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5815B - 工作平台系统及安装工作平台系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作平台系统及安装工作平台系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5815B
CN111065815B CN201880054563.5A CN201880054563A CN111065815B CN 111065815 B CN111065815 B CN 111065815B CN 201880054563 A CN201880054563 A CN 201880054563A CN 111065815 B CN111065815 B CN 1110658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celle
platform
main beam
main
work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45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65815A (zh
Inventor
T·索伦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vision Energy Denmark ApS
Original Assignee
Envision Energy Denmark Ap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vision Energy Denmark ApS filed Critical Envision Energy Denmark ApS
Publication of CN111065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5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65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5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10Assembly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for erecting wind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4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or for buildings of particular shape, e.g. chimney stacks or pyl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50Maintenance or rep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30/00Manufacture
    • F05B2230/60Assembly methods
    • F05B2230/61Assembly methods using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lifting or ho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90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 F05B2240/91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on a stationary structure
    • F05B2240/916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on a stationary structure with provision for hoisting onto the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风力发电机(1)的工作平台系统(9)。还描述用于安装这样的工作平台系统的方法。风力发电机包括风力发电机塔架(2)、布置在风力发电机塔架顶部的机舱(4)。工作平台系统包括工作平台(10),该工作平台具有平台基座(11),平台地板(12)和附接到平台基座的栏杆(13)。为了高效地建立工作平台,该工作平台系统还包括:‑平台基座(11)中的第一配对连接装置。‑机舱的主结构(35)中的第二配对连接装置。‑两个主梁(28),每个梁包括在其第一部分(29)中的第一连接装置(31),用于与机舱主结构中的第一配对连接装置可释放地协作,并且还包括在其第二部分(30)中的第二连接装置(34)的,用于与平台基座(11)中的第二配对连接装置可释放地协作。

Description

工作平台系统及安装工作平台系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来说涉及风力发电机领域,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平台系统,该风力发电机包括风力发电机塔架、布置在风力发电机塔架顶部的机舱、以及具有至少两个风力发电机叶片的可旋转的转子,其中工作平台系统包括工作平台,该工作平台具有平台基座、平台地板和附连到平台基座的栏杆。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安装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平台系统的方法,该风力发电机包括风力发电机塔架、布置在风力发电机塔架顶部的机舱、以及具有至少两个风力发电机叶片的可旋转的转子,其中工作平台系统包括工作平台,该工作平台具有平台基座、平台地板和附连到平台基座的栏杆,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地面上组装平台基座、平台地板和栏杆,
-将组装好的平台基座、平台地板和栏杆置于靠近机舱盖的位置。
背景技术
如今,使用工作平台来进行与吊在起重机上的机舱盖或机舱开口有关的工作。
该系统难以在恶劣的天气下使用。而且,当在机舱处的不同元件上进行工作时,例如安装轴承时,难以相对于机舱固定平台。
普遍期望为在机舱工作的人获得更安全的工作条件。当有可能拥有更稳定的平台时,能够获得这种安全性。还期望获得一种工作平台,该工作平台可以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使用,以实现更有效的工作。
特别是关于力矩轴承的安装,一直期望在机舱的迎风侧具有更牢固的平台,在此处力矩轴承通过机舱盖中的开口安装在主结构中。
在US2013/0074337中已经公开了前序部分中提及的类型的系统和方法。然而,该文献没有公开用于将工作平台附连到机舱的主结构的梁。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更高效地使用的工作平台系统以及一种安装该工作平台系统的方法,该方法使得能够以高效的方式提供该工作平台。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该目的通过前序部分中提到的工作平台系统来实现,其特征在于:
该工作平台系统还包括:
-布置在工作平台处的第一紧固装置,
-位于机舱的主结构处的第一配对紧固装置,并且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配对紧固装置布置成可释放地协作,以将工作平台可释放地紧固至机舱的主结构,以及
-该工作平台系统还包括两个主梁,
-所述主梁设有第一连接装置,该第一连接装置布置在每个主梁的第一部分中,用于与机舱的主结构中的第一配对连接装置可释放地协作,以将主梁可释放地紧固到机舱的主结构,其中每个主梁的第一部分布置在机舱内部,并且其中每个主梁的第二部分延伸到机舱盖中的开口的外部,
-两个主梁设有第二连接装置,该第二连接装置布置在每个主梁的第二部分中,用于与平台基座中的第二配对连接装置可释放地协作,以将平台基座可释放地紧固到主梁,以及
-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配对紧固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一配对连接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工作平台中设置第一紧固装置,
-在主结构中设置第一配对紧固装置,
-在地面或机舱中设置两个主梁,
-可能将主梁从地面提升到机舱,
-布置主梁,其中将每个主梁的第一部分布置在机舱内部,并且其中每个主梁的第二部分延伸到机舱盖中的开口的外部,
-通过布置在每个主梁的第一部分中并布置成与机舱的主结构中的第一配对连接装置可释放地协作的第一连接装置,将主梁可释放地紧固到机舱的主结构上,使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配对紧固装置可释放地咬合,
-将组装好的平台基座、平台地板和栏杆提升到机舱,
-将平台基座布置在主梁的延伸到机舱盖中的开口外部的第二部分上,以及
固定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配对紧固装置之间的咬合,从而通过布置在每个主梁的第二部分中且布置成与平台基座中的第二配对连接装置可释放地协作的第二连接装置将平台基座可释放地紧固到主梁,从而将工作平台可释放地紧固到机舱的主结构。
利用本发明,可以在地面准备工作平台,然后将工作平台提升到机舱。
工作平台由起重机布置在机舱的前面。机舱中的技术人员可以定位工作平台,例如,通过抓住安装在工作平台上的带子,或直接抓住平台并引导固定装置咬合。为此,通常使用船钩。
当对准紧固装置时,可以使紧固装置咬合,由此工作平台相对于机舱的主结构被安装在固定位置。
能够使用紧固装置的不同实施例。稍后将对此进行解释。
所有紧固装置的共同优势在于,它们旨在用于可释放的协作。因此,紧固能够导致咬合,以将工作平台紧固到机舱的主结构,并且在平台被使用之后,可以以容易的方式松开紧固装置并将工作平台带到地面,在此之后,很容易拆卸该工作平台或与另一个风力发电机结合重复使用该工作平台。
本发明可以获得在地面组装工作平台的优点、以及在使用工作平台时使工作平台固定到机舱的主结构的优点。
在工作平台上要完成的典型工作是力矩轴承的维护、安装和拆卸。然而,机舱中的发电机和其他设备上的工作也可以从工作平台上进行。
因此,工作平台通常将布置在机舱的前面、在使用风力发电机时主轴延伸穿过的开口的前面的位置。然而,也可能具有如下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工作平台相对于机舱结构中的其他开口被附连,其中,希望通过该开口进行工作。
在使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配对紧固装置咬合之后,将实现咬合的固定。因此,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偶然和意外地松开该咬合。因此,将工作平台牢固地固定到机舱的主要结构上。然而,用于固定紧固装置之间的咬合的固定装置是可释放的。下面将解释不同的固定装置。
由于使用了两个紧固到机舱主结构上的主梁,因此工作平台特别有效。在安装工作平台时,主梁可以存放在机舱中,也可以提升到机舱上。
在定位主梁期间,机舱内的技术人员可以以正确的方式定位两个主梁。当主梁的第一部分连接到机舱的主结构时,主梁将被附连到机舱的主结构。
当通过主梁的第一部分附连两个主梁时,每个主梁中的第二部分将延伸到机舱盖中开口的外部。该开口可以是将要安装力矩轴承的开口。
在将主梁的第二部分延伸到机舱外部之后,可以用起重机提升已在地面组装好的工作平台系统。工作平台系统被提升,并被配置成使平台基座与主梁的第二部分接触。此后,将工作平台系统连接到主梁的第二部分,例如,使用螺栓或固定销或其组合。
在这种情况下,螺栓将构成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使得在梁与工作平台和主结构之间的牢固咬合成为可能。
当使用主梁时,可以考虑将主梁构成机舱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紧固装置可被认为是布置在主梁的第二部分中的第二连接装置,并且该第二连接装置以可释放的方式与平台基座中的第二配对连接装置协作。
然而,在将主梁视为工作平台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则紧固装置将由第一连接装置构成,该第一连接装置位于每个主梁的第一部分中并且旨在与机舱的主结构中的第一配对连接装置可释放地协作。
如上所述,可以将主梁视为机舱的一部分或工作平台的一部分。在两种情况下,该实施例都将受益于上面已经说明的优点,即具有将工作平台附连到机舱的主结构上的简便快捷的过程。
附连之后,通常可以通过螺栓将主梁固定到工作平台和机舱上。但是,在使用工作平台期间,也可以使用其他固定构件,例如固定销等,将各个元件固定在一起。
平台基座具有两个通道,两个主梁的平行的第二部分可以进入其中。在将主梁部分布置在通道中之后,通过将各部分螺栓连接在一起来提供连接。
之后,工作平台可以设置有覆盖物。否则,可能在地面上在工作平台的侧面提供覆盖物。这将取决于天气情况。
两个主梁是相同的,并且将按照明确定义的程序一一安装。
如果将主梁提升至机舱,则将按以下方式进行提升。
在横梁的两端,均安装有带子。起重机必须抓住主梁的第二端,梁的第一端中的带子将被位于机舱中的技术人员抓住。这样的抓住可以通过使用船钩来实现。当梁的端部靠近机舱的主框架时,将主梁定向到正确的位置。这可以通过使梁上具有符号来辅助。这些符号可能例如表示它是左手或右手侧梁,并具有向上的标记以及相对于中心的方向的标记。
在起重机降低第二部分的同时,将主梁的第一部分导入主框架的开口中。这在梁基本水平时实现,从而能够滑入机舱的最终位置。为了避免损坏机舱开口前部的机舱盖的风险,可以在开口中设置较小的支撑梁。这些支撑梁将确保主梁不与机舱盖接触。
主梁被定向为使得第二部分延伸到机舱外部并平行。
两根梁之间的距离将是固定的,并由机舱内部的固定点和主梁的形状确定。
可以通过使用已经在机舱的主结构中设置的孔并使用螺栓将主梁固定到这样的现有孔上来实现连接。可替代地,可以在机舱的主结构中设置特定的安装孔。
在定位并固定主梁后,将组装形式的工作平台提升至机舱。
钩住布置在组装好的工作平台中的四条带子的起重机和标签线由地面技术人员控制。当平台靠近机舱时,机舱中的技术人员将使用船钩抓住绳索并引导平台在两个主梁上滑动,所述两个主梁进入平台基座中的通道中。
当平台处于最终位置时,可以用带子将平台临时固定在机舱上。然后就可以将起重机脱钩。此后,通过使用穿过孔的螺栓将平台连接到主梁,以将平台基座固定到主梁。
优选的是,将平台栏杆布置成具有三个侧面,并且一侧留出开口以便在机舱处工作。平台具有可移动的侧面,可以在需要时将其卸下。在这种情况下,栏杆可以存放在机舱内部。
此外,优选地,平台在平台的中心具有双地板。因此,根据在机舱进行的工作类型,可以获得不同高度的平台。当不使用时,可移动地板可以存放在平台或机舱中。
工作平台系统还可以包括顶部。顶部可以附连到平台的栏杆。
替代地,顶部可以直接连接至机舱。然后将通过机舱盖上的开口安装顶部。然后,支撑腿将通过开口进入并附连至机舱的主要部分。
当使用顶部时,优选的是,当顶部直接布置在机舱上时,可以调节高度,以在顶部和机舱盖之间获得最小的间隙。
主要结合两个主梁的使用来说明工作平台的结构。然而,使用钩的平台的实施例也将具有工作平台的相同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平台将不具有平台中的通道。
相反,平台可以具有布置在平台基座处的钩构件。这样的钩将构成第一紧固装置。然而,工作平台系统还可以具有工作平台中的另外的紧固装置、以及机舱的主结构中的另外的配对紧固装置。这样的另外的紧固装置和另外的配对紧固装置也可以是钩。这样的另外的紧固装置可以例如设置在平台底座中或平台地板中或附连在平台基座上的栏杆中。
除了上面提到的紧固装置之外,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例如,磁铁可以用作紧固装置。利用当今的磁技术,有可能具有足够的强度以获得工作平台到机舱的主结构的牢固附连。磁体可以是永磁体或电磁体。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特征在于每个主梁包括布置在所述主梁的第一部分的每一端处的脚,并且所述脚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
当系统以主梁为基础时,优选地布置脚,以便在梁与平台基座或机舱的主结构之间具有精确且明确定义的附连表面。机舱的主结构通常是机舱地板的一部分。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特征在于,主梁的第二部分是平行的。
已经提到,至少延伸到机舱外部的部分将是平行的。这使得工作平台更容易在附连到机舱的平行梁上滑动。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栏杆设置有第三连接装置,用于与平台基座中的第三配对连接装置协作,以便将栏杆可释放地紧固到平台基座。
使栏杆中的第三连接装置与平台基座中的第三配对连接装置协作,可以在不使用时拆卸平台以便于存放。同样,通过这样的构造,可以为一个相同的平台基座提供不同的栏杆。由此,可以使工作平台系统适应于不同种类的机舱和不同的开口。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特征在于,至少在平台的中心部分,设置有双地板。
利用双地板,可以为要完成的不同任务提供正确的工作位置。双层地板可以相对于平台基座以可调节的方式布置,以便具有用于上层地板的可调节的高度。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主梁的每一端布置有连接孔眼,用于安装带子,所述带子用于将所述主梁提升或降低至机舱。
如果在不使用平台时无法将主梁存储在机舱中,则使用连接孔可以容易地将主梁提升和降低至机舱。一只孔眼可以附连到起重机的钩上的带子上,另一只孔眼可以附连到带子上,当主梁在开口外部时,带子可以由机舱中的技术人员抓住。
然后,可以将主梁的端部摆动到机舱中,然后通过将钩降低到另一只孔眼,可以将主梁摆动并滑入机舱中以正确定位。
可以通过机舱中的技术人员来辅助滑动运动,这些技术人员将拉动附连到主梁端部的孔眼上的带子,该主梁端部首先摆动到机舱中。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连接装置以及第一和第二配对连接装置包括螺纹和螺栓连接。
第一和第二连接装置以及配对连接通常是螺纹和螺栓连接。其他连接也是可能的。然而,使用螺栓连接在机舱中是常见的,因此,螺纹和螺栓连接的使用将具有以下优点:机舱中已经存在用于提供连接的工具。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特征在于,第三连接装置和第三配对连接装置包括可伸缩地(telescopically)连接的管型材,该管型材设有孔和用于穿过所述孔进入的螺栓。
有利的是,可以从平台基座上拆卸栏杆。当具有第三连接装置和第三配对连接装置可伸缩地连接时,可以在存储期间将元件可伸缩地推入彼此。替代地,伸缩咬合可以仅是用于将栏杆安装到平台基座的一部分管的部分咬合。众所周知,提供不同直径的管,从而将会获得结构中的不同管元件之间牢固和正确的咬合。
应该提到的是,栏杆不一定需要仅由一个单一的管型材构成。栏杆的高度可以通过使用更多相互连接的管型材进行调整。
当将管子彼此固定时,将使用对齐的孔来容纳螺栓。该螺栓可以通过螺丝或如上所述的固定销来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固定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配对紧固装置之间的咬合。
实现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配对紧固装置之间的咬合的固定的步骤通常将被执行,然而,如果系统布置有由于重力而自锁的紧固装置,则可以省略该固定步骤。
该方法步骤对于结合基于使用主梁的上述实施例是必要的。安装工作平台系统的方法将取决于主梁的位置,无论它们是事先布置在机舱中还是布置在地面上。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主梁从地面提升到机舱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带子附连到主梁的每一端,
-通过附连至主梁的第二部分的端部的带子将主梁提升至机舱,
-由置于机舱中的人抓住主梁的第一部分的端部的带子,
-引导主梁的第一端进入机舱盖的开口,同时降低第二部分直到主梁水平,
-在进行紧固步骤之前,将主梁滑至其最终位置,以及
-对于第二主梁,重复上述步骤。
上面已经说明了主梁摆动和滑动到最终位置的好处。同样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该方法步骤仅在将主梁存储在地面上的情况下或者在首次将工作平台系统安装在风力发电机中的情况下才是必需的。因此,该方法步骤可以仅执行一次,并且在拆卸工作平台之后,可以将主梁存放在机舱中,供以后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覆盖物,以便覆盖所述平台的三侧,以及
-在将组装好的平台基座、平台地板和栏杆提升到机舱之前或之后,将覆盖物附连到栏杆上。
通常可以使用覆盖物,以便更广泛地使用工作平台。三个侧面和屋顶将被覆盖,然后留下面向机舱的一侧开口,可用于工作。因此,应进行工作的技术人员即使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也可以有效地工作。
附图说明
现在仅作为示例并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风力发电机的立体图,
图2示出不属于本发明一部分的操作平台系统的立体图,
图3示出与图2对应的立体图,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工作平台系统的实施例,
图4示出图2和3所示的工作平台的细节的部分立体图,
图5示出图2和3所示的工作平台的另一细节的部分视图,
图6示出了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带有主梁的机舱的局部视图,
图7示出了从机舱外部看到的部分侧视图,示出了从机舱伸出的主梁,
图8示出了安装在机舱上的工作平台系统从正面看到的部分立体图,
图9示出了从机舱的前侧看到的部分视图,其示出了将在工作平台上使用的顶部部分,以及
图10示出工作平台从地面提升到机舱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对附图进行逐一描述,并且在附图中看到的不同部分和位置将在不同附图中用相同的数字编号。特定附图中指示的所有部件和位置不一定都会与该附图一起讨论。
位置编号列表
1风力发电机
2风力发电机塔架
3地基
4机舱
5转子轮毂
6风力发电机转子叶片
7叶片的第一端(根端)
8叶片的第二端(尖端)
9工作平台系统
10工作平台
11平台基座
12平台地板
13栏杆
14第一紧固装置
15钩构件
16杆
17杆构件
18第一配对紧固装置
19基础部分
20孔
21上部
22开放空间
23外地板部分
24中心地板部分
25第一管型材
26第二管型材
27水平管型材
28主梁
29主梁的第一部分
30主梁的第二部分
31第一连接装置/脚
32螺栓
33开口
34孔
35主结构
36表面/地板
37支架
38螺栓
39孔
40力矩轴承
41顶部部分
42框架
43腿
44脚
45腿
46开口
47舱口
48覆盖物
49地面
50起重机
51钩
52带子
53孔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在图1中,看到典型的风力发电机1,包括安装在地基3上的塔架2。在塔架2的顶部,看到机舱4,其包括例如变速箱、发电机以及其他组件。在机舱4处,还安装了用于承载包括轮毂5和三个风力涡轮机转子叶片6的转子的轴。转子叶片6在称为转子叶片6的根端的第一端7处布置在轮毂5处。转子叶片6的第二端8构成尖端。
图2示出了不属于本发明一部分的工作平台系统9。该工作平台系统包括工作平台10。工作平台10包括平台基座11、平台地板12和附连到平台基座11的栏杆13。
工作平台系统还包括布置在平台基座11上的第一紧固装置14。第一紧固装置14包括钩构件15,该钩构件15由杆16组成,该杆16被附连在平台基座11中并且利用连接装置(未示出)与其连接。
在杆16从平台基座延伸的自由端处,布置向下定向的杆构件17以便建立钩15。
钩15与第一配对紧固装置18协作,第一配对紧固装置18布置成附连到机舱的主结构。第一配对紧固装置包括具有孔20的基础部分19,该基础部分19用于使螺栓穿过,第一配对紧固装置穿过该螺栓附连到机舱。此外,第一配对紧固装置包括比基础部分19薄的上部21。由此,在上部21与第一配对紧固件18附连到的机舱的主要部分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开放空间22。
该开放空间22构成其中可以布置杆19的眼部。这样,工作平台9将被钩到机舱的主结构上。
工作平台9包括双层地板,该双层地板具有第一外地板部分23和中心地板部分24。中心地板部分24布置成可以通过高度调节装置(未示出)被升高和降低。
平台基座11包括第一管型材25,第一管型材25用于保持构成栏杆13的一部分的第二管型材26。管部件可以可伸缩地进入对方,并且它们设置有孔35(见图5),在孔35中使用螺纹和螺栓将栏杆13固定到平台基座11。
第二管型材26在使用中将是基本竖直的,并且与基本水平的管型材27互连,以便产生牢固的栏杆。栏杆具有三个侧面,留下一侧敞开,该侧面将面对机舱。
图3中的工作平台对应于图2中的工作平台,并且工作平台的类似部件的解释将不会结合图3进行解释。
图3中示出的工作平台系统的实施例包括与图2所示的紧固装置不同的紧固装置。
图3公开了两个主梁28形式的第一紧固装置14。主梁28具有第一部分29和第二部分30。在第一部分29中,布置第一连接装置31。第一连接装置以脚的形式布置在主梁28的下侧。这些第一连接装置旨在与机舱的主结构中的第一配对连接装置协作(结合图6进行说明),由此主梁可以可释放地固定在机舱的主结构中。
第一配对连接装置将以孔53的形式提供,该孔与螺栓32协作,如图3所示,螺栓32穿过主梁和脚。当主梁28的第一部分29安装在机舱中时,第二部分30将延伸到机舱4中的开口33之外。如图6所示,两个第二部分30布置成平行延伸。
在每个主梁的第二部分30中,布置有孔34形式的第二连接装置。孔34用于容纳螺栓(未示出),该螺栓用于将第二部分30连接至平台基座11。
在主梁的端部设有开口53。在主梁的另一端(图中不可见)上设有相应的孔。在将主梁从地面提升到机舱的过程中,孔53将用作将带子连接到主梁两端的孔眼。这些带子和孔的使用在说明书的介绍部分中进行说明。可替代地,可以提供分开的孔眼。
图6和7示出附连在机舱中的主梁28。此处,示出了:主结构35包括表面或地板36,并且通过螺丝32将主梁的第一部分29附连至该表面。图6示出了从上方看到的情况,为了清楚,机舱的一部分被移除。
图7示出了从外部看的情况的侧视图。出现了主梁28的第二部分30以基本水平的定向布置。因此,该定向将通过使用脚31来改变,以适应机舱的倾斜。
图4示出了栏杆13的部分视图。在此,可以看到,水平管型材27与垂直管型材26连接。支架37(仅示出了一个)附连到垂直管型材26,并且用于支撑水平管型材27的端部。所述部件通过螺栓38相互连接。
图5示出垂直管型材26和第一管型材25的互连的部分视图,该第一管型材25是平台基座11的一部分。管型材25、26可伸缩地进入对方。设置有穿过管型材的孔39(仅示出了一个),以便通过螺纹和螺栓连接将管型材互连。
图8示出了从前侧观察的部分视图,其示出了塔架2顶部的机舱4,并且工作平台10附连到机舱的前侧。通过开口33,看到了力矩轴承40,该力矩轴承可以由位于平台地板12上的技术人员来维修。
所示的栏杆没有任何覆盖物。然而,可以提供覆盖物以覆盖包括管部分27的三个侧壁。这样的覆盖物可以附连到水平管部分27。由此,将确保位于工作平台10上的技术人员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图9示出了具有用于工作平台的顶部部分41的另一实施例。顶部部分也可以设置有盖(未示出)。
顶部部分41包括框架42,该框架42具有腿43,该腿43具有用于连接到机舱的主结构35的脚44。此外,腿45穿过开口46延伸进入机舱,以便提供对机舱主结构的其他部分的附连。在机舱4中,在覆盖物48中设有舱口47。应该在工作平台上工作的人员可以穿过舱口47并轻松进入工作平台。
图10示出了将工作平台9从地面49提升到机舱的情况。在该图中,也没有布置标签线,即使将使用这样的标签线来控制工作平台在提升和在机舱4前面的定位期间的运动。
使用具有钩子51的起重机50,该钩子51附连到与工作平台9连接的带子52上。
在说明书的介绍部分中解释了用于安装工作平台9的不同步骤。
注意,以上示出的实施例是示例,并且修改是可能的。也可以组合来自不同实施例的特征。

Claims (13)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平台系统,该风力发电机包括风力发电机塔架、布置在风力发电机塔架的顶部的机舱、以及具有至少两个风力发电机叶片的可旋转的转子,其中工作平台系统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具有平台基座、平台地板和附连到平台基座的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系统还包括:
-布置在工作平台处的第一紧固装置,
-位于机舱的主结构处的第一配对紧固装置,并且所述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配对紧固装置布置成可释放地协作,以将工作平台可释放地紧固至机舱的主结构,以及
-所述工作平台系统还包括两个主梁,
-所述主梁设有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布置在每个主梁的第一部分中,用于与机舱的主结构中的第一配对连接装置可释放地协作,以将主梁可释放地紧固到机舱的主结构,其中每个主梁的第一部分布置在机舱的内部,并且其中每个主梁的第二部分延伸到机舱盖中的开口的外部,
-两个主梁设有第二连接装置,该第二连接装置布置在每个主梁的第二部分中,用于与平台基座中的第二配对连接装置可释放地协作,以将平台基座可释放地紧固到主梁,以及
-所述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配对紧固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一配对连接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主梁包括布置在所述主梁的第一部分的每一端处的脚,并且所述脚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第二部分是平行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设置有第三连接装置,用于与平台基座中的第三配对连接装置可释放地协作,以便将栏杆可释放地紧固到平台基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平台的中心部分,设置有双地板。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主梁的每一端布置有连接孔眼,用于安装带子,所述带子用于将所述主梁提升或降低至机舱。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连接装置以及第一和第二配对连接装置包括螺纹和螺栓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装置和第三配对连接装置包括可伸缩地连接的管型材,该管型材设有孔和用于穿过所述孔进入的螺栓。
9.一种用于安装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平台系统的方法,该风力发电机包括风力发电机塔架、布置在风力发电机塔架的顶部的机舱、以及具有至少两个风力发电机叶片的可旋转的转子,其中工作平台系统包括工作平台,该工作平台具有平台基座,平台地板和附接到平台基座的栏杆,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地面上组装平台基座、平台地板和栏杆,
-将组装好的平台基座、平台地板和栏杆置于靠近机舱盖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工作平台中设置第一紧固装置,
-在主结构中设置第一配对紧固装置,
-在地面或机舱中设置两个主梁,
-将主梁从地面提升到机舱,
-布置主梁,其中将每个主梁的第一部分布置在机舱的内部,并且其中每个主梁的第二部分延伸到机舱盖中的开口的外部,
-通过布置在每个主梁的第一部分中并布置成与机舱的主结构中的第一配对连接装置可释放地协作的第一连接装置,将主梁可释放地紧固到机舱的主结构上,使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配对紧固装置可释放地咬合,
-将组装好的平台基座、平台地板和栏杆提升到机舱,
-将平台基座布置在主梁的延伸到机舱盖中的开口外部的第二部分上,以及
-固定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配对紧固装置之间的咬合,从而通过布置在每个主梁的第二部分中且布置成与平台基座中的第二配对连接装置可释放地协作的第二连接装置将平台基座可释放地紧固到主梁,从而将工作平台可释放地紧固到机舱的主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固定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配对紧固装置之间的咬合。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主梁从地面提升到机舱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带子附连到主梁的每一端,
-通过附连至主梁的第二部分的端部的带子将主梁提升至机舱,
-由置于机舱中的人抓住主梁的第一部分的端部的带子,
-引导主梁的第一端进入机舱盖的开口,同时降低第二部分直到主梁水平,
-在进行紧固步骤之前,将主梁滑至其最终位置,以及
-对于第二主梁,重复上述步骤。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覆盖物,以便覆盖所述平台的三侧,以及
-在将组装好的平台基座、平台地板和栏杆提升到机舱之前或之后,将覆盖物附连到栏杆上。
13.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提升工作平台系统并对其相对于机舱定位时,使用标签线。
CN201880054563.5A 2017-08-29 2018-08-27 工作平台系统及安装工作平台系统的方法 Active CN1110658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KPA201770649 2017-08-29
DKPA201770649A DK179935B1 (en) 2017-08-29 2017-08-29 Working platform system and a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working platform system
PCT/DK2018/050209 WO2019042510A1 (en) 2017-08-29 2018-08-27 WORK PLATFORM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WORK PLATFORM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5815A CN111065815A (zh) 2020-04-24
CN111065815B true CN111065815B (zh) 2021-05-25

Family

ID=65526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4563.5A Active CN111065815B (zh) 2017-08-29 2018-08-27 工作平台系统及安装工作平台系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65815B (zh)
DK (1) DK179935B1 (zh)
WO (1) WO20190425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8106A (zh) * 2021-11-24 2022-01-2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铁塔操作平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36696A (en) * 1937-04-17 1938-11-15 Safety Scaffold Corp Scaffold
EP1516846A2 (en) * 2003-09-19 2005-03-23 PERI, S.A. Sociedad Unipersonal Lifting device for lifting persons along the shaft of a wind generator.
WO2015160063A1 (ko) * 2014-04-15 2015-10-22 (주)케이렘 풍력발전기 유지보수용 플랫폼
CN205349623U (zh) * 2016-02-03 2016-06-29 石桥增速机(银川)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中更换风机齿轮箱的装置
EP3337939B1 (de) * 2015-08-21 2019-07-17 Fachhochschule Aachen Befahranlage für zylindrische und/oder konische oberfläch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5071B (zh) * 2010-06-09 2013-02-20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机组多功能平台及叶片拆卸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36696A (en) * 1937-04-17 1938-11-15 Safety Scaffold Corp Scaffold
EP1516846A2 (en) * 2003-09-19 2005-03-23 PERI, S.A. Sociedad Unipersonal Lifting device for lifting persons along the shaft of a wind generator.
WO2015160063A1 (ko) * 2014-04-15 2015-10-22 (주)케이렘 풍력발전기 유지보수용 플랫폼
EP3337939B1 (de) * 2015-08-21 2019-07-17 Fachhochschule Aachen Befahranlage für zylindrische und/oder konische oberflächen
CN205349623U (zh) * 2016-02-03 2016-06-29 石桥增速机(银川)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中更换风机齿轮箱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5815A (zh) 2020-04-24
DK179935B1 (en) 2019-10-14
DK201770649A1 (en) 2019-03-27
WO2019042510A1 (en) 2019-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69497B2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blade of a wind turbine
EP2640965B1 (en) Method for craneless wind turbine blade handling via a turbine hub
US9476403B2 (en) Wind turbine blade lowering apparatus
EP332907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tensioning tendon in a wind turbine tower
AU2003237665B2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dismounting components of a wind power plant
US9376291B2 (en) Heavy lif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824914B2 (ja) 風力タービンコンポーネントを移動させる方法、及び風力タービンコンポーネントを移動させる搬送システム
EP3032097A1 (en) Wind turbine tower with an elevator system
US11092139B2 (en) Rotor blade replacement system
CA2654273A1 (en) Lifting equipment for handling a wind turbine component and a method for handling a wind turbine component
EP3559441B1 (en) A method and an assembly for handing wind turbine blades
DK3042011T3 (en) PROCEDURE FOR INSTALLING TOWER INSTALLATIONS
EP3091223A1 (en) Up-tower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wind turbine rotor blade
CN111065815B (zh) 工作平台系统及安装工作平台系统的方法
EP2325415B1 (en) A guardrail system
DE102017128143B3 (de) Wartungsplattform zur Wartung von Einbauten in einem Turm für eine Windenergieanlage und Anordnung einer Wartungsplattform
EP2532879A1 (en) Assembly and/or maintenance of a wind turbine
EP4015435A1 (en) Method and guide apparatus for guiding a load being hoisted between a wind turbine platform and a nacelle
CN209430348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紧急救援装置
CN114180467A (zh) 一种拼装式起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