fi信息,分析信息,传感信息或网络设备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二分享信息,所述第二分享信息为所述多个应用中的信息;
选择第二分享类型,并根据所述第二分享信息和所述第二分享类型确定第三信息;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分享信息和所述第二分享类型。
9.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确定的第一分享类型,所述第一分享类型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获取的第一分享信息的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匹配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对应的分享信息,所述分享信息包括多个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所述多个应用的第一分享信息对应于多个第二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分享类型的匹配策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
社交用户标识,通讯录对应的散列值,蓝牙识别号,GPS信息,Wi-Fi服务集标识,分析信息或传感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享类型包括以下类型的至少一种:
地图选点分享,社交好友分享,通讯录分享,周边分享或兴趣分享。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分享信息和第二分享类型,所述第二分享信息为所述多个应用中的信息。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计算机调用时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381264.5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1092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1264.5A CN111092808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1264.5A CN111092808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2808A true CN111092808A (zh) 2020-05-01
CN111092808B CN111092808B (zh) 2022-03-25

Family

ID=70396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1264.5A Active CN111092808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28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1439A (zh) * 2021-07-12 2021-11-23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1190A (zh) * 2014-02-28 2014-06-04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信息分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94481A (zh) * 2014-09-30 2015-03-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4660678A (zh) * 2015-01-16 2015-05-27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数据分享方法和装置
CN105426363A (zh) * 2014-05-26 2016-03-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分享转化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US20160134583A1 (en) * 2014-11-08 2016-05-12 Ashish Kumar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nly sharing and synchronizing information across a plurality of mobile client application computers
CN105787776A (zh) * 2016-02-05 2016-07-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100968A (zh) * 2016-05-26 2016-11-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及终端
CN106156254A (zh) * 2015-04-28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08040000A (zh) * 2017-11-24 2018-05-15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送方法及设备
KR20180098177A (ko) * 2017-02-24 2018-09-03 장길훈 대화형 애플리케이션의 메시지 공유 시스템과 방법
CN108494661A (zh) * 2018-02-27 2018-09-04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朋友圈中分享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90005137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application user interest memory management
CN110020090A (zh) * 2018-08-24 2019-07-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查阅好友历史分享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1190A (zh) * 2014-02-28 2014-06-04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信息分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426363A (zh) * 2014-05-26 2016-03-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分享转化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4394481A (zh) * 2014-09-30 2015-03-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US20160134583A1 (en) * 2014-11-08 2016-05-12 Ashish Kumar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nly sharing and synchronizing information across a plurality of mobile client application computers
CN104660678A (zh) * 2015-01-16 2015-05-27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数据分享方法和装置
CN106156254A (zh) * 2015-04-28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05787776A (zh) * 2016-02-05 2016-07-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100968A (zh) * 2016-05-26 2016-11-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及终端
KR20180098177A (ko) * 2017-02-24 2018-09-03 장길훈 대화형 애플리케이션의 메시지 공유 시스템과 방법
US20190005137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application user interest memory management
CN108040000A (zh) * 2017-11-24 2018-05-15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送方法及设备
CN108494661A (zh) * 2018-02-27 2018-09-04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朋友圈中分享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020090A (zh) * 2018-08-24 2019-07-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查阅好友历史分享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O HU;YUUICHI MURATA;JUNICHI MURAYAMA: "Security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over multiple services", 《2015 10TH ASIA-PACIFIC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PSITT)》 *
张亚娟等: "多接收方式消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1439A (zh) * 2021-07-12 2021-11-23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CN113691439B (zh) * 2021-07-12 2023-07-25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2808B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93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l management
US9635542B2 (en) Mobile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CN106879047B (zh) 近场传递信息的方法、信息传达和接受客户端、信息系统
US9693286B2 (en) Emission control for wireless location management
EP2506606A1 (e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non-transitory stor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11182610A (zh) 电子装置和用于由电子装置操作接入点信息的方法
EP28531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handover between access points based on gathered history data of series of access points
CN110622571B (zh) 一种网络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KR20180121170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근접 디스커버리 방법
CN110024446A (zh) 移动通信的增强型小区选择机制
KR101947060B1 (ko) 디바이스간 세션 동안 분산된 셋업을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2868593A (zh) 信息获取方法及终端
CN111602437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344131B2 (en) Management of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EP2627033A1 (en) Management of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CN111092808B (zh) 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5004775A (zh) 成功PScell添加或更换报告的相关信息记录方法、装置
US11902868B2 (en) Device provisioning for association with a user or a user account
CN109195203A (zh) 无线局域网的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613099A (zh) 加载紧急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05263B (zh) 基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终端
US9826392B2 (en) Management of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CN110546974A (zh) 获取系统消息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97470A (zh) 会话区分方法、装置
CN105574453A (zh) 一种二维码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