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9112A - 应用控制方法、应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应用控制方法、应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9112A
CN111079112A CN201911241569.6A CN201911241569A CN111079112A CN 111079112 A CN111079112 A CN 111079112A CN 201911241569 A CN201911241569 A CN 201911241569A CN 111079112 A CN111079112 A CN 111079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urrent user
user
application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15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79112B (zh
Inventor
陈伟浩
司梦雨
王新
石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15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9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9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9112A/zh
Priority to US16/899,901 priority patent/US11825300B2/en
Priority to EP20194009.5A priority patent/EP383250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79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9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06F21/12Protecting executable software
    • G06F21/121Restricting unauthorised execution of progr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09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ingle file or object, e.g. in a secure envelope, encrypted and accessed using a key, or with access control rules appended to the object itsel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7/00Speaker identification or verification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H04W12/35Protecting application or service provisioning, e.g. securing SIM application provisio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7Locking 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Bioeth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应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应用控制方法包括:当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对终端的预设应用加锁。通过本公开实施例,可以保护终端离开所属用户时,用户的隐私不被泄露,保证终端的使用安全,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应用控制方法、应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控制方法、应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越来越多地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场合。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
移动终端能够安装多种应用以实现多种功能,其中,特定的应用涉及用户的个人隐私或者敏感信息。当终端由非用户本人使用时,用户不希望其它用户对这些特定应用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应用控制方法、应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包括:当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对终端的预设应用加锁。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包括: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和/或语音识别;在当前使用用户人脸识别通过和/或语音识别通过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在当前使用用户的人脸识别未通过并且语音识别未通过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当终端的预设应用处于加锁状态,且获取到不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发送的解锁请求时,采集并存储不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的图像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包括:在终端的加速度变化过程符合由小增大至预设加速度阈值并由预设加速度阈值逐渐减小的变化过程时,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和/或在终端的位置变化距离在指定时间内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
在一实施例中,应用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时,保持终端的预设应用的解锁状态或加锁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应用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获取到人脸识别结果和/或语音识别结果后,结束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以及语音识别。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控制装置,应用控制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加锁模块,用于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对终端的预设应用加锁。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和/或语音识别;在当前使用用户人脸识别通过和/或语音识别通过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在当前使用用户的人脸识别未通过并且语音识别未通过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
在一实施例中,应用控制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当终端的预设应用处于加锁状态,且获取到不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发送的解锁请求时,采集并存储不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的图像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在终端的加速度变化过程符合由小增大至预设加速度阈值并由预设加速度阈值逐渐减小的变化过程时,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和/或在终端的位置变化距离在指定时间内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
在一实施例中,应用控制装置还包括:状态控制模块,用于在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时,保持终端的预设应用的解锁状态或加锁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人脸识别结果和/或语音识别结果后,结束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以及语音识别。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当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对终端的预设应用加锁。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开启预设应用时,需先对预设应用进行解锁,保护用户的隐私不被泄露,保证终端的使用安全,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应用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当前技术中,对于涉及用户的个人隐私或者敏感信息的特定应用,可以由终端的所有者预先对终端的特定应用进行加锁。在使用中,无论是终端的所有者还是其他用户,均需要进行相应地解锁后,对特定应用进行操作,过程繁琐。且在终端的所有者未能及时对特定应用进行预先加锁的情况下,会造成其它用户有意或无意打开特定应用的情况,造成用户个人隐私的泄露,给用户带来不便。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应用控制方法用于终端中。终端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或PC机等。本公开实施例对应用应用控制方法的设备种类不作限定。参阅图1所示,应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当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
本公开中,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终端可以是离开终端的所有者。
当终端离开终端的所有者时,即使用终端的当前用户非终端的所有者。此时,可以是存在需要对终端部分应用的使用权限进行限制。
当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确定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以确定当前使用用户是否为终端的所有者。
终端的所有者对终端具有控制权限,当前的使用用户不为终端的所有者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
在步骤S102中,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对终端的预设应用加锁。
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即当前使用用户非终端的所有者,对终端的预设应用进行加锁的操作。加锁的预设应用需要经过解锁才能在终端处进行操作。终端的预设应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由终端的所有者根据使用需要在终端预先自行设定。
当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终端的一个或多个预设应用切换为加锁状态。此时,当前使用用户在进行打开预设应用的操作时,需要先对预设应用进行解锁。解锁后的预设应用可以正常使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对终端的预设应用加锁。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开启预设应用时,需先对预设应用进行解锁,保护用户的隐私不被泄露,保证终端的使用安全,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和/或语音识别。
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和/或语音识别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可以是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或语音识别中的一种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
本公开实施例对进行人脸识别或语音识别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定。
人脸与人体的其它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等一样与生俱来,人脸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的良好特性为身份鉴别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声纹信息是生物信息的一种,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每个人具有特定的声纹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声纹识别确定不同的用户身份信息。
终端的所有者可以是在终端预先存储本人的面部图像。进行人脸识别时,通过终端的拍摄装置采集含有当前使用用户人脸的图像,将采集到的当前使用用户的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数据进行比对,当前使用用户的人脸图像和预设人脸数据匹配时,确定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
可以理解地,终端的所有者也可以在终端创建具有对预设应用的控制权限的用户组,预先存储用户组内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将采集到的当前使用用户的人脸图像与用户组内的预设人脸数据进行比对,当前使用用户的人脸图像和预设人脸数据匹配时,确定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便于用户开放亲友对预设应用的权限,当亲友使用用户所有的终端时,不需要额外的验证,给用户带来便利。
可以理解地,在先使用人脸识别确定当前使用用户是否具有控制权限时,通过人脸识别确定了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时,不再进行对当前使用用户的语音识别。在使用人脸识别无法确定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时,再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语音识别,在使用语音识别通过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
在某些场景下,由于当前用户的姿势、握持终端的姿态、光线等因素的影响,用户的人脸识别失败,误认为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和预设人脸数据不匹配。为了避免出现终端的所有者的人脸无法被识别的情况,可以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语音识别,语音识别通过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
终端的所有者可以是在终端预先录入、存储本人的声音信息。通过终端的语音识别装置采集的语音指令,将采集到的语音指令与预设语音信息所包含的声纹信息进行比对,当前使用用户的语音信息和预设语音信息数据匹配时,确定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
可以理解地,终端的所有者也可以在终端创建具有对预设应用的控制权限的用户组,预先录入、存储用户组内的用户的声音信息。将终端采集到的当前使用用户的语音指令与用户组内的预设语音信息进行比对,当前使用用户的语音信息和预设语音信息数据匹配时,确定当前用户的控制权限。
语音识别模块可以采用终端配置的语音助手功能模块,不额外增加成本。
在当前使用用户人脸识别通过和/或语音识别通过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
在使用人脸识别无法确定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时,再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语音识别,在使用语音识别仍未通过验证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以及语音识别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当前使用用户同时进行人脸识别以及语音识别,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
在当前使用用户的人脸识别未通过并且语音识别未通过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
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对终端的预设应用加锁。当前使用用户使用预设应用时,需要先进行解锁,解锁成功后可以正常使用预设应用。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应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S201中,当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
在步骤S202中,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对终端的预设应用加锁。
在步骤S203中,当终端的预设应用处于加锁状态,且获取到不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发送的解锁请求时,采集并存储不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的图像信息。
在当前使用用户的人脸识别未通过并且语音识别未通过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对终端的预设应用加锁。此时,当前使用用户非终端的所有者,也不具备预设应用的开启及操作权限。
例如,终端遗失或被盗抢时,当前使用用户进行尝试解锁预设应用恶意的操作,终端的摄像模块抓取当前使用用户的图像信息,拍照当前使用用户的人脸图像等。并将采集到不具有控制权限的图像保存在终端的相应位置,以便终端的所有者知悉终端的使用情况,及时处理,避免隐私泄露。
在一实施例中,在终端的加速度变化过程符合由小增大至预设加速度阈值并由预设加速度阈值逐渐减小的变化过程时,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
在终端的位置变化距离在指定时间内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
根据终端的运动状态信息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在确定终端发生用户之间的传递时,进行当前使用用户身份的判断,以进行终端预设应用的加锁控制。
终端当前使用用户发生改变,可以是发生在终端在用户之间进行传递后,在终端的传递过程中,终端的加速度变化过程可以是符合经过由0增大至加速度阈值,并由加速度阈值逐渐减小,减小至0的变化过程。加速度阈值可以是根据试验确定,预先设置。
终端中配置有陀螺仪、重力感应器等传感器以及协处理器,陀螺仪记录终端震动和移动的情况,重力感应器测量由重力引起的加速度,协处理器将陀螺仪和重力感应器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得到终端的运动数据。
终端中还可以设置常驻进程,获取终端的运动数据,运动数据包括终端运动的加速度数据。
可以是建立终端加速度值的运动变化模型,通过运动变化模型,获取终端运动的加速度曲线的斜率变化的阈值。在加速度曲线的斜率变化达到预设阈值时,判断终端发生传递,即存在当前用户的改变,以确定进行当前用户的控制权限的判断。
还可以指定时间内根据终端的位置变化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也可以根据终端的加速度状态信息并结合终端的位置变化信息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
可以理解地,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即终端在不同使用用户之间的传递,终端在指定时间,例如极短的时间内,位置变化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此时,终端的位置变化与用户自身改变握持终端时,终端在指定时间内,位置变化的距离是存在差别的。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WiFi定位等终端的定位技术,根据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例如极短时间内的位置变化、结合发生位置变化的时间,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进而进行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的判断。使得对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地判断更加准确。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应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S301中,当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
在步骤S302中,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对终端的预设应用加锁。
在步骤S303中,在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时,保持终端的预设应用的解锁状态或加锁状态。
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也可以是终端的所有者位置变换或者终端的所有者进行运动、行进中等,此时不存在当前使用用户的变化。在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时,保持终端的预设应用的解锁状态或加锁状态。终端所有者对于预设应用开启时的操作不发生变化,不影响终端所有者的正常使用,提升用户体验。
图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应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S403中,在获取到人脸识别结果和/或语音识别结果后,结束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以及语音识别。
在当前使用用户人脸识别通过或语音识别通过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在当前使用用户的人脸识别未通过并且语音识别未通过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
为了降低终端的使用功耗,在获取到人脸识别结果和/或语音识别结果后,人脸识别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默认进入到休眠状态。当再次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人脸识别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再次被激活,进行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地判断。
基于一个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应用控制装置。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应用控制装置框图。如图5所示,应用控制装置500包括:确定模块510和加锁模块520。
确定模块510,用于当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
加锁模块520,用于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对终端的预设应用加锁。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510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和/或语音识别。
在当前使用用户人脸识别通过和/或语音识别通过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
在当前使用用户的人脸识别未通过并且语音识别未通过时,确定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
图6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应用控制装置框图。如图6所示,应用控制装置500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530。
图像采集模块530,用于当终端的预设应用处于加锁状态,且获取到不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发送的解锁请求时,采集并存储不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的图像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510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在终端的加速度变化过程符合由小增大至预设加速度阈值并由预设加速度阈值逐渐减小的变化过程时,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和/或在终端的位置变化距离在指定时间内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
图7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应用控制装置框图。如图7所示,应用控制装置500还包括:状态控制模块540。
状态控制模块540,用于在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时,保持终端的预设应用的解锁状态或加锁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510还用于在获取到人脸识别结果和语音识别结果后,结束对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以及语音识别。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应用控制装置600的框图。例如,装置6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8,装置6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602,存储器604,电源组件606,多媒体组件608,音频组件6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612,传感器组件614,以及通信组件616。
处理组件602通常控制装置6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608和处理组件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606为装置6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6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608包括在所述装置6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6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604或经由通信组件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612为处理组件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6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614可以检测到设备6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6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检测装置600或装置6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6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6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6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6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6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6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6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600的处理器6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如前所述的任一应用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应用控制方法包括:
当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
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对所述终端的预设应用加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包括:
对所述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和/或语音识别;
在所述当前使用用户人脸识别通过和/或语音识别通过时,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
在所述当前使用用户的人脸识别未通过并且语音识别未通过时,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在于,所述应用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的所述预设应用处于加锁状态,且获取到不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发送的解锁请求时,采集并存储所述不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的图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包括:
在所述终端的加速度变化过程符合由小增大至预设加速度阈值并由所述预设加速度阈值逐渐减小的变化过程时,确定所述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和/或
在所述终端的位置变化距离在指定时间内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时,保持所述终端的预设应用的加锁功能的当前设置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获取到人脸识别结果和/或语音识别结果后,结束对所述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以及语音识别。
7.一种应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时,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
加锁模块,用于在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时,对所述终端的预设应用加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的控制权限:
对所述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和/或语音识别;
在所述当前使用用户人脸识别通过和/或语音识别通过时,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
在所述当前使用用户的人脸识别未通过并且语音识别未通过时,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用户不具有控制权限。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应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在于,所述应用控制装置还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的所述预设应用处于加锁状态,且获取到不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发送的解锁请求时,采集并存储所述不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的图像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
在所述终端的加速度变化过程符合由小增大至预设加速度阈值并由所述预设加速度阈值逐渐减小的变化过程时,确定所述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和/或
在所述终端的位置变化距离在指定时间内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发生当前使用用户的变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控制装置还包括:
状态控制模块,用于在当前使用用户具有控制权限时,保持所述终端的预设应用的解锁状态或加锁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获取到人脸识别结果和/或语音识别结果后,结束对所述当前使用用户进行人脸识别以及语音识别。
13.一种应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
1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
CN201911241569.6A 2019-12-06 2019-12-06 应用控制方法、应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079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1569.6A CN111079112B (zh) 2019-12-06 2019-12-06 应用控制方法、应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6/899,901 US11825300B2 (en) 2019-12-06 2020-06-12 Application controlling method, application controll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EP20194009.5A EP3832504A1 (en) 2019-12-06 2020-09-02 Application controlling method, application controll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1569.6A CN111079112B (zh) 2019-12-06 2019-12-06 应用控制方法、应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9112A true CN111079112A (zh) 2020-04-28
CN111079112B CN111079112B (zh) 2022-06-03

Family

ID=70313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1569.6A Active CN111079112B (zh) 2019-12-06 2019-12-06 应用控制方法、应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25300B2 (zh)
EP (1) EP3832504A1 (zh)
CN (1) CN11107911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7996A (zh) * 2020-09-08 2021-01-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调整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6235A (zh) * 2013-04-23 2013-08-07 廖明忠 移动式显示牌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03413072A (zh) * 2013-07-27 2013-11-27 金硕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保护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86835A (zh) * 2014-05-23 2014-08-1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多用户场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46634A (zh) * 2016-09-26 2017-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隐私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70220750A1 (en) * 2016-02-01 2017-08-03 Dex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cision support using lifestyle factors
CN107077550A (zh) * 2014-04-07 2017-08-18 眼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用户验证的生物联系
CN107066274A (zh) * 2017-04-01 2017-08-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EP3270313A1 (en) * 2016-07-12 2018-01-17 Vestel Elektronik Sanayi ve Ticaret A.S. Optical authorization method for programs and files
CN107979701A (zh) * 2017-11-28 2018-05-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8563387A (zh) * 2018-04-13 2018-09-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416079A1 (de) * 2017-06-16 2018-12-19 Connexcom Ag Computerimplementiertes verfahren und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zur zugangssteuerung eines endgerä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9089B2 (en) * 2010-11-29 2013-11-19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measuring impacts in handheld devices using an acoustic transducer
US9076008B1 (en) * 2011-06-27 2015-07-0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ntent protection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031585A1 (en) * 2011-07-29 2013-01-31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40019253A1 (en) * 2012-07-10 2014-01-16 Richard Ricasat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and displaying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content with a lock screen
KR20140026887A (ko) * 2012-08-23 2014-03-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장치에 연결되는 외부 장치에 따른 어플리케이션 목록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04007809B (zh) * 2013-02-27 2017-09-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EP2908549A1 (en) * 2014-02-13 2015-08-19 Oticon A/s A hearing aid device comprising a sensor member
US20150358333A1 (en) * 2014-06-04 2015-12-10 Grandios Technologies, Llc Geo-location and biometric presence security
US9844700B1 (en) * 2015-06-14 2017-12-19 Grady Burleson, Jr. Avalanche self-rescue device
US10123298B1 (en) * 2015-12-04 2018-11-06 Polaris Wireless, Inc. Estimating the location of a wireless terminal based on detection of whether it is moving or stationary
US11132439B2 (en) * 2016-11-30 2021-09-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migrating an actor instance
US10432595B2 (en) * 2017-03-08 2019-10-01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ecure session creation system utililizing multiple keys
US20190098009A1 (en) * 2017-09-28 2019-03-28 Michael Dong Le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on using 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server and device application
US20200045042A1 (en) * 2018-08-04 2020-02-06 For Long Life Corp Physical activity assessment system
US10956595B2 (en) * 2018-08-16 2021-03-23 Super Auth, Inc. User access management from anywhere and prevent intruders by notifying the users after a predetermined time interval
US10681205B1 (en) * 2018-12-18 2020-06-09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nlocking a mobil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6235A (zh) * 2013-04-23 2013-08-07 廖明忠 移动式显示牌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03413072A (zh) * 2013-07-27 2013-11-27 金硕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保护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033364A1 (en) * 2013-07-27 2015-01-29 Golden Vast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tection of Application Software
CN107077550A (zh) * 2014-04-07 2017-08-18 眼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用户验证的生物联系
CN103986835A (zh) * 2014-05-23 2014-08-1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多用户场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220750A1 (en) * 2016-02-01 2017-08-03 Dex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cision support using lifestyle factors
EP3270313A1 (en) * 2016-07-12 2018-01-17 Vestel Elektronik Sanayi ve Ticaret A.S. Optical authorization method for programs and files
CN106446634A (zh) * 2016-09-26 2017-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隐私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66274A (zh) * 2017-04-01 2017-08-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EP3416079A1 (de) * 2017-06-16 2018-12-19 Connexcom Ag Computerimplementiertes verfahren und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zur zugangssteuerung eines endgeräts
CN107979701A (zh) * 2017-11-28 2018-05-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8563387A (zh) * 2018-04-13 2018-09-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OSIP MUSIC等: "《Is it possible to detect mobile phone user"s attention based on accelerometer measurment of gait pattern?》", 《2013 IEEE SYMPOSIUM ON COMPUTERS AND COMMUNICATIONS (ISCC)》, 6 March 2014 (2014-03-06), pages 522 - 527 *
李辰成: "《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运动量传感信号分析及应用》", 《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1 May 2013 (2013-05-31), pages 136 - 78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7996A (zh) * 2020-09-08 2021-01-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调整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25300B2 (en) 2023-11-21
CN111079112B (zh) 2022-06-03
EP3832504A1 (en) 2021-06-09
US20210176630A1 (en) 202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6082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cking file
US990477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cking file
EP301276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terminal anomaly
CN105975828B (zh) 一种进行解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50995B (zh) 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9557999B (zh) 亮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064000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acquiring terminal information
US10102505B2 (en) Server-implemented method, terminal-implemen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business card information
US992409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iris image
CN106357934B (zh) 锁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515224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rinting information
US10313537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medium for sharing photo
EP3246850A1 (en) Image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6126082B (zh) 控制终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491236A (zh) 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11079112B (zh) 应用控制方法、应用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133551B (zh) 指纹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2437189A (zh) 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6980454B (zh) 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5721506B (zh) 用于账号防盗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88533B (zh) 一种防止异常解锁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7911535A (zh) 调整自动锁屏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59888B (zh) 终端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492365B (zh) 指纹信息的标识方法及装置
WO2023245357A1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