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8998B - 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及分站模拟系统 - Google Patents

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及分站模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8998B
CN111088998B CN201911107743.8A CN201911107743A CN111088998B CN 111088998 B CN111088998 B CN 111088998B CN 201911107743 A CN201911107743 A CN 201911107743A CN 111088998 B CN111088998 B CN 1110889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mine
monitoring system
central station
station monitoring
mine cent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77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8998A (zh
Inventor
邢少妹
刘海峰
潘涛
吴浩
陈汉章
孔相丽
王继生
李云鹤
贾学娇
李艾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077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89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8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8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8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8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0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G05B23/0213Modular or universal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e.g. monitoring system having modules that may be combined to build monitoring program;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an be applied to legacy systems; adaptabl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65Real time diagnostic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及分站模拟系统,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用户为分站模拟系统配置的参数信息,并根据参数信息中的传感器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虚拟传感器,根据参数信息中的数据生成规则参数控制虚拟传感器生成用于模拟真实传感器采集的测试数据,并将该模拟数据发送至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并根据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测试数据的情况,得到第一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一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通过上述设置有效地解决了为完成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时需要投入大量分站设备导致硬件成本过高的问题,在有效地降低了测试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及分站模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及分站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由地面中心站、井下分站设备、传感器、执行机构及相关的外围设备组成,通过对井下甲烷浓度、风速、风压、一氧化碳浓度、温度以及机电设备工作状态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可以有效降低或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由于井下工作环境复杂恶劣,安全监控系统具有测点多、分布广、传输距离长等特点,传感器到分站的距离从几十米到数千米不等,极易受到外部信号的干扰,对分站与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间的通信可靠性具有极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在现场部署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全面测试,保证系统是稳定可靠的。为完成对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常规功能的验证,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布设实际的分站设备来完成系统测试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及分站模拟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为完成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常规功能测试而投入大量的分站设备,导致硬件设备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传感器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虚拟传感器,其中,所述参数信息为用户对所述分站模拟系统进行配置得到的;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数据生成规则参数控制所述虚拟传感器生成测试数据,其中,所述测试数据用于模拟真实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将所述测试数据发送至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并根据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所述测试数据的情况,得到第一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一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可选的,根据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所述测试数据的情况,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包括:
确认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否准确连续地接收所述测试数据,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一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传感器状态参数,控制所述虚拟传感器动态地生成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其中,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用于模拟真实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将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发送至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
当接收到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基于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产生的反馈数据时,根据所述反馈数据,确认所述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否对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二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二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异常场景配置参数,动态地生成异常场景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用于模拟复杂的异常报警场景;
将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发送至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
当接收到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基于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产生的反馈数据时,根据所述反馈数据,确认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否对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三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三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可选的,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包括超限报警信息、传感器标校信息、故障报警信息、断电报警信息、馈电报警信息、四级风机报警信息以及主备风机报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网络动态中断配置参数,动态地中断所述分站模拟系统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通信连接;
根据所述分站模拟系统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信息,确认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具有网络自恢复能力,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四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四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分站模拟系统,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配置成获取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传感器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虚拟传感器,其中,所述参数信息为用户对所述分站模拟系统进行配置得到的;
数据生成模块,配置成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数据生成规则参数控制所述虚拟传感器生成测试数据,其中,所述测试数据用于模拟真实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通信模块,配置成将所述测试数据发送至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并接收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发送的反馈数据;
显示处理模块,配置成在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反馈数据时,显示所述测试数据和所述反馈数据,根据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所述测试数据的情况,得到第一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一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还配置成根据所述参数获取模块配置的所述参数信息,周期性地中断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通信连接;
所述显示处理模块还配置成根据所述通信模块反馈的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信息,确认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具有网络自恢复能力,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四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四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测试装置,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中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通过获取用户为所述分站模拟系统配置的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传感器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虚拟传感器,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数据生成规则参数控制所述虚拟传感器生成测试数据,其中,所述测试数据用于模拟真实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将所述测试数据发送至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并根据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所述测试数据的情况,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三测试结果能够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不布设实际分站设备的情况下,完成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测试,不仅降低了测试难度,还有效地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生成测试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分站模拟系统的模块框图。
图7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的装置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公开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应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在不相冲突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相关技术中,对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常规功能的验证,主要是通过布设实际的分站设备来完成系统测试的。
本公开发明人研究发现,为完成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常规工能测试,必须依靠架设多个分站设备;然而架设多个分站设备需要投入很大的硬件设备成本。及时不计成本地架设了多个分站设备,测试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测试环境空间也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难以测试复杂的异常报警场景,从而无法在早期就发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问题,极大约束限制了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修复整改进度。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模拟测试手段,对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诊断,在降低测试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测试效率。
实施例一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布设实际的分站设备来完成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导致测试成本高,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图1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至步骤S130。
在步骤S110中,获取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传感器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虚拟传感器。
其中,所述参数信息为用户对所述分站模拟系统进行配置得到的。
获取用户输入的参数信息作为分站模拟系统配置的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传感器配置参数生成相应个数和相应配置的虚拟传感器,所述虚拟传感器将用于模拟真实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等工作,并且所述虚拟传感器将并发地产生大量的测试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分站模拟系统中可以配置多个模拟分站,而一个模拟分站可以配置出多个虚拟传感器,并且这些多个分站和多个传感器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测试。这是由于本公开采用IO多路复用技术有效地避免了同步非阻塞IO模型中轮询等待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在几百个分站以秒级的频率同时向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并发地发送上百个传感器的数据时,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稳定可靠。
所述参数信息可以是但不限制于分站配置参数、传感器配置参数、数据生成规则参数、传感器状态参数、异常场景配置参数以及网络动态中断配置参数,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其中,所述分站配置参数可以是但不限制于运行的PC机名称、分站编号、安装地址、IP地址以及端口号,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所述传感器配置参数可以是但不限制于传感器类型、传感器个数、传感器编号以及传感器分组,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在步骤S120中,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数据生成规则参数控制所述虚拟传感器生成测试数据。
其中,所述测试数据用于模拟真实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当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数据生成规则参数时,针对每个虚拟传感器,根据所述数据生成规则参数的配置,周期性或随机性地生成每个虚拟传感器对应的测试数据,其中,所述测试数据用于模拟真实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所述数据生成规则参数可以是但不限制于锯齿波数据类型、方波数据类型、随机数数据类型或文件数据类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例如,针对一个模拟的甲烷传感器来说,假设所述数据生成规则参数配置成随机数数据类型时,将生成一个随机数3作为测试数据,代表此时的虚拟传感器检测到所处环境中的甲烷浓度为3%,并且生成数据的过程可以是周期性的,即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再次生成一个随机数作为测试数据。
由此,通过上述设置,不必再需要真实设备去采集数据,节约了硬件设备成本的同时,还有效地解决了某些数据难以被捕捉到的问题。
在步骤S130中,将所述测试数据发送至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并根据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所述测试数据的情况,得到第一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一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如图5所示,步骤S130可以包括步骤S1301至步骤S1304:
在步骤S1301中,启动模拟分站监听端口。
根据所述分站配置参数,启动一个或多个已经配置好的模拟分站的tcp监听端口。例如,一个分站编号为001F的模拟分站,IP地址配置为10.212.179.111,端口号为7701,那么将启动监听10.212.179.111这个IP地址下的7701端口。
S1302,建立分站模拟系统与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连接。
为了完成与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实时通信,在本实施例中采用WebSocket技术来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全双工通信,开始时,分站模拟系统向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发起一次http握手请求,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同意握手并在服务器返回同意握手的报文后,所述分站模拟系统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将建立连接,并且每建立一个连接都会为该连接分配一个定时器,此时所述分站模拟系统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之间可以自由的收发消息,消息可以是由所述分站模拟系统主动推送的,也可以是由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主动推送给所述分站模拟系统的。
其中,WebSocket是一种在单个TCP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协议,允许服务端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在WebSocket API中,浏览器和服务端只需要完成一次握手,两者之间就直接可以创建持久性的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值得说明的是,如果存在一个所述分站模拟系统和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连接在所述定时器的计时范围结束时还没有任何一条消息在两者传输,那么这个连接将被强制结束。
在步骤S1303中,发送模拟数据至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
所述模拟分站系统会将一个模拟分站下的一个或多个虚拟传感器生成的测试数据发送至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在正常的情况下会基于所述测试数据返回响应消息。所述模拟分站系统按照配置好的数据生成规则参数,每隔一定时间产生一次模拟采集数据,并将所述模拟采集数据发送至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
S1304,确认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否准确连续地接收所述测试数据,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一测试结果。
当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到所述测试数据时,所述模拟分站系统将会收到一个提示消息接收成功的响应报文,其中,该响应报文可以是由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反馈的,也可以是由所述模拟分站系统和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之间的服务器反馈的。此时,可以根据所述分站模拟系统接收到的响应报文的情况,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连续准确地接收到所述测试数据,并将判断结果作为第一测试结果。如果所述分站模拟系统没有收到响应报文或者收到的响应报文中响应状态码不为200时,则得到的第一测试结果为:所述煤矿中心站系统不能连续准确地接收数据;如果所述模拟分站系统在每一次发送测试数据后都能收到响应报文,并且该响应报文中响应状态码都为200,则得到的第一测试结果为:所述煤矿中心站系统能够连续准确地接收数据。
所述响应状态码包括:1XX、2XX、3XX、4XX以及5XX,其中,X为0到9范围内的自然数;当响应状态码为1XX时,表示服务器正在处理客户端请求;当响应状态码为2XX时,表示服务器已成功接收并处理客户端请求;当响应状态码为3XX时,表示需要进行额外操作以完成客户端请求;当响应状态码为4XX时,表示客户端原因导致服务器无法处理客户端请求;当响应状态码为5XX时,表示服务器原因导致处理客户端请求出错。
例如,现有一虚拟甲烷传感器,该虚拟甲烷传感器每隔5秒就产生一个甲烷浓度值,在30秒之内该虚拟甲烷传感器的值依次为3,2,5,3,3,4,那么此时模拟分站系统将连续向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发送六次请求,当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成功接收到甲烷传感器的值后会给模拟分站系统发送一个响应报文,该响应报文就是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发送的反馈数据,如果每发送一个值都能接收到响应状态码为200的响应报文,则可以得到的第一测试结果为: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够连续准确地接收数据;如果存在一个及以上的响应状态码不为200的响应报文,或者根本就接收不到响应报文,那么得到的第一测试结果为: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不能连续准确地接收数据,则,根据所述第一测试结果可以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数据接收异常。
本公开实施例还可以通过给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发送传感器的状态数据,以测试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否对传感器的状态进行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图2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210,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传感器状态参数,控制所述虚拟传感器动态地生成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
步骤S220,将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发送至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
步骤S230,当接收到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基于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产生的反馈数据时,根据所述反馈数据,确认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否对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二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二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其中,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用于模拟真实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传感器状态参数,控制所述虚拟传感器动态地生成用于模拟真实传感器工作状态的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并将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发送至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当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到所述传感器状态数据时,针对所述传感器状态数据生成对应的指令,并将该指令作为反馈数据发送给所述模拟分站系统。
当接收到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基于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产生的反馈数据时,根据所述反馈数据,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能及时的接收到该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并进行处理;如果所述模拟分站系统收到反馈数据内容不包含有对应的处理指令内容或者对应的处理指令并不能正确的处理当前虚拟传感器状态的变化,则确定第二测试结果为: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不能及时进行传感器状态变化提醒;如果所述模拟分站系统能收到的所述反馈数据包括有针对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的正确的处理指令,则得到的第二测试结果为: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及时监听传感器状态变化并进行处理。
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可以是但不限制于正常、报警或丢失信号,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例如,现有一正常工作的虚拟甲烷传感器,通过传感器配置参数设置虚拟甲烷传感器状态为由于瓦斯超限导致的不正常状态,那么此时将“瓦斯超限”状态作为传感器状态数据发送给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到该“瓦斯超限”状态数据后会给模拟分站系统发送一个指令,以使所述虚拟甲烷传感器模拟真实的报警,假设此时的指令为“报警”,那么将“报警”指令作为反馈数据,并将该反馈数据发送至所述分站模拟系统,当接收到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基于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产生的反馈数据时,检查所述反馈数据的内容是否“报警”指令,若包含有“报警”指令内容,则确定第二测试结果为: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及时进行甲烷传感器报警提醒;同理,如果传感器状态是由“报警”状态变为“正常”状态,接收到的反馈数据的内容包含“恢复正常”之类的指令时,则确定第二测试结果为: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及时恢复甲烷传感器正常状态。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给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发送用于模拟复杂的异常报警场景的异常场景测试数据,以测试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否对异常报警场景进行处理,过程如图3所示,图3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310,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异常场景配置参数,控制所述分站模拟系统动态地生成异常场景测试数据。
步骤S320,将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发送至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
步骤S330,当接收到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基于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产生的反馈数据时,根据所述反馈数据,确认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否对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三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三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其中,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用于模拟复杂的异常报警场景。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异常场景配置参数,控制所述虚拟传感器动态地生成用于模拟复杂的异常报警场景的异常场景测试数据,并将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发送至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当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到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时,针对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生成对应的断电闭锁指令,并将该指令作为反馈数据发送给所述模拟分站系统。
当接收到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基于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产生的反馈数据时,根据所述反馈数据,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否对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如果所述反馈数据包含有“断电闭锁”的指令内容,则得到的第三测试结果为: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够及时监测到异常报警场景并进行处理;如果所述反馈数据并不包含有“断电闭锁”的指令内容,则得到的第一测试结果为: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无法及时监测到异常报警场景并进行处理。
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可以是但不限制于超限报警信息、传感器标校信息、故障报警信息、断电报警信息、馈电报警信息、四级风机报警信息或主备风机报警信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异常报警场景的触发可以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发生,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也可以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发生,并且这种触发可以是随机性的也可以是周期性的。
例如,通过传感器配置参数设置异常报警场景模拟为“四级风机报警”,此时模拟分站系统将“四级风机报警”作为异常场景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成功接收到“四级风机报警”这一异常场景测试数据后,会产生一个“断电闭锁”指令作为反馈数据发送给所述模拟分站系统,当接收到该反馈数据时,判断该反馈数据的内容是否包含“断电闭锁”,若包含,则确定第三测试结果为: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够监听到异常报警场景并进行处理,若不包含,则确定第三测试结果为: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无法监听到异常报警场景并进行处理。
本公开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周期性地中断与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网络端口连接的方式来测试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网络自恢复能力,过程如图4所示,图4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410,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网络动态中断配置参数,动态地中断所述分站模拟系统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通信连接。
步骤S420,根据所述分站模拟系统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信息,确认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具有网络自恢复能力,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四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四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根据所述分站配置参数,启动一个或多个已经配置好的模拟分站的tcp监听端口,以建立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连接。所述模拟分站系统每隔一段预设时间自动中断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网络端口连接,结束WebSocket连接。所述预设时间可以在所述网络中断动态配置参数中设置。
当模拟分站系统主动中断连接时,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重新发起连接请求,由于本实施例采用的是WebSocket技术实现全双工通信,所以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可主动推送消息给模拟分站系统,所述模拟分站系统也可主动推送消息给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所以连接请求是由哪一方发起的并不重要,当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重新发起连接请求后,所述模拟分站系统将在同意该连接请求后完成一次http握手,实现两者之间的通信,如果此时由任意一方发送数据另一方能成功接收,那么则确认第四测试结果为: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具有网络自恢复能力;如果有一方不能成功接收到另一方发送的数据则确认第四测试结果为: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不具有网络自恢复能力。
应用本公开的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通过获取为模拟的每个分站节点配置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生成模拟数据并将该模拟数据发送至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发送的反馈数据,以得到第一测试结果。通过上述设置有效地解决了为完成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常规功能测试,需要投入大量的分站设备导致硬件成本过高的问题,并且通过异常场景模拟,解决了实际测试中难以测试实际异常场景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测试成本,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分站模拟系统300,包括:参数获取模块301、数据生成模块302、通信模块303以及数据分析模块304。
所述参数获取模块301,配置成获取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传感器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虚拟传感器。
其中,所述参数信息为用户对所述分站模拟系统进行配置得到的。
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分站配置参数、传感器配置参数、数据生成规则配置以及网络动态中断配置参数。
所述数据生成模块302,配置成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生成模拟数据。
当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数据生成规则参数时,针对每个模拟的传感器,根据所述数据生成规则参数的配置,周期性地生成每个模拟传感器对应的模拟采集数据。
当所述参数信息包括传感器配置参数时,针对每个模拟的传感器,根据所述传感器配置参数的配置,动态地生成模拟的传感器状态数据。
当所述参数信息包括传感器配置参数时,针对每个模拟的传感器,根据所述传感器配置参数的配置,动态地生成模拟异常场景触发的异常场景数据。
所述通信模块303,配置成将所述模拟数据发送至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并接收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发送的反馈数据。
所述显示处理模块304:配置成在所述通信模块303接收到所述反馈数据时,显示所述测试数据和所述反馈数据,根据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所述测试数据的情况,得到第一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一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给用户提供了更直观的分析依据,所述模拟数据和所述反馈数据都将在所述分站模拟系统的界面显示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303还配置成根据所述参数获取模块配置的所述参数信息,周期性地中断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通信连接;
所述显示处理模块304还配置成根据所述通信模块303反馈的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信息,确认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具有网络自恢复能力,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四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四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站模拟系统采用B/S设计模式,在浏览器上就可以运行,系统的搭建以快速开发和实现为主。所述分站模拟系统遵循分层架构,分为用户界面层、控制器层、业务逻辑层、网络接口层、数据访问层和数据存储层。用户界面主要是使用html5技术,并采用MVVM框架vue.js和UI组件库iview等技术实现的。控制器层使用spring webmvc实现Restful服务,以供界面层使用AJAX调用。业务逻辑层主要实现数据模拟的业务逻辑,包括规则的设置、查询以及模拟分站的启动等,采用spring boot框架,使配置更简捷高效。网络接口层利用IO多路复制模型实现和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通信,其中,IO多路复制模型的实现主要使用netty框架。数据访问层采用spring data来实现和数据库的交互。存储层采用数据库存储模拟数据的规则等信息,同时也使用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中已经存在的真实分站和真实传感器的配置数据,由此,有效地减少了大量的模拟分站和虚拟传感器的配置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上述软件功能模块的工作流程、工作原理、数据传递、程序实现等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此处不再对相同的技术内容进行重复描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测试装置,该装置能够应用上述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项可选实施例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的步骤。
图7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测试装置400的框图,如图7所示,该测试装置400可以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多媒体组件403,输入/输出(I/O)接口404,以及通信组件405。
其中,处理器401用于控制该测试装置4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4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测试装置4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测试装置4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
该存储器4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多媒体组件4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402或通过通信组件4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404为处理器4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
通信组件405用于该测试装置4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4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装置4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公开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的具体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息处理能力。所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
应当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虽然本公开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分站模拟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传感器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虚拟传感器,其中,所述参数信息为用户对所述分站模拟系统进行配置得到的;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数据生成规则参数控制所述虚拟传感器生成测试数据,其中,所述测试数据用于模拟真实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将所述测试数据发送至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并根据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所述测试数据的情况,得到第一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一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以及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传感器状态参数,控制所述虚拟传感器动态地生成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其中,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用于模拟真实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将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发送至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
当接收到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基于所述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产生的反馈数据时,根据所述反馈数据,确认所述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否对传感器状态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二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二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所述测试数据的情况,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包括:
确认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否准确连续地接收所述测试数据,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一测试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异常场景配置参数,动态地生成异常场景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用于模拟复杂的异常报警场景;
将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发送至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
当接收到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基于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产生的反馈数据时,根据所述反馈数据,确认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能否对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三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三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场景测试数据包括超限报警信息、传感器标校信息、故障报警信息、断电报警信息、馈电报警信息、四级风机报警信息以及主备风机报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网络动态中断配置参数,动态地中断所述分站模拟系统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通信连接;
根据所述分站模拟系统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信息,确认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具有网络自恢复能力,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四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四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6.一种煤矿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和分站模拟系统,其中所述分站模拟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参数获取模块,配置成获取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传感器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虚拟传感器,其中,所述参数信息为用户对所述分站模拟系统进行配置得到的;
数据生成模块,配置成根据所述参数信息中的数据生成规则参数控制所述虚拟传感器生成测试数据,其中,所述测试数据用于模拟真实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通信模块,配置成将所述测试数据发送至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并接收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发送的反馈数据;
显示处理模块,配置成在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反馈数据时,显示所述测试数据和所述反馈数据,根据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接收所述测试数据的情况,得到第一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一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 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模块还配置成根据所述参数获取模块配置的所述参数信息,周期性地中断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通信连接;
所述显示处理模块还配置成根据所述通信模块反馈的与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信息,确认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具有网络自恢复能力,并将确认结果作为第四测试结果,以根据所述第四测试结果判断所述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是否发生异常。
8.一种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中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07743.8A 2019-11-13 2019-11-13 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及分站模拟系统 Active CN111088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7743.8A CN111088998B (zh) 2019-11-13 2019-11-13 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及分站模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7743.8A CN111088998B (zh) 2019-11-13 2019-11-13 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及分站模拟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8998A CN111088998A (zh) 2020-05-01
CN111088998B true CN111088998B (zh) 2021-09-14

Family

ID=70393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7743.8A Active CN111088998B (zh) 2019-11-13 2019-11-13 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及分站模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89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6817A (zh) * 2021-08-20 2021-12-03 太原向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井下通讯控制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3934195A (zh) * 2021-09-26 2022-01-14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全监控系统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4531383B (zh) * 2022-03-17 2024-05-03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6600A (en) * 1980-07-28 1982-08-31 Global Marine Inc. Stress sensor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elastic, plastic and visco-elastic materials
CN101802728A (zh) * 2007-08-17 2010-08-11 能源技术研究所 对气体排放进行基于经验集合的虚拟传感的系统和方法
CN104504882A (zh) * 2014-12-25 2015-04-08 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微震采集分站无线化实现方法
CN104991798A (zh) * 2015-06-25 2015-10-2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传感器配置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6600A (en) * 1980-07-28 1982-08-31 Global Marine Inc. Stress sensor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elastic, plastic and visco-elastic materials
CN101802728A (zh) * 2007-08-17 2010-08-11 能源技术研究所 对气体排放进行基于经验集合的虚拟传感的系统和方法
CN104504882A (zh) * 2014-12-25 2015-04-08 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微震采集分站无线化实现方法
CN104991798A (zh) * 2015-06-25 2015-10-2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传感器配置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煤矿生产监控系统控制软件的测试方案设计;张燕宁等;《煤炭技术》;20130210(第2期);第113-1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8998A (zh) 2020-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88998B (zh) 煤矿中心站监控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及分站模拟系统
CN110209639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210036B2 (en) Time series metric data modeling and prediction
CN111181801B (zh) 节点集群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720810B2 (en) Device cloud monitoring and stability
CN110493080B (zh) 一种区块链节点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RU2010128545A (ru) Планирование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биль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CN113485918B (zh)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9212279A (ja) スマートネットワーク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カード操作用の方法及び装置
US10956257B2 (en) Dynamic failure-resolution computing engine
CN105610878B (zh) 目录上传方法、数据发布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JP7132999B2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動作状態を検証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8108296B (zh) 一种云测试方法、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03970655A (zh) 一种基于expect的服务器自动化集群测试方法
CN104065526A (zh) 一种服务器故障报警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74034A (zh) 一种健康检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168844B (zh) 一种性能监控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16209A (zh) 一种隧道并发测试系统和设备
CN110780918B (zh) 中间件容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70174A (zh) 一种云平台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39086A (zh) 一种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19490A (zh) 数据传输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23107B (zh) 一种移动分布式数据中心的构建方法
US20150365303A1 (en) Analyzing scada systems
CN110221854B (zh) 一种多进程数据更新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11 7a, west of central axis international, No.19, Anwai xibinhe Road,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Guon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905, No. 6, caihefa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Applicant before: SHENHU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