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8520A - 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8520A
CN111058520A CN202010048502.7A CN202010048502A CN111058520A CN 111058520 A CN111058520 A CN 111058520A CN 202010048502 A CN202010048502 A CN 202010048502A CN 111058520 A CN111058520 A CN 111058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reen
water guide
arranged below
soi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85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延年
杨森
刘悦
汪青杰
刘文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Origin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Origi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Origin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Origi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485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585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8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852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4Devices for separating liquid or solid substances from sewage, e.g. sand or sludge traps, rakes or gr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2201/00Details, device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3F2201/10Dividing the first rain flush out of the stormwater flow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在绿化带的下方设置种植土层、砂层、砾石;在绿化带、种植土层、砂层中设置若干蓄水调节模块、导水弃流筒;在导水弃流筒的下方设置蓄水池、池基,在导水弃流筒的下方设置导水管对弃流控制腔和蓄水池进行联通,在砂层两侧设置市政管道;导水弃流筒由筒外壳和过滤网围成,筒外壳和过滤网围成的区域是弃流控制腔,在弃流控制腔中设置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雨水资源浪费、城市内涝等问题,能有效解决下雨时现有草坪结构积水过多、排水困难等问题,蓄水调节模块中设置的内置吸水填充芯还可以有效起到吸收路面汽车轮胎摩擦路面所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滤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可渗透地面的面积高速增长,所以有必要研制能够弥补这些方面不足的自主供水美化绿化的系统,来收集雨水,并用雨水涵养草坪,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来实现储水和补充续、排水以及美化绿化和灌溉功能的一体化,可大大减弱车辆产生的噪音和尾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达到更有效率的蓄水、经济适用、节能环保、改善城市环境的效果,海绵城市主要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具有吸附能力,在涝时吸水,旱时吐水。在应对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它的核心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让城市回归自然,建设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所以建设海绵城市基本原则是应以保护生态优先,最大程度上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将原有的城市基础建筑设施改造成为在涝时吸水,旱时吐水的“海绵体”。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为了突出城市景观,不仅将绿地都建得高出周围,而且路面、街面铺设采用的都是水泥、沥青和地面砖,透水性极差。在下雨时,往往都是往路上流,往街上流,而不是往绿地里流,使得绿地不能涵养水份和吸尘,而且得不到最好的雨水浇灌和肥料滋养。如果采用大量的透水铺装材料使其变成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透水街面,城市的地下将能储存非常可观的地下水量,以供绿地灌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能够有效解决雨水资源浪费、城市内涝等问题,能有效解决下雨时现有草坪结构积水过多、排水困难等问题,同时蓄水调节模块中设置的内置吸水填充芯还可以有效起到吸收路面汽车轮胎摩擦路面所产生噪音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主要包括蓄水调节模块(1)、透水板盖、储水腔、内置吸水填充芯、导水弃流筒、筒外壳、过滤网、弃流控制腔、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漂浮垫、导水管、蓄水池、绿化带、种植土层、砂层、砾石、排水管、泥土阻拦网、市政管道、户外水泵、抽水管和池基;
在绿化带的下方设置种植土层,在种植土层的下方设置砂层,在砂层的下方设置砾石,在砂层的下方设置砾石;在绿化带、种植土层、砂层中设置若干蓄水调节模块、导水弃流筒,在导水弃流筒的下方设置蓄水池,蓄水池的下方设置池基,在导水弃流筒的下方设置导水管对弃流控制腔和蓄水池进行联通,在砂层两侧设置市政管道,设置排水管,其一端和市政管道联通,另一端设置在种植土层中,并在此端的端口设置泥土阻拦网,设置抽水管,其一端和蓄水池的底部联通,另一端和设置在绿化带两侧的户外水泵连接,蓄水调节模块由透水板盖和储水腔围成,透水板盖设置在储水腔的上方,在储水腔的内部设置内置吸水填充芯,导水弃流筒由筒外壳和过滤网围成,筒外壳和过滤网围成的区域是弃流控制腔,在弃流控制腔中设置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为一锥形管,锥形管广口一端在上,小口一端在下,上端广口与筒外壳的内壁密封相连,同时在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的上方设置漂浮垫。
进一步地,泥土阻拦网设置位置在高度上高于透水板盖。
进一步地,导水弃流筒的上端即过滤网的位置设置在绿化带中。
进一步地,内置吸水填充芯采用优质海绵制成。
进一步地,透水板盖的位置设置在种植土层的底端部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排水高效,可收集城市雨水循环利用,适应海绵城市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雨水资源浪费、城市内涝等问题,实现了削峰调蓄、涵养草坪与水生态修复的目标,解决绿化面积大、难以绿化的缺点,能有效解决下雨时现有草坪结构积水过多、排水困难等问题,有效避免积水过多腐烂草坪根系,在雨季时能减小市政排水的压力,当降雨结束天气晴朗时,蓄水调节模块中储存的雨水通过路面的蒸发,可有效地起到雨水调蓄的功能,并且能不断涵养种植土层,能自动完成补水工作,维护方便,不需人工频繁浇水,能改善区域气候条件,并且能减少热岛效应,蓄水池中的水能通过户外水泵进行提取再利用,显著提高雨水利用率,同时蓄水调节模块中设置的内置吸水填充芯还可以有效起到吸收路面汽车轮胎摩擦路面所产生噪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俯视示意图。
图2为蓄水调节模块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导水弃流筒示意图。
图中:1为蓄水调节模块;2为透水板盖;3为储水腔;4为内置吸水填充芯;5为导水弃流筒;6为筒外壳;7为过滤网;8为弃流控制腔;9为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10为漂浮垫;11为导水管;12为蓄水池;13为绿化带;14为种植土层;15为砂层;16为砾石;17为排水管;18为泥土阻拦网;19为市政管道;20为户外水泵;21为抽水管;22为池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如图1~图4所示,主要包括蓄水调节模块1、透水板盖2、储水腔3、内置吸水填充芯4、导水弃流筒5、筒外壳6、过滤网7、弃流控制腔8、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9、漂浮垫10、导水管11、蓄水池12、绿化带13、种植土层14、砂层15、砾石16、排水管17、泥土阻拦网18、市政管道19、户外水泵20、抽水管21和池基22;
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的结构中,在绿化带13的下方设置种植土层14,在种植土层14的下方设置砂层15,在砂层15的下方设置砾石16,在砂层15的下方设置砾石16;在绿化带13、种植土层14、砂层15中设置若干蓄水调节模块1、导水弃流筒5,在导水弃流筒5的下方设置蓄水池12,蓄水池12的下方设置池基22,在导水弃流筒5的下方设置导水管11对弃流控制腔8和蓄水池12进行联通,在砂层15两侧设置市政管道19,设置排水管17,其一端和市政管道19联通,另一端设置在种植土层14中,并在此端的端口设置泥土阻拦网18,设置抽水管21,其一端和蓄水池12的底部联通,另一端和设置在绿化带13两侧的户外水泵20连接,蓄水调节模块1由透水板盖2和储水腔3围成,透水板盖2设置在储水腔3的上方,在储水腔3的内部设置内置吸水填充芯4,导水弃流筒5由筒外壳6和过滤网7围成,筒外壳6和过滤网7围成的区域是弃流控制腔8,在弃流控制腔8中设置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9,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9为一锥形管,锥形管广口一端在上,小口一端在下,上端广口与筒外壳6的内壁密封相连,同时在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9的上方设置漂浮垫10。
泥土阻拦网18的位置在高度上高于透水板盖2设置。导水弃流筒5的上端即过滤网7的位置设置在绿化带13中。内置吸水填充芯4采用优质海绵制成。透水板盖2的位置设置在种植土层14的底端部位。
本发明的工作步骤为:若降雨量小,绿化带13上的雨水能慢慢渗下,一部分进入蓄水调节模块1进行储存,另一部分能通过导水弃流筒5中的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9进入蓄水池12,能减小市政排水的压力,还有一小部分能渗入地下,能有效补充地下水,若降雨量大,绿化带13上的雨水渗下能逐渐将蓄水调节模块1装满,同时雨水只能有一部分通过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9流下,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9中的液面不断升高直至漂浮垫10将过滤网7堵住,此时种植土层14中积存的雨水越来越多,其能通过排水管17进入市政管道19顺利排出,此时,种植土层14中积存的雨水可自动排出,能有效避免种植土层14中的积水过多腐烂绿化带13根系,同时在雨水较大时可有效地将多余的雨水排出,解决了现有路面结构排水不及时的问题,当降雨结束后,在天气晴朗时,蓄水调节模块1中储存的雨水通过路面的蒸发,可有效地起到雨水调蓄的功能,并且能不断涵养种植土层14,能自动完成补水工作,维护方便,不需人工频繁浇水,能改善区域气候条件,并且能减少热岛效应,此时蓄水池12中的水能通过户外水泵20进行提取再利用,显著提高雨水利用率,同时蓄水调节模块1中设置的内置吸水填充芯4还可以有效起到吸收路面汽车轮胎摩擦路面所产生噪音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包括蓄水调节模块(1)、透水板盖(2)、储水腔(3)、内置吸水填充芯(4)、导水弃流筒(5)、筒外壳(6)、过滤网(7)、弃流控制腔(8)、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9)、漂浮垫(10)、导水管(11)、蓄水池(12)、绿化带(13)、种植土层(14)、砂层(15)、砾石(16)、排水管(17)、泥土阻拦网(18)、市政管道(19)、户外水泵(20)、抽水管(21)和池基(22),其特征在于:
在绿化带(13)的下方设置种植土层(14),在种植土层(14)的下方设置砂层(15),在砂层(15)的下方设置砾石(16);在绿化带(13)、种植土层(14)、砂层(15)中设置若干蓄水调节模块(1)、导水弃流筒(5);在导水弃流筒(5)的下方设置蓄水池(12),蓄水池(12)的下方设置池基(22),在导水弃流筒(5)的下方设置导水管(11)对弃流控制腔(8)和蓄水池(12)进行联通,在砂层(15)两侧设置市政管道(19),设置排水管(17)其一端和市政管道(19)联通,另一端设置在种植土层(14)中,并在此端的端口设置泥土阻拦网(18);设置抽水管(21)其一端和蓄水池(12)的底部联通,另一端和设置在绿化带(13)两侧的户外水泵(20)连接;
蓄水调节模块(1)由透水板盖(2)和储水腔(3)围成,透水板盖(2)设置在储水腔(3)的上方,在储水腔(3)的内部设置内置吸水填充芯(4);导水弃流筒(5)由筒外壳(6)和过滤网(7)围成,筒外壳(6)和过滤网(7)围成的区域是弃流控制腔(8),在弃流控制腔(8)中设置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9),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9)为一锥形管,锥形管广口一端在上,小口一端在下,上端广口与筒外壳(6)的内壁密封相连,在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9)的上方设置漂浮垫(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泥土阻拦网(18) 设置位置的高度上高于透水板盖(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其特征在于:过滤网(7)的位置设置在绿化带(1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其特征在于:内置吸水填充芯(4)采用优质海绵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其特征在于:透水板盖(2)的位置设置在种植土层(14)的底端部位。
CN202010048502.7A 2020-01-16 2020-01-16 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 Withdrawn CN1110585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8502.7A CN111058520A (zh) 2020-01-16 2020-01-16 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8502.7A CN111058520A (zh) 2020-01-16 2020-01-16 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8520A true CN111058520A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07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8502.7A Withdrawn CN111058520A (zh) 2020-01-16 2020-01-16 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5852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9475A (zh) * 2020-06-23 2020-10-23 广东鼎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CN111869543A (zh) * 2020-07-29 2020-11-03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雨水收集的可调控水稻灌溉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9475A (zh) * 2020-06-23 2020-10-23 广东鼎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CN111869543A (zh) * 2020-07-29 2020-11-03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雨水收集的可调控水稻灌溉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9142B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202374807U (zh) 一种用于绿化带的太阳能雨水灌溉装置
CN204959952U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111058343A (zh) 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
CN207130570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
CN210395596U (zh) 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CN206433417U (zh) 海绵城市生态植草沟
CN110485540B (zh) 雨洪资源化利用方法与系统
CN207660076U (zh)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大小雨水分流井
CN111058520A (zh) 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
CN111058353A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路面
CN106499002B (zh)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10821055A (zh) 一种环保屋顶的蓄水、排水生态结构
CN110145014A (zh) 一种具有市政分流导水功能的生态路面
CN109183532A (zh) 一种依附于道路的北方城市雨水净化调蓄生态利用系统
CN110972824A (zh) 补充涵养草坪结构
CN211735659U (zh) 适用于大面积绿化带的绿色导水体系
CN104652595B (zh) 一种城市防洪和洪水资源化的半支撑蓄水型绿地结构
CN106284587A (zh) 城市道路用渗蓄水罐及其施工方法
CN206706948U (zh) 一种城市绿地的雨水处理系统
CN210827760U (zh) 一种具有市政分流导水功能的生态路面
CN205742460U (zh) 一种绿地雨水蓄积系统
CN212835409U (zh) 一种雨水花园
CN113564980A (zh) 控制透水道路径流的生态防洪树池
CN210032061U (zh) 用于海绵城市道路的储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