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2777B - 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间简档转移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间简档转移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2777B
CN111052777B CN201880058279.5A CN201880058279A CN111052777B CN 111052777 B CN111052777 B CN 111052777B CN 201880058279 A CN201880058279 A CN 201880058279A CN 111052777 B CN111052777 B CN 1110527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file
terminal
server
euicc
service prov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82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2777A (zh
Inventor
尹江镇
朴钟汉
李德基
李祥洙
李慧远
韩臸奎
姜秀姃
柳永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884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12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2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2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04W8/245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from a network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2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certific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H04W12/35Protecting application or service provisioning, e.g. securing SIM application provis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在4G系统之后的用于支持更高的数据发送速率的5G通信系统和IoT技术的融合的通信方案和系统。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基于5G通信技术和IoT相关技术的智能服务(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零售业、安全相关服务)。本公开提供了用于支持终端之间的简档转移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支持通信产品容易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Description

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间简档转移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终端上下载并安装通信服务以及在通信系统中执行通信连接的方法和装置。此外,本公开涉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在线下载和安装简档、在多个终端之间转移简档和管理简档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在4G通信系统商业化以后趋于增加的无线数据流量需求,人们正在努力开发改进的5G通信系统或准5G通信系统。因此,将5G通信系统或准5G通信系统称为超4G网络通信系统或后LTE系统。
为了实现高数据传输速率,考虑在毫米波频段(例如60GHz频段)中实现5G通信系统。为了在毫米波频段中减少电波的损耗并增加电波的传输距离,正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波束成形、大规模MIMO、全维度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和大规模天线技术。
此外,为了改善系统网络,在5G通信系统中正在开发诸如改进的小型小区、高级小型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络(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通信(D2D)、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MP)和接收干扰消除等技术。
此外,5G系统中已经开发了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方案的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改进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SCMA)。
同时,互联网从人们生成和消费信息的、以人为中心的连接网络演进到其中在诸如事物的分布式元素之间交换和处理信息的物联网(IoT)。其中通过与云服务器连接的大数据处理技术与IoT技术组合的万物互联(IoE)技术正在涌现。为了实现IoT,需要诸如传感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等的技术要素。因此,最近研究了用于事物之间连接的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2M)和机器类型通信(MTC)等技术。在IoT环境中,可以提供一种智能互联网技术(IT)服务,其中通过收集和分析从所连接的事物中生成的数据而为人类生活创造了新的价值。通过现有信息技术(IT)和各种行业之间的融合和组合,IoT可以被应用到各种领域,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互联汽车、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智能家电和高级医护服务等。
因此,正在进行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的各种尝试。例如,5G通信技术(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2M)和机器类型通信(MTC))通过诸如波束成形、MIMO和阵列天线的方案来实现。云无线电接入网(云RAN)作为上述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5G技术与IoT技术融合的一个例子。
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是插入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智能卡,也称为UICC卡。UICC可以包括用于接入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的接入控制模块。接入控制模块的示例包括通用订户身份模块(USIM)、订户身份模块(SIM)和IP多媒体服务身份模块(ISIM)。包括USIM的UICC通常称为USIM卡。同样,通常,包括SIM模块的UICC也称为SIM卡。在本公开的后续描述中,SIM卡被用作通常含义,包括UICC卡、USIM卡和包括ISIM的UICC。即,SIM卡的技术应用可以相同地应用于USIM卡或ISIM卡或普通UICC卡。
SIM卡存储移动通信订户的个人信息,并在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生成订户认证和流量安全密钥,从而可以安全地使用移动通信。
在提出本公开的时间点,通常,在制造卡时,响应于来自相应通信服务提供商的请求,将SIM卡制造为用于给定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的专用卡。用于接入相应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的认证信息(例如,通用订户身份模块(USIM)应用、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K值和OPc值)被预先安装在SIM卡上。因此,将所制造的SIM卡递送给相应的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并提供给订户。此后,如有必要,可以使用诸如空中传送(over the air,OTA)的技术来执行UICC中应用的安装、修改和删除的管理。订户可以将UICC卡插入他或她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并使用相应的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和应用服务的网络。当所述终端更换为另一终端时,订户将UICC卡从旧终端转移到新终端。因此,存储在UICC卡中的认证信息、移动通信电话号码和个人电话目录可以在新终端中使用而无需任何改变。
然而,当向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提供另一移动通信公司的服务时,SIM卡是不方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不方便,因为用户必须物理地获得SIM卡以便从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接收服务。例如,当用户旅行到不同国家时,用户必须购买当地的SIM卡以便接收本地的移动通信服务。漫游服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种不便,但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即,通信费用昂贵,并且如果通信公司之间未签订合同,则不能提供服务。
如果将SIM模块远程下载并安装在UICC卡上,则可以解决大多数这样的不便。也就是说,在用户需要时,用户可以下载移动通信服务的SIM模块以在他或她的UICC卡上使用。此外,这样的UICC卡可以下载并安装多个SIM模块,并且可以仅选择和使用其中一个SIM模块。这样的UICC卡可以是固定到终端或不固定到终端。
名为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的标准化组织定义了UICC卡的物理形状和逻辑功能,以保持国际兼容性。从用于定义物理现象的形状因子的角度来看,UICC卡的尺寸从最广泛使用的Mini SIM逐渐减小到micro SIM以及最近的Nano SIM。这非常有助于减小移动通信终端的尺寸。然而,由于丢失卡的风险,预计尺寸小于最近的Nano SIM的UICC卡不会被标准化。此外,预计进一步减小尺寸将是困难的,因为从可拆卸UICC卡的本质来看,在终端中需要用于安装可附接/可拆卸(attachable/detachable)槽的空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出现了在制造终端时通过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嵌入执行与UICC类似功能的安全模块来代替UICC的要求。由于这种需求,提出了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eUICC)结构,即,不可拆卸的(not-detachable)UICC。通常,eUICC是安装在终端的电路板上的单芯片(single chip)形式,但也曾被提出为集成智能安全平台(iSSP)或集成UICC(iUICC)结构,其中安全模块被安装在终端的通信处理器或应用处理器上,或者包括集成了这两个处理器的单一处理器结构的片上系统(SoC)。
通常,在这种结构中,可以远程下载和选择SIM模块。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能够远程下载SIM模块、选择SIM模块并执行UICC卡角色的安全模块被统称为eUICC。也就是说,关于能够远程下载SIM模块并选择SIM模块的安全模块,固定到终端的UICC卡、未固定到终端的UICC卡和集成SoC的UICC形式被共同用作eUICC。此外,下载的SIM模块信息将统称为术语“eUICC简档(profile)”。在这种情况下,简档可以是在安装在eUICC上的操作系统中运行的applet(小应用)形式,也可以是包括独立操作系统和在eUICC中运行的相应简档的数据的固件形式。
当更换终端时,订户可以将SIM卡从旧终端转移到新终端,将SIM卡插入新终端。因此,用户可以在新终端中使用存储在UICC卡中的认证信息、移动通信电话号码和个人电话目录,而无需任何改变。但是,下载到eUICC上的eUICC简档无法提取到eUICC外部,并且在设备之间直接转移eUICC简档是被禁止的。为了在更换旧终端之后接入在旧终端中使用的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的网络,需要一种方法,该方法将与旧终端的eUICC简档相对应的eUICC简档远程下载并安装到新终端的eUICC上,并管理eUICC简档。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eUICC简档的号码资源(即,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值或集成电路卡标识符(ICCID)值)一旦下载则不能重用,以避免相应的简档的重复。但是,随着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使用,号码资源可能会用尽。此外,新的eUICC简档在更换终端时被下载。因此,需要在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的系统中用新的eUICC简档的信息(即,IMSI值或ICCID值)更新连接到旧的订户信息的旧的eUICC简档信息(IMSI、K等)的工作。因此,需要一种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地重用分配给eUICC的号码资源,并且能够有效地更新通信系统中的服务提供商的系统。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公开可以提供方法和装置,用于新终端在线下载、安装和管理与存储在现有终端的eUICC中的简档相对应的新的eUICC简档,以便在现有终端更换为在通信系统中新的终端时,连接到在现有终端中使用的通信服务。
本公开可以提供装置和方法,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的多个终端之间提供相同的eUICC简档号码资源(即,IMSI值或ICCID值)。
本公开可以提供装置和方法,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得能够向终端的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的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第一终端的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将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第一简档转移到第二终端的输入时,向网络实体发送请求网络实体向第二终端发送与要从第一终端转移到第二终端的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第二简档的消息,并且将用于在第二终端中启用第二简档的信息输出到第二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第二终端的方法包括:将第二终端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标识符提供给安装有第一简档的第一终端,从网络实体下载与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第二简档,以及当接收到用于启用第二简档的信息时,启用下载的第二简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网络实体的方法包括:接收请求将与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简档从安装有第一简档的第一终端发送到第二终端的消息,选择与第一简档相对应的、并且将要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简档,以及将所选择的第二简档发送给第二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第一终端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接收到转移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第一简档的输入时,向网络实体发送请求与要转移到第二终端的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第二简档的消息,以及输出用于在第二终端中启用第二简档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第二终端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将第二终端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标识符提供给安装有第一简档的第一终端,从网络实体下载与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第二简档,以及当接收到用于启用第二简档的信息时,启用下载的第二简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网络实体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请求将与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简档从安装有第一简档的第一终端发送到第二终端的消息,选择与第一简档相对应并且将要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简档,以及将所选择的第二简档发送给第二终端。
本公开中要实现的技术目的不限于上述技术目的,并且本公开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描述中明显地理解上面未描述的其他技术目的。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通信系统中,当终端更换为另一终端时,旧的或新的终端可以向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服务器(移动网络运营商业务支持系统(MNO BSS))或简档管理服务器(订阅管理器数据准备加(SM-DP+))请求简档转移。与旧终端的eUICC简档相对应的eUICC简档可以从简档管理服务器远程下载到新终端的eUICC。因此,可以通过连接到现有终端中使用的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的网络来使用应用服务。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终端的屏幕上方便地购买了通信服务之后,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使用通信服务,而无需在终端上安装单独的SIM卡。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在结合附图参考以下描述,其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是示出用于终端使用已经安装有固定简档的UICC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的方法的示图;
图2是示出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示例的示图;
图3是示出当第一终端请求将与下载并安装在第一终端的eUICC上的eUICC简档中的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简档相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上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UI操作的示图;
图4是示出当第一终端向简档服务器发送将与第一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简档相对应的简档从简档服务器下载到第二终端的请求,并且所下载的简档被安装在第二终端上时,在终端、简档服务器和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图5是示出当第一终端向简档服务器发送将与第一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简档相对应的简档从简档服务器下载到第二终端的请求,并且所下载的简档被安装在第二终端上时,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用户界面(UI)的操作的示图;
图6是示出当第二终端请求将与下载并安装在第一终端的eUICC上的eUICC简档的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简档相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上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UI操作的示图;
图7是示出当第二终端向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发送将与第一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简档相对应的简档从简档服务器下载到第二终端的请求,并且所下载的简档被安装在第二终端上时,在终端、简档服务器和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图8是示出当第二终端向简档服务器发送将与第一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简档相对应的简档到简档服务器从简档服务器下载到第二终端的请求,并且所下载的简档被安装在第二终端上时,在终端、简档服务器和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图9是示出当第二终端拍摄在第一简档被安装在第一终端上时所使用的高级激活码(AAC)QR码,并且安装与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简档时,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用户界面(UI)的操作的示图;
图10是示出当第二终端拍摄在第一简档被安装在第一终端上时所使用的AAC QR码,并且通过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web portal)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发送将与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简档安装在第二终端上的请求时,在第一终端210、第二终端220、简档服务器230、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和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240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图11是示出当第二终端拍摄在第一简档被安装在第一终端上时所使用的AAC QR码,并且通过简档服务器发送将与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简档安装在第二终端上的请求时,在第一终端210、第二终端220、简档服务器230、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和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240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图12是示出当第一终端确认删除第一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简档,并且相应的简档被从简档服务器下载到第二终端时,在终端、简档服务器和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图13是示出在具有相同IMSI或K值的简档被安装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上的情况下、当使用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简档被禁用或被删除时显示在UI中的激活码来启用第二终端的简档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UI操作的示图;
图14是示出当第一终端将相同的简档作为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简档从简档服务器下载到第二终端时,在终端、简档服务器和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图15是示出在具有相同IMSI和K值的简档被安装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上的情况下、当使用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简档被禁用或删除时所显示的激活码启用第二终端的简档时,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操作过程的示图;
图16是示出在简档服务器230中准备的具有相同ICCID、IMSI和K值的简档的示图;
图17A和图17B是示出当在具有相同IMSI和K值的简档被安装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上的情况下、使用启用/重新安装密钥来交替启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仅仅一个的简档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操作过程的示图;
图18A和图18B是示出在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方便地购买通信服务之后,即使不安装单独的SIM卡,也可以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使用通信服务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图;
图19A和图19B是示出在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方便地购买通信服务之后,即使不安装单独的SIM卡,也可以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使用通信服务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图;
图20A和图20B是示出在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方便地购买通信服务之后,即使不安装单独的SIM卡,也可以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使用通信服务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图;
图21A和图21B是示出在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方便地购买通信服务之后,即使不安装单独的SIM卡,也可以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使用通信服务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图;
图22A和图22B是示出在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方便地购买通信服务之后,即使不安装单独的SIM卡,也可以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使用通信服务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服务提供商服务器的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简档服务器的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进行下面的详细描述之前,阐明在整个专利文件中使用的某些词语和短语的定义可能是有利的:术语“包括”和“包含”及其派生词意味着包括但不限制;术语“或”是包含性的,意味着和/或;短语“与……相关联”和“与之相关联”及其派生词可以表示包括、包括在其中、与……互连、包含、包含在其中、连接到或与……连接、耦合到或与……耦合、可与……通信、与……合作、交织、并列、邻近、绑定到或与……绑定、具有、具有……的性质等;术语“控制器”意味着控制至少一个操作的任何设备、系统或其一部分,这样的设备可以用硬件、固件或软件、或者它们中至少两个的某种组合来实现。应当注意,与任何特定控制器相关联的功能可以是本地或远程的集中式或分布式。
此外,以下描述的各种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实现或支持,每个计算机程序由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形成并体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术语“应用”和“程序”是指适于在合适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中实施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软件组件、指令集、过程、功能、对象、类、实例、相关数据或其一部分。短语“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包括任何类型的计算机代码,包括源代码、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短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类型的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光盘(CD)、数字视频光盘(DVD)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内存。“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发送暂时性电信号或其他信号的有线、无线、光学或其他通信链路。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可永久存储数据的介质和可存储并随后覆写数据的介质,诸如可重写光盘或可擦除存储设备。
在整个专利文件中提供了某些词语和短语的定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不是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定义也适用于这样定义的词语和短语的先前以及将来的使用。
下面讨论的图1至图25以及用于描述本专利文件中的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任何适当布置的系统或设备中实现本公开的原理。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要注意的是,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指代相同的元素。此外,省略了可能使本公开的主旨模糊的已知功能或元素的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中,在描述实施例时,为了使本公开的主旨清楚,省略了对本公开所属领域中公知且与本公开不直接相关的内容的描述。
出于相同的原因,在附图中,一些元素被放大、省略或示意性地示出。此外,每个元素的大小没有准确地反映其实际大小。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素被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
根据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用于实现所述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更加清晰。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提供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完成本公开的公开并且允许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类别。本公开由权利要求的类别来定义。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将用于指代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在本公开中,将理解的是,流程图图示的每个块和流程图图示中的块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安装在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上,从而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了用于执行流程图块中指定的功能的手段(means)。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的存储器中,该存储器可以指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特定方式起作用,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的存储器中的指令生产包括实现流程图块中指定的功能指令装置的制品。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加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中,以使一系列操作步骤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以产生计算机执行的过程,从而执行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的指令提供用于执行流程图块中描述的功能的步骤。
此外,流程图的每个块可以表示模块、分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其包括用于实现指定的逻辑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还应注意,在一些替代实施方式中,块中指出的功能可以不按顺序发生。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连续示出的两个块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地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单元”是指软件或硬件组件,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并且“单元”执行特定任务。“单元”可以有利地被配置为驻留在可寻址存储介质上,并且被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因此,“单元”可以包括例如组件(诸如软件组件、面向对象的软件组件、类组件、以及任务组件)、过程、功能、属性、过程、子例程、程序代码段、驱动器、固件、微代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格、数组和变量。组件和“单元”中提供的功能可以组合到更少的组件和“单元”中,或者可以进一步分离到更多的组件和“单元”中。此外,组件和“单元”可以被实现为在设备或安全多媒体卡中的一个或多个CPU上操作。
首先,定义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
在本说明书中,UICC是插入到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智能卡。UICC是指一种芯片,用于存储个人信息,例如移动通信订户的网络接入认证信息、电话簿和SMS,并其在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例如GSM、WCDMA或LTE)时,通过执行订户认证和流量安全密钥生成来启用安全移动通信的使用。根据订户接入的移动通信网络的类型,将诸如SIM、USIM或ISIM的通信应用安装在UICC上。此外,UICC可以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功能,用于安装各种应用,例如电子钱包、票务和生物识别密码等。
在本说明书中,嵌入式UICC(eUICC)是嵌入在终端中的芯片形式的安全模块,而不是卡可以被插入终端或从终端拆卸的可拆卸类型。eUICC可以使用OTA技术下载简档并进行安装。eUICC可以称为能够进行简档下载和安装的UICC。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OTA技术下载简档并将简档安装在eUICC上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能够插入到终端和从终端拆卸的可拆卸UICC。也就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能够使用OTA技术下载简档并安装简档的UICC。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UICC”可以与SIM互换。术语“eUICC”可以与eSIM互换。
在本说明书中,简档可以表示存储在UICC中的应用、文件系统、认证密钥值等已经以软件形式打包(packaged)。
在本说明书中,USIM简档可以具有与简档相同的含义,并且可以意味着简档内USIM应用中所包括的信息已经以软件形式打包。
在本说明书中,简档服务器具有用于生成简档、加密所生成的简档、生成简档远程管理命令或加密所生成的简档远程管理命令的功能。简档服务器可以表示为订阅管理器数据准备(SM-DP)、订阅管理器数据准备加(SM-DP+)、简档域的卡外实体、简档加密服务器、简档生成服务器、简档提供商(PP)、简档提供者或简档供应凭证持有者(PPC持有者)。
在本说明书中,简档管理服务器可以表示为订阅管理器安全路由(SM-SR)、订阅管理器安全路由加(SM-SR+)、eUICC简档管理器的卡外实体、简档管理凭证持有者(PMC持有者)或eUICC管理器(EM)。
在本说明书中,简档服务器可以在被调用时表示简档管理服务器的功能的集合。因此,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即,在下面的描述中,简档服务器的操作也可以在简档管理服务器中执行。同样,关于简档管理服务器或SM-SR所描述的操作也可以在简档服务器中执行。如果简档服务器共同表示简档管理服务器的功能的集合,则可以简称为简档服务器。
在本说明书中,在此使用的术语“终端”可以被称为移动站(MS)、用户设备(UE)、用户终端(UT)、无线终端、接入终端(AT)、终端、订户单元、订户站(SS)、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无线发送/接收单元(WTRU)、移动节点、移动终端或其他终端。终端的各种实施例包括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移动计算机、诸如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数码相机的拍摄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游戏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音乐存储和回放家用电器、以及能够进行无线互联网接入和浏览的互联网家用电器,并且还可以包括其中集成了这些功能的组合的便携式单元或终端。此外,终端可以包括M2M终端和MTC终端/设备,但是不限于此。在本说明书中,终端可以被称为电子设备或者可以被简称为设备。
在本说明书中,能够下载和安装简档的UICC可以被嵌入在电子设备中。如果UICC没有被嵌入在电子设备中,则与电子设备物理分离的UICC可以被插入到电子设备中并且被连接到电子设备。例如,UICC可以以卡形式插入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终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包括能够下载和安装简档的UICC。UICC可以嵌入在终端中,并且如果终端和UICC分离,则可以将其插入终端。UICC可以被插入终端并连接到终端。能够下载和安装简档的UICC例如可以被称为eUICC。
在本说明书中,终端或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安装在终端或电子设备上以控制UICC或eUICC的软件或应用。所述软件或应用例如可以被称为本地简档助手(LPA)。
在本说明书中,简档定界符(delimiter)可以表示与简档ID、集成电路卡ID(ICCID)、匹配ID、EventID、激活码、激活码令牌、ISD-P或简档域(PD)相匹配的因子。简档ID可以指示每个简档的唯一ID。简档定界符可以包括可以索引简档的简档服务器(SM-DP+)的地址。
在本说明书中,eUICC标识符(eUICC ID)可以是嵌入终端中的eUICC的唯一ID,并且可以被称为EID。此外,如果在eUICC上已经安装了供应简档(provisioning profile),则eUICC标识符可以是相应的供应简档的简档ID。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果终端和eUICC芯片没有分离,则eUICC标识符可以是终端ID。此外,eUICC标识符可以表示eUICC芯片的给定安全域。
在本说明书中,简档容器可以被称为简档域。简档容器可以是安全域。
在本说明书中,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可以是用于使终端能够与eUICC结合操作的消息。此外,APDU可以是用于使PP或PM能够与eUICC结合操作的消息。
在本说明书中,简档供应凭证(PPC)可以是用于简档服务器和eUICC以进行相互认证、简档加密和签名的手段。PPC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对称密钥、Rivest ShamirAdleman(RSA)证书和私钥、椭圆弯曲密码术(elliptic curved cryptography,ECC)证书和私钥、根证书机构(certification authority,CA)和证书链。此外,如果存在多个简档服务器,则可以在多个简档服务器的每一个中的eUICC中存储或使用不同的PPC。
在本说明书中,简档管理凭证(PMC)可以用于简档管理服务器和eUICC以执行相互认证、传输数据加密和签名的手段。PMC可以包括对称密钥、RSA证书和私钥、ECC证书和私钥、根CA和证书链中的一个或多个。此外,如果存在多个简档管理服务器,则可以在多个简档管理服务器的每一个中的eUICC中存储或使用不同的PMC。
在本说明书中,AID可以是应用标识符。这个值可以是在eUICC中分类不同应用的定界符。
在本说明书中,事件可以是共同调用简档下载、远程简档管理或其他简档或eUICC的管理/处理命令的术语。简档下载可以与简档安装互换。此外,事件类型可以用作指示给定事件是简档下载、远程简档管理、还是其他简档或eUICC管理/处理命令的术语,并且可以称为事件请求类型、事件类或事件请求类。
在本说明书中,简档包(profilepackage)可以与简档互换,或者用作指示给定简档的数据对象的术语,并且可以称为简档标签、长度、值(tag,length,value(TLV))或简档包TLV。如果简档包已使用加密参数进行加密,则可以将其称为受保护的简档包(PPP)或受保护的简档包TLV(PPP TLV)。如果简档包已使用只能由给定eUICC解码的加密参数进行了加密,则可以将其称为绑定简档包(BPP)或绑定简档包TLV(BPP TLV)。简档包TLV可以是表达以TLV格式形成简档的信息的数据集。
在本说明书中,远程简档管理(RPM)可以称为简档远程管理、远程管理、远程管理命令、远程命令、RPM包、简档远程管理包、远程管理包、远程管理命令包或远程命令包。RPM可用于改变(或更新)给定简档的状态(例如,启用、禁用或删除),给定简档的内容(例如,简档的简档昵称)或简档摘要信息(例如,简档元数据)。
在本说明书中,AKA可以指示认证和密钥约定,并且可以指示用于接入3GPP和3GPP2网络的认证算法。
在本说明书中,K是存储在eUICC中的用于AKA认证算法的加密密钥值。
在本说明书中,OPc是可以存储在eUICC中的用于AKA认证算法的参数值。
在本说明书中,NAA是网络接入应用app程序,并且可以是存储在UICC中以接入网络的app程序,例如USIM或ISIM。NAA可以是网络接入模块。
此外,在描述本公开时,如果认为相关的已知功能或元素的详细描述不必要地使本公开的主旨模糊,则将省略该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了提出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用于终端使用其上已经安装了固定简档的UICC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的方法的示图。
参考图1,UICC 120可以被插入终端110中。在这种情况下,UICC可以是可拆卸的类型,并且可以先前已经嵌入在终端中。其上已经安装了固定简档(fixed profile)的UICC的固定简档意味着能够接入给定通信公司的“接入信息(access information)”已经被固定。接入信息可以是网络认证所需的K或Ki值以及IMSI,即,所谓的订户定界符,以及订户定界符。
已插入其上安装了固定简档的UICC 120的终端110可以使用UICC 120与移动通信公司的认证处理系统(例如,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HLR)或AuC)一起执行认证。认证过程可能是AKA过程。当认证成功时,终端110可以使用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网络130来使用诸如电话呼叫或移动数据的移动通信服务。
图2是示出应用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示例的示图。
参考图2,应用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简档服务器23和多个终端(例如,第一终端21和第二终端22)。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向订户提供通信服务,并且可以管理和更新连接到第一终端21中的所选简档的订户信息。简档服务器23(例如,SM-DP+)生成与第一终端21的所选简档相对应的简档,用于响应于来自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的请求向第二终端22提供通信服务,并且支持所生成的简档的远程安装。远程安装可以意味着将所生成的简档安装在第二终端22上。简档服务器23可以向订阅管理器发现服务(SM-DS)(未示出)发送消息,其包括所生成的简档将被下载到的第二终端22的eUICC标识符(例如,EID2),以及指示所生成的简档的下载的执行的信息。
可以以SM-DS或SM-DP+向第二终端22通知简档下载的方式开始简档下载,可以在用户操纵第二终端22时选择简档下载,或者可以基于第二终端22通过首先向SM-DS或SM-DP+请求信息而接收到的信息来启动简档下载。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二终端22通过首先向SM-DS请求信息而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包括能够标识SM-DP+地址和简档下载的开始的定界符。
在图2中,第一终端21和第二终端22中的每一个从简档服务器23或SM-DS接收用于下载简档的消息,使用接收到的消息从简档服务器23下载简档,并将下载的简档安装在内部eUICC。简档包括eUICC简档的号码资源(即,IMSI值和ICCID值)和用于认证的加密密钥(K),并且还可以包括由相应的通信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用于通信服务的多种类型的信息。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终端21和第二终端22中的每一个在通过安装在终端或电子设备上以控制UICC或eUICC的软件或应用(例如,LPA)的输入单元(或用户接口单元)请求删除简档的简档删除请求事件时删除简档,并将指示简档已经被删除的消息发送到简档服务器23。简档服务器管理被生成以在第一终端21中提供通信服务的简档,以便可以基于该消息在第二终端22中重用它。
在下文公开的实施例中,假设一个或多个eUICC简档已经被下载并安装在第一终端21的eUICC上。此外,下载并安装在第二终端22的eUICC上的简档是对应于下载并安装在第一终端21上的简档的一个或多个(例如,Profile1)的eUICC简档(例如,Profile2)。该简档(Profile2)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Profile2_1:具有不同于Profile1的ICCID、IMSI和K值的eUICC简档
Profile2_2:具有与Profile1相同的ICCID值并且具有与Profile1不同的IMSI和K值的eUICC简档
Profile2_3:具有与Profile1相同的ICCID和IMSI值并且具有与Profile1不同的K值的eUICC简档
Profile2_4:具有与Profile1相同的ICCID、IMSI和K值的eUICC简档
在以下公开的实施例中,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和简档服务器23可以选择四种类型的Profile_2_x(x=1、2、3、4)中的至少一种,并使选择的简档能够被下载到第二终端22上。
图3是示出当第一终端请求将与下载并安装在第一终端的eUICC上的eUICC简档中的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简档相对应的简档被下载到第二终端上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UI操作的示图。在图3中,横轴示出了时间流。在图3的上侧所示的终端对应于先前已经安装简档的第一终端。在图3的下侧所示的终端对应于将在其上新下载简档的第二终端。图3中所示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操作顺序是为了便于描述。由两个终端执行的操作和事件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在图3中,当在第一终端的LPA的UI中显示可用简档,并且接收到选择第一简档(Profile_1)的事件时,LPA可以显示(例如,启用、禁用、删除或移动)与UI中的第一简档相关的可选操作。第一终端的UI被示出在图3的310中作为示例。当接收到可选操作当中的请求简档转移的事件(例如,对显示转移事件的区域的触摸输入)时,第一终端可以在UI中显示接收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的可选操作(例如,手动输入、QR码扫描、NFC和WLAN),并且可以接收选择可选操作之一的事件(未示出)。例如,当接收到选择QR码扫描的事件时,第二终端可以使相机能够用于接收包括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信息的QR码(图3的330)。
在同一时间点,第二终端可能已经通过使用第一终端的网络共享(tethering)连接到蜂窝网络(例如,3G或4G LTE)、WLAN或通信网络。第二终端的LPA可以接收在UI中显示接收在另一终端中使用的简档的操作并选择UI的事件(未示出)。此外,当在第二终端的LPA的UI中显示将eUICC标识符(EID2)递送给另一终端的可选操作(例如,以文本、QR码、NFC和WLAN指示)时,第二终端可以接收选择所显示的可选操作之一的事件(图3的320)。图3示出了已经接收到选择QR码的事件的示例。第二终端可以以QR码形式在LPA的UI中显示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图3的330)。
在接收到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例如,通过使用启用的相机拍摄显示在第二终端中的QR码)之后,第一终端可以向简档服务器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发送用于向第二终端转移第一简档(Profile_1)的请求,并且可以在LPA的UI中显示传输已经完成(图3的340)。此外,第一终端的LPA可以在转移请求被发送到简档服务器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之前,在UI中显示用于允许用户确认简档转移的消息。如图3的370,第一终端的LPA可以将第一简档输出为转移的简档(转移图标指示、转移文本指示等)。与所示实施例不同,第一终端的LPA可以从简档列表中删除相应的简档,并且可以不输出相应的简档。
SM-DS或SM-DP+可以通知第二终端将与简档(Profile_1)相对应的简档(Profile_2)下载到第二终端上。可替代地,可以在用户操纵第二终端时选择简档(Profile_2)的下载,或者可以基于第二终端通过首先向SM-DS或SM-DP+请求信息而接收到的信息来启动简档(Profile_2)的下载。此外,可以通过从SM-DP+接收的远程简档管理(RPM)来启动下载。第二终端可以在UI中显示用于简档下载的启动(initialization)事件,可以接收用户的确认事件(图3的350),并且可以在UI中显示简档下载的结果(例如,成功或失败)以及关于下载的简档的信息(图3的360)。
如上所述的图3中示出的操作顺序仅是简单的示例。也就是,图3的操作340、350、360和370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
图4是示出当第一终端210向简档服务器230发送将与第一终端210中的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简档相对应的简档从简档服务器230下载到第二终端220的请求,并且所下载的简档被安装在第二终端220上时,在终端(例如,第一终端210和第二终端220)、简档服务器230和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参照图4,在操作400处,已经接收到请求转移已经安装的第一简档(Profile1)的事件的第一终端210的LPA 211可以向eUICC 212请求eUICC212的标识符和Profile1的标识符(ICCID1),并且可以接收它们。在操作401,第二终端220的LPA 221向eUICC 222请求eUICC标识符(EID2),并接收eUICC标识符(EID2)。在操作403,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从第二终端的LPA 221接收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401已经获得EID2的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以QR码形式在UI中显示EID2。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使用相机拍摄显示在屏幕上的QR码,并且可以使用从拍摄的QR码中提取EID2的方法来获取和接收EID2(403)。此外,在操作403,除了使用QR码的方法之外,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还使用诸如NFC、WLAN或蜂窝的通信方法在它们之间建立连接。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通过相应的连接从第二终端的LPA 221接收EID2。此外,在操作403,第一终端的LPA211可以响应于通过UI的用户输入来接收EID2。
在操作405,第一终端210或第一终端的LPA211可以与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建立TLS连接,并且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407,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向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发送请求将与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上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407从第一终端的LPA211发送到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的消息可以是DeviceSwap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1)、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和Profile1的标识符(ICCID1)中的至少一个。
在操作409,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和简档服务器230准备与简档(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Profile2)。在操作409a,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可以向简档服务器230请求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和请求准备的简档的类型(ProfileType)中的至少一个或需要准备下载的给定简档的标识符(ICCID2)。在操作409b,简档服务器230可以选择属于相应服务器中的所请求简档的类型的未使用简档之一,并且可以将相应简档的标识符(ICCID2)递送给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在操作409b,如果相应服务器中的由所请求的简档标识符指示的简档可用(如果该简档已经生成但未被使用),则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将相应简档的标识符(ICCID2)递送给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在操作409c,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可以将确认由从简档服务器230接收到的简档标识符(ICCID2)所指示的简档的准备的消息(即,询问简档的准备是否已经完成的消息)发送到简档服务器230。在操作409c,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可以将简档的标识符(ICCID2)、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匹配ID、确认码、SM-DS地址和释放标志(release flag)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在消息中,并且可以发送该消息。在操作409之后,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将消息(包括所准备的简档将被下载到其上的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和指示所生成的简档的下载应该被执行的信息)发送到SM-DS(未张贴)。
在操作409之后,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或简档服务器230向第一终端210和第二终端220的LPA通知与第一简档(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Profile2)已经准备好。在操作411,第一终端210的LPA211可以在UI中显示允许用户确认第一简档到第二终端的转移的消息(即,禁用和删除第一简档,以及下载第二简档到第二终端上)。在操作413,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可以执行将连接到旧的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例如,电话号码、诸如网络速度的质量信息、和支付信息)连接到第二简档(例如,ICCID_new)的后端供应(backendprovisioning)。当在操作413通过后端供应过程释放与旧的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的连接并且在系统中禁用第一简档时,可以禁用第一终端的通信服务连接。可替代地,如果维持与旧的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的连接,并且另外还连接第二简档(一个人多个设备(OPMD)的场景),则维持第一终端的通信服务连接。当在第二终端中完成第二简档的下载和安装时,第二终端也可以连接到通信服务。
在操作415,当SM-DS或SM-DP+向第二终端220或第二终端的LPA221通知下载时,可以开始第二终端的简档下载,或者在用户操纵终端时选择第二终端的简档下载,或者可以基于由终端通过首先向SM-DS或SM-DP+请求信息而接收到的信息来启动第二终端的简档下载。在这种情况下,由终端通过首先向SM-DS请求信息而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包括SM-DP+地址和能够识别简档下载的开始的定界符。此外,可以通过从SM-DP+接收到的RPM来启动下载。在操作413,第二终端的LPA221基于前述示例中的至少一个来启动新简档的下载。
在操作417,第二终端220或第二终端的LPA221可以与简档服务器230建立TLS连接,并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419,第二终端的LPA221可以在UI中显示用于简档的下载的启动事件,并且从用户接收确认事件。在操作421,第二终端可以执行从简档服务器230下载第二简档(Profile2)。
图5是示出当第一终端210做出将与第一终端210的eUICC上下载并安装的eUICC简档中的一个或多个选定的简档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220的终端替换请求时,终端(例如,第一终端210和第二终端220)、简档服务器230和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图。图5与图4不同之处在于,终端替换请求(或简档转移请求)被发送到简档服务器230。
参照图5,在操作500,已经接收到请求转移已经安装的第一简档(Profile1)的事件的第一终端210的LPA 211,可以向eUICC 212请求eUICC 212的标识符和Profile1的标识符(ICCID1),并且可以接收它们。在操作501,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通过向eUICC 222请求而接收eUICC标识符(EID2)。在操作503,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从第二终端的LPA221接收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501已经接收到EID2的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在UI中以QR码形式显示EID2。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使用相机拍摄显示在屏幕上的QR码,并且可以使用从拍摄的QR码中提取EID2的方法获得或接收EID2(503)。此外,在操作503,除了使用QR码的方法之外,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使用诸如NFC、WLAN或蜂窝的通信方法在它们之间建立连接。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通过相应的连接从第二终端的LPA 221接收EID2。此外,在操作503,第一终端的LPA211可以响应于通过UI的用户输入来接收EID2。
在操作505,第一终端210或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与简档服务器230建立TLS连接,并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507,第一终端的LPA211可以将请求将与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上的消息发送到简档服务器230。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507,从第一终端的LPA 211发送到简档服务器230的消息可以是DeviceSwap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1)、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和Profile1的标识符(ICCID1)中的至少一个。
在操作509,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将在操作507已经从第一终端210接收到并且请求将与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上的消息递送给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509的消息可以包括已经由简档服务器230选择并且可以用作与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的简档标识符(ICCID2)。
在操作511,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和简档服务器230准备与简档(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Profile2)。在操作511a,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可以向简档服务器230请求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和请求准备的简档的类型(ProfileType)或需要准备下载的给定简档的标识符(ICCID2)中的至少一个。在操作511b,简档服务器230可以选择属于相应服务器中所请求的简档的类型的未使用简档之一,并且可以将相应简档的标识符(ICCID2)发送到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在操作511b,如果相应服务器中由所请求的简档标识符(ICCID2)指示的简档可用(如果简档已经生成但未被使用),则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将相应简档的标识符(ICCID2)递送给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在操作511c,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可以将确认由从简档服务器230接收的简档标识符(ICCID2)指示的简档的准备的消息发送到简档服务器230。在操作511c,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可以将简档的标识符(ICCID2)、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匹配ID、确认码、SM-DS地址和释放标志包括在消息中,并且可以发送该消息。在操作511之后,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将消息(包括所准备的简档将被下载到其上的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和指示所生成的简档的下载的执行的信息)发送到SM-DS(未贴出)。
在操作511之后,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或简档服务器230向第一终端210和第二终端220的LPA通知与第一简档(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Profile2)已经准备好。在操作513,第一终端210的LPA 211可以在UI中显示允许用户确认第一简档转移到第二终端的消息(即,禁用和删除第一简档,并将第二简档现在到第二终端上)。在操作515,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可以执行将连接到旧的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例如,电话号码、诸如网络速度的质量信息、以及支付信息)连接到第二简档(例如,ICCID_new)的后端供应。当在操作515通过后端供应过程释放与旧的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的连接并且在系统中禁用第一简档时,可以禁用第一终端的通信服务连接。可替代地,如果维持与旧的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的连接并且另外还连接第二简档(一个号码多个设备(OPMD)的场景),则维持第一终端的通信服务连接。当在第二终端中完成第二简档的下载和安装时,第二终端也可以连接到通信服务。
在操作517,可以在SM-DS或SM-DP+向第二终端220或第二终端的LPA221通知下载时开始简档下载,可以在用户操纵终端时选择简档下载,或者可以基于由终端通过首先向SM-DS或SM-DP+请求信息而接收到的信息来启动简档下载。在这种情况下,由终端通过首先向SM-DS请求信息而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包括SM-DP+地址和能够识别简档下载的开始的定界符。在操作517,第二终端的LPA 221基于前述示例中的至少一个来启动新简档的下载。
在操作519,第二终端220或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与简档服务器230建立TLS连接,并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521,第二终端的LPA可以在UI中显示用于简档的下载的启动事件,并且可以从用户接收确认事件。在操作523,第二终端可以执行从简档服务器230下载第二简档(Profile2)。
图6是示出当第二终端请求将与下载并安装在第一终端的eUICC上的eUICC简档中的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简档相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上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UI操作的示图。在图6中,横轴表示时间流。在图6的上侧所示的终端对应于先前已经安装简档的第一终端。在图6的下侧所示的终端对应于将在其上新下载简档的第二终端。图6中所示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操作顺序是为了便于描述。由两个终端执行的操作和事件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
参照图6,当在第一终端的LPA的UI中显示可用简档并且接收到选择第一简档(Profile_1)的事件时,LPA可以在UI中显示与第一简档相关的可选操作(例如,启用、禁用、删除或移动)(610)。当接收到所选择的操作当中请求转移简档的事件时(例如,对显示转移事件的区域的触摸输入),第一终端可以在UI中显示将第一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1)和第一简档标识符(ICCID1)转移到第二终端的可选操作(例如,通过文本指示、通过QR码、NFC或WLAN指示),并且可以接收选择可选操作之一的事件(未示出)。例如,当接收到选择通过QR码的指示的事件时,第一终端可以以QR码形式生成第一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1)和第一简档标识符(ICCID1)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可以将其显示在UI中(630)。
此外,第一终端可以使用第一转移方法(例如,通过文本指示、通过QR码、NFC和WLAN指示的一种)将第一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1)和第一简档标识符(ICCID1)中的一个递送给第二终端,并且可以使用不同于第一转移方法的第二转移方法(例如,通过文本指示、通过QR码、/>NFC和WLAN指示的另一种)将第一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1)和第一简档标识符(ICCID1)中的另一个递送给第二终端。
在同一时间点,第二终端可能已经通过使用第一终端的网络共享连接到蜂窝网络(例如,3G或4G LTE)、WLAN或通信网络。第二终端的LPA可以在UI中显示接收在另一终端中使用的简档的操作,并且可以接收选择该操作的事件(未示出)。此外,当在第二终端的LPA的UI中显示从第一终端接收第一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1)和第一简档的标识符(ICCID1)的可选操作(例如,手动输入、QR码、NFC和WLAN)时,第二终端可以接收选择所显示的可选操作之一的事件(620)。图6示出了已经接收到选择QR码的事件的示例。可以启用用于接收第二终端的QR码的相机(630)。/>
在接收到第一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1)和第一简档标识符(ICCID1)中的至少一个(例如,通过使用第二终端的启用的相机拍摄第一终端的QR码)之后,第二终端可以向简档服务器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发送将第一简档(Profile_1)转移到第二终端的请求,并且可以在LPA的UI中显示传输已经完成。此外,第一终端的LPA可以在转移请求被转移到服务器之前在UI中显示允许用户确认简档转移的消息,如图6的640。第一终端的LPA可以将第一简档显示为转移的简档(例如,转移图标指示或转移文本指示),如图6的670。与所示实施例不同,相应的简档可以被删除而不显示。
SM-DS或SM-DP+可以通知第二终端将与简档Profile_1对应的简档Profile_2下载到第二终端上,或者可以在用户操作第二终端时选择下载,或者可以基于由第二终端通过首先向SM-DS或SM-DP+请求信息而接收到的信息来启动下载。此外,可以通过从SM-DP+接收的RPM启动下载。第二终端可以在UI中显示用于简档的下载的启动事件,可以从用户接收确认事件(650),并且可以在UI中显示简档下载的结果(例如,成功或失败)以及关于下载的简档的信息(660)。
如上所述的图6中所示的操作顺序仅仅是简单的示例。也就是,图6的操作610、620、640、650、660和670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来执行。
图7是示出当第二终端220向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做出将与下载并安装在第一终端210的eUICC上的eUICC简档中的一个或多个所选简档相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220上的终端替换请求(或简档转移请求)时,在终端(例如,第一终端210和第二终端220)、简档服务器230和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参照图7,在操作700已经接收到请求转移已经安装的第一简档(Profile1)的事件的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通过在操作701向eUICC 212请求而接收eUICC 212的标识符(EID1)和Profile1的标识符(ICCID1)。此外,在操作703,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以QR码形式在UI中显示EID1和ICCID1中的至少一个。在操作703,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从第一终端221的LPA接收第一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1)和Profile1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在操作703,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获得或接收EID1和Profile1中的至少一个:使用相机拍摄显示在屏幕上的QR码,并从拍摄的QR码中提取EID2和ICCID2中的至少一个。此外,在操作703,除了使用前述QR码的方法之外,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使用诸如NFC、WLAN或蜂窝的通信方法在它们之间建立连接。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通过相应的连接从第一终端221的LPA接收EID2和ICCID1中的至少一个。此外,在操作703,响应于通过UI的用户输入,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接收EID2和ICCID1中的至少一个。
在操作705,第二终端220或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与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建立TLS连接,并且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707,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向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发送请求将与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上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707,从第二终端的LPA 221发送到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的消息可以是DeviceSwap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1)、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和Profile1的标识符(ICCID1)中的至少一个。
操作709(709a、709b、709c)、711、713、715、717、719和721与操作409(409a、409b和409c)、411、413、415、417、419和421(包括如在图3中未示出的操作),因此省略了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图8是示出当第二终端220向简档服务器230做出将与下载并安装在第一终端210的eUICC上的eUICC简档中的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简档相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220的终端替换请求(或简档转移请求)时,在终端(例如,第一终端210和第二终端220)、简档服务器230和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图8的操作800、801和803与图7的操作700、701和703相同,并且它们的详细描述被省略。在操作805,第二终端220或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与简档服务器230建立TLS连接,并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807,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将请求将与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上的消息发送到简档服务器230。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807,从第二终端的LPA 221发送到简档服务器230的消息可以是DeviceSwap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1)、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和Profile1的标识符(ICCID1)中的至少一个。
在操作809,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将请求将与在操作807从第二终端220接收的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220上的消息发送到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809的消息可以包括可用作与由简档服务器230选择的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的简档标识符(ICCID2)。
图8的操作811(811a,811b和811c)、813、815、817、819、821和823与图5中所示的操作511(511a,511b和511c)、513、515、517、519、521和523相同(包括图5中未示出的操作),因此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图9、图10和图11示出了第二终端拍摄第一简档被安装在第一终端上时所使用的AAC QR码并安装与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简档的实施例。在图9中,横轴表示时间流。在图9的过程930中示出的终端是先前已经安装了简档的第一终端。在图9的过程910、920和940中示出的终端对应于将新下载简档的第二终端。图9中所示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操作顺序是为了便于描述。由两个终端执行的操作和事件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
AAC应用(AAC APP)执行用于下载简档的接收AAC值、通过嵌入式网络浏览器(webbrowser)或安装在同一终端上的网络浏览器连接到服务提供商门户(portal)的整体操作。AAC APP可以是与LPA分离的app。AAC APP可以通过LPA的应用可编程接口(API)将用于简档下载的信息递送给LPA。此外,在本说明书中,LPA可以统一地表示LPA已经合并了AAC APP的功能,即,嵌入式模块。因此,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还可以在LPA中执行描述AAC APP的操作的操作。
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是终端使用AAC值可以访问的网络服务器(webserver)。网络门户服务器可以将服务提供商网页(web page)递送给终端的网络浏览器,并且可以将AAC值和终端信息递送给服务提供商服务器用于订阅处理。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可以包括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的操作也可以在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中执行。
图9是示出当第二终端拍摄在第一简档被安装在第一终端上时所使用的AAC QR码并安装与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简档时,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用户界面(UI)的操作的示图。
参照图9,在操作910,第二终端的AAC APP可以通过UI接收输入用于在第一终端中安装第一简档的AAC值的事件。AAC值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输入到第二终端,诸如基于图9的方法,通过相机的QR码扫描和用户的手动输入,并且输入AAC值的方法不受限制。AAC值包括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地址(MNS门户URL),并且还可以包括唯一指示AAC值的关键字串(keystring)。
在操作920,已经接收到AAC值的第二终端的AAC APP可以通过嵌入AAC APP中的网络浏览器或安装在第二终端上的AAC APP外部的外部网络浏览器访问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并且可以显示与从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接收的AAC值相对应的网页,以及在网络浏览器中显示可选择的操作。此外,第二终端的AAC APP还可以基于输入的AAC值来显示连接到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第一简档的电话号码(MSISDN)值。在这种情况下,可选择的操作可以是基于AAC值下载与已经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第二简档和下载新的第二简档中的任何一个操作。此外,可选择的操作可以是下载第二简档用于在连接旧的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中进行数据共享,例如,一个的多设备(OPMD)服务。AAC APP可以接收已经从用户选择了可选择的操作之一的事件,并且可以另外地接收确认对应的输入的事件。
在操作930,第一终端的LPA可以显示请求用户对于使用在第二终端中输入的AAC值来执行与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第一简档相关联的操作的确认的事件,并且可以接收确认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930,可以通过该事件禁用或删除第一终端的第一简档。在操作940,第二终端的LPA可以在UI中显示简档下载的结果(例如,成功或失败)和关于下载的简档的信息。
图10是示出当第二终端220拍摄第一简档被安装在第一终端210上时所使用的AACQR码,并通过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250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发送在第二终端220上安装与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简档的请求时,在第二终端220、简档服务器230、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和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240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参照图10,在操作1001,第二终端的AAC APP 223或包括AAC APP的功能的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通过拍摄在安装第一简档时使用的AAC QR码来获得AAC值。如上所述,除了使用QR码的方法之外,可以在使用用户输入、诸如来自第一终端的或NFC的短距离通信方法、以及诸如WLAN或蜂窝的通信方法建立相互连接之后,将AAC值发送到第二终端。在操作1001,输入到AAC APP 223的AAC值可以包括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地址和不同于另一个AAC值的唯一关键字串,并且还可以包括两个值的组合。此外,AAC APP 223可以使用AAC值来调用存储在AAC APP中的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地址,或者生成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地址。
在操作1003,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从第二终端的eUICC 222获得eUICC标识符(EID2),并将EID2递送给ACC APP 223。在操作1005,第二终端的AAC APP 223可以与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地址的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250建立TLS连接,并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1007,AAC APP 223可以将AAC令牌发送到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250。AAC令牌可以包括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地址和唯一关键字串的至少一个值,并且可以包括两个值的组合。此外,AAC令牌可以另外包括在操作1003获得的EID2值。
在操作1009,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250可以将AAC令牌递送给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在操作1011,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确定AAC令牌值是否具有在另一个eUICC中被使用的历史。也就是,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确定AAC令牌是否将被重用。操作1011也可以在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250中执行。如果AAC令牌值具有在另一个eUICC中使用的历史(即,如果AAC令牌值被第二次使用),则在操作1013,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250基于输入的AAC值和用于简档下载的可选择操作(基于AAC值下载与已经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第二简档、下载新的第二简档、以及下载第二简档以用于与连接到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进行数据共享(例如,OPMD服务)中的至少一个)将连接到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第一简档的电话号码(MSISDN)值发送到AACAPP 223。AAC APP 223在网络浏览器的网页中显示接收的信息。此外,在操作1013,AAC APP 223将由用户选择的简档下载事件和eUICC标识符(EID2)(可选)发送到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250。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250可以将该事件和EID2递送到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
在操作1015,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和简档服务器230准备与简档(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Profile2)。在操作1015a,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可以请求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和请求准备的简档的类型(ProfileType)或需要准备下载的给定简档的标识符(ICCID2)中的至少一个。在操作1015b,简档服务器230可以选择属于相应服务器中的所请求简档的类型的未使用简档之一,并将相应简档的标识符(ICCID2)发送到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在操作1015b,如果在相应服务器中由所请求的简档标识符指示的简档是可用的(如果简档已经生成,但未被使用),则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将相应的简档的标识符(ICCID2)递送给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在操作1015c,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可以将确认由从简档服务器230接收的简档标识符(ICCID2)所指示的简档的准备的消息发送到简档服务器230。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在操作1015c发送的消息可以包括简档的标识符(ICCID2)、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匹配ID、确认码、SM-DS地址和释放标志中的至少一个。在操作1015之后,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将包括所准备的简档将被下载到的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和指示应该执行所生成的简档的下载的信息的消息发送到SM-DS(未贴出)(未示出)。
在操作1017,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或简档服务器230可以通知第一终端210和第二终端220的LPA与第一简档(Profile1)相对应的第二简档(Profile2)已经准备好,并且可以在UI中显示允许用户确认第二简档被安装在第二终端上的消息(可以省略操作1017)。在操作1017,通过来自用户的确认事件可以禁用或删除第一终端的第一简档。在操作1019,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可以通过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250将激活码(AC)令牌递送给AACAPP223。AACAPP 223可以将AC令牌递送给LPA 221。AC令牌可以包括已准备好第二简档的简档服务器230的地址和用于下载第二简档的MatchingID中的至少一个。在操作1021,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可以执行后端供应,该后端供应将连接到旧的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例如,电话号码、诸如网络速度的质量信息、以及支付信息)连接到第二简档。当在操作1021通过后端供应过程在系统中释放与旧的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的连接并且禁用第一简档时,可以禁用第一终端的通信服务连接。可替代地,如果维持与旧的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的连接并且另外还连接第二简档(OPMD场景),则可以维持第一终端的通信服务连接。当在第二终端中完成第二简档的下载和安装时,第二终端也可以连接到通信服务。
在操作1023,第二终端的LPA 221使用AC令牌值启动下载。在操作1025,第二终端220或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与简档服务器240建立TLS连接,并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1027,第二终端的LPA可以在UI中显示用于简档的下载的启动事件,并且可以从用户接收确认事件。在操作1029,第二终端可以执行从简档服务器230下载第二简档(Profile2)。
图11是示出当第二终端220拍摄在第一简档被安装在第一终端210上时所使用的AAC QR码,并且通过简档服务器230发送将与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简档安装在第二终端220上的请求时,在第一终端210、第二终端220、简档服务器230、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和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240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参照图11,在操作1101,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通过拍摄在安装第一简档时使用的AAC QR码来获得AAC值。除了使用QR码的方法之外,可以在使用用户输入、诸如来自第一终端的或NFC的短距离通信方法、以及诸如WLAN或蜂窝的通信方法建立相互连接之后,将AAC值发送到第二终端。在操作1101,输入到LPA221的AAC值可以包括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地址和不同于另一个AAC值的唯一关键字串,并且还可以包括两个值的组合。此外,LPA221可以使用AAC值来调用存储在LPA221中的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地址和简档服务器地址,或者可以生成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地址和简档服务器地址。此外,AAC值可以包括激活码。激活码可以包括简档服务器地址和简档标识符(ICCID1)。
在操作1103,第二终端的LPA221可以从第二终端的eUICC 222获得eUICC标识符(EID2)。在操作1105,第二终端的LPA221可以与简档服务器地址的简档服务器230建立TLS连接,并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1107,LPA221可以将AC令牌发送到简档服务器230。此外,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将接收到的AC令牌递送给连接到相应ICCID的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在操作1109,服务提供商服务器或简档服务器可以确定要递送给第二终端的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地址。在操作1111,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将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地址递送给第二终端的LPA221。在操作1113,第二终端的LPA221可以与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地址的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50建立TLS连接,并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1115,第二终端的LPA221可以将AC令牌、EID2和LPA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递送给服务提供商网络门户服务器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50。
在操作1117,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确认接收到的AC令牌已经被下载到具有另一个EID的现有eUICC(即,第二终端的eUICC 222)上,并确定AC令牌是否具有之前被使用过的历史。也就是,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确定AAC令牌是否将被第二次使用。如果AAC令牌将被第二次使用,则在操作1119,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基于输入的AAC值和用于简档下载的可选择操作(基于AAC值下载与已经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第一简档相对应的第二简档、下载新的第二简档、以及下载第二简档以与连接到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进行数据共享(例如,OPMD服务)中的至少一个),将连接到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第一简档的电话号码(MSISDN)值发送到LPA221。LPA 221在网络浏览器的网页中显示接收到的信息。此外,在操作1119,LPA 221可以将由用户选择的简档下载事件递送给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操作1121(1121a、1121b和1121c)、1123、1125、1127、1129、1131和1133与图10中公开的操作1015(1015a、1015b和1015c)、1017、1019、1021、1023、1025和1027相同,因此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图3至图11中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装在第二终端上的与第一终端的第一简档(Profile1)相对应的第二简档可以是具有与Profile1不同的ICCID、IMSI和K值的eUICC简档(Profile2_1,新的简档)、具有与Profile1相同的ICCID值和与Profile1不同的IMSI和K值的eUICC简档(Profile2_2,ICCID重用)或者具有与Profile1相同的ICCID和IMSI值或与Profile1不同的K值的eUICC简档(Profile2_3,ICCID和IMSI重用)。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413、515、713、815和1021,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可以执行将连接到旧的第一个简档的订户信息(例如,电话号码、诸如网络速度的质量信息、以及支付信息)连接到第二个简档的后端供应。当在系统中释放与旧的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的连接并且禁用第一简档时,可以禁用第一终端的通信服务连接。当维持与旧的第一简档的订户信息的连接并且另外还连接第二简档(OPMD场景)时,第一终端的通信服务连接可以被维持。当在第二终端中完成第二简档的下载和安装时,第二终端也可以连接到通信服务。在这样的多设备场景中,简档的一部分可以被解释为被重用。
在这样的多设备中,可以由每个LPA启用安装在每个终端上的简档。当在每个终端的eUICC中启用简档时,终端可以使用相应简档内的IMSI和K值对服务提供商的网络执行认证,并且在认证之后使用通信服务。
同时,如果Profile1(未删除)被安装在第一终端上,并且Profile2_1、Profile2_2和Profile2_3中的至少一个被安装在第二终端上,则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可以更新连接到订户信息的ICCID、IMSI和K值,并确定每个终端是否可以接入通信服务。此外,订户可以通过每个终端的LPA或每个终端的服务提供商应用(服务提供商APP)请求接入每个终端的通信服务。
如果具有与Profile1不同的IMSI值的Profile2_1和Profile2_2被安装在第二终端上,则服务提供商可以执行后端供应,以便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提供通信服务。因此,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执行对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的认证,并且在认证之后使用通信服务。此外,如果具有与Profile1相同的IMSI值的Profile2_3被安装在第二终端上,则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可以在执行后端供应时仅将Profile1和Profile2_3中的一个与订户信息相连接。因此,仅在一个时间点,只有一个终端可以执行对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的认证,并且在认证之后使用通信服务。
描述了与重用简档的部分的情况不同的重用相同简档的情况。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装在第二终端上的与第一终端的第一简档(Profile1)相对应的第二简档可以是具有与Profile1相同的ICCID、IMSI和K值的eUICC简档(即,与Profile2_4或Profile1相同的简档)。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终端可以简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的后端供应过程,可以执行对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的认证,并且可以在认证之后使用通信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重用了相同的简档,因此该简档需要在同一时间仅在一个终端中被启用。
图12是示出当第一终端确认第一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选择的简档的删除并且相应的简档被从简档服务器下载到第二终端时,在终端、简档服务器和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参照图12,在操作1201,在第一终端210和第二终端220之间识别要从第一终端210转移的简档。将第二终端的eUICC标识符(EID2)发送到第一终端210。对这样的过程的详细描述被省略,因为在图5的操作500、501和503描述的内容可以同样地应用于所述过程。在操作1203,第一终端210或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与简档服务器230建立TLS连接,并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1205,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将请求将与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上的消息发送到简档服务器230(该消息还可以被发送到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在操作1205的消息可以是DeviceSwap消息,并且包括关于EID1、EID2和ICCID1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在操作1207,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将对于要被转移的简档(Profile1)的删除请求递送到第一终端的LPA 211。在操作1209,LPA 211可以在UI中显示对于简档的删除事件,并接收用户的确认事件。在操作1211,LPA 211将对于具有简档标识符(ICCID1)的简档的删除命令递送给第一终端的eUICC212。如果成功完成删除,则在操作1213,第一终端的LPA 211向简档服务器230发送删除结果消息(Deletenotification)。删除结果消息可以包括EID1和ICCID1。
在操作1215,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将与要从第一终端转移的旧的简档(Profile1)相同的简档连接到EID2,并且可以执行配置,从而相同的简档被下载到第二终端上(例如,通过后端供应程序)。在操作1217,简档的下载可以在SM-DS或SM-DP+向第二终端的LPA 221通知所述下载时开始,或者可以在用户操纵终端时被选择,或者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基于终端通过首先向SM-DS或SM-DP+请求信息而接收到的信息来启动简档的下载。在这种情况下,由终端通过首先向SM-DS请求信息而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包括SM-DP+地址和能够识别简档下载的开始的定界符。
在操作1219,第二终端220或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与简档服务器230建立TLS连接,并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1221,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在UI中显示用于简档下载的启动事件,并且从用户接收确认事件。在操作1223,第二终端可以执行从简档服务器230下载第二简档(Profile2)。
图13是示出如果具有相同IMSI和K值的简档被安装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上,当使用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简档被禁用或删除时显示在UI中的激活码启用第二终端的简档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UI操作的示图。
在图13中,横轴指示时间流。在图13的操作1310和1320中示出的终端对应于先前已经安装简档的第一终端。在图13的操作1330、1340和1350中示出的终端对应于将新下载简档的第二终端。图13中所示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操作顺序是为了便于描述。由两个终端执行的操作和事件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
参照图13,在操作1310,当第一终端在第一终端的LPA的UI中接收到选择已经被请求转移到第二终端的第一简档(Profile1)的事件时,LPA可以在UI中显示(例如,启用、禁用、删除或移动)与第一简档相关的可选择操作。当在相关操作期间接收到请求简档删除的事件(例如,触摸用于删除事件的区域的输入)时,在操作1320,第一终端删除第一简档,并在UI中显示能够启用安装在第二终端上并且对应于第一个简档(Profile1)的第二个简档(Profile2)的激活码(ActivationCode)(或密码(passcode))。在操作1330,当通过LPA的UI接收到启用第二简档(Profile2)的事件时,在操作1340,第二终端在UI中显示请求输入该激活码的事件。此外,当在操作1340接收到激活码的输入事件时,第二终端在操作1350启用第二简档。第二终端可以从用户手动接收该激活码,或者可以通过或NFC递送该激活码。
图14是示出当第一终端将与一个或多个选择的简档相同的简档从简档服务器下载到第二终端时,在终端、简档服务器和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之间的消息交换过程的示图。
参照图14,在操作1401,在第一终端210和第二终端220之间识别要从第一终端210转移的简档。第二终端220的eUICC标识符(EID2)被递送给第一终端210。这样的过程的详细描述被省略,因为在图5的操作500、501和503描述的内容可以被同样地应用于所述过程。在操作1403,第一终端210或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与简档服务器230建立TLS连接,并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1405,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将请求将与Profile1相对应的简档下载到第二终端上的消息(例如,DeviceSwap(设备调换)消息)发送到简档服务器230(该消息也可以被递送给服务提供商服务器240)。
在操作1407,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准备与将要从第一终端转移的旧的简档(Profile1)具有相同ICCID、IMSI和K值的简档(Profile2_4)。在这种情况下,当删除或禁用Profile1时,仅当显示在第一终端的LPA的UI中的Profile2_4的激活码被输入时,才启用Profile2_4。换句话说,Profile2_4是使用与Profile1相同的值准备的简档,但仅当输入不同的激活码(或密码)时才可以启用。在操作1490,简档服务器230可以将Profile2_4与EID2连接并执行配置,从而Profile2_4被下载到第二终端上(例如,通过后端供应)。
在操作1411,第二终端的LPA 221的简档下载可以在SM-DS或SM-DP+向第二终端221通知所述下载时开始,或者可以在用户操纵终端时被选择,或者可以基于由终端通过首先从SM-DS或SM-DP+请求信息而接收到的信息来启动。在这种情况下,由终端通过首先从SM-DS请求信息而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包括SM-DP+地址和能够识别简档下载的开始的定界符。此外,可以通过从SM-DP+接收到的RPM来启动下载。
在操作1413,第二终端220或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与简档服务器230建立TLS连接,并执行服务器认证或相互认证。在操作1415,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在UI中显示用于简档下载的启动事件,并且从用户接收确认事件。在操作1417,第二终端可以执行从简档服务器230下载第二简档(Profile2)。
图15是示出在具有相同IMSI和K值的简档被安装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情况下、当使用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简档被禁用或删除时所显示的激活码来启用第二终端的简档时,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操作过程的示图。
参照图15,在操作1501,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将删除或禁用Profile1的消息递送给第一终端的eUICC 212。在操作1503,eUICC将能够启用安装在第二终端上并具有相同ICCID、IMSI和K值的Profile2的重新安装密钥(re-install key)递送给第一终端的LPA。在操作1503,可以使用eUICC 212的证书(certificate)将签名添加到重新安装密钥,并且可以递送重新安装密钥。在操作1505,eUICC 212删除或禁用Profile1。在操作1507,eUICC212将删除或禁用的结果发送到LPA 211。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1507,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以文本或QR码的形式在UI中显示重新安装密钥。
在操作1509,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将启用Profile2的消息递送给第二终端的eUICC 222。在操作1511,该eUICC认出在对应的简档中存在用于启用的启用密钥,并向LPA221请求输入启用密钥。在操作1513,第二终端的LPA 221使用用户输入、QR码扫描、连接、以及通过安全连接的因特网连接中的至少一种手段接收在操作1503从第一终端的LPA211递送的重新安装密钥。在操作1515,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将输入的重新安装密钥递送给eUICC222。在操作1517,eUICC可以使用输入的重新安装密钥来生成启用密钥。此外,在操作1517,如果重新安装密钥和启用密钥相同,则不导出启用密钥,并且输入的重新安装密钥可以用作启用密钥而没有任何改变。在操作1519,可以基于输入的启用密钥在第二终端220中启用Profile2,并且第二终端220可以连接到通信服务。
图16是示出在简档服务器230中准备的具有相同ICCID、IMSI和K值的简档的示图。每个简档具有启用代码(或启用密钥)和重新安装代码(或重新安装密钥)值。启用代码(或启用密钥)是在相应的简档安装在eUICC上之后被启用时使用的代码(或密钥)。重新安装代码(或重新安装密钥)是在相应的简档被删除时生成的代码(或密钥),并且是用于启用具有相同ICCID、IMSI和K值的下一个简档的代码(或密钥)。
例如,为了启用简档1603,在简档1601被禁用或删除时显示在相应终端的LPA的UI中的重新安装代码(或重新安装密钥)需要被输入到简档1603将被启用的终端的LPA的UI中。这样的对应关系或映射关系在图16中用箭头表示。也就是说,用于启用任何一个简档的代码(或密钥)可以成为另一简档的重新安装代码(或密钥)。Profile1被删除或禁用时显示的Profile2_4的启用代码和重新安装代码(或密钥)可以具有相同的对称密钥格式的值(在简档1601、1603、1605和1607的情况下),并且如果使用了非对称密钥方法(在简档1611、1613、1615和1617的情况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简档1601的启用代码(或密钥)用NONE(无)表示,则这可能意味着在第一个安装的简档的情况下,不需要单独的启用代码(或密钥)。如果简档1607的重新安装代码(或密钥)用NONE(无)表示,则这可能意味着简档1607不能被转移到另一个终端或不能被重新安装。前述启用/重新安装代码或密钥可以被称为用于启用/重新安装的信息,因为其可以用一个或多个比特(bit)来表示。
图17A和图17B是示出在具有相同IMSI和K值的简档被安装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上的情况下、当使用启用/重新安装密钥来交替启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仅仅一个的简档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操作过程的示图。
首先,参照图17A,在操作1701,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将禁用Profile1的消息递送给第一终端的eUICC 212。在操作1703,eUICC将能够启用安装在第二终端上并具有相同ICCID、IMSI和K值的Profile2的重新安装密钥递送给第一终端的LPA 211。在操作1703,可以使用eUICC 212的证书将签名添加到重新安装密钥,并且可以递送重新安装密钥。
eUICC 212在操作1705禁用Profile1,并在操作1707将禁用的结果递送给LPA211。在操作1707,LPA 211可以以文本或QR码的形式在UI中显示Profile1的重新安装密钥。
在操作1709,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将启用Profile2的消息递送给第二终端的eUICC 222。在操作1711,eUICC认出在对应的简档中存在用于启用的启用密钥,并请求LPA221输入启用密钥。在操作1713,第二终端的LPA221可以使用用户输入、QR码扫描、连接、以及通过安全连接的因特网连接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接收在操作1703从第一终端的LPA211转移的重新安装密钥。在操作1715,LPA 221可以将输入的重新安装密钥递送给eUICC 222。
在操作1717,eUICC 222可以使用输入的重新安装密钥来生成启用密钥。此外,在操作1717,如果重新安装密钥和启用密钥相同,则可以不导出启用密钥,并且输入的重新安装密钥可以用作启用密钥而没有任何改变。在操作1719,可以基于输入的启用密钥来启用Profile2,并且第二终端220可以连接到通信服务。
此外,图17B示出启用在操作1701至1709禁用的第一终端的Profile1和禁用第二终端的Profile2的过程。为此,在操作1731,第二终端的LPA 221可以将禁用Profile2的消息递送给eUICC 222。在操作1733,eUICC 222将能够启用安装在第一终端上并且具有相同ICCID、IMSI和K值的Profile1的重新安装密钥递送给第二终端的LPA 221。在操作1733,可以使用eUICC 222的证书将签名添加到重新安装密钥,并且可以递送重新安装密钥。
eUICC 222在操作1735禁用Profile2,并在操作1737将禁用的结果递送给LPA221。在操作1737,LPA 221可以以文本或QR码的形式在UI中显示重新安装密钥。
在操作1739,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将启用Profile1的消息递送给eUICC 212。在操作1741,第一终端的eUICC 212认出在相应的简档中存在用于启用的启用密钥,并请求LPA 211输入启用密钥。在操作1743,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使用用户输入、QR码扫描、连接、以及通过安全连接的因特网连接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接收在操作1733从第二终端的LPA 221转移的重新安装密钥。在操作1745,第一终端的LPA 211可以将输入的重新安装密钥递送给eUICC212。在操作1747,eUICC 212可以使用输入的重新安装密钥来生成启用密钥。此外,在操作1747,如果重新安装密钥和启用密钥相同,则可以不导出启用密钥,并且输入的重新安装密钥可以用作启用密钥而没有任何改变。在操作1749,基于输入的启用密钥来启用Profile1,并且第一终端210可以连接到通信服务。
上面已经参照图1至图17B描述了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参照图18A至图22描述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图18A至图2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中方便地购买了通信服务之后,即使不安装单独的SIM卡,也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就使用通信服务的操作的实施例。
具体地,参考图18A至图22描述了用于安装在终端上的软件(S/W)(例如,LPA)基于从外部订阅处理服务器接收的信息从简档服务器接收给定简档的一系列处理。也就是,以下描述了通过配置在对通信服务的订阅与给定简档的下载之间的连接关系,即使在没有安装单独的SIM卡的情况下,也可以简单地通过终端使用通信服务(或通信产品)的实施例。
参照图18A至图22描述了以几种不同的顺序和形式实现了前述过程的实施例。
参照图18A和图18B描述了提出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详细实施例。
首先,在图18A中,在操作1801,终端100可以向订阅处理服务器110请求信息。信息请求可以是对于通信产品的信息请求,并且可以通过安装在终端上的应用(app)106来执行。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配置服务器(未示出),终端100可以知道终端100在其上执行信息请求的订阅处理服务器的地址。当终端(或终端的用户)访问配置服务器,并从配置服务器所示的服务提供商列表中选择给定的服务提供商时,配置服务器可以将给定服务提供商的订阅处理服务器的地址通知给终端100。终端100可以如上所述基于通过配置服务器知道的地址将信息请求发送到订阅处理服务器,因此可以执行以下过程。
可替换地,终端100在其上执行信息请求的订阅处理服务器的地址可以已经被预先存储在终端中。也就是,可以在终端做出信息请求之前,服务提供商列表可以被输出(或显示)给终端的用户。当用户选择给定服务提供商时,信息请求可以被发送到预先存储在终端中的给定服务提供商的订阅处理服务器的地址,因此可以执行以下过程。
在操作1803,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服务提供商的一个或多个通信产品列表递送给终端的应用106。
当用户选择接收到的通信产品列表之一时,在操作1805,终端可以将关于所选择的通信产品的信息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
在以下过程之后或与以下过程分开的,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从简档服务器120接收激活码令牌(Activation Code Token)。此时,简档服务器的地址可与激活码令牌一起接收。激活码令牌可以用于选择可以对应于所选通信产品的目标简档。简档服务器的地址是在操作1807和1809中用于终端接入简档服务器的服务器地址。令牌可以表示信息的集合。
在操作1811,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将激活码令牌和简档服务器地址递送给终端的应用106。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激活码的形式递送激活码令牌和简档服务器地址。激活码主要包括激活码令牌和简档服务器地址,并且可以包括其他信息。
此外,如果简档服务器地址没有从简档服务器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使用在订阅处理服务器中配置的简档服务器地址将简档服务器地址递送给应用106。
此外,在上述操作中,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如图所示直接从简档服务器120接收激活码令牌,或者可以通过通信公司服务器接收激活码令牌。
此后,在操作1813,与订阅处理服务器110一起操作的应用106可以通过将激活码令牌和简档服务器地址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例如,LPA)来请求简档下载的启动。
eUICC控制S/W104可以存储从应用106接收的激活码令牌和简档服务器地址。当接收到简档下载启动请求时,在操作1815,eUICC控制S/W104可以请求终端的eUICC 102生成质询(Challenge)值。
eUICC 102可以响应于来自eUICC控制S/W 104的请求生成质询值,并在操作1817将质询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eUICC控制S/W 104使用所存储的简档服务器地址信息接入简档服务器120,并在操作1819将eUICC质询递送给简档服务器。
简档服务器120针对包括所接收的eUICC质询的数据计算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并且可以在操作1821将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当eUICC控制S/W 104接收到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时,其在操作1823将从应用106接收并存储的激活码令牌以及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
eUICC 102可以使用包括eUICC质询的信息来验证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可以针对包括激活码令牌值的数据生成eUICC第一签名值,并且可以在操作1825将激活码令牌值和eUICC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在操作1827,eUICC控制S/W104可以将包括从eUICC 102接收的激活码令牌和eUICC第一签名值的信息递送给同一简档服务器120。
简档服务器120使用包括激活码令牌的信息来验证eUICC第一签名值,并且识别是否存在与激活码令牌相对应的简档。接下来,在操作1829,简档服务器120将包括与简档相对应的ICCID的信息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接下来,在图18B中,在操作1831,eUICC控制S/W 104存储从简档服务器120接收的ICCID。相应地,eUICC控制S/W 104可以使用随后在操作1841和1847存储的ICCID。
在操作1833,eUICC控制S/W104请求eUICC生成第二签名值。在操作1835,eUICC102将第二签名值返回给eUICC控制S/W104。在操作1837,eUICC控制S/W 104通过提供包括eUICC第二签名值的信息向简档服务器120请求简档。
在操作1839,简档服务器120将包括加密简档信息和ICCID的信息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在操作1841,eUICC控制S/W 104存储所接收的ICCID,并且在操作1841识别所接收的ICCID是否与在操作1831存储的ICCID相同。eUICC控制S/W104在操作1831存储所接收的ICCID和在操作1841存储所接收的ICCID的操作并不是必要的操作。取决于实现示例,可以省略操作1831和1841。
在操作1843,eUICC控制S/W 104可以将接收到的加密简档递送给eUICC 102并安装该简档。eUICC控制S/W 104可以将加密简档划分为一个或多个APDU命令并递送它们。此外,eUICC 102可以对加密简档进行解密并进行安装。接下来,eUICC 102正常地安装加密简档,并且可以在操作1845通知eUICC控制S/W 104加密简档已经被安装。
eUICC控制S/W 104可以显示关于是否将立即启用简档的查询。在操作1847,可以在简档安装之前或之后执行查询。
如果对于所述查询,eUICC控制S/W 104已经选择立即启用简档,则其可以在操作1849将使用在操作1831或1841存储的ICCID启用与ICCID相对应的简档的命令递送给eUICC102。
eUICC 102启用与ICCID相对应的简档,并且可以在操作1851通知eUICC控制S/W104简档的启用已经被正常地执行。
此后,在操作1853,终端可以使用存储在相应简档中的凭证信息(例如,IMSI和Ki信息)与服务提供商网络130一起执行对于网络接入的相互认证。
该实施例用于帮助对本公开的理解,而不旨在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为相应的场景。例如,当替代在操作1803或1805终端100选择从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接收的通信产品列表之一并将所选择的通信产品列表递送给服务器的处理,终端100将用于选择通信产品的标准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时,订阅处理服务器100可以选择给定的通信产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应用的标准可以包括价格范围、数据使用范围、通信时间范围、数据通信速度范围和使用国家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19A和图19B示出了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详细实施例。
首先,在图19A中,在操作1901,终端100可以将信息请求发送到订阅处理服务器110。信息请求可以是如图18A中所述的关于通信产品的信息请求,并且可以通过安装在终端100上的应用106来进行。
如在图18A和图18B的描述中,终端100可以通过配置服务器(未示出)知道终端100在其上执行信息请求的订阅处理服务器的地址。当终端(或终端的用户)访问(visit)配置服务器并从配置服务器所示的服务提供商列表中选择给定的服务提供商时,配置服务器可以将给定的服务提供商的订阅处理服务器的地址通知给终端100。终端100可以如上所述基于通过配置服务器知道的地址将信息请求发送到订阅处理服务器,因此可以执行以下过程。
可替换地,终端100在其上执行信息请求的订阅处理服务器的地址可以被存储在终端中。也就是,在终端执行信息请求之前,可以将服务提供商列表输出(或显示)给终端的用户。当用户选择给定服务提供商时,信息请求被发送到预先存储在终端中的给定服务提供商的订阅处理服务器的地址,因此可以执行以下过程。
在操作1903,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服务提供商的一个或多个通信产品列表递送给终端的应用106。
在操作1905,终端100可以选择接收到的通信产品列表之一,并将所选择的通信产品列表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1907,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将响应发送到终端的应用106。
在操作1909,终端的应用106可以请求eUICC控制S/W 104准备激活码的递送。
在操作1911,eUICC控制S/W 104可以请求eUICC 102生成质询值。
在操作1913,eUICC 102可生成质询值并将其返回给eUICC控制S/W 104。
此后,在操作1915,eUICC控制S/W 104可以将接收到的eUICC质询递送给应用106。在操作1917,应用106可以将接收到的eUICC质询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在操作1919,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请求简档服务器120为包括接收到的eUICC质询和激活码令牌的信息生成签名值。
在操作1921,简档服务器120可以将从签名值计算的简档服务器第0个签名值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在这种情况下,激活码令牌可以通过操作1921从简档服务器120递送给终端100,或者可以通过单独的过程来递送。
在操作1923,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将激活码令牌、简档服务器地址和简档服务器第0个签名值中的至少一个递送给终端的应用106。在这种情况下,激活码令牌和简档服务器地址可以以激活码的形式递送。激活码主要包括激活码令牌和简档服务器地址,并且可以包括其他信息。
此外,尽管简档服务器地址尚未从简档服务器120递送到订阅处理服务器110,但是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使用在订阅处理服务器110中配置的简档服务器地址执行发送激活码令牌和简档服务器地址的操作。
此外,在以上操作中,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直接从简档服务器120接收激活码令牌,或者可以与在操作1923所示实施例不同的通过通信公司服务器接收激活码令牌。
此后,在操作1925,结合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操作的应用106可以通过将激活码令牌、简档服务器地址和简档服务器第0个签名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来请求简档下载的启动。
eUICC控制S/W 104存储从应用106接收到的激活码令牌和简档服务器地址。接着,在操作1927,eUICC控制S/W 104可通过将激活码令牌、简档服务器地址和简档服务器第0个签名值递送给eUICC 102来请求签名验证,可以在操作1929接收验证的结果,并可以基于验证的结果执行简档下载过程。
eUICC控制S/W104存储从应用106接收的激活码令牌和简档服务器地址。当接收到简档下载启动请求时,eUICC控制S/W104可以在操作1931请求eUICC 102生成质询值。
在操作1933,eUICC 102可以生成质询值并将质询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在操作1935,eUICC控制S/W 104使用存储的简档服务器地址信息接入简档服务器120,并将质询递送给简档服务器120。
简档服务器120对于包括接收到的eUICC质询的数据计算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并且可以在操作1937将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接下来,在图19B中,当eUICC控制S/W 104接收到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时,其在操作1939中将从应用108接收并存储的激活码令牌以及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 102。
eUICC 102使用包括eUICC质询的信息来验证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并对于包括激活码令牌值的数据生成eUICC第一签名值。在操作1941,eUICC102可以将激活码令牌值和eUICC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在操作1943,eUICC控制S/W 104可以将包括激活码令牌和eUICC第一签名值的信息递送给同一简档服务器120。
在操作1945,简档服务器120使用包括激活码令牌的信息来验证eUICC第一签名值,执行识别是否存在与激活码令牌相对应的简档的处理,并将包括与简档相对应的ICCID的信息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在操作1947,eUICC控制S/W 104存储接收到的ICCID,并且可以将其用于操作1957和1963。
在操作1949,eUICC控制S/W 104请求eUICC 102生成第二签名值。在操作1951,eUICC 102将第二签名值返回给eUICC控制S/W104。在操作1953,eUICC控制S/W 104通过将包括eUICC第二签名值的信息提供给简档服务器120来请求简档。
在操作1955,简档服务器120将加密简档信息和包括ICCID的信息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在操作1957,eUICC控制S/W 104可以识别在操作1955接收的ICCID是否与在操作1947存储的ICCID相同。eUICC控制S/W 104在操作1947存储接收的ICCID和在操作1957存储接收的ICCID并不是必要的操作。取决于实现示例,可以省略操作1947和1957。
在操作1959,eUICC控制S/W 104可以将接收到的加密简档递送给eUICC 102,从而简档被安装。可以将加密简档划分为一个或多个APDU命令并递送。此外,eUICC 102可以对加密简档进行解密,可以安装解密的简档,并且可以在操作1961通知eUICC控制S/W 104加密简档的安装已经被正常地执行。
eUICC控制S/W 104可以显示是否将立即启用简档的查询。在操作1963,可以在简档安装之前或之后执行查询。
如果eUICC控制S/W 104针对该查询已经选择了立即启用简档,则其可以在操作1965使用在操作1947或1957存储的ICCID将启用与ICCID相对应的简档的命令递送给eUICC102。
eUICC 102可以启用与ICCID相对应的简档,并且在操作1967将下一个简档的启用通知给eUICC控制S/W 104。
此后,在操作1969,eUICC控制S/W 104可以使用存储在相应简档中的凭证信息(例如,IMSI和Ki信息)与服务提供商网络130一起执行针对网络接入的相互认证。
该实施例用于帮助对本公开的理解,并且不旨在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为相应的场景。例如,当替代在操作1903和1905中终端100选择从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接收的通信产品列表之一并将所选择的通信产品列表递送给服务器的处理,终端100递送用于选择通信产品的标准并将它们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时,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选择通信产品。所述标准可以包括价格范围、数据使用范围、通信时间范围、数据通信速度范围和使用国家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20A和图20B示出了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详细实施例。在图20A中,终端100可以在2001将EID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与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不同,可以在除了操作2001之外的后续操作中递送EID。
在操作2003,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服务提供商的一个或多个通信产品列表递送给终端100的应用106。
如在图18A/图18B和图19A/图19B的描述中,终端100通过配置服务器(未示出)知道终端100在其上执行信息请求的订阅处理服务器的地址。当终端(或终端的用户)访问配置服务器并从配置服务器所示的服务提供商列表中选择给定的服务提供商时,配置服务器可以将给定的服务提供商的订阅处理服务器的地址通知给终端100。终端100可以如上所述基于通过配置服务器知道的地址将信息请求发送到订阅处理服务器,因此可以执行以下过程。
可替换地,终端100在其上执行信息请求的订阅处理服务器的地址可以被预先存储在终端中。也就是,在终端执行信息请求之前,可以将服务提供商列表输出(或显示)给终端的用户。当用户选择给定的服务提供商时,信息请求可以被发送到先前存储在终端中的给定服务提供商的订阅处理服务器的地址,因此可以执行以下过程。
在操作2005,终端100可以选择接收到的通信产品列表之一,并将所选择的通信产品列表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选择和递送通信产品列表之一的过程可以通过安装在终端100上的应用106来执行。
在以下过程之后或与以下过程分开的,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将EID地址递送给简档服务器120,并在操作2007请求简档下载的准备。
在操作2009,简档服务器120可以请求发现服务器140注册事件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事件信息是包括EventID和简档服务器地址的信息。
在操作2011注册事件之后,发现服务器140将事件注册的结果返回给简档服务器120。
在接收到事件注册的结果之后,在操作2013,简档服务器120将简档下载的准备结果返回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
接下来,在操作2015,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将准备完成消息发送到终端的应用106。
此后,在操作2017,联合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操作的应用106可以向eUICC控制S/W104请求简档下载的启动。
当eUICC控制S/W 104接收到简档下载启动请求时,其可以首先访问发现服务器140,可以将EID信息提供给发现服务器140,并且可以在操作2019请求事件信息。
如果存在与从eUICC控制S/W 104接收的EID相对应的事件信息,则发现服务器140在操作2021将事件信息提供给终端。在这种情况下,提供的事件信息可以包括简档服务器地址和EventID中的至少一个。
如果存在一条或多条接收到的有效事件信息,则在操作2021,eUICC控制S/W 104存储相应的EventID和简档服务器地址信息。
在操作2023,eUICC控制S/W 104可以请求eUICC 102生成质询值。
在操作2025,eUICC 102可以生成质询值并将质询值递送到eUICC控制S/W 104。
eUICC控制S/W 104使用存储的简档服务器地址信息接入简档服务器120,并在操作2027将质询递送到简档服务器。
简档服务器120针对包括接收到的eUICC质询的数据计算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并且可以在操作2029将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接下来,在图20B中,在操作2031,当eUICC控制S/W 104接收到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时,其将所存储的EventID和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 102。
eUICC 102可以使用包括eUICC质询的信息来验证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可以针对包括EventID值的数据生成eUICC第一签名值,并且可以在操作2033将EventID和eUICC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在操作2035,eUICC控制S/W 104可以将包括EventID和eUICC第一签名值的信息递送给同一简档服务器120。
简档服务器120使用包括EventID的信息来验证eUICC第一签名值,识别是否存在与EventID相对应的简档,并且在操作2037将包括与简档相对应的ICCID的信息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eUICC控制S/W 104可以在操作2039存储所接收的ICCID,并且可以使用随后在操作2049和2055中存储的ICCID。eUICC控制S/W 104在操作2041向eUICC 102请求eUICC第二签名值。eUICC 102在操作2043将第二签名值返回给eUICC控制S/W104。在操作2045,eUICC控制S/W 104通过向简档服务器120提供包括eUICC第二签名值的信息来请求简档。
在操作2047,简档服务器120将包括加密简档信息和ICCID的信息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eUICC控制S/W 104可以存储与加密简档一起从简档服务器120接收的ICCID,并且可以在操作2049识别存储的ICCID是否与在操作2039存储的ICCID相同。eUICC控制S/W 104在操作2039存储接收的ICCID并在操作2049存储接收的ICCID的操作不是必要的操作。取决于实现示例,可以省略操作2039和2049。
eUICC控制S/W 104可以将接收到的加密简档递送给eUICC 102,以便在操作2051中将简档安装在eUICC 102上。可以将加密简档划分为一个或多个APDU命令并递送。此外,eUICC 102可以对加密简档进行解密,可以安装解密的简档,并且可以在操作2053将安装的结果作为响应发送到eUICC控制S/W 104。
eUICC控制S/W 104可以显示是否将立即启用所安装的简档的查询。在操作2055,可以在简档安装之前或之后执行查询。
如果eUICC控制S/W 104对于所述查询已经选择了立即启用简档,则其可以在操作2057使用在操作2039或2055存储的ICCID将启用与ICCID相对应的简档的命令递送给eUICC102。
eUICC 102可以启用与ICCID相对应的简档,并且可以在操作2059将简档的启用作为响应通知给eUICC控制S/W 104。
此后,在操作2061,终端100可以使用存储在相应简档中的凭证信息(例如,IMSI和Ki信息)与服务提供商网络130一起执行针对网络接入的相互认证。
该实施例用于帮助对本公开的理解,并且不旨在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为相应的场景。例如,当替代在操作2003和2005终端100选择从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接收的通信产品列表之一并将所选择的通信产品列表递送给服务器终端100选择用于选择通信产品的标准并将该标准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时,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选择通信产品,。该标准可以包括价格范围、数据使用范围、通信时间范围、数据通信速度范围和使用国家中的一个或多个。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可以省略与发现服务器140有关的过程(例如,操作2009、2011、2019和2021)。终端100可以在操作2017之后使用存储在终端中的关于简档服务器120的信息来访问简档服务器120,并且可以下载简档。
图21A和图21B示出了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第四详细实施例。在图21A中,在操作2101,终端100可以向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做出信息请求。该信息请求可以是关于通信产品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安装在终端100上的应用106来进行。
在操作2103,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服务提供商的一个或多个通信产品列表递送给终端的应用106。
终端100可以选择所接收的通信产品列表之一,并在操作2105将所选择的通信产品列表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
在操作2109,应用106可以请求eUICC控制S/W 104准备互操作开始。
在操作2111,eUICC控制S/W 104可以请求eUICC 102生成质询值。
eUICC 102可以响应于该请求生成质询值,并且在操作2113将质询值返回给eUICC控制S/W 104。
此后,在操作2115,eUICC控制S/W 104可以将接收到的eUICC质询递送给终端的应用106。在操作2117,应用106可以将eUICC质询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将包括eUICC质询和SessionID的信息递送给简档服务器120,并且可以在操作2119请求简档服务器120生成签名值。
在操作2121,简档服务器120可以将从签名值计算的简档服务器第0个签名值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在这种情况下,简档服务器120可以存储包括SessionID信息的信息并将其一起递送。
在操作2123,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将SessionID、简档服务器地址和简档服务器第0个签名值递送给终端的应用106。SessionID和简档服务器地址可以以激活码的形式递送。激活码包括SessionID和简档服务器地址,并且可以包括其他信息。
此外,尽管尚未将简档服务器地址从简档服务器120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在操作2123,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使用预先配置在订阅处理服务器110中的简档服务器地址来执行上述操作。
此后,在操作2125中,联合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操作的应用106可以通过将SessionID、简档服务器地址和简档服务器第0个签名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来请求简档下载的启动。
eUICC控制S/W 104存储从应用106接收到的SessionID和简档服务器地址,并通过在操作2127将SessionID、简档服务器地址和简档服务器第0个签名值递送给eUICC 102来请求签名验证。接下来,eUICC控制S/W 104可以在操作2129从eUICC 102接收验证的结果,并且可以基于验证的结果执行随后的简档下载过程。
终端控制S/W104已经存储了从应用106接收的SessionID和简档服务器地址。在这种状态下,当接收到简档下载启动请求时,终端控制S/W104可以在操作2131请求eUICC 102生成质询值。
在操作2133,eUICC 102可以生成质询值,并将其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eUICC控制S/W 104使用存储的简档服务器地址信息访问简档服务器120,并在操作2135将该质询递送给简档服务器。
简档服务器120针对包括接收到的eUICC质询的数据计算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并且可以在操作2137将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接下来,在图21B中,当eUICC控制S/W 104接收到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时,其在操作2139将从应用106接收并存储的SessionID以及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102。
eUICC 102可以使用包括eUICC质询的信息来验证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可以针对包括SessionID值的数据生成eUICC第一签名值,并且可以在操作2141将SessionID值和eUICC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在操作2143,eUICC控制S/W 104可以将包括SessionID和eUICC第一签名值的信息递送给同一简档服务器120。
在操作2145,简档服务器120可以向与SessionID相对应的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做出下载确认请求。在操作2147,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将下载许可(permission)消息递送给简档服务器120。
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通过操作2145和2147从简档服务器120获得附加信息来确定是否允许订阅处理。
简档服务器120使用包括SessionID的信息来验证eUICC第一签名值。如果发现存在与SessionID相对应的简档,则在操作2149,简档服务器120将包括与该简档相对应的ICCID的信息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在操作2151,eUICC控制S/W 104可以存储从简档服务器120接收的ICCID,并在操作2161和2167使用ICCID。
在操作2153,eUICC控制S/W 104请求eUICC 102生成eUICC第二签名值。在操作2155,eUICC 102将第二签名值返回给eUICC控制S/W 104。在操作2157,eUICC控制S/W 104通过向简档服务器120提供包括eUICC第二签名值的信息来请求简档。
在操作2159,简档服务器120将加密简档信息和包括ICCID的信息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eUICC控制S/W 104存储与加密简档一起接收到的ICCID,并且可以在操作2161识别存储的ICCID是否与在操作2151存储的ICCID相同。
在操作2163,eUICC控制S/W 104可以将接收到的加密简档递送到eUICC 102,以便将简档安装在eUICC上。可以将加密简档划分为一个或多个APDU命令并递送。此外,eUICC102可以加密简档进行解密,可以安装解密的简档,并且可以在操作2165将安装的结果作为响应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eUICC控制S/W 104可以显示关于是否将立即启用简档的查询。在操作2167,可以在简档安装之前或之后执行查询。
如果eUICC控制S/W 104对于查询已经选择了立即启用简档,则其可以在操作2169使用在操作2151或2161存储的ICCID将启用与ICCID相对应的简档的命令递送给eUICC102。
在操作2171,eUICC 102启用与ICCID相对应的简档,并且将简档的启用结果作为响应发送到eUICC控制S/W 104。
此后,在操作2173,终端100可以使用存储在相应简档中的凭证信息(例如,IMSI和Ki信息)与服务提供商网络130一起执行针对网络访问的相互认证。
该实施例用于帮助对本公开的理解,并且不旨在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为相应的场景。例如,当替代在步骤2103和2105中终端100选择从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接收的通信产品列表之一并将选择的通信产品列表递送给服务器的处理,终端100将用于选择通信产品的标准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时,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选择通信产品。该标准可以包括价格范围、数据使用范围、通信时间范围、数据通信速度范围和使用国家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22A和22B示出了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五详细实施例。
在图22A中,在操作2201,安装在终端100上的应用106可以请求eUICC控制S/W 104准备互操作开始。
在操作2203,eUICC控制S/W 104可以请求eUICC 102生成质询值。
在操作2205,eUICC 102可以生成质询值并将其返回给eUICC控制S/W104。
此后,在操作2207,eUICC控制S/W 104可以将接收到的eUICC质询递送给应用106。在操作2209,应用106可以将接收到的eUICC质询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将包括eUICC质询和SessionID的信息递送给简档服务器120,并且可以在操作2211中请求简档服务器120生成签名值。
在操作2213,简档服务器120可以将从签名值计算的简档服务器第0个签名值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此时,简档服务器120可能已经存储了包括SessionID信息的信息,并且可以将该信息与简档服务器第0个签名值一起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
在操作2215,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将SessionID,简档服务器地址和简档服务器第0个签名值递送给终端的应用106。SesisonID和简档服务器地址可以以激活码的形式递送。激活码包括SessionID和简档服务器地址,并且可以包括其他信息。
此外,尽管尚未将简档服务器地址从简档服务器120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但是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使用配置在订阅处理服务器110中的简档服务器地址来执行操作。
此后,在操作2217,联合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操作的应用106可以通过将SessionID、简档服务器地址和简档服务器第0个签名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来请求启动简档下载。
eUICC控制S/W 104存储从应用106接收到的SessionID和简档服务器地址,并通过在操作2219将SessionID、简档服务器地址和简档服务器第0个签名值递送给eUICC 102来请求签名验证。接下来,在操作2221,eUICC控制S/W 104从eUICC 102接收验证的结果,并且可以基于验证的结果执行随后的简档下载过程。
终端控制S/W104已经存储了从应用106接收的SessionID和简档服务器地址。在这种状态下,当接收到简档下载启动请求时,终端控制S/W104可以在操作2223请求eUICC生成质询值。
在操作2225,eUICC 102可以生成质询值并将其递送给eUICC控制S/W104。
eUICC控制S/W 104使用存储的简档服务器地址信息访问简档服务器120,并在操作2227将质询递送给简档服务器。
简档服务器120针对包括接收到的eUICC质询的数据计算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并且可以在操作2229将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在操作2231,当接收到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时,eUICC控制S/W 104将从应用106接收并存储的SessionID和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102。
eUICC 102使用包括eUICC质询的信息来验证简档服务器第一签名值,并且针对包括SessionID值的数据生成eUICC第一签名值。接下来,在操作2233,eUICC 102可以将SessionID值和eUICC第一签名值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在操作2235,eUICC控制S/W 104可以将包括SessionID和eUICC第一签名值的信息递送给同一简档服务器120。
接下来,在图22B中,在操作2237,简档服务器120可以向与SessionID相对应的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做出下载确认请求。在这种情况下,该请求可以包括关于终端的信息(例如,eUICC的信息或终端的型号名称、终端的可支持接入网络类型、以及终端可支持的小应用相关信息)。
在操作2239,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向终端的应用106提供可用的通信产品列表。在这种情况下,对应的通信产品列表可以是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基于在操作2237接收到的信息而选择的通信产品列表。
在操作2241,应用106可以将所选择的通信产品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
在操作2243,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请求下载与所选择的通信产品相对应的简档。
在操作2245,简档服务器120使用包括SessionID的信息来验证eUICC第一签名值,识别是否存在与SessionID相对应的简档,并且将包括与简档相对应的ICCID的信息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eUICC控制S/W 104可以存储在操作2247接收到的ICCID,并且随后在操作2257和2263使用该ICCID。
在操作2249,eUICC控制S/W 104请求eUICC 102生成eUICC第二签名值。在操作2251,eUICC 102将第二签名值返回给终端。在操作2253,eUICC控制S/W 104通过向简档服务器120提供包含eUICC第二签名值的信息来请求简档。
在操作2255,简档服务器120将加密简档信息和包括ICCID的信息递送给eUICC控制S/W 104。
在操作2257,eUICC控制S/W 104存储与加密简档一起接收到的ICCID,并且可以中识别存储的ICCID是否与在操作2247存储的ICCID相同。
在操作2259,eUICC控制S/W 104可以将接收到的加密简档递送给eUICC 102,以便将简档安装在eUICC上。加密简档可以被划分为一个或多个APDU命令并递送。此外,eUICC102可以对加密简档进行解密,可以安装解密简档,并且可以在操作2261将简档的安装结果作为响应通知给eUICC控制S/W 104。
eUICC控制S/W 104可以显示关于是否将立即启用简档的查询。在操作2263,可以在简档安装之前或之后执行查询。
如果eUICC控制S/W 104针对查询已经选择了立即启用简档,则其可以在操作2265使用在操作2247或2257中存储的ICCID将启用与ICCID相对应的简档的命令递送给eUICC102。
在操作2267,eUICC 102可以启用与ICCID相对应的简档,并且可以将简档的启用结果作为响应通知给eUICC控制S/W 104。
此后,在操作2269,终端100可以使用存储在相应简档中的凭证信息(例如,IMSI和Ki信息)与服务提供商网络130一起执行针对网络接入的相互认证。
该实施例用于帮助对本公开的理解,并且不旨在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为相应的情况。例如,当替代在步骤2239和2241中终端100选择从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接收的通信产品列表之一并将所选择的通信产品列表递送给服务器的处理,终端100将用于选择通信产品的标准递送给订阅处理服务器110时,订阅处理服务器110可以选择通信产品。该标准可以包括价格范围、数据使用范围、通信时间范围、数据通信速度范围和使用国家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图18A至图22B的实施例,终端可以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提供商的通信产品的信息,可以将一种选择的通信产品递送到服务器,可以接收与选择的通信产品相对应的激活码,可以将激活码递送到服务器,并且另一服务器可以接收与所选择的通信产品相对应的简档,可以使用接收到的简档来接入与该通信产品相对应的服务提供商或合作服务提供商的服务网络,并且可以使用该通信产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在购买通信服务之后,即使在没有在终端上安装单独的SIM卡,也可以立即使用通信服务。
参考图23至图25描述了根据图1至图22B的实施例操作的终端、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和简档服务器的配置。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参考图23,终端可以包括收发器2310、终端控制器2320和存储单元233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2320可以被定义为电路、专用集成电路或至少一个处理器。尽管在图23中未明确示出,终端可以还包括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输入单元(或用户接口)、被配置为向用户输出信息的显示单元、以及被配置为通过拍摄外部而生成图像的摄影单元(或相机)中的至少一个。
收发器2310可以向不同的终端、基站和诸如服务器的网络实体发送信号和从它们接收信号。收发器2310可以例如通过与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和/或简档服务器交换数据来执行通信。
终端控制器2320可以根据本公开提出的实施例来控制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终端控制器2320可以控制块之间的信号流,从而执行根据上述附图和流程图的操作。具体地,根据第一实施例,终端控制器2320可以交换用于将简档移动到另一终端的信令,并且可以与简档服务器和/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交换信令。此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终端控制器2320可以与简档服务器、订阅处理服务器、服务提供商网络和发现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交换信令。
存储单元2330可以存储通过收发器2310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和通过终端控制器2320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更具体地描述了终端的配置。终端还可以包括用户输入单元,该用户输入单元被配置为显示要由终端执行的事件的类型(例如,显示简档列表、简档下载、根据终端的替换的简档转移、另一终端的eUICC信息的获取、简档删除和简档启用)并从用户接收类型。
此外,终端可以通过收发器2310将终端中的eUICC的标识符(EID)、另一终端中的EID、要转移的简档的标识符(ICCID)、以及简档的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发送到简档管理服务器(SM-DP+)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移动网络运营商业务支持系统(MNO BSS))。终端可以通过收发器2310从简档管理服务器(SM-DP+)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接收需要由终端执行的一个或多个事件(例如,简档下载和简档删除请求)。
此外,终端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被配置为向用户显示关于要被执行的一个或多个事件的信息。终端可以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收用户对相应事件的执行的同意,或者可以基于通过终端控制器2320接收到的同意来确定是执行还是停止一个或多个接收到的事件。此外,如果通过终端控制器2320和收发器2310确定要执行事件(即,如果有用户同意),则终端可以执行事件,并将事件执行的结果发送到简档管理服务器(SM-DP+)和服务提供商服务器。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服务提供商服务器的配置的框图。
参照图24,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可以包括收发器2410、服务提供商服务器控制器2420和存储单元2430。在本公开中,服务提供商服务器控制器2420可以被定义为电路、专用集成电路或至少一个处理器。尽管在图24中未明确示出,服务提供商服务器还可包括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输入单元(或用户界面)和被配置为向用户输出信息的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收发器2410可以向终端、基站和网络实体(例如服务器)发送信号和从它们接收信号。收发器2410可以例如通过与终端和/或简档服务器交换数据来执行通信。
服务提供商服务器控制器2420控制根据本公开提出的实施例可以的服务提供商服务器的整体操作。例如,服务提供商服务器控制器2420可以控制块之间的信号流,从而执行根据上述附图和流程图的操作。具体地,根据第一实施例,服务提供商服务器控制器2420可以交换用于将简档从任何一个终端移动到另一终端的信令,并且可以与简档服务器和/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交换信令。此外,根据第二实施例,服务提供商服务器控制器2420可以与简档服务器、订阅处理服务器、服务提供商网络和发现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交换信令。
存储单元2430可以存储通过收发器2410发送和接收的信息以及通过服务提供商服务器控制器2420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更具体地描述服务提供商服务器的配置。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可以将订户信息和简档信息映射到存储单元2430,可以存储订户信息和简档信息,并且可以存储关于可用简档的信息。此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可以通过收发器2410接收请求简档转移的终端中的eUICC的标识符(EID)、另一终端中的EID、以及要从终端或简档服务器转移的简档的标识符(ICCID)中的一个或多个。此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可以通过收发器2410将简档准备事件和准备确认事件发送到简档服务器,并且可以通过服务提供商服务器控制器2420更新订户信息和简档信息。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简档服务器的配置的框图。图25的简档服务器可以意味着简档管理服务器和简档服务器两者,或者可以意味着两种类型的服务器已经集成在其中的服务器。
参照图25,简档服务器可以包括收发器2510、简档服务器控制器2520和存储单元253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简档服务器控制器2520可以被定义为电路、专用集成电路或至少一个处理器。尽管在图25中未明确示出,简档服务器还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输入单元(或用户接口)和被配置为向用户输出信息的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收发器2510可以向终端、基站以及诸如服务提供商服务器的网络实体发送信号并从它们接收信号。收发器2510可以例如通过与终端和/或服务提供商服务器交换数据来执行通信。
简档服务器控制器2520可以根据本公开提出的实施例控制简档服务器的整体操作。例如,简档服务器控制器2520可以控制块之间的信号流,从而执行根据上述附图和流程图的操作。具体地,根据第一实施例,简档服务器控制器2520可以交换支持将简档从任何一个终端转移到另一终端的过程的信令。此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简档服务器控制器2520可以与服务提供商服务器、订阅处理服务器、终端和发现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交换信令。
存储单元2530可以存储通过收发器2510发送和接收的信息以及通过简档服务器控制器2520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详细描述简档服务器的配置。简档服务器可以使用存储单元2530来存储要下载到终端上的简档。此外,简档服务器可以通过收发器2510从服务提供商服务器接收用于简档下载的事件,并且可以将要由终端的eUICC执行的事件(例如,简档下载或简档远程管理)递送给终端,或将简档转移事件或简档准备完成事件递送给服务提供商服务器。此外,简档服务器可以通过收发器2510接收包括签名和简档下载请求的eUICC认证信息。
此外,简档服务器可以通过简档服务器控制器2520选择属于存储在终端和简档管理服务器(SM-DP+)的消息中的简档并且与接收到的eUICC信息匹配的简档,并且可以通过收发器2510将该简档发送到终端,或者从终端接收下载执行结果事件和简档状态事件。
此外,终端控制器2320、服务提供商服务器控制器2420和简档服务器控制器2520可以由包括执行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的指令的程序来控制。此外,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是能够存储数据的介质,并且不限于给定形式,只要其可以存储指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通信系统中,当终端被另一终端替换时,旧的或新的终端可以向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服务器(移动网络运营商业务支持系统(MNO BSS))或简档管理服务器(订阅管理器数据准备加(SM-DP+))请求简档转移。与旧的终端的eUICC简档相对应的eUICC简档可以从简档管理服务器远程下载到新的终端的eUICC。因此,可以通过连接到在现有终端中使用的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的网络来使用应用服务。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当在终端的屏幕中方便地购买了通信服务之后,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使用通信服务,而无需在终端上安装单独的SIM卡。
在本公开的前述详细实施例中,根据所提出的详细实施例,可以以单数或复数形式来表达本公开中包括的元素。然而,已经针对为了便于描述而提出的情况适当地选择了单数或复数表达,并且本公开不限于单数或复数的元素。尽管已经以复数形式表达了元素,但是其可以以单数形式配置。尽管已经以单数形式表达了元素,但是其可以以复数形式配置。
尽管已经用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可以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建议各种改变和修改。本公开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这样的改变和修改。

Claims (12)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第一终端执行的用于设备改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识别将在第二终端中安装的简档;
获得与关于所述简档的设备改变相关联的配置;
从第二终端接收由所述配置指示的第二终端的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标识符EID,其中,以第二终端中输出的快速响应QR码格式或人类可读文本格式扫描所述EID;以及
向网络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请求向第二终端转移所述简档,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简档的集成电路卡标识符ICCID和第二终端的EID,
其中,所述简档的ICCID和第二终端的EID被从网络实体发送到服务提供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三消息被从所述服务提供商发送到所述网络实体,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EID、所述简档的类型和所述ICCID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用户呈现关于设备改变的信息,并且
其中,基于所述信息,所述简档被从所述网络实体下载到所述第二终端。
4.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第二终端执行的用于设备改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得第二终端的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标识符EID,其中,第二终端的EID由与关于简档的设备改变相关联的配置指示;以及
以快速响应QR码格式或人类可读文本格式向第一终端输出所述EID,
其中,通过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来识别将在第二终端中安装的所述简档,
其中,请求向第二终端转移所述简档的第一消息被从第一终端发送到网络实体,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简档的集成电路卡标识符ICCID和所述EID,并且
其中,所述简档的ICCID和第二终端的EID被从网络实体发送到服务提供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三消息被从所述服务提供商发送到所述网络实体,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EID、所述简档的类型和所述ICCID中的至少一个。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关于设备改变的信息从所述网络实体下载所述简档,并且
其中,关于设备改变的信息被所述第一终端显示。
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设备改变的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
通过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识别将在第二终端中安装的简档;
获得与关于所述简档的设备改变相关联的配置;
从第二终端接收由所述配置指示的第二终端的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标识符EID,其中,以第二终端中输出的快速响应QR码格式或人类可读文本格式扫描所述EID;以及
向网络实体发送第一消息以请求向第二终端转移所述简档,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简档的集成电路卡标识符ICCID和第二终端的EID,
其中,所述简档的ICCID和第二终端的EID被从所述网络实体发送到服务提供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终端,其中,第三消息被从所述服务提供商发送到所述网络实体,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EID、所述简档的类型和所述ICCID中的至少一个。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向用户呈现关于设备改变的信息,并且
其中,基于所述信息,所述简档被从所述网络实体下载到所述第二终端。
10.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设备改变的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和
控制器,被配置为:
获得第二终端的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标识符EID,其中,第二终端的EID由与关于简档的设备改变相关联的配置指示;以及
以快速响应QR码格式或人类可读文本格式向第一终端输出所述EID,
其中,通过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来识别将在第二终端中安装的所述简档,其中,请求向第二终端转移所述简档的第一消息被从第一终端发送到网络实体,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简档的集成电路卡标识符ICCID和所述EID,并且
其中,所述简档的ICCID和第二终端的EID被从网络实体发送到服务提供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二终端,其中,第三消息被从所述服务提供商发送到所述网络实体,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EID、所述简档的类型和所述ICCID中的至少一个。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二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基于关于设备改变的信息从所述网络实体下载所述简档,并且
其中,关于设备改变的信息被呈现给用户。
CN201880058279.5A 2017-09-07 2018-09-07 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间简档转移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052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8423.0A CN117651271A (zh) 2017-09-07 2018-09-07 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间简档转移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14311 2017-09-07
KR1020170114311A KR102458790B1 (ko) 2017-09-07 2017-09-07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디바이스들의 프로파일 이동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18/010485 WO2019050325A1 (en) 2017-09-07 2018-09-0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ROFILE TRANSFER BETWEEN DE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88423.0A Division CN117651271A (zh) 2017-09-07 2018-09-07 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间简档转移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2777A CN111052777A (zh) 2020-04-21
CN111052777B true CN111052777B (zh) 2023-11-10

Family

ID=655183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88423.0A Pending CN117651271A (zh) 2017-09-07 2018-09-07 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间简档转移的方法和装置
CN201880058279.5A Active CN111052777B (zh) 2017-09-07 2018-09-07 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间简档转移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88423.0A Pending CN117651271A (zh) 2017-09-07 2018-09-07 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间简档转移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197150B2 (zh)
EP (1) EP3662689A4 (zh)
KR (2) KR102458790B1 (zh)
CN (2) CN117651271A (zh)
WO (1) WO20190503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24358B1 (ko) * 2017-11-30 2022-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US11516672B2 (en) * 2017-12-19 2022-11-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file management method, embedded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and terminal
CN116996875A (zh) * 2018-10-29 2023-11-03 苹果公司 蜂窝服务账户转移和认证
WO2020167063A1 (en) * 2019-02-14 2020-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oading bundle to smart secure platform by using activation code
KR20200101257A (ko) * 2019-02-19 2020-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기기변경 방법 및 장치
EP3923609A4 (en) * 2019-03-13 2022-04-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GING A EUICC TERMINAL
EP3709689A1 (en) * 2019-03-13 2020-09-16 Thales Dis France SA A method for recovering a profile of a mno
DE102019003674A1 (de) 2019-05-24 2020-11-26 Giesecke+Devrient Mobile Security Gmbh Verfahren zum einrichten eines subskriptions-profils,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s subskriptions-profils, teilnehmeridentitätsmodul
EP4301018A1 (en) * 2019-07-03 2024-0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subscrip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KR20210004809A (ko) * 2019-07-03 2021-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회선을 이동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US11039296B2 (en) * 2019-07-08 2021-06-15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abling a carrier eSIM profile
CN112306963A (zh) * 2019-07-30 2021-02-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文件加载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463883B2 (en) * 2019-09-09 2022-10-04 Apple Inc. Cellular service account transfer for accessory wireless devices
CN110753337B (zh) * 2019-09-17 2022-03-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eSIM号码复用方法和装置
EP4017047A4 (en) * 2019-09-20 2022-10-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STATE OF A BEAM AFTER BEAM TRANSFER BETWEEN APPARATUS
WO2021054780A1 (ko) * 2019-09-20 2021-03-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 간 번들 또는 프로파일 이동 시 기기 간 상호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US10764732B1 (en) 2019-09-30 2020-09-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subscription services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an operational profile
KR102651703B1 (ko) * 2019-10-02 2024-03-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SIM Profile을 재설치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856121B1 (en) * 2019-10-22 2020-12-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subscription services to a communication device that shares an operational profile with another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769409B (zh) * 2019-10-30 2022-10-28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sim卡移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159927B2 (en) 2019-11-04 2021-10-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an active subscription for services of a mobile network
US10834574B1 (en) 2019-11-04 2020-11-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obtaining a profile enabling establishment of an active subscription for services of a mobile network
US11381658B2 (en) 2019-11-08 2022-07-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anaging devices through use of blocks of operational profiles
US11570612B2 (en) * 2019-11-25 2023-01-31 Apple Inc. Flexible electronic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deployment
FR3105696A1 (fr) * 2019-12-20 2021-06-25 Orange Procédé d’obtention d’une commande relative à un profil d’accès réseau d’un module de sécurité de type eUICC
US11736948B2 (en) * 2020-01-13 2023-08-22 Apple Inc. Electronic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transfer eligibility checking
WO2021170214A1 (en) * 2020-02-24 2021-09-0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ctivation of one of a maximum number of communication profiles associated with a user
CN111654846A (zh) * 2020-05-22 2020-09-11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码号资源配置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15102A (zh) * 2020-05-27 2020-09-01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一号双终端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11109220B1 (en) * 2020-05-29 2021-08-31 T-Mobile Usa, Inc. Enterprise embedded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solutions
US11310659B2 (en) * 2020-07-10 2022-04-19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provisioning an enterprise electronic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ESIM) profile for an enterprise user
KR20220017212A (ko) * 2020-08-04 2022-0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기 간 번들 또는 프로파일 이동 시 연계 방법 및 장치
US11785456B2 (en) 2020-08-18 2023-10-10 Cisco Technology, Inc. Delivering standalone non-public network (SNPN) credentials from an enterprise authentication server to a user equipment over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EAP)
CN115989688A (zh) 2020-08-26 2023-04-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设备改变故障的情况下恢复简档的方法和装置
KR102368828B1 (ko) * 2020-09-14 2022-02-28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eSIM 지원 단말 간 Profile 이동 지원 서버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11533605B2 (en) 2020-11-05 2022-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mote SIM provisioning
US11653197B2 (en) * 2020-11-05 2023-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mote SIM provisioning
US11240641B1 (en) * 2020-11-12 2022-02-0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ed device grouping
CN112566095B (zh) * 2020-12-25 2021-09-14 深圳杰睿联科技有限公司 Sim卡的无网开卡方法、终端设备及运营商服务器
CN112822041B (zh) * 2020-12-31 2023-02-17 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配置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278632A1 (en) * 2021-04-14 2023-1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ev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64081B1 (en) 2021-07-06 2023-01-24 Cisco Technology, Inc. Auto-update and activation of locale-specific eSIM profile for a global enterprise user
KR20230021786A (ko) * 2021-08-06 2023-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eSIM 프로파일을 설치하는 방법
WO2023167489A1 (ko) * 2022-03-04 2023-09-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임베디드 가입자 식별 모듈의 프로파일의 재사용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7104A (zh) * 2014-01-24 2014-04-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在物联网设备间迁移用户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WO2014193188A1 (en) * 2013-05-30 2014-1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profile
WO2016091414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of a device comprising an embedded uicc
CN105792179A (zh) * 2016-04-29 2016-07-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CN106664544A (zh) * 2014-07-19 2017-05-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嵌入式sim供应的方法和设备
CN107005837A (zh) * 2014-11-17 201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简档安装的装置和方法
CN107079286A (zh) * 2014-10-27 2017-08-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识别模块更改简档的方法及实现方法的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13902B1 (ko) * 2007-05-25 2009-08-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그비 개인영역 네트워크에서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하여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통신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JP4506856B2 (ja) * 2008-03-10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A2769933C (en) 2011-03-01 2018-11-27 Tracfone Wireless,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iring sim or uicc cards with authorized wireless devices
US9009475B2 (en) 2011-04-05 2015-04-14 Appl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toring electronic access clients
US10306466B2 (en) * 2012-01-23 2019-05-28 SecureWiFi Technologies, LLC Customer/merchant interaction system for merchant branding and product information
KR102152008B1 (ko) * 2012-06-15 2020-09-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증 모듈의 프로파일을 이동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4191952A1 (en) * 2013-05-29 2014-12-04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ication conducted at a secure element
KR102138315B1 (ko) 2013-05-30 2020-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로파일 설치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585006B2 (en) * 2013-06-26 2017-02-28 Cellco Partnership Express mobile device access provisioning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US9350550B2 (en) * 2013-09-10 2016-05-24 M2M And Iot Technologies, Llc Power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for wireless modules in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KR20150059282A (ko) * 2013-11-22 2015-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WO2015190895A1 (en) * 2014-06-13 2015-1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ve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60002321A (ko) * 2014-06-30 2016-0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프로파일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50685B1 (ko) * 2014-07-01 2021-05-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eUICC(embedded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를 위한 프로파일 설치 방법 및 장치
US9548781B2 (en) * 2014-08-12 2017-01-1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Enabling pre-provisioned proprietary carrier-specific feature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for execution on a mobile device
KR102318877B1 (ko) * 2014-10-02 2021-10-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기기의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94118B1 (ko) * 2014-10-21 2021-08-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보안 연결 장치 및 방법
KR102329258B1 (ko) * 2014-10-28 2021-1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보안 모듈을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및 장치
EP3826338A1 (en) * 2014-11-24 2021-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lecting a service contract option for a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2297334B1 (ko) * 2015-01-14 2021-09-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가입자 프로파일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WO2016133369A1 (ko) * 2015-02-17 2016-08-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단말에서 프로파일 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27262B1 (ko) 2015-02-17 2021-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로파일을 전달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16167536A1 (en) * 2015-04-13 2016-10-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profile of a termi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28275B2 (en) * 2015-09-04 2017-04-18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using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data of another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7042403A1 (es) * 2015-09-09 2017-03-16 Tecteco Security Systems, S.L. Control seguro de vehículos no tripulados
FR3046270B1 (fr) * 2015-12-24 2018-11-16 Worldline Systeme de suggestion, de lancement et de telechargement automatique ou semi-automatique d'applications pour objet mobile intelligent
KR102490497B1 (ko) * 2015-12-28 2023-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로파일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68974B1 (ko) * 2016-03-21 2022-1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EP3873119B1 (en) * 2016-06-23 2023-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nabling migration of a subscription
US11057760B2 (en) * 2016-06-23 2021-07-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entities for ending a subscription
US10764745B2 (en) * 2016-10-31 2020-09-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file download method and device
US10003909B2 (en) * 2016-11-23 2018-06-19 Netsia, Inc. Wireless backhaul management of sensor networks via programmable RAN controller
WO2018108329A1 (en) * 2016-12-12 2018-06-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fer of a network subscription profile between devices
US10200837B1 (en) * 2017-07-27 2019-02-05 Cisco Technology, Inc. Remote provisioning of SIMs for enterprises
US10187784B1 (en) * 2018-06-11 2019-01-2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SIM profiles between eUIC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3188A1 (en) * 2013-05-30 2014-1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profile
CN103747104A (zh) * 2014-01-24 2014-04-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在物联网设备间迁移用户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6664544A (zh) * 2014-07-19 2017-05-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嵌入式sim供应的方法和设备
CN107079286A (zh) * 2014-10-27 2017-08-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识别模块更改简档的方法及实现方法的电子装置
CN107005837A (zh) * 2014-11-17 201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简档安装的装置和方法
WO2016091414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of a device comprising an embedded uicc
CN105792179A (zh) * 2016-04-29 2016-07-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SIM技术发展以及对运营商的机遇和挑战;方刚;杨茂林;张琳;祝文娟;许可;;邮电设计技术(第08期);全文 *
嵌入式SIM卡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分析;黄耀军;聂永霞;汤娟娟;;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58790B1 (ko) 2022-10-25
US20220095098A1 (en) 2022-03-24
CN117651271A (zh) 2024-03-05
WO2019050325A1 (en) 2019-03-14
EP3662689A4 (en) 2020-08-12
US20190075453A1 (en) 2019-03-07
CN111052777A (zh) 2020-04-21
KR20190027488A (ko) 2019-03-15
US11197150B2 (en) 2021-12-07
EP3662689A1 (en) 2020-06-10
KR20220150843A (ko) 202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2777B (zh) 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间简档转移的方法和装置
US119436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ussing digital certificate by ESIM terminal and server
US2020036704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ESS CONTROL ON eSIM
EP382459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sp device and server to negotiate digital certificates
US11871227B2 (en) Device chan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8895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gotiating EUICC version
US1179264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eUICC profile installation righ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