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0056A - 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0056A
CN111080056A CN201911079438.2A CN201911079438A CN111080056A CN 111080056 A CN111080056 A CN 111080056A CN 201911079438 A CN201911079438 A CN 201911079438A CN 111080056 A CN111080056 A CN 111080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detection mechanism
capability
analysis
data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94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0056B (zh
Inventor
刘振
吴宏波
张达
魏力强
段昕
张姿姿
梁博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10794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0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0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0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0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0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数据读入模块、数据匹配模块、数据模型差异化分析模块和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所述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包括体系建设方案生产模块和设备建设方案生产模块。本发明针对当下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发挥不足等难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适用于国网电力物资检测机构标准化体系建设与电力物资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综合能力提升建设。

Description

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全景质控业务链中的质量检测能力优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由于检测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滞后、检测与存储地理位置的分离,省公司中心库难以实时掌握各检测机构的信息,增加了抽检工作的成本和风险。检测任务的不可控性增加,造成了检测工作周期长、成本高的现状。此外,由于省公司中心库在抽检任务分配、检测设备规划、检测资源分配中缺少科学的指导,造成了部分检测资源分配不合理、利用率低等现象。因此统筹平衡各个检测基地的检测资源,开展省公司中心库检存一体化建设,提升物资抽检效率,对系统内检测基地的能力承载与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展示,共享检测资源,实现检测任务智能分配,优化检测基地能力配置成提升检测能力的重要途经。
国网电力物资检测机构建设和能力评估主要是借鉴国内外相关检测机构的机构建设和能力评估,并在逐步放松管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1993年《产品质量法》颁布以后,国家加大了产品质量监督的力度,国家和地方更是加大了投入力度。一方面,我国对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需要获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CMA,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的认可,才能从事质量检验检测行业。另一方面,自2015至今,我国电力物资需求迅猛发展,依托电科院对入网电力物资的检测能力逐渐不能完全满足电网对物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因此依托电科院电力物资检测技术,依据我国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体系,建立省市两级检测中心体系成为了未来电力物资检测机构发展方向。
而国外对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的评价和能力优化,即实验室综合能力评价及优化,主要通过实验室认可来进行评价。ISO/IEC 17011:2004对认可给出了定义:“正式表明合格评定机构具备实施特定合格评定工作的能力的第三方证明”。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SO)制定了ISO/IEC导则25《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及优化的准则,经过了十多年的实践验证,在1999年公布了国际标准ISO/IEC 17025:1999作为对ISO/IEC导则25的修订,并在其基础上于2005公布了ISO/IEC17025:2005。目前,ISO/IEC 17025:2005标准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成为实验室能力评价及优化的通用标准。
ISO/IEC 17025:2005之所以能够得到国外发达国家的认可,并成为国际标准,是因为其釆用了科学的方法对检测实验室的能力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的25个评价要素全面覆盖了检测实验室的能力要求,并通过了国际社会的实践验证。但是,该标准只能作为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标准,而不能成为检测机构综合能力水平评价的标准。而且不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检测机构的发展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如果能在对检测机构资质按照ISO/IEC17025:2005标准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将对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健康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当下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发挥不足等难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适用于国网电力物资检测机构标准化体系建设与电力物资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综合能力提升建设。
本发明通过检测机构数据模型的标准化读入,对检测机构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并结合本发明给出的技术路线,生成一套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减少设备冗余,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为检测机构的综合能力提升提供科学的意见与指导。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系统,其包括数据读入模块、数据匹配模块、数据模型差异化分析模块以及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所述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包括体系建设方案生产模块和设备建设方案生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读入模块处理对象为人员组织、场所环境、设施设备、管理体系以及信息化。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模型匹配模块的数据来源为国网检测资源共享中心数据中心。
进一步的,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的评价依据为电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标准化建设导则。
进一步的,数据模型匹配模块用于对数据读取模块读入的数据模型,与国网监测资源共享平台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匹配,获取同等设备场所下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
一种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对数据读取模块读入的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匹配模块获取到的数据模型,分别进行检测效率的计算,记待处理检测机构实际检测效率为N,同等设备场所下的平均检测效率为M。
(2)比较M和N,若M>N,即该检测机构检测效率未达到同类型平均水平,则进行第三步操作,若否,即该检测机构检测效率高于同类型检测机构平均水平,则进行第四步操作;
(3)对目标检测机构进行体系建设,生成体系建设方案。
(4)对目标检测机构进行设备提升,生成设备建设方案。
进一步的,根据生产结果生产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
进一步的,步骤(1)中,平均检测效率M的计算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假设有S个同类型检测机构,检测效率为m1,m2,…,ms,平均检测效率M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63472330000031
式1中,S、ms和M分别为同类型检测机构个数、各点检测效率和平均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步骤(3)中,体系建设方案的生成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从国网监测资源共享平台数据中心获得超过实际检测效率超过M的检测机构数据模型;
(2)将获取的数据模型与目标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进行差异化分析;
(3)依据步骤(2)差异化分析结果生成体系建设方案。
进一步的,步骤(4)中,设备建设方案的生成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依据电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标准化建设导则与目标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分析目标检测机构的实际等级与更高等级的检测机构要求之间的设备容差;将获取的数据模型与目标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进行差异化分析;
(2)根据分析结果生成设备建设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供了一种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该模型通过标准化数据读入、数据匹配、数据模型差异化分析、与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构成一个整体优化模型,适用于国网电力物资检测机构标准化体系建设与电力物资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综合能力提升建设。为目标检测机构减少设备冗余,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为检测机构的综合能力提升提供科学的意见与指导。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标准化数据模型图。
图3本发明技术路线图。
图4为本发明检测机构能力等级评价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做出任何改动也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4所示,一种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系统,其包括数据读入模块、数据匹配模块、数据模型差异化分析模块以及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所述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包括体系建设方案生产模块和设备建设方案生产模块。数据模型差异化分析模块的处理数据为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读入模块处理对象为人员组织、场所环境、设施设备、管理体系以及信息化。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模型匹配模块的数据来源为国网检测资源共享中心数据中心。
进一步的,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的评价依据为电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标准化建设导则。
进一步的,数据模型匹配模块用于对数据读取模块读入的数据模型,与国网监测资源共享平台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匹配,获取同等设备场所下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
一种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对数据读取模块读入的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匹配模块获取到的数据模型,分别进行检测效率的计算,记待处理检测机构实际检测效率为N,同等设备场所下的平均检测效率为M。
(2)比较M和N,若M>N,即该检测机构检测效率未达到同类型平均水平,则进行第三步操作,若否,即该检测机构检测效率高于同类型检测机构平均水平,则进行第四步操作;
(3)对目标检测机构进行体系建设,生成体系建设方案。
(4)对目标检测机构进行设备提升,生成设备建设方案。
进一步的,根据生产结果生产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
进一步的,步骤(1)中,平均检测效率M的计算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假设有S个同类型检测机构,检测效率为m1,m2,…,ms,平均检测效率M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63472330000051
式1中,S、ms和M分别为同类型检测机构个数、各点检测效率和平均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步骤(3)中,体系建设方案的生成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从国网监测资源共享平台数据中心获得超过实际检测效率超过M的检测机构数据模型;
(2)将获取的数据模型与目标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进行差异化分析;
(3)依据步骤(2)差异化分析结果生成体系建设方案。
进一步的,步骤(4)中,设备建设方案的生成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依据电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标准化建设导则与目标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分析目标检测机构的实际等级与更高等级的检测机构要求之间的设备容差;将获取的数据模型与目标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进行差异化分析;
(2)根据分析结果生成设备建设方案。
1、模型的整体框架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主要分为数据读入模块、数据匹配模块、数据模型差异化分析模块和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等四部分,具体见图1所示。针对单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发挥不足,设备冗余或缺失等难题,生成一套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检测机构的综合能力提升提供科学的意见与指导。
与以往能力提升模型不同,该模型通过科学的数据差异化分析,并依据电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标准化建设导则生产检测能力提升意见。
2、能力提升模型的模块分析
2.1数据读入模块
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是检测资源能力可视化与能力优化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检测机构数据模型也是检测资源共享与能力提升的保障。国网电力物资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体系研究是要简繁适中,简便易行,尽量避免形成较为复杂的建设指标树。而且建设指标的选取要考虑到可行性,即尽量选取容易量化的建设指标,降低建设指标数据获取的困难程度。建设指标要细分到适当程度,建设指标既要易于获得,也要能充分反映出综合建设需求。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数据模型主要概括为人员组织、场所环境、设备设施、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等五个方面。
国网电力物资检测机构应确保其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接受诚信相关的培训,确保每位人员的能力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国网电力物资检验检测机构应有固定的、临时的、可移动的或多个地点的场所,确保其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检验检测标准或在技术规范。
实验室的检验检测工作中,绝大部分的检测项目都是通过仪器设备的采集和分析来完成的,这些仪器设备通常用于样品的采集、定容、培养和分析检测。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和测量灵敏度都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所以,应该选择技术性能良好、灵敏度满足检验标准、规范要求的仪器设备。
管理体系是指检验检测机构根据法律法规、标准或技术规范建立的管理体系,覆盖检验检测机构所有部门、所有场所和所有活动并有效实施的管理办法。
此外,信息化是指检测机构在日常运行中应用的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方法。
基于上述分析和考虑,本模型通过自主设计,进行一套数据模型的标准化读入,为后续分析提供稳定的依据。
2.2数据匹配模块
在国网电力物资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体系研究过程中应该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等原则。遵循客观规律,要有先进、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所选指标必须通过严格的调查和验证,能客观、准确的反映国网电力物资检测机构建设需要。各建设标准要科学、合理,具有代表性。只有科学的标准化建设体系才能客观、真实、有效的反映电力物资检测机构建设需要。
标准化建设体系要既能反映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的整体建设需要,概括出综合能力所有的建设要素的同时,还要能符合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的个性要求。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体系研究的全面性原则,既要求其建设体系内的各项建设指标都能够忠实于建设目标,保持与评价目标的一致,又能如实反映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体系研究的客观本质,使各项建设指标可以相互补充,进而实现建设目标的目的。
建设指标体系与建设目标的系统结构保持一致,应具有相应的系统结构。在电力物资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体系研究的过程中,要把握整体观念,从全局出发,建设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仅要能反映出各指标间的相互关联作用,还要能综合反映质量电力物资检测机构建设的水平。
此外,最为关键的一点,国网电力物资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体系研究的目的就是将其应用到现实活动中,能够解决某一现实性问题。因此,国网电力物资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体系研究是要简繁适中,简便易行,尽量避免形成较为复杂的建设指标树。而且建设指标的选取要考虑到可行性,即尽量选取容易量化的建设指标,降低建设指标数据获取的困难程度。建设指标要细分到适当程度,建设指标既要易于获得,也要能充分反映出综合建设需求。
鉴于此,本发明根据目标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等级,依照一定的原则,从国网检测资源共享数据中心抽调匹配同等级检测机构数据,进行数据对比。
数据模型差异化分析模块
分析现阶段国网电力物资检测机构的建设情况,全面梳理和分析检测机构建设分布情况、检测机构工作情况以及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现状,总结现有检测机构建设不足的方面。在同等级检测机构差异化分析的工作中,标准的评价指标与对比模型的选择之外,科学的差异化分析方法将对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提供的数据模型差异化分析方法,主要考虑层次3原则。由于国网电力物资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体系自身的多重性原因,在标准化建设体系构建时还要考虑到层次性原则。应用层次分析法将总指标分解一级建设指标,一级建设指标再分解成二级建设指标,组成树状的建设指标体系,通过各建设指标之间的有机结合,达到标准化建设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才能客观地全面实现电力物资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体系研究。
选取对数据读取模块读入的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匹配模块获取到的数据模型,分别进行检测效率的计算,记待处理检测机构实际检测效率为N,同等设备场所下的平均检测效率为M。
比较M和N,若M>N,即该检测机构检测效率未达到同类型平均水平,则对目标检测机构进行体系建设,生成一套体系建设方案。若否,即该检测机构检测效率高于同类型检测机构平均水平,则对目标检测机构进行设备提升,生成一套设备建设方案。该模块评价模型如图4。
2.4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
差异化分析的结果具有两极性,即检测机构实际能力不足与人为因素导致的实际能力发挥不足两种。因此,针对不同的评价结果,需考虑提供不同的建设方案。本模块生产结果依据管理体系建设和设备体系建设两个原则进行。
一方面,检验检测机构根据法律法规、标准或技术规范建立的管理体系,应当覆盖检验检测机构所有部门、所有场所和所有活动并有效实施。管理体系中应有本检验检测机构对诚信建设的相关要求。应建立措施避免管理体系与实际运行的脱节。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申诉、投诉处理程序,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特别是有关诚信方面的申诉、投诉应有程序化的有效处理。检验检测机构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时,应关注对诚信建设的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应将其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制订成文件,管理体系文件应传达至有关人员,并被其获取、理解、执行。
管理体系主要在总则和目标方针的指导下实现质量控制、合同控制、工作控制、技术控制和服务控制。
另一方面,在实验室的检验检测工作中,绝大部分的检测项目都是通过仪器设备的采集和分析来完成的,这些仪器设备通常用于样品的采集、定容、培养和分析检测。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和测量灵敏度都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所以,应该选择技术性能良好、灵敏度满足检验标准、规范要求的仪器设备,这对于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有积极意义。
凡是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计量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经检定/校准合格,对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应对其进行维护和进行期间核查。除此之外,检测中心应在设备设施的配备、维护、管理、控制、故障处理、标准物质等六个方面满足相应的要求。
基于以上原则,本模块最终生产一套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
3、模型应用方法
现阶段由于检测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滞后、检测与存储地理位置的分离,省公司中心库难以实时掌握各检测机构的信息,增加了抽检工作的成本和风险。检测任务的不可控性增加,造成了检测工作周期长、成本高的现状。此外,由于省公司中心库在抽检任务分配、检测设备规划、检测资源分配中缺少科学的指导,造成了部分检测资源分配不合理、利用率低等现象。因此统筹平衡各个检测基地的检测资源,优化检测基地能力配置、提升检测能力迫在眉睫。本发明提供的电一种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主要分为数据读入模块、数据匹配模块、数据模型差异化分析模块和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等四部分。针对当下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发挥不足等难题,可以根据需求或实际情况生产相应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从而提供科学合理的后期运维决策。
本模型的应用场景,通过选择一个检测机构的实例,标准化读取该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并从国网检测资源共享平台数据中心中抽调同等级别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进行匹配。将抽调数据与实例数据分别进行数据模型差异化分析,并依据结果生产一套体系建设方案或设备建设方案,最终产出为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数据读入模块、数据匹配模块、数据模型差异化分析模块以及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所述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包括体系建设方案生产模块和设备建设方案生产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读入模块处理对象为人员组织、场所环境、设施设备、管理体系以及信息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模型匹配模块的数据来源为国网检测资源共享中心数据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生产模块的评价依据为电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标准化建设导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模型匹配模块用于对数据读取模块读入的数据模型,与国网监测资源共享平台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匹配,获取同等设备场所下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
6.一种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对数据读取模块读入的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匹配模块获取到的数据模型,分别进行检测效率的计算,记待处理检测机构实际检测效率为N,同等设备场所下的平均检测效率为M;
(2)比较M和N,若M>N,即该检测机构检测效率未达到同类型平均水平,则进行第三步操作,若否,即该检测机构检测效率高于同类型检测机构平均水平,则进行第四步操作;
(3)对目标检测机构进行体系建设,生成体系建设方案;
(4)对目标检测机构进行设备提升,生成设备建设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生产结果生产检测机构能力优化建设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平均检测效率M的计算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假设有S个同类型检测机构,检测效率为m1,m2,…,ms,平均检测效率M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263472320000021
式1中,S、ms和M分别为同类型检测机构个数、各点检测效率和平均检测效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体系建设方案的生成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从国网监测资源共享平台数据中心获得超过实际检测效率超过M的检测机构数据模型;
(2)将获取的数据模型与目标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进行差异化分析;
(3)依据步骤(2)差异化分析结果生成体系建设方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设备建设方案的生成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依据电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标准化建设导则与目标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分析目标检测机构的实际等级与更高等级的检测机构要求之间的设备容差;将获取的数据模型与目标检测机构的数据模型进行差异化分析;
(2)根据分析结果生成设备建设方案。
CN201911079438.2A 2019-11-07 2019-11-07 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系统 Active CN111080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9438.2A CN111080056B (zh) 2019-11-07 2019-11-07 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9438.2A CN111080056B (zh) 2019-11-07 2019-11-07 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0056A true CN111080056A (zh) 2020-04-28
CN111080056B CN111080056B (zh) 2023-10-24

Family

ID=70310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9438.2A Active CN111080056B (zh) 2019-11-07 2019-11-07 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005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0980A (zh) * 2015-11-27 2016-07-1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电网框架下的智能运营系统
CN106528722A (zh) * 2016-10-26 2017-03-22 南京能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电子装置设备数据模型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9301859A (zh) * 2018-09-10 2019-02-0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发电效率监测方法与系统
CN109543964A (zh) * 2018-11-07 2019-03-2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9978295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南京易司拓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驱动配电网的精益决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0980A (zh) * 2015-11-27 2016-07-1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电网框架下的智能运营系统
CN106528722A (zh) * 2016-10-26 2017-03-22 南京能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电子装置设备数据模型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9978295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南京易司拓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驱动配电网的精益决策系统
CN109301859A (zh) * 2018-09-10 2019-02-0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发电效率监测方法与系统
CN109543964A (zh) * 2018-11-07 2019-03-2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雷用东 等: "基层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0056B (zh)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3982B (zh) 一种基于设备异动的配电网可靠性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CN105426980B (zh) 一种配电网健康指数评估工程应用系统
CN108282026A (zh) 一种高压开关设备远程运维系统
CN111008193B (zh) 一种数据清洗与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1444169A (zh) 一种变电站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10837532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对充电桩窃电行为的检测方法
CN110968703B (zh) 基于lstm端到端抽取算法的异常计量点知识库构建方法及系统
Niu et al. Oper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levators based on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combination weighting method
CN116933010A (zh)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深度学习的负载率分析评价方法和系统
CN113420162B (zh)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设备运行链状态监测方法
CN114021808A (zh) 一种基于突发事件影响等级识别的电力资源配置方法
CN109902209B (zh) 一种基于空间智能的特种承压设备用户三维可视化方法
CN112651622A (zh) 一种电能量质量评估方法和系统
Zhang et al. Reliability evolution of elevators based on the rough set and the improved TOPSIS method
CN112257900A (zh) 一种基于结构方程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网架优化方法
CN111080056A (zh) 基于动静检测能力分析的单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方法及系统
CN110261693A (zh) 一种基于稳态采样技术的在线热力试验方法及系统
CN110298585B (zh) 一种变电站设备监控信息分层分级自动审核方法
KR101655850B1 (ko) 에너지기술 경쟁력 평가장치 및 그 평가방법
CN113592527A (zh) 一种电力市场数据实时监测方法
CN112270619A (zh) 基于大数据的变电设备智能精益检修管理系统
Wu et al.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Technical Standard Implementation Benefits in State Grid Corporation
Wu et al.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construction cost of line engineering and cost control strategy
Zeyong et al. Risk Assessment Mode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Electric Power Production Based on Big Data
CN113157824B (zh) 基于本体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