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1364A - 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1364A
CN111091364A CN201911319177.7A CN201911319177A CN111091364A CN 111091364 A CN111091364 A CN 111091364A CN 201911319177 A CN201911319177 A CN 201911319177A CN 111091364 A CN111091364 A CN 111091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payment
group
accounts
b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91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i Light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i Light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i Light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i Light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191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13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1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1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22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 G06Q20/227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characterised in that multiple accounts are available, e.g. to the p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06Q20/102Bill distribution or pay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06Q20/105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involving programming of a portable memory device, e.g. IC cards, "electronic purs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其包括:至少一个组账户;每个所述组账户与多个主体账户以及主体账户所绑定的资金账户关联,且每个所述组账户绑定有对应的资金账户;其中,所述账户系统基于优选支付策略并根据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的支付能力来为当前支付请求选择支付对象,以确定由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或者按照协同支付规则向关联于该组账户的各个主体账户分配支付任务,以令各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协同支付。本发明相对现有电子钱包仅支持以单个主体为单位的网络支付来说,能有效的适用和支持类似家庭/群组/社区为单位的协同资金管理和协同支付的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账户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网络支付、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公共产品,而电子钱包就是实现网络和移动支付的基本工具,它是由软件(又分前端和后端支撑平台)和相应的安全支撑硬件构成。在电子钱包内一般存放和管理个人的电子货币,如电子现金、电子零钱、电子信用卡、电子积分、支付账单等等。
用户在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上安装了电子钱包后,需要实名注册一个电子钱包账号(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用户通常在银行里有个人实名的资金帐户,该账号能实现实名的个人名下的资金管理。电子钱包绑定该个人的资金账户,就可以实现个人资金基于电子钱包工具的管理和支付。
当前的电子钱包系统只能绑定登录账户的个人实名资金账户、管理个人积分、电子账单等信息。多个电子钱包账户不能共享绑定同一个资金账户,不能协同授权管理同一个账户资金,不能协同消费支付,不能共享积分,不能共享信用,不能出多个账户整合的电子账单信息等。这导致不能满足以家庭等基本组织为单位的电子共享支付消费场景的需要。
但是,随着支付深度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组织化的复杂支付场景越来越多,完全独立的电子钱包无法满足支付协同化的需求。多实名主体基于一个组织化的场景协同支付管理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如:家庭成员的电子钱包需要共享(绑定到)一个网络组账户(家庭账户),将家庭的日常消费存储于该账户,每个家庭成员在需要时都可以基于个人电子钱包用共享的家庭账户消费支付。家庭账户能以家庭为单位结算、清算,实时的为家庭全部成员提供统一的家庭消费支付账单视图。
因此,建立以家庭等为单元的组织化的协同支付、资产管理、信用管理、信贷消费、社保税收、金融监管体系,这也完全符合完善社会金融/资产治理的发展需要。
申请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适于协同支付的账户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组账户;每个所述组账户与多个主体账户以及主体账户所绑定的资金账户关联,且每个所述组账户绑定有对应的资金账户;其中,所述账户系统基于优选支付策略并根据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的支付能力来为当前支付请求选择支付对象,以确定由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或者按照协同支付规则向关联于该组账户的各个主体账户分配支付任务,以令各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协同支付。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账户系统基于优选支付策略并根据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的支付能力来为当前的支付请求选择支付对象,其包括:确定优选支付策略中的优选支付对象;若优选支付对象为主体账户,则由该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若优选支付对象为组账户,则判断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是否具备当前支付请求所需的支付能力;若具备支付能力,则由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若不具备支付能力,则按照协同支付规则向关联于该组账户的各个主体账户分配支付任务,以令各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协同支付。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协同支付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规则1)通过组账户确定全部或部分主体账户的协同支付的参与权限;规则2)通过组账户确定各主体账户的支付比例以及支付模式;规则3)定时检查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中的剩余资金情况,若检查到剩余资金小于预设金额,则设置组账户自动从关联的主体账户收款;规则4)使用组账户的共享积分进行支付;规则5)若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在实时交易中资金不足,则自动分解订单以将支付任务转移至与之关联的多个主体账户;规则6)通过主体账户确定是否与组账户协同交易,并确定关联于该组账户的资金账户以及参与协同交易的支付比例;规则7)通过主体账户确定是否对组账户发起的协同支付请求免密支付;规则8)设限组账户或者组账户名下设限的子账户及该子账户绑定的资金账户上的资金,在相关参与账户协同授权后启动协同交易。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协同支付的情况下,若协同支付所涉及的主体账户全部支付成功,则确定此次交易成功;若协同支付所涉及的任意一个主体账户拒绝支付或支付失败,则回滚此次交易。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主体账户所发生的关联于自身的资金交易活动产生对应的个人积分,每个主体账户所发生的关联于组账户的资金交易活动产生属于该组账户的共享积分;其中,个人积分和/或共享积分具有支付属性,且积分值与支付能力正相关。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主体账户能够查看其所关联的组账户的账单信息;和/或,每个所述主体账户能够在组账户目录下查看主体账户的账单信息。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在所述组账户与各关联的主体账户之间建立即时信息交互群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协同支付系统,其包括:计算支撑单元,用于执行支付相关的计算任务;支付接口单元,用于对接第三方支付平台系统账户和金融机构账户,以及该些账户的支付功能接口;组账户对接单元,用于提供参与或关联到组账户的系统接口,以及基于组账户的支付功能接口;动态码管理单元,用于生成并管理主体账户和组账户的动态码;智能支付单元,用于基于优选支付策略并根据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的支付能力来为当前支付请求选择支付对象,以确定由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或者按照协同支付规则向关联于该组账户的各个主体账户分配支付任务,以令各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协同支付;客户端单元,用于提供智能支付的硬件和软件载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多账户的协同支付方法,其包括:在接收到支付请求时,基于优选支付策略并根据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的支付能力来为当前支付请求选择支付对象,以确定由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或者按照协同支付规则向关联于该组账户的各个主体账户分配支付任务,以令各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协同支付;其中,每个所述组账户与多个主体账户以及主体账户所绑定的资金账户关联,且每个所述组账户绑定有对应的资金账户。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协同支付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终端执行所述协同支付方法。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现有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电子钱包工具基础上,提出一种支持“组账户”协同支付交易模式的新型电子钱包工具,相对现有电子钱包仅支持以单个主体为单位的网络支付来说,能有效的适用和支持类似家庭/群组/社区为单位的协同资金管理和协同支付的应用场景,为解决多个电子钱包账户之间的协同管理、协同消费、协同支付、协同结算/清算、协同对账这类复杂需求提供工具和系统。
2)构建和运营本专利系统,为类似组织化场景中的智能化的家庭消费、智能化的社会监管治理,如以家庭为单位的金融、社保、税收、信用、医疗等监管,提供了信息化基础条件。
3)本发明基于现有的电子钱包系统进行拓展,很好地与现有网络支付系统对接,用户体验能实现平滑转移。因此,在带来新型技术和适用功能的同时,建设、运营、推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适于协同支付的账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账户系统进行支付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协同支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于多账户的协同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适于协同支付的账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描述中,参考附图,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针对现有的支付体系无法建立以家庭等为单元的组织化的协同支付、资产管理、信用管理、信贷消费、社保税收、金融监管体系,不符合完善社会金融/资产治理的发展需要等问题,本发明提出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来有效解决这些技术难题。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通过下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展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适于协同支付的账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账户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组账户,每个组账户与多个主体账户以及主体账户所绑定的资金账户关联,且每个所述组账户绑定有对应的资金账户。应理解的是,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施例采用电子钱包账户作为主体账户,并采用银行账户作为资金账户。
电子钱包账户是指电子钱包的注册账号,通常是实名注册者的注册账号。现有的电子钱包平台包括但不限于支付宝平台、微信支付平台、银联支付平台、Apple Pay平台、电商支付平台或者金融投资平台等等,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组账户是指在网络支付平台或金融机构等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共享的账户,实现共享资金存储管理和消费。组账户平台与电子钱包账户平台及其后台支撑系统可以同属于一个平台,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平台,通过接口对接实现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钱包账户、银行账户和组账户之间既有绑定关系,又有参与关系和关联关系。多个独立的电子钱包账户可以共同参与一个网络的组账户(例如家庭账户),可将电子钱包账户中的某个银行账户直接关联到组账户,可将电子钱包账户绑定对应的银行账户,也可将组账户绑定对应的银行账户等,以实现基于组账户的协同资金管理和协同支付。
应理解的是,现有的网络支付体系,如支付宝、财付通或者银联支付等支付系统,都只有电子钱包账户绑定个人银行卡账户,没有参与组账户的功能,也不能在电子钱包账户中将个人银行账户关联到共同参与的组账户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参与组账户主要是指:组账户可以与电子钱包账户同属一个平台系统,也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平台系统。以家庭账户为例: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与组账户创建者之间相互确认的安全方式,将个人的电子钱包账户加入到组账户关联账户集合中,并在个人的电子钱包账户所属的平台系统以及组账户所属的平台系统中都记录这种关联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绑定银行账户主要是指:电子钱包账户绑定个人银行账户(如支付宝绑定银行卡),若当前的电子钱包账户所属者是组账户的创建者,也可通过电子钱包账户将对应的银行卡绑定到该组账户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关联组账户是指:通过电子钱包账户将其绑定的银行账户关联到组账户上,并在个人的电子钱包账户所属的平台系统以及组账户所属的平台系统中都记录这种关联信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例如一电子钱包账户参与了一组账户,但该电子钱包账户名下的银行账户并未关联到该组账户,那么组账户发起的协同支付将按照规则自动选择该电子钱包的余额账户、其绑定的银行账户或与用户实时交互进行自主选择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账户系统基于优选支付策略并根据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的支付能力来为当前支付请求选择支付对象,以确定由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或者按照协同支付规则向关联于该组账户的各个主体账户分配支付任务,以令各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协同支付。
在本实施例较佳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账户系统基于优选支付策略并根据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的支付能力来为当前的支付请求选择支付对象,其包括如图2所示的各个执行步骤。
步骤S21:确定优选支付策略中的优选支付对象。
步骤S22:若优选支付对象为主体账户,则由该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
步骤S23:若优选支付对象为组账户,则判断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是否具备当前支付请求所需的支付能力。
步骤S24:若具备支付能力,则由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
步骤S25:若不具备支付能力,则按照协同支付规则向关联于该组账户的各个主体账户分配支付任务,以令各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协同支付。
下文将结合支付场景来解释账户系统进行协同支付的交易流程。
1)出示组账户动态二维码,组账户接收交易订单,交易转接到组账户系统(所述组账户系统与电子钱包账户及其后台系统可同属于同一平台系统,也可归属于不同的平台系统)。
2)组账户检查本账户或其绑定的银行卡账户的余额,若足够此次交易,则直接支付。
3)若组账户或其绑定的银行卡账户的余额不够支付此次交易,则可按预设支付规则,启动多个电子钱包账户的协同交易流程。
4)每个参与方可通过自主交互或者按预设支付规则参与组账户分配下发的交易订单。
优选的,每个参与方可在其电子钱包账户中实时查看所有参与方的交易状态,也可自主选择为其他参与方代为完成未执行的交易。
5)发起该组账户交易的电子钱包账户和其后台系统,以及基于对接的组账户系统,在确认整个组账户的参与方交易都成功后,认定该交易成功。
在本实施例较佳的实现方式中,预设支付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规则1)通过组账户确定全部或部分主体账户的协同支付的参与权限。具体的,组账户实时设置打开/关闭全部或部分电子钱包账户参与者的协同支付功能。
规则2)通过组账户确定各主体账户的支付比例以及支付模式。具体的,组账户设置参与的各电子钱包账户的分摊比例、是否要求电子钱包账户交互控制或者实时交易通知等。
规则3)定时检查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中的剩余资金情况,若检查到剩余资金小于预设金额,则设置组账户自动从关联的主体账户收款。具体的,对组账户进行定时检查,当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银行账户的资金小于预设资金阈值时,启动组账户自动转账功能,从关联到该组账户的各电子钱包账户或者其直接关联到该组账户的银行账户收款。
规则4)使用组账户的共享积分进行支付。
具体而言,每个主体账户所发生的关联于自身的资金交易活动产生对应的个人积分,每个主体账户所发生的关联于组账户的资金交易活动产生属于该组账户的共享积分;其中,个人积分和/或共享积分具有支付属性,且积分值与支付能力正相关。也即,对于一个主体账户而言,它的每一笔支出或是用于自身或是用于组账户,若用于自身则累计个人积分,若用于组账户则累计共享积分;而个人积分和共享积分在后续的交易中可以折算成相应的支付货币来使用,从而推动账户的活跃程度。
规则5)若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在实时交易中资金不足,则自动分解订单以将支付任务转移至与之关联的多个主体账户。具体的,实时交易时,组账户端收到交易请求后,若组账户名下绑定的银行账户资金小于预设阈值或余额不足以支付此次交易时,自动启动组账户协同支付,将支付任务分解成多个支付子任务后转移到电子钱包账户。
规则6)通过主体账户确定是否与组账户协同交易,并确定关联于该组账户的资金账户以及参与协同交易的支付比例。具体的,电子钱包账号可临时决定是否与组账户协同交易,是否关联该组账户交易的资金账户,以及确认/变更参与协同交易的比例。
规则7)通过主体账户确定是否对组账户发起的协同支付请求免密支付。具体的,电子钱包账户可决定组账户发起的协同交易是否需要预先征得自己的交互确认许可;若需要交互确认许可,则组账户每次在进行协同交易时都需要经过电子钱包账户的确认许可后方可支付;若不需要确认许可,则组账户每次在进行协同交易时可直接支付,并即时通知发生支付行为的电子钱包账户。
规则8)设限组账户或者组账户名下设限的子账户及该子账户绑定的资金账户上的资金,在相关参与账户协同授权后启动协同交易。具体的,对于特定的组账户,或者组账户名下特定的子账户以及该子账户绑定的资金账户上的资金,需要在参与方共同授权后才能启动协同交易,即全部参与方同意后才能动用这笔资金。例如:一个家庭,一个创业团队,一群结伴旅行者或者一个共同基金等等,在一组账户或者组账户名下的一子账户中共同累计一笔资金,那么在使用这笔资金时就需要所有参与者的同意,安全又公平。
在本实施例较佳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优选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就近支付策略、交互最少策略、协同最少策略、自我账户为主策略等等。应理解的是,优选策略是电子钱包账户在完成以组账户模式这类相对复杂的协同支付时,预先制定的较优的规则和策略,能够更好地帮助用户选择和完成支付,降低用户交互的复杂度。具体可根据电子钱包账户及其绑定的银行账户、组账户的动态资金状况、用户行为习惯、组账户关联成员关系或者金融大数据分析等等,选择最优的支付策略。
在本实施例较佳的实现方式中,在进行协同支付的情况下,若协同支付所涉及的主体账户全部支付成功,则确定此次交易成功;若协同支付所涉及的任意一个主体账户拒绝支付或支付失败,则回滚此次交易。换言之,若当前交易中全部协同参与方都成功完成,整个协同交易确认成功;若任意一方拒绝参与协同交易或者支付不成功,其它参与方可在一定期内代为支付,而一旦没有其它参与方代为支付或者支付行为失败,则系统将回滚已经成功的部分参与方的交易。
在本实施例较佳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主体账户能够查看其所关联的组账户的账单信息;和/或,每个所述主体账户能够在组账户目录下查看主体账户的账单信息。具体的,每个参与的电子钱包主体账户,可以以组账户为统一视角,在自己的电子钱包账户中查看组账户的明细账单,如家庭账单;以组账户所关联的某个电子钱包账户为视角,查看该主体账户在组账户目录下的明细账单。
在本实施例较佳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在所述组账户与各关联的主体账户之间建立即时信息交互群组。具体的,一个组账户及其绑定的多个电子钱包主体账户之间基于电子钱包终端,形成一个紧急耦合协同的金融交易群组,群组需要即时消息服务,包括提供协同支付、安全等即时通知、相互确认、报警等功能,从而更好地辅助协同支付。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展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协同支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协同支付系统包括:计算支撑单元31、支付接口单元32、组账户对接单元33、动态码管理单元34、智能支付单元35以及客户端单元36。
计算支撑单元31包括系统运行所需的计算、数据、服务等软硬件计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加密机、通信服务器、管理监控服务器或者安全服务器等计算设备,用于执行分布式计算、大数据分析、智能处理、安全机制或者运维日志等任务。
支付接口单元32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金融机构接口,用于对接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账户、银行等金融机构账户及组账户的智能支付接口。
组账户对接单元33用于提供参与和关联到组账户的系统接口,以及基于组账户的智能支付接口。
动态码管理单元34用于执行在O2O场景支付时的电子钱包动态码的安全生成和管理任务。
智能支付单元35用于执行支付任务,电子钱包可以基于个人账户或绑定的银行资金账户进行支付。另外,也可通过制定协同支付规则,基于组账户进行协同支付。
需说明的是,在基于组账户进行协同支付的情况下,既可根据用户所选的支付途径进行支付,也可根据系统基于优选策略进行智能选择的结果进行支付。例如,电子钱包账户绑定了某张银行卡账户A,账户A又关联到组账户。当用户出示电子钱包账户的二维码进行支付时,若选择通过账户A进行支付,那么电子钱包可基于账户A当前的资金情况(如余额不足或者余额冻结等)和/或优选规则策略,直接将支付任务转移到基于账户的支付接口。当用户直接出示组账户动态码时,则直接将支付任务转移到基于组账户的支付接口。组账户接收到该笔支付请求后,根据自身绑定的银行卡账户内的资金情况(如余额是否足够)和/或优选规则策略,决定是由其绑定的银行卡账户进行支付,还是发起组账户相关联的电子钱包账户之间的协同支付。
客户端单元36的应用形式或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浏览器、手机APP、公众号/服务号、智能硬件(支付芯片及硬件设备)、支付接口代理等等。客户端载体包括但不限于:台式机、平板、智能手机、移动便携式电脑、智能锁+智能手机等(嵌入多人共享的家庭/房间号为唯一标识的组账户消费支付功能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APP)。
在本实施例较佳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优选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就近支付策略、交互最少策略、协同最少策略、自我账户为主策略等等。应理解的是,优选策略是电子钱包账户在完成以组账户模式这类相对复杂的协同支付时,预先制定的较优的规则和策略,能够更好地帮助用户选择和完成支付,降低用户交互的复杂度。具体可根据电子钱包账户及其绑定的银行账户、组账户的动态资金状况、用户行为习惯、组账户关联成员关系或者金融大数据分析等等,选择最优的支付策略。
在本实施例较佳的实现方式中,电子钱包账户和其后台支撑系统以及组账户系统,确保发生的协同交易的整体事务性。也即,若当前交易中全部协同参与方都成功完成,整个协同交易确认成功;若任意一方拒绝参与协同交易或者支付不成功,其它参与方可在一定期内代为支付,而一旦没有其它参与方代为支付或者支付行为失败,则系统将回滚已经成功的部分参与方的交易。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展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多账户的协同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协同支付方法包括步骤S41和S42。
步骤S41:接收支付请求;
步骤S42:基于优选支付策略并根据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的支付能力来为当前支付请求选择支付对象,以确定由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或者按照协同支付规则向关联于该组账户的各个主体账户分配支付任务,以令各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协同支付。其中,每个所述组账户与多个主体账户以及主体账户所绑定的资金账户关联,且每个所述组账户绑定有对应的资金账户。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基于多账户的协同支付方法与上文实施例一中适于协同支付的账户系统的实施方式类似,故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协同支付方法可应用于多种类型的硬件设备。所述硬件设备例如为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控制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控制器、SoC(System on Chip)控制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控制器、或者MCU(Microcontroller Unit)控制器等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硬件设备也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存储控制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CPU)、外设接口、RF电路、音频电路、扬声器、麦克风、输入/输出(I/O)子系统、显示屏、其他输出或控制设备,以及外部端口等组件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包括但不限于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个人电脑。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硬件设备还可以是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可以根据功能、负载等多种因素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实体服务器上,也可以由分布的或集中的服务器集群构成,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展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适于协同支付的账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适用背景如下:一家五口共有父母二人和子女三人,儿女协同赡养父母。该家庭以母亲名义在某个平台上申请了家庭账户,父母二人有共享银行卡一张,三个子女分别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每个人都安装和注册使用支持“组账户”模式的电子钱包工具,这些电子钱包及其后台支撑平台可能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或运营平台,也可能属于相同的金融机构或运营平台。
具体如图所示,父亲的电子钱包账户51对应于机构A电子钱包后端网络平台,母亲的电子钱包账户52对应于机构B电子钱包后端网络平台,第一子女的电子钱包账户53以及第二子女的电子钱包账户54都对应于机构C电子钱包后端网络平台,第三子女的电子钱包账户55对应于机构D电子钱包后端网络平台。
在本实施例中,母亲通过电子钱包系统或者组账户平台,申请一家庭组账户,在个人的电子钱包中参与关联到该家庭组账户,并将自己的银行卡绑定到家庭组账户;父亲在电子钱包中通过与母亲(基于短信、验证码、输入对方姓名系统自动匹配等)交互确认的安全方式,参与到家庭组账户;子女们在电子钱包中通过与母亲(基于短信、验证码、输入对方姓名系统自动匹配等)交互确认的安全方式,参与到家庭组账户,并绑定自己的银行卡到自己的电子钱包,并将特定的一张银行卡关联到组账户上。
通过一个组账户模式,三个子女协同赡养老人,家庭协商达成如下可在电子钱包设置实现的可选规则:
规则1)参与组账户共5人,其中设置三个子女参与组账户的协同分支交易。
规则2)每月定时通过组账号协同,从三个子女的电子钱包账户或者银行账户中自动按比例转移支付一笔资金到组账户(或组账户绑定的银行卡)上。例如,设置比例分别为40%,40%,20%。
规则3)实时检查组账户的剩余资金,若检查到组账户的剩余资金小于一定额度时,从三个子女的电子钱包账户或者银行账户中自动按比例转移支付一笔资金到组账户(或组账户绑定的银行卡)上,以实时确保组账户内的剩余金额。
规则4)交易过程中,若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资金不足,则自动分解订单,实时按比例将交易分解成分支交易后转移至三个子女,以请求三个子女通过其个人的电子钱包来支付该笔交易。
规则5)在转移支付的过程中,母亲在组账户端可设定规则:如设置比例规则、自动支付、交互确认支付、支付通知等,也可基于安全等因素,实时关闭/打开组账户的协同支付。
规则6)在转移支付的过程中,子女在电子钱包端也可以设置规则并依此为优选:如设置自己承担比例、自动支付、实时交互确认支付、支付通知等。如果设定交互确认支付又可能根据当前交易,实时交互确定交易比例、选择当前协同支付的资金账户、交易密码验证等。
规则7)在转移支付的过程中,子女在电子钱包端实时关闭/打开参与组账户的协同支付。
规则8)一个家庭可以开设多个家庭组账户,或者组账户系统支持在一个组账户下可以开设类似活期账户、定期账户等子账户,实现特定资金的专项管理和使用功能。但需说明的是,特定组账户或者组账户特定子账户(及其关联绑定的银行账户)上的资金,在参与交易时,需要组账户相关参与人协同授权同意,才能启动交易。
在本实施例较佳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优选策略包括但不限于:
优选策略1)在父母的电子钱包账户端,以其电子钱包账户参与的组账户作为优先支付账户,即以使用组账户或其绑定的银行账户内的资金作为优选支付策略。
举例来说,父母在支付时出示电子钱包中家庭组账户的动态二维码,实现交易支付。支付时,优先选择组账户及其绑定的银行账户上的资金来支付,当资金不够时,启动组账户按比例转账或者实时交易的协同转移支付。父母使用组账户进行协同交易的具体流程如下:
1)出示组账户动态二维码,组账户接受交易订单,交易转接到组账户系统。
2)组账户检查本账户或其绑定的银行卡账户的余额(或也可在余额的基础上加上积分折算),若余额足够此次交易,则直接支付并提供成功支付消息。
3)若余额不够,则按照制定规则,启动三个子女的电子钱包账户的协同交易流程。
4)每个子女的电子钱包账户按规则或者自主交互确认参与组账户分配给其的交易订单。
5)每个子女的电子钱包账户可以实时在个人电子钱包中查看所有参与方的交易状态,其也可以自主选择代为其他参与方完成还未执行的部分分支交易。
6)发起该组账户交易的电子钱包及其后端支撑系统,以及对接的组账户系统,在确认组账户的所有参与方交易都成功后,认定该交易成功。
优选策略2)在子女的电子钱包账户端,以个人的电子钱包账户或其绑定的银行账户作为优先支付账户,即子女在出示电子钱包动态二维码支付时,优先使用自己账户内的资金,而不使用组账户内的资金。
但需说明的是,子女也可以在自己的电子钱包系统中,主动选择该家庭组账户进行支付,例如使用家庭组账户为父母购置大件商品。子女使用组账户进行支付的流程与父母使用组账户进行支付的流程类似,故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家庭可共同积累一笔资产,通过在组账户平台系统开设一个家庭组账户或者在现有的组账户下开设一专用子账户,将该笔资产存储于内,并设定协同授权管理规则。在需要运用这笔资产时,组账户系统会向所有参与该组账户的电子钱包发送交易的授权确认信息,由所有该组账户的参与者(本实施例共5人)协同授权同意后,才能启动该家庭组账户的交易流程,实现对该家庭组账户的资产进行协同授权管理。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展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子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例提供的电子终端,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通信器63;存储器62通过系统总线与处理器61和通信器63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6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器63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61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使电子终端执行如上协同支付方法的各个步骤。
上述提到的系统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数据库访问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客户端、读写库和只读库)之间的通信。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协同支付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在现有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电子钱包工具基础上,提出一种支持“组账户”协同支付交易模式的新型电子钱包工具,相对现有电子钱包仅支持以单个主体为单位的网络支付来说,能有效的适用和支持类似家庭/群组/社区为单位的协同资金管理和协同支付的应用场景,为解决多个电子钱包账户之间的协同管理、协同消费、协同支付、协同结算/清算、协同对账这类复杂需求提供工具和系统。所以,本申请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适于协同支付的账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组账户;每个所述组账户与多个主体账户以及主体账户所绑定的资金账户关联,且每个所述组账户绑定有对应的资金账户;
其中,所述账户系统基于优选支付策略并根据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的支付能力来为当前支付请求选择支付对象,以确定由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或者按照协同支付规则向关联于该组账户的各个主体账户分配支付任务,以令各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协同支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账户系统基于优选支付策略并根据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的支付能力来为当前的支付请求选择支付对象,其包括:
确定优选支付策略中的优选支付对象;
若优选支付对象为主体账户,则由该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
若优选支付对象为组账户,则判断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是否具备当前支付请求所需的支付能力;
若具备支付能力,则由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
若不具备支付能力,则按照协同支付规则向关联于该组账户的各个主体账户分配支付任务,以令各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协同支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支付规则包括如下规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规则1)通过组账户确定全部或部分主体账户的协同支付的参与权限;
规则2)通过组账户确定各主体账户的支付比例以及支付模式;
规则3)定时检查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中的剩余资金情况,若检查到剩余资金小于预设金额,则设置组账户自动从关联的主体账户收款;
规则4)使用组账户的共享积分进行支付;
规则5)若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在实时交易中资金不足,则自动分解订单以将支付任务转移至与之关联的多个主体账户;
规则6)通过主体账户确定是否与组账户协同交易,并确定关联于该组账户的资金账户以及参与协同交易的支付比例;
规则7)通过主体账户确定是否对组账户发起的协同支付请求免密支付。
规则8)设限组账户或者组账户名下设限的子账户及该子账户绑定的资金账户上的资金,在相关参与账户协同授权后启动协同交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协同支付的情况下:
若协同支付所涉及的主体账户全部支付成功,则确定此次交易成功;
若协同支付所涉及的任意一个主体账户拒绝支付或支付失败,则回滚此次交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主体账户所发生的关联于自身的资金交易活动产生对应的个人积分,每个主体账户所发生的关联于组账户的资金交易活动产生属于该组账户的共享积分;其中,个人积分和/或共享积分具有支付属性,且积分值与支付能力正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体账户能够查看其所关联的组账户的账单信息;和/或,每个所述主体账户能够在组账户目录下查看主体账户的账单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在所述组账户与各关联的主体账户之间建立即时信息交互群组。
8.一种协同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支撑单元,用于执行支付相关的计算任务;
支付接口单元,用于对接第三方支付平台系统账户和金融机构账户,以及该些账户的支付功能接口;
组账户对接单元,用于提供参与或关联到组账户的系统接口,以及基于组账户的支付功能接口;
动态码管理单元,用于生成并管理主体账户和组账户的动态码;
智能支付单元,用于基于优选支付策略并根据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的支付能力来为当前支付请求选择支付对象,以确定由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或者按照协同支付规则向关联于该组账户的各个主体账户分配支付任务,以令各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协同支付;
客户端单元,用于提供智能支付的硬件和软件载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支撑单元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加密机、通信服务器、管理监控服务器以及安全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0.一种基于多账户的协同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支付请求时,基于优选支付策略并根据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的支付能力来为当前支付请求选择支付对象,以确定由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或者按照协同支付规则向关联于该组账户的各个主体账户分配支付任务,以令各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协同支付;
其中,每个所述组账户与多个主体账户以及主体账户所绑定的资金账户关联,且每个所述组账户绑定有对应的资金账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优选支付策略并根据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的支付能力来为当前支付请求选择支付对象,其包括:
确定优选支付策略中的优选支付对象;
若优选支付对象为主体账户,则由该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
若优选支付对象为组账户,则判断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是否具备当前支付请求所需的支付能力;
若具备支付能力,则由组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支付;
若不具备支付能力,则按照协同支付规则向关联于该组账户的各个主体账户分配支付任务,以令各主体账户和/或其绑定的资金账户进行协同支付。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协同支付方法。
13.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协同支付方法。
CN201911319177.7A 2019-12-19 2019-12-19 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0913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9177.7A CN111091364A (zh) 2019-12-19 2019-12-19 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9177.7A CN111091364A (zh) 2019-12-19 2019-12-19 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1364A true CN111091364A (zh) 2020-05-01

Family

ID=70395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9177.7A Pending CN111091364A (zh) 2019-12-19 2019-12-19 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1364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8708A (zh) * 2020-06-19 2020-10-0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101929A (zh) * 2020-09-02 2020-12-18 汇智点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支付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协同支付平台
CN112258182A (zh) * 2020-10-28 2021-01-22 王天翔 一种基于多目标管理的共享账户
CN112734419A (zh) * 2021-01-18 2021-04-30 北京极智数仓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个人实时支付的企业电子钱包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3159755A (zh) * 2021-03-04 2021-07-23 北京极智数仓科技有限公司 多主体账户关联的管理方法和服务平台
CN117011062A (zh) * 2023-08-30 2023-11-07 广州佳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银行资金支付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7436862A (zh) * 2023-12-18 2024-01-23 成都天府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适配二三类账户和数字人民币的交易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24060870A1 (zh) * 2022-09-23 2024-03-28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资金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4091490A1 (en) * 2022-10-25 2024-05-02 Block, Inc. Group data objects and associated functionality enablem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3224A1 (en) * 2008-12-17 2010-06-17 Noam Livnat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ccount Management of Group Accounts
CN103413216A (zh) * 2013-05-16 2013-11-27 深圳市淘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账户管理支付方法
CN110009326A (zh) * 2019-04-04 2019-07-12 汇智点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账户系统、交易及其处理方法、终端、系统、装置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3224A1 (en) * 2008-12-17 2010-06-17 Noam Livnat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ccount Management of Group Accounts
CN103413216A (zh) * 2013-05-16 2013-11-27 深圳市淘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账户管理支付方法
CN110009326A (zh) * 2019-04-04 2019-07-12 汇智点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账户系统、交易及其处理方法、终端、系统、装置及介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8708B (zh) * 2020-06-19 2024-04-2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738708A (zh) * 2020-06-19 2020-10-0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101929A (zh) * 2020-09-02 2020-12-18 汇智点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支付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协同支付平台
CN112258182A (zh) * 2020-10-28 2021-01-22 王天翔 一种基于多目标管理的共享账户
CN112734419A (zh) * 2021-01-18 2021-04-30 北京极智数仓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个人实时支付的企业电子钱包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2734419B (zh) * 2021-01-18 2023-07-04 北京极智数仓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个人实时支付的企业电子钱包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3159755A (zh) * 2021-03-04 2021-07-23 北京极智数仓科技有限公司 多主体账户关联的管理方法和服务平台
WO2024060870A1 (zh) * 2022-09-23 2024-03-28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资金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4091490A1 (en) * 2022-10-25 2024-05-02 Block, Inc. Group data objects and associated functionality enablement
CN117011062A (zh) * 2023-08-30 2023-11-07 广州佳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银行资金支付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7011062B (zh) * 2023-08-30 2024-04-12 广州佳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银行资金支付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7436862B (zh) * 2023-12-18 2024-04-02 成都天府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适配二三类账户和数字人民币的交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7436862A (zh) * 2023-12-18 2024-01-23 成都天府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适配二三类账户和数字人民币的交易方法、系统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1364A (zh) 账户系统、协同支付系统、协同支付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Soderberg et al. Behind the scenes of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Emerging trends, insights, and policy lessons
US20210287215A1 (en) Resource transfer system
US20200226677A1 (en) Syndicated loan distributed ledger pass-through processing
Guo et al. Blockchain application and outlook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US8676674B2 (en) Peer-to-peer and group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22547130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ベースの記録プロセス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830150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ccount management of group accounts
TW202036434A (zh) 基於區塊鏈的轉帳方法、系統、計算設備及儲存媒體
WO2020199857A1 (zh) 账户系统、交易及其处理方法、终端、系统、装置及介质
JP2015228244A (ja) 分散型資本システム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A3153011A1 (en) Distributed blockchain-type implementations configured to manage tokenized digital assets and improved electronic wallet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1190033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mestic and/or cross border blockchain transaction solutions involving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N112053239B (zh)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资产交易云平台
TW200832263A (en) On-line fund bidding transac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11179050A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银行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2101929A (zh) 一种协同支付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协同支付平台
CN108492095B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方法及装置
CN112734419B (zh) 支持个人实时支付的企业电子钱包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US20210374843A1 (en) Debt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Distributed Ledger System
US20140032400A1 (en) Mobile Savings Account
Morgan et al. Fintech in ASEAN+ 3 and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KR102245530B1 (ko) 국제디지털화폐의 운용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20210110441A1 (en) Student loan payment device
Serov et al.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and banks: trends and prospe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