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2020A - 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2020A
CN111062020A CN201911301390.5A CN201911301390A CN111062020A CN 111062020 A CN111062020 A CN 111062020A CN 201911301390 A CN201911301390 A CN 201911301390A CN 111062020 A CN111062020 A CN 111062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entral processing
processing unit
us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13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敬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13013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620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62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20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计算机识别身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装置,其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采集单元、输出单元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双向连接存储模块、匹配模块、识别模块和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所述输出单元,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电性双向连接所述远程终端,所述电性输入连接所述电源模块,该发明实现多方面的身份识别,满足现有需求,同时实现数据的远程管理的综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识别身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身份识别是指系统的用户在进入系统或访问不同保护级别的系统资源时,系统确认该用户的身份是否真实、合法和唯一。身份识别是识别和证实主体身份的过程。它往往是许多应用系统中安全保护的第道防线,也是保证应用系统安全的关键。识别认证方案主要用于实现以下目的:识别认证用户的身份,防止非法用户假合法用户身份占用系统资源、删除或窜改用户存储的数据,降低对用户的识别速度。
现有技术当中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的方式较为单一,满足不了现有技术的需求,同时不便于实现远程管理,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实现多方面的身份识别,满足现有需求,同时实现数据的远程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装置,其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采集单元、输出单元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双向连接存储模块、匹配模块、识别模块和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所述输出单元,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电性双向连接所述远程终端,所述电性输入连接所述电源模块。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人脸采集模块、指纹采集模块、读卡器模块、摄像头和麦克风,所述人脸采集模块、所述指纹采集模块、所述读卡器模块、所述摄像头和所述麦克风均电性输出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读卡器模块为身份证采集模块。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出单元包括报警模块、显示模块和扬声器,所述报警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扬声器均电性输入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为IPS液晶显示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远程终端为计算机、平板电脑和手机。
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该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利用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进行数据的采集,利用所述人脸采集模块采集人脸图像,利用所述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用户指纹,利用所述读卡器模块采集身份证信息,利用所述摄像头实现监控,利用所述麦克风实现语音的录入;
步骤二: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将数据传输给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所述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和提取,同时利用匹配模块将获取的操作轨迹及对应的人脸、指纹、身份证和语音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进行匹配,最后根据匹配结果对当前操作的用户身份进行识别;
步骤三:利用所述输出单元将数据进行输出,当出现多次所述识别模块与用户身份不能匹配识别,利用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利用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用户身份的识别情况,并通过所述扬声器进行语音播报;
步骤四: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远程终端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实现利用远程终端进行及时的监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实现了多方面的身份识别,满足现有需求,同时实现数据的远程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其包括:中央处理器100、数据采集单元200、输出单元300和数据传输模块400,所述中央处理器100电性双向连接存储模块110、匹配模块130、识别模块140和所述数据传输模块400,所述中央处理器100电性输入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0,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0包括人脸采集模块210、指纹采集模块220、读卡器模块230、摄像头240和麦克风250,所述人脸采集模块210、所述指纹采集模块220、所述读卡器模块230、所述摄像头240和所述麦克风250均电性输出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100,所述读卡器模块230为身份证采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100电性输出连接所述输出单元300,所述输出单元300包括报警模块310、显示模块320和扬声器330,所述报警模块310、所述显示模块320和所述扬声器330均电性输入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100,所述显示模块320为IPS液晶显示器,所述数据传输模块400电性双向连接所述远程终端410,所述100电性输入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20,所述远程终端410为计算机、平板电脑和手机。
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该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利用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0进行数据的采集,利用所述人脸采集模块210采集人脸图像,利用所述指纹采集模块220采集用户指纹,利用所述读卡器模块230采集身份证信息,利用所述摄像头240实现监控,利用所述麦克风250实现语音的录入;
步骤二: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0将数据传输给所述中央处理器100,所述中央处理器100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所述存储模块110进行存储和提取,同时利用匹配模块130将获取的操作轨迹及对应的人脸、指纹、身份证和语音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进行匹配,最后根据匹配结果对当前操作的用户身份进行识别;
步骤三:利用所述输出单元300将数据进行输出,当出现多次所述识别模块140与用户身份不能匹配识别,利用所述报警模块310进行报警,利用所述显示模块320进行显示用户身份的识别情况,并通过所述扬声器330进行语音播报;
步骤四:所述中央处理器100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400与所述远程终端410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实现利用远程终端进行及时的监测。
该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能够有效的实现多方面的身份识别,满足现有需求,同时实现数据的远程管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100)、数据采集单元(200)、输出单元(300)和数据传输模块(400),所述中央处理器(100)电性双向连接存储模块(110)、匹配模块(130)、识别模块(140)和所述数据传输模块(400),所述中央处理器(100)电性输入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0),所述中央处理器(100)电性输出连接所述30,所述数据传输模块(400)电性双向连接所述远程终端(410),所述中央处理器(100)电性输入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0)包括人脸采集模块(210)、指纹采集模块(220)、读卡器模块(230)、摄像头(240)和麦克风(250),所述人脸采集模块(210)、所述指纹采集模块(220)、所述读卡器模块(230)、所述摄像头(240)和所述麦克风(250)均电性输出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100),所述读卡器模块(230)为身份证采集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300)包括报警模块(310)、显示模块(320)和扬声器(330),所述报警模块(310)、所述显示模块(320)和所述扬声器(330)均电性输入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320)为IPS液晶显示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终端(410)为计算机、平板电脑和手机。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利用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0)进行数据的采集,利用所述人脸采集模块(210)采集人脸图像,利用所述指纹采集模块(220)采集用户指纹,利用所述读卡器模块(230)采集身份证信息,利用所述摄像头(240)实现监控,利用所述麦克风(250)实现语音的录入;
步骤二: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0)将数据传输给所述中央处理器(100),所述中央处理器(100)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所述存储模块(110)进行存储和提取,同时利用匹配模块(130)将获取的操作轨迹及对应的人脸、指纹、身份证和语音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验证信息进行匹配,最后根据匹配结果对当前操作的用户身份进行识别;
步骤三:利用所述输出单元(300)将数据进行输出,当出现多次所述识别模块(140)与用户身份不能匹配识别,利用所述报警模块(310)进行报警,利用所述显示模块(320)进行显示用户身份的识别情况,并通过所述扬声器(330)进行语音播报;
步骤四:所述中央处理器(100)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400)与所述远程终端(410)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实现利用远程终端进行及时的监测。
CN201911301390.5A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10620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1390.5A CN111062020A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1390.5A CN111062020A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2020A true CN111062020A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01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1390.5A Pending CN111062020A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62020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0553A (zh) * 2013-02-06 2013-06-12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多模态身份特征识别的移动终端以及方法
CN109543388A (zh) * 2018-11-30 2019-03-29 沈阳师范大学 一种保证信息安全的计算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0553A (zh) * 2013-02-06 2013-06-12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多模态身份特征识别的移动终端以及方法
CN109543388A (zh) * 2018-11-30 2019-03-29 沈阳师范大学 一种保证信息安全的计算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19837U (zh) 一种带人脸识别模块的可视对讲系统
CN106453874B (zh) 手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506442A (zh) 一种智能家居多用户身份识别及其权限管理系统
CN103825745B (zh) 基于Home‑IOT云关对用户进行认证的方法及系统
WO2018113577A1 (zh) 一种基于用户端界面联网验票的方法、系统及智能设备
CN105939197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11462783A (zh) 音视频录制引导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377364A (zh) 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指纹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7195045B (zh) 门禁门铃系统及安防系统
CN104021327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5577385A (zh) 一种获取签名权限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47274A (zh) 一种用于法院的安检门
US20180103118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pairing devices to complete a task using an application request
CN111062020A (zh) 一种计算机系统及其用户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6792701A (zh) 基于Wi‑Fi网络的解锁方法及系统
RU2709649C2 (ru) Система удалённой регистраци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ей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CN110084021A (zh) 柜面终端、客户端、柜面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12910837B (zh) 基于通讯网络的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其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65759A (zh) 一种数据信息泄露后的溯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1392554Y (zh) 一种用于法院的安检门
CN110415147B (zh) 一种法律文书在线送达的方法及系统
CN204463128U (zh) 一种身份信息识别验证装置
CN208110625U (zh) 执法记录仪和系统
CN112819983A (zh) 一种会场签到方法、装置、机器可读介质及设备
CN105554685B (zh) 一种汽车互联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