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5085B - 双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双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5085B
CN111065085B CN201911395663.7A CN201911395663A CN111065085B CN 111065085 B CN111065085 B CN 111065085B CN 201911395663 A CN201911395663 A CN 201911395663A CN 111065085 B CN111065085 B CN 1110650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 card
target
card
target sim
attach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56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65085A (zh
Inventor
钮远
顾燕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956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650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65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5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65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5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SIM卡发送的附着信息;附着信息至少包括附着时间戳以及目标字段,目标字段至少包括接入类型字段和/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当第一SIM卡的附着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第一SIM卡识别为第一目标SIM卡;从预先接收到的附着信息对应的SIM卡集合中,查找与第一目标SIM卡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第二SIM卡;从第二SIM卡中查找附着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二目标SIM卡;将第一目标SIM卡与查找到的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双卡识别的识别准确率,缩短识别周期。

Description

双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用户对多个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卡)卡的需求,终端厂商普遍推出了双卡终端。现有的双卡终端多为双卡单通终端,而双卡单通终端存在如下设计缺陷:当出现两卡并发业务时,一卡将处于在网状态,另一卡将处于脱网状态,即进入了双卡单通异常场景,例如,当一卡处于通话状态时,另一卡将处于无法接通状态。
当出现双卡单通异常场景时,用户往往会误解为网络问题,导致用户不满意,甚至向运营商投诉。运营商可以获取同一终端的双卡配对关系,然后基于双卡配对关系定位出异常原因,以应对上述双卡单通异常场景引发的投诉行为。由于同一终端的双卡存在“同机型、同步开机、同步位置更新”这一特征,运营商可以基于该特征将处于相同位置、开机时间相同且机型相同的两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以得到双卡配对关系,然而,该识别方法存在识别准确率较低,且识别周期较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双卡识别的识别准确率,缩短识别周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卡识别方法,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SIM卡发送的附着信息;所述附着信息至少包括附着时间戳以及目标字段,所述目标字段至少包括接入类型字段和/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
当所述第一SIM卡的附着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一SIM卡识别为第一目标SIM卡;
从预先接收到的附着信息对应的SIM卡集合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第二SIM卡;
从所述第二SIM卡中查找附着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二目标SIM卡;
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第一SIM卡的附着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一SIM卡识别为第一目标SIM卡,包括:
当所述第一SIM卡的接入类型字段缺少通用陆地接入标识时,或者,当所述第一SIM卡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取值为零时,或者,当在所述第一SIM卡的附着时间戳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所述第一SIM卡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时,将所述第一SIM卡识别为所述第一目标SIM卡。
可选的,所述定位信息包括:小区标识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中的类型分配码;
所述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第二SIM卡为附着时间戳处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附着时间戳之前的第二预设时段内、且小区标识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小区标识相同、且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中的类型分配码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类型分配码相同的SIM卡。
可选的,所述第二目标SIM卡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取值不为零的第二SIM卡;或者,
所述第二目标SIM卡为在附着时间戳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未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的所述第二SIM卡。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状态为失败时,记录呼叫失败时刻;
查找所述呼叫失败时刻是否属于所述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
在所述呼叫失败时刻属于所述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的情况下,标记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失败原因为双卡单通失败。
可选的,所述标记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失败原因为双卡单通失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携带有双卡单通失败的呼叫失败原因的通话记录推送至客服服务器;或者,
指示短信网关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目标SIM卡推送携带有双卡单通失败的呼叫失败原因的提醒短信。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监测到基站发送释放所述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释放指令时,提取所述释放指令携带的发送失败时刻;
获取所述基站在所述发送失败时刻之前最后一次向所述第一目标SIM卡发送数据的最终发送时刻;
在所述最终发送时刻属于所述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的情况下,标记所述基站释放所述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承载释放原因为通道占用导致异常释放,并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携带有通道占用导致异常释放的承载释放原因的承载释放记录推送至客服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双卡查询指令时,提取所述双卡查询指令携带的发送失败时刻;
在所述发送失败时刻属于所述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目标SIM卡占用通道的发送失败原因返回至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取消发送释放所述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释放指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卡识别装置,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SIM卡发送的附着信息;所述附着信息至少包括附着时间戳以及目标字段,所述目标字段至少包括接入类型字段和/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SIM卡的附着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一SIM卡识别为第一目标SIM卡;
第一查找模块,用于从预先接收到的附着信息对应的SIM卡集合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第二SIM卡;
第二查找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SIM卡中查找附着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二目标SIM卡;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
可选的,所述第一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SIM卡的接入类型字段缺少通用陆地接入标识时,或者,当所述第一SIM卡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取值为零时,或者,当在所述第一SIM卡的附着时间戳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所述第一SIM卡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时,将所述第一SIM卡识别为所述第一目标SIM卡。
可选的,所述定位信息包括:小区标识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中的类型分配码;
所述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第二SIM卡为附着时间戳处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附着时间戳之前的第二预设时段内、且小区标识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小区标识相同、且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中的类型分配码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类型分配码相同的SIM卡。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双卡识别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双卡识别方法。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双卡识别的识别准确率,缩短识别周期。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SIM卡的附着信息与第一预设条件,识别出第一SIM卡的类型,然后可以通过已识别出类型的第一SIM卡的定位信息,查找出与该定位信息相匹配的所有第二SIM卡,然后可以基于第二预设条件,在所有第二SIM卡中查找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SIM卡,即双卡中的另一张卡,从而实现了双卡识别。由于通过第二预设条件在所有第二SIM卡中一般只能查找出一张SIM卡,因此极大的提高了双卡识别的准确率,同时,可以通过一次识别处理完成双卡识别,大大缩短了双卡识别的识别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卡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监测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监测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推送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推送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推送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卡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运用“同机型、同步开机、同步位置更新”这一特征进行双卡识别时,通常会存在多张处于相同位置、开机时间相同且机型相同的SIM卡,这时,运营商通常在上述多张SIM卡中随机将两张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或者在一定周期内(通常七天以上)多次统计处于相同位置、开机时间相同且机型相同的各SIM卡这一事件的出现概率,然后将事件中出现概率最高的两张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以得到双卡配对关系。可以发现,上述随机识别双卡的方式存在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而上述通过概率统计确定双卡的方式,虽然相比于随机识别双卡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识别准确率,但是识别准确率还是较低,同时还带来了识别周期较长的问题。故而,现有的双卡识别方法存在识别准确率较低,而且识别周期较长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卡识别方法进行介绍。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卡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双卡识别方法包括:
S101、接收第一SIM卡发送的附着信息;附着信息至少包括附着时间戳以及目标字段,目标字段至少包括接入类型字段和/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在与运营商网络建立同步和接入的过程中,如终端开机过程,终端中安装的SIM卡会进行附着(Attach)流程,以上报自身的无线能力信息,如支持的接入类型、支持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类型。同时,在附着流程中,SIM卡会向运营商的信令设备发送相应的附着信息,如附着时间戳、与无线能力信息相关的各字段(可称为目标字段)。目标字段可以包括接入类型字段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包括这里未提到的与无线能力信息相关的其它字段,其中,接入类型字段可以表示为rat-Type,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可以表示为UMTS 1.28Mcps TD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Capability。这样,运营商的信令设备可以接收到归属于该运营商的任意SIM卡(可称为第一SIM卡)在附着流程中生成的附着信息。
S102、当第一SIM卡的附着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第一SIM卡识别为第一目标SIM卡。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信令设备在接收到第一SIM卡发送的附着信息后,可以判断该附着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然后可以基于判断结果对第一SIM卡的类型进行识别,得到第一SIM卡的类型,其中,SIM卡的类型可以是主卡或副卡,主卡是指双卡单通终端中位于主卡位置的SIM卡,相应的,副卡是指双卡单通终端中位于副卡位置的SIM卡。当第一SIM卡的附着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信令设备可以将第一SIM卡识别为第一目标SIM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条件可以配置为主卡识别条件或者副卡识别条件,考虑到副卡的数量少于主卡,第一预设条件可以配置为副卡识别条件,这样,对于主卡,信令设备可以无需进行下述流程,以节省信令设备的设备处理资源。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在第一预设条件配置为副卡识别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102的具体处理可以如下:当第一SIM卡的接入类型字段缺少通用陆地接入标识时,或者,当第一SIM卡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取值为零时,或者,当在第一SIM卡的附着时间戳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第一SIM卡伴随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流程时,将第一SIM卡识别为第一目标SIM卡。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接入类型字段可以包括多个标识,如通用陆地接入(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标识、演进型通用陆地接入(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可以表示为UMTS 1.28McpsTD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pability,其取值可以为0或其它数值,其中,取值为0,表示不支持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取值为其它数值,表示支持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由于双卡单通终端中副卡的无线能力信息小于主卡的无线能力信息,表现在副卡的接入类型字段不包括通用陆地接入标识,副卡不支持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因此,可以基于上述区别来识别副卡。另外,双卡单通终端中主副卡还具有如下特点:在附着时间戳之后的预设时段(可称为第一预设时段)内,副卡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而主卡未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因此,也可以基于上述是否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来识别副卡。
S103、从预先接收到的附着信息对应的SIM卡集合中,查找与第一目标SIM卡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第二SIM卡。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信令设备时刻都在接收来自各个SIM卡的附着信息,可以用SIM卡集合来统称信令设备接收到附着信息的这些SIM卡。信令设备在识别出第一目标SIM卡后,可以获取第一目标SIM的定位信息,该定位信息可以用于定位SIM卡,如SIM卡对应的基站信息。容易理解的是,由于双卡中的每张SIM卡共用一个终端,因此双卡中的每张SIM卡各自的定位信息相匹配,故而在识别出双卡中的一张SIM卡时,可以通过查找与该SIM卡定位信息相匹配的SIM卡,来缩小双卡中另一张SIM卡的查找范围。这样,信息设备可以在上述SIM卡集合中,对与第一目标SIM卡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SIM卡(可称为第二SIM卡)进行查找。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定位信息可以包括小区标识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中的类型分配码(Type AllocationCode,TAC),其中,小区标识是指SIM卡当前位置所对应的小区的标识;类型分配码是指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前八位编码,该编码可以用于区分终端的手机品牌和型号。容易理解的是,双卡中的每张SIM卡的小区标识和类型分配码均相同,故而可以通过小区标识和类型分配码来查找第二SIM卡。进一步的,考虑到小区标识和类型分配码均相同的SIM卡数量较多,还可以通过双卡各自的附着时间戳接近的特点来进一步减少第二SIM卡的数量。这样,可以设置符合如下条件的SIM卡为第二SIM卡,即符合附着时间戳处于第一目标SIM卡的附着时间戳之前的预设时段(可称为第二预设时段)内、且小区标识与第一目标SIM卡的小区标识相同、且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中的类型分配码与第一目标SIM卡的类型分配码相同的SIM卡为第二SIM卡。
S104、从第二SIM卡中查找附着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二目标SIM卡。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信令设备在查找到第二SIM卡后,可以在第二SIM卡中进一步查找附着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SIM卡(可称为第二目标SIM卡)。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条件与第一预设条件的识别对象相互对立,如果第一预设条件配置为副卡识别条件,则第二预设条件需配置为主卡识别条件。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条件可以配置为主卡识别条件。在前述副卡识别条件中提到,副卡的接入类型字段不包括通用陆地接入标识,副卡不支持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副卡在附着时间戳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故而,可以设置主卡识别条件为支持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或者,在附着时间戳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这样,第二目标SIM卡可以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取值不为零的第二SIM卡;或者,第二目标SIM卡可以为在附着时间戳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未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的第二SIM卡。
S105、将第一目标SIM卡与查找到的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信令设备在查找到第二目标SIM卡后,可以将第一目标SIM卡与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进一步的,信令设备可以对第一目标SIM卡和第二目标SIM卡的双卡关系进行存储,如记录有SIM卡IMEI、IMSI(International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号码以及状态更新时间戳的双卡配对关系表,可以参见表一。
表一
字段名称 字段说明
IMEI1 主卡IMEI
IMSI1 主卡IMSI
号码1 主卡号码
IMEI2 副卡IMEI
IMSI2 副卡IMSI
号码2 副卡号码
状态更新时间戳 最近一次识别到双4G终端主副卡对时间戳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步骤S105之后还可以进行如下处理:当监测到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状态为失败时,记录呼叫失败时刻;查找呼叫失败时刻是否属于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在呼叫失败时刻属于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的情况下,标记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失败原因为双卡单通失败。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运营商的信令设备可以对归属于该运营商的任意SIM卡的呼叫状态进行检测,SIM卡的呼叫状态可以分为呼叫成功和呼叫失败。如图2所示,SIM卡所在的终端可以与对应的基站进行语音、短信或数据流量等信息的传输,基站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述信息发送至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进而MME可以将这些信息传输至运营商网络。信令设备可以对基站与MME之间的语音类数据传输进行监测,以获取SIM卡当前的呼叫状态。具体的,信令设备可以通过S1口、Sgs口和SIM卡所在终端的应答状态来监测SIM卡的呼叫状态。具体的,当S1口监测到Paging,未监测到终端的业务请求时,可以识别SIM卡的呼叫状态为呼叫失败;当S1口监测到SIP Invite,未监测到终端的应答时,可以识别SIM卡的呼叫状态为呼叫失败;当Sgs口监测到Mcs服务器发送SGsAP-PAGING-REQUEST给MME,且S1口监测到MME向eNB发送Paging,但是未监测到终端发送Externded Service Req时,可以识别SIM卡的呼叫状态为呼叫失败。
这样,当信令设备监测到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状态为失败时,可以对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失败时刻进行记录,用于分析呼叫失败原因。之后,信令设备可以查找第一目标SIM卡是否存在对应的第二目标SIM卡,如果查找到对应的第二目标SIM卡,则信令设备可以基于第二目标SIM卡的IMSI,遍历查询第二目标SIM卡的通话记录。接着,信令设备可以查找呼叫失败时刻是否属于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以T1表示呼叫失败时刻,Ti和Tj表示第二目标SIM卡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开始时刻和通话结束时刻为例,当T1落在区间[Ti,Tj]中时,表明呼叫失败时刻属于第二目标SIM卡的某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反之呼叫失败时刻不属于第二目标SIM卡的某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在呼叫失败时刻属于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的情况下,信令设备可以标记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失败原因为双卡单通失败。
上述处理流程可以参见图3。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在上述标记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失败原因为双卡单通失败之后,还可以进行如下处理:将第一目标SIM卡的携带有双卡单通失败的呼叫失败原因的通话记录推送至客服服务器;或者,指示短信网关服务器向第一目标SIM卡推送携带有双卡单通失败的呼叫失败原因的提醒短信。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信令设备在获取到第一目标SIM卡的双卡单通失败的呼叫失败原因后,可以将该呼叫失败原因推送至客服服务器,如运营商的客服在线一键诊断系统,这样,运营商的客服人员在接到用户对双卡单通的相关投诉后,可以将双卡单通失败的呼叫失败原因作为实证,支撑投诉处理,进而提高用户投诉处理效率,节省客服成本。另外,如图5所示,信令设备还可以指示短信网关服务器向第一目标SIM卡推送携带有双卡单通失败的呼叫失败原因的提醒短信,从而可以主动对受影响用户进行主动提醒关怀,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步骤S105之后还可以进行如下处理:当监测到基站发送释放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释放指令时,提取释放指令携带的发送失败时刻;获取基站在发送失败时刻之前最后一次向第一目标SIM卡发送数据的最终发送时刻;在最终发送时刻属于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的情况下,标记基站释放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承载释放原因为通道占用导致异常释放,并将第一目标SIM卡的携带有通道占用导致异常释放的承载释放原因的承载释放记录推送至客服服务器。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SIM卡和基站之间可以通过承载传输信息,由于承载资源的限制,当基站向SIM卡多次发送消息失败时,基站可以判定该SIM卡失联,然后释放该SIM卡对应的承载。具体的,基站可以通过向MME发送如下指令S1AP_ERAB_REL_IND(cause=failure-in-radio-interface-procedure)释放承载。然而,对于双卡单通终端,当其中一张SIM卡处于通话状态时,另一张SIM卡必定失联,这将导致基站误触发对该另一张SIM卡的承载释放,从而出现用户在通话完毕后该另一张SIM卡信息传输故障的状况,进一步导致用户投诉。
为了应对上述状况,可以基于运营商的信令设备可以对基站发送的释放某SIM卡承载的释放指令进行监测的功能,进行如下处理:当信令设备监测到基站发送释放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释放指令时,信令设备可以提取该释放指令携带的发送失败时刻,其中,发送失败时刻是指基站判定第一目标SIM卡失联的时刻,然后信令设备可以进一步获取基站在发送失败时刻之前最后一次向第一目标SIM卡发送数据的最终发送时刻,作为分析承载释放原因的数据来源。之后,信令设备可以查找第一目标SIM卡是否存在对应的第二目标SIM卡,如果查找到对应的第二目标SIM卡,则信令设备可以基于第二目标SIM卡的IMSI,遍历查询第二目标SIM卡的通话记录。接着,信令设备可以查找最终发送时刻是否属于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如果最终发送时刻属于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则表明是由于第二目标SIM卡的通话导致第一目标SIM卡失联,这时,可以标记基站释放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承载释放原因为通道占用导致异常释放。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信令设备可以将第一目标SIM卡的携带有通道占用导致异常释放的承载释放原因的承载释放记录推送至客服服务器,这样,运营商的客服人员在接到用户对双卡单通的相关投诉后,可以将通道占用导致异常释放的承载释放原因作为实证,支撑投诉处理,进一步提高用户投诉处理效率,节省客服成本。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步骤S105之后还可以进行如下处理:当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对第一目标SIM卡的双卡查询指令时,提取双卡查询指令携带的发送失败时刻;在发送失败时刻属于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的情况下,将第二目标SIM卡占用通道的发送失败原因返回至基站,以使基站取消发送释放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释放指令。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可以对基站进行改造,增加承载释放双卡单通的查询流程,避免双卡单通导致的承载异常释放。具体的,基站可以向信令设备发送对第一目标SIM卡的双卡查询指令,查询第一目标SIM卡是否存在对应的第二目标SIM,其中,在双卡查询指令中可以携带发送失败时刻。之后,信令设备可以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双卡查询指令,提取其携带的发送失败时刻。接着,信令设备可以基于该双卡查询指令,查找第一目标SIM卡是否存在对应的第二目标SIM卡,如果查找到对应的第二目标SIM卡,则信令设备可以基于第二目标SIM卡的IMSI,遍历查询第二目标SIM卡的通话记录。查找上述发送失败时刻是否属于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如果发送失败时刻属于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则表明是由于第二目标SIM卡的通话导致第一目标SIM卡失联,这时,信令设备可以将第二目标SIM卡占用通道的发送失败原因返回至基站,以使基站取消发送释放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释放指令,从而可以避免基站对出现的双卡单通导致承载异常释放的问题进行误处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卡识别方法,能够提高双卡识别的识别准确率,缩短识别周期。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SIM卡的附着信息与第一预设条件,识别出第一SIM卡的类型,然后可以通过已识别出类型的第一SIM卡的定位信息,查找出与该定位信息相匹配的所有第二SIM卡,接着可以基于第二预设条件,在所有第二SIM卡中查找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SIM卡,即双卡中的另一张卡,从而实现了双卡识别。由于通过第二预设条件在所有第二SIM卡中一般只能查找出一张SIM卡,因此极大的提高了双卡识别的准确率,同时,可以通过一次识别处理完成双卡识别,大大缩短了双卡识别的识别周期。
另外,对于双卡单通失败原因导致的通话失败,还可以将该双卡单通失败原因推送至客服服务器。这样,运营商的客服人员在接到用户对双卡单通的相关投诉后,可以将双卡单通失败的呼叫失败原因作为实证,支撑投诉处理,进而提高用户投诉处理效率,节省客服成本。同时,还可以指示短信网关服务器向第一目标SIM卡推送携带有双卡单通失败的呼叫失败原因的提醒短信,从而可以主动对受影响用户进行主动提醒关怀,显著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另外,对于通道占用导致的异常释放,还可以将通道占用导致异常释放的承载释放原因推送至客服服务器,这样,运营商的客服人员在接到用户对双卡单通的相关投诉后,可以将通道占用导致异常释放的承载释放原因作为实证,支撑投诉处理,进一步提高用户投诉处理效率,节省客服成本。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识别装置、信令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双卡识别装置、信令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双卡识别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双卡识别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第一SIM卡发送的附着信息;所述附着信息至少包括附着时间戳以及目标字段,所述目标字段至少包括接入类型字段和/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
第一识别模块702,用于当所述第一SIM卡的附着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一SIM卡识别为第一目标SIM卡;
第一查找模块703,用于从预先接收到的附着信息对应的SIM卡集合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第二SIM卡;
第二查找模块704,用于从所述第二SIM卡中查找附着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二目标SIM卡;
第二识别模块705,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
可选的,所述第一识别模块702,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SIM卡的接入类型字段缺少通用陆地接入标识时,或者,当所述第一SIM卡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取值为零时,或者,当在所述第一SIM卡的附着时间戳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所述第一SIM卡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时,将所述第一SIM卡识别为所述第一目标SIM卡。
可选的,所述定位信息包括:小区标识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中的类型分配码;
所述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第二SIM卡为附着时间戳处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附着时间戳之前的第二预设时段内、且小区标识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小区标识相同、且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中的类型分配码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类型分配码相同的SIM卡。
可选的,所述第二目标SIM卡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取值不为零的第二SIM卡;或者,所述第二目标SIM卡为在附着时间戳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未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的所述第二SIM卡。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监测模块,用于: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状态为失败时,记录呼叫失败时刻;
查找所述呼叫失败时刻是否属于所述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
在所述呼叫失败时刻属于所述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的情况下,标记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失败原因为双卡单通失败。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推送模块,用于:
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携带有双卡单通失败的呼叫失败原因的通话记录推送至客服服务器;或者,
指示短信网关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目标SIM卡推送携带有双卡单通失败的呼叫失败原因的提醒短信。
可选的,所述监测模块,具体用于:
当监测到基站发送释放所述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释放指令时,提取所述释放指令携带的发送失败时刻;
获取所述基站在所述发送失败时刻之前最后一次向所述第一目标SIM卡发送数据的最终发送时刻;
在所述最终发送时刻属于所述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的情况下,标记所述基站释放所述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承载释放原因为通道占用导致异常释放,并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携带有通道占用导致异常释放的承载释放原因的承载释放记录推送至客服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返回模块,用于:
当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双卡查询指令时,提取所述双卡查询指令携带的发送失败时刻;
在所述发送失败时刻属于所述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目标SIM卡占用通道的发送失败原因返回至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取消发送释放所述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释放指令。
图7提供的双卡识别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具有实现图1所示实例中各个步骤的功能,并达到与图1所示双卡识别方法相同的技术效果,为简洁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令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在信令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8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8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8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8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8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8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802可在综合网关容灾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8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802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8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8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双卡识别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信令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803和总线810。其中,如图8所示,处理器801、存储器802、通信接口803通过总线8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803,主要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8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信令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8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发明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发明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该信令设备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双卡识别方法,从而实现结合图1和图7描述的双卡识别方法和装置。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双卡识别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双卡识别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SIM卡发送的附着信息;所述附着信息至少包括附着时间戳以及目标字段,所述目标字段至少包括接入类型字段和/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
当所述第一SIM卡的附着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一SIM卡识别为第一目标SIM卡;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当所述第一SIM卡的接入类型字段缺少通用陆地接入标识时,或者,当所述第一SIM卡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取值为零时,或者,当在所述第一SIM卡的附着时间戳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所述第一SIM卡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时,将所述第一SIM卡识别为所述第一目标SIM卡;
从预先接收到的附着信息对应的SIM卡集合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第二SIM卡,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第二SIM卡为附着时间戳处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附着时间戳之前的第二预设时段内、且小区标识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小区标识相同、且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中的类型分配码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类型分配码相同的SIM卡;
从所述第二SIM卡中查找附着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二目标SIM卡,其中,所述第二目标SIM卡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取值不为零的第二SIM卡,或,所述第二目标SIM卡为在附着时间戳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未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的所述第二SIM卡;
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状态为失败时,记录呼叫失败时刻;
查找所述呼叫失败时刻是否属于所述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
在所述呼叫失败时刻属于所述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的情况下,标记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失败原因为双卡单通失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呼叫失败原因为双卡单通失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携带有双卡单通失败的呼叫失败原因的通话记录推送至客服服务器;或者,
指示短信网关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目标SIM卡推送携带有双卡单通失败的呼叫失败原因的提醒短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监测到基站发送释放所述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释放指令时,提取所述释放指令携带的发送失败时刻;
获取所述基站在所述发送失败时刻之前最后一次向所述第一目标SIM卡发送数据的最终发送时刻;
在所述最终发送时刻属于所述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的情况下,标记所述基站释放所述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承载释放原因为通道占用导致异常释放,并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携带有通道占用导致异常释放的承载释放原因的承载释放记录推送至客服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双卡查询指令时,提取所述双卡查询指令携带的发送失败时刻;
在所述发送失败时刻属于所述第二目标SIM卡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时段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目标SIM卡占用通道的发送失败原因返回至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取消发送释放所述第一目标SIM卡承载的释放指令。
6.一种双卡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SIM卡发送的附着信息;所述附着信息至少包括附着时间戳以及目标字段,所述目标字段至少包括接入类型字段和/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SIM卡的附着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一SIM卡识别为第一目标SIM卡;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当所述第一SIM卡的接入类型字段缺少通用陆地接入标识时,或者,当所述第一SIM卡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取值为零时,或者,当在所述第一SIM卡的附着时间戳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所述第一SIM卡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时,将所述第一SIM卡识别为所述第一目标SIM卡;
第一查找模块,用于从预先接收到的附着信息对应的SIM卡集合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第二SIM卡;
第二查找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SIM卡中查找附着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第二目标SIM卡;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SIM卡与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目标SIM卡识别为同一终端的双卡;
其中,所述定位信息包括:小区标识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中的类型分配码;所述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第二SIM卡为附着时间戳处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附着时间戳之前的第二预设时段内、且小区标识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小区标识相同、且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中的类型分配码与所述第一目标SIM卡的类型分配码相同的SIM卡;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SIM卡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字段取值不为零的第二SIM卡,或,所述第二目标SIM卡为在附着时间戳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未伴随跟踪区更新流程的所述第二SIM卡。
7.一种信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卡识别方法。
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卡识别方法。
CN201911395663.7A 2019-12-30 2019-12-30 双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0650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5663.7A CN111065085B (zh) 2019-12-30 2019-12-30 双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5663.7A CN111065085B (zh) 2019-12-30 2019-12-30 双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5085A CN111065085A (zh) 2020-04-24
CN111065085B true CN111065085B (zh) 2023-04-18

Family

ID=70304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5663.7A Active CN111065085B (zh) 2019-12-30 2019-12-30 双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650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718B (zh) * 2020-05-09 2022-08-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单一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5150969A (zh) * 2021-03-31 2022-10-04 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 通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915103A (zh) * 2022-11-10 2023-04-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识别双卡槽终端双卡状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056067B (zh) * 2023-01-09 2024-04-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1863A (zh) * 2019-06-11 2019-11-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跟踪区更新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2319B (zh) * 2014-12-24 2019-11-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模双卡终端的接入模式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951838B (zh) * 2017-12-20 2022-02-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识别双卡槽双卡用户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092685B (zh) * 2017-12-28 2020-01-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双卡槽终端的双卡状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650672A (zh) * 2018-04-10 2018-10-1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通信控制装置及终端
CN108600945A (zh) * 2018-04-26 2018-09-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识别双卡终端智能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33109B (zh) * 2018-05-11 2021-07-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双卡终端的主卡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177365A (zh) * 2019-07-03 2019-08-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双卡双待位置更新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1863A (zh) * 2019-06-11 2019-11-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跟踪区更新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5085A (zh) 2020-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5085B (zh) 双卡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948943B (zh) 双卡终端中异网卡的识别方法及服务器
CN108092685B (zh) 双卡槽终端的双卡状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640316B (zh) 目标用户终端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2118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402280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Context
CN113573372A (zh) 一种小区选择的方法及终端
WO2019134589A1 (zh) 伪基站定位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311535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trace and core network element
CN111093200A (zh) 小区驻留方法、终端、第一服务器、计算设备和介质
JP5636100B2 (ja) ユーザ装置の国際移動体装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トラッキング方法及びトラッキング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
EP2431880A1 (en) Database device, database matching system, and database matching method
CN110213785B (zh) 故障弱化的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系统
US9144089B2 (en)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for MTC device, and MTC device
US9313731B2 (en) Connection request for base stations that use the same frequency in the same coverage area
CN110582053B (zh) 伪基站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219049B (zh) 伪基站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13303B (zh) 同号终端的异常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2740328A (zh) 一种远程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21137B (zh) 双卡终端的用户号码使用类型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1701643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determining priority of a wireless terminal
CN109362079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07399B (zh) 寻呼失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12432B (zh) 定位伪基站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83918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registration update on failure to insert subscriber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6, Jiangsu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No. 7, Huafu Road,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00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59 Huju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29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