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3735A - 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3735A
CN111083735A CN201911128889.0A CN201911128889A CN111083735A CN 111083735 A CN111083735 A CN 111083735A CN 201911128889 A CN201911128889 A CN 201911128889A CN 111083735 A CN111083735 A CN 111083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data packet
message
data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88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旭
戴博
沙秀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1288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37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3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373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9032 priority patent/WO2021098640A1/zh
Priority to US17/777,444 priority patent/US20220408309A1/en
Priority to EP20889589.6A priority patent/EP4064755A4/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其中数据包的发送方法包括: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索引与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单小区点到多点(SingleCellPoint-To-Multipoint,SC-PTM)业务,一个数据包的传输对象为多个UE,为了保证UE的接收性能,网络需要按照预定义的重复次数,重发发送同一个数据包。然而,对于某个UE个体而言,可能在最大重复次数到来之前已经完成了对该数据包的接收,按照当前的机制,由于UE不知道下一个待传的数据包是新传数据包还是重传数据包,因此对于UE个体而言,可能出现仍然要继续接收已经成功接收的数据包的情况,这样将会对终端的功耗带来不利的影响。
针对相关技术中由于重复接收数据包所造成的终端功耗较高的问题,尚不存在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重复接收数据包所造成的终端功耗较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向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索引与所述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在所述第一索引与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索引与所述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接收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放弃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索引与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其中,所述基站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所述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并且,在所述第一索引与所述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方法的基站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包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包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包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包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数据包的传输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数据包的传输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基站、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基站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方法的基站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基站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可选地,上述基站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基站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基站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包的发送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基站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基站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基站的数据包的发送方法,图2是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包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步骤S204,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索引与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索引与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重复接收数据包所造成的终端功耗较高的问题,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按照数据传输周期发送数据包,其中,数据包中的指定数据包被配置为在一个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进行一次新传和至少一次重传。
可选地,第一消息还指示了以下至少之一:待传输的数据包的总数、数据传输周期、指定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指定数据包的新传时域区间、指定数据包的重传时域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以按照数据传输周期进行数据包的接收。
需要说明的是,例如,有四个不同的数据包待传输,那么可以预先配置这四个不同的数据包在指定的数据传输周期内发送,其中,每个数据包均被配置为新传一次和重传一次。其中,还可以给这四个不同的数据包中的每个数据包配置唯一的索引,也就是说在这个指定的数据传输周期内,索引可以起到区分不同数据包的作用。还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数据包可以统一按顺序先新传一次,再重传一次。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指定的数据传输周期内,每个数据包在新传过程和重传过程中所被配置的索引都是唯一的,在该数据传输周期结束,即该四个不同的数据包全部完成传输后,可以重新开始一个数据传输周期用来传输新的数据包,在该重新开始的数据传输周期内,可以使用原来已经使用过的索引区分不同的数据包,也可以使用原来没有使用过的新的索引区分不同的数据包。
可选地,第一消息还指示了数据传输停止信息,其中,停止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被停止的业务类型、停止传输的时域区间。
可选地,第一消息为下行控制信息或控制信道配置消息。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指示了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的总数,和/或,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数据包的索引。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消息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第二消息可以是控制信道配置消息。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接收方法,图3是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包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301,接收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步骤S303,在第一索引与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接收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在第一索引与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重复接收数据包所造成的终端功耗较高的问题,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按照数据传输周期接收数据包,其中,数据包中的指定数据包被配置为在一个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进行一次新传和至少一次重传。
可选地,第一消息还指示了以下至少之一:待传输的数据包的总数、数据传输周期、指定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指定数据包的新传时域区间、指定数据包的重传时域区间。
可选地,第一消息还指示了数据传输停止信息,其中,停止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被停止的业务类型、停止传输的时域区间。
可选地,第一消息为下行控制信息和/或控制信道配置消息。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指示了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的总数,和/或,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数据包的索引。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消息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第二消息可以是控制信道配置消息。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发送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包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42,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第二发送模块44,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索引与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通过上述模块,由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索引与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重复接收数据包所造成的终端功耗较高的问题,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数据传输周期发送数据包,其中,数据包中的指定数据包被配置为在一个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进行一次新传和至少一次重传。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指示了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的总数。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接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该接收装置可以是终端。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包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放弃模块53,用于在第一索引与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通过上述模块,由于接收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在第一索引与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重复接收数据包所造成的终端功耗较高的问题,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按照数据传输周期接收数据包,其中,数据包中的指定数据包被配置为在一个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进行一次新传和至少一次重传。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指示了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的总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消息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第二消息可以是控制信道配置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其中,基站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终端用于接收第一消息,并且,在第一索引与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可选实施方式
可以通过蜂窝网络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提供广播服务。下行信道中支持广播机制的可以有两种信道:一种是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ulticast-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MBSFN),另一种是单小区点到多点(SingleCellPoint-To-Multipoint,SC-PTM)。
SC-PTM传输相关的部分控制信息在系统信息块SIB20(System InformationBlock,SIB20-NB)里广播,其中包含单小区多播控制信道(Single Cell MulticastControl channel,SC-MCCH)传输的相关配置信息(半静态定义SC-MCCH传输的窗口),单小区多播传输信道(Single Cell Multicast Transmission channel,SC-MTCH)的控制信息承载在SC-MCCH上,即SC-MCCH消息的内容,其中包含SC-MTCH传输所需的配置信息SC-MTCH-Info,即半静态定义了SC-MTCH的传输的窗口。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上动态调度SC-MCCH,SC-MTCH。如果SC-MCCH消息无效/发生变更,可以通过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上利用DCI指示发生变更,UE可根据SIB20中的SC-MCCH的修改周期等相关的配置,确定开始接收新的SC-MCCH消息。关于SC-PTM传输,可以通过SC-MCCH半静态的配置SC-PTM相关的控制信息(包括SC-MTCH的调度信息),一般而言只有在新的MBMS业务发生时,才会变更SC-MCCH消息。
SC-PTM是为小区内的多用户提供服务,无法提供用户特定的自适应参数配置,即无法针对单个用户提供链路自适应传输,因此SC-PTM可提供的覆盖,或者说可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取决于链路质量最差的用户。对于链路质量较好的用户,可能很快完成数据的接收,但是为了保证其他用户的接收性能,需要重复多次发送同一个数据包,对于已经成功接收到数据包的用户,由于不知道下一个数据包是新传的数据包还是重传的数据包,还需要继续去接收后续的数据包,如果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为重传的数据包,这样对该用户来说是无意义的而且浪费其功耗。
可选地,可以通过DCI指示当前SC-PTM传输所传数据包索引。
示例性地,可以利用DCI指示一个预定义周期内(如160ms)数据包的索引,或指示多个预定义周期内数据包的索引;所述的DCI至少包含如下之一,通知SC-MCCH消息发生变更的DCI,调度SC-MTCH的DCI。
所述的一个预定义周期内(如160ms),相同索引的数据包传输的数据相同。
所述的多个预定义周期内,相邻预定义周期内所传数据包的索引可以相同,所传的数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的数据包索引为一个预定义的索引集合中的一个数值,具体的,如以每4个数据包作为一个索引周期,即2bit表示索引00,01,10,11。如以每8个数据包作为一个索引周期,即3bit表示索引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如以每16个数据包作为一个索引周期,即4bit表示索引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如以每32个数据包作为一个索引周期,即5bit表示索引00000,00001,00010,00011,00100,00101,00110,00111,01000,01001,01010,01011,01100,01101,01110,01111,10000,10001,10010,10011,10100,10101,10110,10111,11000,11001,11010,11011,11100,11101,11110,11111。
可选地,可以通过SC-MCCH指示SC-PTM传输所传数据包索引。在SC-MCCH的配置信息里至少包含如下之一:
在一个SC-MTCH调度窗口内,定义各个不同索引的数据包新传所占的窗口范围和重传所占的窗口范围(如,SC-MTCH调度窗口内子帧范围);在一个SC-MTCH调度窗口内,定义多个索引集合的数据包新传所占的窗口范围和重传所占的窗口范围;在一个SC-MTCH调度窗口内,配置某个数据包或多个数据包的重传时域区间,如:数据包X1到Xk,在n1到n2时间段传输,间隔Y个时间,在Y+n1到Y+n2时间段重传;还可配置在该重传时间段内的重传次数;总的数据包数量。
所述的同一个SC-MTCH调度窗口内,相同索引的数据包所传输的数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取决于在该SC-MTCH窗口内传输的数据包的总个数以及数据包索引的取值范围。
所述的同一个SC-MTCH调度窗口内,相同索引集合的数据包集合所传输的数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取决于在该SC-MTCH窗口内传输的数据包的总个数以及数据包索引的取值范围。
UE可根据总的数据包的个数,索引集合周期(如每四个索引为一个索引周期),同一索引值的数据包的窗口范围信息确定同一索引值的数据包是否为不同的数据包。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示SC-PTM停止的方法。
可选地,在SC-MCCH发生变更时,同时有SC-PTM传输需要停止时,此时可以在停止SC-MCCH的DCI消息里携带至少如下信息之一:SC-PTM停止的指示信息;SC-MCCH业务类型(即指示哪个业务停止);SC-MCCH周期内停止指示。所述的SC-PTM停止的指示信息为停止SC-PTM传输业务的指示信息;所述的SC-MCCH业务类型为指示要停止的那一种或多种业务类型的SC-PTM传输;所述的SC-MCCH周期内停止指示为SC-PTM停止传输所指示的停止时间节点为SC-MCCH消息有效时间内。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SC-MCCH和DCI联合指示的方法,如:SC-MCCH配置某个时间段内传输的数据包的数量,DCI指示该时间段内数据包的索引;在SC-MCCH的配置信息里包含:在一个SC-MTCH调度窗口内传输的数据包的个数;同时利用DCI指示在该SC-MTCH调度窗口内数据包的索引。
DCI指示索引基于SC-MCCH在一个SC-MTCH调度窗口配置的传输的数据包的个数;如传输的数据包为2个,那么DCI用1bit指示索引;如传输数据包个数为2~4个,那么DCI用2bit指示索引;如传输数据包个数为4~8个,那么DCI用3bit指示索引;如传输数据包个数为8~16个,那么DCI用4bit指示索引;如传输数据包个数为16~32个,那么DCI用5bit指示索引。
可选实施方式一
提供了一种利用DCI指示一个预定义周期内(如160ms)数据包的索引的方法。
在一个预定的周期内,DCI指示各个数据包索引,同时需要指示在该预定义周期内所要传的数据包个数(同一个数据包的新传和重传算一个数据包),或者指示各个不同索引的数据包不同。UE在该预定义周期内,根据各个索引的数据的调度资源以及自身对该数据包的接收情况,如是否已经成功接收到了,确定是否要在该资源上接收该数据包。
所述的数据包索引为一个预定义的索引集合中的一个数值,具体的,如以每4个数据包作为一个索引周期,即2bit表示索引00,01,10,11。如以每8个数据包作为一个索引周期,即3bit表示索引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如以每16个数据包作为一个索引周期,即4bit表示索引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如以每32个数据包作为一个索引周期,即5bit表示索引00000,00001,00010,00011,00100,00101,00110,00111,01000,01001,01010,01011,01100,01101,01110,01111,10000,10001,10010,10011,10100,10101,10110,10111,11000,11001,11010,11011,11100,11101,11110,11111。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数据包的传输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以4个数据包作为一个索引周期为例,图中:0即为数据包的索引00;1即为数据包的索引01;2即为数据包的索引10;3即为数据包的索引11。如果UE在该预定义周期内的某个时刻已经成功接收到索引为#00的数据包,那么该UE将在后续事件范围内针对索引为#00的调度将忽略。
可选实施方式二
提供了一种利用DCI指示多个预定义周期内(如160ms)数据包的索引。
利用DCI指示多个预定义周期内(如160ms)数据包的索引,如一个预定义周期内数据包索引定义为#00,01,10,11。相邻的周期内可定义图7的数据包索引,所传的数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通过信令指示是否相同。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数据包的传输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如果是相同的UE在前一个周期内成功接收到数据包#00,01,10,那么UE只需要在后一个周期内接收数据包索引为#11的数据包;如果两个相邻的周期内相同索引的数据包所传的数据不同,那么UE都需要对两个周期内的数据包进行接收。
可选实施方式三
在利用DCI通知SC-MCCH发生变更的时候,指示数据包的索引。
SC-PTM相关的控制信息通过SIB20(SIB20-NB)广播下来,当SIB20(SIB20-NB)与SC-MCCH相关的控制信息发生变更时,将通过DCI通知小区内的UE。当发生变更时,可能一个SC-PTM业务正在传输,此时可能正在传某个新数据包或者重传某个数据包。如果是正在传某个重传的数据包,对于一些已经成功接收到该数据包的UE,由于不知道该数据包是重传的还是下一个新传的数据包,UE还将要继续接收这些数据包,但是这样将带来一部分不必要的功耗开销。此时,可以在通知SC-MCCH相关的控制信息发生变更的DCI消息里,指示下一个数据包的索引信息,包含同样内容的数据包分配相同的索引,如可以用2bit信息用做数据包的索引,即每四个新数据包(索引分别为00,01,10,11)作为一个索引周期。UE当收到索引与之前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索引相同,那么该UE将在下一个重传的数据包到来的时候放弃接收。
可选实施方式四
在利用DCI调度SC-MTCH时,指示数据包的索引的方法。
现有DCI调度SC-MTCH的消息内容包含,调度资源、调制编码策略、重复次数、DCI子帧的重复次数。可以在此消息内容里增加下一个数据包的索引的信息。UE在PDCCH(N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CSS上如果检测到包含SC-MTCH的调度信息的DCI,同时可以获知下一个待传的数据包是重传的还是新传的,UE根据自己之前的接收情况,决定是放弃接收还是继续接收。如果是新传的数据包,那么终端需要在SC-MTCH的调度子帧上接收该数据包;如果是重传的数据包,如果UE已经成功接收该数据包,那么UE将放弃对该数据包的接收,直至下一个新的数据包调度出现,否则UE将继续接收该重传的数据包。
可选实施方式五
在利用DCI通知SC-MCCH发生变更的时候,指示SC-PTM停止的方法。
定义了一种停止SC-PTM业务的MAC CE,其中,如以下表1所示,所述的MAC PDU的sub-header的LCID为:
10111 SC-PTM Stop Indication
表1
并且,为固定0bit大小。当一个SC-PTM业务传输结束时,基站通过下发该MAC CE告知小区内的UE。在现有标准中,还规定了,当SC-MCCH控制消息发生变更时,将通过DCI告知小区内的UE。小区内UE再检测到该DCI时,将会接收新的SC-MCCH消息,即开始接收SIB20(SIB20-NB)消息。
在指示SC-MCCH控制消息发生变更时,存在一种情况,此时SC-PTM业务结束,需要下发SC-PTM停止的信令消息,可以考虑在通知SC-MCCH控制消息发生变更的DCI消息里增加指示SC-PTM停止的信令消息。
可选实施方式六
在一个SC-MTCH调度窗口内,定义各个不同索引的数据包新传所占的窗口范围和重传所占的窗口范围的方法。
在一个SC-MTCH调度窗口内,定义各个不同索引的数据包新传所占的窗口范围和重传所占的窗口范围,如数据包索引的取值范围是#00,01,10,11,可定义索引为00的数据包新传的窗口、重传的窗口。窗口可以为一个SC-MTCH调度窗口的一个子帧范围;同时新传和重传的窗口可以为多个,具体根据在一个SC-MTCH调度窗口要传的总的数据包个数(相同索引的新传和重传数据包算一个)和数据包索引的取值范围而定。如一个SC-MTCH调度窗口要传的总的数据包个数为8,数据包索引的取值范围4(00,01,10,11),那么在此SC-MTCH调度窗口同一个索引的数据包将对应两个新传窗口,两个重传窗口。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277720290000151
Figure BDA0002277720290000161
表2
可选实施方式七
在一个SC-MTCH调度窗口内,定义多个索引集合的数据包新传所占的窗口范围和重传所占的窗口范围的方法。
在一个SC-MTCH调度窗口内,定义多个索引集合的数据包新传所占的窗口范围和重传所占的窗口范围;如数据包索引的取值范围是#00,01,10,11,可定义索引集合为00,01,10,11的数据包集合的新传的窗口、重传的窗口。窗口可以为一个SC-MTCH调度窗口的一个子帧范围;同时新传和重传的窗口可以为多个,具体根据在一个SC-MTCH调度窗口要传的总的数据包个数(相同索引的新传和重传数据包算一个)和数据包索引的取值范围而定。如一个SC-MTCH调度窗口要传的总的数据包个数为8,数据包索引的取值范围4(00,01,10,11),那么在此SC-MTCH调度窗口同一个索引集合的数据包集合将对应两个新传窗口,两个重传窗口。
如下表3所示:
Figure BDA0002277720290000162
表3
可选实施方式八
在一个SC-MTCH调度窗口内,定义某个数据包或多个数据包的重传时域区间。
在SC-MCCH的配置信息里包含:在一个SC-MTCH调度窗口内,配置某个数据包或多个数据包的重传时域区间,如:数据包X1到Xk,在n1到n2时间段传输,间隔Y个时间,在Y+n1到Y+n2时间段重传;还可配置在该重传时间段内的重传次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S2,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索引与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索引与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重复接收数据包所造成的终端功耗较高的问题,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S2,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索引与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向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用于指示终端在第一索引与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重复接收数据包所造成的终端功耗较高的问题,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接收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S2,在第一索引与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接收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在第一索引与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重复接收数据包所造成的终端功耗较高的问题,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接收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S2,在第一索引与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接收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在第一索引与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重复接收数据包所造成的终端功耗较高的问题,降低了终端的功耗。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向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索引与所述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数据传输周期发送所述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中的指定数据包被配置为在一个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进行一次新传和至少一次重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指示了以下至少之一:
待传输的数据包的总数、数据传输周期、指定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指定数据包的新传时域区间、指定数据包的重传时域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指示了数据传输停止信息,其中,所述停止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被停止的业务类型、停止传输的时域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下行控制信息或控制信道配置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指示了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的总数,和/或,所述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所述数据包的索引。
7.一种数据包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在所述第一索引与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数据传输周期接收所述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中的指定数据包被配置为在一个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进行一次新传和至少一次重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指示了以下至少之一:
待传输的数据包的总数、数据传输周期、指定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指定数据包的新传时域区间、指定数据包的重传时域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指示了数据传输停止信息,其中,所述停止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被停止的业务类型、停止传输的时域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下行控制信息和/或控制信道配置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指示了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的总数,和/或,所述指定数据传输周期内所述数据包的索引。
13.一种数据包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索引与所述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14.一种数据包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放弃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索引与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15.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和终端,其中,所述基站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至少指示了待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索引;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并且,在所述第一索引与所述终端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索引相同的情况下,放弃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相同的数据包被配置了相同的索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或者所述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7.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或者所述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911128889.0A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0837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8889.0A CN111083735A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PCT/CN2020/129032 WO2021098640A1 (zh) 2019-11-18 2020-11-16 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7/777,444 US20220408309A1 (en) 2019-11-18 2020-11-16 Data packet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ata packet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0889589.6A EP4064755A4 (en) 2019-11-18 2020-11-1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DATA PACKET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ATA PACKET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8889.0A CN111083735A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3735A true CN111083735A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11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8889.0A Pending CN111083735A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08309A1 (zh)
EP (1) EP4064755A4 (zh)
CN (1) CN111083735A (zh)
WO (1) WO202109864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3969A (zh) * 2020-12-30 2021-04-27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系统
WO2021098640A1 (zh) * 2019-11-18 2021-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23010585A1 (en) * 2021-08-06 2023-02-09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Configu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re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77451B1 (ko) * 2008-01-30 2015-1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Rlc 무한 재전송 오류를 검출하고 처리하는 방법
JP5458752B2 (ja) * 2009-09-04 2014-04-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監視装置、監視方法
CN102118434A (zh) * 2010-12-28 2011-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设备
US8873557B2 (en) * 2011-04-08 2014-10-28 Gigamo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et de-duplication
CN108809549B (zh) * 2018-04-23 2021-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11083735A (zh) * 2019-11-18 2020-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8640A1 (zh) * 2019-11-18 2021-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2713969A (zh) * 2020-12-30 2021-04-27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系统
CN112713969B (zh) * 2020-12-30 2022-11-29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系统
WO2023010585A1 (en) * 2021-08-06 2023-02-09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Configu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re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64755A1 (en) 2022-09-28
WO2021098640A1 (zh) 2021-05-27
US20220408309A1 (en) 2022-12-22
EP4064755A4 (en) 2022-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418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非许可带宽传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JP656295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間の直接通信のためのリソース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EP4054264B1 (en) Method for ack/nac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2840732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supporting harq
US9705644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buffer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EP288467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119024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use change of radio resource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220408309A1 (en) Data packet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ata packet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706678A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7211307B (zh) 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设备间干扰分配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4375606A (zh) 用于共享非特许频谱上的信道占用时间的方法及设备
US10306429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for V2X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US20190159174A1 (en) Method for setting resource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07005966A (zh) 一种寻呼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099126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vice-to-device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47304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区域配置资源块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70207885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buffer for d2d communication and wan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128800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8400806B (zh)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6941309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第一设备
CN110856120B (zh) 一种报文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0779301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2D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6797634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199561B (zh) 传输块的调度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339838A (zh) 系统消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基站、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