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4688A - 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4688A
CN111084688A CN202010038573.9A CN202010038573A CN111084688A CN 111084688 A CN111084688 A CN 111084688A CN 202010038573 A CN202010038573 A CN 202010038573A CN 111084688 A CN111084688 A CN 111084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haped
pair
buck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385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维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0385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46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4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468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4Devices for stretching or reducing fractured limbs; Devices for distractions; Splints
    • A61F5/05Devices for stretching or reducing fractured limbs; Devices for distractions; Splints for immobilising
    • A61F5/058Splints
    • A61F5/05816Inflatable spli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7/007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A61H9/005Pneumatic massa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rs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包括弧形槽板以及弧形扣板,所述弧形扣板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上、且一端与所述弧形槽板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扣板与所述弧形槽板之间设置有卡固式连接机构,所述弧形槽板内设置有充气式张紧机构,所述弧形扣板内设置有智能疗养机构,本发明通过卡固式连接机构对骨折部位进行外部限位,同时配合充气式张紧机构对骨折部位表皮与卡固式连接机构进行有效的张紧固定,从而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快速固定,卡固式连接机构内部设置智能疗养机构,既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系统的监测,又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按摩疗养,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骨折部位的愈合速度,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
背景技术
在对骨伤科患者,特别是四肢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治疗过程中,为了保持手术后的骨骼对位稳定,避免伤员受到二次伤害,保证骨伤患者正常愈合康复,需要对骨折肢体进行复位固定,一般西医采用的是石膏绷带法,即用棉布纱加生石膏和水缠绕在骨折部位,石膏固化后形成硬壳使得肢体保持在正常位置上,而一般中医是采用夹板绷带法,用夹板压在骨折的部位,再用绷带包扎固定,石膏绷带法,理论上与肢体朔型对位好,但骨伤肢体手术复位后,往往伤肢肿胀,须消肿后再进行石膏固定,这样,就使骨伤手术复位后不能马上固定而错失良机,夹板绷带法,由于夹板直接压在皮肤上,过紧血脉不通,过松又达不到固定效果,在定时放松活血、涂换药时,需有多年临床经验的骨科医师小心谨慎捆扎固定,操作繁琐,在给骨折患者进行骨折部位夹紧固定时,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骨科固定夹板的捆绑固定,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从而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而且,一旦操作时不小心,对位固定不好,就可能造成骨伤肢体不能正常愈合,影响恢复速度,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石膏绷带法,理论上与肢体朔型对位好,但骨伤肢体手术复位后,往往伤肢肿胀,须消肿后再进行石膏固定,这样,就使骨伤手术复位后不能马上固定而错失良机,夹板绷带法,由于夹板直接压在皮肤上,过紧血脉不通,过松又达不到固定效果,在定时放松活血、涂换药时,需有多年临床经验的骨科医师小心谨慎捆扎固定,操作繁琐,一旦操作时不小心,对位固定不好,就可能造成骨伤肢体不能正常愈合,影响恢复速度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包括弧形槽板以及弧形扣板,所述弧形扣板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上、且一端与所述弧形槽板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扣板与所述弧形槽板之间设置有卡固式连接机构,所述弧形槽板内设置有充气式张紧机构,所述弧形扣板内设置有智能疗养机构;
所述卡固式连接机构包括:螺栓锁紧结构以及卡固连接结构;
所述螺栓锁紧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两端上、且与所述弧形槽板相连接,所述卡固连接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侧壁上、且与所述弧形槽板相连接;
所述充气式张紧机构包括:多通道气囊结构以及按压式充气结构;
所述多通道气囊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以及弧形扣板内侧壁面上,所述按压式充气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侧壁上、且与所述多通道气囊结构一端相连通。
所述螺栓锁紧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螺栓固定组件,一对所述螺栓固定组件分别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两端上、且与所述弧形槽板相连接;
所述螺栓固定组件包括:紧固螺母、紧固螺栓以及把手;
所述弧形扣板以及弧形槽板相应位置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紧固螺母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上、且正对所述螺纹通孔位置,所述紧固螺栓螺旋贯穿于所述螺纹通孔、且与所述紧固螺母相连接,所述把手安设于所述紧固螺栓的上端上。
所述卡固连接结构包括:转动销、卡接片以及固定柱;
所述转动销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侧壁上、且位于一对所述螺栓固定组件之间,所述卡接片一端与所述转动销固定连接,所述卡接片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固定柱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侧壁上、且与所述卡接片相对应。
所述多通道气囊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U型气囊、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条形气囊、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U型气囊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二条型气囊;
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均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内、且位于所述弧形槽板两端位置上,两对所述第一条形气囊分别安设于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之间、且两端均与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相连通,一对所述第二U型气囊分别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内、且位于所述弧形扣板两端位置上、并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相连通,两对所述第二条型气囊分别安设于一对所述第二U型气囊之间、且两端均与所述第二U型气囊相连通。
所述按压式充气结构包括:导气管、三通连接头、排气阀以及按压充气部;
所述导气管一端与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中的一个相连通,所述三通连接头第一端口与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排气阀安设于所述三通连接头的第二端口上,所述按压充气部与所述三通连接头的第三端口相连通。
所述按压充气部包括:第一单向阀、充气球囊以及第二单向阀;
所述第一单向阀安设于所述三通连接头的第三端口上、且向所述三通连接头内部导通,所述充气球囊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嵌装于所述充气球囊的另一端上,且向所述充气球囊内部导通。
所述智能疗养机构包括:电池组、温度调节结构以及升温疗养结构;
所述电池组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上,所述温度调节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上、且与所述弧形扣板内部相连通,所述升温疗养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内、且与所述电池组相连接。
所述温度调节结构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模块以及微型风扇;
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内,所述控制器模块安设于所述电池组一侧、且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所述弧形扣板上侧壁面上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微型风扇固定嵌装于所述第一缺口内、且出风端正对所述弧形扣板内部。
所述升温疗养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柔性加热片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防护垫片;
一对所述柔性加热片分别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以及弧形扣板的内侧壁面上,一对所述防护垫片分别贴附于一对所述柔性加热片上。
所述第一U型气囊、第一条形气囊、第二U型气囊以及第二条型气囊外侧壁面上均设置有乳胶凸起。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通过卡固式连接机构对骨折部位进行外部限位,同时配合充气式张紧机构对骨折部位表皮与卡固式连接机构进行有效的张紧固定,从而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快速固定,卡固式连接机构内部设置智能疗养机构,既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系统的监测,又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按摩疗养,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骨折部位的愈合速度,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石膏绷带法,理论上与肢体朔型对位好,但骨伤肢体手术复位后,往往伤肢肿胀,须消肿后再进行石膏固定,这样,就使骨伤手术复位后不能马上固定而错失良机,夹板绷带法,由于夹板直接压在皮肤上,过紧血脉不通,过松又达不到固定效果,在定时放松活血、涂换药时,需有多年临床经验的骨科医师小心谨慎捆扎固定,操作繁琐,一旦操作时不小心,对位固定不好,就可能造成骨伤肢体不能正常愈合,影响恢复速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的A-A位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的a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的b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的智能疗养机构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的充气式张紧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的c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的d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弧形槽板;2-弧形扣板;3-紧固螺母;4-紧固螺栓;5-把手;6-转动销;7-卡接片;8-固定柱;9-第一U型气囊;10-第一条形气囊;11-第二U型气囊;12-第二条型气囊;13-导气管;14-三通连接头;15-排气阀;16-第一单向阀;17-充气球囊;18-第二单向阀;19-电池组;20-温度传感器;21-控制器模块;22-微型风扇;23-柔性加热片;24-防护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10所示,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包括弧形槽板1以及弧形扣板2,所述弧形扣板2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上、且一端与所述弧形槽板1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扣板2与所述弧形槽板1之间设置有卡固式连接机构,所述弧形槽板1内设置有充气式张紧机构,所述弧形扣板2内设置有智能疗养机构,所述卡固式连接机构包括:螺栓锁紧结构以及卡固连接结构,所述螺栓锁紧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两端上、且与所述弧形槽板1相连接,所述卡固连接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侧壁上、且与所述弧形槽板1相连接,所述充气式张紧机构包括:多通道气囊结构以及按压式充气结构,所述多通道气囊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以及弧形扣板2内侧壁面上,所述按压式充气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侧壁上、且与所述多通道气囊结构一端相连通,所述螺栓锁紧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螺栓固定组件,一对所述螺栓固定组件分别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两端上、且与所述弧形槽板1相连接,所述螺栓固定组件包括:紧固螺母3、紧固螺栓4以及把手5,所述弧形扣板2以及弧形槽板1相应位置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紧固螺母3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上、且正对所述螺纹通孔位置,所述紧固螺栓4螺旋贯穿于所述螺纹通孔、且与所述紧固螺母3相连接,所述把手5安设于所述紧固螺栓4的上端上,所述卡固连接结构包括:转动销6、卡接片7以及固定柱8,所述转动销6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侧壁上、且位于一对所述螺栓固定组件之间,所述卡接片7一端与所述转动销6固定连接,所述卡接片7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固定柱8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侧壁上、且与所述卡接片7相对应,所述多通道气囊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U型气囊9、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条形气囊10、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U型气囊11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二条型气囊12,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9均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内、且位于所述弧形槽板1两端位置上,两对所述第一条形气囊10分别安设于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9之间、且两端均与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9相连通,一对所述第二U型气囊11分别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内、且位于所述弧形扣板2两端位置上、并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9相连通,两对所述第二条型气囊12分别安设于一对所述第二U型气囊11之间、且两端均与所述第二U型气囊11相连通,所述按压式充气结构包括:导气管13、三通连接头14、排气阀15以及按压充气部,所述导气管13一端与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9中的一个相连通,所述三通连接头14第一端口与所述导气管13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排气阀15安设于所述三通连接头14的第二端口上,所述按压充气部与所述三通连接头14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按压充气部包括:第一单向阀16、充气球囊17以及第二单向阀18,所述第一单向阀16安设于所述三通连接头14的第三端口上、且向所述三通连接头14内部导通,所述充气球囊17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16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18嵌装于所述充气球囊17的另一端上,且向所述充气球囊17内部导通,所述智能疗养机构包括:电池组19、温度调节结构以及升温疗养结构,所述电池组19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上,所述温度调节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上、且与所述弧形扣板2内部相连通,所述升温疗养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内、且与所述电池组19相连接,所述温度调节结构包括:温度传感器20、控制器模块21以及微型风扇22,所述温度传感器20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内,所述控制器模块21安设于所述电池组19一侧、且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0相连接,所述弧形扣板2上侧壁面上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微型风扇22固定嵌装于所述第一缺口内、且出风端正对所述弧形扣板2内部,所述升温疗养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柔性加热片23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防护垫片24,一对所述柔性加热片23分别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以及弧形扣板2的内侧壁面上,一对所述防护垫片24分别贴附于一对所述柔性加热片23上,所述第一U型气囊9、第一条形气囊10、第二U型气囊11以及第二条型气囊12外侧壁面上均设置有乳胶凸起。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包括弧形槽板1以及弧形扣板2,弧形扣板2安设于弧形槽板1上、且一端与弧形槽板1转动连接,弧形扣板2与弧形槽板1之间设置有卡固式连接机构,弧形槽板1内设置有充气式张紧机构,弧形扣板2内设置有智能疗养机构,卡固式连接机构包括:螺栓锁紧结构以及卡固连接结构,螺栓锁紧结构安设于弧形扣板2两端上、且与弧形槽板1相连接,卡固连接结构安设于弧形扣板2侧壁上、且与弧形槽板1相连接,充气式张紧机构包括:多通道气囊结构以及按压式充气结构,多通道气囊结构安设于弧形槽板1以及弧形扣板2内侧壁面上,按压式充气结构安设于弧形槽板1侧壁上、且与多通道气囊结构一端相连通;该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通过卡固式连接机构对骨折部位进行外部限位,同时配合充气式张紧机构对骨折部位表皮与卡固式连接机构进行有效的张紧固定,从而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快速固定,卡固式连接机构内部设置智能疗养机构,既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系统的监测,又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按摩疗养,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骨折部位的愈合速度,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石膏绷带法,理论上与肢体朔型对位好,但骨伤肢体手术复位后,往往伤肢肿胀,须消肿后再进行石膏固定,这样,就使骨伤手术复位后不能马上固定而错失良机,夹板绷带法,由于夹板直接压在皮肤上,过紧血脉不通,过松又达不到固定效果,在定时放松活血、涂换药时,需有多年临床经验的骨科医师小心谨慎捆扎固定,操作繁琐,一旦操作时不小心,对位固定不好,就可能造成骨伤肢体不能正常愈合,影响恢复速度的问题。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10可知,本方案包括弧形槽板1以及弧形扣板2,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弧形扣板2安设于弧形槽板1上、且一端与弧形槽板1转动连接,弧形扣板2与弧形槽板1之间设置有卡固式连接机构,弧形槽板1内设置有充气式张紧机构,弧形扣板2内设置有智能疗养机构,上述卡固式连接机构包括:螺栓锁紧结构以及卡固连接结构,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螺栓锁紧结构安设于弧形扣板2两端上、且与弧形槽板1相连接,卡固连接结构安设于弧形扣板2侧壁上、且与弧形槽板1相连接,其中充气式张紧机构包括:多通道气囊结构以及按压式充气结构,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多通道气囊结构安设于弧形槽板1以及弧形扣板2内侧壁面上,按压式充气结构安设于弧形槽板1侧壁上、且与多通道气囊结构一端相连通,在使用时,通过卡固式连接机构对骨折部位进行外部限位,同时配合充气式张紧机构对骨折部位表皮与卡固式连接机构进行有效的张紧固定,从而实现对骨折部位的快速固定,卡固式连接机构内部设置智能疗养机构,既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系统的监测,又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按摩疗养,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骨折部位的愈合速度,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由说明书附图1-6以及附图9可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螺栓锁紧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螺栓固定组件,一对螺栓固定组件分别安设于弧形扣板2两端上、且与弧形槽板1相连接,其中螺栓固定组件包括:紧固螺母3、紧固螺栓4以及把手5,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弧形扣板2以及弧形槽板1相应位置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紧固螺母3安设于弧形槽板1上、且正对螺纹通孔位置,紧固螺栓4螺旋贯穿于螺纹通孔、且与紧固螺母3相连接,把手5安设于紧固螺栓4的上端上,上述卡固连接结构包括:转动销6、卡接片7以及固定柱8,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转动销6安设于弧形扣板2侧壁上、且位于一对螺栓固定组件之间,卡接片7一端与转动销6固定连接,卡接片7一端开设有缺口,固定柱8安设于弧形槽板1侧壁上、且与卡接片7相对应,将弧形槽板1放置到接骨位置下方,翻转弧形扣板2,使得弧形扣板2扣装在弧形槽板1上,转动把手5,对紧固螺栓4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紧固螺栓4下端螺旋贯穿于螺纹通孔以及紧固螺母3,在两对位置上,对弧形槽板1以及弧形扣板2进行锁紧连接,螺栓固定组件固定完成,转动卡接片7,使得卡接片7沿转动销6进行转动,卡接片7下端的缺口卡接到弧形槽板1上的固定柱8内,对弧形槽板1与弧形扣板2中心位置进行限位固定;
由说明书附图1-4以及附图8可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多通道气囊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U型气囊9、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条形气囊10、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U型气囊11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二条型气囊12,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一对第一U型气囊9均安设于弧形槽板1内、且位于弧形槽板1两端位置上,两对第一条形气囊10分别安设于一对第一U型气囊9之间、且两端均与一对第一U型气囊9相连通,一对第二U型气囊11分别安设于弧形扣板2内、且位于弧形扣板2两端位置上、并分别与一对第一U型气囊9相连通,两对第二条型气囊12分别安设于一对第二U型气囊11之间、且两端均与第二U型气囊11相连通,其中按压式充气结构包括:导气管13、三通连接头14、排气阀15以及按压充气部,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导气管13一端与一对第一U型气囊9中的一个相连通,三通连接头14第一端口与导气管13的另一端相连通,排气阀15安设于三通连接头14的第二端口上,按压充气部与三通连接头14的第三端口相连通,上述按压充气部包括:第一单向阀16、充气球囊17以及第二单向阀18,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第一单向阀16安设于三通连接头14的第三端口上、且向三通连接头14内部导通,充气球囊17一端与第一单向阀16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二单向阀18嵌装于充气球囊17的另一端上,且向充气球囊17内部导通,在使用时,按压充气球囊17,充气球囊17在外力作用下,体积收缩,充气球囊17内部气体通过第一单向阀16、三通连接头14以及导气管13注入到第一U型气囊9内,并进一步的进入到第一条形气囊10、第二U型气囊11以及第二条型气囊12内,对各个气囊进行充气作用,松开充气球囊17,充气球囊17在弹性作用下复位,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气体从第二单向阀18进入到充气球囊17内,反复按压充气球囊17即可实现对各个气囊进行充气,充气后各个气囊体积增大,对骨折部位的外部肢体进行有效固定;
由说明书附图1-4、附图7以及附图8可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智能疗养机构包括:电池组19、温度调节结构以及升温疗养结构,电池组19安设于弧形扣板2上,温度调节结构安设于弧形扣板2上、且与弧形扣板2内部相连通,升温疗养结构安设于弧形扣板2内、且与电池组19相连接,上述温度调节结构包括:温度传感器20、控制器模块21以及微型风扇22,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温度传感器20安设于弧形扣板2内,控制器模块21安设于电池组19一侧、且与温度传感器20相连接,弧形扣板2上侧壁面上开设有第一缺口,微型风扇22固定嵌装于第一缺口内、且出风端正对弧形扣板2内部,其中升温疗养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柔性加热片23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防护垫片24,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一对柔性加热片23分别安设于弧形槽板1以及弧形扣板2的内侧壁面上,一对防护垫片24分别贴附于一对柔性加热片23上,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启动柔性加热片23升温,对弧形扣板2与弧形槽板1之间的空间进行加热,从而提高接骨部位的血液循环速度,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20对弧形扣板2与弧形槽板1之间空间进行温度监测,当温度到达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20发送电信号到控制器模块21,控制器模块21控制柔性加热片23停止工作;
当佩戴者感觉包裹部位出现不适的情况,可以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及时通过排气阀15对气囊的气压进行调整,并启动微型风扇22对包裹部位进行吹风降温,提高使用者舒适度。
由说明书附图1-10可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第一U型气囊9、第一条形气囊10、第二U型气囊11以及第二条型气囊12外侧壁面上均设置有乳胶凸起,减少气囊外壁与肢体的接触面积,提高舒适度。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包括弧形槽板(1)以及弧形扣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扣板(2)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上、且一端与所述弧形槽板(1)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扣板(2)与所述弧形槽板(1)之间设置有卡固式连接机构,所述弧形槽板(1)内设置有充气式张紧机构,所述弧形扣板(2)内设置有智能疗养机构;
所述卡固式连接机构包括:螺栓锁紧结构以及卡固连接结构;
所述螺栓锁紧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两端上、且与所述弧形槽板(1)相连接,所述卡固连接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侧壁上、且与所述弧形槽板(1)相连接;
所述充气式张紧机构包括:多通道气囊结构以及按压式充气结构;
所述多通道气囊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以及弧形扣板(2)内侧壁面上,所述按压式充气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侧壁上、且与所述多通道气囊结构一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锁紧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螺栓固定组件,一对所述螺栓固定组件分别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两端上、且与所述弧形槽板(1)相连接;
所述螺栓固定组件包括:紧固螺母(3)、紧固螺栓(4)以及把手(5);
所述弧形扣板(2)以及弧形槽板(1)相应位置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紧固螺母(3)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上、且正对所述螺纹通孔位置,所述紧固螺栓(4)螺旋贯穿于所述螺纹通孔、且与所述紧固螺母(3)相连接,所述把手(5)安设于所述紧固螺栓(4)的上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连接结构包括:转动销(6)、卡接片(7)以及固定柱(8);
所述转动销(6)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侧壁上、且位于一对所述螺栓固定组件之间,所述卡接片(7)一端与所述转动销(6)固定连接,所述卡接片(7)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固定柱(8)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侧壁上、且与所述卡接片(7)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气囊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U型气囊(9)、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条形气囊(10)、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U型气囊(11)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二条型气囊(12);
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9)均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内、且位于所述弧形槽板(1)两端位置上,两对所述第一条形气囊(10)分别安设于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9)之间、且两端均与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9)相连通,一对所述第二U型气囊(11)分别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内、且位于所述弧形扣板(2)两端位置上、并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9)相连通,两对所述第二条型气囊(12)分别安设于一对所述第二U型气囊(11)之间、且两端均与所述第二U型气囊(1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式充气结构包括:导气管(13)、三通连接头(14)、排气阀(15)以及按压充气部;
所述导气管(13)一端与一对所述第一U型气囊(9)中的一个相连通,所述三通连接头(14)第一端口与所述导气管(13)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排气阀(15)安设于所述三通连接头(14)的第二端口上,所述按压充气部与所述三通连接头(14)的第三端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充气部包括:第一单向阀(16)、充气球囊(17)以及第二单向阀(18);
所述第一单向阀(16)安设于所述三通连接头(14)的第三端口上、且向所述三通连接头(14)内部导通,所述充气球囊(17)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16)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18)嵌装于所述充气球囊(17)的另一端上,且向所述充气球囊(17)内部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疗养机构包括:电池组(19)、温度调节结构以及升温疗养结构;
所述电池组(19)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上,所述温度调节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上、且与所述弧形扣板(2)内部相连通,所述升温疗养结构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内、且与所述电池组(19)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结构包括:温度传感器(20)、控制器模块(21)以及微型风扇(22);
所述温度传感器(20)安设于所述弧形扣板(2)内,所述控制器模块(21)安设于所述电池组(19)一侧、且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0)相连接,所述弧形扣板(2)上侧壁面上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微型风扇(22)固定嵌装于所述第一缺口内、且出风端正对所述弧形扣板(2)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疗养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柔性加热片(23)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防护垫片(24);
一对所述柔性加热片(23)分别安设于所述弧形槽板(1)以及弧形扣板(2)的内侧壁面上,一对所述防护垫片(24)分别贴附于一对所述柔性加热片(2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气囊(9)、第一条形气囊(10)、第二U型气囊(11)以及第二条型气囊(12)外侧壁面上均设置有乳胶凸起。
CN202010038573.9A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 Withdrawn CN1110846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8573.9A CN111084688A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8573.9A CN111084688A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4688A true CN111084688A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0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38573.9A Withdrawn CN111084688A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46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9170A (zh) * 2020-05-22 2020-08-14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一种骨创伤加压定位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9170A (zh) * 2020-05-22 2020-08-14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一种骨创伤加压定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09109U (zh) 一种智能型中医骨科专用固定装置
CN104523317A (zh) 一种手臂减压型桡动脉加压止血装置
CN111084688A (zh) 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
CN108742879A (zh) 一种骨科四肢手术固定装置
CN212186807U (zh) 一种骨科智能接骨位置固定疗养设备
CN103584939A (zh) 医用充气矫形固定背心
CN207707966U (zh) 电动智能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11325342U (zh) 一种髂骨动脉手术辅助装置
CN112006828B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骨科护具
CN210872300U (zh) 下肢固定减压支具
CN213099224U (zh) 气囊式环抱固定装置及支具
CN210077972U (zh) 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治疗和康复的功能床
CN212879724U (zh) 一种骨科护理固定支架
CN111096840A (zh) 一种小儿骨科用固定夹板
CN208659456U (zh) 一种眼部术后止血带
CN201200443Y (zh) 一次性可调式指根止血器
CN114533393B (zh) 一种髋关节离断术后残端加压包扎带
CN219397814U (zh)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踝关节防护装置
CN114246630B (zh) 一种肛肠术后止血装置
CN204379354U (zh) 一种桡动脉加压压迫止血装置
CN204708923U (zh) 一种用于治疗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的袖带
CN217138157U (zh) 一种口腔术后用压迫装置
CN210811864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充气式夹板
CN215019985U (zh) 一种骨科智能恒压固定小夹板
CN204951423U (zh) 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