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2841A -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2841A
CN111082841A CN201910750043.4A CN201910750043A CN111082841A CN 111082841 A CN111082841 A CN 111082841A CN 201910750043 A CN201910750043 A CN 201910750043A CN 111082841 A CN111082841 A CN 111082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target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node
targe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00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
吴昊
郑国增
鲁照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7500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28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2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2841A/zh
Priority to EP20853393.5A priority patent/EP401686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8879 priority patent/WO2021027868A1/zh
Priority to US17/632,814 priority patent/US20220321187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接收方法及装置。该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本公开,可以解决无线通信时日益增长的数据量的所导致的通信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无线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接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对生产与生活具有巨大的影响。图1是相关技术中一种无线通信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知,相关技术中,网络侧设备,例如基站,可以与其他的基站进行无线通信。此外,也可以与相关联的用户设备UE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各个UE之间也可以进行直接的无线通信。然而随着无线通信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无线通信的通信效率越来越低。针对无线通信时日益增长的数据量的所导致的通信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没有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技术方案。
公开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接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线通信时日益增长的数据量的所导致的通信效率低下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装置,位于第二通信节点中,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装置,位于第一通信节点中,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公开,由于在无线通信中的节点当中的信道状态信息中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分配专用的频带与其他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区分,因此,可以解决无线通信时日益增长的数据量的所导致的通信效率低下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无线通信效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一种无线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频域示意图一;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频域示意图二;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频域示意图三;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频域示意图四;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信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无线通信的两个通信节点之间,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传输信号,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传输方案。从而提高传输的效率。如图一所示:例如,基站向终端传输信号,终端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再例如,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传输信号,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现例如,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传输信号,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在无线通信中,第一通信节点以空分复用的方式向第二通信节点传输多层信号,这样提高了通信的效率。第一通信节点将信号通过预编码矩阵映射到天线端口上传输,传输多层信号;这样所传输的各层信号与预编码矩阵中的各列矢量分别对应。其中一个特殊的情况是,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传输一层信号。其中第一通信节点依据所接收到的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空分复用的传输方案。其中,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的信息。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
步骤S204,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
步骤S206,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图1中描述了本实施中记载的方案所适用的一种无线通信场景;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包括以下其中之一:用户设备UE,网络侧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包括以下其中之一:所述UE,所述网络侧设备。当然,其他能够实现无线通信的节点也适用于本实施当中。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具体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二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二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二信号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信息组成;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具体而言,第一目标频带是预编码矩阵信息的适用频带,也就是预编码矩阵信息是为这些频带反馈的。第二目标频带是信道状态信息中除预编码矩阵信息以外的其它信道状态信息的适用频带,也就是其它信道状态信息是为这些频带反馈的。其它信道状态信息,例如包括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例如包括信道强度信息。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才能精确地确定目标频带上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从而精确地反馈所述目标频带上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二目标频带,才能精确地确定信道状态信息中除预编码矩阵信息以外的其它信道状态信息,从而精确地反馈对应目标频带上的其它信道状态信息。第一通信节点获取第一目标频带,才能准确确定所接收到的预编码矩阵信息所适用的频带,从而确定适当的预编码使用方案。第一通信节点获取第二目标频带,才能准确确定所接收到的其它信道状态信息所适用的频带,从而确定适当的其它信道状态信息使用方案。
具体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预先设置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和/或所述第二目标频带进行位置确定。
具体地,所述预先设置的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预先设置的起始位置信息,预先设置的终止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和/或所述第二目标频带进行位置确定,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起始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或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进行确定,和/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终止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或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进行确定。
举例来说,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再例如,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比第二目标频带位置低的频带。再例如,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比第二目标频带位置高的频带。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频域示意图一。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频域示意图二。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频域示意图三。为了方便理解,图3-图5中针对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第二目标频带分别在相同的频域范围上通过两个频域示意图进行对比表示。如图3所示,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斜线部分的频域单位为{1,2,3,4,5,6},第二目标频带对应的横线部分的频域单位为{1,2,3,4,5,6}。因此,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如图4所示,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斜线部分的频域单位为{1,2,3,4,5,6},第二目标频带对应的横线部分的频域单位为{4,5,6,7,8,9}。因此,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比第二目标频带位置低的频带。如图5所示,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斜线部分的频域单位为{4,5,6,7,8,9},第二目标频带对应的横线部分的频域单位为{1,2,3,4,5,6},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比第二目标频带位置高的频带。需要指出的,第一目标频带可以同时包括比第二目标频带位置低的频带和比第二目标频带位置高的频带,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又一个实施例为,第一目标频带根据第二目标频带确定。例如,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
第一目标频带根据第二目标频带确定,可以节省指示第一目标频带的资源开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第一目标频带(预编码矩阵信息的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除预编码矩阵信息外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利用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可以节省指示第一目标频带的资源开销。
又例如,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组成。又例如,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又例如,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
结合附图6进行举例说明。如图6所示,一段连续的频域划分为19个频域单位,标记为{0,1,2,...,18};其中图中标记为斜线的频域单位的集合就是第二目标频带,即频域单位{2,3,5,7,9,11}。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例如为频域单位{2,3,5,7,9,11}。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组成,例如为频域单位{1,2,3,5,7,9,11}。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例如为频域单位{2,3,5,7,9,11,12}。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例如为频域单位{1,2,3,5,7,9,11,12}。
又一个实施例为,第一目标频带根据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是一段连续的频带,其起始位置为第二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其终止位置为第二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
第一目标频带根据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可以提供包括第二目标频带,并且范围更大的频带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并且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紧密相关;也就是第一通信节点可以获得关于第二目标频带更多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从而有利确定传输方案。
例如,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相等。又例如,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组成。又例如,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又例如,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
结合附图6进行举例说明。如图6所示,一段连续的频域划分为19个频域单位,标记为{0,1,2,...,18};其中图中标记为斜线的频域单位的集合就是第二目标频带,即频域单位{2,3,5,7,9,11};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就是频域单位{2,3,4,5,6,7,8,9,10,11}。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相等,例如为频域单位{2,3,4,5,6,7,8,9,10,11}。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组成,例如为频域单位{1,2,3,4,5,6,7,8,9,10,11}。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例如为频域单位{2,3,4,5,6,7,8,9,10,11,12}。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例如为频域单位{1,2,3,4,5,6,7,8,9,10,11,12}。
又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例如,第二目标频带在频域上的非连续性指示第一目标频带包括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再例如,第一目标频带包括在频域上非连续的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
具体而言,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分析出所述第二目标频带在频域上非连续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或者,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在频域上非连续的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
因此,由于第一目标频带包括的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是连续的,从而信道系数在连续的频域上更平滑,因此使得由信道系数到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处理更为简单,从而降低复杂度。
具体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以及带宽块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其中,所述带宽块为工作载波中的连续频带,包括所述第二目标频带。
这样可以平衡获取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复杂度与反馈开销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以及带宽块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与所述带宽块的第一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与所述带宽块的第一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在所述第一带宽比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比值阈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在频域上所跨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这样在不增加反馈资源开销情况下,从而减小获取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复杂度。在所述第一带宽比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比值阈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这样可以减小反馈资源开销。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反馈的资源数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与所述带宽块的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第一门限值的第一比值以及所述带宽块的带宽与第二门限值的第二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例如,表1是根据第一比值、第二比值确定的一种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166871910000091
例如,表2是根据第一比值、第二比值确定的另一种方法,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166871910000092
Figure BDA0002166871910000101
具体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这样可以平衡获取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复杂度与反馈开销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的带宽的第二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的带宽的第二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以下之一:1)在所述第二带宽比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比值阈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这样在不增加反馈资源开销情况下,从而减小获取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复杂度。2)在所述第二带宽比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比值阈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这样可以减小反馈资源开销。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反馈的资源数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第一尺寸以及第二尺寸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其中,所述第一尺寸为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确定的码本矢量的尺寸,所述第二尺寸为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的码本矢量的尺寸。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第一尺寸以及第二尺寸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在所述第一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尺寸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在所述第一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其中,所述指示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位映射方式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其中,每个比特对应的频域单位的大小由网络侧节点指示;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以及频带带宽;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以及终止位置;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以及频带带宽。其中,对应于第二指示信息,第一目标频带为从所述起始位置开始频带带宽为所述频带带宽的连续频带;其中,对应于第三指示信息,第一目标频带为从所述起始位置开始至所述终止位置结束的连续频带;其中,对应于第四指示信息,第一目标频带为在所述终止位置结束的频带带宽为所述频带带宽的连续频带。
具体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确定指示信息,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确定指示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获取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方式,其中,所述确定指示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之一: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这样可以由由第一通信节点来平衡复杂度与开销,取得系统的综合效果。
具体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频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频带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起止位置以及频带带宽;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以及频带长度;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以及终止位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在频域上的连续性。
具体地,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频带信息还包括:用于通过位映射方式指示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第五指示信息;根据第五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相等。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频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相等。例如,根据以下第二目标频带的频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相等,所述频带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起止位置以及频带长度;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以及频带长度;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以及终止位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在频域上的连续性。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包括:第一目标频带根据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确定。
例如,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为位映射,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相等。又例如,
第二目标频带通过如下之一的方式被指示,以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
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被指示起始位置及长度;
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被指示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
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被指示在频域上连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包括: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与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相关联。
例如,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确定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例如,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例如,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同时存在。这样,可以用一份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的开销,同时指示出第二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达到节省资源开销的效果。
再例如,所述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与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相关联,包括:所述相关联的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包括以下之一:
第二目标频带被配置起始位置及长度确定;
第二目标频带被配置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确定;
第二目标频带被配置在频域上连续;
这样可以减小获得待反馈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复杂度。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码本类型确定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例如,码本类型确定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为以下之一:
第二目标频带被配置起始位置及长度确定;
第二目标频带被配置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确定;
第二目标频带被配置在频域上连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道接收信息的处理方法,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2,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
步骤S704,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
具体地,所述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二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二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二信号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信息组成;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二信号状态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图1中描述了本实施中记载的方案所适用的一种无线通信场景;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包括以下其中之一:用户设备UE,网络侧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包括以下其中之一:所述UE,所述网络侧设备。当然,其他能够实现无线通信的节点也适用于本实施当中。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具体而言,第一目标频带是预编码矩阵信息的适用频带,也就是预编码矩阵信息是为这些频带反馈的。第二目标频带是信道状态信息中除预编码矩阵信息以外的其它信道状态信息的适用频带,也就是其它信道状态信息是为这些频带反馈的。其它信道状态信息,例如包括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例如包括信道强度信息。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才能精确地确定目标频带上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从而精确地反馈所述目标频带上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二目标频带,才能精确地确定信道状态信息中除预编码矩阵信息以外的其它信道状态信息,从而精确地反馈对应目标频带上的其它信道状态信息。第一通信节点获取第一目标频带,才能准确确定所接收到的预编码矩阵信息所适用的频带,从而确定适当的预编码使用方案。第一通信节点获取第二目标频带,才能准确确定所接收到的其它信道状态信息所适用的频带,从而确定适当的其它信道状态信息使用方案。
具体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预先设置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和/或所述第二目标频带进行位置确定。
具体地,所述预先设置的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预先设置的起始位置信息,预先设置的终止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和/或所述第二目标频带进行位置确定,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起始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或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进行确定,和/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终止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或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进行确定。
举例来说,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再例如,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比第二目标频带位置低的频带。再例如,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比第二目标频带位置高的频带。
又一个实施例为,第一目标频带根据第二目标频带确定。例如,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
第一目标频带根据第二目标频带确定,可以节省指示第一目标频带的资源开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第一目标频带(预编码矩阵信息的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除预编码矩阵信息外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利用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可以节省指示第一目标频带的资源开销。
又例如,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组成。又例如,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又例如,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
又一个实施例为,第一目标频带根据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是一段连续的频带,其起始位置为第二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其终止位置为第二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
第一目标频带根据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可以提供包括第二目标频带,并且范围更大的频带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并且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紧密相关;也就是第一通信节点可以获得关于第二目标频带更多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从而有利确定传输方案。
例如,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相等。又例如,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组成。又例如,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又例如,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
又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例如,第二目标频带在频域上的非连续性指示第一目标频带包括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再例如,第一目标频带包括在频域上非连续的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
具体而言,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分析出所述第二目标频带在频域上非连续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或者,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在频域上非连续的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
因此,由于第一目标频带包括的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是连续的,从而信道系数在连续的频域上更平滑,因此使得由信道系数到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处理更为简单,从而降低复杂度。
具体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以及带宽块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其中,所述带宽块为工作载波中的连续频带,包括所述第二目标频带。
这样可以平衡获取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复杂度与反馈开销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以及带宽块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与所述带宽块的第一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与所述带宽块的第一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在所述第一带宽比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比值阈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在频域上所跨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这样在不增加反馈资源开销情况下,从而减小获取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复杂度。在所述第一带宽比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比值阈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这样可以减小反馈资源开销。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反馈的资源数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与所述带宽块的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第一门限值的第一比值以及所述带宽块的带宽与第二门限值的第二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具体而言,第一比值、第二比值的确定方法可以依据实施例一中表1和表2给出的方式,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具体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这样可以平衡获取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复杂度与反馈开销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的带宽的第二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的带宽的第二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第二带宽比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比值阈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这样在不增加反馈资源开销情况下,从而减小获取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复杂度。
在所述第二带宽比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比值阈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这样可以减小反馈资源开销。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反馈的资源数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第一尺寸以及第二尺寸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其中,所述第一尺寸为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确定的码本矢量的尺寸,所述第二尺寸为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的码本矢量的尺寸。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第一尺寸以及第二尺寸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在所述第一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尺寸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在所述第一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其中,所述指示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位映射方式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其中,每个比特对应的频域单位的大小由网络侧节点指示;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以及频带带宽;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以及终止位置;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以及频带带宽。其中,对应于第二指示信息,第一目标频带为从所述起始位置开始频带带宽为所述频带带宽的连续频带;其中,对应于第三指示信息,第一目标频带为从所述起始位置开始至所述终止位置结束的连续频带;其中,对应于第四指示信息,第一目标频带为在所述终止位置结束的频带带宽为所述频带带宽的连续频带。
具体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确定指示信息,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确定指示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获取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方式,其中,所述确定指示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之一: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这样可以由由第一通信节点来平衡复杂度与开销,取得系统的综合效果。
具体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频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频带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起止位置以及频带带宽;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以及频带长度;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以及终止位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在频域上的连续性。
具体地,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频带信息还包括:用于通过位映射方式指示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第五指示信息;根据第五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相等。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频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相等。例如,根据以下第二目标频带的频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相等,所述频带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起止位置以及频带长度;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以及频带长度;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以及终止位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在频域上的连续性。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包括:第一目标频带根据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确定。
例如,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为位映射,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相等。又例如,
第二目标频带通过如下之一的方式被指示,以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
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被指示起始位置及长度;
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被指示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
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被指示在频域上连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包括: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与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相关联。
例如,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确定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例如,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例如,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同时存在。这样,可以用一份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的开销,同时指示出第二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达到节省资源开销的效果。
再例如,所述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与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相关联,包括:所述相关联的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包括以下之一:
第二目标频带被配置起始位置及长度确定;
第二目标频带被配置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确定;
第二目标频带被配置在频域上连续;
这样可以减小获得待反馈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复杂度。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码本类型确定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例如,码本类型确定第二目标频带被指示的方式为以下之一:
第二目标频带被配置起始位置及长度确定;
第二目标频带被配置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确定;
第二目标频带被配置在频域上连续。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
处理模块804,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806,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信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902,用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904,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5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
S2,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
S3,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或,
S1,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
S2,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具体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
S2,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
S3,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或,
S1,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
S2,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硬件结构框图。应用于上述描述的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如图10所示,该硬件结构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0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02(处理器10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04,可选地,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硬件结构10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硬件结构1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硬件结构10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公开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具体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公开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二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二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二信号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信息组成;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预先设置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和/或所述第二目标频带进行位置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预先设置的起始位置信息,预先设置的终止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和/或所述第二目标频带进行位置确定,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起始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或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进行确定,和/或,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终止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或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进行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目标频带根据第二目标频带确定,包括以下之一:
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相等;
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组成;
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
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
第一目标频带与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相等;
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组成;
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
第一目标频带由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比第二目标频带起始位置低的频带及比第二目标频带终止位置高的频带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以下之一:
第二目标频带在频域上的非连续性指示第一目标频带包括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
第一目标频带包括在频域上非连续的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以及带宽块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其中,所述带宽块为工作载波中的连续频带,包括所述第二目标频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以及带宽块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与所述带宽块的第一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与所述带宽块的第一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第一带宽比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比值阈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在所述第一带宽比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比值阈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反馈的资源数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与所述带宽块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第一门限值的第一比值以及所述带宽块的带宽与第二门限值的第二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的带宽的第二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带宽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的带宽的第二带宽比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第二带宽比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比值阈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在所述第一带宽比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比值阈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反馈的资源数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第一尺寸以及第二尺寸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其中,所述第一尺寸为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确定的码本矢量的尺寸,所述第二尺寸为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的码本矢量的尺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第一尺寸以及第二尺寸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第一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尺寸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
在所述第一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等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
16.根据权利要求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其中,所述指示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位映射方式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其中,每个比特对应的频域单位的大小由网络侧节点指示;
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以及频带带宽;
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以及终止位置;
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以及频带带宽。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确定指示信息,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确定指示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获取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的方式,其中,所述确定指示信息包括以下其中之一: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所跨频带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频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频带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以及频带长度;
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终止位置以及频带长度;
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起始位置以及终止位置;
所述第二目标频带在频域上的连续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的频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带与所述第二目标频带相等。
20.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二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二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二信号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二信号状态信息组成;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二信号状态信息。
22.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通信节点中,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23.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通信节点中,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频带,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目标频带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目标频带对应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号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一信号状态信息。
2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19,20-21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25.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19,20-21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910750043.4A 2019-08-14 2019-08-14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接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0828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0043.4A CN111082841A (zh) 2019-08-14 2019-08-14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接收方法及装置
EP20853393.5A EP4016862A4 (en) 2019-08-14 2020-08-13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PCT/CN2020/108879 WO2021027868A1 (zh) 2019-08-14 2020-08-13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7/632,814 US20220321187A1 (en) 2019-08-14 2020-08-13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0043.4A CN111082841A (zh) 2019-08-14 2019-08-14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2841A true CN111082841A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10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0043.4A Pending CN111082841A (zh) 2019-08-14 2019-08-14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1187A1 (zh)
EP (1) EP4016862A4 (zh)
CN (1) CN111082841A (zh)
WO (1) WO202102786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7868A1 (zh) * 2019-08-14 2021-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24046215A1 (zh) * 2022-08-27 2024-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86964A1 (en) * 2012-04-27 2013-10-31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figuring CSI-RS for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995857A (zh) * 2013-12-31 2015-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026953A1 (en) * 2014-04-03 2017-01-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si repor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8601084A (zh) * 2018-01-12 2018-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频带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70057A4 (en) * 2011-01-27 2017-06-28 LG Electronics Inc.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ulti-node system
EP2930968B1 (en) * 2012-12-09 2019-02-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027396B2 (en) * 2015-11-04 2018-07-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measuring CSI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s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7404344B (zh) * 2016-05-20 2021-10-1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8201456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tial band configuration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10511411B2 (en) * 2018-01-12 2019-12-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ban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1082841A (zh) * 2019-08-14 2020-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0535509A (zh) * 2019-08-16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反馈和接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86964A1 (en) * 2012-04-27 2013-10-31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figuring CSI-RS for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995857A (zh) * 2013-12-31 2015-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026953A1 (en) * 2014-04-03 2017-01-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si repor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8601084A (zh) * 2018-01-12 2018-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频带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714287 On partial bands and CSI acquisi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12 August 2017 (2017-08-12), pages 1 - 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7868A1 (zh) * 2019-08-14 2021-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24046215A1 (zh) * 2022-08-27 2024-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16862A1 (en) 2022-06-22
EP4016862A4 (en) 2022-10-19
WO2021027868A1 (zh) 2021-02-18
US20220321187A1 (en)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4884B (zh) 一种用于终端设备能力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611384B2 (en) Beam training based on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1974305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via multi-beam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side device
US11659568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KR20190099219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네트워크 기기 및 단말 기기
KR20200044092A (ko) 자원 블록 그룹의 구획 방법 및 사용자 단말
IL271063B2 (en) A method for allocating bandwidth and a device
US11129177B2 (en)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082841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1196522B2 (en) Enhanc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cheme
CN110351843B (zh) 资源分配指示方法、资源分配获取方法、基站及用户终端
CN108513728B (zh) 系统信息发送方法、系统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818711B (zh) 一种bundling大小确定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2054831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2512106B (zh) 一种上行功率分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86967A (zh) 无线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589279A (zh) 波束上报方法及终端
CN11141669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5119258A (zh) Csi反馈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31677A (zh) 参考信号的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EP3641207B1 (en) Method,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for indicating pilot precoding mode
WO2024093917A1 (zh) 时域信息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2187320B (zh) 一种天线端口确定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7955531A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90173531A1 (en) Multi-cell coord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