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9921A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9921A
CN111049921A CN201911320921.5A CN201911320921A CN111049921A CN 111049921 A CN111049921 A CN 111049921A CN 201911320921 A CN201911320921 A CN 201911320921A CN 111049921 A CN111049921 A CN 111049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normalized
image processing
image data
ima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09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il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il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il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il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209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99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9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992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5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by performing operations within image blocks; by using histograms, e.g. 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 [HoG]; by summing image-intensity values; Projection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04L67/5651Reducing the amount or size of exchanged application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终端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虚拟基站,由虚拟基站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通过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各个虚拟基站上传的归一化图像,基于归一化图像进行对应图像的分类与识别。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容错机制设置多个虚拟基站,避免数据通过单个基站传输出现丢失的情况,实现图像数据上传的冗余,进而保障图像处理系统的安全性。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通过图像处理中心从多个归一化图像中投票筛选出有效图像,更进一步地保障图像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的图像处理系统在进行图像处理时,会通过终端上传待处理的图像数据至远程图像处理中心或本地服务器,由图像处理中心或本地服务器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至对应的终端上。对于使用本地服务器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硬件成本会相对较高。并且系统的升级、维护难度相对较大,其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现有的图像处理系统大多采用远程图像处理中心来进行图像数据的远程处理,以提供图像数据处理的远程服务。
但是,现有的基于远程图像处理中心的图像处理系统,由于图像数据需要统一上传至远程图像处理中心处理,其系统的响应速度相对较慢。并且,数据在上传至远程图像处理中心时,会因为网络的异常导致数据丢失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图像处理系统响应速度慢、数据易丢失的风险,保障图像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包括:移动终端、虚拟基站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中心;
所述移动终端与多个所述虚拟基站信号连接,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所述虚拟基站;
所述虚拟基站用于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所述图像处理中心;
所述图像处理中心用于接收各个所述虚拟基站上传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确定有效图像,基于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虚拟基站;
所述虚拟基站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
所述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各个所述虚拟基站上传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确定有效图像,基于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包括:
对所述归一化图像使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所述图像处理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包括:
对所述图像数据使用HOG算法提取图像特征;
基于所述图像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包括:
根据深度学习算法及预先设置的图像数据库对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确定有效图像,包括:
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根据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筛选出具备一致性的所述归一化图像;
若具备一致性的所述归一化图像达到设定比例,则以具备一致性的所述归一化图像作为有效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处理中心为多个;
对应的,所述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所述图像处理中心,包括:
所述虚拟基站将对应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分别上传至各个所述图像处理中心。
进一步的,在所述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各个所述虚拟基站上传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确定有效图像,基于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之后,还包括:
对应各个图像处理中心识别得到的处理结果,使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处理结果中确定对应所述图像数据的识别结果。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通过移动终端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虚拟基站;
预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虚拟基站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
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各个所述虚拟基站上传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基于所述归一化图像进行对应图像的分类与识别。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虚拟基站,由虚拟基站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通过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各个虚拟基站上传的归一化图像,基于归一化图像进行对应图像的分类与识别。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虚拟基站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节省图像处理中心数据传输的带宽,并简化图像处理中心的处理,提高数据处理速度,进而提高图像处理系统的响应速度。并且,本申请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容错机制设置多个虚拟基站,避免数据通过单个基站传输出现丢失的情况,实现图像数据上传的冗余,进而保障图像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通过图像处理中心从多个归一化图像中投票筛选出有效图像,避免部分数据在传输时被篡改而影响图像数据的识别结果,更进一步地保障图像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图像数据预处理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有效图像投票筛选的流程图;
图5是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容错机制和共识机制,以提高图像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安全性。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容错机制原理,在移动终端与图像处理中心之间设置多个虚拟基站,每个虚拟基站对移动终端上传的同一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得到的归一化图像发送至图像处理中心。以此来实现图像数据上传的冗余,并通过虚拟基站预处理以简化图像处理中心的处理流程,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图像处理中心对应各个虚拟基站上传的归一化图像,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原理,从多个归一化图像中投票筛选出有效图像,对有效图像进行分类识别。以此避免部分数据在传输时被篡改而影响图像数据的识别结果,更进一步地保障图像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参照现有的图像处理系统,其在进行图像处理时,往往是直接通过终端设备将图像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端进行分类识别。由于服务器在处理图像数据时,需要对图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进一步进行分类识别。倘若需要处理的图像数据过多,就会导致服务器数据处理压力增大,系统的响应速度相对较慢,甚至出现服务器奔溃的情况。并且,终端设备在进行图像数据上传时,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图像数据的上传,在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的过程中,容易因为传输网络异常或干扰导致图像数据出现丢失和篡改的情况,进而导致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基于此,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已解决现有图像处理系统在进行图像处理时响应速度慢、数据传输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图1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由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执行,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一般而言,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为多个物理实体构成。
下述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为执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的主体为例,进行描述。参照图1,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具体包括:
S110、所述移动终端与多个所述虚拟基站信号连接,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所述虚拟基站。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图像数据的上传。其中,图像数据可以是移动终端通过互联网下载、内存图库提取或者摄像头直接拍摄等方式得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智能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设备。参照图2,提供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移动终端11在进行图像数据上传的时候,通过与多个虚拟基站12构建数据传输链路,使移动终端11与多个虚拟基站12信号连接,进行图像数据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上传至各个虚拟基站的图像数据为同一图像数据,通过多个虚拟基站接收图像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以提供图像数据传输链路的冗余,避免图像数据在上传时由于数据传输链路异常或干扰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多个虚拟基站提供了多条图像数据的接收链路,在区块链技术的容错机制中,每一个虚拟基站相当于一个节点,每一个节点都接收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多个节点进行图像数据处理的机制实现了图像数据传输及处理的冗余,当移动终端与某一个节点的数据传输链路出现异常或中断时,还可以通过其他节点进行同一图像数据的传输及处理,以此来解决图像数据传输异常的技术问题,保障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S120、所述虚拟基站用于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所述图像处理中心。
对应每一个虚拟基站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均进行图像数据的预处理操作,并将预处理的结果发送至图像处理中心。其中,图像数据的预处理流程包括:
S1201、对所述图像数据使用HOG算法提取图像特征;
S1202、基于所述图像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
虚拟基站包含了处理器和存储器,器存储有用于图像数据预处理的相关算法。对应接收到的图像数据,通过HOG算法先进行图像数据中的图像特征提取。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特征是一种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中用来进行物体检测的特征描述子。HOG特征通过计算和统计图像局部区域的梯度方向直方图来构成特征。基于HOG算法的HOG特征提取为现有较成熟技术,不做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改进点,这里不多赘述。根据HOG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HOG特征后,对包含HOG特征的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归一化图像使得图像特征得到规范化描述,以便于后续对图像数据进行分类识别。
参照图2,虚拟基站12对图像数据处理后得到的归一化图像,均发送至图像处理中心进行分类和识别。图2中,各个虚拟基站分别与图像处理中心构建数据传输链路,进行归一化图像的传输。同理,在区块链技术的容错机制中,每个虚拟基站相当于一个数据处理节点,单个数据处理节点与图像处理中心之间进行数据传输链路的搭建,实现数据传输的冗余,以此来体现数据上送至图像处理中心的容错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当某一个节点与图像处理中心处理数据传输异常或中断的情况时,图像处理中心还可以通过其他节点接收同样的归一化图像,进而保障数据上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各个虚拟基站在将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头像处理中心的时候,还对归一化图像使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由于图像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通常使用公网进行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与攻击。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将归一化图像上送时,还对归一化图像进行加密。经过加密后的归一化图像,即使受到攻击,被人获取,也无法还原成原始图片。以此来时归一化图像的传输更具安全性,避免用户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等风险,非常适用于人脸检测场景,进行人脸数据的加密传输。
S130、所述图像处理中心用于接收各个所述虚拟基站上传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确定有效图像,基于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
具体的,图像处理中心在接收到各个虚拟基站上传的归一化图像之后,需要对经预处理的归一化图像进行分类识别,以得到最终的图像识别处理结果,并基于该处理结果实现诸如刷脸支付、刷脸认证解锁等场景下的应用。
其中,由于图像处理中心获取到的归一化图像为多个虚拟基站上传的归一化图像,即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到的所有归一化图像,都可能进行分类识别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但是,考虑到归一化图像在公网中进行上传时,数据传输网络很容易由于攻击导致数据被篡改,导致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到的归一化图像已然不是与原图像数据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即归一化图像的数据内容遭到了篡改。这种情况下如果图像处理中心直接基于接收到的归一化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则可能得到的图像识别处理结果可能出现错误。特别是在刷脸支付的场景中,如若出现数据篡改导致识别结果错误的情况,会导致用户出现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对接收到的归一化图像进行筛选,以确定其中的有效图像,排除掉其中可能出现篡改的归一化图像。
参照图4,有效图像投票筛选的流程包括:
S1301、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根据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筛选出具备一致性的所述归一化图像;
S1302、若具备一致性的所述归一化图像达到设定比例,则以具备一致性的所述归一化图像作为有效图像。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对应图像处理中心获取到的各个归一化图像,考虑到部分归一化图像可能被篡改,因此不直接将接收到的归一化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进行图像数据传输时,会先将图像数据发送至各个虚拟基站进行预处理,因此,图像处理中心获取到的归一化图像,来自的是不同的虚拟基站。各个虚拟基站通过各自的数据传输链路上传归一化图像。也就是说,就算其中某一归一化图像被篡改,但大部分的归一化图像还是正确的。基于此,图像处理中心在图像识别处理时,先利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进行投票筛选出有效的归一化图像。在进行投票筛选时,根据图像之间的一致性进行筛选。显然,对应没有被篡改的部分归一化图像,图像之间的特征应当具备一致性。因此,哪怕有少部分归一化图像被篡改,通过确定具备一致性的大部分正确图像即可对应确定为有效图像。通过预先设置一个设定比例,只有具备一致性的归一化图像达到所有归一化图像的设定比例,才认为这部分归一化图像为有效图像。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中,认为每一个归一化图像为一个节点,具备一致性的归一化图像的投票相同,则最终得到选票最多的一部分归一化图像,即为有效图像。最终,将上诉筛选得到的有效图像,根据深度学习算法及预先设置的图像数据库对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即可得到对应的图像识别处理结果。
示例性的,在刷脸支付场景中,当用户需要进行刷脸支付时,通过用户的手机摄像头扫描脸部,使得移动终端获取到对应用户人脸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通过用户的手机发送至各个虚拟基站。各个虚拟基站基于获取到的人脸图像数据分别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得到的归一化图像发送至图像处理中心。图像处理中心基于接收到的多个归一化图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筛选出有效图像,并对有效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对应人脸的身份,进而根据已确定的身份从该身份绑定的支付账户中扣取相应的费用,完成人脸支付操作。整个过程中由于采用区块链技术的容错机制进行人脸图像数据的发送,保障数据上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数据传输的冗余。并根据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进行有效图像的识别处理,进一步保障了刷脸支付的安全性,避免人脸图像数据因为被篡改而出现错误识别、错误扣款的情况。
上述,通过移动终端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虚拟基站,由虚拟基站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通过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各个虚拟基站上传的归一化图像,基于归一化图像进行对应图像的分类与识别。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虚拟基站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节省图像处理中心数据传输的带宽,并简化图像处理中心的处理,提高数据处理速度,进而提高图像处理系统的响应速度。并且,本申请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容错机制设置多个虚拟基站,避免数据通过单个基站传输出现丢失的情况,实现图像数据上传的冗余,进而保障图像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通过图像处理中心从多个归一化图像中投票出有效图像,避免部分数据在传输时被篡改而影响图像数据的识别结果,更进一步地保障图像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5,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S210、移动终端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虚拟基站;
S220、所述虚拟基站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多个图像处理中心;
S230、所述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各个所述虚拟基站上传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确定有效图像,基于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
S240、对应各个图像处理中心识别得到的处理结果,使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处理结果中确定对应所述图像数据的识别结果。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图像处理中心为多个,虚拟基站在上传归一化图像时,将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分别上传至各个图像处理中心。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图像处理中心,实现了归一化图像传输处理的多重冗余。即当某一个图像处理中心处理异常或者奔溃无法进行归一化图像的识别处理时,还可以通过其他图像处理中心进行识别处理。并且,对应各个处理中心识别处理得到的处理结果,再进一步对处理结果进行投票筛选。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图像处理中心的异常或崩溃,其识别处理结果也可能是错误或者被篡改的,因此需要对所有图像处理中心的识别处理结果进行筛选。在进行处理结果的筛选时,同样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通过确定具备一致性的识别处理结果,若具备一致性的识别处理结果达到设定比例,则认为该部分识别处理结果有效。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参照上述实施例一,在此不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图像处理中心,多图像处理中心的识别处理结果进一步进行筛选确定有效的识别处理结果,以避免错误或者被篡改的识别处理结果影响最终的图像数据识别处理,更进一步地保障了图像数据处理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装置具体包括:上传模块31、预处理模块32和识别模块33。
其中,上传模块31用于通过移动终端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虚拟基站;
预处理模块32用于通过所述虚拟基站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
识别模块33用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各个所述虚拟基站上传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基于所述归一化图像进行对应图像的分类与识别。
上述,通过移动终端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虚拟基站,由虚拟基站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通过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各个虚拟基站上传的归一化图像,基于归一化图像进行对应图像的分类与识别。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虚拟基站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节省图像处理中心数据传输的带宽,并简化图像处理中心的处理,提高数据处理速度,进而提高图像处理系统的响应速度。并且,本申请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容错机制设置多个虚拟基站,避免数据通过单个基站传输出现丢失的情况,实现图像数据上传的冗余,进而保障图像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通过图像处理中心从多个归一化图像中投票出有效图像,避免部分数据在传输时被篡改而影响图像数据的识别结果,更进一步地保障图像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具体的,所述预处理模块32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对所述图像数据使用HOG算法提取图像特征;
归一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图像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
具体的,所述识别模块33包括:
筛选单元,用于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根据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筛选出具备一致性的所述归一化图像;
确定单元,用于在具备一致性的所述归一化图像达到设定比例时,则以具备一致性的所述归一化图像作为有效图像。
具体的,还包括:
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对应各个图像处理中心识别得到的处理结果,使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处理结果中确定对应所述图像数据的识别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虚拟基站;所述虚拟基站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所述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各个所述虚拟基站上传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确定有效图像,基于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RAM、SRAM、EDO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装置、存储介质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Claims (10)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虚拟基站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中心;
所述移动终端与多个所述虚拟基站信号连接,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所述虚拟基站;
所述虚拟基站用于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所述图像处理中心;
所述图像处理中心用于接收各个所述虚拟基站上传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确定有效图像,基于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
2.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虚拟基站;
所述虚拟基站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
所述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各个所述虚拟基站上传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确定有效图像,基于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包括:
对所述归一化图像使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所述图像处理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包括:
对所述图像数据使用HOG算法提取图像特征;
基于所述图像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包括:
根据深度学习算法及预先设置的图像数据库对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确定有效图像,包括:
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根据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筛选出具备一致性的所述归一化图像;
若具备一致性的所述归一化图像达到设定比例,则以具备一致性的所述归一化图像作为有效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中心为多个;
对应的,所述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所述图像处理中心,包括:
所述虚拟基站将对应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分别上传至各个所述图像处理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各个所述虚拟基站上传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确定有效图像,基于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之后,还包括:
对应各个图像处理中心识别得到的处理结果,使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处理结果中确定对应所述图像数据的识别结果。
9.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通过移动终端将图像数据上传至多个虚拟基站;
预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虚拟基站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图像,并将所述归一化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
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图像处理中心接收各个所述虚拟基站上传的所述归一化图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从各个所述归一化图像中确定有效图像,基于所述有效图像进行对应图像数据的分类与识别。
10.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
CN201911320921.5A 2019-12-19 2019-12-19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110499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0921.5A CN111049921A (zh) 2019-12-19 2019-12-19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0921.5A CN111049921A (zh) 2019-12-19 2019-12-19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9921A true CN111049921A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38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0921.5A Withdrawn CN111049921A (zh) 2019-12-19 2019-12-19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99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6020A (zh) * 2020-06-08 2020-09-22 重庆渝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药品封装图像合成加密信息的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6020A (zh) * 2020-06-08 2020-09-22 重庆渝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药品封装图像合成加密信息的工作方法
CN111696020B (zh) * 2020-06-08 2021-10-29 河北咱家健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药品封装图像合成加密信息的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56037B2 (ja) ユーザ本人確認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EP3701457A1 (en) Risky transaction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033220A1 (zh) 人脸活体检测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2016442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recognition
US1080288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operative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CN112784823B (zh) 人脸图像识别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EP3716547A1 (en) Data stream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348415B2 (en) Cognitive automation platform for providing enhanced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ATM) security
CN116383793A (zh) 人脸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763548B2 (en) Monitoring devices at enterprise locations using machine-learning models to protect enterprise-managed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CN113766085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049921A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19574A (zh) 生物特征的验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02623A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67969B (zh) 基于云端的远程协同方法及装置
CN115225869B (zh) 一种监控数据的定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86937B (zh) 用于识别恶意请求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US11250254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photograph replacement in a photo identity document
CN115695671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15794A (zh) 图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6824314A (zh) 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5601391A (zh) 目标关联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7787429A (zh) 联邦学习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33034A (zh)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240578A (zh) 流量完整性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